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新课标背景下小学音乐单元作业设计探索 论文_第1页
艺术新课标背景下小学音乐单元作业设计探索 论文_第2页
艺术新课标背景下小学音乐单元作业设计探索 论文_第3页
艺术新课标背景下小学音乐单元作业设计探索 论文_第4页
艺术新课标背景下小学音乐单元作业设计探索 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安徽省中小学教育教学论文评选艺术新课标背景下小学音乐单元作业设计探索摘要:《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要求教师进行音乐单元作业设计时,要分学段设置不同的学习任务,充分围绕核心素养导向、突出目标导向、多情景融合的作业设计思路。本文以人民音乐出版社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妈妈的歌》为例,探索在艺术新课标背景下小学音乐课时、单元作业的设计理念、设计思路、设计框架等内容,并尝试通过“音”“诗”“画”等多种艺术融合形式考核学生对音乐知识的掌握程度,引导学生音乐学习方式变革,充分发挥音乐育人功能。 关键词:艺术新课标,小学音乐,单元作业设计

引言:2022年4月21日,教育部正式颁布《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艺术新课标”)。艺术新课标明确指出艺术新课程的具体内容,要以音乐、美术为主线,同时又有机融入舞蹈、戏剧(含戏曲)、影视(含数字媒体艺术)等方面内容,增强了艺术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强化艺术课程育人的整体性和系统性,优化艺术课程内容结构、研制学业质量标准、增强了指导性、加强了学段衔接,对推动艺术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艺术新课标指出音乐学科课程内容包括“欣赏”“表现”“创造”和“联系”4类艺术实践,涵盖14项具体学习内容,分学段设置不同的学习任务,要求艺术教学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核心素养为导向。规定作业设计应注重素养立意,体现开放性、情境性、整合性,难度要合理,类型要多样,可包括独立完成型与团队合作型、书面型与活动实践型、巩固练习型与创意实践型,也包括共性化作业与个性化作业[1]。为此,本文以人民音乐出版社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妈妈的歌》为例,探索在艺术新课标背景下小学音乐单元作业设计的基本理念、基本思路、基本框架内容,更好地发挥音乐作业在学生美育方面的功能,更加准确地评价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的发展状况。一、小学音乐单元作业设计理念要以音乐核心素养为导向核心素养是发挥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艺术新课标中指出音乐课程的核心素养包括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文化理解等几方面内容,突出课程整体与人与以美育人的有机统一。教师在作业设计时应从音乐核心素养的培养高度把握作业设计的达12022年安徽省中小学教育教学论文评选成度,有效落实艺术新课标的理念,在作业设计中充分考虑音乐课程的特性,让学生通过“欣赏”“表现”“创造”“联系”等完成各项作业,从而引导学生扎实掌握相关的音乐基本知识,提升审美感知和文化理解素养、艺术表现素养、创意实践素养和文化理解素养。《妈妈的歌》单元课标要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学唱、聆听歌曲,在与音乐作品的情感共鸣中,焕发对母亲的热爱和感激之情;能自信、自然地进行歌唱和表演,在实践中增强与他人的合作交流能力;在探究、即兴表演和编创中保持好奇心,乐于表达个性和创意;关注生活中的音乐现象,对于音乐与姊妹艺术、其他学科的联系,有初步的了解。单元学习目标要求学生要能够用优美、流畅、亲切的声音演唱《妈妈的心》,用歌声表达对妈妈的感恩之情;还要能分辨聆听相近音乐作品的演唱形式,如:《妈妈》、《妈妈宝贝》和《母亲教我的歌》等;并能用慢速、深情、轻柔的歌声演唱《唱给妈妈的摇篮曲》,并能根据歌词的内容、情境选择合适的演唱速度、恰当的肢体动作演绎歌曲,学会用不同的音乐速度变化在歌曲中的表现作用。那么与之相对应的课时作业设计、单元作业设计就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学习目标的达成,具体来说首先是学生通过完成作业培养对音乐课程的兴趣,并能用正确的姿势、自然的声音,自信、有感情地独唱或与同伴合作演唱;其次,能感知休止符、音乐速度引起音乐情绪、情感的变化,听辨演唱形式、旋律进行上的不同特点等乐理知识;最后,能运用信息技术或其他方式搜集、听赏音乐,能根据需要选用合适的音乐,并能通过多样化艺术实践,将音乐知识与生活、姊妹艺术及其他学科相融合,达到提升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作用。二、小学音乐单元作业设计思路采用逆向思维设计以核心素养成果为目标导向,以学生学习收获为根本教学追求,采用逆向思维的方式进行的作业体系设计,从期望学生“学会什么”出发,设计并体现学生何以学会的过程。逆向思维作业设计从培养提升学生音乐核心素出发,设计合适作业内容,作业内容可以跨越学科本位、知识本位的分科与分化,以核心素养养成为主线,以多样化艺术实践为基础,以科学量化评价为抓手,合理规划设计课时作业和单元作业内容,探究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从而引导学生音乐学习方式的变革[2]。如图1《妈妈的歌》单元作业设计思维导图所示,按照艺术新课标的要求,本单元作业设计注重提升音乐感知、增强艺术表现、鼓励创意实践、涵养文化理解等音乐核心素养的培养。在作业设计环节中通过欣赏和表现音乐情绪情感、体裁形式、表现要素的22022年安徽省中小学教育教学论文评选基础题,通过即兴表演、音乐创编、学科交叉的创编和融合的拓展题,以及采用将“音”动人心、“诗”乐相彰、入境“画”情等多样化艺术实践有机结合来完成课时作业和单元作业,作业充分体现开放性、情境性、整合性,包括独立完成型和团队合作型、书面型与活动实践型,整个作业设计通过“音”“诗”“画”等多种实践艺术融合形式考核学生对本单元“音乐速度”、“四分休止符”等音乐知识的掌握程度。图1《妈妈的歌》单元作业设计思维导图三、小学音乐单元作业设计框架采用模块化、量化评价策略从知识认知评价规律的角度来说,小学音乐单元作业设计应充分考虑单元中每个课时的音乐基础知识掌握、同时兼顾学生聆听、欣赏、歌唱、律动、编创、表演等能力提升匹配情况,同时还要考虑到所学知识点的覆盖情况、教材内容一致性问题。具体来说,教师应兼顾以上因素作为单元作业设计的基本框架,分课时作业和单元作业两大模块,在每一作业模块中又分为“基础题”和“拓展题”两大题型设计;从选择题、连线题、创编题等相关题型加以设计;从独立完成与合作完成相结合等完成方式加以设计。这样,在单元作业设计中形成模块化的单元作业题目,并设计与每题相对应的作业量化评价标准,能够有效地对学生整个单元的学习情况进行有层次、有梯度的学习评价。 1.作业设计的模块化思路

