第七章中生代_第1页
第七章中生代_第2页
第七章中生代_第3页
第七章中生代_第4页
第七章中生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章中生代第1页,共5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1中生代延续时间见附表。德国南部的三叠系具明显的三分性,成为三叠系的命名由来。侏罗系一名来源于德国和瑞士交界的侏罗山。白垩纪地层由于在英法海峡北岸含有一种特殊的细的灰质沉积物——白垩,因此被命名为白垩系。2006-10-242第2页,共5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中生代的生物界。古生代后期至中生代初一个联合泛大陆的出现,围绕泛大陆周围为阿尔卑斯—喜马拉雅活动带和环太平洋活动带。中生代是泛大陆分裂、漂移,新海洋逐步形成,以及两个活动带发展的历史。出现了大西洋和印度洋。2006-10-243第3页,共5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在三叠纪,陆地面积继续扩大,海区缩小,陆相地层广泛发育。侏罗、白垩纪是中生代海侵较大的时期,但是亚洲中、东部未遇海侵,以大陆环境为主。地史上又一个重要造煤时期。侏罗、白垩纪的地壳运动和火山活动强烈,尤以环太平洋东西两岸及其附近岛屿表现显著。2006-10-244第4页,共5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第一节中生代的生物界2006-10-245第5页,共5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一、陆生植物中生代的陆生植物以真蕨类及裸子植物中的松柏类、苏铁类和银杏类为主,并占有重要地位。白垩纪是植物界的一个重要变革时期,早白垩世与侏罗纪相近,晚白垩世,植物界与新生代相似,以高等的被子植物占统治地位。裸子植物时代2006-10-246第6页,共5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二、脊椎动物爬行动物极度发展,特别是恐龙类大量繁盛,成为大陆上的统治者——爬行动物时代。水生爬行动物在中生代称霸海洋,飞翔的爬行动物发展于侏罗、白垩纪。中生代的鱼类以硬骨鱼类为主。脊椎动物中一个重要事件,发现了始祖鸟。哺乳动物开始出现于中三叠世,中生代不占主要地位。2006-10-247第7页,共5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云南的祿丰龙长约6米,高约4.5米。2006-10-248第8页,共5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四川的马门溪龙长约22米,高约3.5米2006-10-249第9页,共5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德国晚侏罗世石灰岩中的始祖鸟2006-10-2410第10页,共5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海生无脊椎动物中生代以菊石类和双壳类的繁盛为特征。其它还有六射珊瑚、箭石、有孔虫、牙形石、腹足类、叶肢介、昆虫等。2006-10-2411第11页,共5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2006-10-2412第12页,共5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白垩纪末生物大绝灭事件在白垩纪末,大量生物突然死亡,恐龙、菊石、箭石全部绝灭。珊瑚、海百合、有孔虫、双壳类及超微生物等门类的许多属或科目绝灭。据统计,白垩纪末各种生物总计近3000个属,有一半以上遭到绝灭的命运。这个引入注目的史实,不仅是中、新生代。而且也是显生宙以来生物发展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特别是,这一事件是在极短暂时间里突然发生并完结的,而且在全球各地基本同时发生。2006-10-2413第13页,共5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第二节中生代的古地理一、三叠纪由于古生代后期的褶皱运动和地壳上升,使得我国昆仑—秦岭以北的北方广大地区,海水基本上全部退出,三叠纪时处于大陆状态。南方三叠纪时还有较为广泛的海侵,处于海洋环境,从而构成我国三叠纪时“南海北陆”的局面,因而贺兰山——龙门山——哀牢山一线以东的中国东部的三叠系,华北基本上全为陆相,华南则广泛发育海相地层。西南为活动的海槽。2006-10-2414第14页,共5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T12006-10-2415第15页,共5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T22006-10-2416第16页,共5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T32006-10-2417第17页,共5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一)华南区我国南方的三叠系下统及中统普遍为海相地层,上统多数为海陆交互相或陆相地层。2006-10-2418第18页,共5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1.贵州西南部的三叠系剖面黔西南的三叠系为华南典型剖面。见P1752006-10-2419第19页,共5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黔西南贞丰剖面描述2006-10-2420第20页,共5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2006-10-2421第21页,共5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早三叠世华南遭受海侵形成海相地层。中三叠世时,扬子海盆受印支运动的影响逐渐上升收缩。晚三叠世时,扬子海盆继续海退,海水残留于局部。2006-10-2422第22页,共5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由于三叠纪的地壳运动在印度支那地区最为显著,并主要表现为褶皱运动——称印支运动。2006-10-2423第23页,共5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二)华北——东北区以太行山为界,以西多为大型盆地,主要有陕甘宁盆地等,以东则为一些孤立的小型盆地。2006-10-2424第24页,共5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陕甘宁盆地的三叠系见教材剖面在三叠纪,为河湖相沉积为主。干旱气候——温湿气候2006-10-2425第25页,共5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二、中国东部的侏罗、白垩纪印支运动后,我国大部分地区海水退却,到侏罗、白垩纪,我国基本上已处于大陆环境,海侵多限于西南部,中国东部结束了南海北陆的局面,华南和华北——东北联成一片,古生代以来的南北显著差异己退居次要地位,而东西差异跃居首位。2006-10-2426第26页,共5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J12006-10-2427第27页,共5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J22006-10-2428第28页,共5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J32006-10-2429第29页,共5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K1-12006-10-2430第30页,共5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K1-22006-10-2431第31页,共5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K22006-10-2432第32页,共5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侏罗、白垩纪,贺兰山——龙门山——哀牢山一线以东的中国东部局部有海侵外均属大陆环境。太行山——雪峰山以西为两个大型的内陆盆地,即陕甘宁盆地和四川盆地。以东为一系列小型的盆地,并表现有强烈的地壳运动和火山活动。白垩纪,本区新形成了一列大型近海盆地,即松辽盆地、华北盆地和江汉盆地。2006-10-2433第33页,共5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2006-10-2434第34页,共5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2006-10-2435第35页,共5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台湾发育有海相侏罗、白垩系,表明当时为环太平洋活动带的一部分。白垩纪地壳运动强烈,形成了我国东部沿海火山岩带。2006-10-2436第36页,共5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我国侏罗、白垩系有陆相、海相和火山岩相三种类型。以陆相分布最广,多为盆地湖泊沉积,海相多限于西南部,火山岩相主要分布于东部沿海地区。2006-10-2437第37页,共5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一)大型内陆稳定盆地的

