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安徽省中小学教育教学论文评选温柔在诵巧附哲衷摘要:诗词是优美而形象的哲学,哲学是内敛而深邃的诗词。诗词哲学一相逢,并胜过言语无数。本文通过对比诗词与哲学在字面表述、内涵表达、呈现方式、文学特质上的相似相通之处,为古诗词走进高中政治哲学课提供理由依据,助力打造富有诗意的哲学课堂。 关键词:古诗词,哲学课,依据
将古诗词用于高中哲学课教学的做法已经比较流行,相关研究也不少。纵观来看,重实际课堂教学运用的较多,至于为何能将古诗词用于哲学课教学,其理论依据分析较少。有研究者从教育学、美学、社会学等学科中找依据,与其舍近求远,不如从诗词和哲学本身特点出发,找二者的相近相似相通之处。近则达,达则明。方以类聚,物以群分。诗词是优美而形象的哲学,哲学是内敛而深邃的诗词,二者都用精炼的语言表达丰富的思想。一、诗之精炼与哲学之言简从字面表述上,古诗和哲学都以简短著称。《诗经》作为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属四言诗。《楚辞》以六字句为主要形式,乐府诗以五言见常,《古诗十九首》固定为五言。诗从古体诗发展到近体诗后,分为律诗和绝句,字数上有五言和七言,句数上有绝句、律诗和长律。长律如杜甫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堪称诗歌中的鸿篇巨制,实属罕见。总之,古典诗词字数有规定,篇幅有限制,惜字如金,字字珠玑。正如大诗人顾随先生在《中国古典诗词感发》中所言,“诗词是以高度凝练的艺术语言负载着深挚情感的文学样式。它讲究言简意赅,抒发的感情却浓烈、醇厚。”无独有偶,哲学家的语言也简短微妙,尤其是中国哲学家。他们惯用格言、警句、寓言、故事等看似简单的形式表达深刻的道理,总是不明述,而富于暗示。虽让人觉得羚羊挂角,无迹可求,却又饱含深意,言尽而意不尽。老子的《道德经》共约五千字,庄子的《逍遥游》通篇都在讲寓言和故事,儒家经典《论语》大都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世说新语》中魏晋名士的言论也简洁短小,却妙趣横生、趣味无穷。就连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概括起来,也字数不多,篇幅不长。可见,古诗词与哲学首先在形式外表上找到了契合。12022年安徽省中小学教育教学论文评选二、诗之言尽而意无穷与哲学之意味深长子曰:“《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论语·阳货》)南宋诗论家严沧浪在《诗辩》中提到盛唐诗词时说:“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近人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词“能言诗之所不能言,而不能尽言诗之所能言”。叶嘉莹先生作为当代研究和教授古典诗词的大师,在作品和讲授中一直强调诗歌要给人一种感动兴发的力量,一些个超出文本以外的许多的联想。古诗词的好处就在于用最凝练的语言、最含蓄的表达方式涵盖最深厚宽广的感情,越是“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越能给读者无限的想象。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读史可以明智,读诗可以怡情,读哲学使人睿智。正如马克思所说哲学是现世的智慧,是“文化的活的灵魂”。真正的哲学可以使人们正确地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社会、他人和自身的关系,用睿智的眼光看待社会和生活,不计较名利得失,不虚度年华,过有意义的美好人生。哲学的语言精辟有理、入木三分,让人琢磨不透却又回味无穷。哲学寓言和故事看似简单,实则化繁为简、挂一漏万,体现大巧若拙、大智若愚的精神风度。哲学原理概括的是世界万物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以一持万,以少总多。也就是说,从思想内涵上古诗词和哲学都蕴含丰富,发人深思,启人智慧。正是基于这一共通处,可以将古诗词运用到哲学课教学中去。在这里我仅举一例以蔽之。唯物史观认为贯穿人类社会发展始终的基本规律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否则就要通过革命或改革使之相适应,这样才能推动社会进步和人类发展。在这个原理中,仅概念就让学生晕头转向,不知所云。课前,我让学生查找有关金陵怀古的咏怀诗六首,让学生搞清楚诗词大意和诗中提到的历史典故和人物事迹。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自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刘禹锡《西塞山怀古》)
(刘禹锡《乌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衣巷》)
辇路江枫暗,宫庭野草春。伤心庾开府,老做北朝臣。(司空曙《金陵怀古》) 玉树歌残王气终,景阳兵合戍楼空。松楸远近千宫冢,禾黍高低六代宫。(许浑《金陵怀古》)
江雨霏霏江草低,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韦庄《台城》)
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地下若逢陈后主,岂宜重问《后庭花》。(李商22022年安徽省中小学教育教学论文评选隐《隋宫》)
