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粗心”现象的心理实质_第1页
学习“粗心”现象的心理实质_第2页
学习“粗心”现象的心理实质_第3页
学习“粗心”现象的心理实质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习“粗心〞现象的心理本质

〔关键词〕中小学生;粗心;心理本质

在做作业和考试的过程中,中小学生身上存在的“粗心〞现象,一直是令广阔老师和家长倍感头痛的问题。我们的研究结果发现:65.8%的学生认为自己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总是〞或“经常〞因为粗心而丢分,72.3%的学生“非常同意〞或“同意〞自己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很粗心。高亚兵〔2022〕发现,在中小学生的计算错误中,高达60%的错题都与粗心有关。

一、“粗心〞的本质

有学者把考试粗心界定为:在掌握了相关知识技能的情况下,学生在考试中出现遗漏与错误的心理现象〔莫闲,2022〕。国内研究大多倾向于认为:粗心现象的发生与感知粗略、注意失调、思维定势、书写不标准、智力技能不纯熟等有关〔郑义臣,吉广庆,2022;王大清,2000〕。

粗心是学生能做、会做相关的作业,但在作业过程中仍然出错的现象。由于知识、技能没掌握,或者练习不纯熟而导致的出错现象,不能称为“粗心〞;粗心也不等于错误记忆,错误记忆是指人们会错误地回忆出从来没有经历过的事件或者回忆出来的事件与其经历过的真实情况完全不同。错误记忆的产生主要是由于干扰信息所导致的记忆重构建〔Loftus,1974〕。教学和学习中呈现的错误信息也会被学生习得〔如学生会记住多项选择题中的错误答案〕,这被称为消极暗示效应,而及时给予学生反响〔在学生记住错误信息之前〕,可以减少学生对错误信息的学习。

粗心的心理本质是自我监控不充分,更多地与“学习态度〞有关。

二、“粗心〞的难改与可改

儿童出现粗心的现象存在多种原因,有些是难于矫正的,而有些是可以通过学校以及家长的努力帮助儿童调整进步的。

〔一〕“粗心〞的难改方面

1.认知风格类型

认知风格是个体在认知过程中所经常采用的习惯化的方式。认知风格类型非常丰富。Kagan采用匹配相似图形测试〔MatchingFamiliarFiguresTest〕,将认知风格分为四类:冲动型学生,反响迅速而错误较多;沉思型学生,反响较慢而错误较少;迅捷型学生,反响迅速且犯错误较少;缓慢型学生,反响较慢,且犯错误较多〔Kagan,1966〕。毫无疑问,不同认知风格的学生发生粗心现象的概率也不同。与沉思型学生相比,冲动型学生更倾向于“粗心〞。认知风格是连接智力与人格的桥梁,一旦形成,不易转变。

2.元认知开展的不完善

元认知是个体对于自己的思维和学习活动的认识与监控,是调节认知过程的认知活动。元认知监控是元认知的核心,根据在认知活动不同阶段,元认知监控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元认知方案:根据目的制定方案,预计活动的结果,并选择策略;

〔2〕元认知监控施行:指排除干扰,坚持目的,坚持在完成学习任务后才做其他事情;

〔3〕元认知评价:指对学习或思维结果的合理性的分析。

元认知有时被称为“执行控制〞,它与大脑的前额叶区域亲密相关。研究显示,元认知才能强的被试,这一区域的灰质更多。在所有的心理学研究领域,大凡涉及到认知过程,元认知都被视为非常重要的成分〔StephenM.,Fleming,2022〕。这是因为,它是在认知过程中制定方案、作出决策、实行监控和调节的最高层次的控制活动。

3.精神疾病导致的“粗心〞或注意功能不良

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具有三个典型特征:注意不集中〔inattentive〕,多动〔hyperactive〕,冲动〔impulsive〕。有些儿童虽然不存在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但是出现不同程度的注意不集中,这部分儿童的病症表现为不关注细节,出现粗心错误,容易分心;别人对他说话时似乎不在听;记忆困难,难以跟上教学进度;不能组织好活动;在完成任务前就有厌倦感;经常找不到家庭作业、书籍、玩具等。以上精神疾病有其生理原因,比方遗传所致、脑偏小、小脑不活泼、脑神经递质数量缺乏等。显然,由此引发的粗心问题,单纯通过教育也是难以解决的。

〔二〕“粗心〞的可改方面

1.感知粗略

看错题是一种常见的“粗心〞方式:例如,把“9〞写成“6〞,把“+〞看成“-〞;也有的学生会出现漏抄,把“10000〞抄成“1000〞。部分粗心型学生的悲哀可能就在于,真正的计算过程尚未开场,他们的错误就已经发生了。

2.注意失调

注意失调指学生被无关刺激吸引而分心或走神,进而抄错或遗漏文字、数字,甚至运用错误的运算法那么或解决问题策略。例如,在数学学习中,有的学生在列竖式时计算及结果是正确的,写到横式上时却抄错了。小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尤其容易被一些可凑整数的强信息所吸引,而忽略运算法那么,例如下题的运算:80.7×1.85-0.85=80.7×〔1.85-0.85〕=80.7,这里,“1.85-0.85〞就是可凑整数的强信息,很容易便引起学生注意并优先得到加工处理,从而忽略了“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法那么。

