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11页2022-2023学年山东省聊城市重点中学高二(下)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9小题,共35.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算法是指计算机为了完成特定任务的计算步骤,用于计算、数据处理和自动预测推理。当前,算法技术广泛融入线上线下的各种应用场景,在提供各种便利性的同时,其可能带来的副作用“算法作恶”逐渐引起人们重视。
算法自身不会对人们造成直接的危害,一般是通过算法的运行对人们的行为心理带来影响,算法作恶背后的心理效应主要包括回声室效应、信息茧房和尖叫效应等。
回声室效应指的是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中,一些意见相近的声音不断重复,并以夸张或其他扭曲形式重复,令处于相对封闭环境中的大多数人认为这些扭曲的故事就是事实的全部。网络技术使得信息的传递和分享变得更加便捷简单,但也在无形中打造出一个封闭的、高度同质化的“回声室”,使得人们更重视跟自己的假设或信念一致的事例。目前部分商业网站会根据用户的搜寻结果,进一步提供内容相近的网络信息,这种让人产生“挠到痒处”的心态反而会带来一定的问题。当我们越喜欢看某一类的文章,算法就越会更多推送类似的内容,这导致我们越来越加深自己原本的想法,即便自己原本的想法可能并不都是正确的。
在信息传播中,因公众自身的信息需求并非全方位的,一般只注意自己选择的东西和使自己愉悦的内容,久而久之,会陷入像蚕茧一般的“信息茧房”中。信息茧房会加剧网络用户群体的极化,群体内的成员与外部交流会大幅减少,群体成员因为拥有相似的观点和看法,内部趋同的特征愈发显著,容易产生盲目自信、心胸狭隘等不良心理,并诱发极端思想和极端行为。
互联网平台的功能设置中,有时为了规避用户的反对,将一些体现个人自主性的设置隐藏很深,一般用户面对眼花缭乱的设置,很多情况下只能接受系统的缺省设置,将自主性完全交由平台。这种情况下,个体会不自觉地陷入平台算法推荐的信息中,对推荐内容感到高度满意并很难感知到自身的信息受限。算法借此不断培养用户对平台的依赖,久之,用户信息接收维度变窄,获取渠道单一,在单调的信息交互中形成特定的兴趣习惯,深陷“信息茧房”的桎梏。
尖叫效应是在资讯传播中得以显著体现,通过非法剪拼改编的惊悚、恶搞等低俗内容,迅速引发人们的大量关注,无论是从满足人们的猎奇心理,还是引发人们的指责批评,都能获取高额的流量和点击率。在网络关注为王、流量为王的导向下,这种效应会成为一种传播的价值导向,吸引更多人制作违反道德、违反法律法规的内容,在众多平台的裂变式传播下,对人们尤其是青少年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造成不良影响,算法就会沦为尖叫效应的帮凶。(摘编自朱廷劭《算法技术人文应用中的向善思考》,《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22年第10期)材料二
如今,AI已经开始进入我们的生活,AI会利用大量的数据,再通过一定的算法,验证过去学者们依靠观察、访谈等传统社会科学方法所得到的有关人类社会的认识理论,但有时也会给出一些令人“大跌眼镜”的观点,貌似违反了过去我们对于人类社会的认知常识。
在有些专家看来,如果通过数据、算法得出的结果违反直觉或者常识,这不仅是常见的,而且是应该的。“直觉、常识本身就不一定是正确的,大数据很大的一个优点就是帮助我们寻找出一些靠人类直觉无法得到的结论。”
但要依靠数据和算法对人类社会进行理解、解释,乃至帮助人们进行抉择,数据就必须具备一定条件。首先是数据规模要足够大,即使无法做到全样本数据,也应尽量实现数据来源的随机性,选择的数据要有代表性;其次则是数据质量应尽量可靠,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要有所保证;此外,如果有统一的数据接口标准,算法的复杂性也能够大大降低。
如果上述要求能够得到满足,那么当我们利用AI进行决策时,将更有可能得到更加准确的结果。但人类社会高度复杂,并且时刻都在变化,相对固定的算法很难做到长久有效。而且,算法的不断更新、修正,也是保证大数据应用能够取得可靠结果的重要因素。以互联网上运行的推荐算法为例,可能几小时就会迭代一次。
信息获取方式的变化毫无疑问是近年来数据和算法给大众带来的最大改变之一。因此,也不断有批评者对信息推荐算法导致“信息茧房”效应加剧的问题进行批判。有研究表明,“信息茧房”是算法和受众认知偏好共同作用下的结果,两者缺一不可。
算法归根结底是受人控制的,算法的规则是人制定的。人完全可以写出一个“走向另外一个极端”的算法,让大家的选择多样化,远离“信息茧房”,但是这种算法不符合商业利益,所以没有人去做。
所以,人与大数据、算法之间不存在固有矛盾。大数据、算法的应用是为了提高人类某些行为的效率,是为人类服务的,总体上是需要拥抱的。同时,如果大数据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当然也会产生负面效果,但我们不能因噎废食。
我们应该合理、恰当地应用大数据和算法,使其更好地为人类服务,要避免其被别有用心的人用于不利于社会发展的用途,比如大数据杀熟、大数据售假等,而这则需要有关部门提高监管水平,营造一个良好的互联网环境。(摘编自都芃《在做选择这方面
人类直觉竟不敌数据和算法?》,《科技日报》)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算法技术本身是为人们生活提供便利的信息技术,应用时可能产生的“算法作恶”并非它固有的特性。
B.回声室效应、信息茧房效应和尖叫效应等是互联网时代随着算法技术的广泛应用而产生的心理效应。
C.“信息茧房”使网络用户群体观点和看法愈加趋同,更容易丧失对事物的客观判断,产生错误心理和行为。
D.人是算法的控制者和算法规则的制定者,算法应用方向和方式的选择,反映了人在利益方面的权衡。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互联网平台不应将个人自主性的设置搞得复杂隐蔽,这种加剧用户陷入“信息茧房”的做法是错误的。
B.网络平台和信息传播者不能利用尖叫效应来博取关注度和流量,尤其是面对青少年这个群体。
C.利用数据、算法得出违反人类直觉或者常识的结果,恰恰能够体现数据、算法对于人类独特的价值。
D.算法更新得越快,其取得的结果就越可靠,就能用来对人类社会进行理解、解释,帮助人们进行抉择。3.下列选项,和材料一中所说现象最符合的一项是
A.夫妻使用同一款短视频APP,丈夫看到的多是体育军事,妻子则多是美妆美食。
B.在某“文化交流群”中,本来现实中身份各异的成员在群里都互称“大师”。
C.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卡夫卡也说过“应该阅读那些伤害我们和捅我们一刀的书”。
D.张老师喜欢看纪录片,在央视播放的纪录片中他最感兴趣的是人物类纪录片。4.结合两则材料,概括人与算法的关系。5.在享受算法带来的生活便利的同时,个人如何减少甚至避免“算法作恶”的影响,请结合材料一谈谈你的看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公社书记
郭澄清我被分配到公社里做宣传干事,今天上任。
公社办公室里冷清清的,只有秘书一个人。他待人很热情,一面给我倒水,一面向我介绍书记是谁,社长是谁……我问他:“他们都干什么去啦?”“全下队啦。”
“项书记什么时候下去的?”
