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简阳市重点中学高一(下)月考语文试卷(3月份)(含解析)_第1页
四川省成都市简阳市重点中学高一(下)月考语文试卷(3月份)(含解析)_第2页
四川省成都市简阳市重点中学高一(下)月考语文试卷(3月份)(含解析)_第3页
四川省成都市简阳市重点中学高一(下)月考语文试卷(3月份)(含解析)_第4页
四川省成都市简阳市重点中学高一(下)月考语文试卷(3月份)(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川省成都市简阳市重点中学高一(下)月考语文试卷(3月份)(含解析)2022-2023学年四川省成都市简阳市重点中学高一(下)月考语文试卷(3月份)

一、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9小题,共35.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回溯到商、周交替之际,一个文明较高的商朝,被文明较低的周朝所取代,这件事情本身必会使当时的知识分子有一种反省。他们还免不了会问自己,究竟是什么缘故使得这么强大,而且主导北方中国的商王国,居然被小小的周国灭亡了?他们的回答是:周人取得了天命,而天命是唯道德为依归的,所谓“天命靡常,惟德是亲”。这可说是第一次将道德的意义超越人类力量的命运。

“天命”的观念帮助周人肯定了自己的统治,也帮助周人说服了许多商人的后代与他们合作,将商周文化体系扩张到整个中国北方。《易经》中所谈的命运,不完全是盲目的,人类本身对自己的命运有相当程度的掌握,人类自己所做的种种抉择,会改变命运发展的方向。这个观念与天命具有道德意义是相互配合的。

等到西周覆灭,周人的封建系统在礼坏乐崩的情况下,不再有过去那样的自信,也不再有过去那样主宰的力量,天命的意义必须要有新的解释。在《论语》里面,孔子所说的天命是每一个个人的天命,而不是一个朝代的政治天命。在孔子承受同时代人的迫害时,他曾经说:“天给了我这个天命。天生了我,给了我一个任务。有了这样的任务,迫害我的人又能拿我怎么样呢?”在这种情况下,天命已经不是政治的使命,而是每一个人都能从超自然、超现实的秩序之中,找到自己应当执行的使命。

汉代编辑成书的《礼记》,其中的《中庸》篇曾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过去,我们对《中庸》这段话并不是十分理解。最近在湖北荆门市郭店出土的战国文书,其中有两句话似乎正是阐释“天命”与“性”的关系。郭店文书《性自命出》说:“性自命出,命自天降。”这里的“天”,不一定是一个有意识的主宰神,似乎是宇宙间各种力量的总和;在这个宇宙力量的总和之中,每一个人有天生的禀赋,也就是“性”。“命”和“性”是相配合的名词。

如果孔子所理解的命和性,正如郭店文书所说,那么人类全体具有一种特别的使命,而每一个个人也有特定的性,也就是禀赋。只有在这种背景之下,我们也许才能够理会孔子为什么找出“仁”这个字作为他思想最主要的中心。孔子赋予它一个新的意义,“仁”这个字相当于整个的人性。这一个命题,应是中国文化最根本的假设。

如孔子所说,仁作为个人的禀赋,可以表现每一个人所具有的人性,那么怎样发抒人性才使人有资格成为“仁人君子”?仁是每个人都拥有的,仁是人性的本质,也是一个人性格成长的种子。由《论语》来看,孔子的学说是以仁为中心,但是孔子很少触及群体的仁,很少从群体的角度来看仁。孔子盼望的是每个人找到自己的仁,使仁能得到充分发挥的机会,也使得这个人成为“仁人君子”。理论上,有许多个别的仁人君子时,社会应当是一个美好的社会,甚至是符合最高人心的社会。

(摘编自许倬云《万古江河——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

材料二:

在儒家看来一个人不可能什么事都不做,因为每人都有应当去做的事情,但他去做这些事情时,并不是为了其他的什么目的,一个人做所当做的事情,其价值就在做之中,而不在于达到什么外在的结果。

孔子自己的一生就是这种主张的例证,他出生在一个社会政治动乱的时代,竭尽己力去改造世界,像苏格拉底那样周游列国,与各种各样的人交谈;虽然一切努力都没有结果,他从不气馁,明知不可能成功,却仍然坚持不懈。

《论语宪问》篇里记载孔子论到自己时说:“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他尽了己力之所及,而把事情的成败交付给命。“命”字通常译作“命数”“命运”或“天意”。就孔子来说,这个字的含义是“天命”或“天意”;换句话说,这是朝着一定目标前去的一股力量。到了后期儒家,“命”的含义是宇宙间一切存在的条件和一切在运动的力量。我们从事各种活动,其外表成功,都有赖于各种外部条件的配合。但是外部条件是否配合完全不是人力所能控制的。因此,人所能做的只是:竭尽己力,成败在所不计。这种人生态度就是“知命”。按照孔子的看法,“知命”是做君子的一个重要条件,因此他说:“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论语尧曰》)

这就是说,要认识世界存在的必然性,这就是“知命”,就是个人对外在的成败利钝在所不计。如果这样行事为人,在某种意义上说,我们就永不失败。这是说,如果我们做所当做的,遵行了自己的义务,这义务在道德上便已完成,而不在于从外表看,它是否得到了成功,或遭到了失败。

(摘编自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天命惟德”的理念使得周人解决了自己统治的合理性问题,这也是中国历史上首次将道德看得比命运更重要。

B.人类所做的种种抉择有道德因素的参与,这会改变命运的走向,由此可见《易经》对命运的理解不完全是盲目的。

C.尽管孔子认为“仁”是个人的禀赋,可以表现每人所具有的人性,但成为“仁人君子”却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

D.孔子将“道”能否施行与“天命”“天意”相联系,表明天命的力量大于个人的力量,个人努力的作用不大。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孔子对天命作出了重新解释,在《论语》中它不是政治天命而是个人天命,这也许是理解为何“仁”是孔子思想核心的基础。

