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斑竹园至怡豪公路改建工程SⅣ-1PAGE第1页共11页桥涵设计说明1.设计依据1.1标准与规范《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14)《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15)《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3362-2018)《公路工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JTGT3310-2019)《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3650-2020)《钢筋混凝土用钢第1部分:热轧光圆钢筋》(GB1499.1-2017)《钢筋混凝土用钢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GB1499.2-2018)《钢筋混凝土用钢第3部分:钢筋焊接网》(GB1499.3-2010)《钢筋机械连接用套筒》(JG/T163-2013)《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107-2016)《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T5224-2014)《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用塑料波纹管》(JT/T529-2016)《预应力钢束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GB/T14370-2015)《公路桥梁预应力钢绞线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JT/T329-2010)《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JTGD81-2017)《公路桥梁伸缩装置通用技术条件》(JT/T327-2016)1.2主要技术标准1)公路等级:二级公路;2)设计速度:40Km/h;3)桥面宽度:0.5m(护栏)+9.2m(行车道)+0.5m(中分带)+9.2m(行车道)+0.5m(护栏)=19.9m(桥面全宽)4)安全等级:一级;5)设计基准期:100年;6)设计使用年限:主体结构100年;支座、伸缩装置等不低于15年;7)设计洪水频率:中桥1/100,涵洞1/50;8) 荷载等级:汽车荷载:公路—Ⅰ级(新建桥梁)9)地震烈度:基本烈度为Ⅵ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抗震设防类别为B类。10)环境类别:Ⅰ类2.设计原则2.1桥涵型式的选择及孔跨布置根据本路段沿线筑路材料分布情况,本着就地取材、节省工程造价为原则,尽量不改变原有自然条件及环境,通过现场勘察、资料分析和经济比较,确定桥梁型式和孔跨布置。本路段桥梁服从路线走向,小坝大桥位于道路K3+169处,桥位处既有道路为2个连续回头弯道位置,既有道路平面半径较小、纵坡较大,为了改善该路段的平纵线形指标,满足改造道路的设计技术标准,该处位置采用螺旋式桥梁(梁式桥)跨越,上部结构采用四联布置:(35+40+35)m+(3-35)m+2×(2-30)m预应力砼现浇连续箱梁,下部结构桥墩采用盖梁柱式墩接桩基础或承台群桩基础,桥台分别采用桩柱式桥台接桩基础和重力式U型桥台接扩大基础。龙泉桥位于项目终点,该桥为既有桥梁,其竣工于2010年,上部结构为2-13m预制钢筋砼简支空心板,梁高0.7m,下部结构桥台采用桩柱式桥台接桩基础,桥墩采用柱式墩接桩基础,桥梁全长29.0m。既有桥梁行车道加路缘带总宽度为12.0m,改建后道路在桥位处总宽度为15.5m,不满足行车道宽度需求,因此为节约造价,本次设计保持桥梁总宽20.0m不变,仅对行车道宽度与人行道宽度进行调整,即人行道总宽由8.0m调整为4.5m,行车道加路缘带总宽由12.0m调整为15.5m。同时,根据重庆市交通局文件(《重庆市交通局关于开展公路桥梁护栏升级改造专项工作的通知》渝交管[2018]132号),本设计在机动车道内侧增设金属梁式防撞护栏,防护等级为SB级,增设过程中不涉及主体结构的变动。调整前后总恒载增加约0.2kN/m,对结构总体自重影响较小。2.2平曲线上桥梁的设计桥跨正交布置,桥梁横坡依路线横坡变化,箱梁顶底平行布置,梁底楔形块及台帽、支座以及支座垫石共同调节,桥面铺装采用等厚结构。2.3计算及分析验算方法:2.3.1结构计算软件:设计计算采用midas计算。2.3.2设计安全等级:一级(桥梁结构重要性系数γ0=1.1)C50混凝土:重力密度γ=26.0kN/m3,弹性模量为Ec=3.45×104MPa;沥青混凝土:重力密度γ=24.0kN/m3;预应力钢筋:弹性模量Ep=1.95×105MPa,松驰率ρ=0.035,松驰系数ζ=0.3;锚具:锚具变形、钢筋回缩取6mm(一端);管道摩擦系数:u=0.17;管道偏差系数:κ=0.0015;支座不均匀沉降:Δ=5mm;竖向梯度温度效应:考虑沥青铺装层和桥面现浇层对梯度温度的影响,按现行规范规定取值;3.沿线桥涵分布情况桥梁、涵洞构造物设置一览表大桥小桥(利用)新建涵洞利用涵洞备注m/座m/座m/道m/道339.3/129/132/2涵洞利用1道(1道新建涵位于改线1线)4.