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改革再出发课件_第1页
中国改革再出发课件_第2页
中国改革再出发课件_第3页
中国改革再出发课件_第4页
中国改革再出发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改革再出发主讲人:傅沂——从渐进式改革到全面改革个人简介傅沂,中南大学经济学副教授,暨南大学产业经济学(国家级重点学科)博士、华中科技大学(原华中理工大学)投资经济学学士,中南大学房地产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演化经济学会创始会员,中南大学商学院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是演化经济学、产业生态学、区域产业发展和房地产经济学。从2006年至今,主持省部级课题2项,参与国家级课题2项,在CSSCI期刊上发布学术论文20余篇,出版学术研究著作2本。连续三年获得中南大学本科教学质量优秀奖,并获中南大学商学院2009-2011年度本科教学优秀奖。主讲本科生三门专业主干课程,硕士生三门专业基础课程,MBA两门专业主干课程。联系方式手机:QQ:290524934电子邮件:

1.中国改革的历史进程中国的改革始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每一次三中全会都会有关于改革的重要政策出台。过去35年中共召开了八次三中全会。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历史转折点,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出现代化改革动员令,又通过促进农业发展的决定草案。此后七次三中全会每逢单双届的议事主题会有规律变换。第十一届三中全会时间:1978年12月18日-22日政策:讨论《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内容:坚持“改革开放”和四项基本原则,开启了改革开放进程第十二届三中全会时间:1984年10月20日政策: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内容:标志着改革由农村走向城市,确立以公有制为基础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第十三届三中全会时间:1988年9月26日-30日政策:通过《关于价格、工资改革的初步方案》内容:适逢新旧两种体制转换,因此治理和整顿了经济秩序第十四届三中全会时间:1993年11月11日-14日政策: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内容: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第十五届三中全会时间:1998年10月12日-14日政策: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内容: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第十六届三中全会时间:2003年10月11日-14日政策: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内容:对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出新思路和举措第十七届三中全会时间:2008年10月9日-12日政策:通过《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内容:完善土地流转,提出加强农村制度建设通过上述材料可以发现,逢双届三中全会聚焦体制改革,如第12届、14届、16届、18届三中全会都推出体制改革决定;逢单届三中全会则主要论农业农村发展或其他问题。会议主题变换其实反映了中国体制转型动力学特点,凸显农业农村问题的特殊经济与政治影响,也显示高层面临危机灵活调整的务实方针。一般每届一中全会产生党内的领导,二中全会推选国家机构领导人和全国政协领导人的建议名单,三中全会研究经济改革,四中全会聚焦党建。包括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前四次体制改革部署,总体来看实施得都很成功,对推进我国改革发展发挥了决定性指导作用。具体效果也有所不同。十一届三中全会取得历史性破冰成效,农业改革成果超预期。十二届三中全会决定把改革引向城市,开创八十年代全面改革新阶段。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为九十年代财税、金融、国企改革以及入世全面开放奠定政治基础。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多领域惠民式改革与边际性改革上成就显著,不过在一些需要“啃硬骨头”关键领域改革相对滞后。

2.中国过去30年改革的得失和本质特征中国过去30年改革取得的成就中国过去30年改革存在的问题和误区中国过去30年改革的本质特征

(1)中国过去30年改革取得的成就

中国的改革没有完全按照西方主流经济学的理论逻辑展开,没有按照“华盛顿共识”描绘的蓝图进行,而是在产权不完全清晰、价格不完全自由、公民不完全民主、社会不完全平等、对外不完全开放等一系列不太理想甚至扭曲的制度条件下,取得了令国际社会颇感意外的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取得了比按照西方主流经济学逻辑和“华盛顿共识”要求进行的前苏联改革更大的成就。被西方学者称为“中国改革之谜”。具体来说,中国改革取得的成就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已经基本形成。

第二,市场价格机制开始发挥基础作用。

第三,要素市场已经基本形成。

第四,宏观调控体系正在形成。

第五,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体制初步形成。

第六,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第七,综合国力显著增强,综合国力显著提高。

(2)中国过去30年改革存在的问题和误区虽然中国过去30年的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中国的改革仍然存在着较大的问题,值得认真总结,为未来改革的深入推进打下基础,这些问题不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改革的全面性不够。中国过去三十年的改革是一种典型的“渐进式增量改革”,这种改革产生的“后遗症”主要表现为:贫富差距拉大、腐败严重、社会不公、经济发展方式粗放等。造成这些“后遗症”的根本原因在于改革的不全面,长期过分依靠经济体制改革,忽视政治体制、社会体制和文化体制的改革。

第二,改革的协调性不够。“渐进式增量”改革在执行手段的主要表现就是双轨制。这种方式虽然使得改革的成本较低、稳定性较强,但是却导致了改革的不协调。这种不协调不仅体现在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和文化体制改革的不协调,而且还导致了经济体制改革内部的不协调。

