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明代贵州兵制的发展与特点_第1页
浅析明代贵州兵制的发展与特点_第2页
浅析明代贵州兵制的发展与特点_第3页
浅析明代贵州兵制的发展与特点_第4页
浅析明代贵州兵制的发展与特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浅析明代贵州兵制的发展与特点对于西南地区,特别是对于贵州地区来说,明代是其历史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贵州地区真正意义上受到中央王朝的直接统治,正是从明王朝开始,明王朝以卫所制度为根基,通过大规模的军事移民,使贵州地区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和进步。贵州卫所设置特点1、明王朝对于西南地区统治思想的转变在洪武十五年(1382)前的这一阶段,贵州卫所的设置数量较少,仅有二卫一所,而设置的目的,仅仅是作为军事前哨,威慑地方。在这一时期,明太祖曾多训示臣下:“西南夷之地,自昔皆入版图,供贡赋,但当以静治之,苟或扰之,非其性矣”,又训示边臣,“蛮中守将慎守边境”。这主要是因为这一时期明王朝的经验重心在西北与北

2、元地区,对于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多以怀柔羁摩措为主,对于当地没有建立直接有效地控制。卫所制度在当时仅仅是作为军事据点的存在,显示明王朝在这一地区的力量存在,同时也是为接下来征服西南地区做好准备,永乐之后,贵州地区的卫所设置基本没有大的变动,除了划归云南都司卫所来属之外,基本保持了洪武年间的面貌。明王朝在贵州的统治已经基本稳固,特别是在永乐十一年(1413)贵州建省之后,明王朝对于贵州地区的治理方式逐渐发生了变化,府州县设置的数量不断增加,削弱了卫所制度对于地方治理的功能。特别是伴随着卫所制度的衰败,更是让明王朝忽视了对于卫所制度的建设,因此,在永乐年间之后,贵州的卫所设置基本进入了停滞的阶段,

3、这即与洪武年间卫所设置的情况相关,也与明王朝对于西南地区统治思想的转变相关。2、贵州的军力部署“明以武功定天下,革元旧制,自京师达于郡县,皆立卫所。”在充分借鉴唐宋以来历代兵制的基础上,明朝确定了以卫所为中心的基本军事制度,并随着国家统一的进程在各地进行推广。“天下既定,度要害地,系一郡者设所,连郡者设卫。”明初朝廷在贵州的军力,也随着卫所的建置而部署开来,具有数量众多、沿交通线分布密集且整体极不均衡等基本特征,其中卫所兵力以从征、归附、滴戍与垛集等为主要来源,而地方土官、土司手中则握有大量士兵。随着明朝中后期卫所制度的衰落,卫所旗军大量流失,地方防御捉襟见肘,而防区面积却因持续开发而大大增加

4、。在加强中央集权与重新稳定地方的双重要求下,贵州在军事部署上有所调整,督抚兵备逐渐成为常制,哨戍也成为了卫所的重要补充,各府卫内建立了大量营哨,形成了新的区域基层军事空间格局。在贵州大地上布出了两座“一字长蛇阵”。而其他地区如黔东北腊尔山区、黔东南的苗疆腹地、黔中黔南的苗岭麻山地带,因筑城长期戍守难以为继,完全没有卫所建置,成为了无土司管理、无基层行政、无驻军防卫、无汉民生活的“四无”地带,明朝政权在此几乎处于真空状态。在水西、水东和播州土司腹地上,明朝在大部分时间内都无法设立卫所,如水西安氏领地约占明代整个贵州的三分之一,明初其地设水西卫,不满一年即被迫废弃,即使后来水外六亩地上建立了镇西、

5、敷勇两卫,十余年后亦以国亡而告弃。二、贵州卫所的衰落1、朝廷不得不加强对卫所的管理自洪武以后,卫所制度就开始呈现出衰落的迹象,明朝中后期贵州的卫所由于政治的腐败与军屯经济的破坏,逐渐废弛,其突出表现为卫所军士的大量流失与军队战斗力的急剧下降。面对日益崩坏的卫所制度,在严峻的军事形势下朝廷不得不加强对卫所的管理,专门设置清军御史等职官,对脱离卫所军籍回乡、流入生界的兵士勾捕回卫,严加惩处,同时采用多种方法尽可能增加卫所军士。2、贵州军事部署的调整随着明代中后期统治危机的显现,明朝开始加强了对地方上的管控,其表现之一就是在各省设置总督、巡抚等职官,加强中央集权。而在政区设置上与周边政区、土司领地犬