主要材料及要求4.1混凝土4.1.1基本要求1)水泥:应采用品质稳定、强度等级不低于42.5级的硅酸盐水泥,水泥的比表面积不宜超过350m2/kg,C3A含量不应大于8.0%,游离氧化钙含量不应超过1.0%,碱含量不应超过0.60%,氯离子含量不应超过0.03%,其余技术指标尚应符合《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的规定。混凝土最小水泥用量为360kg/m3,最大胶凝材料用量不大于480kg/m3,同一座桥的预制梁应采用同一品种水泥。为防止混凝土出现早期裂缝,禁用早强型水泥。2)细集料:应采用硬质洁净的天然中粗河砂,其细度模数宜为2.6~3.2,含泥量不应大于2.0%,泥块含量不应大于0.5%,其余技术要求应符合《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3650)的规定。人工砂不宜使用,若在特定条件下使用,应采用Ⅱ区颗粒级配的中砂,压碎指标应小于25%,须经专门机组生产并经试验确认,且对MB值和石粉含量进行双控,要求MB值小于1.2且石粉含量不大于5.0%。3)粗集料:应采用坚硬耐久的碎石或卵石,空隙率宜小于40%,压碎指标应小于10%,母岩抗压强度与梁体混凝土设计强度之比应大于1.5,含泥量不应大于0.5%,泥块含量不应大于0.2%,针片状含量不应大于5%;粒径宜为5mm~20mm,连续级配,最大粒径不应超过25mm,且不应大于钢筋最小净距的3/4,不宜超过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2/3。其余技术要求应符合《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3650)的规定。4)选用的集料应在施工前进行碱活性试验,应优先采用非活性集料,不应使用碱-碳酸盐反应活性集料和膨胀率大于0.10%的碱-硅酸反应活性集料。5)混凝土拌和物(含封锚混凝土)中各种原材料引入的氯离子总量不得超过胶凝材料总量的0.06%。6)混凝土拌和及养护用水应符合《混凝土用水标准》(JGJ63)的规定要求,最大水胶比0.36。4.1.2外加剂与掺和料1)外加剂应采用品质稳定、且与胶凝材料具有良好相容性的产品,应符合《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的规定,宜优先选用多功能复合外加剂。早强剂应慎用。减水剂宜采用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性能指标应符合《混凝土外加剂》(GB8076)的规定,减水剂掺量以及与水泥的适用性应由试验确定。引气剂和膨胀剂应分别符合《混凝土外加剂》(GB8076)、《混凝土膨胀剂》(GB23439)的要求。此外外加剂的技术要求应符合《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3650)的规定。2)为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能、施工性能和抗裂性能,应适量掺加优质的粉煤灰、磨细矿渣粉或硅灰等矿物掺和料。不同矿物掺和料的掺量应根据混凝土的性能通过试验确定。一般情况下,矿物掺和料掺量不宜小于胶凝材料总量的20%。掺和料中粉煤灰应性能稳定且氯离子含量不宜大于0.02%,其余性能应符合《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T1596)中I级粉煤灰的规定,粉煤灰的掺量不宜大于30%。此外矿物掺合料的技术要求应符合《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3650)的规定。4.1.3混凝土选用1)预应力混凝土现浇连续箱梁及横隔梁、横梁、封锚端:采用C50混凝土,混凝土弹性模量Ec=3.45×104MPa。2)垫石:C40小石子砼;下部结构:墩柱、墩柱系梁、盖梁梁、,帽梁、耳墙、台帽采用35砼;承台、桩基采用C30水下砼;重力式桥台墙身、扩大基础采用C25片石砼。3)附属结构:护栏基座采用C30砼。4)桥面铺装:4cmSBSAC-13C细粒式SBS改性沥青混凝土上面层+6cmAC-20C中粒式沥青混凝土中面层+防水层(可增加桥面沥青混凝土与现浇层的粘结性)。4.2普通钢筋1)钢筋主要采用HPB300和HRB400,技术性能应分别符合《钢筋混凝土用钢第1部分:热轧光圆钢筋》(GB1499.1)和《钢筋混凝土用钢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GB1499.2)的规定,此外钢筋焊接网应满足《钢筋混凝土用钢第3部分:钢筋焊接网》(GB1499.3)的要求。2)钢筋的连接宜采用焊接接头或机械连接接头。直径不小于20mm的钢筋均应采用Ⅰ级机械接头接长,接头类型宜采用套筒挤压或镦粗直螺纹接头,其技术标准应符合《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的有关规定。3)当采用焊接接头时,主要受力钢筋宜采用闪光接触对焊,须有冷弯试验合格保证,并须符合《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的要求。