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区域可持续发展_第1页
专题区域可持续发展_第2页
专题区域可持续发展_第3页
专题区域可持续发展_第4页
专题区域可持续发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区域可持续发展第1页,共12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聚焦点一: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

在复习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问题的过程中,同学们要注意构建一个包括成因分析、危害和治理措施等在内的思维模式。如下图所示:第2页,共12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第3页,共12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2011·广东)石羊河流经甘肃省中部,流域内灌溉农业较发达,生态环境问题严重。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4)题。第4页,共12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材料一石羊河流域示意图(图1)。第5页,共12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材料二石羊河流域某采样点垂直剖面图(图2)。第6页,共12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1)石羊河的总体流向为自西南向东北。从内、外流河类型看,该河为________河,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图2所示地层,埋藏越深,距今年代越______;深度1.6米处是________沉积,由此可推断该地的干湿状况,距今5000年前后比现在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7页,共12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3)该河流中下游地区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___,目前面临的最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4)为了防止该流域生态环境恶化,在农业生产中,应该采取哪些措施?第8页,共12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点睛:西北灌溉农业区的生态问题与治理措施思路点拨:

(1)根据等高线分布可从图中直接读出河流的流向。石羊河流入腾格里沙漠,没有注入海洋,故为内流河。(2)从图2中即可得出相关的答案。(3)结合中国地理的知识,石羊河位于我国的河西走廊,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面临的主要生态问题为土地荒漠化。(4)石羊河水量少,人类不合理的利用会导致土地荒漠化,故农业生产中要从节水开始,退耕还林还草等。第9页,共12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答案:(1)自西南向东北内流没有流入海洋

(2)久湖沼湿润现代为沙漠,古代为湖沼

(3)温度大陆性气候荒漠化

(4)措施:①提高灌溉技术,发展节水农业;②加强全流域水资源的协调管理,合理分配水资源;③合理开采地下水;④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⑤因地制宜,调整农业生产结构。第10页,共12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规律技巧总结:

高考考查荒漠化、水土流失等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离不开区域图的判读,而区域图的分析判读一般都要遵循区域定位、区域分析等思维过程。

第11页,共12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规律技巧总结:

区域空间定位一般根据图中的经纬度、海陆轮廓、山脉、河流、湖泊、城市、交通线、资源布局等信息进行(区域定位的方法将在专题九中阐述),但高考试题并不都像本例题这样呈现全球地图,有时会考查一个很小的区域或模拟一个区域,这就需要同学们进行知识迁移,将局部区域地图落实到具体的、符合条件的大区域(全球、大洲、面积较大的国家)中去,然后根据掌握的知识有针对性地组织答案。第12页,共12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规律技巧总结:

分析区域地图的一般顺序是:位置—地形—气候—水文—植被—土壤和矿产资源—农业—工业—交通—人口与城市—人地关系及发展等。区域人文地理知识是建立在自然地理知识基础上的,这就要求同学们在答题过程中必须搞清楚区域各要素的相互关系,找出解题的关键。第13页,共12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规律技巧总结:复习过程中,同学们要充分利用典型例题,按照一定思路举一反三,规范训练、规范答题,在充分认识和理解上述解答区域环境问题试题思路的基础上,注意总结出自己的答题经验和技巧。

第14页,共12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变式训练1:下图为“我国某省部分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第15页,共12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1)该区域古长城受损毁的主要自然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风沙侵

蚀强;昼夜温差大,风化作用强解析:首先根据图中经纬度、长城、延安、等高线等信息,确定图示区域位于黄土高原上,然后针对各小题的设问答题。第(1)题主要从外力作用的角度分析判断;第16页,共12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2)简述该区域经济发展滞后的主要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资源短缺;交通不便;生态环境脆弱;经济基础差;文化教育落后;人才缺乏解析:主要从影响区域经济因素(资源、能源、交通、劳动力及其素质、生态环境、国家政策等)的角度分析回答;第17页,共12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3)该区域经济发展中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________,解决的措施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土流失