第三,改革的公平性不够。由于我们在改革的较长时间内过分强调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原则,把这样一项“权宜之策”长期固化使用,使得社会不公平的现象越来越突出,导致整个社会不和谐也越来越严重。

第四,改革的前瞻性不够。“渐进式增量改革”的本质特征决定了改革的前瞻性有限。因为,这种改革为了降低改革成本,过多迁就和容忍了部分社会强势群体对国有资产和社会弱势群体利益侵占和剥夺,没有对那些“伪改革者”打着改革的旗号谋取私利的行为保持应有的警惕。以上四种中国过去三十年改革中突出问题的产生都有一个共同原因,那就是我们采取了一种“渐进式增量改革”的方式,在实践中的典型表现就是双轨制。因此,为了分析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有必要对改革方式的本质特征进行分析。(3)中国过去30年改革的本质特征

中国过去三十年改革的本质特征是一种“渐进式增量改革”。这种改革在减少改革阻力,降低改革成本方面虽然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却带来了以下一些突出问题:

第一,这种改革助长了政府的机会主义行为。这种改革使得政府会选择那些有利于自己、无关痛痒的改革先改,将那些不利于自己、但有利于全局的改革后改,直接导致了改革留下了许多“硬骨头”和“后遗症”。

第二,这种改革形成了腐败的“温床”。这种改革由于采取了两种策略:一方面采用了双轨过渡式策略;另一方面采用了“经济改革优先、政治和社会改革滞后”的策略,这两种策略的结合就为“权力市场化”和“寻租”创造了条件。

第三,这种改革损害了弱势群体的利益。这种改革的双轨制的本质特征和“让一部分和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和“效率有限、兼顾公平”的策略,使得一些弱势群体既失去了旧体制下的权利,又不能分享新体制应有的权利。

第四,这种改革造成了体制扭曲和信号混乱。这种改革下的双轨制使得两种体制同时并存,造成了体制扭曲和摩擦,产生了一些既不可能存在于计划体制、也不可能存在与市场体制中的特殊问题。两种体制同时发出各自的信号,造成了信号混乱和一定思想混乱,造成了经济波动和社会秩序失范。其实,“渐进”只是中国过去30年改革的外在特征,而其内在本质特征则是:全社会不同利益集团主体之间自发、充分、非暴力的“讨价还价博弈”。不可否认,任何一项改革议题所面对的都是相当重大的社会政治矛盾和经济利益冲突。这些重大的矛盾和冲突,无不隐含着某种暴力隐患。只有在矛盾各方确立了“非暴力”原则的前提下,才能耐心寻找“讨价还价”的妥协之道,使得改革不至于因为暴力破局。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讲,中国过去30年改革的最大失误在于:过分关注强势、既得利益集团和政府之间的讨价还价博弈,不注重弱势群体的讨价还价博弈能力的培养,从而导致弱势群体无法和强势、既得利益集团进行讨价还价博弈,进而使得弱势群体一直生存在“双轨的夹缝”和“社会的边缘”。

专题:中国过去30年改革的几大误区误区一:过分夸大产权改革的作用。在过去30多年的改革中,我们有时过分强调了产权改革的作用,而忽视了其他改革的作用,特别是忽视了不同改革之间的协调配套,从而导致了一些问题。其中典型代表就是管理层收购,这一制度的实施使得企业产权过分向少数经营者集中,而相对忽视了国有企业职工及广大农民对国有企业产权的分享。误区二:“市场化改革”就是市场经济,“市场化”改革一定会实现市场经济。由于我国过去30年改革主要是围绕着“市场化改革”展开,因此很多人就把中国改革中出现的问题都归结为“市场化改革”。事实上,“市场化改革”和“市场经济”是两个概念。前者是一种行为,后者是一种体制形态。同时,“市场化改革”只是改革的一部分,过去30年改革的问题就在于把所有改革的希望都寄托在“市场化改革”上。殊不知,“市场化改革”若没有其它改革的配套,是不会实现真正市场经济的,即使实现也是一种“半计划、半市场”的“坏市场经济”,会导致既得利益集团主导的权贵资本主义的产生。3.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解读通过认真研读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我总结了《决定》的几个特点:

第一,《决定》对当前我国面临的形势认识比较清醒,对未来中国改革方向的选择比较明晰。我国的基本国情是:现在处于和必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因此,必须要坚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这个重大战略判断。基于这样的基本国情,《决定》认为,未来中国的改革方向是: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市场化改革的目标是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第二,在一些关键领域有了实质性的突破。我认为主要体现在两个领域:一是国企改革领域,二是农村土地改革领域。