4)本册图纸中HRB400钢筋主要采用了直径d=12、16、20、25、28mm五种规格钢筋,HPB300钢筋主要采用了直径d=10mm规格钢筋,HPB300钢筋其抗拉、压设计强度为250MPa,HRB400级钢筋其抗拉、压设计强度为330Mpa。4.3预应力材料4.3.1预应力钢绞线1)采用七丝捻制标准型低松弛高强度钢绞线,其公称直径15.20mm,公称面积139mm2,抗拉标准强度fpk=1860Mpa,弹性模量Ep=1.95×105Mpa,最大松弛率为3.5%,其力学性能指标应符合国家标准《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T5224)的规定。2)要求钢绞线供货厂家必须取得ISO-9002质量体系认证,并对进厂(场)钢绞线按批号进行拉伸试验、弹性模量试验。钢绞线弹性模量的偏差尚应满足同批≤5GPa,各批≤10GPa的规定,供应商应提供每批钢绞线的实际弹性模量值。4.3.2预应力锚具和管道1)锚具及其配件,符合《预应力钢束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GB/T14370)的要求。锚具及其配件(锚垫板、螺旋筋以及张拉千斤顶等)必须采用原厂配套定型产品。2)预埋圆形塑料波纹管(μ=0.17,k=0.0015)成孔,塑料波纹管应符合《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用塑料波纹管》(JT/T529-2016)的规定要求,3)锚具及管道均应符合《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3650)7.3条、7.4条技术规定。4)孔道压浆要求采用真空压浆技术,且孔道应采用专用压浆料或专用压浆剂配制的浆液进行压浆。后张孔道压浆及封锚技术应满足《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3650)第7.9节要求。4.4附属结构材料4.4.1支座1)采用盆式橡胶支座,橡胶支座橡胶原材料采用氯丁橡胶或天然橡胶。其材料和力学性能均应符合《公路桥梁盆式支座》(JT/T391-2019)的规定要求,其安装应按厂家要求进行。2)各型号支座必须是经过正式鉴定和在重大桥梁工程中运用、检验过的厂家的产品,要求具有良好的耐久性,其设计使用年限不应低于15年。4.4.2伸缩装置1)采用梳齿板式伸缩装置,其有关技术特性必须满足《公路桥梁伸缩装置通用技术条件》(JT/T327)的规定,其设计使用年限不应低于15年。2)钢材料强度等级不低于Q355CNH,型钢应采用耐候钢并进行热浸锌防腐处理,其保护膜厚度不小于80μm,镀锌量不小于500g/m2。3)伸缩装置中防尘、防水所使用橡胶材料为纯橡胶,严禁使用再生橡胶。4)伸缩缝:C50钢纤维砼:钢纤维混凝土中钢纤维的体积比为1%,钢纤维长度25~50mm,等效直径0.3~0.8mm,且钢纤维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50混凝土的同等强度,其中钢纤维砼抗弯拉强度应比同级砼抗弯强度提高40%以上,并不小于7MPa。搅拌采用机械搅拌,搅拌的次序和方法应以搅拌过程中钢纤维不产生结团和保证一定的生产率为原则,并通过试拌确定。建议采用将钢纤维、水泥、粗细骨料先干拌而后加水湿拌的方法,必要时采用钢纤维分散机布料,且干拌时间不宜小于1.5min,并应按下列步骤振捣与整平。(1)用平板振捣器振捣密实,然后用振动梁振捣整平;(2)用表面带凸棱的金属圆滚将竖起的钢纤维和位于表面的石子和钢纤维压下去,然后用金属圆滚将表面滚压平整。待钢纤维混凝土表面无泌水时用金属抹刀抹平,经修整的表面不得裸露钢纤维,也不得留有浮浆;(3)抹平的表面应在初凝前做拉毛处理,拉毛时不得带出钢纤维,拉毛工具可使用刷子和压滚,不得使用木刮板,粗布路刷和竹扫帚。有关钢纤维混凝土的其他未尽事宜除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细则》(JTGTF30~2014)的有关规定执行外,宜符合现行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钢纤维混凝土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CECS:3892)的规定。钢纤维检验应从成品中随机抽取,不得用母材料代替。4.4.3桥面防水1)防水材料的各项指标应满足国家标准规范的要求,应选择较强的粘结强度和抗剪切强度,同时应具有较好的不透水性、耐热性、抗刺破及渗水性、耐酸碱性等性能,建议采用二阶反应型防水层材料。2)防水层主要技术指标如下:项目指标外观黑色粘稠液体延伸性≥6mm断裂延伸率≥80%低温柔韧性,~25℃±2℃无断裂纹粘结强度,25℃≥1.00MPa剪切强度,25℃≥1.00MPa干燥性(25℃)表干≤4h实干≤12h不透水性,0.3Mpa30min不渗水耐热性160±2℃,无流淌和滑动抗冻性,~20℃20次不开裂抗刺破及渗水暴露轮碾试验(0.7Mpa,100次)后,0.3MPa水压下不渗水5.桥梁耐久性设计、养护维修设施设计5.1桥梁耐久性设计混凝土桥梁结构的耐久性取决于混凝土材料的自身特性和结构的使用环境,与结构设计、施工及养护管理密切相关。