实行计划生育;保护和恢复地表植被;解决农村生活能源短缺问题;实行小流域治理;因地制宜发展农业解析:运用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及其应对措施等方面的知识即可回答。第18页,共12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聚焦点二:我国东部不同区域的生态环境问题地区问题产生原因后果与危害治理措施东北平原黑土流失长期不合理的垦殖开荒土壤肥力下降,农业减产;流失的泥土淤积湖泊、河床,加剧洪涝灾害秸秆还田,培肥黑土气候恶化,生物多样性减少停止开垦沼泽地湿地退化第19页,共12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地区问题产生原因后果与危害治理措施华北平原盐碱低洼地积水,排水不畅;旱涝不均;大水灌溉,只灌不排,地下水位上升生态环境恶化,耕地、林地、草地退化,面积减少调节和控制水盐运动,使土体脱盐;改良土壤春季风沙春季升温快、降水少,冬季风强烈,土地沙化严重营造防护林,退耕还林还草黄土高原、江南低山丘陵、云贵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夏季降水集中、黄土质地疏松;丘陵地区土层薄,植被稀疏,长期的乱砍滥伐使山区成为荒漠,高原表面沟壑纵横,淤积湖泊、河床,加剧洪涝灾害植树种草、退耕还林还草、发展生态农业第20页,共12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1)黄土地貌形态多姿,黄土峁就是其中一种。黄土峁是指(

)A.切割较深的黄土沟

B.孤立的黄土丘

C.长条形的黄土高地

D.范围较大的黄土高原残留面例题:黄土高原地貌千姿百态、地域文化丰富多彩、生态环境日益改善。B第21页,共12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例题:黄土高原地貌千姿百态、地域文化丰富多彩、生态环境日益改善。(2)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合理措施有(

)①坡面修梯田,减缓坡度②加快林地建设,调节地面径流③保持传统轮荒耕作制度④在低处修建淤地坝,贮水拦沙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C第22页,共12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例题:黄土高原地貌千姿百态、地域文化丰富多彩、生态环境日益改善。(3)下列文化景观中,属于黄土高原文化的是(

)①秦腔②窑洞③评剧④吊脚楼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A第23页,共12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点睛: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和治理措施。思路点拨:(1)黄土高原由于土质疏松,植被稀疏,在流水的长期侵蚀作用下,沟谷发育,沟谷间形成了塬、墚、峁等微地貌。塬为范围较大的黄土高原残留面,墚为长条形的黄土高地,峁为孤立的黄土丘。(2)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关键是保持水土,减少流水对黄土的侵蚀。(3)陕西简称陕、秦,境内黄土高原分布面积较大;窑洞是人们利用黄土土质干燥、具直立性开挖而成。第24页,共12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规律技巧总结:

近年来,高考命题中直接或间接考查黄土高原的试题几乎每年都有,其中类似本题中水土流失的成因及其治理是考查的主要内容。

水土流失的成因分析,既要考虑其内因(土质疏松、直立性强、植被稀疏),也要考虑其外因(多暴雨、不合理的垦殖、开矿);既要了解自然原因,也要分析人类活动的负面影响。

第25页,共12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

水土流失的治理要针对其成因进行,最有效的措施是小流域的综合治理。全面理解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方法也是解答本例题第(2)题的关键。小流域综合治理的重点是保持水土,开发利用水土资源,建立有机、高效的农林牧业生产体系。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如下表所示:第26页,共12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措施功能工程措施打坝建库;平整土地;基本农田建设;抽引水灌溉贮水拦沙,改善生产条件,合理利用水土生物措施植树(乔木、灌木)种草保持水土,发展多种经营农业技术措施深耕改土;科学施肥;选育良种;地膜覆盖;轮作套种蓄水保土,提高肥力,充分利用光热第27页,共12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变式训练2:图1、图2反映的是我国黄河中游地区的有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从图1可知,影响此地区土壤侵蚀的自然因素有____和_____。最大的人口密度分布在__________带。土壤侵蚀强度最大的在_____带,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降水

植被

落叶阔叶林

草原植被易受破坏,导致侵蚀加剧

第28页,共12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解析:分析纵、横坐标可知影响此地区土壤侵蚀的自然因素;最大人口密度分布带和最大土壤侵蚀强度带可从图中直接读出;草原植被比森林植被易受破坏,加上降水又比荒漠带多,因而侵蚀最强。第29页,共12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变式训练2:图1、图2反映的是我国黄河中游地区的有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第30页,共12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变式训练2:图1、图2反映的是我国黄河中游地区的有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2)从图2中可以分析出:最容易被侵蚀的土地利用类型是__________。具有较强保持水土能力的土地利用类型是__________,给我们的启示是_________________。弃(休)耕地

