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生亚文化与北洋时期学运
清末民初中国经历了由“封建专制”到“民主共和”的政制转型。在此过程中,近代学校学生取代传统士绅(gentry),成为不可或缺的社会角色。北洋时期众多学生涉足政治,学潮、学运不断。据吕芳上统计,1919-1928年10年间,各级各类学校发生的学潮和学运多达248次。①层出不穷的校园风潮与学生亚文化有内在联系。社会学理论认为,亚文化(subculture)系文化群体所属次生群体成员共有的信念、价值观和生活方式,是与主流文化对应的非主流的、局部的文化现象,为主流文化的分支,彰显不同地区、不同信仰和不同职业社会群体间的文化差异。亚文化分享社会总文化,但也有独特的价值标准、行为规范和生活方式。②亚文化支脉众多,学生亚文化是其中的一支,在现代社会复杂的“文明冲突”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因学生运动影响甚大,研究者自来不少。③但学者通常习惯从政治与社会角度,结合“五四”或“五卅”这类带有政治色彩的事件去揭示其内涵,强调政党对学生的“运动”,忽略文化层面的解析。从方法论角度看,学生亚文化生成环境的多元及由此形成的特色各异的亚文化分支,决定了任何单一的个案研究都很难概括出普遍性结论。反之,带有全称判断色彩的整体性研究结论用于认知各具特色的学潮也很难做到周延。但既有研究却存在以偏概全或以整体性结论取代个案研究的倾向,对学运的认知亦陷入简单是非判断,非誉即毁,且说法前后不一。陈西滢在浙江女师大风潮发生后曾大惑不解地说:“以前学校闹风潮,学生几乎没有对的;现在学校闹风潮,学生几乎没有错的。这可以说是今昔言论界的一种信条。”④本文拟从学生亚文化与北洋时期学运关系角度,做改变这一认识的尝试。需预作交代的是,因“学潮”与“学运”概念边际模糊,没有严格界限,学潮可以走向社会,染上政治色彩,学运在一些地区也可能局限在特定校园之内,本文所说学运,也包括部分学潮;且因中学数量太多而发生学运的典型案例殊少,所作讨论偏重大专院校这一层级,时间则集中在“五四”至北伐前这一时段。一、北洋时期学生亚文化及特征北洋时期,随着新式学校大量涌现,学生成为日益重要的社会群体。虽然学生来自不同社会阶层,家庭背景存在很大差异,但共同的校园生活缩小了他们个体间的距离,使之形成明显区别于其他社会群体的共同特征。学生贵族或许存在,但在教师面前,他们与同学地位平等,并无贵贱之别。在校园里,衡量学生地位的并不一定是家庭背景,而是学业及他对校园内业已形成的价值体系的体认程度。从这个意义说,学生走的是一条共同道路。由于所走道路相同,他们自然把自己看作有着共同问题和需求、利益攸关的特定社会群体。⑤大专院校相对集中于少数几个大城市,为学生亚文化的形成提供了有利的空间条件。据统计,1922年,北京一个城市便有40所大专院校,在校学生数为15440人,相当于全国同类学校在校学生总数的41%。上海有13所大专院校,学生3643人,占全国同类学校在校学生总数的10%。⑥北京、上海两大城市大专院校学生人数超过全国同类学校学生总数的一半,可见集中程度之高。此外,每个大城市尚有成千上万的中学生。这些大、中学生大多住在拥挤不堪的学生宿舍或廉价公寓里,远离家乡,举目无亲。新的陌生环境使他们容易意识趋同,彼此照应,一致行动。五四前后,学生团体大量涌现,各省、市大多成立了学生会、学生联合会、学生自治会一类组织。而全国学生联合会的成立,使分散的学生亚文化有了统一的组织载体,有力促进了学生运动的发展。北洋时期学生亚文化最鲜明的特征是强烈的精英意识,突出特点是对居统治地位的成年人社会秩序的颠覆和反叛。在学生眼里,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永久神圣,“重新估定一切的价值”是基本信条。