6、牙交错的贵州,都司领导下的卫所与布政司管理下的府县之间缺乏统一有效的管控能力,“盖缘辖属各异,事体不一,各怀彼此之心,竞图利害之便,互相推脱,养成患害”,导致地方动乱不能及时平定,非常有必要设置总督、巡抚等高级官员来进行统一管辖。由于明代贵州地区的卫所大部分沿交通干线分布,导致基层军事力量主要呈线状集中,缺乏防御纵深。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贵州各地开发具有不同程度的深入,大量汉族人口也开始向纵深进入,防区扩大,仅靠原有的卫所逐渐不能满足新的防御需求,因此从明代中期开始,贵州开始大量兴建营哨。明代贵州的营哨分布十分广泛,大大突破了原有卫所的戍防范围,极大地增加了明朝军事力量的覆盖面,形成了新的区域

7、基层军事空间格局。营哨以卫所府县为中心,沿地方交通线向少数民族聚集区、土司领地或边远山区推进,不断吸收人口展开屯种,成为了汉族民众开发贵州的桥头堡。而对于没有卫所力量直接防御的府县来说,若没有营哨发挥防盗靖安的重要作用,则府县城池就直接暴露在敌人的攻击范围内,难以进行稳定的统治。三、贵州战略要地1、完备的军事防卫体系明王朝在经略西南的过程中,把战略目光投向了贵州,并从军力部署、城池防御、后勤保障四大方面入手,迅速在贵州建立起了相对完备的军事防卫体系。在军力部署上,明朝在贵州投入了约全国十分之一的兵力,先后建立了三十余个卫所,散布在交通干线之上,数量众多,构成防卫力量的主体,又逐渐在卫所府县以外

8、的广大地区兴建营哨,扩大防卫力量的覆盖面积,形成基层军事空间格局。在城池防御上,明朝在贵州军队驻地先后修建了四十座卫所军城,在建省之后又陆续营修了二十余座府县邑城,并逐渐完成了城池由土夯到砌、由简陋到坚固的转变,同时又在城外形胜之处兴置关隘,调兵防御,构成基层城关防卫体系。在后勤保障上,明朝在贵州主要采用卫所军屯、外调额解、开中商屯和征赋民屯四大方式,努力增加粮食补给,同时在各地兴建仓储积粮,保障贵州军民的后勤供应。在地理环境与军事防卫体系的共同作用下,贵州中部的贵阳,东部的镇远、铜仁,南部的平越,西南部的安顺、普安与西北部的毕节这几处地方逐渐演变成军事上的战略要地,长期成为明朝控扼西南、稳定

9、统治的重要支点。2、漏洞与危机明朝统治者在贵州精心构建起来的军事防卫体系看似完备,实则隐藏着漏洞与危机。数十万驻贵大军由于卫所制度的渐趋崩坏,十去八九,逃亡殆尽,军事实力大为受损,日常防卫与调兵征战不得不依靠地方土司的军事力量,难免受人掣肘,甚至养虎为患。堪称贵州生命线的骚传交通网络,在极其恶劣的自然环境下,承受着政务腐败、财力紧张与战乱纷扰等各方面因素的多重冲击,人员流离,骚政凋敝,只能在艰难中勉强维持着运行。费尽人财修筑的城池关隘,与内地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在大规模战事中难保万无一失,屯兵流失,军屯荒废,临省积怨,协济难筹,商旅不继,开中渐废,人少地瘩,民屯未兴,日常后勤保障本已艰难,一遇战乱更是难以为继。这些军事防卫体系中渐生的隐患,反映了贵州政治经济等发展状况尚不足以满足军事发展的需要,折射出明朝中后期对西南地区统治的深刻危机。结语:以军事地理的视角考察,明朝在经略贵州的二百余年里,根据当时的自然与人文地理环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