林地和草地

种草种树,保持水土第31页,共12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解析:弃(休)耕地每毫米雨量侵蚀量最大,可达3.6克,是最容易被侵蚀的土地利用类型;林地和草地每毫米雨量侵蚀量最小,是有较强保持水土能力的土地利用类型,尤其是林地径流系数为零,涵养水源能力最强,因而种草种树可作为水土保持的重要举措。第32页,共12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第33页,共12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聚焦点一:我国东北农业的可持续发展1.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图解)第34页,共12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2.可持续发展的措施:①保护天然林,植树造林;②实施工程治理,对已沙化严重并危及周围耕地的沙岗、沙坑、沙带等实施专项综合治理,如挖隔沙沟;③改变不合理耕作方式,推行免耕、秸秆还田、休耕,提高黑土层厚度和有机质含量;④强化人工草地建设,发展草业经济;⑤实行排水和蓄水相结合,保护现有湿地,防止湿地逆向演替。第35页,共12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2011·江苏)图1为2000~2007年我国耕地面积变化图,图2为2002~2007年我国各类土地面积变化情况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第36页,共12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1)2000~2007年我国耕地面积变化的特征是(

)A.2000~2007年耕地面积先增加后减少B.2000~2007年耕地面积保持在1.2亿公顷以上C.2002~2003年耕地面积减少最快D.2003~2007年各年耕地面积减少幅度相同BC第37页,共12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2)2002~2007年我国耕地面积减少的原因有(

)A.建设用地增加B.粮食播种面积增加C.退耕还林效果显著D.未利用地增加AC第38页,共12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点睛:我国农业发展中耕地面积的变化趋势及原因分析思路点拨:(1)读图可得结论,2000~2007年耕地面积持续减少。2003~2007年各年耕地面积减少幅度逐渐减慢。(2)种植粮食的用地也属于耕地的范畴,故排除B项;未利用土地不会增加,故D项错误;目前,造成我国耕地面积减少的原因主要是建设用地增加,以及生态退耕。第39页,共12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规律技巧总结:二维坐标统计图的判读要领

(1)要能正确判断并理解坐标系统中各坐标的具体含义,明白该图反映了哪两个或哪几个地理事物之间的关系。思考横坐标与纵坐标所反映的内容之间的联系。一般来说,线状图侧重表示地理事物的时间或空间分配规律,柱状图侧重表示地理事物的绝对数量,如“全球风电装机容量和发电成本变化图”中的柱就表示了不同年份装机容量的大小。第40页,共12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第41页,共12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

(2)要准确获得坐标中的有关数值及其变化趋势。坐标图上的点、线(折线、曲线、直线)等既表示了地理事物的数量,又反映了地理事物的变化发展趋势。读图时不仅要注意图像中地理事物多少、强弱、增减的变化,还要进一步区分发展的不同阶段、增减趋势和程度,并对地理事物峰、谷值及谷峰变化进行分析,总结出地理规律。如曲线(折线、直线)斜率大的一段表示变化幅度大,斜率小的一段表示变化幅度小。尤其要注意曲线或折线的起点、终点、转折点等特殊变化,从中发现规律性及根本特征。第42页,共12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

(3)对比分析多幅二维坐标统计图时,特别要看清纵、横坐标表示的单位数值,不能简单地以“柱”或“线”的长短来比较大小。

(4)解读二维坐标图时,与相关地理图像对照使用,可以更深刻地揭示地理事物的特征与变化,更深刻地认识图像所蕴含的地理规律。如分析本题中“图1湿地和耕地的变化”时,可与“图2人口数量的变化”进行对比。

(5)要重视对图像内容的综合分析。综合分析,可以完整全面地认识地理事物,深刻认识图像所蕴含的地理内涵。第43页,共12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变式训练1:图1和图2表示黑龙江省同江市(位于松花江与黑龙江的交汇处)湿地、耕地及人口的变化,据此完成(1)~(2)题。

图1湿地和耕地的变化

图2人口数量的变化第44页,共12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1)关于图1与图2关系的叙述,正确是(

)A.1954~1976年,耕地面积与农业人口增长速度最快B.1954~2000年,湿地面积与农业人口数量的变化呈负相关C.1976~1986年,耕地面积与非农业人口的增长速度一致D.1986~2000年,湿地面积与总人口数量的变化呈正相关(2)与1976年相比,2000年同江市农业生产面临的问题是(