他们当中许多人恃才傲物,自命不凡。可悲的是,这种强烈的精英意识却与就业谋职时的失落感以及瞻念前途时的茫然心态形成鲜明对照,促使学生前往能够向社会表现自己的领域去活动,以寻求价值补偿和心理平衡。于是各种政治及思想文化运动,成为学生表现自我的最好机会。论出身,当时的学生,尤其是大专院校学生,相当一部分来自稍富赀财的家庭,平日在家养尊处优,濡染熏陶,自认高人一等,入学校后,受新思想影响,强化了既有的地位优越感,也就更加目空一切。当时正在北大念书、自诩“超人”的傅斯年的“一段疯话”,内含“凡坐汽车的人都该枪毙”之语,堪称这一现象的绝好诠释。⑦由于上述原因,学生对政府提要求有时近乎命令方式。五四期间山东学生代表晋京请愿,要求面见总统徐世昌,总统府派人劝其暂回寓所,听候答复,但代表声称:“外交危局,已届刻不容缓,代表不远千里来京,岂有不见之理!非立见总统不可!”结果徐出面接见并答其所问。按照程序,一些问题须由国务总理批复。于是学生又提出面见总理龚心谌,要其明确表态,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龚亦接见,并答应批复。但学生仍不满意,决定再度请愿,甚至准备发动全国大请愿。因政府已电令谈判代表拒绝签约,请愿才告终止。⑧北洋时期学运,这一案例颇具典型性。类似事件发生时,学生总是将政府看作对立一方,不知在一些事关国家根本利益的问题上,北洋政府亦有维护国家主权的考虑。就这次请愿而言,总统、总理能面见学生并允其所请,已属难能,但学生总是不满足。通常认为军阀专横跋扈,其实至少就“心气”而言,此时的学生实有过之而无不及。学生发表文章,公开署名“牧武”,⑨表现了以文驭武、学生地位高于军人的自恃。构成悖论的是,学生目空一切,却又表现出明显的崇拜领袖、追随精英的倾向。在其崇拜的思想及学术领袖中,罗素和杜威的影响最直接。1920年代初,杜威、罗素应邀来北大任客座教授。两位西方哲学家在贡献中国学术的同时,对学生运动亦贡献良多。杜威引导中国青年根据个人和社会需要来研究教育,激起学生对现实问题的关注,导致各种社会矛盾和纠纷的“被”发现。胡汉民有一次对蒋梦麟说,各校风潮迭起,就是受了杜威学说影响。罗素则使青年人对社会进化发生兴趣。研究进化原理的结果,使学生同时反对基督教和帝国主义,故传教士和英国使馆都不喜欢罗素。蒋梦麟曾听到一位英国领事馆官员表示,他们很后悔让罗素来华访问。⑩一些教员也对此不满。《民国日报》记述,杜威来华所讲,皆“教育上之德谟克拉西”,叫学生自主自治,注重平民教育,实行社会服务。“某教员”听后大不谓然,对同事说:“请他演讲,是请他劝学生用心读书,听我们的教训。哪晓得他总在叫学生革我们的命,真是岂有此理!”(11)尽管有人抱怨,在国家内忧外患、社会问题层出不穷的北洋时期,学生社会使命感和政治参与意识与日俱增已是无法改变的现实。广东新学生社成员宣称:“我们不干涉政治,政治会来干涉我们”,要想不受政治干涉,除非“逃出社会”,但这是不可能的,唯一的办法就是投身政治斗争。他们公开表示:“我们学生知道不能站在社会外形成特殊阶级了,在这现在的恶劣社会中更不容袖手旁观了。我们要自首代表国民,领导国民去做群众运动,为我们中华民族谋独立了。”(12)基于这一认知,北洋时期历次思想文化运动和政治运动几乎都有学生参与。有了“五四”的成功体验之后,学生对政治运动的热情有增无减。思想和行为偏激是北洋时期学生亚文化的又一明显特征。这通常是由两方面因素决定的:一方面,学生有学业而无职业,长时间离开父母,家庭观念淡薄。他们大多无配偶、无子女,虽有父母却不必赡养,有戚族却无需看顾,在所有社会群体中,是最无牵挂的一个。这种特定的社会地位铸就了学生敢冲敢撞、敢说敢道、无所顾忌的品性。另一方面,学生接受了近代教育,是各社会群体中比较有知识文化的部分。加之中国近代教育体制不完善,课程设置存在缺陷,完成学业的标准有很大弹性,在一些学校,学生不必倾注全部心力于学业,这就使学生比其他社会群体有更多时间来关心社会政治及民生问题。