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培训专家讲座_第1页
中医基础培训专家讲座_第2页
中医基础培训专家讲座_第3页
中医基础培训专家讲座_第4页
中医基础培训专家讲座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医基础培训第1页中医基础知识

王冬香-06-01zhongyijichuzhishi中医基础培训第2页中医医学主要是以脏象经络为主,包含:脏象学说、经络学说、阴阳学说、气血精液等学说。其中,脏象学说是中医理论关键。中医基础培训第3页中医学基本特点1、整体观念

2、辨证论治

中医基础培训第4页整体观念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人与环境有亲密联络中医基础培训第5页辨证论治病—是指有特定病因、发病形式、病机、发展规律和转归一个完整过程。症—疾病外在表现。征—体征证—是指疾病在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病理概括。它包括①疾病原因(如风寒、风热、瘀血、痰饮等)、②疾病部位(如表、里、某脏、某腑、某条经络等)、③疾病性质(如寒、热等)和④邪正关系(如虚、实等),反应了疾病发展过程中,该阶段病理改变全方面情况。中医基础培训第6页辨证—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搜集资料、症状和体征,经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原因、性质、部位和邪正之间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证。论治—依据辨证结果,确定对应治疗方法。同病异治:因为在疾病发展不一样阶段,病理改变不一样,即证不相同,依据辨证论治标准,治法也不一样。异病同治:在不一样疾病中,出现相同或相近病理改变,即出现相同或相同证。依据辨证论治标准,治法也相同.中医基础培训第7页阴阳:对自然界相互关联一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概括。既可指两个事物,也可指一个事物相互对立两个方面。中医基础培训第8页阴阳学说:利用阴阳之间对立制约、互根互用、消长平衡、相互转化观点来解释宇宙间一切事物发生、发展、改变和消亡规律学说中医基础培训第9页要正确说明事物或现象阴阳属性:1、了解阴阳基本特征《黄帝内经》“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水为阴,火为阳。”2、相对性3、相互转化4、无限可分性中医基础培训第10页普通地说,凡是猛烈运动着、外向、上升、温热、明亮、都属于阳;而相对静止、内守、下降、严寒、晦暗都属于阴。以人体而言,则将对于人体含有推进、温煦、兴奋等作用物质和功效归属于阳;对人体含有凝聚、滋润、抑制等作用物质和功效归属于阴。中医基础培训第11页阴阳五行表现中医基础培训第12页五行,即是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运动。木——曲直能屈能伸,舒展升发火——炎上酷热向上温热升腾明亮土——稼穑播种收获受纳承载生化金——从革肃杀收敛发声水——润下滋润向下寒凉闭藏相生一个事物对另一个事物促进和资生作用相克

一个事物对另一个事物制约和抑制作用中医基础培训第13页事物五行属性推演和归类

中医基础培训第14页generationgenerationgenerationgenerationgenerationrestrictionrestrictionrestrictionTherelationshipsofgeneration,restrictionrestrictionrestriction中医基础培训第15页人体生命活动基本物质:

精气津液血Thevariations

ofthefourseasons相互依存相互转化中医基础培训第16页精,指体内精微物质。包含:水谷之精、五脏六腑之精、肾精、生殖之精功效:生殖促进生长发育生髓化血滋养作用气,极精细而活力很强一类物质。功效:推进、固摄、营养、温煦、防御、气化作用血,即血液,是红色液态物质。主要由营气和津液组成。津液,是体内正常水液总称。先天:禀受于父母从母体吸收后天:起源于水谷

中医基础培训第17页五脏:肝—主疏泄、藏血“将军之官”心—主血、藏神“君主之官”神明脾—主运化、统血脾为后天之本肺—司呼吸、辅心行血、行水、通调水道肾—主生长发育、生殖、水液代谢、纳气、濡养温煦脏腑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本肾为先天之本腰为肾之外府肝为血海脉为血府胆,中精之府胃,水谷气血之海脏腑之本大肠,传道之官膀胱,州都之官六腑:胆、小肠、胃、大肠、膀胱、三焦。

中医基础培训第18页经络是经脉和络脉总称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通路。其中,经,有路径、主干意思,多行于人体深部,有一定循行径路。络,有网络、分支意思,多行于较浅部位,纵横交织,网络全身。应用:循经取穴、药品归经、引经报使经络系统主要包含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十五络脉、以及十二经脉分出十二经别。太阴、少阴、厥阴太阳、少阳、阳明中医基础培训第19页病因与病机dynamicbrighthotfunctionaletc...《素问》“喜则气缓,怒则气上,忧则气沉,思则气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痰饮是人体水液代谢障碍所产生病理改变及其病理性产物。瘀血是体内血液停滞所形成病理改变及其病理性产物。病因,即造成人体疾病原因。、、、、、、