“今天早上。”秘书回答说,“昨天晚上赶回来,向县委作了个电话汇报,今天起早看了一阵文件,又下去了。”
“去哪儿啦?”
“那我得看看。”秘书往东南墙角一望,回头说,“上南部去啦。老项有个习惯,南去准扛猎枪,北去准背粪篓。”
“这是为什么?”
“你听我说呵,北部有条公路,车马多,粪多,背上筐,走一趟,准能闹个满载;南部有片山岗,草多,洞多,野物多,扛上枪,保险!”
我又乘兴问道:“书记的枪法怎么样?”“百发百中,全社第一。”
这时,我恨不能一下子见到项书记。秘书向我建议说:“他不来,你也没事干,你干脆去找他吧!”
我离开公社,顺着杨柳成荫的机耕道,一直向南走去。天晴地湿,风吹禾摇,一路都是丰收景象。我听见一伙干活的社员们,好像是在议论项书记,就势问道:“喂!借光,你们见到项书记没有?”
“见到啦!刚过去,到方庄去啦!”一位快嘴姑娘指手画脚地说,还有几位老汉插言插语,热情地向我介绍书记的长相和衣着。不过,我都没有用心听,一个公社书记的模样,我是可以想象出来的!
又走了一里多路,见路边蹲着一个人,农村干部打扮,怀里竖着一支长筒猎枪,蹲在那儿正对着一棵棉花出神。我暗自赞叹:“项书记可真朴素呵,不愧为劳动人民出身的干部!”
“项,项……同志,你就是项书记吧?”
那人打量我一眼,眯笑着说:“对了一半儿!我姓项,可不是书记,是副社长!”
他告诉我,方才项书记和社员们锄了一阵地,又和他研究了一番棉花生长情况,对棉花的中期管理提出指导意见,把枪放在这儿,就往方庄去了,现在还过不去前面的黄土岗……
来到黄土岗,只见有一位推车的老汉。这老汉,标准的老农打扮:头上戴着一顶破草帽,肩上搭着一件灰不灰黄不黄的褂子,整个脊背又黑又亮,裤脚卷过膝盖,脚上没有穿鞋,后腰上插着旱烟袋,像钟摆似的两边摆动着。
“老乡,到哪儿去呀?”
“上方庄。”他擦了一把满脸的汗水,又问我,“小伙子,你上哪?”
“也到方庄。”
“那好,我抓你个差吧。”说着,他放下车子,在车子上栓了一条绳子,向我一举,笑哈哈地说:“来,小伙子,帮帮忙吧,前边这条路不大好走!”
没办法,我只好接过绳子,拉起车子来。使我惊奇的事发生了,他抓我这个差,不感激我也罢,还一股劲地挑三挑四:
“小伙子,你缺‘基本功’呵——不带劲!……不懂?我告诉你——塌下腰,挺起胸来、再挺挺。把头抬起来,眼向前看。把膀子晃开,把胳膊甩开,甩上点劲儿……”
走进方庄,天已傍晌,社员们刚刚收工。一进村,几个男社员从各个角落凑过来,热情地打招呼。一位小伙子接过车子,继续推。一位大娘大概是听到了喊声,急急忙忙走出门,手扶门框开了腔:“老项!中午到我家来,我还有活叫你干哩!”老项摘下草帽扇着风,笑哈哈地说:“好吧,王大娘,中午你多做一个人的饭,我先到队部。”
方才我被这情景迷住了。现在老项一走,我倒忽地想起一件事来,便向身边的一位中年人问道:“同志,项书记在哪里?”
“项书记?”那人沉静一下,“哦,你找我呵?”
我就自我介绍起来。说着说着,他嗄嘎地笑了:“同志,你弄错了。你是找公社书记吧?我是支部书记!”
“公社书记呐?”
“方才你给谁拉的车子?他就是公社书记呀!”
支书又补充说:“你别看我们老项这样儿,论本事可不简单啦,是锄杆,是枪杆,是笔杆……”他一说到“笔杆”,我忽然想起一件事来:前几天的省报上,曾发表过他的一篇稿子。他在这篇稿子里,用自己的工作实践,论证了研究党的政策的重要性。这篇稿子发表后,影响很大。当时,我曾这样想:“项书记一定是个知识分子干部,也一定整天埋头书案……”
支书越说越有劲:“老项常跟咱讲,建设社会主义,‘三个杆子’缺一不可。对于咱们这些领导农业生产的人来说,尤其是不要跟锄杆子闹不团结!”
支书领我来到队部,这时的项书记,打扮和在路上一样;不过,我觉得他似乎比那时高了许多。我走上前去,恭敬地喊了一声“项书记”,接着就自我介绍。他非要让我喊他“老项”,说:“你就把路上叫我‘老乡’的尾音加重,‘老乡’改成‘老项’,这多省劲!小崔!”
这时,街上传来老大娘的喊声:“老项哟!吃饭了!”于是,我随在老项的身后,向王大娘家走去。
我实在跑累了,吃完饭,身子一躺就入了梦乡。一觉醒来时,天已过半晌。我赶到地里时,人们大概已经干了一阵子活,老项正坐在柳树下和社员聊天。
我问老项:“我干什么活呀?”