)A.劳动力短缺 B.低温冷害更严重C.人均耕地面积减少D.洪涝灾害更频繁BD第45页,共12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解析:(1)1954~2000年,湿地面积呈下降趋势,而农业人口呈上升趋势,两者呈负相关。1976~1986年,耕地面积增长最快。(2)

与1976年相比,2000年同江市湿地面积大量减少,调蓄洪水的能力大幅下降。第46页,共12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聚焦点二:美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1.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能源消耗过多;滥用化肥、农药,环境污染严重;生态遭受破坏,出现过黑风暴。2.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尝试发展生态农业、有机农业、节水农业、精确农业和“处方农业”等;美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保护耕地和农业生产环境的政策、法规和计划,推广了大量农业新技术。第47页,共12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2011·开封检测)土地潜力评价是通过对土地自然要素相互作用表现出来的综合特征的评价,揭示土地生物生产力的高低和土地的潜在生产能力。下图为美国农业部土地潜力等级划分图,读图回答(1)~(2)题。第48页,共12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注:1.斜线部分为相应潜力级所适宜的利用范围。2.农业集约化是指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投入较多的劳动、资金和技术,以期取得较多的单位面积产量,又能减少单位产品劳动耗费的一种农业经营方式。第49页,共12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1)与图中显示信息不符的说法是(

)A.Ⅰ级土地生产力高,适于各类农业生产B.Ⅲ级土地用于耕作时受到一定的限制C.Ⅴ级土地适宜自然保护区、林区、放牧D.Ⅶ级土地比较适宜于发展农牧业生产(2)美国Ⅰ、Ⅱ级土地主要分布在(

)A.西北部地区B.西南部地区C.中部地区D.阿拉斯加州DC第50页,共12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点睛:理清图中的横纵坐标意思,斜线部分为相应潜力级所适宜的利用范围,那么空白的地方则是不适宜的思路点拨:(1)Ⅰ级土地对应的野生动物、林业、放牧、耕作都有斜线部分,说明生产力高,适宜各类农业发展,故A是对的。Ⅲ级土地对应的集约、高度集约耕作是空白的,说明耕作有部分不适宜,也就是受到了一定限制,所以B是对的。同样的C答案也是对的。D错在了Ⅶ级土地并不完全适合农牧业生产。第51页,共12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2)Ⅰ、Ⅱ级土地的生产力较高,基本上适合各类农业生产,说明应是地势较平坦,且土壤较肥沃处,那只能是美国的中部地区。因为美国的西北部和西南部主要是山地,不符合要求。而阿拉斯加州纬度较高,气候寒冷,不可能满足各类农业发展。故只有C正确。第52页,共12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规律技巧总结:

区域农业发展的分析思路:分析一个区域农业发展方向,必须在了解区域基本特征的基础上综合分析,从材料中找出农业发展的主要优势、存在的主要问题,从而因地制宜地找出区域农业发展的主导方向。既要最大限度地利用当地资源,发展经济;又要科学地保护区域环境,使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第53页,共12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变式训练2:读美国产棉区分布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1)说明产棉区分布变化的特点。第54页,共12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解析:比较左右两个不同年代的产棉区分布图,分析阴影部分的差距,可以发现棉田面积明显减少,棉田分布变得分散,西部棉田面积增加。答案:面积缩小,集中趋向分散,向西推进第55页,共12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变式训练2:读美国产棉区分布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2)把下列选项填入联系图,从而解释棉田废弃的原因。第56页,共12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A.土壤酸化、板结B.破坏土壤结构C.生态平衡失调D.害虫蔓延E.土壤肥力下降BEACD第57页,共12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解析:先找出水土流失加剧的后果——土壤肥力下降,确定上下最长空格为E;再根据机械化耕作,使土壤变得疏松,易产生水土流失,确定中间上空为B;大量使用化肥农药使土壤酸化、板结,确定中间下空为A;最后根据生态平衡失调导致害虫蔓延,确定左下空为C,右下空为D。第58页,共12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变式训练2:读美国产棉区分布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3)谈谈这幅联系图对发展农业生产的启示。解析:启示的关键是想方设法合理利用农业资源,避免联系图中生态平衡失调问题的出现。答案: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结合,合理利用自然资源,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因地制宜、适当集中。第59页,共12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第60页,共12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聚焦点一: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问题和应对措施主要问题产生原因解决措施产业升级面临困境与长江三角洲相比,产业基础、科技实力和人才队伍都处于劣势;由于南岭阻隔,国内腹地范围小,影响产业升级加强城市之间的协作,构建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重视科技、人才的引进;推进“泛珠三角”的区域合作城市基础设施亟待完善城市规模急剧膨胀与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严重滞后不相适应,“城中村”现象普遍加强城市的规划和管理,完善城市基础设施第61页,共12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主要问题产生原因解决措施工业、城市建设占用耕地面积不断扩大建设项目多,大量占用耕地落实基本农田保护政策,提高城市土地的利用率污染严重工业废水和污水直接排放;火电厂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硫等酸性气体,随雨水降落;大量固体废弃物提高污水处理率,推广洁净煤燃烧技术和使用新能源,提高城市固体废弃物的处理率第62页,共12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2011·广东四校联考)读2001~2005年广东省三个区域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变化图,回答(1)~(2)题。第63页,共12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1)图中信息反映(