B.郭店文书对我们进一步研究儒家思想有重要意义,因为《性自命出》中“天”的含义与后期儒家“命”的含义相同。

C.不顾个人承受的不公正对待,想要竭尽己力改造世界而不计个人成败利钝,这是孔子等先贤“不知命”的表现。

D.冯友兰认为,“知命”的人当仁不让地遵行了自己的义务本身就意味着在表象上的成功,这样行事就永远不会失败。

3.下列选项中,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______

A.“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B.“是非穷通皆有定”

C.“尽其在我,听其在天”

D.“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4.请结合材料一,简要概括儒家对命、性、仁三者关系的理解。

5.德国思想家叔本华在《论命运》中说:“那种深藏不露,甚至可以控制外在影响的力量,归根到底植根于我们神秘的内在,因为所有存在之谜确实最终就在我们自身。”请结合材料,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最后一碟毛豆

吕志军

夏夜的楼下是一溜儿小吃摊,串串、烤肉、炒米皮、炸鸡柳……十几家摊子把夜市烘托得热闹了近百米,每天晚上来这里宵夜的,十一二点才渐渐消停。

我不太喜欢吃夜摊,觉得不卫生,但耐不住女儿央求,在一家鸡柳摊子坐下。鸡柳是女儿的挚爱,每次逛街,只要碰见必会买,要么捧着袋子要么边走边吃,要么带回家慢慢品尝。

鸡柳摊子在夜市最西头,倒也清静一些,偶尔听见聚会朋友的猜拳声,已是隐隐约约的了。女儿和妻子要了鸡柳,又去别的摊子选吃的。不多一会儿,鸡柳、烤肉、其它的小吃纷纷上了桌。我不喝酒,妻子点了小木屋,吃着喝着,时间慢慢消磨着。

这时,有一个特别的声音在旁边响起:“麦豆,卖麦豆。”

是一个半大小子。胳膊上挎着一只竹笼,竹笼里铺着塑料纸,上面盖着毛巾。小子念叨着“麦豆,麦豆”,一条腿一拉一拉地从夜市东头往西头过来了。有人要了,他把笼放在地上,用碟子从笼里盛出“麦豆”来,抖抖索索地放在客人桌子上。显然,他不仅手脚有疾病,大脑也是有毛病的,说话都成问题,把毛豆说成了麦豆。待客人扫他胸前的二维码付了账,他又把竹笼像先前一样在胳膊上挎好,腿一拉一拉地寻找下一位买主,嘴里含混不清地喊着“麦豆,卖麦豆”。

“不要买。”我提醒妻子。女儿喜欢鸡柳,妻子喜欢菜蔬,但晚上的毛豆让我一点也不放心。

“是啊,他手那么笨拙,谁知道洗得净不净?”女儿很快和我达成共识。

“毛豆要煮得好,味道很鲜的。”妻子说。

“总之不要吃来路不明的东西。”我再次给她打预防针。

“有一次咱们吃完夜摊,肚子……”我继续说,妻子把我碰了碰,她怕影响女儿的食欲。

“麦豆,卖麦豆。”小子已经到了身边。他的脚拖拉着地,嘶嘶地响。灯光下,他其实并不是半大小子,而是二十出头的样子,胡子密密乱乱地,贴上去一样假,含糊不清的“卖麦豆”吆喝从这胡子下跑出来,加重了这种虚假感。这让我更加坚定了不买的念头。

“最后一碟,麦豆,卖麦豆。”我们已是夜摊尽头,他似乎也希望在我们这里售罄毛豆。

我掀开竹笼看了一眼,嚷道,“最后一碟?起码还有两碟!你还会骗人哩!可怜之人必有……”妻子又把我碰了碰。

“你看,你看,为了卖他的毛豆他真的骗人呢!”我对女儿说,力图证明我是对的。

真的,笼底还有一些毛豆,绝不止一碟。

“麦豆,卖麦豆,最后一碟。”男人并不和我争辩,他把笼子放下,毛巾揭开,碟子铲下去,抖抖索索端出满满一碟毛豆说,“麦豆,最后一碟。”我们看着筐底剩下的毛豆哈哈大笑。

这么明显的谎话,也只有他这样不够用的脑袋相信吧。

我把空碟子铲下去,又是满满一碟。“这是几碟子?”

“麦豆,最后一碟,卖麦豆。”男人盯着两碟子毛豆继续吆喝着。

妻子尝了一角毛豆说,“很鲜的。来一碟。”我还没来得及阻拦,她已经扫码付了钱。男人给妻子鞠个躬,腿一拉一拉地走了。

“你怜悯人,但不能纵容撒谎。”我说。

“三块钱,就当你少抽了几根烟。真的很新鲜。”妻子愉快地吃起来,给我和女儿也递过来。

我拒绝。这顿宵夜因为这碟毛豆而有些郁闷。

临走,一个摊主把一包毛豆递到了妻子手中,“看您挺喜欢的,这点儿毛豆带回家吃吧。”我们一家莫名其妙,因为这片夜市卖毛豆的只有那个残疾男人,摊主的毛豆哪里来的?