“你第一次出勤,就派你个轻松活吧!”他指着那辆车子说,“你把它送到何庄去吧。”又嘱咐说:“你到了那里,要利用今天晚上的时间,帮助队干部们,讨论讨论抓好生产和群众生活问题……”
我推着车子走在路上,耳边还在响着老项那朗朗的笑声,眼前晃动着老项那高大的身影……(选自1963年11月《人民文学》,有删改)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我”对老乡“挑三挑四”的态度感到惊奇但并不厌烦,展现了基层青年干部谦逊的服务态度。
B.小说中“塌下腰”“挺起胸”“把胳膊甩开”等动作要求,间接勾勒出农村人们劳作的真实状态。
C.小说多处用“老项”这一称呼,既体现项书记平易近人,又反映当时农村和谐融洽的干群关系。
D.“农村干部打扮”“标准的老农打扮”“知识分子干部”,项书记鲜明形象在“我”面前依次呈现。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小说的开头写“我”上任报到,公社办公室冷冷清清,只有秘书一人,其目的是与下文农村热闹劳动场面形成对比。
B.寻找途中,姑娘和几位老汉的热情指点与后文中方庄社员们的热情招呼相呼应,从侧面衬托出项书记深受群众的爱戴。
C.“我忽然想起一件事来”运用插叙,丰富了小说内容,突出了项书记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水平,强化了小说的现实意义。
D.小说采用第一人称,讲述“我”上任第一天的所见所闻,记叙了平凡普通的乡村生活故事,给读者以亲近感和真实感。8.小说采用哪些手法突出项书记的人物形象,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9.有人评价,这篇小说是20世纪60年代中国乡土小说的“范本”。本文的乡土特色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二、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5小题,共20.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魏主雅重门族。陇西李冲以才识见任,当朝贵重,所结姻亲,莫非清望。帝以其女为夫人。魏旧制:王国舍人①皆应娶八族及清修之门。咸阳王禧娶隶户为之,帝深责之,因下诏为其聘室:“前者所纳,可为妾媵。咸阳王禧,可聘故颖川太守陇西李辅女。”时赵郡诸李,人物尤多,各盛家风。众议以薛氏为河东茂族。帝曰:“薛氏,蜀也。岂可入郡姓!”直阁薛宗起执戟在殿下,出次对曰:“臣之先人,汉末仕蜀,二世复归河东,今六世相袭,非蜀人也。伏以陛下黄帝之胤,受封北土,岂可亦谓之胡邪?今不预郡姓,何以生为!”乃碎戟于地。帝徐曰:“然则朕甲、卿乙乎?”乃入郡姓,仍曰:“卿非‘宗起’,乃‘起宗’也!”帝与群臣论选调曰:“近世高卑出身,各有常分;此果如何?”李冲对曰:“未审上古已来,张官列位,为膏梁子弟乎,为致治乎?”帝曰:“欲为治耳。”冲曰:“然则陛下今日何为专取门品,不拔才能乎?”帝曰:“苟有过人之才,不患不知。然君子之门,借使无当世之用,要自德行纯笃,朕故用之。”冲曰:“傅说、吕望,岂可以门地得之!”帝曰:“非常之人,旷世乃有一二耳。”秘书令李彪曰:“陛下若专取门地,不审鲁之三卿②,孰若四科③?”著作佐郎韩显宗曰:“陛下岂可以贵袭贵,以贱袭贱!”帝曰:“必有高明卓然者,朕亦不拘此制。”顷之,刘昶入朝,帝谓昶曰:“或言唯能是寄,不必拘门,朕以为不尔。何者?清浊同流混齐一等君子小人名品无别此殊为不可我令八族以上士人品第有九九品之外小人之官复有七等若有其人,可起家为三公。正恐贤才难得,不可止为一人浑我典制也。”(节选自《资治通鉴•齐纪六》)[注]①王国舍人:指诸王嫔妃。②三卿:春秋时期鲁国三位卿大夫季孙氏、孟孙氏、叔孙氏。③四科:原为儒家评定人物的分类,指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此处指四科的代表人物。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清浊同流混齐/一等君子小人/名品无别/此殊为不可/我今八族/以上士人品第有九/九品之外/小人之官复有七等/
B.清浊同流/混齐一等/君子小人/名品无别/此殊为不可/我今八族/以上士人品第有九/九品之外/小人之官复有七等/
C.清浊同流混齐/一等君子小人/名品无别/此殊为不可/我今八族以上士人/品第有九/九品之外/小人之官复有七等/
D.清浊同流/混齐一等/君子小人/名品无别/此殊为不可/我今八族以上士人/品第有九/九品之外/小人之官复有七等/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苟,在此为“假如,如果”之意,与《陈情表》中“欲苟顺私情”的“苟”含义相同。
B.伏,在此表示下对上的谦敬,与《孔雀东南飞》中“伏惟启阿母”的“伏”相同。
C.膏粱,此指富贵之家,与《红楼梦》中“寄言纨祷与膏梁”的“膏梁”含义相近。
D.起家,此指从家中征召出来,授以官职,与“白手起家”中的“起家”含义不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魏帝因为咸阳王禧违背魏国已有的制度聘娶隶户人家的女儿做嫔妃,不仅对其深加责备,还下诏书为他聘娶陇西人李辅的女儿为妻室。
B.魏帝认为薛氏属于蜀地不应该入郡姓,但在薛宗起据理力争、碎戟于地甚至以死相逼下,不仅同意薛氏入郡姓,还对薛宗起赞赏有加。
C.李冲认为自古以来陈设官爵名位就是为了把政事处理好,应该选取有才能的人充任,而不应该像魏帝那样只凭门第选取显贵人家子弟。
D.魏帝虽然表示可以打破常规选用出身低微的旷世之才,但仍然不废弃以门第选人的制度,因为他认为君子之门出来的人德行纯粹笃厚。1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陇西李冲以才识见任,当朝贵重,所结姻亲,莫非清望。
②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陈情表》)14.文中薛宗起和李彪在应答魏帝时,采用的说理方法有什么不同?请简要概括。三、诗歌鉴赏(本大题共2小题,共9.0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各题。诸将五首①(其三)
杜甫
洛阳宫殿化为烽,休道秦关百二②重。
沧海未全归禹贡,蓟门何处尽尧封③?
