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疆乌鲁木齐市86中学2022-2023学年下学期期中模拟考试部编版八年级语文模拟试卷(卷面分值: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注意事项:1.本试卷为问答分离式试卷。所有答案一律写在答卷上,写在问卷或另加页无效。2.答题前,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准确填写在答卷的密封区内。一、基础知识与运用(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2分)A.归省(shěnɡ)絮叨(xù)孕育(yùn)缄默(jiān)B.闭塞(sè)酿酒(liànɡ)萌发(ménɡ)咀嚼(jué)C.撺掇(duō)龟裂(jūn)两栖(qī)瑕疵(chī)D.凫水(fú)冗杂(rǒnɡ)迁徙(xǐ)觅食(mì)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缄默震撼难以置信消声匿迹B.稀疏亢奋天衣无逢人情事故C.扶植狡辩衰草连天阡陌交通D.次第思暮戛然而止目空一切3.下列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2分)A.他的诗写得酣畅淋漓,感情勃发,很容易引发读者的共鸣。B.作为伟大时代的共和和国公民,在改革创新中,我们应争做马前卒,杜绝马后炮。C.心远地自偏,这顶楼的迷你园景就是我的世外桃源了。D.许多孩子刚摆脱尿布就开始摆弄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其热衷程度令人叹为观止。4.下面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使我们开拓了视野,增强了能力。B.为了防止失窃事件不再发生,保安部门采取了切实有效的措施。C.能不能战胜自己思想上的弱点,是一个人在事业上成功的关键。D.这篇小说完美地塑造了一个普通船长的光辉事迹。5.下列关于文学常识和课文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2分)A.贺敬之在《回延安》中除了直接抒情,还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和场景描写等来间接抒发情感,同时使用了不少具有地方特色的词语,描摹当地的生活细节。B.《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305首,故又被称为“诗三百”。C.吴伯萧,原名熙成,当代著名的散文家和教育家。吴伯箫散文的特色之一,是从“一枝一叶”的普通事物中深入挖掘,以小见大,从平凡中引伸出深刻的内涵。D.在《恐龙无处不有》中,作者先提出“在南极洲发现恐龙化石”这一现象,后证明了“板块构造”理论的合理性,而在《被压扁的沙子》里,作者借助关于斯石英的研究,证明了恐龙灭绝的原因是火山活动。二、古诗文与名著阅读(本大题共4小题,第6题8分,第7题5分,第8题2分,共15分)6.请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句子(8分)(1)______________,子宁不嗣音?(《子衿》)(2)蒹葭苍苍,______________。(《蒹葭》)(3)______________,胡为乎泥中?(《诗经•式微》)(4)坐观垂钓者,______________。(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5)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高适《别董大》“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意境相似。(6)《桃花源记》中“,。”两句色彩绚丽,突出了桃花林的绝美景色。7.名著阅读(5分)阅读下面的选段,回答问题。[选段一]研究文字的形、音、义的,以前叫“小学”,现在叫文字学。从前学问限于经典,所以说研究学问必须从小学入手;现在学问的范图是广了,但要研究古典、古史、古文化,也还得从文字学入手。《说文解字》是文字学的古典,又是一切古典的工具载门径。(节选自《说文解字》第一》[选段二]他说,古来有小学大学。小学里教洒扫进退的规矩,和礼、乐、射、御.书、数,所谓“六艺”的。大学里教穷理、正心、修己、治人的道理。所教的都是切于民生日用,都是实学。《大学》这部书便是古来大学里教学生的方法,规模大,节目详:而所谓“格物、致知、该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循序渐进的(节选自《四书第七》)[选段三]《论语》是孔子弟子们记的。这部书不但显示一个伟大的人格一一孔子并且让读者学习许多做学问做人的节目:如“君子”、“仁”“忠想”,如“时习”“网疑”、“好占”“隔反”、“择善”、“困学”等,都是可以终身应用的。《孟子》据说是孟子本人和弟子公孙丑、万章等共同编定的。书中说“仁”兼说“义”,分辨“义”、“利”甚严;而辩“性善”,教人求“放心”,影响更大。又说到“养浩然之气”,那“至大至刚”。“配义与道”的“浩然之气”这是修养的最高境界,所谓天人相通的哲理(节选自《四书第七》(1)《经典常谈》是在20世纪30年代末到40年代初为中学生撰写的一部介绍我国传统文化经典的著作。全书共13篇,介绍了《说文解字》、
、