第三,对于改革的领导机构进行了确定。过去改革都是由国务院(主要是发改委)来牵头进行,现在改革的领导权由国务院转到了党,由党设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全面统筹和协调改革。专题:发改委体制的弊端“发改委体制”一直存在着三个利益冲突:一是改革和发展的冲突,对发展的速度往往都很急,改革的事似乎能拖就拖;二是审批与改革的冲突,发改委本身是有审批权的,改革容易被审批权和部门利益牵着鼻子走,微观项目审批牵着宏观调控的鼻子走;三是计划经济与市场化改革的冲突,我们的改革是以市场化为取向,而发改委的前身国家计委则是“计划经济的核心堡垒”,把一个市场化取向的改革部门并入计划经济的核心堡垒之中,结果会是谁改谁呢?过去10年,改革之所以慢下来,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没有改革协调机制,被各种利益集团束缚手脚。国企改革领域中,最大的亮点在于明确规定国有资本要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一方面,国有资本加大对公益性企业的投入,在提供公共服务方面作出更大贡献,另一方面要提高国有资本收益上缴公共财政比例,2020年提到百分之三十,更多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我认为这抓到了国企改革的关键问题。当前,社会分配不公中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由于国企高管和普通职工和社会普通居民之间收入的巨大差别。很多人把这样一种不公归结为国企垄断,这是没有把握问题的本质。实际上,分配不公的根源是国企利润分配中资本所得过高,劳动所得过低。专题:国企改革的突破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必须要把国企利润分配中的过高资本所得上缴国家,充实到社保基金和改善民生的项目中去,让广大人民都能分享到国企利润的好处。在土地改革中,首次提出了要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土地市场,明确了保障农户宅基地用益物权,改革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选择若干试点,慎重稳妥推进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担保、转让,探索农民增加财产性收入渠道。建立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推动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公开、公正、规范运行。专题:土地改革的突破我的理解是:《决定》明确除了农民的承包耕地,还要赋予农民对集体资产股份占有、收益、有偿退出及抵押、担保、继承权。另外,还对农民的宅基地用益物权提出保护,并尝试推进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担保、转让,探索农民增加财产性收入渠道。因此,在《决定》里面,我国农民第一次获得了明确意义上的财产权利:(1)耕地承包经营权(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能);(2)农民对集体资产股份占有、收益、有偿退出及抵押、担保、继承权;(3)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租赁、入股;(4)集体经营性土地实行与国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权;(5)农户宅基地用益物权,并推进相关的流转制度。

解读1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将与国有土地一样享有同地同权、同权同价的待遇,意味着农村集体将得到大部分甚至全部的土地收益,土地财政将终结。目前,城市土地直接入市,采取征用、协议和招挂拍的方式。而农村土地进入城市(主要为建设用地或宅基地)必须通过征收变更性质后方可转成城里使用。所谓变更性质,就是通过当地县市政府在用途管制政策允许的前提下将农村集体建设土地变更为城市建设用地。农村集体用地可以在集体(乡镇)内使用、转让,但转成城市建设用地,否则,只能在农村集体的范围内使用流转。见图1和图2图1:城乡土地分割制度图2:农村土地性质变更流程图解读2扩大国有土地有偿使用范围,减少非公益性用地划拨。这意味着政府随意借公益用地之名向社会征地(划拨)的数量将减少,而工业用地采取协议价的方式将有所限制,最终,更多数量的土地将按市价进行征用。所以,从数量的变化上看,公益用地和工业用地的占比将减少,而商业居住用地将有更大的供应。而从价格上看,工业用地的低价宽供应将被遏止,工业用地价格将逐渐向市价靠拢,商业用地价格可能因为供应增加而出现不涨或甚至下跌。工业制造业面临用地价格上涨将是确定的趋势,因此,制造业必须通过提高附加值来应对。解读3建立兼顾国家、集体、个人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合理提高个人收益。如果农村集体能够善意、切实地代表全体农民成员的利益,使土地增值收益落实到个人的层面上,那么,这本身就是一项很有价值的收入再分配举措,造就几亿农民的大消费并实质性提升内需的美好故事。《决定》留下的一些遗憾

第一,虽然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方向,也提出了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等各个方面改革的具体内容,但是就“这些改革如何协调推进”这一重大问题并没有给出明确的方案。尤其是对政治体制改革如何适应经济体制改革这一迫切问题并没有给出答案。虽然《决定》指出要设立党的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但是这一小组的运行机制如何?如何和发改委处理好关系?这些关键问题尚没有给出具体方案。

第二,对于一些改革领域,本次会议没有详细的涉及。这些领域包括哪些?这也很值得分析。其中一个领域就是如何约束政府。尽管提到了不少加强人民代表大会的措施,但还可以更加系统深入。一个创新型社会,一个完备的市场经济,需要一定的政治机制和经济民主来配合。经济民主不是指所有老百姓都参加经济管理,而是要把资源放在社会里,由社会而不是政府来配置资源。