摊主笑了,解释道,“我原来摊子也带卖毛豆的,他来了,我就不卖了。”

“你也一样,怜悯一个骗子?”我反对道。

“他哪是骗子啊。卖给你们的确实是最后一碟。他是孤儿,和奶奶过活,奶奶快八十了,就靠卖毛豆挣生活呢。奶奶淘洗干净煮好毛豆,他驮出来卖。他来了,我就不卖毛豆了,市场就这么大。作为感谢,他每天都要把最后一碟毛豆送给我。这就是他今天留给我的那一碟。”

原来如此!我忽然脸烧烫起来,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女儿急急返回鸡柳摊子,买了一包炸鸡柳,向渐渐远去的那个腿一拉一拉的背影追去。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文中多次写卖毛豆的男子“腿一拉一拉地”走路的细节,意在暗示卖毛豆的男子出来卖毛豆是非常不容易的,是值得同情的。

B.小说写“我不太喜欢吃夜摊,觉得不卫生”,但毕竟女儿与妻子喜欢吃夜摊,为的是显示“我”是极爱面子的父亲与丈夫。

C.小说中的“我”与妻子喜好恰好相反,我不喜欢吃夜摊,而妻子偏偏喜欢,并且购买了小贩的毛豆,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D.小说最后写女儿买了一包炸鸡柳向小贩追去凸现女儿的善良、富有同情心,同时也是女儿对小贩误解的一种心理补偿。

7.下列对文本相关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小说开头写夜市热闹的环境氛围,一方面介绍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同时也从情节上为故事的发生发展做好了铺垫。

B.小说标题“最后一碟毛豆”有突出核心情节,强化主题的作用,文章通过对“最后一碟毛豆”的不同理解强化了平凡人的善良这一主题。

C.文章使用“误会”的方式层层铺垫,以至于“我”把残疾小贩误会成骗子,在结局处通过摊主的解释使情节发生突转,小说的主题也瞬间明朗。

D.小说中的“我”是一个反面角色,缺少悲悯心,不善同情弱者,文章正是通过“我”的不近人情反衬和凸显了妻子和女儿的善良。

8.小说中残疾小贩这一人物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9.成功的小说往往把“金子般的情节”放在结尾部分,好像相声抖包袱。这样的构思往往具有极佳的艺术效果,请赏析文中“摊主的出现”这一关键情节的作用。

二、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5小题,共20.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赵括既代廉颇,悉更约束,易置军吏。秦将白起闻之纵奇兵佯败走而绝其粮道分断其军为二士卒离心四十馀日,军饿,赵括出锐卒自博战,秦军射杀赵括。括军败,数十万之众遂降秦,秦悉坑之。赵前后所亡凡四十五万。明年,秦兵遂围邯郸,岁馀,几不得脱。赖楚、魏诸侯来救,乃得解邯郸之围。赵王亦以括母先言,竟不诛也。

自邯郸围解五年,而燕用栗腹之谋,曰“赵壮者尽于长平,其孤未壮”,举兵击赵。赵使廉颇将,击,大破燕军于鄗,杀栗腹,遂围燕。燕割五城请和,乃听之。赵以尉文封廉颇为信平君,为假相国。

廉颇之免长平归也,失势之时,故客尽去。及复用为将,客又复至。廉颇曰:“客退矣!”客曰:“吁!君何见之晚也?夫天下以市道交,君有势,我则从君,君无势则去,此固其理也,有何怨乎?”居六年,赵使廉颇伐魏之繁阳,拔之。

赵孝成王卒,子悼襄王立,使乐乘代廉颇。廉颇怒,攻乐乘,乐乘走。廉颇遂奔魏之大梁。其明年,赵乃以李牧为将而攻燕,拔武遂、方城。

廉颇居梁久之,魏不能信用。赵以数困于秦兵,赵王思复得廉颇,廉颇亦思复用于赵。赵王使使者视廉颇尚可用否。廉颇之仇郭开多与使者金,令毁之。赵使者既见廉颇,廉颇为之一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赵使还报王曰:“廉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矣。”赵王以为老,遂不召。

楚闻廉颇在魏,阴使人迎之。廉颇一为楚将,无功,曰:“我思用赵人。”廉颇卒死于寿春。

节选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秦将白起闻之/纵奇兵/佯败走/而绝其粮道/分断其军为二/士卒离心/

B.秦将白起闻之/纵奇兵/佯败/走而绝其粮道分断/其军为二/士卒离心/

C.秦将白起闻之/纵奇兵/佯败走/而绝其粮道分断/其军为二/士卒离心/

D.秦将白起闻之/纵奇兵/佯败/走而绝其粮道/分断其军为二/士卒离心/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军饿,“饿”意指“饥饿”,大军饥饿,这里指军队缺乏粮草。

B.相国,起源于春秋晋国,称之为相邦,是战国秦及汉朝廷臣最高职务。

C.请和,请求和平,这里指燕国以割让五地为代价向赵国请求和平。

D.阴使,“阴”意指“暗地里”,这里与“阴阳割昏晓”中的“阴”意思相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赵括所率军队被白起的军队围困四十余日,赵括为解困局亲自率兵应战,结果兵败导致一共四十五万士兵死亡。

B.邯郸被围困五年,燕国以赵国年富力强的人全死在了长平之役,而其孤幼尚未成人这个理由,发兵攻赵。

C.太子悼襄王即位,起用乐乘代替廉颇,廉颇很生气地打击乐乘,乐乘离职而去。廉颇也逃到魏国的大梁。

D.廉颇位置先被赵括取代,后攻打燕国又被赵王起用;后几经起用、弃用,又因政敌阴谋而错失报国机会,死于寿春。

1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②赵以数困于秦兵,赵王思复得廉颇,廉颇亦思复用于赵。

14.廉颇与门客间的关系是什么?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三、诗歌鉴赏(本大题共2小题,共9.0分)

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完成下列各题。

渡黄河

谢榛

路出大梁①城,关河开晓晴。

日翻龙窟动,风扫雁沙平。

倚剑嗟身世,张帆快旅情。

茫茫不知处,空外棹歌声。

注:①大梁:开封。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_____

A.首联点题,交代了地点、时间,描绘了诗人在旭日初升的早晨,路经开封,欲渡黄河的情景,入笔即视野开阔,气象非凡。

B.诗人抚剑慨叹身世飘零,但行船的轻快又令诗人暂时忘记了人生的挫折,转而享受暂时的欢悦畅快。

C.尾联宕开一笔,将其微妙的心境,化作一片浑茫悠远、空灵虚幻的境界,留下深广的情感空间,给人以回味无穷之感。

D.此诗精深雄丽、意蕴深涵,情怀旷驰,意境浑然,表达了诗人对官场凶险的厌恶,对归隐生活的向往之情。

16.沈德潜认为:“颔联中‘翻’字、‘扫’字,得少陵诗眼法。”请结合诗句试做赏析。

四、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冉有认为自己能治理小国,使百姓富足,但他又用“______,______”表明自己还不能以礼乐教化百姓。

