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6论《半生缘》中顾曼璐的悲剧形象汉语言文学黎丽指导老师李良虎【内容摘要】顾曼璐是张爱玲《半生缘》中塑造的其中一个人物形象。她为了养家中途辍学,放弃美好的爱情,小小年纪就去做舞女,受尽男人的凌辱与玩弄,年华老去后变为一个二路的交际花。为了后半生的依靠,嫁给了好色无赖的祝鸿才,嫁给祝鸿才后利用自己的妹妹已留住祝鸿才的心且借腹生子,最后在负疾中死去。这小说的结尾充满了悲剧色彩,曼璐从一个本性纯真善良的少女变成了残忍,狠毒。甚至扭曲的地步。本文就走进《半生缘》,去挖掘和感受顾曼璐这一悲剧形象。【关键词】《半生缘》;顾曼璐;悲剧;形象“张爱玲小说永远不会仅仅取一面,而舍弃另外一面,而是一种中间性的近似调合的东西,这一点非常有意思。”[1]如《半生缘》,这部作品或许称不上惊骇之作。但是《半生缘》诉说小人物的悲伤却又是那么真实自然。让人不由自主叹“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而《半生缘》中的顾曼璐更是把悲伤演绎得淋漓尽致。她在父权社会中身不由己以至丧失了自己,变得歇斯底里。她的爱情悲剧,她的命运无法把握。揭示了那个时代封建思想对人们的侵蚀以及人性的阴暗。一、顾曼璐悲剧命运的体现家况悲1.父亲早逝,中途辍学曼璐的父亲是家庭的经济保障,一家人在经济上都依赖文员的父亲,日子过得还算不错,当时的曼璐也是很幸福,没有压力,那时她正在上中学,并与自己相恋已久的初恋情人订婚,一切看起来多么美好。但是幸福的总是那么短暂,生活总是那么无奈,就在那时曼璐的父亲去世了,这真是一个晴天霹雳。文章中妹妹曼桢说道:“我父亲一死,只有姐姐一个人年纪大些。从那时候起,我们家里就靠着姐姐一个人了,我姐姐那时候中学还没有毕业,有什么事是她能做的呢?就是找得到事,钱也不会多,只有去做舞女。反正一走上这条路,总是一个下坡路,除非这人是特别有手段的——我姐姐呢又不是那种人,她其实是很忠厚的。”从这里可以看出父亲是这个家庭的经济支柱,由于父亲的早逝,曼璐中途辍学,这个家由她来接手了。也可以看出当时的曼璐是很善良,忠厚的。身为家中的长女,挣钱养家这一切的一切都是曼璐不愿意的开始,但是身为家中的长女,又能怎样呢,总不能让年迈的母亲还出去工作吧,而年幼的弟弟妹妹又还在读书。曼璐的“长子”意识也迫使曼璐出去工作撑起一个家。没有了经济来源,身为家中长女的曼璐不得不撑起了这个家,为了挣到更多的钱去养活这个家,她选择了这个时代旧上海能赚钱却又不体面的工作—舞女,变成了有名的交际花。舞女的生活既是下坡路也是不归路,曼璐就这样越陷越深,在灯红酒绿的场所里她受尽了男人的欺负和凌辱,看惯了风日场的虚荣和浮华。(二)职业悲1.舞女生活的开始少女时期的曼璐是多么单纯,善良,温情可爱。但是舞女的身份迫使她一步一步发生变化。这过程是多么无奈,令人心寒。为了应酬舞客小小年纪的她就学会了喝酒、卖笑抽烟、献媚,也得到不少男人的爱慕。“为了养活曼桢和一家人,她牺牲了自己的幸福,全家人都欠了她的情。”[2]但是家人对曼璐的牺牲并不理解,不仅对她的职业有种难以名言的羞耻感,而且对她也有一种莫名的距离感,因此她只能一个人默默承受痛苦,同时心里的自卑感不断加深。我们不知道曼璐是怎样从不会抽烟,不会喝酒到对这些轻车熟路的。或许她在多少个夜晚里独自流泪,埋怨这生活的无奈。但是一想到要撑起一个家,她又擦干眼泪,只身进入风月场上寻欢卖笑。2.沦为二路交际花随着年纪的增长,年老色衰的曼璐在没有挑选嫖客的资本,从舞女沦为交际花,美人迟暮了。