朝廷衮职虽多预,天下军储不自供。
稍喜临边王相国,肯销金甲事春农。【注】①《诸将五首》是杜甫在大历元年(766)秋作于夔州的政论体组诗。当时安史之乱虽已平定,但边患未根除,诗人痛感朝廷将帅平庸无能,故作诗以讽。②《史记•高祖本纪》:“秦,形胜之国,带河山之险,县隔千里,持戟百万,秦得百二焉。”裴驷《集解》引苏林曰:“得百中之二焉。秦地险固,二万人足当诸侯百万人也。”③尧封:传说尧时命舜巡视天下,划为十二州,并在十二座大山上封土为坛以作祭祀。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在首联先叙写洛阳毁于兵火的史实,再以“休道”讽刺了诸将夸口潼关可以二抵百,揭示了他们不能御敌取胜的根本原因。
B.诗人在颈联一针见血地指出,朝中大臣兼任了地方节度使的重任,不屯田积粮,致使军粮不能自给。
C.诗人在尾联把王相国和其他将领进行对比,他让边军从事农耕,减轻了朝廷的负担。也包含对朝廷用人多有不当的批评。
D.诗人以议论为诗,引经据典,不但没有破坏诗歌结构的凝练,反而使内容丰富,感情抒发更为强烈。16.本诗颔联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四、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12.0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部分。(1)《氓》中“______,______”运用比兴手法,劝诫女子不要痴迷于爱情。(2)《离骚》中“______,______”表明屈原特别注重提高自己的修养,可以说只要是美好的品格,他都学习。(3)《蜀道难》艺术地表现了蜀道的峥嵘、崎岖和不可凌越的磅礴气势,其中“______”写突兀而立的高山阻挡了太阳神的车驾,“______”则用轻疾敏捷的猿猴难以逾越反衬山势的高危。(4)《客至》中写招待寒酸简单但却满蕴真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5)《登快阁》中“______,______”两句是诗人初登快阁亭所览胜景的描绘,也是诗人胸襟抱负的写照。(6)《临安春雨初霁》中“______,______”两句,表面上看是写诗人写书品茗极其闲适恬静的生活,实际暗含诗人有志难为的无限感慨和牢骚。五、作文(本大题共1小题,共60.0分)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从山脚到山巅,不只是登顶;从起点到终点,不只是到达;从春种到秋收,不只是收获;从蓝图到实现,不只是结果;从入学到离校,不只是毕业;从孩童到耄耋,不只是成熟。
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六、其他(本大题共4小题,共14.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强盛的国家才能托举起强大的科幻产业。电影《流浪地球2》中所展示的中国制造硬“核”科技,实现了科幻与科技、浪漫与现实的双向奔赴。1月30日,中核集团官方微博账号与“小破球”梦幻①,一句“你们尽管想象,我们负责实现”,将数亿网友的爱国热情、科幻作者的创作热情、科技工作者的奋斗热情瞬间点燃,引发了一场堪称现象级的传播互动。
现实世界里中国科技水平的快速发展,为电影中的剧情设定扎实地奠定了创作基础。世界观的科学设定与科学细节的硬核展示,使得故事、思想、情感与趣味之间的关系能够达到自然浑融的状态。
电影《流浪地球2》中,在面对全球危机的过程中,人类是②的命运共同体,中国代表团用行动诠释了何谓“大国担当”。影片在整体象征、细节隐喻及复杂意义的呈现方面,表现出独树一帜的宏大格局,堪称一部跨越叙事与审美边界的佳作,而其在技术应用、艺术追求与工业水准等方面所达到的高度,足以支撑这部电影成为未来一段时间国产电影的③之作。19.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词语。20.文本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修改后的句子。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敦煌,是一条跨越东西的伟大历史桥梁。在丝绸之路上,敦煌是耀眼的明珠。它联结着东西方,串联起古中国、古印度、古希腊和古巴比伦四大文明古国。今天“一带一路”的概念,其实早已绵延千年。这条路,张骞走过,玄奘走过,不同国籍的商人们和将士们也走过。
敦煌,是一道跨越千年的时空之门。几乎所有的中国人都知道“春风不度玉门关”,但是今天若想通过画面而非文字来了解大唐盛世,①。当古代的文明被时间的长河淹没,敦煌,就成了一个可由当代进入古代的密室。敦煌,或许不是古代文明的最高峰,却是我们观察古人的难得视角。
敦煌,是一个古人绘制在墙壁上的“理想国”。那一个又一个洞窟,是古人幻想中的美好精神世界。对于一代一代画师而言,外界的困境或人生苦难都不那么重要了,重要的是开采敦煌本地的矿石和挑选丝绸之路上运输的宝石,找出其中最为绚烂的色彩,把心目中的美和对未来的想象绘制在泥制的岩石洞窟中。比起现实世界的不确定性,洞窟里的世界更加美好安宁。面对天灾、战乱和饥荒,古人们专注于把他们对未来的美好想象画在墙壁上。透过线条、色彩和画面,我们可以看到他们对美好的向往,感受到一种笃定感和向善守正的价值观。
敦煌,②。有的人提到敦煌眼里会放光,有的人则会茫然无觉。没错,对美的禀赋,可以通过这块“吸铁石”来判别。如果一个人,能确定地感受到这种巨大而延绵的吸引力,那么它不就是这个人心灵的归处吗?21.下列关于文中修辞手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用“桥梁”“门”等作比喻,形象地表现了敦煌在东西方交流中的重要沟通作用。
B.用排比的手法,强调了“丝绸之路”在人类交往和文明发展中的历史价值。
C.通过对比,突出表现了古代艺术家通过壁画来表达他们对美好生活的想象和向往。
D.以反问作结,强调了敦煌的魅力,它是追慕者的精神家园。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8个字。
答案和解析1~5.【答案】B、D、A、、【解析】(1)B.这些心理效应并非因算法技术应用而产生,原文“算法自身不会对人们造成直接的危害,一般是通过算法的运行对人们的行为心理带来影响,算法作恶背后的心理效应主要包括回声室效应、信息茧房和尖叫效应等”。
故选:B。
(2)D.“对人类社会进行理解、解释,帮助人们进行抉择”还需要更多条件,不取决于算法的更新。
故选:D。
(3)材料一主要说的是“算法作恶”,具体介绍了回声室效应、信息茧房和尖叫效应三种方式,根据“当我们越喜欢看某一类的文章,算法就越会更多推送类似的内容,这导致我们越来越加深自己原本的想法,即便自己原本的想法可能并不都是正确的”,由此可知,A.夫妻两人使用同一款APP,而两人看到的内容不同,这是根据喜好进行推送,这属于回声室效应,所以最符合材料一的现象。