而校园沙龙、俱乐部、学会、协会及各种小报、刊物,则成为学生群体聚合的场域、介质及相激互励的思想磁场。由于具有文化知识和强烈的表现欲,学生对宣传鼓动工作表现出极大兴趣。《天津学生联合会日刊发行旨趣》指出:学生在寻求社会同情时须有两个利器:一是演讲,一是报纸,这两个利器“是表现我们学生思潮的结晶”。(13)对于新思想、新文化的宣传,学生异常重视。例如非基督教运动中,学生就充分发挥了一技之长。《广东群报》报道:在这场运动中,反教学生“对于宣传一科,尤为尽力,除散发周日刊外,并遴选出外演讲,大受社会欢迎。”(14)非基督教运动参与者众多,与学生充分利用了宣传鼓动方面的特长有密切关系。(15)杜威的一位朋友在仔细研究当时50种学生报纸之后说,这些报纸第一个特点是有大量疑问,第二个特点是要求言论自由,以便能够找出问题的答案。他认为在一个信仰既定权威教条的国度,这种提出疑问的热潮,预示着一个新时代的到来。(16)不过学生行为也有内在缺陷,且不免外在因素制约。就内在缺陷而言,学生的生存状态就有诸多可议之处。傅斯年曾对北洋时期的学生生活作过仔细观察,他以北京各高校为例说,当时“学生自动的组织”无多,“有精神的生活”更少,光阴全耗费在“胡思”、“幻想”、“谈天”、“消遣”里,课余无聊,则三五成群,聚成一堆,“天上一句,地下一句”,以打发时光,兼有顾亭林说的南、北两派学者“言不及义”、“无所用心”之病。(17)蔡元培甚至把这类学生称为“不适于科学万能之新时代”的“变相的举子”。(18)就外在制约而言,无论有多少社会活动参加,学生终归要毕业,考试是绕不过的门槛,这对学生形成制约。陶行知曾对考生心态做过细致分析,认为部分学生平日逍遥自在,临考则诚惶诚恐,一旦成绩位列人后,师友蔑视、父母责备将接踵而至,心中不免焦虑。(19)加之考试内容不出主流文化范畴,内心未必认同,不考有违校规,考则难以通过,进退维谷之际,罢课、罢考遂成无可奈何的选择。北洋时期罢课、罢考风潮迭起,原因固然复杂,但至少部分风潮,包括“五四”之后北大学生发起的“废止学期考试运动”在内,应与学生面临考试难关谋求豁免有关。仅从反对旧教育体制和教学方法这一“正面”意义上为学生行为作解释,显然不尽妥帖。更重要的是,学生具有身份的过渡性,经济未能独立,对家庭有依赖。参加学运,往往为父母所不许,一旦冒险参与,家庭经济供给便可能断绝,向外寻求援助,遂成不二选择。全国学总驻会委员龚际飞给廖仲恺写信求援说:“举凡青年学生,经济不能独立,无不恃家庭接济,以维生活,今也高谈革命,为家庭所不许,来源断绝,且又责骂随之”,请廖设法将其委员津贴由每月15元增加至20元。(20)学生如此,学生会更显穷蹩。曾经参加全国学总的罗隆基指出:学生会风雨飘摇,比较中国政府的现状,还危险万分!中国财政破产,已成不争的事实,学生会破产没有?他的结论是:“学生会就从来无产可破!”他说学总自创立起,就在穷困潦倒中讨生活。代表的伙食路费,没有一次不是向私人或公团借取。从前学生会是这样,现在的学生会也是这样;全国学生会这样,北京的学生会又何尝不是这样。今日大借款,明日小借款,与政府有何分别?(21)北洋时期学生运动乍起乍落,难以持久,学生经济上未能独立乃重要原因。学生长时间生活在校园,受校园文化熏陶,很容易产生社会学家所说的“从众”心理和行为。近代中国学生运动此伏彼起,连绵不断,有复杂的成因,虽每次学运当作具体探究,其原因、性质、作用未可一概而论,但以造就具有现代意识的社会精英为目的的近代中国新式学校的校园文化,可说是北洋时期学生运动重要的催生土壤。二、亚文化的多元性及其对学运的影响学生亚文化以校园为单位而生成,不同的校园因制度及人文环境差异,往往滋生各具特色的学生亚文化。同一学校不同系、科因思想与学术氛围不同,还会形成亚文化分支。这些亚文化及分支对学运有不同的作用与影响。