)A.2005年珠江三角洲国内生产总值比2004年少B.2001~2005年珠江三角洲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的变化在三个区域中最大C.2001~2005年北部山区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始终高于东西两翼D.2001~2005年东西两翼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最小的是2001年C第64页,共12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2)珠江三角洲2004年以后出现农民工需求量减少,其主要原因是珠江三角洲(

)A.城市化发展迅速B.面临产业升级转型C.高科技产业完全取代劳动密集型产业D.耕地锐减B第65页,共12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点睛:广东省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和珠江三角洲的产业结构升级思路点拨:(1)图中为2001~2005年广东省三个区域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变化情况,不能直接用来判断三个区域的国内生产总值。其中东西两翼的变化在三个区域中最大,其增长率最小的是2002年。北部山区的增长率始终高于东西两翼。(2)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珠江三角洲地区劳动力价格低的优势逐渐丧失,产业结构进行调整,高新技术产业的比重逐渐提高并取代劳动密集型产业成为主导产业。第66页,共12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规律技巧总结:

分析解答有关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问题,需要具备区域开发和整治的眼光,即熟悉其内容和步骤。

区域开发与整治的内容和步骤:

区域开发整治的实质,是从区域角度,协调好自然与人类社会之间的关系。在合理利用资源的基础上,以较少的投入,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本大题材料一中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是在充分探究区域开发和整治内容基础上提出的。第67页,共12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一般而言,探究区域(如珠江三角洲)综合开发与整治问题,首先要了解区域范围、区域特征和区域产业,其次要找出存在的问题,最后研究区域可持续发展、重点开发整治地带和重点项目等内容。其步骤概括起来如下图所示:第68页,共12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第69页,共12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变式训练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珠江三角洲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20世纪80年代积极承接发达国家和港澳台地区的产业转移,迅速由一个农业为主的地区,成为以二、三产业为主的经济发达地区。材料二目前,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正经历着从“速度东部”到“效益东部”的新跨越,珠三角经济圈作为东部地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推进产业转型中实现了经济增长速度和效益的双突破。第70页,共12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变式训练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三我国三大经济圈位置示意图。第71页,共12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变式训练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0世纪80年代,珠江三角洲地区以_________型产业为主的工业得到了较为迅速的发展,促进其发展的主要原因除了国家的改革开放政策以外,最重要的国际背景是________________。解析:运用珠江三角洲工业化进程的知识就能回答。劳动密集国际产业结构调整