(2)《涉江采芙蓉》中运用两个动作“______,______”,描写出游子的漂泊孤寂之感及对亲人的思念。

(3)李煜的《虞美人》中“______,______”用比喻、夸张的手法表达愁绪多而绵长、无尽无休。

五、作文(本大题共1小题,共60.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____________这个世界上最多的就是想法,但是我们往往就停留在想的阶段,很少有人真正去行动。当你因为某个“恍然大悟”的时刻而感到兴奋时,或许你觉得自己迸发出了智慧的火花。然后,不知何故,在那一刻我们就止步于“恍然大悟”,而没有后续的行动。我们每个人都有这样的时刻,如果你是一个“想法成瘾者”,这种情况发生的频率可能比你愿意承认的要高,想法和行动之间似乎永远有一道无法逾越的鸿沟。

____________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____________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六、其他(本大题共5小题,共20.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精品之所以“精”,就在于其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所以古往今来,文艺巨制无不是①的结晶。有文艺魅力的作品无一是内在充实的,凡是传世之作,必然是笃定恒心、倾泻心血的作品。福楼拜说,写《包法利夫人》“有一页就写了5天”,“客店这一节也许得写3个月”。曹雪芹写《红楼梦》“披阅十载,增删五次”。正是有了这种②的精神,好的文艺作品才能打造出来。

有容乃大、无欲则刚,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大凡伟大的作家艺术家,都有一个的过程。文艺工作者要志存高远,就要有“望尽天涯路”的追求,耐得住“昨夜西风凋碧树”的清冷和“独上高楼”的寂寞,即便是“衣带渐宽”也“终不悔”,即便是“人憔悴”也③,最后达到“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领悟。

19.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加以修改。

21.文中画横线的三个词语的顺序能否调换,请说明理由。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集体记忆,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青春画像。今日中国的新青年,展现了令人瞩目的鲜明时代特征,对于做好事、做公益,这一代年轻人更坦诚,也更主动,有着更开阔的视野。在地震、洪灾和疫情中,我们都能看到他们参与的身影,听到他们讲述的故事,他们甚至并不讳言,这是“社会资历”。而对70后和更早时代的人来说,更熟悉的观念则是“①”。

我们小时候写的作文里面,一个典型的场景是,自己主动做好事,受帮扶的对象表示感谢。非要问我们的名字,我们会自豪地挺起胸膛,说一声“我叫雷锋”或者“我叫红领巾”。一个人做好事,最终要淡化个人色彩,强调一种集体身份。而2008年后,一个越来越明显的现象是,②。虽然捐款也有匿名选项,但是更多人会选择亮出自己的名字。③,而是一种承担责任的表现,在更深层意义上,这是我们追求“健全人格”所作出的努力。

我们要成为什么样的“个人”,取决于我们一路走来做了哪些事,投身于怎样的事业。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应该理解很多人把自己照片、名字弄进海报里的做法:公益就要亮出来,这与爱慕虚荣无关,因为公共性,本身就需要人们投入真实的自我,这样才能促进“社会资本”的发育,增强社会内部成员之间的互信。

22.与文中“我叫雷锋”或者“我叫红领巾”引号用法相同的一项是______

A.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吉祥物“拉伊卜”凭借活泼灵动的形象受到众多球迷的喜爱,也让全世界的人尽情领略了中东文化的迷人风采。

B.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

C.“泥腿子”专家袁隆平又走进了农校的稻田,寻找水稻的天然雄性不育株。

D.今年10月6日,瑞典皇家学院将2022年诺贝尔文学奖颁给了法国作家安妮埃尔诺,以表彰“她以勇气和敏锐的洞察力揭示了个人记忆的根源、隔阂和集体约束”。

23.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答案和解析

1~5.【答案】D、A、C、、

【解析】(1)D.“天命的力量大于个人的力量,个人努力的作用不大”,错,根据原文“他出生在一个社会政治动乱的时代,竭尽己力去改造世界”“他尽了己力之所及,而把事情的成败交付给命”孔子承认天命的力量,也肯定个人努力的作用,从他竭尽己力去做事就可以看出。

故选D。

(2)B.“《性自命出》中‘天’的含义与后期儒家‘命’的含义相同”错,根据材料一“郭店文书《性自命出》说:‘性自命出,命自天降。’这里的‘天’,不一定是一个有意识的主宰神,似乎是宇宙间各种力量的总和”,材料二“到了后期儒家,‘命’的含义是宇宙间一切存在的条件和一切在运动的力量。”可知,两者含义不完全一致。

C.“这是孔子等先贤‘不知命的表现’”错,根据原文“人所能做的只是:竭尽己力,成败在所不计。这种人生态度就是‘知命’”可知,“不顾个人承受的不公正对待,想要竭尽己力改造世界而不计个人成败利钝”这是“知命”的表现。

D.“在表象上的成功”错,根据原文“如果我们做所当做的,遵行了自己的义务,这义务在道德上便已完成,而不在于从外表看,它是否得到了成功,或遭到了失败”可知,这里的成功是道德层面的成功,不是世俗所说的外表上的成功。

故选A。

(3)根据材料二“但他去做这些事情时,并不是为了其他的什么目的,一个人做所当做的事情,其价值就在做之中,而不在于达到什么外在的结果”“人所能做的只是:竭尽己力,成败在所不计”可知,材料二强调要竭尽己力,成败在所不计。

