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水力缆企业标准格式修改后_第1页
防水力缆企业标准格式修改后_第2页
防水力缆企业标准格式修改后_第3页
防水力缆企业标准格式修改后_第4页
防水力缆企业标准格式修改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亨通电力电缆有限公司发布2023-05-15实行2023-05-10发布额定电压35kV及以下交联聚乙烯绝缘阻水电力电缆Q/320584PDH005-2023代替Q/320584PDH005-2023Q江苏亨通电力电缆有限公司公司标准K13江苏亨通电力电缆有限公司发布2023-05-15实行2023-05-10发布额定电压35kV及以下交联聚乙烯绝缘阻水电力电缆Q/320584PDH005-2023代替Q/320584PDH005-2023Q江苏亨通电力电缆有限公司公司标准K13前言近年来,交联聚乙烯绝缘阻水电缆越来越多地被用户所使用,但迄今行业内还没有统一的标准。为了产品订货、生产、验收等需要,特制定本标准。本标准对电缆的阻水性能由阻水实验方法规定加以明确,其它技术性能符合GB/T12706-2023标准规定。鉴于电缆阻水重要是以保护绝缘为目的,因此多层护层间纵向阻水规定本标准不涉及,即纵向阻水电缆是指具有:阻止沿绝缘或绝缘屏蔽外表面和不透水护套间空隙纵向透水间隔的电缆和阻止沿导体纵向透水的阻隔的电缆。纵向阻水性能实验方法参照IEC60840(阻水实验)等标准。附录B是本标准的规范性附录。本标准自2023年5月起实行。本标准由江苏亨通电力电缆有限公司提出。本标准由江苏亨通电力电缆有限公司技术部起草。本标准重要起草人:姚飞麟、王永忠、马军本标准有效期为三年。额定电压35kV及以下交联聚乙烯绝缘阻水电力电缆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额定电压1kV(Um=1.2kV)到35kV(Um=40.5kV)阻水型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的产品分类、技术规定、实验及检查规则、包装、运送、贮存。规范性引用文献下列文献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献,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涉及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合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献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献,其最新版本合用于本标准。GB/T1040-1992塑料拉伸实验方法GB/T1408.1-1999固体绝缘和材料工频电气强度实验方法GB/T1410-1989GB/T2900.1-1992电工术语基本术语GB/T2951-1996电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实验方法GB/T2952.1~4-1989电缆外护套GB/T3048-1994电线电缆电性能实验方法GB/T3082-1984铠装碳素结构钢丝GB/T3953-1983电工圆铜线GB/T3955-1983电工圆铝线GB/T3956-1997电缆的导体GB6995.1~5-1986电线电缆辨认标志GB/T12706.1~4-2023额定电压1kV(Um=1.2kV)到35kV(Um=40.5kV)挤包绝缘电力电缆及附件GB15065-1994电线电缆用黑色聚乙烯塑料YB/T024-1992铠装电缆用钢带YD/T723.2-1994通信电缆光缆用金属塑料复合带第2部分:铝塑复合带YD/T1115.1-2023通信电缆光缆用阻水材料第一部分:阻水带IEC60840-1999额定电压为30kV(Um=36kV)以上至150kV(Um=170kV)以下的挤压绝缘的动力电缆实验—实验方法和规定使用特性电缆导体的长期最高工作温度为90℃3.2电缆敷设温度应不低于0℃,推荐允许弯曲半径为:非铠装型应不小于电缆外径的15倍;铠装型应不小于电缆外径的20倍。