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_第1页
第2课《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_第2页
第2课《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_第3页
第2课《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_第4页
第2课《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说和做

——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作者:墨剑飘雨陶弘景知遇相惜亦师亦友

——臧克家和闻一多

1930年,国立青岛大学入学考试成绩发布,一位20多岁的考生数学零分,作文也只写了三句带感慨的新诗:“人生永远追逐着幻光,但谁把幻光看成幻光,谁便沉入了无底的苦海。”按说,这位考生铁定无法被录取。不过,问题是他碰上了一位慧眼识货的主考官。这位主考官就是文学院院长闻一多先生。闻先生从这三句杂感诗中发现了这位青年身上潜伏的才气,于是一锤定音破格录取。果不其然,这位青年没有辜负闻先生的期望,很快就发表了一首又一首的新诗,并于1933年出版了轰动一时的诗集《烙印》。他,就是后来享誉诗坛的臧克家。

闻一多(1899—1946年)本名家骅,集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三重人格”于一身。诗人:新诗集《红烛》《死水》是现代诗坛经典之作。1925年3月,闻一多在美国留学期间创作了组诗《七子之歌》,表达了深挚的爱国之情。学者:1932年闻一多到清华任教后,开始全力专攻古典文学。他的学术著作有《神话与诗》《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等。他对《周易》《诗经》《庄子》《楚辞》四大古籍的整理研究(后汇成“新义”),被郭沫若称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2.知识备查民主战士:他一身正气,抗战蓄髯八年。1943年以后,面对国民党统治的日益腐朽,他拍案而起,走出书斋,投身到反对独裁、争取民主的革命洪流中去。1946年7月15日,闻一多在昆明被国民党特务刺杀身亡。

臧克家(1905~2004),山东潍坊人,我国现代诗坛的泰斗,忠诚的爱国主义者,臧克家从小受家庭影响,喜欢古典诗歌和民歌。1932年开始写作新诗,以一篇《老马》成名。

1933年出版了第一部诗集《烙印》,这是他最具影响的作品。其主要代表作有《老马》《有的人》《罪恶的黑手》《泥土的歌》等等。他为纪念鲁迅而创作的诗歌《有的人》已经成为了我国现代诗坛的经典之作。作者简介字音字形pàidié澎湃迭起秩序zhì深宵卓越zhuó锲而不舍qiè慷慨淋漓kāngkǎi气冲斗牛dǒu校补jiào潜心贯注全神贯注侧重于对某问题的集中钻研侧重于将全部精神集中在一点上预习检查zāngqièjiàolìqiándiéwùníngjì臧克家锲而不舍校补沥尽心血潜心贯注迭起兀兀穷年心会神凝一反既往抱歉秩序qiànzhì(1)读准字音迥乎不同慷慨淋漓kāngkǎijiǒng预习检查1、读准字音小楷硕果澎湃大无畏卓越zhuókǎipàiwèishuòdǒuyákuīyānmíxīhè气冲斗牛群蚁排衙目不窥园心不在焉浠水赫然弥高深宵伴侣xiāolǚ地壳

炯炯有神qiàojiǒng预习检查2、给下列多音字注音组词。()躲藏()校订(

)弹壳

校壳(

)校规

()地壳

jiàoxiàokéqiào()宝藏藏zàngcáng预习检查迥(jiǒng)迥乎不同炯(jiǒng)炯炯有神暇(xiá)闲暇瑕(xiá

)瑕疵遐(xiá)遐迩赫(hè)赫然郝(hǎo)姓郝3、辨析形近字

4、在文中圈画出下面词语,理解含义。【赫然】【锲而不舍】【目不窥园】【慷慨淋漓】【一反既往】【气冲斗牛】醒目的样子。不停地雕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锲,刻。舍,舍弃。形容埋头读书。窥,从小孔或缝隙处偷看。形容情绪、语调十分激动,说话十分畅快。与过去完全不同。既,已经;既往,以往,过去。形容怒气冲天或气势很盛。斗、牛,星宿名,借指天空。预习检查

【群蚁排衙】【兀兀穷年】【沥尽心血】【无暇及此】【诗兴不作】整齐的排列。排衙,旧时主官升座,衙署陈设仪杖,僚属依次参拜,分立两旁,称为“排衙”。用心劳苦地一年到头这样做。兀兀:用心劳苦的样子比喻付出了全部精力。4、在文中圈画出下面词语,理解含义。预习检查没有空闲时间顾及这些。写诗的兴致减少了。

