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神经系统三_第1页
课题神经系统三_第2页
课题神经系统三_第3页
课题神经系统三_第4页
课题神经系统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题神经系统三第1页/共28页

躯体运动核:支配肌节演发的骨骼肌;

特殊内脏运动核:支配由鳃弓演发的骨骼肌;

一般内脏运动核:支配平滑肌、心肌和腺体;

一般内脏感觉核:接受脏器和心血管的一级感觉纤维;

特殊内脏感觉核:接受味觉纤维;

一般躯体感觉核:接受皮肤、口鼻腔粘膜的感觉纤维;

特殊躯体感觉核:接受内耳的平衡和听觉的纤维。1脑神经核第2页/共28页(1)脑神经运动核:

①躯体、特殊内脏运动核:轴突支配头颈部骨骼肌。

中脑:

动眼神经核:支配上睑提肌、上直肌、内直肌、下斜

肌、下直肌。

滑车神经核:支配上斜肌。

脑桥:

三叉神经运动核:支配咀嚼肌、下颌舌骨肌、二腹

肌前腹。

展神经核:支配外直肌。

面神经核:支配面肌。

延髓:

疑核:支配咽喉肌。

舌下神经核:支配舌内、外肌。

副神经核:支配咽喉肌、胸锁乳突肌、斜方肌。第3页/共28页②一般内脏运动核:轴突支配平滑肌、心肌和腺体。

中脑:

动眼神经副核:支配瞳孔扩约肌睫状肌。

脑桥:

上泌涎核:支配泪腺、舌下腺、下颌下腺及口腔鼻腔的

腺体。

延髓:

下泌涎核:支配腮腺的分泌。

迷走神经背核:管理胸腹腔内脏平滑肌、心肌、腺体的

运动和分泌。

(脑神经副交感核)第4页/共28页(2)脑神经感觉核(躯体感觉核及内脏感觉核):

中脑:

三叉神经中脑核:接受咀嚼肌、面肌和牙齿的本体感觉。

脑桥:

三叉神经脑桥核:接受额面鼻口腔的触压觉。

三叉神经脊束核:接受额面鼻口腔粘膜的痛、温触觉。

前庭神经核:接受球囊斑、椭圆囊斑和壶腹嵴的平衡觉

冲动。

蜗神经核:接受内耳螺旋器的听觉冲动。

孤束核:核的上部接受来自味蕾的特殊内脏感觉;其余

接受胸腹腔器的一般内脏感觉冲动。延髓:

三叉神经脊束核:接受额面鼻口腔粘膜的痛、温触觉。

孤束核:核的上部接受来自味蕾的特殊内脏感觉;其余

接受胸腹腔器的一般内脏感觉冲动。

延髓:

第5页/共28页2非脑神经核

延髓:薄束核、楔束核、下棷榄核和楔束副核。

脑桥:上棷榄核、外侧丘系核、脑桥核。

中脑:下丘、上丘、顶盖前区、红核、黑质、腹侧被

盖区。

第6页/共28页3纤维束(1)上行纤维束:

①内侧丘系:

②脊髓丘脑束:③脊髓小脑后束:薄束、楔束核发出纤维呈弓状,走向中央管的腹侧,在中线交叉称为内侧丘系交叉,此平面恰在锥体交叉的上方,交叉后折向上行,在中线两侧上行,形成内侧丘系。

此束的起始细胞接受浅感觉即:痛觉、温度觉以及轻(粗)触觉的冲动。

传导下肢和躯干下部的肌梭和腱梭的本体感觉(单个肌的张力变化)。

第7页/共28页④脊髓小脑前束:⑤外侧丘系:

⑥内侧纵束:

下肢和躯干下部的肌梭和腱梭的本体感觉

(整个肢体运动的信息)。起于双侧上橄榄核及对侧蜗神经前、后核的听觉纤维,在脑桥背、腹两部之间穿过纵行的内侧丘系纤维横越至对侧,称为斜方体。斜方体纤维行至位于脑桥被盖部上橄榄核的外方折向上行,称为外侧丘系。

大部分来自前庭神经核,达前角运动神经元。其主要作用是协同眼球的运动和头、颈部的运动。

第8页/共28页⑦三叉丘系:三叉神经脑桥核与三叉神经脊束核发出的三叉丘脑纤维越至对侧上行,组成三叉丘系,止于背侧丘脑(腹后内侧核)。

(2)下行纤维束:

①锥体束:

大脑皮层发出控制骨骼肌随意运动的一个复合的下行纤维束。起自大脑半球额、顶叶。锥体束由至脊髓的皮质脊髓束和至脑干脑神经运动核的皮质核束(皮质延髓束)构成。②红核脊髓束:

红核---交叉到对侧---灰质的V-VII层,激活屈肌运动神经元,抑制伸肌运动神经元。

③顶盖脊髓束:

起自中脑上丘,纤维交叉后下行于前索中,终于颈髓段板层Ⅵ和Ⅷ层。它兴奋对侧颈肌,抑制同侧颈肌活动。第9页/共28页④前庭脊髓束:

⑤网状脊髓束:

在脑干中央区域,神经纤维交织成网,网眼中含分散的神经元,这些白质和灰质交织的区域称网状结构,贯穿脑干的全长,向下延伸到脊髓,联系广泛。它参与许多方面的重要机能,如:睡眠与觉醒、调节肌张力以及调节内脏活动等4脑干网状结构前庭神经外侧核---逐节终止于第VIII和VII层,兴奋伸肌运动神经元,抑制屈肌运动神经元。起自脑桥和延髓的网状结构,止于板层第Ⅶ和Ⅷ层。此束主要参与对躯干和肢体近端肌肉运动的控制。第10页/共28页(一)小脑的外型小脑分三叶:

1绒球小结叶(古小脑):绒球、绒球脚和小结。

2前叶:原裂之前的部分。前叶与蚓垂、蚓锥体构成旧小脑。

3后叶:小脑后叶除去蚓垂、蚓锥体的其余部分称为新小脑。第11页/共28页

有四对,最大的为齿状核,其内侧有栓状核、球状核和顶核。2小的纤维联系:(1)脊髓小脑后束:经小脑下脚,入旧小脑。(2)前庭小脑束:多数来自前庭神经核,一部分直接来自前庭根,经小脑下脚入古小脑。(3)橄榄小脑束:对侧下橄榄核发出的纤维,经小脑下脚不仅至小脑皮质,也至小脑核。(4)脑桥小脑束:大脑皮质所发出的皮质脑桥束在脑桥核中继后,经小脑中脚入旧小脑。(5)出小脑纤维:主要由小脑的齿状核发出,经小脑上脚至红核、背侧丘脑的腹外侧核。(二)小脑的内部结构1小脑的核团:第12页/共28页(三)小脑的功能1维持身体平衡:绒球小结叶损伤主要引起平衡失调,站立时不稳,甚至倾倒。2调节肌张力:新小脑损伤主要表现为肌张力减弱和运动失调。3协调运动:前叶损伤主要影响姿势反射,引起步态蹒跚。第13页/共28页

位于中脑的前上方。在切除大脑半球

的标本上可见背侧丘脑是两个卵圆形

的的灰质核团,中间夹第三脑室。

(二)外型:

分为上丘脑、背侧丘脑(常称之为丘脑)、后丘脑、下丘脑和底丘脑五个部分。(三)内部结构:录像片(一)位置:第14页/共28页第15页/共28页第16页/共28页第17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