研究北洋时期学运,若不注意多元的学生亚文化所形塑的个体差异,只看到学运的同一面相,会出现认识偏差。比如为同期各校翘楚的北大、清华,就因校园人文环境差异孕育出不同的学生亚文化,对学生运动的立场也有很大区别。北京大学因学科种类多,校园文化呈多元性状。在程厚之的记忆中,北大理科基础理论课程分量特别重,教学制度极严;甲部预科必修课程有一门不及格,就得留级。故学生都非常努力。文科则另是一番景象。那时文科学生多是“胡适的信徒”,不是醉心于“整理国故”,就是迷恋于训诂考据,对哲学及思想问题的争论,尤为热烈。法科学术空气不如文、理科浓厚,所注意者不是书本内容,而是实际的东西。当时北大男生宿舍,有马神庙的西斋,住的多半是理科学生;沙滩的东斋,住的多半是文科学生;北河沿的三斋,住的多半是法科学生。按照学风看,也有个自然分类,即“西斋的书呆子多,东斋的公子哥儿多,三斋的社会活动家多”。(22)北大的这些“公子哥儿”和“社会活动家”,需要的只是“将来做官的资格”,所以有一共同信念,即如果当学生时不在官场或社会上搞好关系,毕业后就前途茫茫,无依无靠。因此他们不抓书本,而倾注心力拉关系,搞应酬,在校期间只知看戏、吃馆子、逛窑子。(23)以看戏为例。五四前后,正是北京皮黄鼎盛时期,北大学生有所谓“四霸天”者,均以戏评出名。他们大抵以童伶为抬捧对象,白牡丹最漂亮,曾引起学生观众中两派的斗争,有时一出台就在茶室引发互摔茶碗的骚动。(24)冯友兰曾指出,北大和清华在解放前的中国教育界,各自代表一种风格。北大就文科而言,所讲虽不是应科举考试的“举业”,但多数学生思想仍停留在科举时代,还是以学校毕业作为博取功名利禄的手段,认为学校毕业相当于获取举人、进士资格。当时入文科的人不多,一般人认为,既然最后总是做官,不如入法科,学一点政治、法律,比较吃香。为招收文科学生,北大只好开方便之门,降格以求。当时认为大学毕业是一种很好的资格,因此入北大也要有一定资格,就是大学预科毕业。报考时须交文凭,不准用同等学力。只有文科可以不交文凭,用同等学力报考。学术上,北大和清华亦取向迥异。北大哲学系强调阅读“哲学经典”,注重哲学史。清华哲学系强调“哲学问题”的分析解决,注重“创作”。冯友兰批评说,北大哲学系毕业的学生,如果不能学好,至少可以有些哲学史知识。清华哲学系毕业的学生,如果成功,可以成为哲学家,如果不成功,就什么也不是,所谓“成则为王,败则为寇”。史学方面,北大注重史料的搜集和考订,清华着重历史事实的分析评论。1928年以后,清华、北大互相学习,出现所谓“北大清华化,清华北大化”倾向,但各自特点仍部分存留。(25)曾积极参与学生运动的傅斯年,对北大学风提出过尖锐批评。他认为北大的风气,严格地说“仍是议论的风气,而非讲学的风气。就是说,大学供给舆论者颇多,而供给学术者颇少。这并不是我不满之词,是希望大学更进一步去。大学之精神虽振作,而科学之成就颇不厚。这样的精(神)大发作之后,若没有一种学术上的贡献接着,则其去文化增进上犹远。……今北大之科学成绩何若,颇是可以注意的”。(26)傅斯年对北大注重议论及偏重贡献舆论的批评,解释了北大何以频频发生学生运动的原因。(27)尽管所言“北大风气”系特指文科,但在思想趋新的时代氛围中,活跃的北大文科明显屏蔽了理科在观察者视域中的存在。清华则不同。尽管斯时民族主义高涨,清华的校园空气却明显崇洋。潘光旦说,当时外界及学生家长对清华颇多责难。在“抵制美货”运动余波尚存的年代,还如此推崇美国,凡事都模仿美国,让人难以理解。潘氏认为,后来清华对高等科的汉文课目之所以予以较多关注,在他们这一届学生出国前后的一两年里,学校之所以特邀梁启超等著名人物开临时选修课,如“中国历史研究法”、“中国历史鸟瞰”、“先秦政治思想史”等,以及后来创建“国学研究所”,都和这一因素分不开。他揣测学校当局这样做,主要动机是想借此“杜塞外界的批评责难”。外界责难犹在,说明当时清华仍未改掉崇美风气,学生处在清华园中,不能不受影响。