文章中写到曼璐“腰际间有一个隐隐的黑印”,“…..红的鲜红,黑的墨黑,眼圈上抹着蓝色的油膏。”这隐隐的黑手印间接说明了曼璐的职业处境。让人也为曼璐感到丝丝的凄凉。我们不难看出曼璐为了这个家所做出的牺牲,我们分明可以想象曼璐在风月场上所到的凌辱和欺负。但是曼璐所付出的一切都没有得到家人的体谅。小说中顾母说劝解曼璐早为自己的将来打算时,她不耐烦地打断母亲的话道:“他们都大了,用不着我了,就嫌我丢脸了是不是?所以又想我嫁人!这时候叫我嫁人,叫我嫁给谁呢?”在这样的话语中,我们明显可以感受到曼璐的苦楚和愤懑。这并不是曼璐多心,而是她面临一个非常更加自私,残忍。(四)婚姻悲1.婚后无子曼璐的婚姻看似风光,每天生活在衣食无忧中,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少奶奶生活,但是实际上过得怎样,曼璐心里最明白。她每天生活在不安,多疑中备受折磨,祝鸿才每天花天酒地,对曼璐大吵大骂。她得到别人眼中的羡慕,但曼璐心里是多么凄凉。或许有人会认为曼璐能够嫁给祝鸿才,有个依靠,起码每天不愁吃穿,已经算很好了。但是曼璐也是一个女人,她心里明白一个女人最大的幸福是自己的丈夫疼爱自己,还有一个孩子依偎在身边。这才是女人最大的骄傲资本。可是这些,曼璐都没有,而且感觉身边每个人都过得比她好。舞女的身份让她变得多疑敏感,怕自己的地位不保,怕自己丈夫在外面花天酒地。她想在男人面前树立自己的自尊和地位,哪怕一点点。女人的最大价值就在于生育,为祝家传宗接代,繁衍后代,这是曼璐最大的心愿。可是她却不能生育,因为曼璐长期在舞场上“打拼”,做暗娼的经历,让她先后多次流产,年纪轻轻便日渐憔悴,导致她失去了生育能力,连女人的基本条件她都不能拥有,想要拿孩子绑住祝鸿才也是曼璐最后的途径了。可是连最后的办法都破灭。曼璐彻底爆发了,她不能这样甘于命运,她想要留住自己那一丁点地位。婚后曼璐变态心理的加剧曼璐嫁给了祝鸿才却无法生育,不能为祝鸿才传宗接代。这让曼璐心态越发加剧,曼璐委身祝鸿才是想过相夫教子的安稳日子,但是事与愿违,曼璐本来想好好把祝鸿才的孩子招弟笼络好,但是当招弟喊曼璐“妈”时,祝鸿才恶狠狠地说道:“叫她妈,她也配!”这句话把曼璐彻底击毁了,她苦心经营的家的气氛瞬间灰飞烟灭,这时她的心充满了仇恨。但是与瑜瑾的感情却能填补曼璐心灵的空虚,打发无聊而空虚的生活,以及填愈不幸福的婚姻,给自己不幸的婚姻作为一种寂寥。但是再次的相遇,让曼璐内心再次骚动起来,但是看到自己的妹妹与自己当初的初恋情人这么“亲密”,而瑜瑾对自己是这么冷淡,加之最应该体谅自己的母亲不仅没有看到曼璐嫁给祝鸿是她痛苦的选择,而且还认为曼璐嫁得不错,把自己至于身外,在曼璐面前毫无顾忌地说起瑜瑾现在的生活过的怎样怎样好,丝毫不考虑曼璐的感受。这样一来,加剧了曼璐内心的敏感与仇恨。曼璐把所有的痛苦加罪到曼桢身上来。“我没有带错她啊,她这样的恩将仇报,不想想从前,我都是为了谁,出卖我的青春。要不是为了他们,我早就和瑜瑾结婚了,我真傻,真傻。”曼璐与瑜瑾这一段感情的存在加剧了曼璐内心的不平衡,本来美好的回忆,却成了仇恨的加速器。曼璐内心挤压了太多太多的不平衡,她只能在曼桢身上发泄。曼璐心里再也承受不住了,她彻底爆发了,她想要在这个家留住自己那一点点地位,她只能疯狂毁掉自己的幸福的同时毁掉妹妹曼桢的幸福。其实,曼璐只是走投无路,想要争取她最后的那一点权力罢了。