包含:1、六淫(风、寒、暑、湿、燥、热)2、疫疠、、、、、(传染性流行性)、、、3、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4、饮食失宜、、、、、、、、、、、、、、5、劳逸失当、、、、、、、、、、、、、、6、外伤,胎传、、、、、、、、、、、、、7、痰饮,瘀血、、、、、、、、、、、、、中医基础培训第20页病机,即疾病发生、发展和演变机理,又称病理。《素问》“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正气是存在于人体内含有抗邪愈病作用各种物质总称。邪气是存在于外在环境中,或人体内部产生含有致病作用各种原因总称。中医基础培训第21页四诊(整体观念、四诊合参)

中医基础培训第22页望神、望面色、望形态姿态、望头颈五官、望皮肤、望小儿食指络脉、望排泄物、望二阴和望舌。中医基础培训第23页听声音嗅病气

中医基础培训第24页

清-陈修园“一问寒热二问汉,三问头身四问便,五问饮食六胸腹,七聋八渴俱当辨,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兼服药参机变,妇女尤必问经期,迟速闭崩皆可见,再添片语告儿科,天花麻疹全占验。”中医基础培训第25页寸关尺左心肝肾右肺脾命门中医基础培训第26页“心动应脉,脉动应指”现象,简称为脉象。平脉,不浮不沉,中取即得,不快不慢,一息四至,从容和缓,应指有力,不大不小,不滑不涩,节律一致无歇止。、、、、、、、、、、、、、、特点:有胃(脉象从容和缓,节律一致)有神(柔和有力,指下分明)有根(沉取尺部,脉应指有力)中医基础培训第27页舌象:淡红舌、薄白苔舌质柔软,活动自如,舌色淡红,荣润有神。舌苔薄白均匀,不干不湿,不滑不腻,紧贴舌面,中根部较多,边尖部较少。中医基础培训第28页三因制宜: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人制宜治标与治本: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标本兼顾中医基础培训第29页八纲辨证,经过四诊掌握辨证资料后,依据病位深浅、病邪性质、人体正气强弱等,加以分析综合,归纳为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类证候。阴、阳,疾病类别表、里,病位深浅寒、热,疾病性质虚、实,邪正盛衰中医基础培训第30页四气五味、、、、、、、、、、四气:寒、热、温、凉五味:酸、苦、甘、辛、咸(、涩、淡)升、降、浮、沉是药品对人体作用不一样趋向性方剂组成:君——主病、主症,主要治疗,药力居首臣——辅助,兼病、兼症佐——佐助药,佐制药,反佐药使——引经药,调和药,(更完善)中医基础培训第31页炮制配伍炮制是指药品在应用或制成各种剂型前,依据医疗、调制、制剂需要,而进行必要加工处理过程。目标:纯净药材、区分等级,切制饮片、便于调剂干燥药材、利于储备,矫臭矫味、便于服用降低毒味、确保安全,增强功效、提升疗效改变性能、扩大应用,引经入药、定向用药配伍是按照病情不一样需要和药品不一样特点,有选择地将两种以上药品合在一起应用。目标:减毒增效

中医基础培训第32页煎药1、器具:砂锅、搪瓷器皿2、加水量:浸过药品2~3cm为宜第二煎为第一煎1/3~1/23、冷水浸泡30~60min4、先武火煮沸后改文火慢煎5、不宜频频打开锅盖中医基础培训第33页服用中药注意事项1、服用中药煎剂,普通是每日一剂。一剂药品通常煎煮两次,将两次煎取药液完全混合后分2~3次服完,以使药力平均。2、特殊情况如急、重症病人,也可一日连服两剂或更多,以增强药力,维持药效。3、不一样药品服药时间亦有所区分,如清热药宜凉服,温里药宜温服,治疟药宜在发作前服,安神药宜睡前服,补益药或养生抗衰老药宜在饭前服,对胃肠道有刺激药品宜在饭后服,病情紧急宜顿服,呕吐或小儿病人宜少许屡次频服。4、慢性病服丸、散、膏剂者,应依据病情需要和医嘱而酌定剂量,定时服药。昏迷病人可制成汤剂给药。5、在治疗过程中,需要依据病情需要和药品性质选择最正确服药方法。中医基础培训第34页针灸推拿

针灸和推拿属养生治病之道。针、灸有别,针法指在体表腧穴上进行针刺、叩击、放血等操作,灸则指用艾绒做艾柱、艾条或艾绒装入温灸器中,点燃后熏灼皮肤一定穴位,进行温热刺激。推拿又称按摩,按跷,是医生用双手在病人身上施加不一样力量、技巧、和功力刺激一些特定部位来到达恢复或改进人体生机、促使病情恢复一个方法。中医基础培训第35页痈疽疔疖

痈红肿热痛,浅而高大,未脓易消,已脓易溃易敛,因热毒熏蒸、气血淤滞所致疽漫肿无头,肤色不变,边界不清,无热少痛,未脓难消,已脓难溃因寒邪郁结、气血凝滞所致疔初起如粟,根深形小,状如针,顶白而痛,因邪毒侵袭、气血凝滞而致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