A.是强调大自然的运行有其自身规律。

B.只强调了人之命运是固定的。

C.凡事个人尽到最大努力,然后听凭命运安排。

D.是说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

故选C。

(4)根据“在《论语》里面,孔子所说的天命是每一个个人的天命,而不是一个朝代的政治天命”“在这种情况下,天命已经不是政治的使命,而是每一个人都能从超自然、超现实的秩序之中,找到自己应当执行的使命”可知,“命”是天命,是上天给人的使命。

根据“天命之谓性”“性自命出”“在这个宇宙力量的总和之中,每一个人有天生的禀赋,也就是‘性’”可知,性是个人天生禀赋,从天命而来。

根据“‘仁’这个字相当于整个的人性”“仁作为个人的禀赋,可以表现每一个人所具有的人性”可知,仁是人性的本质。

根据“性自命出,命自天降”“‘命’和‘命’是相配合的名词”“如果孔子所理解的命和性,正如郭店文书所说,那么人类全体具有一种特别的使命,而每一个个人也有特定的性,也就是禀赋。只有在这种背景之下,我们也许才能够理会孔子为什么找出‘仁’这个字作为他思想最主要的中心”“孔子盼望的是每个人找到自己的仁,使仁能得到充分发挥的机会,也使得这个人成为‘仁人君子’”可知,人只有秉承了天命,找到并发挥人性中的仁,才可能成为仁人君子。

(5)根据材料一“这里的‘天’,不一定是一个有意识的主宰神,似乎是宇宙间各种力量的总和”,材料二“‘命’的含义是宇宙间一切存在的条件和一切在运动的力量。我们从事各种活动,其外表成功,都有赖于各种外部条件的配合。但是外部条件是否配合完全不是人力所能控制的”可知,“那种深藏不露,甚至可以控制外在影响的力量”可以理解为是材料中的“天命”。

根据材料一“天命之谓性”“性自命出”“在这个宇宙力量的总和之中,每一个人有天生的禀赋,也就是‘性’”,材料二“虽然一切努力都没有结果,他从不气馁,明知不可能成功,却仍然坚持不懈”“人所能做的只是:竭尽己力,成败在所不计”可知,“我们神秘的内在”“我们自身”是指个人的禀赋个性以及努力。

根据材料二“要认识世界存在的必然性,这就是‘知命’,就是个人对外在的成败利钝在所不计。如果这样行事为人,在某种意义上说,我们就永不失败。这是说,如果我们做所当做的,遵行了自己的义务,这义务在道德上便已完成,而不在于从外表看,它是否得到了成功,或遭到了失败”可知,全句强调要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个人可以在顺应必然性的同时掌控个性,做出选择,积极参与社会事务,从而形成道德上的完善。

答案:

(1)D

(2)A

(3)C

(4)①命是天命,是上天给人的使命;性是个人天生禀赋,从天命而来;仁是人性的本质。②人只有秉承了天命,找到并发挥人性中的仁,才可能成为仁人君子。

(5)①“深藏不露,甚至可以控制外在影响的力量”可以理解为是材料中的“天命”;②“我们神秘的内在”“我们自身”则是指个人的禀赋个性以及努力;③全句是说命运是外在的,不能为人力所左右,但是个人可以在顺应必然性的同时掌控个性,做出选择,积极参与社会事务,从而形成道德上的完善。

(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分析材料内容的能力。解答此题,需根据对材料内容的感知与理解,仔细辨识选项与原文的细微差别,做出判断。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文中信息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题,要注意选项的内容是否能在原文中找到依据。

(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和论据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理解材料二的观点,然后结合选项加以分析判断。

(4)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解答此题,要回归材料,从材料中提取关键信息作答。

(5)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找出题干中叔本华的言论的关键词,然后结合材料对其进行分析。

高考中对理解文意、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的考查主要集中在对文中的观点的正误进行判断,错误类型主要有无中生有、张冠李戴、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混淆范围、强加因果等。考查的方式往往是改变句子含义从而出现选项的观点和文中的观点不一致,文中他人的观点和作者的观点混淆,对文中的观点概括错误等方式。

6~9.【答案】B、D、、

【解析】(1)B.“为的是显示‘我’是极爱面子的父亲与丈夫”错误。“我不太喜欢吃夜摊,觉得不卫生”但毕竟女儿与妻子喜欢吃夜摊,还是跟着妻子他们出去了,体现了“我”对家人的陪伴、关心、爱护。

故选:B。

(2)D.表述错误。原文“原来如此!我忽然脸烧烫起来,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可知,“我”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才会有这样的行为,并不能概括为“我”是反面角色,缺少悲悯心,不善同情弱者,文章正是通过“我”的不近人情反衬和凸显了妻子和女儿的善良。

故选:D。

(3)根据原文“‘麦豆,卖麦豆,最后一碟。’男人并不和我争辩,他把笼子放下,毛巾揭开,碟子铲下去,抖抖索索端出满满一碟毛豆说”可知,不计较、不辩驳、隐忍的性格特点;

根据原文“男人给妻子鞠个躬,腿一拉一拉地走了”可知,残疾小贩懂礼貌、识礼节的性格特点;

根据原文摊主的话“卖给你们的确实是最后一碟。他是孤儿,和奶奶过活,奶奶快八十了,就靠卖毛豆挣生活呢。奶奶淘洗干净煮好毛豆,他驮出来卖”可知,残疾小贩命苦而又实在、坚强的性格特点。

出人意料的结尾,但又在情理之中,使故事情节发生突转,引发读者的深思;人物上,通过摊主,像我们塑造了一个知恩图报、简单朴素而有命苦的小人物形象;主题上,强化文章的主旨文章。通过对“最后一碟毛豆”的不同理解强化了平凡人的善良这一主题。

(4)文章使用“误会”的方式层层铺垫,以至于“我”把残疾小贩误会成骗子,在结局处通过摊主的解释使情节发生突转可知,出人意料的结尾,但又在情理之中,使故事情节发生突转,引发读者的深思;人物上,“我”把残疾小贩误会成骗子可知,通过摊主,像我们塑造了一个知恩图报、简单朴素而有命苦的小人物形象;

