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苏教版分数的加减法教学设计_第1页
(教学设计)苏教版分数的加减法教学设计_第2页
(教学设计)苏教版分数的加减法教学设计_第3页
(教学设计)苏教版分数的加减法教学设计_第4页
(教学设计)苏教版分数的加减法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教版的加减法教学设计

加减法这一学习内容是学生学习了的根本性质、约分、通分、小数的互化、同分母加减法后的一个知识点。下面是我给大家分享的苏教版的加减法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阅读。

苏教版的加减法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掌握异分母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异分母的的加减法。

2、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交流法、主动探究法、讲授法。

教学重点:

异分母转化为同分母,正确计算异分母的加减法。

教学难点:

异分母先通分再加减的计算思路。即只有相同分母的之间才能直接相加减。

教学准备:

长方形白纸、课件。

教学过程:

一、出示情境图,提出问题。

他俩一共用着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两个人一起在同一张图片上画出自己所用的纸的大小。笑笑首先在纸上画出了这张纸的1/2,淘气继续画出这张纸的1/4。

二、启发思考

1、引导学生观察黑板上的算式,提问学生用我们以前学过的的加减法知识是否可以解出这个。学生答复道,不行的因为我们以前学过的是分母相同的的加减,这个的分母一个是2一个是4不相同。

2、讨论具体的计算方法。

3、汇报讲解,同分母的分母相同,也就是单位相同。

4、进一步小结。只有单位相同的才可以直接想加减。

三、拓展思考

笑笑比淘气多用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笑笑用了纸的1/2、淘气用了纸的1/4,所以根据题意笑笑比淘气多用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应该用减法计算。

利用上面的方法继续解题。

四、小结

通分的实质就是讲单位不同的转化成单位相同的。

五、练一练

折纸

教学反思:

分母不相同的加减法:先观察相加减的两个的单位是否相同,如果不同先通分,将分母不同的转化成分母相同的,就可以相加减了。

苏教版的加减法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通过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理解加、减法的意义,以及同分母加减法的算理。

2.在探索异分母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的过程中,感受转化的数学思想。

3.利用已有的认知根底,提高估算意识和分析概括的能力。

4.在探究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兴趣,。

教学重点:

探究异分母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异分母加减法转化为同分母加减法的探索过程。

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练习题纸。

教学过程:

一、课前交流

二、复习引入

师:老师伸出一个手指头,可以用什么数表示两个手指头呢如果要把这两个数合并起来,算式怎么写(板书:1+2=3)

师:接下来老师还是伸出一个手指头,除了1以外,你还可以用什么数表示生:1/5。(师:谁明白他意思他是怎么想的)两个手指头呢(板书:1/52/5)

师:大家能比拟出这两个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吗

三、新课教学

(一)同分母

1.设疑。

师:如果把这两个也合并起来,结果是多少肯定吗可我上二年级的女儿不这样认为她认为是3/10(板书),而且她振振有词地找到了理由,你们和我一起做一做,左手用1个手指表示1/5,右手用两个手指头表示2/5,合起来3/10。

2.解惑。

师:究竟谁的对请说明理由。

师:谁来解释一下我女儿的问题出在哪儿

师:对,在学习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关注单位“1〞。实际上我们得到的不是3个1/10,而是3个1/5,所以结果等于3/5。(板书)

3.明理。

师:这个例子说明在做这类题目的时候,我们应该注意什么

引导学生明白它们的单位没有发生变化,相加的只是单位的个数。

师:1+2=3与1/5+2/5=3/5有联系吗想一想它们的算理一样吗

师:对,它们的算理是一样的,只是计数单位发生了变化而已。

4.应用。

师:有了这种认识,这两个题目一定不成问题,谁能迅速说出答案

师: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在计算8/9-5/9时,你想到了哪个算式你能用8-5=3解释这个算式吗

5.总结。

师:观察一下我们做过的几个题目,有什么显着的特点(板书:同分母)

师:你能总结出计算这类加减法的方法吗(课件)

6.揭题。

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深入研究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板书课题)我们一起把这句话读一遍。