经济上,清华与当时财政拮据、教师索薪风潮不断的国立学校也形成高下落差。由于有庚款资助,清华堪称“贵族学校”,师生一般没有太多的经济困扰。当时清华学生一年的花费一般在一百元左右,不少师生都带佣人。与北大一样,清华也建立了学生组织,却模仿美国校园生活运作,学生较少有参与现实政治的冲动。潘光旦回忆说,清华两科八级各有级会,遇事开级会决定。1919年起学生向学校申请成立全校学生会组织后,有了校级代议机构,称为“评议会”,由各级会推选“评议员”组成。1920年后,学生要求成立“学生法庭”,选出审判官与检察官。校方居然拨了一笔钱,为其缝制“法服”。当时盛传美国有几个大、中学校搞“学生共和国”试验,十分新鲜,清华师生中有人想如法炮制,故有成立“学生法庭”之举。(28)除北大、清华,同期国内许多学校也都表现出各自的学生亚文化特征。五四时期,北京高师不少学生虽积极投入运动,但在林砺儒看来,他们只是出于一腔爱国热情,为学生团体效力,很少挟为资本,变成“学生政客”,这与其他学校有所区别。由于推崇“教育超越政治”的理念,教师多不问政治,学生亦受其影响。五四前后,高师流行“新教育思想”,提倡启发个性,反对权威束缚,颂赞理想,不满现实。但这种思想对既有政制容忍,对革命旁观,是一种“改良”性质的主张。在北洋时代,政府官员对教育较少过问,高师的书生们得以关起校门自命清高,学运也因“改良”思想的提倡,控制在适可而止的范围。(29)与高师相类似,北工大学生表现多“稳健”,原因在于“该校为民治(国民党民治主义同志会)大本营,《民生周刊》即设于是”,故其对学运之立场,每与“激进”的北大学生相左。(30)在新文化运动提倡妇女解放、男女平等的大环境中,一些开办不久的女子学校的学生亦表现出被“解放”之后的思想活力,所在学校校园文化颇具“新文化”特色。曾经与冰心齐名的女作家黄英(庐隐)1919年考入北京女高师。她后来回忆在该校读书时的情形说:当时正值国家多事之秋,学生“如同发了狂似的,今日这一个团体开会发宣言,明日那一个团体请愿,游行大示威”。她整天为国事奔忙——天安门开民众大会,总统府请愿,十字路口演讲。(31)在校内,她与陈俊英、王世瑛、陈定秀等结成小有名气的“四公子”小团体;在校外,她担任北京高校福建同乡会副会长,与郑振铎、高士其等福建男同学有较多接触,成为推动女高师学运的积极分子。而北洋女子师范学校因有“北洋”背景,虽同为女校,却“封建守旧,校规甚严”,呈现出另外一番光景。(32)南方因风气开通较早,各类学校并存,学生亚文化多元,对学运的发展利弊参半。以广州为例,该城在五四期间成立4个学生联合会,其中较有影响的是省会学生联合会和中等以上学生联合会。前者以高师学生为基本队伍,联合岭南大学、省立女师及南武、培道、真光等中学组成,主张“学成救国”,反对从事现实斗争。后者以公立法政学校、第一甲种工业学校为发起单位,提出“读书不忘救国”口号,主张参与现实斗争。两会所属学校差异甚大,时人有“高师穷,法政翁,岭南富,真光猪”的说法。各校自有主张,各行其是,作用往往相互抵消。以抵制日货运动为例,此项运动系广东支持北京学运的重要内容,由中等以上学生联合会发起。但运动兴起后,省会学生联合会不予配合,甚至拆台,致使运动未能长期推进。(33)到北伐前夕,沈宝同都还在感叹:“过去的广州学生运动是分裂的,各派意见和行动是冲突的。”(34)有时,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之间的学生“串联”,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不同亚文化之间的融汇,能对异地学潮起到推动作用。五四时期就读浙江一师的曹聚仁回忆说:当年他们这些投身五四运动的年轻人,身在庐山中,其实并不了解运动的真正意义。那年暑期似乎提前放假一月,到秋季开学,整个学校风气都变了,老是罢课游行,很少有一星期完整的课可上。