《妈妈的歌》单元共设计有三个课时作业和一个单元检测作业,每个课时和单元检测作业都包括作业内容、评价设计、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等三部分内容,每一部分都有相应的说明。32022年安徽省中小学教育教学论文评选以课时作业1《妈妈的心》作业设计为例。该课时作业设计“基础题”和“拓展题”两大题型,其中基础题为必做题,拓展题为选做题。基础题1“请用优美、流畅、亲切的声音随伴奏音乐完整演唱《妈妈的心》。”和基础题2“节奏游戏,拍出这些用身体组合的节奏,体会休止符的作用。”分别是是考察通过随伴奏音乐完整演唱《妈妈的心》,复习巩固课堂教学,引导学生能用自然、优美的声音演唱,完成课时基本内容的学习。同时注意利用实景,寓教于乐。以及通过以学生为背景设计四分休止符来完成节奏练习游戏,将知识点变得轻松、易于理解,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如图2。基础题1是为了考察学生对歌曲演唱的掌握程度,并能用正确的姿势和方法、自然的声音,自信、有感情地演唱,激发学生对母亲的感恩之情,并将情感教育与审美教育结合,唱好歌曲。基础题2是为了考察学生对四分休止符的掌握程度,通过节奏练习游戏巩固四分休止符的学习,训练学生思维的敏捷,培养内心节奏感,让孩子从乐中学,在实践中掌握音乐知识和提高音乐学习能力。图2实景“四分休止符”节奏练习游戏同时在题型设计上,本单元笔者结合课程内容,把“音”“诗”“画”很好的融合到各个作业练习中去,如在第2课时的拓展题1“请和小组成员一起跟随音乐有感情的诵读古诗《游子吟》。”中通过分小组创造二声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在唐诗《游子吟》里的歌中进一步感知音乐内涵,丰富学生对音乐的理解与体验,表达对母爱的感激之情,让学生在吟诵唐诗与演唱唐诗中,感受音乐中诗歌所表现的意境,体会诗歌韵律与音乐旋律之间的紧密关系,在音乐学习中传承中华民族文化;在第3课时的拓展题1“你看过电影《你好,李焕英》吗?和妈妈一起扫码聆听电影中感人至深的主题曲《萱草花》,感受影视音乐中蕴含的浓浓情意,并在音乐中自己动手画一把节日花束送给妈妈。”中,是让学生通过聆听《萱草花》,用心感受音乐意境,融合绘画技能,在音乐作品的感情共鸣中学会用艺术表现手法来表达感恩之情,达到以“音”为载体,42022年安徽省中小学教育教学论文评选“画”为媒介,将影视作品中的音乐主题曲《萱草花》与美术融合,充分发挥协同育人功能,渗透感恩教育,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感恩文化。整个作业设计通过“音”“诗”“画”等多种艺术融合形式考核学生对“音乐速度”、“四分休止符”等音乐知识的掌握程度。 作业设计除包括课时作业、单元作业两个模块外,还在内容、题型、评价和设计意图上有不同的设计,如表1所示,增加题目的多样性和趣味性。表1表格范例(表名放表上面)模块类别作业内容评价设计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类别