与丈夫联手迫害妹妹无子,丈夫的不忠心重重打击让曼璐身处于绝望处境,这样的人想法往往很偏激,祝鸿才对妹妹的觊觎,让曼璐更加认为妹妹不仅夺走了瑜瑾的爱,现在还连自己唯一的救命草祝鸿才也要争去,心里更加是扭曲,为了保住自己的那丁点地位,为了拖住祝鸿才的浪荡之心,她想到了“借腹生子”,曼璐萌生了与丈夫联手“逼奸”妹妹的愚昧想法,曼璐心想:“有个孩子就好了,借别人的肚子生个孩子。这个人最好还是妹妹,一来是鸿才自己看中的,二来到底是她妹妹,容易控制些。”想到这曼璐笑了。曼璐想发实现后,这种的变态的报复竟让她心里有些快感。她丝毫不觉得自己这种行为令人发指。反而理直气壮地说:“哼,倒想不到,我们家里出了这么个烈女,啊?我那时候是个烈女,我们一家子全都饿死了!我做舞女做妓女,不也受人家欺负,我上哪去撒娇去?我也是跟你一样的人,一样姐妹两个,凭什么我就这样贱,你就尊贵到这样地步?”曼璐的冷嘲热讽中,不难看出曼璐为了支撑这个家所付出的不堪与自尊,以及在此过程中受到的委屈与压抑,以至于最后让曼路变得歇斯底里。面对祝鸿才做出的滔天大罪,曼璐不仅替自己的丈夫祈求原谅,当然让自己丈夫侵占自己妹妹这办法也是自己想出来的,再怎么样也不会悔恨。曼璐请求曼桢祝鸿才:“二妹,你难道因为一个人酒后无德做错了事情,就恨他一辈子,你看在这孩子的份上,就原谅了他吧。”“鸿才他就是佩服你,他对你真是同别的女人两样。你要管他一定管得很好的。”曼璐挣扎着把孩子抱了起来,送到曼桢面前,叹息说:“为来为去还不是为了他吗,你的心就这样狠。”每句话看似都在极力挽回曼桢,挽回自己当初犯的错,将痛苦减到最低。我们一般人觉得不可行的罪恶想法,念头,竟显得那么理所当然,这也体现了曼璐的愚昧,残忍以及人性的扭曲,这无不更在体现她的悲哀。二、顾曼璐悲剧命运的原因小说从头到尾无不体现着曼璐是悲剧的化身,可以说曼璐是当时时代的一个缩影,造成曼璐悲剧的原因有很多,有主观因素,更有重要的客观因素。首先是家庭原因,曼璐出嫁前,由于父亲的早逝,刚上成年的她就很自然接过父亲的重担而沦为社会底层的舞女。其次是自身原因,曼璐从头到尾都没有自己的独立人格,因为身份的耻辱她有着深深的自卑感,甘于别人的“掌控”,“在封建社会里,女人一朝为人妇,便是全身心都归属丈夫,这就是‘在家从父,出嫁从夫’”。[3]这种封建的思想是曼璐做出种种扭曲事情的根本原因,沦为男权的附庸者,被祝鸿才的需要“指示”得变成“非人”。最后是社会原因,其实曼璐和曼桢都男权社会的牺牲者,而受到最大伤害的曼璐也把曼桢拖了进来。曼璐也恨这个社会,恨它把自己青春埋葬了,把婚姻断送了,把自己变得人不像人鬼不像鬼,自己竟然可以这样狠毒。曼璐也想抵抗这个社会,曼璐越抵抗,这个社会反击的越有力,曼璐只能选择顺应了。自从中国进入父权社会后,女人就没有话事权,成为了男人的附庸品。女人只是给男人生儿育女,供男人们玩乐。精神上没有过平等,再怎么独立的女子也摆脱不了父权社会带来的经济,文化,精神上的不平等。自从曼璐的父亲过世之后,为什么顾母不去工作养活这一大家子人,而是让年轻善良单纯未成年的曼璐撑起一个家庭的重担,或许真的不公平,但是有用吗?答案显而易见是没有。曼璐没有能力改变自己的命运。她生活在这这个时代,确切地说是生活在父权社会严重榨压下。她的命运就是悲剧,就无法改写了。三、顾曼璐悲剧形象的现代意义看完《半生缘》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我们要辩证地看待曼璐。首先曼璐她本来可以享受美好的爱情与生活。但是她身不由己,才变得那么无情冷酷。我们只能怪这个社会的黑暗,制度的腐败。曼璐就是这样挣扎地活着,她的选择无奈也是迫不得已。我欣赏曼璐坚强不屈,为了家人的幸福牺牲自己的献身精神,在动乱的社会中有着“打不死的小强”的精神努力地追寻自己的“幸福”。