3.思维定势

譬如,学生初学带分数减法时,分子部分不够减,需要从整数部分借1,化成原分母的假分数以后再减,但由于受“退一当十〞的整数减法的干扰,也会计算出现错误,把所借的数错误地认为是10,而不是分母的数。

4.心智游移

有的学生之所以表现出粗心,是因为心智游移〔MindWandering〕。在日常生活中,心智游移现象常被称为走神,这在个体相对熟悉的活动或任务中更为常见〔Masonetal.,2022〕。心智游移过程中,内源性心理表征大量涌现并脱离外显目的的引导,占据意识加工的中心位置,迫使意识中心脱离了当前的主要任务,转向与任务无关的其他内容〔SmallwoodSchooler,2022〕。此时,粗心就容易出现。例如,学生在学习写字的过程中,假如脑子“游移〞到自己即将参加的某个有趣的活动上,这时写字就会偏离意识中心,进而容易出现抄错字的情况。〔三〕“粗心〞现象的应对

1.尊重客观事实

粗心现象的克制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特别是由于前述“难改〞原因导致的粗心,最难以矫正。学生的元认知功能大多开展不完善,这使得他们很少可以正确地认识、监控自己的认知活动,因此在元认知才能没有得到充分开展的情况下,要想充分解决他们的粗心问题,也比较困难。从这一意义上讲,粗心现象是客观存在,孩子出现粗心问题不必如临大敌。

2.从注意训练入手

粗心现象可以通过注意训练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Tang、Posner〔2022〕指出,对注意进展训练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直接对注意才能进展训练,其方法通常是选择冲突任务、工作记忆任务或其他涉及到执行控制才能的任务,对被试进展集中的、渐进的训练,要求被试在任务过程中保持高度警觉并有意识地对任务进程进展监控;二是对注意状态进展训练,其方法通常是通过冥想等方式来加强被试对注意状态的自主调节,从而进步他们在注意任务中的表现。

我们的研究也发现,粗心型学生和细心型学生在持续性注意才能和视空工作记忆上的表现并无显著差异。而两者的差异存在于选择性注意任务中,细心型学生的成绩要显著优于粗心型学生,说明粗心型学生的核心缺陷可能在于对特定刺激的选择加工才能缺乏。这意味着,对学生的选择性注意进展训练,是改善粗心现象的一个重要切入点。

3.自我解释训练与改善粗心

在教学情景中,自我解释〔self-explaining〕被定义为任何学习者向其自身作出解释,以此力图理解新信息的活动〔吴庆麟,杜伟宇,2022〕。这是种具备元认知性质〔自我解释、自我监控〕的言语活动,即“自我解释〞策略。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假如要求学生对解题过程进展解释,那么便能引发执行控制过程,从而使解决问题的成功率更高〔Dominowski,1990〕。我们的研究结果显示,自我解释训练可以进步学生在解题过程中的任务卷入程度和自我监控意识,可以有效地矫正粗心现象,进步学业成绩。

自我解释训练的方法包括四个步骤:

〔1〕为学生讲述在解题过程中进展自我解释的重要性,以及自我解释过程中的常用策略,如理解监控〔monitoring〕、转述语义〔paraphrase〕、基于规那么的解释〔principle-basedexplanation〕和预测〔prediction〕,并通过例子示范这些策略的运用;

〔2〕主试在黑板上抄出容易因粗心而犯错的例题,用出声思维的口语报告方法来示范自我解释活动,其间会用到理解监控、转述语义、基于规那么的解释和预测等策略;

〔3〕要求被试复述主试在上个阶段对例题的自我解释过程,先随机抽取1名被试在全体被试面前复述,而后要求每个被试用大声思维法复述给自己听;

〔4〕学生用自我解释策略练习黑板上的习题,在此过程中主试将根据需要给予反响和指导。

参考文献

【1】高亚兵.对小学生计算粗心现象的心理学研究[J].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22〔01〕.

【2】郑义臣,吉广庆.“粗心〞的心理学讨论及对策[J].继续教育研究.2022〔06〕.

【3】王大清.计算“粗心〞的心理分析及其对策[J].小学教学参考.2000〔10〕.

【4】莫闲.书写训练对于帮助克制考试粗心现象的实验研究[J].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22.

【5】吴庆麟,杜伟宇.自我解释的研究[J].心理科学,2022.

【6】Loftus,E.F.,Palmer,J.C.ReconstructionofAutomobileDestruction:AnExampleoftheInteractionBetweenLanguageandMemory[J].JournalofVerbalLearningandVerbalBehavior,1974,13,585-589.

【7】KaganJ.Reflection-Impulsivity-GeneralityandDynamicsofConceptualTempo[J].JournalofAbnormalPsychology,1996,71:17C24.

[8]StephenM.,Fleming.TheCognitiveNeuroscienceofMetacognition[M],BerlinHeidelberg,Springer,2022.

[9]Mason,M.F.,etal.Wandering-minds:thedefaultnetworkandstimulus-independentthought.[J].Science,2022,315〔5810〕:393-395

[10]Smallwood,J.,SchoolerJ.W.Therestlessmind[J].PsychologicalBulletin,2022,132:946C958.

[11]Dominowski,R.L.Problemsolvingandmetacognition.InGil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