“作”,起的意思。

读完文章,请用原文中的话描述:闻一多先生是怎样一个人?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

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整体感知2.自由读课文,文章围绕这两个方面各写了哪几件事?表现了闻一多先生怎样的品质。

内容特征材料品质学者和诗人革命家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说了就做言行一致《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起稿政治传单群众大会演说参加游行示威锲而不舍沥尽心血严谨治学勇敢无畏不拍牺牲言行一致1.文章开头引用闻一多先生的两句话表现了先生的什么态度和品格?结构上起到什么作用?开门见山,表现出闻一多先生“做”的特点——“做了再说,做了不说”,为下文张本。对比严谨的治学态度和言行一致的品格。5、文中哪句话是对闻一多“说”和“做”的高度评价?学了本文后,你认识了怎样的闻一多先生形象?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澎湃执着的爱国热情、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1、作为学者的闻一多有怎样的特点?请推荐你认为最有表现力的句子,并加以分析。品味第一部分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表现了闻一多先生钻研学术的务实和执着精神。写出了闻一多先生对古代典籍的热爱和研究之深。1比喻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句式整齐,音调铿锵,具有形象美、音乐美。对偶2出自《论语·子罕》,是颜回赞颂老师孔子的话。1、作为学者的闻一多有怎样的特点?请推荐你认为最有表现力的句子,并加以分析。品味第一部分1、作为学者的闻一多有怎样的特点?请推荐你认为最有表现力的句子,并加以分析。品味第一部分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写出了闻一多研究古代典籍的殷切心情写出了他目光的深邃及钻研的精深3闻一多力图从文化上寻找振兴民族之路,表现了他的爱国主义精神。比喻1、作为学者的闻一多有怎样的特点?请推荐你认为最有表现力的句子,并加以分析。品味第一部分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此处多用四字短句,语言简洁有力,具有音乐美。描写闻一多先生潜心研究古代典籍时的情形,突出了他钻研学问时的专注,表达了作者对闻一多先生的赞美之情。4细节描写侧面描写1、作为学者的闻一多有怎样的特点?请推荐你认为最有表现力的句子,并加以分析。品味第一部分不动不响,无声无闻。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照应了下文“他并没有先‘说’,但他‘做’了”,写先生沥尽心血、埋头实干写他的研究硕果累累治学严谨、一丝不苟5比喻表现了闻一多严谨的治学态度,毫不张扬、谦逊淡泊的品质,突出了治学成果的来之不易。细节描写学者写作《唐诗杂论》做了不说写作《楚辞校补》写作《古典新义》2、第一部分具体选取了哪些事件表现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的“说”和“做”?哪些详写,哪些略写?详写略写做了再说作者开篇就引用闻一多先生的两句话: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内容上:作者引用闻一多先生的话,将闻一多先生和某些人进行对比,突出了闻一多先生对待“说”和“做”的态度表现为人谦虚、踏实。结构上:本文开篇直接点题,开门见山,同时又设置悬念,层层递进,更能表现下文中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的美好品质。请从以下语句选择一处,体会闻一多先生的形象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2.浏览课文,把握课文大意。⑦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⑧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⑨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承上】【启下】“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臧克家是一位诗人,他的语言精致凝练,富有诗意,请你从文中找出几个例子,揣摩并品味其中妙处。三、字斟句酌鉴赏语言1.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2.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

他惜寸阴、分阴。3.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以上都是对称句,内容并列,结构对称,语言精致凝练,富有诗意,读来朗朗上口,铿锵有力,表达了对闻一多先生钻研精神、专注忘我的赞美,他是我们光辉的榜样。

③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⑥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⒃他“说”了。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⒆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

