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中学信息技术教学 论文_第1页
浅谈农村中学信息技术教学 论文_第2页
浅谈农村中学信息技术教学 论文_第3页
浅谈农村中学信息技术教学 论文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谈农村中学信息技术教学摘要:随着近几年信息技术被列为考试科目,这门课程的地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其中,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开展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一个重要环节,其地位不言而喻。基于此,本文以活动理论为基础,重点探究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模式。 关键词:农村;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理论;教学模式

引言:自20世纪以来,以“信息技术”为核心内容的科技竞争日趋激烈。信息能力也逐渐成为当代人读、写、算之后必须具备的第四项基本能力,世界各国均不同程度地加强了对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视程度。但是目前信息技术在我国仍出现城乡分化两极情况,作为一名农村教师,如何确保信息技术教学在培养新型人才方面有作用,就必须自己设计教学模式,这对刚进入教育行业的年轻教师来说存在不少困难,现以自己从事中学计算机教育的体会,与大家探讨更加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使我们信息技术教学迈上一个新台阶。一、根本目标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根本目标在于培养中小学生的信息素养

(InformationLiteracy),即就是让学生在了解计算机文化、初步掌握一些计算机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信息意识和创新意识、有效培养学生对信息的收集、处理、应用和传输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造能力,在开发智力、授人以渔的教学过程中实现“两个素质”教育。尤其是在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更要时刻注意信息技术教学不仅仅是传授计算机的基础知识,更不是片面追求“学以致用”的职业培训,而是把计算机作为一种工具,来提学生的素质,培养他们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各种能力。[1]二、课程分析 一般来说,初中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过程主要有理论课、上机课两种形式,二者比例目前受多种因素制约,不能一概而论,但应注意以下几点:(一)理论课1、理论课在信息技术课程的作用是服务于上机课。信息技术课的内容有些是操作性很强的,有些是理论性很强的,不能一概而论。但作为农村学校,学生的基础较差,尤其以操作技能更为突出。所以理论课的比例应远小于上机课。再者根据《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要求,初中信息技术必须保证足够的上机操作时间。2、上好第一课。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当下,由于基础教育的不平衡,一些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的了解仅仅停留在电脑游戏等浅窄印象。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都没有见过计算机,不同基础的学生坐在同一个教室听着同一位老师的课,差异足见其大。因此教师为学生上的第一节信息技术课在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般来说,教师在第一节信息技术课中要结合典型事例使学生对计算机的发展、应用有一个比较系统、全面的了解,并从中感悟到学习信息技术的重要性,激发出学习的欲望。在此基础上,要让学生明白: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有限课时,一方面教师对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要做精心的设计和安排;另一方面,还需要他们怎样的密切配合等等,让学生有一个必要的心理准备,为今后的学习----尤其是上机课能充分利用好40分钟开个好头。3、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教师教学不要一昧的继续传统的“提出概念——解释概念——举例说明”的讲授方法,要敢于尝试采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归纳结论和规律”的新方法。可以分层次的设计一些思考题,引导学生认真阅读教材,允许学生查阅资料或讨论,用自己学得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提供给学生交流讨论的平台。最后教师再通过课堂小结使教学内容系统、完整。4、时刻坚守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为主体,应该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教师要经常反问自己:“假如我是学生,我会出现什么情况?会提什么问题?”在教学中适当提出帮助学生考虑,或做针对性的讲解。此外课堂教学不仅仅是单方面的传授知识,而是一个和学生交流思想的过程,要让他们体会老师对他们的理解,亲切,平等,这样才能进一步了解学生,有利于个性化教育教学和学生自主性学习的开展。(二)上机课前教育部长陈至立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会议上的报告中指出:“学习信息技术知识要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信息技术教育的过程,是学生动手实践的过程;也是学生的一个创造过程。”

1、重视学生的上机操作。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有关操作的教学内容应安排在机房进行,边讲边练,争取做到“做中学,学中做”。只有在机房上才有可能得到好的效果。配有多媒体教学网或大屏幕投影机的现代化机房,能使教师有更多的机会营造有利于学生“主动发展”的空间。2、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认知水平区设计一些自学内容让学生自学掌握。开始自学的内容要少而简单,要让学生认为自学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且乐于参与时,再适当调整自学的难度。比如在学生已掌握资源管理器的知识,并已具有使用资源管理器的经验时,让他们自学掌握我的电脑,我的文档等内容,并引导学生进行验证操作,效果很好。再比如在字处理的教学过程中,当学生已掌握基本编辑方法时,对一些修饰性操作可让学生自己去学习体会,并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设计一份彩报,结果很多同学利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做出了形式各异、内容各俱特色的作品,这正是信息技术教育中所要体现的多元化教育思想,这样做会使学生在不断的成功体验中增强自信,并逐渐养成求知探索的习惯。 3、巩固性练习,进行知识的整合创造。创造素质教育的一大特点就是跨学科。传统的学科教育往往强调了线性思维,而忽视了发散思维,这样是很难培养出具有创造素质的人才的。计算机的工具性,为以学生为主体的跨学科教育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条件,教师应让学生在巩固性练习中,多进行知识的整合创造。这种学以致用的教学方法既有利于完成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任务,又有利于学生创造潜能的发挥、发散性思维的培养,促进学生主动发展,使“两个素质”教育落到实处。4、在虚拟网上完成“网上冲浪”。在网络作为一种迅速便利的传播手段的今天,在Internet上进行冲浪,会使学生在学习、感受高新技术的同时“遍知天下事”,是件大好事。但由于网上存在一些不健康的内容、上网费用较高等原因致使很多学校、老师、家长“望网却步”。其实,如果我们加以正确引导,而不是“一棒子打死”的做法,让学生在虚拟网上完成“网上冲浪”反而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把网络运用于学习(如利用“远程教育”上网校来充实自己的知识体系等)。而在教学中让学生在虚拟网上冲浪,这样做既安全又省钱。当然,在“冲浪”前,一定要首先培养和形成学生正确的道德价值观、道德评判力以及道德自制力,使他们在光怪陆离的网络世界里健康遨游,免于成为“迷途的羔羊”。作为一个农村小学的信息技术教师,我们要使课堂充满活力,用我们自己对信息技术教育的满腔热情去感染孩子们,同孩子们一起创造和谐、愉悦的氛围。我们要在充满生命活力的信息技术课堂里,让孩子们带着理想、带着憧憬、带着对生活的热爱,起出课堂,走出校门,走向更为宽广、丰富和多样的学习、生活世界。总之,信息技术课应更看重过程,受之以“鱼”,不如受之以“渔”。在这一过程中要给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以支持和帮助,使之在逐步掌握获取信息、筛选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