本次设计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提高混凝土桥梁结构的耐久性:1)加强桥梁排水和防水层设计,并特别注意泄水管周边的构造细节处理以及伸缩缝设计,改善桥梁的环境作用条件;2)改进桥梁结构设计,其中包括加大混凝土保护层厚度,防止由于混凝土保护层碳化引起钢筋钝化膜破坏的目的;加强构造钢筋,防止和控制混凝土裂缝的发展;3)注重桥梁结构细节设计,提高桥梁结构耐久性:从设计角度要求达到增强混凝土密实度,防止或控制混凝土开裂,阻止水分的侵入;提高后张法预应力钢筋管道压浆质量的的要求;5.2养护维修设施设计5.2.1桥梁上部结构养护维修设施桥梁上部结构养护维修主要包含以下内容:桥面系的养护和维修、排水系统、防撞护墙、伸缩装置、桥头搭板、标志标线和交通安全设施,这部分养护维修工作不需要专设的养护维修设施;梁体检查、支座更换等可采用桥梁检测车进行养护维修和检查,未设计专用设施。5.2.2桥梁下部结构养护维修桥梁下部结构的养护维修主要包含以下内容:盖梁墩台帽可采用桥梁检测车进行养护维修;台身、锥坡通过锥坡上设置人行梯道、桥下设置人行梯步进行检测和养护;桥墩可采用桥梁检测车进行检测,采用桥下搭建脚手架进行养护维修。6.桥涵分述6.1K1+167.5小坝大桥6.1.1地质概况1)气象水文工程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具有冬季寒冷,夏季炎热,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分配不均的特点。冬季,县境受极地变性大陆气团所控制,降水仅占年降水的6%,气温低。夏季,酉阳气候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中心控制,在七八月份出现晴热少雨,连续高温天气,形成伏旱。春秋两季,境内五月~六月和九月~十月则是暖气团逐渐演变,冷暖空气交替出现的季节,常出现较长时间的连绵阴雨天气,有时甚至出现大风、冰雹天气。勘察区年平均气温14.9℃,≥10℃年积温为3700℃~5300℃,年平均降水量1100~1500mm,年日照数一般为1000小时,无霜期沿江河谷地区为288天,中山区222天。本区属沅江水系,沅江水系地域面积185.7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24%。沅江水系的主要河流有冷水河、热水河汇合成的龙潭河,沿途纳入了王家河,在双江口汇入溶水,再经五华里入秀山境经石堤注入酉水河。酉水河发源于湖北省宣恩县与鹤峰县交界的将军山,由北向南流,经来凤县于酉阳东北界的西坡村入境,流经酉水、酉酬两乡中部在后溪乡的多碧洞出境,县内流长72km,河床平均宽51.4m,最宽出58.1m,流量每秒120.84m3。区内气候适宜全年施工。无常年地表河流通过。2)工程地质条件(1)地形地貌桥位区属溶蚀中低山地貌,桥梁跨越斜坡地段。桥位区横向地形较缓,地形坡度10~15°纵向地形相对较陡,地形坡度15~25°,桥位区最高高程约829m,最低高程约784m,高差约45m。(2)地层岩性据地质调绘及钻孔揭露,工程区分布地层主要为第四系全新统残坡积(Q4el+dl)、寒武系上统毛田组(∈3m),岩性为灰岩、白云质灰岩等,现将各层岩性由新至老分述如下:①第四系(Q4)主要分布于斜坡平缓地带。残坡积层(Q4el+dl)红粘土:红褐色,可塑状-硬塑状,韧性高,干强度高,无摇震反应,顶部见植物根系。厚度一般0.20m~10.20m,主要分布于斜坡平缓处,崩坡积块石层以上,土石工程分级为I级松土。②寒武系上统毛田组(∈3m)灰岩:灰色、灰白色,隐晶质结构,中厚层~块状构造,主要由方解石矿物组成,地表强风化岩石溶蚀痕迹明显,裂隙较发育,岩体较破碎,溶蚀裂隙多泥质充填,中风化段岩体较完整,岩石较坚硬,为桥位区主要岩性。土石工程分级为Ⅴ级次坚石。白云质灰岩:灰色,深灰色,微晶结构,中~厚层状构造,主要由碳酸盐矿物方解石、白云石组成。强风化岩体裂隙较发育,岩体较破碎;中风化段岩体较完整,岩石较坚硬,为桥位区主要岩性,土石工程分级为Ⅳ软石。3)地质构造与地震(1)地质构造桥位区位于酉阳向斜西翼,桥位区及附近无断层通过,单斜产出,地质构造简单。桥位区位于酉阳向斜西翼,岩层产状62°∠13°,据调查岩体主要发育有两组裂隙:①165°∠85°,裂面较平直,缝宽2~20mm,局部粘土充填,延伸约1~3.0m,发育间距0.5~1.50m,结合程度差;②67°∠82°,裂面较平直,少许粘土充填,延伸约1~2m,发育间距0.8~2.0m,结合程度差。(2)地震区内晚近期地壳运动呈现普遍抬升的趋势,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工程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0.35s,相应地震基本烈度为Ⅵ度。抗震设计建议按《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JTC/TB02-01-2008)、《公路工程抗震规范》JTGB02-2013执行。4)水文地质条件工程区内无水塘等地表水分布,桥位区因地势相对较高,位于斜坡中下部,地貌与岩土特征有利于地表水排泄,大气降水大部分以面流的形式注入东侧约300m处的酉州河内。桥位区地下水主要为第四系孔隙水、基岩裂隙水。桥位区斜坡上第四系覆盖层分布范围较大,厚度较薄,地下水主要受地表降水补给,储水能力差,地下水富集受到影响,一般不具富水条件;桥位区主要受大气降雨补给,地下水贫乏。中风化灰岩、白云质灰岩等为相对含水层,附近地表有垂直岩溶发育形态,地下水分布呈网状,含水丰富而不均一,主要受大气降水补给,沿岩溶裂隙、管道运移,于斜坡底部酉州河附近集中排泄,动态变化大,雨后出水点增多。