故选:A。
(4)“算法归根结底是受人控制的,算法的规则是人制定的”人开发出算法技术,算法广泛应用于人的生活。“算法技术广泛融入线上线下的各种应用场景,在提供各种便利性的同时,其可能带来的副作用”,算法既能给人们提供生活的便利,其运行也能对人的行为心理产生影响。“大数据、算法的应用是为了提高人类某些行为的效率,是为人类服务的,总体上是需要拥抱的。同时,如果大数据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当然也会产生负面效果,但我们不能因噎废食”,算法是高效率的工具,人对算法的应用要趋利避害。“我们应该合理、恰当地应用大数据和算法,使其更好地为人类服务,要避免其被别有用心的人用于不利于社会发展的用途……而这则需要有关部门提高监管水平,营造一个良好的互联网环境”,法会被不当使用,政府要对算法的应用加强监管。
(5)“算法技术广泛融入线上线下的各种应用场景,在提供各种便利性的同时,其可能带来的副作用‘算法作恶’逐渐引起人们重视”,了解算法在互联网中的运行特点,对“算法作恶”有警觉意识。“回声室效应……当我们越喜欢看某一类的文章,算法就越会更多推送类似的内容,这导致我们越来越加深自己原本的想法,即便自己原本的想法可能并不都是正确的”,拓宽视野,使兴趣更加广泛;辩证思考,不固执己见。“算法借此不断培养用户对平台的依赖,久之,用户信息接收维度变窄,获取渠道单一,在单调的信息交互中形成特定的兴趣习惯,深陷‘信息茧房’的桎梏”,注重与现实世界的交流,有节制地使用互联网,不沉迷其中。“在网络关注为王、流量为王的导向下,这种效应会成为一种传播的价值导向,吸引更多人制作违反道德、违反法律法规的内容,在众多平台的裂变式传播下,对人们尤其是青少年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造成不良影响,算法就会沦为尖叫效应的帮凶”,端正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觉抵制低俗不良、违反道德法律的内容。
答案:
(1)B
(2)D
(3)A
(4)①人开发出算法技术,算法广泛应用于人的生活。②算法既能给人们提供生活的便利,其运行也能对人的行为心理产生影响。③算法是高效率的工具,人对算法的应用要趋利避害。④算法会被不当使用,政府要对算法的应用加强监管。
(5)①了解算法在互联网中的运行特点,对“算法作恶”有警觉意识。②拓宽视野,使兴趣更加广泛;辩证思考,不固执己见。③注重与现实世界的交流,有节制地使用互联网,不沉迷其中。④端正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觉抵制低俗不良、违反道德法律的内容。
(1)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理解和分析材料相关内容,做好选项和文章内容的比对,确认正确选项。
(2)本题考查根据材料信息进行理解推断的能力。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理解和分析材料内容,做好选项和文章内容的比对,确认正确选项。
(3)本题考查的是分析文中所说的现象的能力。首先把握现象,明确具体内容,进行分析,比对选项,得出答案。
(4)本题考查对文章信息的整合和对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其次确定答题区间,第三要勾画出相关语句,第四进行整合。
(5)本题考查探究某一问题,提出自己个性化见解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返回文本找到关于这一问题的相关语句,分析作者的观点态度,再联系实际进行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方法:
1.寻找所需信息。发现文本关键信息是核心,善于抓住文中负载关键信息的词句,剔除与阅读目的无关的多余信息,从字面看出表达的言外之意,以快速锁定要寻找的目标。
2.整合得出结论。对于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在没有详细且明确的陈述言语的情况下,需要将文本中有关联的信息通过比较、归纳、综合进行加工处理,判断出题人的真实意图,从而整合得出有效的结论。
3.构建文本意义。对于多种材料组合的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要注意识别文本材料的主题,联系实际需求,找出文本的写作目的,为材料信息内容排序,联系文本中的不同资料,结合自己的知识、想法和经验,提出独特见解,自主构建文本的意义。
6~9.【答案】D、A、、【解析】(1)D.文中“我”所看到的项书记是“标准的老农打扮”,“农村干部打扮”的是副社长,“知识分子干部”是“我”在看项书记发表文章时对他的想象,所以选项表述不当。
故选D。
(2)A.“其目的是与下文农村热闹劳动场面形成对比”说法错误,其目的应该是为了下文寻找项书记,刻画项书记的农村基层干部形象作铺垫。
故选A。
(3)延宕手法:所谓延宕,就是拉长故事的前奏,将故事的高潮故意拖延,从而减缓情节发展的节奏,增加故事的内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根据原文内容可知,“我”到公社报到时,项书记下乡,“我”未能与他相见;在寻找项书记途中,把项副社长误认成项书记;在黄土岗,帮助老乡拉车却不知他的真实身份;进入方庄后,把项支书误认成项书记。文中拖延了项书记的出场,加强了“我”对见到项书记的心理期待,增加了故事的内涵,也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从多个角度塑造了项书记勤政爱民、朴实亲切的人物形象。
侧面烘托:项书记还未出场之前,文中用大量的笔墨描写了其他人物对他的介绍和评价,侧面烘托了项书记平易近人、“多面手”的高大形象。如“上南部去啦。老项有个习惯,南去准扛猎枪,北去准背粪篓”,从秘书口中塑造了项书记的勤政爱民的形象;“支书又补充说:‘你别看我们老项这样儿,论本事可不简单啦,是锄杆,是枪杆,是笔杆……’”在项支书的叙说中凸显了项书记“多面手”的高大形象。
正面描写:文中“这老汉,标准的老农打扮:头上戴着一顶破草帽,肩上搭着一件灰不灰黄不黄的褂子,整个脊背又黑又亮,裤脚卷过膝盖,脚上没有穿鞋,后腰上插着旱烟袋,像钟摆似的两边摆动着”是对项书记外貌的描写,突出了他朴实的农民形象;“又嘱咐说:‘你到了那里,要利用今天晚上的时间,帮助队干部们,讨论讨论抓好生产和群众生活问题……’”是对项书记语言的描写,突出他关心农民、关注生产的农村基层干部的形象。