第72页,共12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变式训练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改革开放以后,三大经济圈一直是我国吸引外资的主要地区。与我国其他地区相比,这些地区共同的优势区位条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三大经济圈的共同区位条件分析可借鉴工业区位的分析思路。答案:①地处沿海、位置优越、交通便利;②工业发达,产业基础好;③市场广阔、对外开放度高;④教育和科技水平高,劳动力素质高;⑤国家政策的扶持;⑥现代工业发展历史较长、基础设施较完善等第73页,共12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变式训练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3)实现由“速度东部”到“效益东部”新跨越的过程中,不断伴随着产业转移,当前东部地区移出的产业特点多为_________________;这类产业转移对实现“效益东部”的影响有_____________。解析:从经济、生态和社会三个方面分析即可。答案:(1)技术含量低、高消耗、高污染、低附加值等(2)有助于产业结构调整,缓解土地、水源资源、能源相争的矛盾;缓解环境污染压力;部分劳动力就业矛盾加剧等。第74页,共12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聚焦点二:江苏工业化与城市化区域特征位于长江下游,黄海之滨;面积10万多平方千米;城市众多,人口密集,经济发达;19世纪初,苏州、扬州和江宁等就是世界上较大的城市存在问题①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②城市和工业发展迅速,淮河、长江、太湖等出现了严重的水污染;③乡镇企业过于分散,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增加基础设施投资,不易形成一定规模的服务中心,环境问题突出);④城市规模相对缩小,优势不突山,缺少特大型城市具体措施①进行行政区划调整,撤并一批乡镇,加大城市的聚集力和辐射力;②“组团式”发展城市群,建设南京、苏锡常和徐州三个“城市圈”;③以工业发展促进小城镇建设第75页,共12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2011·南京最后20题)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原长三角区域和新长三角区域图。第76页,共12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2011·南京最后20题)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二环渤海经济圈图。第77页,共12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2011·南京最后20题)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试分析长三角区域的扩大对苏北城市发展带来的有利影响。(2)简述苏北中小城市的发展对沪宁杭地区发展的意义。第78页,共12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2011·南京最后20题)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3)比较环渤海和长三角的区位,从位置、资源、交通等方面分析其共同点和不同点。环渤海新长三角相同点位置资源交通不同点位置资源交通第79页,共12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点睛:区域不同级别城市的协调发展和两大经济圈的比较思路点拨:关注我国热点区域,树立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思想。(1)关注最新材料——新长三角的规划,分析城市化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2)分析区域内中小城市的建设对缓解沪宁杭地区的城市化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3)关注战略物质——能源、资源的不同视角问题,在区域的分析中,以可持续发展内涵的角度提出解决区域问题的基本措施。第80页,共12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答案:(1)由于交通便利带来物流和旅客,可以促进城市第三产业发展,商业地位得到加强,中心城区土地价格会上升,城区的范围会扩大。由于政策的制定,投资规模增大,促进工业化发展,进而带动城市化发展。促进会展、旅游、商贸、物流业的发展,促进区域产业结构的升级;促进地区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2)分散大城市职能;缓解大城市的土地、交通压力;有利于保护和改善大城市环境;促进城市合理化发展。第81页,共12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答案:(3)环渤海新长三角相同点位置临海,位于东部经济地带资源土地资源丰富交通铁路、公路、航空、海运较发达不同点位置临渤海临东海有滩涂资源;煤和铁资源相对缺乏河运较发达资源有盐资源;水资源紧缺交通第82页,共12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规律技巧总结:地理分布图的判读程序

地理分布图主要包括政治区域分布图、自然要素分布图、人类活动分布图和区域综合分布图等四种类型,准确获取图中信息是提高地理学习效率、正确解答相关试题的基础。一般地理分布图的判读程序有:(1)读图名图名是一幅地图的“眼睛”,它常常概要地表明地图所示的区域和主题内容。例如,“20世纪末江苏省小城镇分布示意图”不仅表明了地图所示的时间是20世纪末,区域是江苏省,还表明了地图所示内容是江苏省小城镇分布。第83页,共12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2)读图例当地图上出现多项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时,首先可从图例中找出各项地理事物的名称,然后分门别类辨识它们的分布特点,最后根据题目的要求重点分析某项地理事物如小城镇。(3)抓住位置或形象特征可通过地理事物的位置或形象特征来认识其分布。如,本题中小城镇密集区在苏南,较少区在苏北。再如,法国的轮廓近似“六边形”,意大利的轮廓貌似“靴子”,智利的轮廓形似“长剑”。第84页,共12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4)重视主要地理分界线地理分界线是判断地理事物分布的重要依据。如江苏省长江以南为苏南,长江与淮河(苏北灌溉总渠)之间为苏中,淮河以北为苏北。另外,还有一些重要的省界线、国界线等也不可忽视。(5)提取、分析信息在地图上了解某一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特点时,可通过不同区域间的比较,找出规律,最后进一步分析成因。如苏南、苏中、苏北小城镇分布差异对比,可得出江苏小城镇的分布密度由南向北递减的规律。第85页,共12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变式训练2:读长江江苏、上海段沿岸地区城市发展变化图(图中黑圆圈大小代表城市等级高低),回答(1)~(4)题。(1)根据图示,长江江苏、上海段沿岸地区的城市等级分为(