(二)异分母

1.承上启下。

师:我们再来看看这两个得数:3/6和3/9,我们还应该对它们作进一步的处理,谁能明白老师的意图对在计算加减法时,不是最简的要化成最简。

引导学生约分。

师:约分后得到两个最简1/2和1/3,(板书)如果只让大家找它们的不同之处,你能找到哪些

引导学生找出它们的意义、大小、单位、分母不相同(板书:异分母)等。

2.提出问题。

师:如果老师要把这两个意义不同、大小不同,单位也不相同的异分母也合并起来,我想除少数同学以外,绝大多数同学一定感到为难,实话实说,有没有这样的感觉

师:如果老师允许你们改写这个算式,而且想怎么改就怎么改,直到你会做为止,你想怎么改

3.明确方向。

师:从我们听取这些想法中,我发现一个共同的倾向,把它改成分母一样的算式就简单了,我们从这些同学的想法中能得到什么启示呢

4.转化学习。

师:是呀!我们可不可以在不改变这两个大小的情况下,把它们的分母统一起来吗请大家在草稿纸上试一试。

(1)学生尝试,教师巡视。

(2)板书讲解。

(3)课件展示。

师:我们也可以这样来理解,用同样大小的两个圆分别表示出1/2和1/3,为什么这两个的分子不能直接相加呢

师:即使我们简单的把这两份合在一起,我们也不能准确的说出它究竟占了这个圆的几分之几,因此,只有通过通分的方法,把这两个细化为3/6和2/6,从而得出它们的结果是5/6。

(4)归纳方法。

师:如果让你用一句话高度概括出异分母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你准备怎么归纳

(三)总结方法并介绍数学文化

师: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我们的学习过程,我们在学习异分母加减法时,是以什么作为根底的我们又是用什么方法转化成同分母的呢那同分母加减法又是以什么作为根底的呢

师:实际上,我们是用层层转化的思想,把新知识转化成的旧知识来学习的,转化是学习数学学习一种重要的方法,可以使新知识更为简单易懂,你们现在觉数加减法简单吗

师:让你们不可思议的是,这个简单的知识曾令欧洲人十分头痛,德语有句古老的谚语:掉进里去了。就是指说一个人遇到困难时束手无策的为难处境。这句话是怎样产生的呢(课件)

师:今天,我们走进了的世界,却并没有“掉进里去〞,轻而易举的学会了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这是因为我们勤于思考、善于总结,掌握了科学的学习方法,老师的观点是:只要愿意思考,方法总会有的。还是那句广告言“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如果老师让你们自己去解决问题,你们会“掉进里去〞吗

四、稳固练习

1.算一算。

2.选一选。

3.比一比。

4.填一填。

五、拓展提高

师:课前交流时,我们谈到了一个古老的数学问题,我们回过头再来看一看。想一想,有没有方法让三个儿子在不破坏规定的前提下继承到父亲的遗产呢这方法还真有。(课件)

师:现在能明白其中的道理吗其实,这位农夫在设计遗嘱时,是把18作为单位“1〞,而他只留下了17头牛,是18头牛的17/18,而三兄弟的分牛的份额17/18刚刚一样,只不过在分年是我们要以18作为单位“1〞,没不是用17作为单位“1〞。

六、总结全课

苏教版的加减法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从学生原有知识经验出发,引导学生通过主动探索、合作交流的方式掌握带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合理地进行计算。

2、在探索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比拟、归纳、概括和表述的能力,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3、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获得情感体验,感受到探索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

带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的带加减法的算理。

教学过程:

一、了解学生的学习经验

1、我们已学过了哪些加减法(板书:加减法)

(学生答复:同分母加减法,异分母加减法,1减真……)

2、根据你的学习经验想一想:接下去我们还会研究哪些加减法

(学生表达,教师调控)

设计意图: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同分母加减法,异分母加减法。通过复习旧知引新,激活了学生的知识储藏,促使学生饶有兴趣地进入主动学习的状态。

3、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带的加减法。(补充课题:带加减法)

二、研究算法,探索算理

1、你能举几个带吗这几个数能组成哪些加减法算式

(学生举例,教师板演,注意分类。黑板上应有一道同分母的加法、一道同分母减法、一道异分母加法、与一道异分母减法)