(4)从内容选取上:根据原文“他告诉我,方才项书记和社员们锄了一阵地,又和他研究了一番棉花生长情况,对棉花的中期管理提出指导意见,把枪放在这儿,就往方庄去了,现在还过不去前面的黄土岗……”可知,小说中呈现了典型的农村生活内容,如叙写了“锄地”“研究棉花生长”“收工”“劳动间隙聊天”等乡土生活场景,充满了乡土风味。
从人物塑造上:根据原文“‘见到啦!刚过去,到方庄去啦!’一位快嘴姑娘指手画脚地说”“一位大娘大概是听到了喊声,急急忙忙走出门,手扶门框开了腔:‘老项!中午到我家来,我还有活叫你干哩!’老项摘下草帽扇着风,笑哈哈地说:‘好吧,王大娘,中午你多做一个人的饭,我先到队部’”“支书又补充说……支书越说越有劲……尤其是不要跟锄杆子闹不团结”可知,文中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农村百姓形象,如“快嘴姑娘”“王大娘”“村支书”等,体现出了乡土特色。
从主题上:根据原文“你别看我们老项这样儿,论本事可不简单啦,是锄杆,是枪杆,是笔杆……”“老项常跟咱讲,建设社会主义,‘三个杆子’缺一不可。对于咱们这些领导农业生产的人来说,尤其是不要跟锄杆子闹不团结”可知,文中凸显“项书记”这一农村基层干部形象,通过项书记与周围群众的融洽关系,表现了农村干群关系和谐、积极向上的主题。
从语言风格上:根据文中“你听我说呵、北部有条公路,车马多,粪多,背上筐,走一趟,准能闹个满载;南部有片山岗,草多,洞多,野物多,扛上枪,保险”“小伙子,你缺‘基本功’呵——不带劲”“走进方庄,天已傍晌,社员们刚刚收工”等句子中“闹个满载”“不带劲”“傍晌”等词语可知,本文的语言生活化、口语化,亲切自然,充满了浓郁的乡土特色。
答案:
(1)D
(2)A
(3)①延宕手法。文中拉长了项书记出场的前奏,将情节故意拖延,增强了“我”对见到项书记的心理期待,使故事情节更加饱满,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②侧面烘托。文中通过其他人物的叙述侧面烘托了项书记平易近人、“多面手”的高大形象。
③正面描写。通过对项书记外貌、语言等方面的描写突出他朴实亲切的农村基层干部的形象。
(4)①呈现了典型的农村生活内容。如叙写了“锄地”“研究棉花生长”“收工”“劳动间隙聊天”等乡土生活场景。
②塑造了栩栩如生的农村百姓群像。如塑造了“快嘴姑娘”“王大娘”“村支书”等农民形象。
③凸显农村基层干部形象,表现了农村干群关系和谐、积极向上的主题。
④语言生活化、口语化,亲切自然。如“闹个满载”“不带劲”“傍晌”等充满了浓郁的乡土特色。
(1)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能力。答题时要读懂全文,仔细比对各个选项,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2)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答题时要对小说整体通读后,针对每个选项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3)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的描写手法的能力。解答此题,考生要了解作者常用语言、动作、神态、心理、肖描像来正面写人物,也会用景物烘托、他人烘托及评价等侧面描写人物。答题需要联系原文语句分析。
(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筛选和概括能力。答题时要读懂文本,筛选出符合题干要求的内容,并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
解答对文本赏析的选择题的方法是:①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所谓读全,就是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谓读准,就是要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只有对题干作全面、准确的分析理解,才能准确地答题。②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
10~14.【答案】D、A、B、、【解析】(1)句意为:因为清浊同流,混杂在一起,士人和庶人,爵位品级没有差别,这在是不可以的。我们现在八族以上的人,品第有九种;九品之外,出身低贱而做官者又分为七等。“品第”作主语,“有”作谓语,“九”作宾语,故应在“品第”前停顿,排除A、B;“清浊同流”作主语,“混齐一等”作谓语,“君子小人”作“名品无别”的主语,故“混齐一等”中间不能停顿,排除C。
故选:D。
(2)A.“含义相同”错。假如,如果;暂且。句意:如果真有过人的才能/想暂且顺从私情,奉养祖母。
B.正确。句意:我斗胆问一句,陛下是黄帝后代/我要恭恭敬敬地再向母亲您哀求。
C.正确。句意:是为了富贵人家的子弟呢/送给富贵哥儿们一句话:可别学贾宝玉这般模样。
D.正确。从家中征召出来,授以官职;兴家立业。两句中的“起家”含义不同。句意:可以授予官职做到三公/空手创立家业。
故选:A。
(3)B.“赞赏有加”错,原文是“直阁薛宗起执戟在殿下,出次对曰:‘臣之先人,汉末仕蜀,二世复归河东,今六世相袭,非蜀人也。伏以陛下黄帝之胤,受封北土,岂可亦谓之胡邪?今不预郡娃,何以生为!’乃碎戟于地。帝徐曰:‘然则朕甲、卿乙乎?’乃入郡姓”,可见,并没有“赞赏有加”。
故选:B。
(4)①“见任”,被任用;“当朝贵重”,是当朝显贵的重臣;“清望”,清誉的望族。译文:陇西人李冲凭着才学见识被任用,是当朝显贵的重臣,他联姻缔结的亲戚,没有不是有清誉的望族。
②“外”,“内”,在外面,在家里;“亲”,亲属;“茕茕孑立”,孤单无依靠地独自生活;“吊”,安慰。译文:在外面没有什么近亲,在家里又没有守候和应接叩门的童仆,孤单无依靠地独自生活,(只有自己的)身体和影子互相安慰。
(5)①根据“臣之先人,汉末仕蜀,二世复归河东,今六世相袭,非蜀人也。伏以陛下黄帝之胤,受封北土,岂可亦谓之胡邪”可知,薛宗起采用类比论证,把薛家在蜀地做官已六代,应不是河东人和魏帝是黄帝后代,受封到北方,但不是胡人作类比,使得魏帝把薛姓列为郡姓。
②根据“陛下若专取门地,不审鲁之三卿,孰若四科”可知,李彪采用对比论证,把鲁国的三卿与孔门四科的弟子相比,阐述选拔官吏要根据人才而不能根据门阀地位。
答案:
(1)D
(2)A
(3)B
(4)①陇西人李冲凭着才学见识被任用,是当朝显贵的重臣,他联姻缔结的亲戚,没有不是有清誉的望族。
②在外面没有什么近亲,在家里又没有守候和应接叩门的童仆,孤单无依靠地独自生活,(只有自己的)身体和影子互相安慰。
(5)薛宗起:类比论证;李彪:对比论证。
参考译文:
魏主(北魏孝文帝)很看重门第家族。陇西人李冲凭着才学见识被任用,是当朝显贵的重臣,他联姻缔结的亲戚,没有不是有清誉的望族。魏帝选了他的女儿做夫人。北魏旧有的制度:王国的诸嫔妃都应娶自八大姓及有清望的门第人家的女儿。咸阳王元禧娶隶户人家的女儿做嫔妃,魏帝严厉地责备了他,于是下诏令替他重新聘娶妻室,说:“以前纳娶的,可以改做小妾。咸阳王元禧,可以聘娶前颍川太守陇西人李辅的女儿。”当时,赵郡李姓诸门中,人物尤其多,都有美盛的家风。众人议论,认为薛氏是河东兴盛的家族。魏帝说:“薛氏,是蜀地人。怎么能入郡姓!”当时直阁薛宗起正在殿下拿着长戟,出列回答说:“我的祖先,汉朝末年在蜀地做官,两代以后又还归河东,如今已经六代相沿袭,不是蜀地人了。我斗胆问一句,陛下是黄帝后代,受封到北方,难道也可以说是胡人吗?现在如果不认我们为郡姓,活着还有什么意思!”于是,把手中的戟摔碎在地上。魏帝慢悠悠地说:“既然这样,那么我排列在甲,你排列在乙了?”于是,把薛姓列为郡姓,接着说:“你不是宗起,而是起宗了!”魏帝与群臣谈论选拔调派官员的事,他说:“近世以来,出身高低贵贱,各有固定名分;这种做法究竟如何?”李冲回答:“不知道上古以来,陈设官名位,是为了富贵人家的子弟呢,还是为了把政事处理好呢?”魏帝说:“想把政事处理好罢了。”李冲说:“既然这样,那么陛下为什么专门选取显贵人家的子弟,而不选拔真正有才能的人呢?”魏帝说:“如果真有过人的才能,就不担心在上位的人不知道。然而君子的门下,即使没有当代合用的人才,德行总是纯粹笃厚,所以我任用他们。”李冲说:“傅说、吕望,怎能凭门阀地位来选拔!”魏帝说:“这种不平常的人才,从古以来才有一两个罢了。”秘书令李彪说:“陛下如果专门根据门阀地位来选拔官吏,不知道鲁国的三卿与孔门四科的弟子相比,谁更优秀些?”著作佐郎韩显宗说:“陛下怎能以显贵的承衾显贵的地位,以卑贱的承衾卑贱的地位!”魏帝说:“如果真有高明卓越的,我也不拘泥这一制度。”一会儿,刘昶来到朝中,魏帝对他说:“有人说,把重任托付给有才能的人,不一定受门第拘泥,我认为不是这样。为什么呢?因为清浊同流,混杂在一起,士人和庶人,爵位品级没有差别,这实在是不可以的。我们现在八族以上的人,品第有九种;九品之外,出身低贱而做官者又分为七等。如果有特异人才,可以授予官职做到三公。我正担心贤才难得,但也不可以仅为一个人而乱了我的典章制度。”
(1)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通读全文,首先找出人名、地名、事物名、朝代名等。因为名词常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注意主语常省略。其次找动词,动词通常作谓语。借助句子成分,关键是抓住动词,以动词为中心,找前后结构关系,确定主干,从而断开句子。此外,文言虚词和特殊句式对文言文句读有很大的辅助作用。断句题还可以抓住一定不能断开的地方,用排除法做题。
(2)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意义和用法。解答文言词语意义的题主要就是推断文言词语的意义,推断词义的基本原则就是要把词放到句中去理解,根据上下已知条件加以仔细研释。“词不离句,句不离篇”是古已有之的阅读准则,对于一眼不能识别的文言实词,我们就必须结合具体语境,瞻前顾后,披文入理,推断出其意义。
(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其次,要回归文本,吃透文本表达的观点,深入理解作者的思想;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到文章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进行推敲琢磨。
(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拿到句子之后应先回归文本,然后分析句子中是否存在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短语,再按照不同的句式进行调、换、删,再采取对译法,逐字进行翻译。
(5)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艺术手法的能力。解答此题要求考生能够读懂所给文段并能够明确艺术手法的具体含义然后结合语段进行具体分析与归纳,最后形成文字答案。
解答文言文题目,应遵循三个步骤:
第一步:初读全文,整体感知,把握大概。要求集中心思,稳住神,快速浏览一遍。初步明确是“什么时间、什么人、什么事、前因后果、谁说什么话”等,对全段的内容有个粗略的了解,读懂六七成即可。因为高考作为选拔性的考试,要一下子全读懂,一般的人是绝对做不到的。
第二步:细读题目,认真研读字、词、句。在这一步阅读中,要根据题干要求,结合各选项的具体内容,一一落实、理解要求多答的字、词、句、段在文段的位置,引起回忆,运用课内所学过的知识(实词、虚词、句式、活用、倒装、特殊句式等),解决、完成较容易做的题目。
第三步:再读全文,加深理解。这一步是站在更高的层次去认知全文,加深对文意的理解,又纠正前两步中出现的偏差,是一个深入和复核的过程。
15~16.【答案】A、【解析】(1)A.“揭示了他们不能御敌取胜的根本原因”无中生有。“休道秦关百二重”意思是“不必再说秦关兵二万足以当敌百万”,言外之意是不要说秦兵勇猛了,江河险固。这些并不是决定战争胜负的根本原因。
故选:A。
(2)颔联大意是“淄青卢龙等地,拥兵割据不供贡赋,难以真正归于唐朝版图”,结合注解可知,此处用典,借用禹贡、尧封代指中国疆域。还采用了反问的手法,这两句是说,沧海、蓟门一带,仍被归降的安史余党李忠臣、田承嗣、薛嵩、李怀仙、李正己等所盘据,他们拥兵割据,自设将吏,不向朝廷缴纳贡赋,实际并未归顺朝廷,所据地区未归入国家版图。表现了诗人忧心国事,对国家前途命运的忧心,也有对朝廷无能的不满。
答案:
(1)A
(2)①颔联运用了用典、借代、反问等手法。
②诗人在颔联借用典故,以禹贡、尧封代指中国疆域,运用反问冷静指出安史之乱虽然已经平息,然叛军残余势力并未全部归顺朝廷。诗人忧心国事,表达了对时局的担心,对朝廷无能的不满。
译文:
洛阳宫殿早已化为烽火,不必再说秦关兵二万足以当敌百万。淄青卢龙等地,拥兵割据不供贡赋,难以真正归于唐朝版图。位至朝廷衮职的三公都不去屯田积谷,致使天下军粮不能自给。稍高兴的是出将临边的王相国,肯熔化金甲铸造犁锄从事农耕。
赏析:
这首是承上首“胡来不觉潼关隘”,接写安史乱平后,其余党并未真正归顺朝廷。
首联:“洛阳宫殿化为烽,休道秦关百二重。”“洛阳宫殿化为烽”,这是指洛阳两次被兵火所毁。一次是天宝十四载(755年)毁于安禄山,一次是乾元二年(759年)再毁于史思明。“秦关”,指潼关。“百二重”:“百二”,是说潼关二万兵足以当敌百万。“重”,险固。“洛阳”二句是说,宫殿都保不住,不要夸口说秦关兵二万足以当敌百万。
次联:“沧海未全归禹贡,蓟门何处尽尧封?”