)A.2级B.3级C.4级D.5级C第86页,共12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2)有关a、b、c、d四类城市等级体系和服务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a等级的城市等级最高,数目最多,服务范围最大B.b等级比d等级的城市等级高,服务种类多,服务范围大C.c等级城市之间的距离比b等级城市之间的距离远D.d等级城市等级最低,但服务种类最多B第87页,共12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3)从甲图到乙图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问题和现象有(

)①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迁移②城市郊区的农业生产结构发生变化③工业生产排放大量废弃物,导致城市环境质量下降④出现“热岛”现象,不利于市区大气污染物的扩散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A第88页,共12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4)下列有关长江江苏、上海段沿岸地区城市由甲图到乙图变化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此过程称为城市化B.在此过程中社会经济得到了较快的发展C.此过程中城市人口数量增加D.此过程主要表现为逆城市化D第89页,共12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解析:(1)图例中已显示a、b、c、d四类城市等级。

(2)城市的等级越高,服务范围越广,职能种类越多,彼此距离越远,反之亦然。

(3)出现“热岛”,可产生热力环流,加快气流运动,利于市区大气污染物的扩散。

(4)由甲图到乙图的变化,城市数目增多,规模不断扩大,为城市化的典型特征,不属于逆城市化现象第90页,共12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第91页,共12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聚焦点一: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表现具体内容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如台商、港商来中国大陆地区办厂,加快了大陆劳动密集型企业和高技术产业的发展,促进大陆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国际产业转移使各国可以根据自己的优势条件发展相应的产业,从而促进国际产业分工与合作改变区域地理环境产业转移改变了区域的地理景观,还伴随着环境污染的转移和扩散,因此发展中国家在接受重化工业转移的同时,应充分估计其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加强对废弃物排放的控制和综合治理改变劳动力就业的分布如果一个国家产业大量向国外转移,将减少国内的就业机会,引起失业人口的增加,如日本;像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劳动力丰富,大量吸收国际产业转移有助于减缓就业压力第92页,共12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2011·安徽节选)根据材料和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上海一方面争取了国产大飞机总装等项目,另一方面向安徽等地转出部分制造业。同时,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优化,制造业集中分布区不断调整。下图表示上海市2004年制造业就业比重的空间分布。第93页,共12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从产业转移角度,分析部分在沪皖籍从业人员返乡创业的原因。第94页,共12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点睛:从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角度分析人口回流现象思路点拨:注意审题“从产业转移角度”分析部分在沪皖籍从业人员返乡创业的原因,需考虑到转入地区和转出地区产业的区位条件,通过对比分析各自的优势条件。第95页,共12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答案:安徽承接产业转移,发展机会增多;与上海相比,安徽的生产生活成本较低,劳动力资源丰富,能源、原料充足;安徽政策优惠,交通等基础设施条件改善;返乡人员掌握了技术、市场信息,积累了资金,具有乡土情感。(亦可从上海产业结构升级等角度分析)第96页,共12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规律技巧总结:

在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中,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是人们普遍关注的,也是高考考得比较多的内容之一。有关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主要有以下两大规律:

一是时间变化规律,即区域产业发展不同阶段对环境的影响有所不同:

①产业发展低级阶段:工业生产规模较小,对环境破坏不大。

第97页,共12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规律技巧总结:

②重化工业阶段:“三废”污染严重,人地关系趋于紧张。

③高科技产业阶段:产业结构优化,对环境的不利影响趋于减少。

二是空间分布规律,即区域产业转移对移出地和移入地的地理环境有不同影响:第98页,共12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产业移出地(发达地区)产业移入地(欠发达地区)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经济对自然资源消耗减少经济对自然资源大量消耗环境污染减少,环境质量提高环境污染增加,环境质量下降对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劳动力从第二产业转向第三产业劳动力从第一产业转向第二产业产业结构优化,国民经济收入提高增加就业,国民经济收入提高第99页,共12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变式训练1: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抓住机遇,大力发展外向型出口加工制造业,工业化和城市化得到了迅猛发展。目前,珠三角面临着自身发展的障碍和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持续发展“难以为继”。为此,广东省政府提出“2008~2012年产业与劳动力双转移战略”,实现劳动密集型、附加值低的低端制造业的区域转移。同时,将粤东、粤西、粤北等地农村劳动力600万人转移进入工业和服务业。第100页,共12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变式训练1: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二下图为广东省实施产业、劳动力双转移战略示意图。第101页,共12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变式训练1: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改革开放初期,珠江三角洲工业发展方向定位于“外向型出口加工制造业”,请说明其工业定位的依据。解析:从位置、能源、资源、交通、劳动力和市场等方面进行区位条件分析。答案:地理位置优越,临港、澳和东南亚;位于我国南部沿海,对外交通便捷;劳动力资源丰富且廉价;自身能源、矿产资源短缺。第102页,共12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变式训练1: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试分析当前珠江三角洲自身发展障碍可能有哪些?解析:主要分析工业化和城市化产生的问题。答案:发展空间不足或经济腹地较小;工业资源短缺;产业结构层次偏低;城镇和工业过度密集;环境污染严重等。第103页,共12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变式训练1: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3)广东省实施产业、劳动力双转移战略,将对产业结构、城市化水平和生态保护等方面产生哪些有利影响?解析:分别分析产业转移对移出地和移入地的影响。第104页,共12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答案:产业结构: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实现第二产业升级,第三产业加速发展和提升;粤东、粤西和粤北将加快工业化进程。城市化水平:促进农业人口向工业和服务业的转移,从而提高全省的城市化水平。生态保护:使珠江三角洲的环境问题得到缓解和改善;对粤东、粤西和粤北而言,由于非农产业转移到该地,提供大量就业机会,使当地经济收入大大提高,从而降低生态环境的破坏程度。第105页,共12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聚焦点二: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的影响中、西部地区东部地区对社会经济的影响资源开发与经济建设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使之成为当地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缓解能源紧张状况,推动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综合利用天然气的步伐,可有选择地发展以天然气为原料的化学工业,推动其向深加工、高附加值的方向发展东输的西气在很大程度上可逐步改变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提高清洁能源的使用比例,改善大气环境,极大程度上促进能源生产、轻重工业的结构调整第106页,共12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中、西部地区东部地区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天然气勘探、开发和管道建设等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机会,强力拉动相关产业,激活沿途省区基建、商业、运输等的发展潜力,形成一条新的经济增长带东部地区各省市积极改善基础设施,建立天然气网络和城市天然气主环网,极大地带动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促进西部能源结构气化的实现,缓解因砍伐森林、破坏植被带来的环境压力,但管道途经地区地貌类型复杂,生态环境脆弱,水土保持工作尤为重要改变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提高清洁能源的使用比例,有效地改善大气环境,提高当地人民的生活质量第107页,共12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2.南水北调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1)有利影响:

有利于回补地下水;遏制缺水造成的生态环境恶化,保护湿地和生物多样性。(2)不利影响:

中线和东线使北方灌区土壤产生次生盐渍化;中线还对汉江中下游的水位、流量等水文特征产生较大影响。第108页,共12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例题:读某区域能源调配图,回答下列问题。第109页,共12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1)图中“西电东送”南线工程电力构成以______电为主,__________电为辅。(2)近年来该区域从越南中部进口煤炭数量逐渐超过优质的晋煤,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110页,共12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3)2010年元月,该区域电煤供应形势严峻,缺口日益加大。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有(多项选择)(

)

A.气温较正常年份偏低,电力需求加大B.渤海冰情严重,晋煤外运受阻

C.金融危机冲击,工厂开工不足D.产业结构升级,高耗能企业增多(4)针对上题分析的可能原因,提出相应的对策。第111页,共12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点睛:能源分布不均及其跨区域调配。思路点拨:该题考查的知识点为区域能源、资源开发、资源调配。

(1)西电东送南线工程起点为云贵高原,该地区河流落差大、降水丰富,水能资源非常丰富,同时也是长江以南地区煤炭资源丰富的地区,因此以水电为主,兼有火电。

(2)越南煤与晋煤相比较,品质不占优势,但其与珠三角地区距离近,运费相对低廉。第112页,共12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

(3)华南地区电煤供应紧张是我国冬季多年出现的经济现象,这与冬季取暖用煤有关,同时也与交通受阻有关,2010年元月渤海出现罕见的海冰覆盖,使得北煤南运不畅。

(4)采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