但是我又对曼璐以交际花为手段出卖自己的恶劣行为表示痛恨不已,以至于后来因为交际花出卖了自己的妹妹,使得原本幸福的从天堂到了地狱。最后作为新一代的女性,我们首先要独立,自爱,拥有独立的经济权。不能做男人的附庸品,勇于争取自己的权力与地位。张爱玲在塑造顾曼璐这一人物形象的时候,其身上有着历史文化动因和深刻的内涵,她是矛盾的化身体“贞女”和“怨妇”的集合。就顾曼璐而言,从传统的、世俗的角度出发,她仅仅是一个有伤风雅,恬不知耻的舞女;但是从现代的、神圣的角度来看,她又是伟大的牺牲者,无私的奉献。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对传统道德规范了女子的模式,铸就了女性悲剧的谴责,是对打破禁锢人们封建思想的根深蒂固的封建道德的呼吁。现在社会为什么这么多第三者,一个原因我觉得就是女人的贪婪,甘于放低自己的姿态,依赖男人给的“小恩小惠”,以为自己掌握了男人,谁知道被操控得不得反抗。二是男女地位的始终不平等,社会的制度风气还是觉得应该是男人做主。无论经济,文化,政治上都没有充分给予女性争取的机会,视女性为弱者。我们不能改变国家的经济文化条件,只有从自身做起,要加强知识文化的积累,其实《半生缘》中曼璐的沦陷也有因为文化的原因,曼璐没有接受过较好的文化教育与礼仪等方面的熏陶,对曼桢而言曼璐确实“世俗”了些。可见文化的重要性,其次我们要自尊自爱,不做男人的附庸品,特别是经济上。我们要有自己的事业。相比曼璐,我们真的幸福很多。虽然曼璐所在的那个年代已经过去,但是我们要在历史中反省与进步。我们要始终怀着一颗善良纯洁的心去对待自己,善待他人,善待社会。在物质横流的社会,不摇摆,不为金钱所动。保持自己的一方净土,心灵的宁静。【注释】[1]李欧梵.苍凉与世故[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8.132.[2]司马新.张爱玲在美国—婚姻与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理疗康复设备店考核试卷
- 液压元件的快速连接技术考核试卷
- 毛织品绿色设计理念考核试卷
-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中华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教学设计2
- 摩托车燃油滤清器与油品适应性考核试卷
- 早产儿回家的护理
- 家居批发商的采购谈判技巧考核试卷
- 护理队伍建设与人才培养
- 小自考市场营销年度重点题及答案
- 2023九年级数学上册 第二十四章 圆24.2 点和圆、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24.2.1 点和圆的位置关系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
- 设备管理体系课件
- 10KV配单系统柱上开关培训资料
- 江苏旅游职业学院辅导员考试题库
- 张朋《了凡四训》课件
- 2023年4月全国自学考试00147人力资源管理一试题及答案
- 生药学全套课件
- 广东省五年一贯制语文考试题目
- 幼儿园家长进课堂讲课
- 建筑工程管理毕业论文
- 全国公务员管理信息系统
- 工程机械设计-陈海虹课件第5章-轮式工程机械转向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