一般富水条件差,只在浅表部位有少量风化裂隙水,受大气降水影响明显。本次勘察,该工点未取得水样,根据酉州河地表水水质分析成果可知:按《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GC20-2011判定,按I类环境Mg2+、OH-对混凝土结构均有微腐蚀,SO42-有微腐蚀;在A类条件下对混凝土结构有微腐蚀(pH值微腐蚀,侵蚀性CO2微腐蚀);Cl-在干湿交替环境下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有微腐蚀。5)不良地质现象桥位区分布地层主要为寒武系上统毛田组(∈3m),岩性主要为灰岩、白云质灰岩,根据地表调查及钻探揭露,桥位区内碳酸盐岩溶蚀轻微,局部发育有少量溶蚀孔隙,规模较小;岩溶总体不发育。桥位区未见滑坡、崩塌、泥石流、崩塌、地面塌陷等不良地质现象。工程区及附近岩溶不发育。6)岩土体工程地质特征根据区域内同类岩层抗压强度试验值,建议桥位区中等风化灰岩饱和抗压强度frk=25.00Mpa,为较软岩,软化系数0.81,属非软化岩石。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0建议取2000Kpa。7)持力层选择及基础型式桥位区桥台段零星分布第四系覆盖层为红粘土,厚度较薄,分布厚度不均,力学性质差,不宜作桥梁基础持力层;强风化层岩石质软,岩体破碎,不宜作桥梁基础持力层;中风化层基岩岩体较完整,且岩石力学强度较高,是桥台基础的理想持力层,建议采用明挖扩大基础,可选用中风化基岩作为持力层。桥墩位置地形较陡,建议采用嵌岩桩基础,以中等风化带基岩作持力层,嵌岩深度大于3倍桩径。采用桩基础时,单桩轴向受压承载力容许值可根据《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3363-2019)之公式6.3.7计算。8)场地适宜性评价桥位区属溶蚀中溶蚀中低山斜坡地貌,第四系土层一般厚度0.5~1.2m,中风化岩体较完整,裂隙不发育,地质构造简单,桥位区及附近无断层通过,地震活动微弱,斜坡整体稳定性良好,无滑坡、崩塌、泥石流等不良地质现象,岩溶现象不发育,斜坡处地下水贫乏,地表及地下水对砼具微腐蚀性。桥位区场地稳定,无不良地质现象,适宜修建大桥。6.1.2小坝大桥桥梁设计概况小坝大桥服从路线走向,桥位处路线存在2个连续回头弯道,弯道半径小,路线纵坡较大,为了改善路线平纵指标满足本次改造技术标准,采用回旋型桥梁结构跨越该路段,克服旧路平面半径小、纵坡大的缺陷。桥梁上部结构采用4联布置:上部结构形式为(35+40+35)m+(3-35)m+2x(2-30)m现浇预应力砼连续箱梁,下部结构桥墩采用盖梁柱式墩接承台桩基础与承台群桩基础,0号桥台采用桩柱式轻型桥台,桩基础,10桥台采用重力式U型桥台接矩形基础。桥梁中心桩号为K1+166.15,起点桩号K0+996.5,终点桩号K1+335.8,桥梁全长339.3m。本桥上部结构第一联(35+40+35)m和第二联(3-35)m现浇预应力砼连续箱梁,梁高2.2m,第三联和第四联(2-30)m现浇预应力砼连续箱梁,梁高1.8m,箱梁顶底板平行,铺装层等厚。本桥平曲线要素:本桥平曲线要素:圆曲线(桥梁起点、终点桩号:K1+082.514,半径R:90m);缓和曲线(桥梁起点、终点桩号:K1+127.514,A:127.3);圆曲线(起点桩号:K1+127.514、终点桩号:K1+191.739,半径R:120m);缓和曲线(起点桩号:K1+191.739、终点桩号:K1+231.739,A:82);圆曲线(起点桩号:K1+231.739、桥梁终点,半径R:70m);缓和曲线(桥梁起点、桥梁终点,K1+351.729,A:96.6)。全桥共计4联,在0、10号桥台处设置80型伸缩缝,3、6、8号墩位处设置160型伸缩缝。支座采用GPZ(2019)盆式橡胶支座,本桥在起点设置5m长搭板、终点设置8m长搭板。桥台基础采用扩大基础,岩石抗压承载能力允许值不得低于0.5Mpa;桥墩采用桩基础,岩石饱和单轴极限抗压强度不得低于20.0Mpa,嵌入基岩中风化层不小于3倍桩径;岩石强度按照地勘报告取值。其立面如下图所示:桥型布置立面图6.1.3龙泉桥设计概况既有龙泉桥上部结构为2-13m预制钢筋砼简支空心板,梁高0.7m,下部结构桥台采用桩柱式桥台接桩基础,桥墩采用柱式墩接桩基础,桥梁全长29.0m。既有桥梁行车道加路缘带总宽度为12.0m,改建后道路在桥位处总宽度为15.5m,不满足行车道宽度需求,因此本次设计保持桥梁总宽20.0m不变,仅对行车道宽度与人行道宽度进行调整,即人行道总宽由8.0m调整为4.5m,行车道加路缘带总宽由12.0m调整为15.5m。同时,根据重庆市交通局文件(《重庆市交通局关于开展公路桥梁护栏升级改造专项工作的通知》渝交管[2018]132号),本设计在机动车道内侧增设金属梁式防撞护栏,防护等级为SB级,增设过程中不涉及主体结构的变动。调整前后总恒载增加约0.2kN/m,对结构总体自重影响较小。其改造前后横断面如下图所示。同时,本次设计对该桥定期检测报告中的主要病害进行处置,以增强结构的耐久性。该桥主要设计要点详见“龙泉桥附属设施改造以及病害处置设计说明”。改造前横断面改造后横断面6.3涵洞本路段主线K1+590新建1道盖板涵、涵洞孔径为1.5×1.5m,改线1的K0+140位置新建1道圆管涵,孔径为1—Φ0.75m圆管涵,其功能为排水涵;主线K2+785利用1道盖板涵、涵洞孔径为2.2×1.2m,平均每公里0.7道,其余路段主要利用雨水管道排水。涵洞设计要点及施工注意事项详见《涵洞设计说明》章节。