“沧海”,即现在的河北、山东东部。“蓟门”,即今河北北部。“禹贡”“尧封”:这里是指国家版图。这两句是说,沧海、蓟门一带,仍被归降的安史余党李忠臣、田承嗣、薛嵩、李怀仙、李正己等所盘据,他们拥兵割据,自设将吏,不向朝廷缴纳贡赋,实际并未归顺朝廷,所据地区未归入国家版图。
三联:“朝廷衮职虽多预,天下兵储不自供。”“衮职”,朝中大臣。“预”:参与。当时朝中大臣多兼地方节度使重任,将相不分。“兵储”,指军需供给。“朝廷”二句是说,虽然朝中大臣兼任地方节度使的重任,但他们不屯田积粮,而加重赋敛和扣留朝廷粮饷。所说“天下兵储不自供”。这实际是指出朝廷用人不当所致。
末联:“稍喜临边王相国,肯销金甲事春农。”“王相国”,即王缙,作过相国,迁河南副元帅。“事春农”:指让军队屯田以自给。“稍喜”二句,说稍微可喜的是王相国还能注意让边军屯田,以减轻一点朝廷的负担。
这首表面上是责诸将不知屯田积粮以解决军食,实际上也是指责朝廷无能。
(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词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词意思,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
(2)本题考查赏析诗句,分析使用的表现手法,把握诗人情感的能力。先要理解颔联,再分析使用了怎样的手法,最后分析抒发的感情。
如何鉴赏诗歌:
(一)关注标题,明确内容和情感
标题是解读诗歌内容和形式的关键。因为诗歌的标题一般交代时间、地点、人物、情感倾向等,可以揭示思想内容,可以让人明了是哪一类诗歌,进而明了全诗的结构及表现手法等,便于快速理解诗歌。
(二)关注作者,知人论世多关联
读诗讲究“知人论世”,所以,一定要重视诗歌的作者。要尽量了解作者的身世、所处的时代特点,及创作倾向、主要内容、作品风格特点等。
(三)关注注释隐含义
高考所选诗歌大多附有注释。注释或解释疑难词语、地名,帮助考生读懂诗句;或介绍写作背景,暗示诗歌的思想主题;或介绍相关诗句,帮助考生理解诗歌用典或意境;或介绍作者,暗示诗歌的思想情感或写作风格。
(四)关注意象寄托意
意象是诗人思想感情的寄托,古人写诗喜欢用一些意象传达大致相同的思想感情。
(五)关注关键词句情感意
关键词主要是名词、动词、形容词,它们通常体现诗人思想情感或暗示主旨。情感往往体现在只言片语上,要善于把握这样的词句,借此领悟情感。
17.【答案】【小题1】于嗟鸠兮,无食桑葚【小题2】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小题3】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猿猱欲度愁攀援【小题4】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小题5】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小题6】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解析】故答案为:
(1)于嗟鸠兮
无食桑葚(重点字:葚)
(2)扈江离与辟芷兮
纫秋兰以为佩(重点字:芷)
(3)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猿猱欲度愁攀援(重点字:援)
(4)盘飧市远无兼味
樽酒家贫只旧醅(重点字:飧、醅)
(5)落木千山天远大
澄江一道月分明(重点字:澄)
(6)矮纸斜行闲作草
晴窗细乳戏分茶(重点字:闲)
本题考查了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情境式默写题一般都涉及正确理解文意及句子内涵,因此平时积累时要加强理解性记忆,弄清文章内容及句子内涵,切不可死记硬背。
《蜀道难》名句辑录:
(1)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2)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3)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4)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5)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6)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18.【答案】不懈怠于过程,不执着于结果
卡塔尔世界杯决赛上,法国队虽暂时失利,却仍有机会在悲叹与绝望中逆势而起,重拾勇气,重振辉煌。冬奥会上,羽生结弦以翩若惊鸿,婉若游龙的身姿挑战自我,虽未赢取金牌,却以那一份超越自我拼尽全力的努力赢得人们的尊敬。
正如鲁迅所言,“优胜者固然可敬,但那虽然落后而仍非跑至终点不止的竞技者”,同样值得我们尊敬。人生亦是如此,结果固然重要,但那走好每一步,把握好每一个精彩瞬间的人生,才是真正的智者。
结果诚然重要,但这需要走好每一步过程方能获得。中国人常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想要获取好结果,就必须不骄不躁不躺平,走好当下的每一步。就像法国队虽在球场上暂时失利,但能挺进决赛,也必然要靠台下十年功。而我们要想在高考考场上取得好成绩,唯有在平日学习中学好学透每一个知识点,读通背好每一个英文单词、文言诗词,才能胸有成竹。过程,不管如何曲折,都会指向结果。结果,虽如逆水行舟,有进有退,却都要靠行动产生。否则,我们永远只能站在起点望洋兴叹,踌躇不前。
但有时候,我们也急于求成,步履匆匆,但行至最后,回首来时路,却发现最美的风光反而在途中。当我们欣喜于实现目标的那一刻,殊不知,这一路走来,艰辛的历程却更让我们感动。而有时候,一直过分看重的东西,却渐行渐远,以致让我们焦虑、苦恼。这个时候,无论是否处于暂时的胜败,都能不急不躁,耐心地欣赏沿途的美景,我们才能积蓄力量,带着满满的收获驶向目的地。正如王安忆所说:“我们都是处在过程中,这是生活的本质。”唯有重视当下,享受过程,于奔跑中欣赏美景,我们才有足够的耐力度过今晚,走向明天。而在为结果而努力的过程中,我们便已收获许多。
行至终途,凡是过往,皆成序章。过往的荣耀只能用以吹嘘夸耀,过去的失败也无法见证不断进步的自己。当我们在过程中努力过、奋斗过,无论拥有何种结果,值得我们铭记的反而不是那一刻成败,而是一路奋力前行的自己。就像我们关注奥运健儿能否获得金牌,也更关注他们背后的拼搏与付出。与过程之中的拼搏相比,金牌似乎也不是最重要的了。我们所看到的,是他们即使明知前方遍布荆棘,依然初心不改。即使未能取得冠军,依旧永不言弃;虽然获得一时荣誉,依旧追求超越自我。这些精神力量,早已超越了结果本身。
今日的青年,拥有更广阔的舞台,有更多助力、更多途径实现目标;今日的青年,也有了更为宽容的外部环境,允许我们暂时失败,重头再来。那么,我们就更该努力拼搏,不给青春留遗憾;我们也可以不执著于结果,尽情享受人生路上穿花拂叶的美好。不论是过程还是结果,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这是一道引语类材料作文题。
材料中“登顶”“到达”“收获”“结果”“毕业”“成熟”是结果,而“不只是”则是强调除了结果,还有更值得我们重视的东西,比如立志、过程、奋斗等。最终的结果固然令人兴奋,但前行的过程又何尝不是一种收获,这一过程中的不畏艰险、勇于攀爬、努力拼搏,甚至是不断的反思、修正,失败后从悲叹与绝望中产生的对人生的挑战,励精图治,踔厉前行,这些更是值得回味的。由此可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标准化与标准编写》课件
-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一节植物的生殖教学课件
- 七年级写作专题作文如何选材课件
- 单位管理制度汇编大合集【职员管理】
- 单位管理制度合并汇编【人力资源管理】
- 单位管理制度呈现汇编员工管理十篇
- 《电脑常识赛宣讲》课件
- 《容积和容积单位》课件
- 《产品开发管理V》课件
- 三角形的初步认识课件
- 《安全生产法》宣传周活动宣贯课件
- 2024年度废钢再生资源买卖合同样本3篇
- 2024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计划(4篇)
- 陆军第七十五集团军医院招聘笔试真题2023
- 2024年度锅炉安全检验与保养服务合同3篇
- 《政府经济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答案
- 中南大学《大学物理C(一)》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4年01月11042国际经济法期末试题答案
- 高中生物课件
- 物业年会讲话稿范文
- TCUWA40055-2023排水管道工程自密实回填材料应用技术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