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 论文_第1页
浅谈如何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 论文_第2页
浅谈如何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 论文_第3页
浅谈如何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 论文_第4页
浅谈如何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 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谈如何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摘要:劳动教育是“五育并举”中的重要一环,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新时代建设者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1]。近年来,教育部门更加重视劳动教育,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强调坚持立德树人,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因而越来越多的教师把握育人导向,创新教学方法,意将劳动教育与课程有机结合,实现知行合一,以期达到劳动教育的最佳效果。其中,小学科学教学更具有实践性和探究性,是实施劳动教育的绝佳阵地。本文结合实际教学经验浅谈如何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使得学生能够在学习基础科学理论知识之外,开展相关的劳动实践活动,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现小学科学课程的全方位发展。关键词:小学科学,劳动教育,教学渗透,立德树人引言小学科学教学中开展多元化的科学实验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形成动手实践、热爱劳动的良好品格。但是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更加注重对学生进行科学知识的教学,常常忽略了对学生劳动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再加上家庭、社会缺少对劳动教育进行正确的引导,导致许多学生并没有树立良好的劳动观。因此,在现代化教学体系之中,教师通过在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发挥其内在价值和作用,从而培养学生在科学教学中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一、小学科学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的意义小学劳动教育不仅是小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需要,更带动着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丰富多样的劳动教育,有利于推动全社会养成劳动教育的新热潮。在历史的长河中,不难发现人身上所具备的优秀品质很多都是从劳动中发展和提升的,对小学生来说,科学有效的劳动教育更能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第一,促进小学生立德树人价值观念的形成。立德树人是现代化教育的根本宗旨。小学科学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是促进立德树人价值观念形成的有效途径[2]。在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的基本内容,吸引学生在参与劳动活动之时,切实感受到生活的不易。而合理化的科学教学设计,能够进一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认知,学会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以健康向上的态度投入到生活和学习当中,逐步适应社会生活,以德为先,形成良好的道德情感[2]。第二,提高小学生掌握“自我服务”的实用技能。教学中渗透的劳动教育范围很广,囊括了家务、手工、种植、养殖、木工等内容,学生掌握了这些劳动技能,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基本问题,如:修理家具、打扫卫生、洗衣做饭等等。当今社会人们生活维修费用越来越高,开支成本增大,但事实上在教学中渗透的这些劳动技能,只要为其配备所需的配套工具,都是可以轻松解决而不用求助于人的。所以,现在对小学生渗透的劳动教育,也是为了提高它们现在和未来的“自我服务”能力。第三,培养小学生未来幸福生活的能力。生活靠劳动创造,人生也靠劳动创造。在课堂中渗入劳动,将课堂搬到劳动基地,在劳动中出汗、动脑,不仅可以让身心更健康,还可以磨练意志,拓宽综合性素质。劳动的综合性,正是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推进路径,让学生用劳动实践探索去认知更加立体的世界,培养“手中有活,眼中有光,心中有爱”的孩子,培养“真善美”的时代新人。二、小学科学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的策略 小学采取科学有效的劳动教育能够潜移默化地促使小学生提高各方面能力,笔者结合日常的劳动教学实践,总结出如下教学策略:

1.运用科学知识,渗透劳动教育

古人说:“学如弓弩,才如箭镞。”只有依靠厚实牢固的见识来引导,才能让才能很好发挥作用。在小学科学的教学中应是如此,只有掌握扎实的科学知识,才能利用知识去渗透劳动教育,让知识发挥其内在价值。教师在科学教学中要善于挖掘文本资源,利用教材传授科学知识,利用知识提供的教育契机,从而渗透劳动启迪智慧,激发学生的劳动热情。比如在教科版小学六年级上册《工具和机械》单元中,我结合教学内容,精心准备了许多常用的工具作为学习研究机械的开端。很早以前,人类就开始使用简单机械了:如最初,原始人因为生存需要,学会了用棒子或石头敲砸猎物,后来随着农畜牧业的出现,发明了石铲、石锄等简单机械。使用各种机械,就如同延长了人类的臂膀,增强了人类的工作能力。如今,工具越来越复杂多样,随着各种机械的广泛使用和进步发展,人类的本领越来越大,完成了许多宏伟的工程,也让我们的生活越来越方便。学生从熟悉的工具可以直观地看到机械的进步,引起共鸣,深刻感受到劳动在机械的产生和发展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有助于他们建立对劳动的正确认识。比如在《杠杆的科学》这一课的教学中,为了丰富教学内容,我在这一课增加了阅读科学家故事的环节,阿基米德通过一个支点可以撬动地球的“本事”,总结出了杠杆的使用原理。学生们感叹阿基米德的聪明才智,但也觉得科学并非遥不可及。我借此故事,让学生自己动手,用杠杆工具去感受省力的作用,利用在课堂掌握的相关技术,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让孩子感受原来知识与劳动结合竟然能碰撞出奇迹的火花。日常教学中这样的案例还是很多的,需要教师处处留心,巧学巧用,这样不仅能丰富科学课堂,还能使劳动教育更好地渗透到教学中[3]。图1课堂呈现的常用工具2.借助观察实验,践行劳动教育图2学生利用杠杆原理制作的杆秤实验是科学之父。在小学科学的日常教学中开展实验是常态化的教学活动,通过设计实验进行探索学习,在实验中付出劳动、收获成果。开展科学实验不仅能够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还能培养学生的观察实践能力。因此,作者在平常科学教学活动中会开展科学观察实验,引导学生设计、动手参与实验并关注到实验背后的劳动价值。小学科学教材中有许多关于种植养殖的相关课程,教师可以以此为契机,通过开展科学实验,要求学生参与并观察来践行劳动教育。例如教科版一年级上册《植物》单元里,观察一棵植物和种植一棵植物。在课堂上我借助真实植物引导一年级学生用多种感官去观察并认识植物的外部形态特征,知道植物是“活”的从而学会辨别真假植物。在课下我布置学生去亲自种养一棵植物如大蒜、萝卜等。从最初种植蒜瓣、萝卜种子到新植物生根发芽,学生们浇水施肥,拔草捉虫、精心栽培,每天观察记录植物的生长过程体会到劳动的意义。在三年级下册养蚕和四年级下册种植凤仙花等这些种植养殖类课程中,我都是让学生通过劳动去照顾动植物,去观察它们的生命需求,观察它们不同时期的形态变化以及生命现象,从而建立生命周期的模型。等到植物长大,蚕宝宝长大变成蚕蛾,凤仙花开花结果,他们会收获喜悦,会有获得感、价值感,从而增强劳动意识[4]。图3学生种植并观察记录凤仙花生长过程 图4桑蚕养殖 3.融合学科资源,丰富劳动教育