7.施工方法及施工注意事项:7.1总则1)本施工说明内容为桥梁施工,并作为施工质量验收与评价的基本依据和技术要求。施工时除按设计图要求及本施工说明执行外,其余按照现行有关规范和标准的相应规定执行。2)本施工技术要求只对施工规范未说明的部分或施工中有特殊要求部分作出说明,其他未说明部分须严格遵循《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3650-2020)。3)各种材料成品及半成品质量均应进行检验和按规定进行抽样试验,并有自检报告。凡厂家供货的每批材料,都必须有厂家提供的质量保证书和质检合格书。4)施工单位应对设计文件认真研究,全盘考虑,对图纸中提供的坐标、标高、钢筋明细以及结构的相关几何尺寸进行详细复核,一旦发现问题,应及时向设计单位反馈,在问题未得到解决前不得施工。5)施工时应注意各工序间的相互配合与衔接,确保交叉工程的有关预埋件及施工的连续性。6)设计文件尽可能地考虑了施工方案的可行性与合理性,施工单位应结合设计方案制定详细的施工组织计划和工艺措施,由业主组织对重大的施工方案和施工工艺进行评审,待审查通过后方可实施。7)除本设计说明提出的要求及设计图中提出的特殊质量要求外,其他施工质量和精度应符合《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3650-2020)的要求,并从严控制。7.2基本要求1)施工单位在收到设计图纸后,应及时全面阅读图纸,并组织设计技术交底及图纸会审。2)施工单位在开工前,应根据设计文件、图纸、施工条件及工程进度等,编制施工方案和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并提交相关部门审批。3)施工单位必须按照国家有关的基本建设程序进行施工,并建立完善的质量体系,在施工中对工程进行自检、在各分项工程完成后应交给相关单位检查验收4)桥梁施工前,应对施工现场、车船、安装设备及安全防护措施等进行全面检查,确认符合要求后方可施工。5)开工前,应根据重庆市、交通运输部和住建部的有关规定安全操作细则,并向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6)大型构件起重吊装时,应根据风、水流条件对作业的影响程度,确实合适施工的风力标准,采取大型船机设备或者可靠措施,如遇风、浪较大时,应该停止吊装施工,确保施工质量安全。7)冬季施工的技术要求应该满足施工规范的相应要求。8)为确保基础的顺利施工和地下管线的安全,请施工单位在施工组织设计中应予以高度重视,施工前应对工程规范内地下管线资料进行仔细分析。在施工工程中应先开挖样洞,予以核实后再进行施工,避免损坏管线。对特别重要的地下构筑物、地下管线等必须采取必要的监测手段和防护措施。9)施工过程中应加强环境保护,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破坏:桥涵施工中弃方不得乱堆乱放,以防冲毁农田,淤积沟河;施工队伍产生的固体垃圾应作掩埋处理,生活废水,施工机械废水处理后方可排入沟河。所有弃方均不能置于基坑顶边缘,防止基坑坍塌。10)在基础施工时,应加强施工验槽工作,若发现与本设计出入较大的不良地质问题,应及时通知我公司,以便会同业主、施工、监理及时解决。7.3下部结构施工7.3.1基坑施工1)基坑施工前,应全面了解水文、地质、周边构造物等情况,制定专项施工方案。2)基坑开挖前应根据水文、地质、开挖方式和施工环境条件等因素,验算基坑边坡的稳定,确定是否对坑壁采用支护措施;当采用放坡开挖,其开挖坡率宜参考地勘报告或相关规范要求。3)基坑开挖时,应对基坑结构的受力、变形、稳定性等进行检测控制,采用信息化动态设计方法,及时对原设计进行校核、修改核补充。若现场开挖后的实际情况与勘测资料不符者,应与参见各方联系,根据实际情况作动态变更设计。4)基坑开挖应设置防止地表水流入基坑的措施。基坑开挖时,应对基坑边缘顶面的各种荷载进行严格控制,并应在基坑边缘与荷载之间设置护道,护道宽度不应小于1m,当基坑深度>3m时,护道宽度应加宽。5)基坑施工宜在安排在枯水或少雨季节进行。基坑的开挖应连续施工,对有支护的基坑应采取防碰撞措施;基坑附近有其他结构物时,应有可靠的防护措施。6)机械开挖时应避免超挖,宜在挖至基底前预留150-300mm厚度供人工清理至设计高程。开挖施工完成后不得长时间暴露、被水浸泡或被扰动,应及时检验其尺寸、高程和基底承载力,检验合格后应尽快进行基础工程的施工。7)对符合设计要求的基底,经修正完成后,应尽快进行基础的施工。不得使基底浸水或长期暴露;基坑开挖后如基底的地质情况与设计不符,应通知参建各方进行现场核实,参见方共同研究确认地基处理方案。8)开挖基坑所产生的弃土应进行妥善处置,不得阻塞河道,影响泄洪,污染环境。7.3.2桩基础施工1)施工前要熟悉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资料,制定专项施工方案。2)施工前应制定环境保护方案,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泥浆应妥善处理,不得随意排放,污染环境。邻近堤防及其他水利、防洪设施进行灌注施工时,应符合相关部门的有关规定。3)施工前应核对桩位处地质勘察资料,在桩基施工前应进行超前钻孔,探明桩位处地质条件与设计文件吻合情况,以确定桩基成孔深度及基岩强度是否满足设计要求。4)桩基成孔应采用机械成孔。