名称数量练习类型完成方式评价标准评价人作业分析设计意图课时作业基础题2选择、连线独立完成3自评、师评逐题分析逐题分析拓展题2创编、表演合作完成2自评、师评逐题分析逐题分析单元作业基础题2“音”、“游戏”独立完成1-2自评、师评单元质量检测作业属性表拓展题2“诗”、“画”合作完成2-3自评、师评 2.作业设计的量化评价策略

科学的作业评价可以引导学生更加了解重视自己的学习情况,更进一步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研讨及学会收集资料的良好习惯,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他们养成自主探究、学会质疑、合作学习等能力。以课时作业1《妈妈的心》作业评价设计为例。本课时作业内容“基础题”评价标准设计三个等级;“拓展题”只设置两个等级,均用 级表示。并设有学生“自评”和教师“师评”栏,如表2所示。表2课时1作业评价表自选项目评价标准水平自评师评基础题1用优美、流畅、亲切的声音,自信有感情地完整演唱;准确表达歌曲情绪,表现力强。能自信有感情地完整演唱并表达歌曲情绪。能完整演唱。基础题2节奏感强,能准确识别不同的节奏型;

正确拍出四分休止符,懂得四分休止符的作用。能识别不同的节奏型,拍出四分休止符。能基本识别节奏型。拓展题1□能够正确选择相对应的情景图片。不能正确选择答案。拓展题2□能选择正确打击乐器,并能准确表现音乐的节拍和节奏。能基本表现音乐的节拍和节奏。52022年安徽省中小学教育教学论文评选综上所述,在《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指导下,小学音乐教师进行音乐单元作业设计时,要充分围绕核心素养导向、突出目标导向、多情景融合的作业设计思路、以合理有效的模块为设计框架、坚持以学生为本,强化音乐素养导向,突出地方艺术特色、彰显美育育人功能,促进多学科融合、倡导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