侏罗、白垩系太行山——雪峰山以西的四川盆地和陕甘宁盆地。缺乏火山岩。2006-10-2438第38页,共5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四川盆地以川中地区的侏罗剖面为代表。下统为由湖沼沉积转变为干燥气候条件下的河湖相沉积。中统属干燥气候为主的一套湖相杂色层。上统为干燥气候条件下的河湖相沉积。白垩系范围小,河流湖泊相。2006-10-2439第39页,共5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陕甘宁盆地陕甘宁盆地的侏罗、白垩系发育不全。下侏罗统主要是一套湖沼相沉积(富县组、延安组)。中侏罗统下部以河湖相沉积为主(直罗组),上部是典型的湖相沉积特征(安定组),温湿气候。上侏罗统分布局限,主要为河流相沉积(芬芳河组)。下白垩统属干燥气候下的湖泊沉积(志丹群)。上白垩统普遍缺失。2006-10-2440第40页,共5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二)小型火山活动盆地的

侏罗、白垩系太行山——雪峰山以东的地区,侏罗、白垩系为一系列的小型断陷盆地沉积。处于我国东部沿海火山岩带,主要为陆相和火山岩相。冀北辽西和鲁东地区可作为代表。2006-10-2441第41页,共5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辽西北票-建昌侏罗系剖面描述2006-10-2442第42页,共5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义县组层位有争议?2006-10-2443第43页,共5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山东莱阳、即墨地区白垩系下白垩统—青山组:红色碎屑岩、火山岩。湖泊相和火山岩相。上白垩统—王氏组:以红色碎屑岩为主,无火山岩。干燥气候下的河湖相。2006-10-2444第44页,共5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总之,中国东部各小型火山活动盆地中的侏罗、白垩系有一些共同的特征:早侏罗世一般发育沼泽含煤沉积。中、晚侏罗世至早白垩世普遍为湖相沉积与中基性、中酸性火山岩,而且火山岩由东到西逐渐减少。晚白垩世多为河湖相碎屑岩,仅局部地区火山岩仍很发育。2006-10-2445第45页,共5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在含煤沉积方面:华南为早侏罗世,

华北为早、中侏罗世,东北延续到晚侏罗世和白垩纪。在断裂和火山活动方面:

华南中、晚侏罗世和白垩纪最强烈,

华北和东北则在整个侏罗、白垩纪都比较强烈。2006-10-2446第46页,共5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辽西阜新白垩系剖面描述2006-10-2447第47页,共5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三)大型近海断陷盆地的

侏罗、白垩系太行山——雪峰山以东地区,白垩纪,由于环太平洋地区构造分异作用的加强,在我国临近太平洋一带,形成了一列新的大型近海断陷盆地,即松辽盆地、华北盆地、江汉盆地。这些盆地的中、新生代地层,以含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矿产而著称。松辽盆地白垩系剖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