成孔机械的选型宜根据孔径、孔深、桩位处的水文和地质情况,施工环境条件等因素综合确定,所选用的钻机及钻孔方法应能满足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的要求。5)钻孔泥浆的配合比和配置方法宜通过实验确定,其性能应钻孔方法、土层情况相适应。施工完成后废弃的泥浆应采取先集中沉淀再处理的措施,严禁随意排放,污染环境。6)钻孔深度到达设计高程后,应对孔径、孔深和孔的倾斜度进行检验,符合要求后方可清孔。清孔后,孔底沉渣厚度不超过5cm,不得采用加深钻孔深度的方式来代替清孔,原则上宜采用二次清空。7)水下砼灌注宜采用钢导管灌注,导管使用前应进行水密承压和结构抗拔试验,严禁采用压气试压。水下混凝土的配置需根据气温、运距及灌注时间长短及现场使用要求确认。8)桩基应按施工规范的规定进行质量检测,检测方法全部采用超声波检测法或电测波。若对检测结果有疑问,则需作“钻孔取芯”检测。7.3.3桥墩及承台施工1)桥墩施工前,应对其施工范围内基础顶面的混凝土进行凿毛处置,并应将表面清理干净;对节段施工的桥墩,其接缝亦应作相同的凿毛和清洁处理。2)应尽量缩短首节桥墩墩身与承台之间浇筑混凝土的间隔时间,间歇期宜不大于10d。墩高≤10m,可整体浇筑施工;墩高>10m,可分节段施工。已浇节段混凝土强度不应低于2.5MPa.各节段之间浇筑混凝土的间歇期宜控制在7d。3)桥墩模板安装前,应在基础顶面放出桥墩的轴线及边缘线;对分阶段施工的桥墩,其首节模板安装的平面位置和垂直度应严格控制。模板在安装过程中应通过测量监控措施保证桥墩的垂直度。4)桥墩混凝土浇筑时,混凝土养护时间应不小于7d。5)墩身施工时应注意预埋支座垫石钢筋、支座地脚螺栓及排水管定位件等,并确保其位置精确。6)确保墩台混凝土的质量及强度,注意混凝土工作缝的处理并确保其整体性。7)施工过程中,墩身各部位不宜埋设任何图中未示的用于施工的受力构件,如确需埋设,必须进行受力计算,施工用的预埋件施工完毕后均应割除磨平并满足钢筋净保护层厚度和整体性8)承台施工前进行桩基等隐蔽工程的质量验收,桩顶的混凝土面应按水平施工缝的要求凿毛;承台的钢筋和混凝土应在无水条件下进行施工,施工时应根据地质、地下水位和基坑内的积水等采取防水或排水措施。应采取有效措施,使承台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符合设计规定。桩伸入承台的长度及边桩外侧与承台边缘的净距应不小于设计值规定。7.3.4桥台施工1)施工前核实桥台处地面现行,若纵、横向地面标高与实际不符,导致基础悬空或基坑开挖量过大,应通知参建各方进行现场核实,共同商讨确定调整方案。2)桥台在施工前应在基础顶面测量放样出台身的纵横向轴线和内外轮廓线,其平面位置应准确。当台身较长需要设置沉降缝时,应在施工前确定其设置位置。3)桥台基础施工前应按照有关规定对基坑进行检查和处理,符合设计要求后再进行桥台基础施工。5)U型桥台(重力式桥台)砼在浇筑时,应按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要求制定专项施工方案,对混凝土温度进行有效控制。6)位于平曲线或竖曲线上的桥台,其侧墙应与平曲线要素或竖曲线要素相适应。7)台身采用片石混凝土时,片石混凝土掺入不多于该结构体积20%的片石;小桥涵及基础强度不低于MU30,大中桥不低于MU40;片石厚度宜150-300mm。8)对于埋置式桥台及重力式桥台台背回填,应采用小型机械和人工压实的方法达到压实度要求,压实度≥96%。9)上部结构为现浇结构时,桥台背墙应在上部结构施工完成后进行浇筑。桥台背墙按纵坡做成倾斜或桥台端上部构造的封锚段在预制时考虑桥台纵坡的影响做成就位以后与基准水平面垂直的斜面,以保证梁端与背墙间隙宽度上下一致,使伸缩缝的预留、安装尺寸满足设计要求。7.4上部结构施工1)施工前应认真阅读设计文件,领会设计意图,对设计图中各部位尺寸标高及所用材料进行认真复查,发现问题应及时与设计单位联系,做到不把问题带入施工中,确保施工质量。2)施工操作除按有关规范、规程办理外,桥涵施工还应遵照各桥涵工点设计图中说明、要求办理。对施工要求较高的厂家提供产品,宜在厂家指导下安装。3)箱梁施工流程为:搭设落地支架→支架预压→立模板→绑扎普通和预应力钢筋→浇注混凝土→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90%并保证砼龄期≥7d后,张拉预应力→二次浇注端横梁并封锚→待横梁混凝土强度达设计强85%后拆除落地支架→浇注防撞栏杆→浇注桥面铺装混凝土→施工桥面铺装面层→安装伸缩缝。4)上部结构箱梁采用支架现浇,搭设支架时考虑设置预拱度值(含结构本身需要的预拱度和施工预拱度两部分)。5)支架架设前应对支架基础进行处理,以保证支架在坚实的地基上,主梁施工前应该对支架进行预压以消除支架的非弹性变形。6)预应力工程:(1)预应力管道采用塑料波纹管,管道应按设计规定的坐标位置进行安装,应严格控制管道坐标及弯曲角度,管道的定位钢筋在曲线段应加强以保证管道顺畅。(2)管道结构处的连接管宜采用大一级直径的同类管道,其长度宜为被连接管道内径的7倍。连接时不应使接头处产生角度变化及在混凝土浇筑期间发生管道的转动或位移,并应缠裹紧密,防止水泥浆的渗入。塑料波纹管应采用专用焊接机进行热熔焊接或采用具有密封性能的塑料结构连接器连接。当采用真空辅助压浆工艺进行孔道压浆时,管道的所有结构应具有可靠的密闭性能,并满足真空度的要求。(3)现浇箱梁必须待梁体混凝土强度达到90%设计强度后,弹性模量应不低于混凝土28d弹性模量的85%,且龄期达到7天后方可张拉预应力钢束,采用两端张拉的预应力钢束梁段张拉时须两端同时张拉和锚固。