3.3电缆允许较长时间敷设于有水环境中。定义、代号4.1定义本标准的术语及其定义采用GB/T2900.1-1992中的规定。4.2符号本标准中采用下列符号径向阻水…………ZS-0电缆纵向阻水……ZS-1电缆(含导体)综合纵向阻水…ZS-2铝塑纵包、聚乙烯挡潮综合护套……………A备注:其余符号GB/T12706-2023的规定5产品型号5.1径向阻水电缆型号及名称见表1规定。表1常用产品型号名称铜芯铝芯铝塑纵包、聚乙烯挡潮综合护套铝塑纵包、聚乙烯挡潮综合护套铝塑纵包、聚乙烯挡潮综合护套铝塑纵包、聚乙烯挡潮综合护套细铝塑纵包、聚乙烯挡潮综合护套细铝塑纵包、聚乙烯挡潮综合护套粗铝塑纵包、聚乙烯挡潮综合护套粗5.2电缆护层纵向阻水电缆型号及名称见表2规定。表2常用产品型号名称铜芯铝芯铝塑纵包、聚乙烯挡潮综合护套铝塑纵包、聚乙烯挡潮综合护套铝塑纵包、聚乙烯挡潮综合护套铝塑纵包、聚乙烯挡潮综合护套细铝塑纵包、聚乙烯挡潮综合护套细铝塑纵包、聚乙烯挡潮综合护套粗铝塑纵包、聚乙烯挡潮综合护套粗5.3电缆(含导体)综合纵向阻水电缆型号及名称见表3规定。表3常用产品型号名称铜芯铝芯铝塑纵包、聚乙烯挡潮综合护套电缆综合铝塑纵包、聚乙烯挡潮综合护套综合铝塑纵包、聚乙烯挡潮综合护套综合铝塑纵包、聚乙烯挡潮综合护套细综合铝塑纵包、聚乙烯挡潮综合护套细综合铝塑纵包、聚乙烯挡潮综合护套粗综合铝塑纵包、聚乙烯挡潮综合护套粗综合注:纵向阻水电缆都同时具有径向阻水结构及性能。5.4产品规格符合GB/T12706-2023标准规定。5.5产品表达方法产品表达方法用型号、规格及本标准编号来表达:例1:铜芯交联聚乙烯绝缘铝塑纵包聚乙烯挡潮综合护套钢带铠装聚氯乙烯外护套径向电力电缆,额定电压8.7/10kV,三芯,标称截面为240mm2,表达为:ZS-0-YJA228.7/10kV3240Q/320584PDH005-2023例2:铜芯铝塑纵包、聚乙烯挡潮综合护套,额定电压8.7/10kV,三芯,标称截面为240mm2,表达为:ZS-2-YJA8.7/10kV3240Q/320584PDH005-20236技术规定6.1材料6.1.1导体用铜、铝单线应符合GB/T3953-1983和GB/T3955的规定。6.1.2绝缘层用交联聚乙烯应符合GB/T12706-2023的规定。6.1.36.1.4阻水带应符合YD/T1115.1-2023的规定。6.1.5双面铝塑复合带应符合YD/T723.2-1994的规定。6.1.6钢带应符合YB/T024.1992的规定。6.1.7内外护层用聚乙烯应符合GB/T15065-1994的规定。6.1.8电缆铠装用镀锌低碳钢丝应符合GB/T3082-19846.2导体6.2.1ZS-2型综合纵向阻水电缆的导体,导体线芯缝隙用阻水材料填充。6.2.2其它规定符合GB/T12706-2023规定。6.3绝缘6.3.1应符合GB/T12706-2023的规定。6.4绝缘屏蔽6.4.1ZS-1、ZS-2型纵向阻水电缆的绝缘屏蔽与金属屏蔽之间应采用半导电阻水带作为阻水层。6.4.2其他规定符合GB/T12706-2023。6.5成缆6.5.1多芯电缆的绝缘线芯应绞合成缆,成缆方向应为右向。ZS-1、ZS-2型纵向阻水电缆绝缘线芯绞合间隙用阻水材料填充。6.5.3成缆线芯外应绕包两层阻水包带,搭盖都应不小于15%。6.5.4其他规定符合GB/T12706-2023。