课中通过反复吟咏,激发学生兴趣与情感,让学生分组展示交流,积极参与合作探究。金陵是六朝古都,历经吴、东晋、宋、齐、梁、陈的历史更替和人事代谢。草木依旧,江山易改,盛衰兴亡,物是人非,总是引发诗人无限感慨和幽思,寄托诗人远大理想和家国情怀。从中也领悟到一定哲学道理,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顺之者昌,逆之者亡。个人可以成为历史佳话,也可以成为千古罪人,但无法阻挡历史的步伐。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也不过如此。三、诗之意象、意境到意志与哲学之具体到抽象“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诗大序》)因何动情?钟嵘在《诗品》中提到“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行诸舞咏。”(《诗品序》)意思是说,写诗不能直抒胸臆,要感物而发,触景生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为此,诗人提出赋、比、兴的创作手段。赋,“叙事以言情”;比,“索物以托情”;兴,“触物以起情”。总之,诗歌中要体现情境交融、物我一体、天人合一的境界,要包含意象、意境和意志三种层次。意象指寓“意”之对“象”,不是纯客观对象,而是投射诗人主观情感的对象。意境则是由若干个意象通过作者的艺术手法而烘托出来的一种境界,一首诗中可以有多个意象,而意境只有一种。至于“诗言志”的志,既可以指“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大志,也可指个人喜怒哀乐和闲情逸致。志往往超出象和境,是象和境的升华。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哲学与具体科学是共性与个性、普遍性和特殊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在讲哲学原理和方法论时,要遵循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普遍的认识秩序与方法。尤其在高中阶段,教师往往要通过列举一些寓言故事、名言警句、生活案例等,从中抽象概括出一定的哲学道理。诗人创作时也要遵循写景状物、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二者在呈现方式上相似。故可以通过古诗词中描写的直观形象和创设的微妙意境,来感悟深刻的寓意和道理。例如,在学习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时,我撷取这样几首古诗,和学生一起吟咏朗诵,在诗词描绘的形象和意境中去感受领悟。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白居易《暮江吟》)32022年安徽省中小学教育教学论文评选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白居易《忆江南》)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龟年》)同样是通过描写江南美景,抒发情感,烘托意志。但不同时间、季节、情形使作者感触到不同的美,抒发别样的情。前四句重在描写傍晚、雨后、春季、秋季不同情形下江水的特点,表达诗人轻松惬意的遣玩之兴。后两句虽然也写景,但诗人无心赏景,流露出郁郁不得志的失意伤感之情。这不正好可以用来说明矛盾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不包含普遍性的特殊性是没有的。四、诗之雅趣与哲学之玄妙诗歌是中国古代雅文化的代表。《诗经》里有《大雅》和《小雅》,《楚辞》表达了三闾大夫幽怨悱恻而不得的雅志。乐府诗采自民间,配以雅乐,更显雅俗共赏。后经建安风骨、正始之音,老庄玄理植入诗词,出现玄言诗。又经元嘉山水、永明韵律,诗歌从思想内容到艺术形式越来越走向意趣盎然、格调高雅。唐朝是诗歌创作的巅峰时代,大家辈出,名篇千古。写诗不仅仅是诗人的雅兴,也是科举取士、考试及第的衡量标准。此时禅宗入诗,诗中有禅意,呈现出空灵自然、意境幽远、清新脱俗、物我两忘的境界。宋代以后,诗评家们提出诗中要有“妙语”、“寓意”、“神韵”为上。近人王国维认为“言气质,言神韵,不如言境界。”有境界谓之上,无境界谓之下。以上是对诗词作为一种文学体裁其本质特征演变的概括。与此相应,哲学在玄妙的道路上愈走愈远。诗之雅趣与哲学之玄妙二者不可同日而语,但又交相辉映,熠熠生辉。中国哲学中的“玄”最早出自《老子》,老子认为“道”是“玄而又玄,众妙之门”。佛教传入中国后,被称为禅宗。禅的本义是“沉思”、“冥想”(Meditation),通过“顿悟”的方式获得禅机。魏晋时期的名士受禅宗思想的影响,42022年安徽省中小学教育教学论文评选崇尚“清谈”。所谓“清谈”可以理解为用清新、精妙的语言表达个中观点,只有同道中人方可明白,外人不可理喻。可谓高山流水遇知音,琴瑟和鸣听心声。唐朝以后,禅宗之风盛行,很多诗人、哲人、士大夫自身就是信徒居士或与禅僧交往甚密,禅诗在这一时期悄然盛行。宋明理学和心学融汇儒、释、道三家观点,正所谓“朱子道,陆子禅”,哲学的发展离不开玄学。高中生学哲学,主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光伏电站智能化运维设备故障诊断与发电量提升策略分析
- 教育大数据在国际化教育交流中的应用与挑战分析
- 2025年储能电站热管理解决方案研究报告
- 2023年知识竞赛复习题目
- 2025年工业互联网平台同态加密技术在智能设备协同控制中的应用研究报告
- 2023青海安全生产月知识竞赛试题及参考答案
- 2023年造价工程师考试真题(工程造价计价与控制)
- 2023广东“安全生产月”知识主题测题含参考答案
- 二零二五年度定制木门设计、生产、安装全流程服务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建筑工程施工全过程服务合同范本
- 中医培训课件:《放血疗法》
- 小区自助洗车项目计划方案
- 重点岗位廉洁教育培训课件
- 贷款营销的难点痛点
- “七步成诗法”金字塔沟通法则
- 美丽田园医疗招股说明书分析报告:国内美容连锁龙头美与健康
- 腔内心电图引导PICC导管尖端定位临床研究进展
- 央国企招聘考试一本通
- 工商银行全国地区码
- 小学六年级数学计算题100道(含答案)
- GB/T 36548-2018电化学储能系统接入电网测试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