张拉程序严格按照《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进行,张拉控制应力σcon=0.72fpk=1339.2MPa,初张拉应力0.1σcon=133.9MPa,单股270级Φs15.2mm钢绞线截面面积A=139mm2,张拉力Nk=n·A·σcon,n为一束钢束中钢绞线股数。所有预应力钢束的张拉锚下控制应力按照设计图执行。张拉时要求引伸量和张拉吨位双控,引伸量误差应控制在6%范围内。(4)张拉钢束时先张拉中腹板钢束,两边腹板钢束对称张拉。竖向张拉顺序为N2→N1→N3,且左右须对称张拉,在对称张拉的前提下,宜先张拉曲线外侧腹板束。预应力施工应严格按照钢束张拉顺序与步骤进行,各预应力束张拉完毕后,应尽快封锚灌浆。具体张拉顺序如下图所示:曲线外侧曲线内侧(5)预应力筋在张拉控制应力达到稳定后方可锚固。锚固完毕并经检验确认合格后冯科切割端头,切割应采用砂轮锯,严禁采用电弧进行切割,同时不得损伤锚具。(6)预应力筋张拉锚固后,孔道应尽早压浆,且应在48h内完成,否则应采用避免预应力筋锈蚀的措施。(7)后张预应力孔道应采用专用压浆料或专用压浆剂配置的浆液进行压浆。所用原材料应符合规范要求。(8)压浆时,对曲线孔道和竖向孔道应从最低点的压浆空压入;同一孔道的压浆应连续进行,一次完成。压浆应缓慢,均匀地进行,不得中断。(9)压浆过程中及压浆后48h内,结构或构件混凝土温度及环境温度不得低于5℃,否则应采取保温措施。当环境温度高于35℃时,压浆宜在夜间进行。7)横梁区域内各类钢筋较多,间距较小,施工时应特别注意振捣密实;主钢筋接长宜采用对接焊,接头应尽量避免置于跨中及支点附近。8)对于各类钢筋在空间位置相互碰撞、干扰或不便于施工,其位置变动应经设计单位同意后方可进行。9)绑扎或焊接钢筋时,要注意受力主筋的搭接长度,在同一断面断开的主筋,能够焊接在一起的要焊接在一起,不能焊接在一起的要预留足够的锚固长度,两根断开的主筋端点要留有2倍的锚固长度。对于骨架钢筋应精确放样。10)上部施工时,应注意预埋护栏、伸缩缝、泄水管、排气孔等构件的预件埋入或预留孔槽。11)箱梁施工应保证浇筑进度和振捣密实,同时要求平面尺寸、位置放样准确,箱梁混凝土颜色一致,表面光洁平整。浇筑混凝土时,应保证桥面的平整度控制在±10mm。因施工需要在箱梁上挖孔洞时,均应征得设计单位的同意。为保证施工质量,设计要求每联混凝土一次浇筑完成。12)箱梁施工完毕后应加强混凝土的养护,以防止裂缝的开展,在混凝土凝固前对桥面板进行拉毛处理,以加强与桥面混凝土垫平层的结合。13)箱梁拆模时,必须保证梁体混凝土内外温差控制在规范规定的范围内,浇筑混凝土时应按规范控制混凝土的入模温度。14)箱梁中设有通气孔及泄水孔,拆模后应即时打通。15)箱梁施工完毕后,严禁在箱体内滞留永久性竖向支撑。16)在铺筑桥面铺装前,应在桥面板进行凿毛并清洗干净,混凝土浇注前在桥面板上涂一层防水剂进行防水处理。7.5桥面系及附属工程7.5.1桥面系的安全、平顺、协调和高质量,是直接关系到行车安全、舒适和良好景观的重要条件,因此桥面系工程必须做到精心施工,保证桥面系施工有足够的周期和周密的施工组织计划,切忌抢工赶时,粗制滥造。7.5.2桥面系工程应在主体工程完成后进行,在桥面系工程施工前,应对主体工程进行阶段质量验评,对其影响桥面系施工的工程缺陷和遗漏的预埋件,要及时修补和补埋,特别是对桥面高程进行认真的测量核实,如桥面高程与设计值的高差在±2cm内,则可局部调整桥面铺装中的找平层厚度,否则须报设计单位研究处理。7.5.3在工程开工前要求施工单位提出最佳的工艺流程和施工组织方案,并由有经验有资质的施工专业队伍进行施工。7.5.4桥面所有混凝土除内在质量必须符合规范和有关技术标准外,路缘石护栏墙,栏杆底座等的外露面,必须做到尺寸准确,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我的家数学课件小班
- 湖北科技学院《药理学B》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九色鹿公开课教学课件教学课件教学
- 风车的作用课件
- 胰腺癌治疗进展
- 《科技信息检索,》课件
- 《抗代谢药》课件
- 23幼保2班期中考复习测试卷附答案
- 《小讲课糖尿病》课件
- 《殡葬用品设计》课件-可持续发展原则
- 《胶轮车操作工》(司机、检修)理论知识考试及答案
- 森林康养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机械行业质量奖惩制度
- 中国航空学会-2024低空经济场景白皮书
- 23J916-1 住宅排气道(一)
- 古典诗词鉴赏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2024年新人教PEP版三年级上册英语课件 Unit 4 Reading time
- 2022年黑龙江哈尔滨中考满分作文《这也是收获》2
- 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推进情况汇报3篇
-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课件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 新员工岗前安全培训考试题含完整答案【各地真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