除了借助本学科开展劳动教育外,融合多学科资源,实现跨学科项目式劳动教育也非常重要。劳动教育是一门综合类的学科,蕴藏的知识非常丰富,所涉及的领域极为广泛。劳动教育跨学科融合,能够充分发挥各学科的优势,促进各学科知识之间的衔接,在学科融合中培养全面的人,消解课程边界,更加明确各个学科知识的内在关系,有助于不断完善课程体系[2]。在日常教学中我会深入挖掘教材内容中的劳动教育资源,对课程内容进行归纳与整合,渗透劳动教育理念,鼓励学生在劳动实践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以加深对本学科的认知和理解[2]。比如在二年级上册《做一顶帽子》这一课的教学中,我在科学的基础上融合了数学、美术和语文等学科资源,在探索环节使用数学方法进行测量、裁剪精准确定帽子大小;设计与制作环节融入美术学科知识对制作出的帽子进行加工,并结合材料成本制作出既美观又实用的帽子;完成后我设计了一场帽子销售会,小组成员上台扮演“售货员”,向其他同学介绍自己小组帽子的设计与用途,其他扮演“顾客”表达想购买哪顶帽子,根据学生的反馈,给“被购买”次数最多的小组加票数,获得票数最多的小组获得“销售冠军”称号。通过这种游戏式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在劳动实践中发现知识的力量,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问题,体现劳动教育跨学科融合的综合性特点,明确劳动的意义。在课程的最后我结合语文的相关知识对帽子的由来及历史进行了延伸,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了学习的知识面,丰富了劳动教育的内涵。因此教师要把握新时代的劳动特征,确保劳动教育跨学科融合工作的与时俱进,丰富劳动教育[2]。图5准备材料 图6开始制作帽子图7帽子展示会 图8帽子销售会 4.借力课外实践,促进劳动认知

生活之中处处都有劳动的印记,所以小学科学学科与劳动教育相结合的发展过程中,也是一个体现生活的主要形式。小学科学教师可通过联系生活的方式,促使学生能够关注生活的同时,积极参与到劳动实践活动之中,以形成科学化和合理化的劳动认知。小学生在参与劳动具体过程中,切实关注到劳动价值和作用,以此运用自身正确的认知去实现对劳动的理解,并用科学的眼光正确看待生活,这也是小学科学探究活动开展之下,引导学生体会劳动的重要作用。例如,在学校开展研学游参观科技园活动时,教师布置“观察蔬菜生长,亲自动手种植”的劳动项目,让学生仔细观察蔬菜了解生长过程。当教师布置学生种植时,其目的是让学生体会到蔬菜的来之不易,都是农民伯伯辛苦种植,精心培育才有的结果,从而更加珍惜食物。劳动的价值在于劳动的过程,通过课外研学实践,让学生认识到劳动带来的价值[5]。同样,在传统节日来临之际,学校会举行一些劳动实践活动,比如端午节。在端午节那天,老师会带领学生来到食堂包粽子,在包粽子过程中介绍端午的由来,让学生在劳动中学习知识,在劳动中传承中国传统文化。这些课外实践活动还是很多的,教师要抓住机会,借力课外实践,促进学生的劳动认知。图9学生观察蔬菜图11班级弘扬传统节日图10学生种植蔬菜图12劳动中传承传统文化总而言之,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大有可为。小学劳动教育不同于其他任何年龄阶段的劳动教育,它是劳动的意识渗透的基础阶段,是价值观念形成的初级阶段,是习得能力最强的关键阶段。因此,结合小学科学教学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不单单要在教学方法上进行创新和改革,也需要在教学结构和教学观点上进行有效的转化,通过科学化的科学实验活动,在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操作实验观察之时,进一步实现对学生劳动意识的培养,并且在课外实践中渗透劳动教育,让学生懂得珍惜生活、体验生活,在劳动实践的具体参与之中树立良好的劳动品质,从而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建设者。参考文献[1] 贾洪翔:新时背景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