主题上,“我”把残疾小贩误会成骗子,在结局处通过摊主的解释使“我”明白真相,而后非常惭愧,通过对“最后一碟毛豆”的不同理解强化了平凡人的善良这一主题。

答案:

(1)B

(2)D

(3)①不计较、不辩驳、隐忍。通过当“我”认为小贩在骗人说这是最后一碟毛豆了,而小贩的表现可以看出其不计较、不辩驳、隐忍的性格特点;

②残疾小贩懂礼貌、识礼节。通过当“我”的妻子买完毛豆后小贩的表现可以看出来;

③残疾小贩命苦而又实在、坚强。孤儿、残疾,靠卖毛豆为生。

(4)①出人意料的结尾,但又在情理之中,使故事情节发生突转,引发读者的深思;

②人物上,通过摊主,像我们塑造了一个知恩图报、简单朴素而有命苦的小人物形象;

③主题上,强化文章的主旨文章。通过对“最后一碟毛豆”的不同理解强化了平凡人的善良这一主题。

(1)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能力。答题时要读懂全文,仔细比对各个选项,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2)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答题时要对小说整体通读后,针对每个选项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3)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中人物形象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答题时要通读文本,结合对人物的相关描写进行分析。

(4)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中相关情节作用的分析能力,答题时要结合该情节在文中的位置以及小说的人物、情节、主题等方面加以分析。

如何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

1.理清故事情节。

2.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3.分析小说人物活动的环境。

4.对小说人物的言行举止及内心世界进行分析。

5.分析小说中各类人物之间的联系。

6.更深层次地了解人物形象。

10~14.【答案】A、D、B、、

【解析】(1)“纵奇兵”与“佯败走”是紧密相连的动作,主语都是“秦将白起”,白起假装兵败逃跑。但又断赵军粮草,应在其后断句,排除BD;后面的“其军为二”前缺乏动词,排除C。译文:秦国大将白起得到情报运用奇兵巧计,假装战败退走,却由背后偷袭赵军的辎重及补给路线,把赵国的军队截断为两部分,赵军军心浮动。

故选:A。

(2)第一个“阴”,暗地里。译文:暗地里派人。第二个“阴”,昏暗。译文:山南山北分隔出清晨和黄昏。所以这两个“阴”的意思不一样。

故选:D。

(3)B.“邯郸被围困五年,燕国以赵国年富力强的人全死在了长平之役,而其孤幼尚未成人这个理由,发兵攻赵”表述错误。原文为“自邯郸围解五年”,指邯郸之围被解已经五年。

故选:B。

(4)①“东道主”,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行李”,出使的人;“共”,通“供”,提供;“害”,妨害。译文:如果饶恕了郑国,并且把它做为东边大道上的主人,出使的人来来往往,(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缺少的东西,对您也没有什么害处。

②“以”,因为;“数”,屡次;“廉颇亦思复用于赵”,被动句,标志是“于”。译文:赵国由于屡次被秦国围困,就想重新任命他为将,廉颇也想再被赵王起用。

(5)廉颇与门客之间是一种利用与被利用的关系,当然是廉颇被门客利用得多。①有原文相关语句“廉颇之免长平归也,失势之时,故客尽去。及复用为将,客又复至”可知,门客对廉颇多的是觉得廉颇有可用之处故结交,一旦廉颇失势自然就离弃廉颇。②结合原文相关语句“夫天下以市道交,君有势,我则从君,君无势则去,此固其理也”可知,当时的人们之间的交往大多是市道之交,廉颇的门客概莫能外。

答案:

(1)A

(2)D

(3)B

(4)①如果饶恕了郑国,并且把它做为东边大道上的主人,出使的人来来往往,(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缺少的东西,对您也没有什么害处。

②赵国由于屡次被秦国围困,就想重新任命他为将,廉颇也想再被赵王起用。

(5)廉颇与门客之间是市道之交。一种人与人之间以利害关系为转移的交情。

参考译文:

____________赵括取代廉颇(领兵)以后,将(之前的)规章纪律都变更了,还调换了军中人员的的职务。秦国大将白起听说这件事后,指挥军队出其不意(进攻赵军),(后又)假装兵败退走,同时断绝赵军的粮食供应道路,将赵军封堵截断为两部分。(此时)赵军中士卒之心背离,(如此)四十多天后,赵军饥饿难耐,赵括调出了精锐的士卒,并亲自搏杀(想要突围),秦军将赵括射死。赵括大军兵败,于是几十万人都投降秦国,却被秦军全部坑杀屠戮。赵国前前后后损失了总共四十五万人。第二年,秦国大军包围了赵国都城邯郸,(赵国被围)一年多,差点无法脱身自保,全靠楚国、魏国等诸侯国来搭救,才解除了邯郸的被困危机。

____________邯郸解围之后五年,燕国采纳了栗腹的计策,说“赵国年富力强的人全死在了长平之役,而他们的孤幼尚未成人。”燕王便发兵攻赵,赵王派廉颇领兵反击,在鄗城大败燕军,杀死栗腹,于是包围燕国都城。燕国提出以制止五座城邑给起国,作为讲和的条件,起国才答应了退兵。赵王将尉文城封给康颇,号称信平君,又让他代行相国的职权。

____________当廉颇在长平被免职回京,失掉权势的时候,原来的门客都弃他而去。等到他又掌权任职之时,那些门客又独陆续地回来了。廉颇说:“先生们都请回去吧!”门客说:“唉,您的见解怎么这样落后?天下之人交友之道,到处都像市场上的交易一样。您得势时,我们来追随您;您失势时,我们就离开,这本是交易之道的常理,有什么可抱怨的呢?”过了六年,赵国派廉颇攻打魏国的繁阳,夺取了它。

