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师资格证科目二习题(二)1.元认知策略一般不包括()。
A.方案策略B.监控策略C.调整策略D.复述策略
1.【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习策略的分类。依据迈克卡等人1990年做出的分类,可将学习策略分为三种成分: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其中认知策略又包括复述策略、精加工策略和组织策略;元认知策略又包括方案策略、监控策略和调整策略;资源管理策略包括时间管理、环境管理、努力管理、学习工具的利用以及人力资源的管理等。
选项A,方案策略属于元认知策略的一种,是依据认知活动的目标,在进行一项认知活动之前,进一步明确认知目标、确定认知过程和环节、估计认知结果、选择认知策略并评估其有效性。
选项B,监控策略同样属于元认知策略,是指在认知活动中,依据认知目标不断反省和监控自己的认知活动是否在沿着正确的方向进行,正确自己达到认知目标的程度、水平,并依据有效性标准评价各种认知行动、策略的效果。
选项C,调整策略也是元认知策略的一种,是依据对认知活动结果的检查,假如发觉问题、遇到困难或偏离目标时,实行相应的补救措施,准时修正、调整认知策略
选项D,复述策略属于认知策略的一种,是指为了在记忆中保持所学信息而对信息进行重复识记的策略。
题干中,元认知策略一般不包括复述策略,故本题选择D选项,ABC选项均属于元认知策略。
2.()是老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更是我国老师职业道德的灵魂所在。
A.教书育人B.爱岗敬业C.关爱同学D.过硬的专业学问
2.【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老师职业道德。依据《中学校老师职业道德规范》(08年修订版),老师职业道德共有六方面的内容:(1)爱国守法老师职业的基本要求;(2)爱岗敬业是老师职业的本质要求;(3)关爱同学是师德的灵魂所在;(4)教书育人是老师的天职;(5)为人师表是老师职业的内在要求;(6)终身学习是老师专业进展的不竭动力。C项正确。
ABD三项均与题意不符合,故本题选择C选项。
3.老师借助微课、翻转课堂等新技术、新方法进行教学,体现了老师劳动的()特点。
A.简单性B.长期性C.制造性D.示范性
3.【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老师劳动的特点。老师劳动具有制造性,详细表现为老师教育中的因材施教、教学方法上的不断更新、老师的"教育机灵'。题干中,老师借助微课、翻转课堂等新技术、新方法进行教学,表明老师在不断地更新教学方法,体现了老师劳动的制造性。故C选项正确。
选项A,老师劳动具有简单性,体现在教育目的的全面性,教育任务的多样性,教育对象的差异性。
选项B,老师劳动具有长期性,长期性是指人才培育的周期比较长,教育影响具有滞后性。
选项D,示范性指老师自身可以成为活生生的教育因素,老师言行举止都会成为同学仿效的对象,老师的人品、才能、治学态度都可能成为同学学习的楷模。
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择C选项。
4.学校生在学习拼音的时候,假如还同时学习英语字母和单词,那么对英语的学习可能会干扰对拼音的学习效果,这属于()。
A.正迁移B.负迁移C.顺向迁移D.逆向迁移
4.【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迁移的种类。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依据迁移的性质和结果可以把迁移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依据迁移发生的方向,可以把迁移分为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
选项A,正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到乐观的促进作用,乐观迁移。
选项B,负迁移指两种学习之间相互干扰、阻碍,即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消极影响。
选项C,顺向迁移指从前学习对后继学习产生的影响。
选项D,逆向迁移指后继学习对从前学习产生的影响。
题干中强调英语的学习可能会干扰对拼音的学习效果,属于负迁移。故A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本题选择B选项。
5.某同学既想参与演讲竞赛熬炼自己,又可怕讲不好受人讥笑,这时他面临的冲突情境属于()。
A.趋避冲突B.双避冲突C.双趋冲突D.双重趋避冲突
5.【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动机冲突。动机冲突包括双趋冲突、双避冲突、趋避冲突、多重趋避冲突。
选项A,趋避冲突也叫接近回避型冲突,是指同一目标既有吸引力,又有排斥力,人既盼望接近,同时又不得不回避,从而引起的冲突。
选项B,双避冲突也叫回避回避型冲突,是指同时遇到两个力图回避的威逼性目标,但只能避其一时所产生的冲突。
选项C,双趋冲突也叫接近接近型冲突,是指同时并存两种能满意需要的目标,它们具有同等吸引力,但只能选择其中之一时所产生的动机冲突。
选项D,双重趋避冲突也叫多重接近回避型冲突,是指对含有吸引与排斥两种力气的多种目标予以选择时所发生的冲突。
题干中,同学既想参与演讲竞赛熬炼自己,又可怕讲不好受人讥笑,属于趋避冲突。
BCD三项均与题意不符合,故本题选择A选项。
6.7-11岁阶段的儿童"认知结构中已经有了抽象概念,能够进行规律推理,以及守恒观念的形成,思维具有了可逆性'特征的阶段是()阶段。
A.感知运动B.前运算C.详细运算D.形式运算
6.【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皮亚杰认知进展阶段论。皮亚杰将人的认知进展划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7岁)、详细运算阶段(7-11岁)、形式运算阶段(11-16岁)。