6.6铝塑综合护套电缆在成缆包带外重叠纵包一层标称厚度为0.25mm的双面铝塑复合带,搭盖宽度不小于6mm;缆芯直径不大于9.5mm的,最小搭盖宽度为带宽的20%,铝塑复合带外紧密挤包一层粘结的聚乙烯护套。铝塑综合护套的完整性应通过火花实验来检查,火花实验电压及实验方法符合GB/T3048.10-94,其它规定符合GB/T12706-2023。6.7铠装6.7.1电缆铠装技术规定符合GB/T12706-2023规定。6.8外护套有纵包铝塑复合带的非铠装电缆的外护套材料应为PE型材料,其它规定符合GB/T12706-2023规定。7成品电缆7.1成品电缆的尺寸应符合本标准中6.2~6.8的规定。7.2纵包双面铝塑复合带重叠处的剥离强度在18℃~27℃下应不小于07.3纵向阻水特性按本标准附录B规定,经10次加热循环后,试样的任一端应无水珠滴出。7.4径向阻水电缆应满足:电缆充入50—100kPa的干燥空气或氮气,在电缆全长气压均衡后3h(有外护层电缆6h)内,电缆内的气压不应减少。7.5其它性能应符合GB/T12706-2023规定。8实验方法和实验规则8.1纵包双面铝塑复合带重叠处的剥离强度实验为抽样实验,实验方法符合本标准附录C8.2纵向阻水实验为型式实验,实验方法符合本标准附录B8.3径向阻水实验型式实验,实验方法及规定符合本标准7.48.4其它实验项目及实验方法符合GB/T12706-2023规定。9标志包装标志包装和贮运符合GB/T12706-2023标准规定。

附录A(规范性附录)阻水绳的性能阻水绳的性能实验项目及性能直径mm抗张强度N/cm伸长率%抗张强度N膨胀速率183152112825231≥70≥45≥30≥25≥12≥9≥13≥13≥13≥13≥13≥13≥200≥200≥150≥120≥80≥30≥60≥60≥60≥60≥60≥60

附录B(标准的附录)B.1纵向阻水实验(参照IEC840第5.6.16阻水实验)1范围本实验合用于下列电缆设计中:a)具有阻止沿绝缘屏蔽外表面和不透水护套间空隙纵向透水的阻隔。b)具有阻止沿导体纵向透水的阻隔。2试样制备从通过弯曲实验的电缆切取3m长的电缆并水平放置。在电缆当中切取一个约50mm宽的圆环,剥去环内绝缘屏蔽外所有护层(若导体有阻水结构,应将圆环内导体外部材料所有剥出)。切出的表面应使间隙很容易被水浸湿。假如设计中只考虑导体有阻水阻隔时,那末相关的切割面应采用适当的材料密封好或可以将其外包覆层剥掉。把一根直径至少为10mm的管子垂直地安顿在切开的圆环上面,并与电缆的外护套密封,在电缆的密封出口处,其装备件不应在电缆上产生机械应力。3实验环节把20±10℃环境温度的水,在5min内注入管子,使管子中水位高于电缆水位轴线1米然后对试样进行10次加热循环,采用导体通电流加热的方法,使导体温度超过导体的最高工作温度5~10℃,但不能达成100℃。每一热循环应连续8h,导体温度在上述规定温度下至少维持2h,随后至少自然冷却3h,水头应维持1m高。4实验结果10003000在整个实验期间,试样的两端不得有水份渗出。10003000附录C(规范性附录)C.1金属带与聚乙烯之间剥离强度实验1实验设备1.1拉力实验机1.2游标卡尺;分度值0.02mm。1.3锋利的冲头2试样制备用锋利的冲头或适当的方法从成品护套上纵向截取条形粘结护套试样,取不含搭缝铝带及含搭缝铝带条形试样各3个,试样长150mm,宽15mm。当电缆周长局限性45mm时,试样宽度为电缆周长的三分之一。对于含搭缝的试样,假如搭缝局限性15mm,则试样宽度等于搭缝宽度。3实验条件剥离角度:1800;剥离速度:(100±5)mm/min。4实验环节4.1对不搭缝的试样,先将试样的一端的铝带与护套分开50mm左右,对于搭缝的试样,则将试样一端的铝带与铝带分开50mm左右,一层张开,另一层仍留在护套上。4.2把分开的铝带夹于拉力机的上夹头,,护套或留有一层铝带的护套夹于下夹头。4.3按实验条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