____________赵孝成王去世,太子悼襄王即位,起用乐乘代替廉颇,廉颇很生气地打击乐乘,乐乘离职而去。廉颇也逃到魏国的大梁。第二年,赵国任李牧为将攻打燕国,攻下了武遂、方城。

____________廉颇在大梁住久了,魏国并不重用他,而赵国因为屡次受秦国的窘困,就想重新命他为将,廉颇也想再被赵国起用。赵王派了使臣去探望廉颇,看看他还能不能任职干事。廉颇的仇人郭开用重金收买使臣,让他回来说廉颇的坏话。赵国使臣见到廉颇之后,廉颇当着他的面一顿饭吃了一斗米、十斤肉,又披上铁甲骑上骏马,表示自己仍然健壮可用。赵国使臣回去向赵王报告说:“廉将军人虽老,饭量还不错。可是只跟我坐了一会儿,就去大解了三次。”赵王一听,以为廉颇已经老迈不堪任用,就不再召回他了。

____________楚国听说廉颇在魏国,暗中派人去迎接他。廉颇虽做了楚国的将军,并没有战功,他说:“我想指挥赵国的士兵啊。”廉颇最终死在寿春。

(1)本题考查文言断句。解答该题可以根据文意、虚词和结构判断。

(2)本题考查古代文化常识与一词多义,答题的关键在于平时的积累与识记。

(3)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注意将选项与原文作细致比较。

(4)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看有无特殊句式,词类的活用,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出来的句子做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5)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段内容的筛选和理解。找到相关内容,在仔细理解的基础上,抓住关键信息,仔细概括。

在考试过程中,不少的同学在读完一遍文言文后就开始作答,这种做法是很不正确的。解答文言文题目,应遵循三个步骤:

第一步:初读全文,整体感知,把握大意。要求集中心思,稳住神,快速地浏览一遍。初步明确“什么时间、什么人、什么事、前因后果、谁说了什么话”等等,读懂个大概即可,因为高考作为选拔性的考试,要一遍把它全部读懂,很少人能够办到。

第二步:细读题目,认真研读字、词、句,在这一步阅读中,要根据题干的要求,结合各选项的具体内容,一一落实,理解要求作答的字、词、句、段在文段中的位置,运用课内所学的知识(实词、虚词、活用、句式等),解决完成较为容易的题目。

第三步:再读全文,加深理解。这一步是要解决较难的题目,加深对文意的理解,又纠正前两步中出现的偏差,是一个深入和复核的过程。

15~16.【答案】B、

【解析】(1)B.“但行船的轻快又令诗人暂时忘记了人生的挫折,转而享受暂时的欢悦畅快”错,联系诗人的遭遇可知,其心境有欢乐也有悲哀。有对于黄河壮美景色的赞叹,也有内心郁闷的抒发。所以诗人没有忘记了人生的挫折,不是完全享受暂时的欢悦畅快。

故选B。

(2)“日翻龙窟动,风扫雁沙平”意思是阳光下翻滚的浪涛把龙宫摇撼,狂风扫平了大雁栖息的沙滩。这两句诗上承“晓晴”,太阳从东方升起,远射天汉,云蒸霞蔚,光采绚丽;阵阵暖人的晨风,把落雁平沙吹拂得那样平整熨贴。上句写天空,大河的上空阳光放出异彩;下句写河滩,晨风阵阵轻柔拂面。“翻”和“扫”两个动词用得准确、传神,两句相对,构成了一个浓淡相生、动静适宜的意境。

答案:

(1)B

(2)颔联两句诗,上句写天空,大河的上空阳光放出异彩;下句写河滩,晨风阵阵轻柔拂面。其中“翻”和“扫”两个动词用得准确、传神,两句相对,构成了一个浓淡相生、动静适宜的意境。

译文:

我一路经过大梁城,旭日初升照着河流关山。

阳光下翻滚的浪涛把龙宫摇撼,狂风扫平了大雁栖息的沙滩。

斜倚着宝剑感叹身世飘泊不定,张帆快行旅途心情暂时舒展。

茫茫一片不知身在什么地方,空旷处有船棹歌声声传到耳旁。

赏析:

“路出大梁城,关河开晓晴。”开始这两句点明他从大梁走出来,经过一些关山,在一个晴朗的早晨,来到了黄河边上。接着便写渡黄河所看到的壮美景象,“日翻龙窟动,风扫雁沙平”上承“晓晴”,太阳从东方升起,远射天汉,云蒸霞蔚,光采绚丽;阵阵暖人的晨风,把落雁平沙吹拂得那样平整熨贴。上句写天空,大河的上空阳光放出异彩;下句写河滩,晨风阵阵轻柔拂面。“翻”和“扫”两个动词用得准确、传神,两句相对,构成了一个浓淡相生、动静适宜的意境。

“倚剑嗟身事,张帆快旅情。茫茫不知处,空外樟歌声。”触景生情,四句写自己在渡黄河时发出的感慨。谢榛为人正直,又重友情,在旅游京师时以诗交友,曾居“后七子”的盟长。后来由于和李攀龙论诗意见不合,竟借口谢为“布衣”被排斥在“七子”之外,甚至受到人身攻击,这对于谢榛来说,心中肯定是有不平的,一个“嗟”字道出了他被弃置后的悲凉。现在已在渡河,晨风习习,帆张船疾,旅途的快乐使他忘却了一腔不快,心中抑郁为之一扫。诗人站在船头上,广阔的天际,滔滔巨流,四顾茫茫,几乎不觉身在何处,在虚空渺远的地方,还传来一阵阵船夫的号子声和歌声。这是劳动的欢乐,抑为痛苦的呻吟。它能激起诗人共鸣的原因诗中并没有明说,但联系他的性格,以及他的遭遇,其心境有欢乐也有悲哀。有对于黄河壮美景色的赞叹,也有内心郁闷的抒发。

