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5.2苯及苯系物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_第1页
(5)-3.5.2苯及苯系物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_第2页
(5)-3.5.2苯及苯系物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_第3页
(5)-3.5.2苯及苯系物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_第4页
(5)-3.5.2苯及苯系物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3.5.2苯及其苯系物1/27同学你好!今天我们来学习《生产性毒物与职业中毒》中苯及其苯系物的相关知识。今天的课程内容包括苯、甲苯和二甲苯的理化特性、接触机会、毒理知识、中毒后的临床表现、诊断、处理原则和预防中毒的知识。首先我们来学习苯的相关知识。2/27苯理化特性:芳香烃类化合物,常温下为为带特殊芳香味的无色油状液体,极易挥发,微溶于水,易与乙醇、氯仿、等有机溶剂互溶。

蒸气比重重于空气,故易沉积于空气的下方易燃易爆(爆炸极限1.4%〜8%)3/27接触机会:

煤焦油分馏或石油裂解可以产生苯作为有机化学合成中常用的原料,如制造苯乙烯、苯酚、药物、农药,合成橡胶等。在制鞋、喷漆行业中用作稀释剂在有机合成、制药、橡胶加工及印刷等工业中用作溶剂。4/27毒理:(1)吸收、分布和代谢苯在生产环境中以蒸气形式主要由呼吸道进入人体主要分布在含类脂质较多的组织和器官中,骨髓中含量最多,约为血液中的20倍。

吸收入体内的苯,40%~60%以原形经呼气排出,吸收后主要分布在含类脂质较多的组织和器官中。约10%---留在含脂肪多的体脂、骨髓或脑组织及神经系统,尤以骨髓中含量最多。5/27主要在肝内代谢,约30%的苯氧化成酚,并与硫酸、葡萄糖酸结合随尿排出苯的接触标志---尿酚;氢醌(HQ);反-反式粘糠酸(t,t-MA);苯巯基尿酸(S-PMA)6/27

呼吸道皮肤(少量)

骨髓、脑及N组织血液原形(50%)呼出

苯蒸气环氧化苯->酚类、苯二酚、醌酚类及其代谢产物随尿排出硫酸根葡萄糖醛酸谷胱甘肽氧化(40%)肝脏肾脏7/27毒作用机制:苯属于中等毒性,其在体内产生的酚类代谢产物是引起毒性的主要原因。干扰细胞因子对骨髓造血干细胞的生长和分氢醌与纺锤体纤维蛋白共价结合,抑制细胞增殖。8/27DNA损伤,包括苯的活性代谢物与DNA共价结合形成加合物以及代谢产物氧化产生的活性氧对DNA造成氧化性损伤。癌基因的激活,苯致急性髓性白血病可能与ras、c-fos、c-myc等癌基因的激活有关。9/27临床表现:(1)急性中毒:急性苯中毒是由于短时间吸入大量苯蒸气引起。主要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轻者:兴奋、欣快感、步态不稳,以及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等。10/27重者:出现剧烈头痛、复视、嗜睡、幻觉、肌肉痉挛、昏迷、心律失常、呼吸和循环衰竭。实验室检查:尿酚和血苯增高

肝、肾损害表现

心电图异常11/27慢性中毒:长期接触低浓度苯可引起慢性中毒,其主要临床表现如下。神经系统:多有头痛、头昏、失眠、记忆力减退等,有的伴有心动过速或过缓,皮肤划痕反应阳性。12/27造血系统:最早和最常见的血象异常表现是持续性白细胞计数减少,主要是中性粒细胞减少。慢性苯中毒的骨髓象主要表现为:a)不同程度的生成降低;b)形态异常;c)分叶中性粒细胞增加。苯中毒临床表现示意图白细胞异常(总数↓及中性粒细胞中有中毒性颗粒、空泡和破碎细胞)

全血细胞减少(再障)血小板↓,伴有出血倾向皮肤、粘膜出血及紫癜月经过多白血病多为急粒13/27苯可引起各种类型的白血病,以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性髓性白血病)为多。

国际癌症研究中心(IARC)已确认苯为人类致癌物。14/27诊断:参见《职业性苯中毒的诊断》(GBZ

68-2013)(1)急性中毒:根据短期内吸入大量苯蒸气职业史,以意识障碍为主的临床表现,结合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参考实验室检测指标,进行综合分析,并排除其他疾病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损害,方可诊断。15/27(2)慢性中毒:根据较长时期密切接触苯的职业史,以造血系统损害为主的临床表现,结合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参考实验室检测指标,进行综合分析,并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血象、骨髓象改变,方可诊断。在诊断慢性重度苯中毒(白血病)时执行《职业性肿瘤的诊断》(GBZ94-2014)。16/27处理原则:(1)急性中毒:迅速将中毒病人移至空气新鲜处,脱去受污染的衣服,注意安静和保温,用肥皂水清洗被污染的皮肤,应给予氧气和辅以人工呼吸。忌用肾上腺素。静脉注射大量维生素C和葡萄糖醛酸,可辅助解毒。17/27(2)慢性中毒:对症处理为主。治疗的关键是设法恢复骨髓造血功能,增升白细胞,改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苯中毒一经确诊,应调离苯作业,并根据病情安排休息。17/27预防措施主要有三点(1)生产工艺改革和通风排毒,空气中苯的浓度保持低于国家卫生标准(TWA6mg/m3;PC-STEL10mg/m3);(2)以无毒或低毒的物质取代苯;18/27(3)卫生保健措施定期测定车间内苯的浓度坚持就业前禁忌证的检查定期的健康检查一般一年一次从业者的自身防护等

另外,女工怀孕期以及哺乳期必须调离本作业,一面对胎儿和婴幼儿产生不良影响19/27职业禁忌证

血象指标低于或接近正常值下限者;各种血液病;严重的全身性皮肤病;月经过多或功能性子宫出血。20/27下面我们来学习甲苯和二甲苯的相关知识甲苯、二甲苯均为无色透明,带芳香气味、易挥发的液体,其理化特性相近;二者均不溶于水,可溶于乙醇、丙酮和氯仿等有机溶剂。21/27毒

理:

甲苯、二甲苯可经呼吸道、皮肤和消化道吸收,要分布在含脂丰富的组织;甲苯80%90%氧化成苯甲酸,并与甘氨酸结合生成马尿酸;22/27高浓度甲苯、二甲苯主要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麻醉作用;纯甲苯、二甲苯对血液系统无明显影响。23/27临床表现:(1)急性中毒:短时间吸入高浓度甲苯和二甲苯可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和皮肤粘膜刺激症状。轻者表现头痛、头晕、步态蹒跚、轻度呼吸道和眼结膜的刺激症状。严重者出现恶心、呕吐、意识模糊、躁动、抽搐,以至昏迷。24/27(2)慢性中毒:长期接触中低浓度甲苯和二甲苯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头晕、头痛、乏力、睡眠障碍和记忆力减退等症状。末梢血象可出现轻度、暂时性改变,脱离接触后可恢复正常。皮肤接触可致慢性皮炎、皮肤皲裂等。诊

断:

甲苯中毒国家诊断标准为《职业性急性甲苯中毒的诊断》(GBZ

16-2014)25/27处理原则:(1)急性中毒:迅速将中毒者移至空气新鲜处。可给葡萄糖醛酸或硫代硫酸钠以促进甲苯的排泄。(2)慢性中毒:主要是对症治疗。26/27预防措施与苯中毒相似(1)降低空气中的浓度:将空气中甲苯、二甲苯浓度控制在国家卫生标准以下,二者均为TWA50mg/m3;PC-STEL100mg/m3;(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