三方面的内容,平常的语言中蕴涵着深邃的道理和厚重的文化。(3分)(2)下列选项关于《经典常谈》内容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2分)A,《论语》是孔子所著的,《孟子》是孟子本人和弟子公孙丑、万章等共同编定的。B.《周易》变成道家经典是在春秋末期,同时有了新的解释,便是《易传》。C,选段一中说的“小学”是指研究文字的形音义,而选段二中的“小学”是学童学习的初始阶段。D,《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也是我国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它汇集了从春秋初年到春秋末期的诗歌300篇,因此也叫诗三百8.古诗赏析(2分)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A.开篇写河洲滩头雎鸠和鸣,既是自然环境的诗意描写,也是比兴手法的巧妙运用。B.全诗语言优美,善于运用双声、叠韵和重叠词,增强了诗歌的音韵美和写人状物、拟声传情的生动性。C.“琴瑟友之”“钟鼓乐之”表现了窈窕淑女超凡的才能、脱俗的追求。D.“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论语》)”一句话是孔子点评《关雎》的话。其中的“不淫”是“有节制”的意思,“不伤”是“不至过于悲伤”的意思。三、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8小题,共22分)(一)阅读说明文《大自然的语言》选段,完成9-12题。①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②首先是纬度。越往北桃花开得越迟,候鸟也来得越晚。值得指出的是物候现象南北差异的日数因季节的差别而不同。我国大陆性气候显著,冬冷夏热。冬季南北温度悬殊,夏季却相差不大。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所以在华北常感觉到春季短促,冬天结束,夏天就到了。③经度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所以沿海地区的春天的来临比内陆要迟若干天。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1°,但是在大连,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又如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两地纬度相差无几,因为烟台靠海,春天便来得迟了。④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要考虑到特殊的情况。例如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这叫逆温层。由于冷空气比较重,在无风的夜晚,冷空气便向低处流。这种现象在山地秋冬两季,特别是这两季的早晨,极为显著,常会发现山脚有霜而山腰反无霜。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脚反不适宜,就是这个道理。⑤此外,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同1921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就是说,春天提前九天。9.请你结合上下文,简要分析第④段中的加点词“一定”的表达作用。(2分)10.选文说明的主要内容是决定物供现象来的四个因素,作者为什么要先说纬度,再说经度、高下的差异,最后说古今的差异?请从说明顺序的角度作简要分析。(2分)11.选文最后一段主要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何作用?(3分)12.3月26日是玲玲的生曰,远在大连和北京的两个姐姐都在微信上发来电子货卡表示祝贺,令玲玲惊讶的是照片上北京的连翘和榆叶梅开得正盛,可是在气候宜人的大连这两种花却未开放,你能结合选文内容解答玲玲的疑惑吗?(4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3-16题。斗龙河上的船户仇育富①“起锚了!”②天还没见亮,父亲就吆喝着家人开船。③我出生在斗龙河,从小就漂泊在一条15.5吨的小木船上。船是我们的家,两个哥哥三个姐姐,大哥比我大10岁,我5岁时大哥成了家庭劳力,开始自己去挣工分。他被分配在机帆船上——机帆船在当时斗龙河中已属于最先进的交通运输工具。二哥进了书房,父母带着算是半个劳力的大姐和二姐一起行船,他们行船的时候,我就被拴在笼头上。④历史上的斗龙河是县域境内继串场河之后的第二条大河。它不仅是县域境内的提水入海河道,同时也是内地通向大海的重要航道,更是两岸居民吃用水的母亲河。数百年来斗龙河日夜不息向东流淌的河水滋润着两岸的居民,丰富的鱼虾食料同样也养活了那些渔民。⑤【A】天气晴朗时,斗龙河两岸青青的芦苇一眼望不到头,时而有柴雀立于芦苇的枝头向远处眺望,唱着春天的歌儿。河上的鸬鹚在渔民的驱赶下一次又一次地钻进水中,当它们的食管中塞满鱼儿的时候渔民会用带钩的长竹竿将它拉上小船,将鱼儿倒出,再捡—条小鱼算是对它的奖赏。还只有五岁的我坐在船头独自玩耍,身上套着笼头,这是水上人家必备的照看孩子的工具。大姐二姐在岸边只有一尺来宽的纤路上拉纤,母亲一边掌舵,一边纳着鞋底。风不大,两个姐姐拉得还算轻松。⑥到了近中午时分,船儿过了斗龙河的一处弯道,前面出现一条岔河,纤路中断,母亲将舵转了一下,让船靠到岸边,让两个姐姐上船。到船上她们便拿起了篙子撑了起来,等转过弯时大姐发现风向变了。在征求母亲的意见后两个姐姐便开始竖起了桅杆,扯上了船帆,借着不大的风力将船儿平衡地向前行进着。