文章多用四字词语和短句,结构整齐,有节奏感。表现了闻一多先生对文化钻研的执着刻苦,对革命斗争的慷慨激昂,英勇无畏。首段作用(1)环境描写:①点明故事发生的背景。②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突出…品质。③引出下文④为下文...情节发展做铺垫。(2)非环境描写:①开篇点题,奠定全文感情...基调。②点明中心,总领全文,引出下文。③设置悬念,激发读者思考和阅读兴趣。④欲扬先抑或欲抑先扬,和下文...形成对比。⑤为下文...做铺垫,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四、思考探究-拓展以《邓稼先》中的工作环境为例引用《吊古战场文》,渲染了悲壮凄凉的气氛。一方面,从侧面描述邓稼先的工作环境之恶劣艰苦,突出了邓稼先在此环境下的坚持不懈和无私奉献精神答题公式:结构上:承上启下,承接上文,引出下文,呼应前文。内容上:承接上文...的内容(话题)引出下文的...内容(话题),为下文...做铺垫,表达人物...的情感。四、思考探究-拓展句子(段落)在中间:以本课的7、8、9段为例作者用了七、八、九三个段过渡结构上:承上启下。内容上:第七段承接上文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方面的“说”和“做”并进行小结,第八、九段开启下文,闻一多先生作为革命家方面的情况。答题公式:结构上:1.照应开头,使文章首尾呼应。2.总结全文,点明中心,升华主题。3.解开悬念。内容上:写出了...的内容(话题),表达人物...的情感,揭示文章...主题。内容方面:①点明中心,画龙点睛。②蕴含深意,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让读者回味无穷。③言有尽而意无穷,引发读者思考。四、思考探究-拓展句子(段落)在尾段:答题:结构上:总结全文,点明中心,升华主题,表现了闻一多先生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内容上:写出了闻一多先生言语上勇于为正义、民主、自由的疾呼,行动上敢于反对独裁者,笃行务实,视死如归的革命精神,表达了作者对闻一多先生高尚品格的赞美之情。四、思考探究-拓展句子(段落)在尾段:本文事例:“他,是口得巨人。他,是行的高标”在全文中的作用。

例: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二、精读语段品析人物1、此处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2、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闻一多先生对古代典籍的兴趣浓厚,钻研的刻苦和治学的勤奋。3、表达了作者对闻一多先生的敬佩和赞美之情。大家体会,如若改成:

他正研究古代典籍,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1、研究一词为静态,向......钻探则是将叙述由静态转变为动态。不仅仅是客观的介绍,更充满了热情的称赞。2、钻探意为“钻研探索”,相较于“研究”,更加深刻地写出了闻一多先生研究学术的认真、专注、孜孜不倦。3、表达了作者对于闻一多先生的敬佩和赞美之情。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如何赏析?此处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句式工整,富于感情;同时化用了《论语》中颜回赞扬孔子的典故,写出了闻一多先生对于学术研究的刻苦钻研;表达了作者对闻一多先生的敬佩和赞美之情。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此处运用夸张和比喻,“文化药方”是指使中华民族繁荣昌盛的方法。一方面写出了闻一多先生对古典文学的热爱和执着,另一方面表明作者治学目的是救国,表现闻一多先生高瞻远瞩的爱国情怀。表达了作者对于闻一多先生的敬佩和赞美之情。闻一多先生诗兴不作,不畏艰辛、废寝忘食,数十年如一日潜心研究学术的目的是什么?

文中写道,“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句中的“‘望’的初级阶段”指的是什么?

望闻问切”是中医诊断疾病的四种基本方法。“望”指的是对病人的观察,“闻”指的是听和嗅,“问”是询问,“切”是切脉。这里的“望闻问切”是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当时的民族比成一个病人,希望从传统文化中寻找到救国救民的方法,但对闻一多的整个探究过程而言,1930年到1932年的探究,还仅仅是走出的第一步。③......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③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闻先生也总是头发凌乱,他是无暇及此的。④不动不响,无声无闻。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⑥十年艰辛,一部“校补”赫然而出。别人在赞美,在惊叹,而闻一多先生个人呢,也没有“说”。

......【四字词语,结构整齐,有节奏感】运用多种手法,刻画出了闻一多先生专注、坚持、谦虚、严谨的治学态度。

“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四壁’。这句话运用了比喻和引用的手法。它指的是深夜灯火,把灯火比作伴侣,形象地描绘出闻一多先生珍惜时间,夜以继日,乐此不疲,勤勉治学的情景。“漂白了四壁”出自于闻一多先生的《静夜》,表达了诗人对于祖国前途和人民命运的关切,文中借灯火的光明开启了心中的光明,充满了自信和希望。表达了作者对于闻一多先生的赞美之情。这灯光,这灯光漂白了的四壁;这贤良的桌椅,朋友似的亲密;这古书的纸香一阵阵的袭来;要好的茶杯贞女一般的洁白;受哺的小儿唼呷在母亲怀里,鼾声报道我大儿康健的消息……这神秘的静夜,这浑圆的和平,我喉咙里颤动着感谢的歌声。但是歌声马上又变成了诅咒,静夜!我不能,不能受你的贿赂。谁希罕你这墙内尺方的和平!我的世界还有更辽阔的边境。这四墙既隔不断战争的喧嚣,你有什么方法禁止我的心跳?精读第8-18段:作为革命家的闻一多先生是怎样的形象?请圈划相关语句做批注。

⒂在李公朴同志被害之后,警报迭起,形势紧张,明知凶多吉少,而闻先生大无畏地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慷慨淋漓,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