2、请大家从这四题中选一道加法与一道减法进行计算,边算边思考以下两个问题

(1)是怎样计算带加减法的

(2)能找到其他不同的方法吗

(教师巡视,让不同方法的学生板演)

设计意图:给学生充分自由的空间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充分调动了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

3、组织学生讨论:你觉得哪种方法好为什么要这样计算

(让学生说清楚算法与算理,对板演的不同方法进行比照,得出优化的方法;注意发现有没有“将化成小数来计算〞的方法出现,如有的话,也可集体认识、辨析一下这样的方法。)

设计意图:在这个提倡和促进了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环节,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在小组活动中虚心的倾听别人的学习经验中有了针对自己针对不同学习内容的不同的收获,而教师充分参与活动,做活动中学生们的支持者、参与者。

4、那么你觉得带加减法应该怎样进行计算呢

(带相加减,整数局部和局部分别相加减,再把所得的数合并起来。)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三、稳固算理,熟练算法

1、计算。

2、生活应用。

设计意图:稳固所学概念,发现和弥补教学中的遗漏和缺乏,强化根本技能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品质。

四、小结

学了今天这节课,大家有什么收获吗

五、课后延伸(机动)

苏教版的加减法教学设计4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00页l例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的加、减法。

2、在理解意义的根底上,使学生学会解决简单的有关加减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运用的加减计算来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教学例3

1减几分之几

有前一节课的根底,这道题可以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

(1)生独立思考,动手实践;

(2)汇报交流时让学生说出是怎样想的,把1看作多少来减的

(3)稳固练习1-4/51-2/61-7/9(指名让学生板演)

计算并思考,这几道题中的1分别应该看作多少来计算

2、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我们需要注意哪些问题还有问题吗

3、计算(做一做第2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同桌互评,最后选加减法题各1——2道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4、完成练习二十三的第3题(一块巧克力,小东吃了1/8,小红吃了3/8,一共吃了几分之几还剩几分之几)

(1)生读题,弄清题意,明确有两个问题;

(2)生独立解答(有困难的学生可借助长方形纸的折画);

(3)集体订正,让学生说出用多少表示这一块巧克力计算时看作多少来算的

5、练习第二十三的第四题(一杯果汁,喝了5/6,杯中还有几分之几)

(1)生读题,弄清题意;

(2)生独立解答;

(3)集体订正,让学生说出一杯果汁用什么表示在这里看作几分之几来计算

6、妈妈买了一些蔬菜回家

卷心菜5/7千克辣椒2/7千克萝卜3/7千克白菜4/7千克

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你能列式解答吗

二、课堂小结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

苏教版的加减法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1、学会通过信息窗提供的信息提出问题,并运用简单的的加、减法解决问题。

2、通过小组交流,合作探索,体验算法的多样化,培养初步的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

3、经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充分体验解决数学问题的成功感,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简单的加减法计算。

教学难点:

理解同分母加减法的算理。

教学准备:

课件圆片长方形、正方形纸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引入(课件出示情境图)

谈话:同学们,我们已经知道,我们每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身体都会发生奇妙的变化。当你长大成人的时候,身体各局部的比例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吗出示情境图

(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

2、从情境图中你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

3、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出示本节课重点解决的问题)

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一)解决问题:“躯干和下肢共占身长的几分之几〞学习同分母加法。

1、独立思考、尝试计算

谈话:怎样列式想一想:怎样计算

2、组内交流

以小组为单位运用手中的图片折一折、涂一涂,看看3/8+4/8是不是等于7/8,然后交流自己的想法。

3、小组选派代表汇报

4、全班交流算法

(1)3/8表示8份中的3份,4/8表示8份中的4份,3加4是7份,8份中的7份就是7/8。

(2)3/8是3个1/8,4/8是4个1/8,3个1/8加4个1/8就是7个1/8,即7/8。

5、小练习(4道同分母加法)

6、观察以上4道算式,你有哪些发现

分母相同——同分母

7、比照总结、深化方法

分母不变,分子相加。

(二)解决问题:成年人的下身比上身长的局部是身高的几分之几,学习同分母减法

1、独立计算

谈话:根据同分母加法想一想:同分母减法怎样计算

2、班内交流

3、小结算法:同分母相减,分母不变,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