选项A,感知运动阶段的认知特点是:(1)通过探究感知与运动之间的关系来获得动作阅历;(2)低级的行为图式;(3)获得了客体的永恒性(9-12个月)。
选项B,前运算阶段的特征是:(1)"万物有灵论';(2)一切以自我为中心;(3)思维具有不行逆性、刻板性;(4)没有守恒概念;(5)作出推断时只能运用一个标准或维度。
选项C,详细运算阶段的特征是:(1)这个阶段的标志是守恒观念的形成(守恒性);(2)思维运算必需有详细的事物支持,可以进行简洁抽象思维;(3)理解原则和规章,但只能刻板遵守规章,不敢转变;(4)思维具有可逆性(儿童思维进展的最重要特征)。故C项正确。
选项D,形式运算阶段的特征是:(1)能够依据规律推理、归纳或演绎方式来解决问题;(2)能够理解符号意义、隐喻和直喻,能作肯定的概括;(3)思维具有可逆性、补偿性和敏捷性。
ABD三项均与题干不符合,故本题选择C选项。
7.老师在向同学讲"雪花'这一事物时,采纳观看录像带并向空中抛撒大量碎纸片以引导同学体会下雪场景的方式。这种直观的手段是()。
A.实物直观B.模象直观C.语言直观D.虚拟直观
7.【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对直观教学的类型。直观教学包括三种:实物直观、模象直观、语言直观。
选项A,实物直观指在感知实际事物的基础上供应感性材料的直观教学方式。
选项B,模像直观指观看与教材相关的模型与图像(如图片、图表、幻灯、电影、录像、电视等),形成感知表象。题干中纸片属于模象直观,因此B项正确。
选项C,语言直观指在生动形象的言语作用下唤起同学头脑中的表象,以供应感性材料的直观方式。
选项D,干扰项。
ACD三项均与题意不符合,故本题选择B选项。
8.在汉语中,最早将"教'和"育'连起来使用的教育家是()。
A.孔子B.荀子C.孟子D.老子
8.【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的由来。
"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孟子曰:"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因此,最早连用"教'和"育'一词的是孟子,因此,C选项正确。
选项A,孔子的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他和弟子的言论专著《论语》中。
选项B,荀子主见性恶论,他认为教育的作用在于化性起伪。
选项D,老子属于道家学派,主见回归自然,复归人的自然本性,一切任其自然便是向最好的教育。ABD三项均与题干不符合,故本题选择C选项。
9.下列对同学的进展最有利的师生关系模式是()。
A.民主型B.专制型C.放任自流型D.合作型
9.【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师生关系模式。
选项A,民主型老师多鼓舞集体活动,赐予客观的表扬与批判,多数活动由同学参加策划设计,班级同学多主动,有很强的合作性,经常交换看法开展争论。
选项B,专制型的师生关系模式以命令、权威、疏远为其心态和行为特征。老师在教室内实行专制的作风,并担负全部的责任,方案班级的学习活动,支配学习的情境,指导学习的方法,掌握同学的行为;同学没有自由,只是听从老师的命令,对老师往往是敬而远之。
选项C,放任自流型老师一切活动全由同学自己处理,与同学几乎没什么沟通与影响,使班级同学在活动中困扰不断,经常发生不开心行为。
选项D,合作型这种师生关系即师生之间彼此协作、相互协作所产生的关系,它是基于对话型师生关系的一种新型师生关系。
题干中最有利于同学进展的师生关系模式是民主型。故B、C、D均不符合题意,本题选择A选项。
10.班主任工作的首要任务是()。
A.促进班集体全体成员的全面进展
B.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重庆市云阳县等2024-2025学年高三年级十六模考试生物试题试卷含解析
- 山东济宁十三中2025年初三下学期生物试题2月16日周练试题含解析
- 武昌理工学院《数据库技术基础(ACCESS)》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济宁医学院《数值模拟技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山东济宁任城区达标名校2024-2025学年初三下学期第四次段考物理试题试卷含解析
- 南方医科大学《大学数础(三)》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沈阳职业技术学院《能力进阶英语I》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工程定额原理与实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湖南省五市十校教研教改共同体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期中联考(全国I卷)数学试题试卷含解析
- 宿州学院《咖啡文化与鉴赏》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高考化学专题复习:探究“暖宝宝”的主要成分及发热原理
- 2022《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课件
- 小学生理财小知识主题班会精编ppt
- DBJ∕T 15-104-2015 预拌砂浆混凝土及制品企业试验室管理规范
- T-CAMET 04017.5-2019 城市轨道交通 全自动运行系统规范 第5部分:工程安全评估
- 互联网开放平台解决方案
- 腺样体肥大诊疗与腺样体切除术(概述、临床表现与危害、诊断、治疗及腺样体切除术)
- 贾宝玉形象分析PPT课件(PPT 30页)
- 建筑工程质量通病课件
- 阿坝州果蔬产业发展现状及展望
- Q∕GDW 10799.6-2018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 第6部分:光伏电站部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