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中医各家学说·绪论》_第1页
(12)-《中医各家学说·绪论》_第2页
(12)-《中医各家学说·绪论》_第3页
(12)-《中医各家学说·绪论》_第4页
(12)-《中医各家学说·绪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医各家学说绪论第一节、概述第二节、中医学说与学术流派的关系第一节、概述

中医各家学说是阐明和研究名医学术思想、临证经验与特色兼及中医学术流派及中医学说的一门学科。第二节、中医学说与学术流派的关系一、中医学说的形成中医学说是中医学发展过程中,由医学家提出的自成体系的学术观点或理论。各家学说都是在继承前贤精粹,批判时世流弊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和建树而形成的。第二节、中医学说与学术流派的关系二、中医学术流派中医学术流派是中医学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系统的、独特的学术理论或学术主张,有清晰的学术传承脉络和一定历史影响与公认度的学术派别。第二节、中医学说与学术流派的关系三、中医学说是学术流派的缔结纽带

仲景学说与伤寒学派

脾胃学说与易水学派

肾命(门)学说与温补学派

温病学说与河间、攻邪、丹溪学派第三节中医学术流派一、医学流派形成的年代1、“儒之门户分于宋,医之门户分于金元”2、《中医各家学说》四版教材:战国时期3、《中医各家学说》五版教材:汉代以前第三节中医学术流派二、学派的划分标准1、有系统而相对稳定的学术思想。2、有明确的传承体系或学术群体。3、有可供研究的著作传世。第三节中医学术流派三、学派的划分之法1、师承性学派——河间、易水2、问题性学派——伤寒、温病、汇通3、地域性学派——岭南、新安、孟河、吴中、

钱塘、湖湘4、特殊性学派——儒医、道医、佛医第三节中医学术流派四、主要学术流派1、伤寒学派2、河间学派3、易水学派4、温病学派5、中西汇通学派1、伤寒学派

(1)定义以研究《伤寒论》辨证论治规律及处方用药心得为中心的学术群体。

始于晋唐,形成于宋金,盛于明清。1、伤寒学派

(2)唐宋八大家①收集整理,编次注释王叔和、孙思邈②深入研究,学派形成韩祗和、朱肱、庞安时许叔微、郭雍、成无己③清伤寒三派

错简重订派:方有执,喻昌,张璐,吴谦

维护旧论派:张遂辰,张志聪,张锡驹,陈修园

辨证论治派:以方类证——柯琴,徐灵胎以法类证——钱潢,尤在泾分经审证——陈修园,包兴言1、伤寒学派

2、

河间学派(1)定义由宋金时期河北河间著名医家刘完素为代表以阐述火热病机、善治火热病证而著称于世的医学流派。

刘完素赵道震赵以德戴原礼王履汪机王纶虞抟徐彦纯穆大黄穆子昭荆山浮屠罗知悌朱震亨马宗素张从正麻九畴常德葛雍馏洪2、

河间学派师承体系2、河间学派(3)影响

极大地丰富了中医学对火热病的认识,促进了病机学说的发展,对后世医学流派的创立影响很大。河间学派攻邪学派丹溪学派温病学派3、

易水学派(1)定义由易州医家张元素创立的,以脏腑病机及辨证治疗为研究方向的医学学派。创立了较为系统的脏腑寒热虚实辨证体系,并发明药物性味归经理论,丰富和发展了脏腑病机学说。薛

张景岳李中梓董废翁高鼓峰吕晚邨张璧王好古李东垣罗天益尤再泾张璐沈郎仲马元仪3、易水学派师承体系张元素赵献可3、易水学派(3)影响

强调根据脏腑寒热虚实辨证用药,并发明药物性味归经理论,丰富和发展了脏腑病机学说。易水学派温补学派4、温病学派(1)定义以明清时期研究外感温热病的辨治规律为中心课题的医学流派。4、温病学派(2)产生源流①(明以前)奠基阶段:②(明末清初)形成阶段:

吴又可——《温疫论》

戴天章——《广温疫论》

余霖——《疫疹一得》(4、

温病学派(2)产生源流③(清代中叶)成熟阶段:

叶桂创立卫气营血辨证论治体系

薛雪提出湿热病辨治体系

吴瑭创立三焦辨证论治体系

王士雄集温病之大成4、温病学派代表医家——吴有性

对温疫病的致病因素、感受途径、侵犯部位、传变方式、临床表现、治疗方法等详加探究。4、温病学派代表医家——戴天章

殚心于温疫病早期的鉴别诊断,提出辨气、辨色、辨舌、辨神、辨脉是识别温疫的五种大法。强调温疫汗不厌迟,下不厌早,清法贯穿始终,补法用于善后,表里寒热虚实并见或余热未尽,则用和法。4、温病学派代表医家——余霖

认为该温疫的流行乃运气之淫热入胃,敷布于十二经脉所致,因而倡用石膏重剂泻诸经表里之热,实为补充了吴有性论温疫之未逮。并制定名方清瘟败毒饮4、温病学派代表医家——叶桂

创立温病卫气营血辨治大纲。注重辨舌验齿和斑疹、白pei的辨别,并作了具体阐述,丰富了温病诊断学的内容。4、温病学派代表医家——薛雪

湿热病的病因病机、发病特点、传变规律、临床证型、遣方用药,弥补了叶氏详论温热、略论湿热的不足。4、温病学派代表医家——吴瑭

强调以上中下三焦为纲统论温热、湿热与温疫。充实了温病清热养阴的治疗大法。并组成银翘、桑菊等方。4、温病学派代表医家——王士雄

集前人之大成,对温病学进行了一次史无前例的大总结,另外,其对暑邪、伏气温病,顺传逆传及霍乱病等均作了深入的阐发,纠正了前人的谬误,补充了前人之未及。4、温病学派(3)影响

温疫学派和温热学派在促使外感热性病脱离《伤寒论》的束缚而自成体系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对中医学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5、中西医汇通学派(1)定义主张中医学与西医学应进行汇聚沟通以求得中医学发展的医学流派,简称汇通派。5、中西医汇通学派代表医家——朱沛文

认为中西医学“各有是非,不能偏主”,中医“精于穷理,而拙于格物”;西医“长于格物,而短于穷理”。强调汇通应以临床验证为准则。5、中西医汇通学派代表医家——唐宗海

“中西医理一致”,互相之间可以汇通结合,并以西说阐释中医经典,是多学科研究中医的先驱。5、中西医汇通学派代表医家——张锡纯

以中医为主体,沟通中西医,从理论到临床,从生理到病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