这时母亲早已偷着空闲将午饭做好,也就一个菜一个汤,还有一盘蟹渣当咸,这是两个姐姐在海边的杰作。【B】半个月前船到海边时她们拎着马灯在海滩上捡拾了几十斤的小蟹,母亲花了一整天的工夫将它们捣烂,放进了坛子存起来,每天都从坛子里捞起一小碗当着咸、就着饭,也算是一道小菜了。父亲到县城开会去了,他是党员,同时还管理着十几条住家的自航船。若是他在家,今天一定会喝上一杯小酒,然后再睡上一个午觉,养足精神,到了目的地还有很多事在等着他呢。⑦那时候我们的船儿往来于各个乡镇,很多乡镇的人都认识我的父亲。只要是我家船到了码头便会有不少人上来跟我父亲打着招呼,因为他们常会借用我家的船,帮他们从县城带些乡镇紧缺的物资。这样,我的父亲实际上也就成了那个年代因交通不便往来于各乡镇交流的使者。⑧一条小船承载着我的童年生活,装满我童年的欢笑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我的童年是喝着斗龙河的水、看着斗龙河的绿色、听着斗龙河边上鸟儿的歌唱、吃着斗龙河中各种美味长大的。船上的生活非常地单调,家人们以船为家为生活在拼搏,一年四季枕着斗龙河的微波,书写着自己的人生。闲时,几家一起打帮的船儿聚在一起,我总是时不时听到他们讲着各家的历史。这些单帮的船户大多来自盐城、阜宁、建湖滨海一带,因常年行走在斗龙河上,彼此也都熟悉了。晚上碰到一起,定会把船在一起聚一下,往往在这时候,各家都会奉上家中所有拿得出的食物来,喝上一杯小酒,就着酒话诉说着各自行船的酸甜苦辣。到了80年代后期,斗龙河两岸的纤路几乎就失去了踪迹,成为历史。这条数百年来一直唱着渔歌的母亲河从此被机器声打破而进入了另一种生活。⑨今日的斗龙河再也不见了昔日的小木船、渔船,承载着几代人的河流却依旧在缓缓向东流淌,百折不回,执着朝着东方,奔向黄海。)
13.结合上下文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用简洁的语言在横线处填空。(2分)回忆开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怀念船上生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先声夺人”法即在文章开篇描写人物语言,然后再让人物出场,让故事继续。请说说本文开头运用该手法达到了怎样的效果。(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散文的语言往往亲切感人,请在【A】【B】两句中选择一句进行赏析。(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仔细阅读文章最后两个自然段,结合文章内容和你的生活体验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文言文阅读(本大题4小题,共1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7-21题。【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节选自《小石潭记》)【乙】从山门右折,得石径。数步闻疾雷声心悸。山僧曰:“此瀑声也。”疾趋,度石罅①,瀑见。瀑行青壁间,撼山掉②谷,喷雪直下,怒石横激③如虹,忽卷掣折④而后注,水态愈伟,山行之极观也。游人坐欹⑤岩下望,以面受沫,乍若披丝,虚空皆纬,至飞雨泻崖,()犹不忍去。暮归,各赋诗。所目既奇,思亦变幻。(节选自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介绍山东三仙山的导游词范文(5篇)
- 开学基本情况报告(3篇)
- 外资企业总经理聘用合同(30篇)
- 2020-2025年中国大型游乐设备行业市场调查研究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 2025年速容银杏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届高考写作能力提升系列资料(二)高考作文 思想评论
- 中国内镜诊疗器械行业投资研究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 2024-2025学年高中地理课时分层作业6含解析湘教版必修3
-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课时作业15缓和与对抗的交替岳麓版选修3
-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专题4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1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即学即练随堂巩固含解析人民版必修3
- 干部选拔任用程序
-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简答题归纳总结
- 保障性住房资格申请表
- 2023高二开学第一课《蜕变》-主题班会
- 口服降糖药物分类详解课件
- 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设计建造与运行管理指南
- 围手术期疼痛护理课件
- 外国新闻传播史-张昆课件
- 圆圈正义:作为自由前提的信念
- 一次性纤维环缝合器
- 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发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