第三,对于改革路径的选择还比较模糊。虽然《决定》也指出了改革路径采取“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的方式,但是对于如何做好这样一种结合并没有系统的思考。我们知道,过去的改革更多是一种“自下而上”的改革,而我们今天的改革更多是一种“自上而下”的改革,所以天天讲要“顶层设计”。事实上,这两种路径都有弊端,因此如何进行结合就是未来中国改革要去回答的重大路径问题。

4.未来重点领域改革的思考改革关键就是要在重点领域寻求突破,没有重点领域改革的成功就没有全面深入改革的成功。我认为,政府权力的监督和制约机制建立(政治体制改革的关键)、国有垄断企业的改革、农村改革、财税改革、公共服务改革(主要是医疗和教育)等领域改革能否取得成功是未来全面深入改革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1)政府权力的监督和制约机制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完善是关键。依法治国、司法独立是保障。如何建立中国式的民主?如何有效制约和监督政治权力?如何有效确保公民的政治权利?

(2)国有垄断企业改革拆分不是关键“国退民进”和“国进民退”只是表象。建立在大多数领域和行业中的“市场面前人人平等”的机制是关键。反国有垄断要打老虎。老虎有两种:利用支配地位妨碍公平竞争的市场寡头和纵容地方政府恶性经济竞争的行政垄断。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对于第二种采取了坚决打击的态度,但是对于如何打第一只老虎还有些犹豫不决和思路不清。反垄断法要成为经济宪法,竞争政策要成为产业政策的主导。对于国家基础产业领域,我们不要陷入国有和私有的简单对立。我们绝不能因为要为国有辩护,就忘记了现在监管不足或者缺位的事实,以为国企和国家发展战略、公共利益能够自动吻合。就像我们不能指注意到美国民营企业主导自然垄断领域,但看不到政府对民营企业的管制一样。

(3)农村改革谨防“土地私有化”倾向“新型城镇化”不是简单的土地流转能够解决的,“就地城镇化”将成为未来“城镇化”的主导。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城镇化从来就是工业和服务业发展而产生的集聚效应的自然结果,从来没有靠土地运作(土地)流转而实现的城镇化。“工业反哺农业”机制的完善是未来“农村改革”的重要保障。

(4)财税改革未来财税改革关键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如何实施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制度?二是房地产税、遗产税、消费税、资源税等敏感关键税种的改革如何稳步推进?三是要建立中央事权、责权和地方事权和责权的平衡机制?财税应该在本轮改革中起支撑性、基础性的作用。现在的一个共识是,1994年分税制改革虽然取得了成就,但在划分财权之前,由于时间紧迫、认识不足等原因,没有来得及全面调整事权,结果导致实行分税制以后,事权层层下放,财权层层上收,地方财政不堪重负。但在如何解决地方的财政困难问题上,其实存在一定的分歧。一种观点认为应该上收事权,一种是下放财权。在事权的上收方面,有一些领域是有共识的,比如司法的“去地方化”,但是其他一些支出责任,还没有形成共识,包括医疗、社保,有些现在连省级统筹都没有达到,如果贸然上收,中央财政恐怕会吃不消。盲目收上来,可能会导致路径依赖,中央再要向地方下放,阻力就很大。从地方财源的角度来看,财税改革必须实行“地方税制健全化、转移支付透明化、地方发债市场化、地方平台规范化”的财税配套改革措施。地方政府融资渠道非常有限,财政支出刚性却非常强,于是信托、理财、担保公司等所谓“影子银行”层出不穷。允许发行地方政府债券,应当是中国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的突破口。在计划经济时期,中央政府以管地方政府的项目为主;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央政府应以监督地方政府的债务为主。同时,需要强调的是建立地方债务的风险防范机制则成为未来财税改革能否成功的关键。财税改革不能“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必须进行统筹规划,大方向是地方自治,给地方创造推动改革的环境。计划经济是集中决策,因此需要高度的中央集权;但是市场经济是分散决策,与之相匹配的则是地方自治。因此向地方分权才符合市场化改革的基本方向。过去35年改革开放的基本经验充分说明,一定要允许地方先行先试。比如说房产税,各地的差别这么大,想要推一个统一的税率是很难的,不如把权力下放给地方,中央定税种,地方定税率。中央政府推动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及时总结地方的创新经验,及时纠正方向性错误,吸取失败的教训。(5)公共服务改革公共服务改革的基础是财税改革的成功。公共服务改革的焦点集中在教育体制和医疗体制改革。

6.中国未来改革需要新思维改革理念需要新思维改革路径需要新思维(1)改革理念需要新思维全面深化改革是未来改革的总特征,但是全面深化改革仍然需要有创新思维,其中关键有两点要认识到:第一,全面深化改革是一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