这首诗风格规模杜甫,句法格律,森严井然。尾联拓开,以一片空灵虚幻的景色寄意属情,如同王维“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一样,不言而言之,富有哲理,给人以深广的想象境地。

(1)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的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诗歌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诗歌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诗歌的内容、情感、主题、意象、意境等进行分析概括。

(2)本题考查学生诗歌鉴赏之炼字的能力。解答时理解诗句的含义,把握诗句的意境,结合诗人的内心感受准确赏析用词的准确性。

理解诗歌的方法:

(一)关注标题,明确内容和情感

标题是解读诗歌内容和形式的关键。因为诗歌的标题一般交代时间、地点、人物、情感倾向等,可以揭示思想内容,可以让人明了是哪一类诗歌,进而明了全诗的结构及表现手法等,便于快速理解诗歌。

(二)关注作者,知人论世多关联

读诗讲究“知人论世”,所以,一定要重视诗歌的作者。要尽量了解作者的身世、所处的时代特点,及创作倾向、主要内容、作品风格特点等。

(三)关注注释隐含意

高考所选诗歌大多附有注释。注释或解释疑难词语、地名,帮助考生读懂诗句;或介绍写作背景,暗示诗歌的思想主题;或介绍相关诗句,帮助考生理解诗歌用典或意境;或介绍作者,暗示诗歌的思想情感或写作风格。

(四)关注意象寄托意

意象是诗人思想感情的寄托,古人写诗喜欢用一些意象传达大致相同的思想感情。

(五)关注关键词句情感意

关键词主要是名词、动词、形容词,它们通常体现诗人思想情感或暗示主旨。

17.【答案】【小题1】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小题2】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小题3】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解析】故答案为:

(1)如其礼乐以俟君子(重点字:俟)

(2)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重点字:漫、浩)

(3)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重点字:恰)

本题考查学生对名句名篇识记的能力。名句名篇的考查常常分为两类:识记式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其中识记式默写考查字形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主要考查在语境中的具体运用,具有一定难度,理解能力和记忆力都同时考查到了。

《论语》名句辑录: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4)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5)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6)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18.【答案】知行合一,方能致远

____________我们往往会有很多想法,却很少付诸行动;我们往往懂得许多大道理,却总是过不好这一生。归根结底,是我们空有许多想法,却总不能付诸行动。明代思想家王阳明曾说“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这说明,空有“知”而无“行”,只能是行百里者半九十,而唯有将“行”付诸于“知”之上,知行合一,方能致远。

____________以“知”导“行”,方能开启笃行之门。

____________知是行的主导意识,没有这一“主意”,“行”就不会落实。若我们没有足够的“知”而产生许许多多“恍然大悟”的时刻,若我们没有足够的“知”而迸发出那一串串智慧的火花,我们永远也无法打开行动的大门。然后,不知何故,在那一刻我们就止步于“恍然大悟”,而没有后续的行动。

____________以“行”成“知”,用笃行促成真知。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但是,我们许多人却总是止步于那“恍然大悟”的一刻,而没有后续的行动。殊不知,再美好的愿望,再宏大的设想,再科学的决策,如果不付诸实践、不付诸行动都只是空想、幻想。这也正是有人感叹“为什么道理都懂,还是过不好一生”的原因。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我是崇尚行动的,实践高于认识的地方正在于它是行动。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没有“干”,一切都是空谈,一切都变成乌托邦。知识在“干”中获得,对错在“干”中检验,本领在“干”中提高。从改革开放以来创造的“中国奇迹”“中国精神”到书写抗疫史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伟大历史性成就,决战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天问一号”“嫦娥五号”“奋斗者”号等科学探测实现重大突破,我国成为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我国GDP总量突破100万亿……都是起而行之“干”出来的,所以,让我们都“撸起袖子加油干”,用行动书写人生的辉煌。

____________知行合一,不可分离。

“知”既是“行的主意”,也是“行”所实现的意识结果;“行”既是“知的工夫”,也是“知”所展开的实践维度。通过“行”而实现“知”,通过“知”而实现“行”,所以王阳明认为,知、行是两个字说一个工夫,“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行工夫,本不可离。”王阳明非常善于作战,几乎战无不胜,他每到一个地方,第一桩做的事,就是亲自勘踏地形,实地了解山川地理、道路交通、敌我双方的军事设施及兵力部署等方面的实际情况。通过实际行动来获得战争地点的“真知”,通过“真知”来取得战争行动的胜利,“知行合一”即是王阳明战无不胜的“秘诀”。

____________脱离“行”的“知”是空知,同时脱离“知”的“行”也是盲行,人最大的痛苦就是无法跨越“知道”和“做到”的鸿沟。知行合一,方能致远。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这是一道思辨性材料作文题。

材料介绍了我们很多人都会遇到的一种现象,就是想法很多,但是很少付诸行动,也就是知易行难的问题。这体现在我们生活、学习和工作的方方面面,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和现实性。从材料的表述重心来看,除了要厘清“想”和“做”的辩证关系外,更要关注“想”和“做”之间的“鸿沟”问题,即这鸿沟产生的具体原因是什么,如何克服这一弱点。正是因为“人们总止步于恍然大悟那一刹那的兴奋没有后续行动”,所以我们才往往会面对一系列知易行难的问题。而想要改变这一现状,我们要做到:不自满于想到的一刹那,这种沾沾自喜很快就会落空,要为想法落地设计必要的行动方案;要相信自己的想法,并积极引导想法变现,转化成一点一滴的行动,用行动去检验想法,用行动去完善想法;剔除消极过滤,修正不良习惯,在想到与做到之间减少人为设限,(重复)不断落实方案,从而努力跨越鸿沟。

据此,考生在写作过程中,首先需要从材料中归纳出“知易行难”这一核心话题,然后重点针对如何解决,即从知行合一,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这一核心立意生发开去。此外,还可以将问题引申到学习、工作、做事甚至治国,可以由个人延伸到国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