他清楚记得,第一次从北京到杭州来发动学生运动的人是方豪,痛哭流涕演讲了一阵子,大家就跟着他走了。“又有一回,我们罢课罢得实在厌倦了,学生自治会通过了复课的决议。晚间,北大来了一位代表,要我们召集紧急会议,经他一番演讲,又全场通过罢课的决议了。我隐约记得,这位富有煽动性的代表,便是许德珩。”曹说这两件事,对于他这样的青年,“是一种新鲜的刺激”。(35)但更多情况下,不同的校园文化会形成各自特有的氛围,异质文化进入之后会难以适应。以北大和北洋大学为例。北大在蔡元培长校期间,兼容并包,提倡思想与学术自由。北洋则相对“保守”,校规綦严。学生不许与闻校务,年终考试,一门不及格便降级,两门不及格就开除,考完后五日内发榜,决定去留。两校相较,北大似乎十分“开明”。但正如沈尹默所言,主要受学经历是在科举时代的蔡元培也有认识局限。北大原来分工、理、文、法、预五科,蔡长校之后,也许是受“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这一观念影响,力主将工科划归北洋,停办法科,使北大专办文、理二科,预科照旧。1917年,京、津大学(校)院科系调整。北大只办文、理、法的预科及正科,停办工矿的预、正科;北洋大学则专办工矿预、正科,停办法科的预、正科。从当年秋季开学起,北大理工预科毕业生愿升工矿科系者,送北洋正科肄业,以后不再招收工矿预科新生;北洋法预科毕业生送北大正科肄业,以后不再招收法预科新生。(36)殊不知因两校亚文化差异,此举很快引发矛盾。北大预科学生,受蔡元培办学理念熏陶,升入北洋之后,普遍不能适应,对于美国教员的严格要求,“感到愤懑,不能忍受”。故当升入北洋的北大预科学生达到三个年级,数量和比例增大之后,矛盾激化,酿成学潮。学生拒绝上某些美国教师的课,美国教师则商定,如果学生对一些教师罢课,他们就全体罢教,双方均不让步。北洋校方最后作出开除180名学生的决定。学生走投无路,向教育部请愿,未获照准。不得已向蔡元培求助,得到承诺,决定北大继续办工科,以便让升入北洋的北大预科生转回北大完成学业。(37)但北大续办的土木、矿冶各3个班,教育部均不承认,理由是北大已决定不办工科,且这批学生已被北洋开除并报部备案,不能再入国立大学。经蔡元培近半年力争,教育部勉强承认,学潮才算告竣。(38)类似善后措施为激进学生免却了后顾之忧,从而鼓励学潮,建构起学潮不断发生的激励机制。发展到后来,被开除的学生甚至可以“出校创校”。如1924年5月厦门大学学生罢课,要求校方收回解聘部分教师的决定,而校方恃“校主”陈嘉庚支持,坚执不允,部分学生被迫离校。但在国民党支持下,有关方面决定创办大夏大学,以收容离开厦大的学生。国民党元老马君武担任该校首任校长,更让闹事学生大为振奋。后来大夏大学也因内部党派斗争发生学潮,被开除学生多达50余人,广东大学此时则扮演了大夏学生“收容所”的角色。(39)接下来上海大学又效法广大。1925年8月在南方大学反对校长江亢虎的学潮中被开除的学生刘荣简,就转入上海大学继续其学业,后来成为中共上海学生委员会委员。(40)综上可知,不同校园的学生亚文化对学运影响差异甚大。比如北大,几乎被认为是五四及尔后民族主义持续高涨年代中国学生运动的策源地,显然与该校一度盛行的是“议论的风气”而非“讲学的风气”有关。至于被视为近代中国学运基地的广东大学、大夏大学、上海大学,则与国共两党在这些学校的宣传组织活动存在关联。而与北大同处一城的清华,又形成明显反差。潘光旦回忆说,清华的学生运动始于五四,从此对北京及全国各地的学运,可谓无役不与。但清华的学运存在“先天的困难”,即学生对“帝国主义”缺乏批判性认识,似乎都认为美国是帮助中国的朋友,因为每个清华学生都是受惠人,加之学生会领袖通常由高年级学生构成,而高年级学生,当年或一二年后又要出洋,成为更直接的受惠对象。因此,学校对付学运时,总拿这一层来挟制,停止或延缓参与学运者出洋的权利,对学生运动起到了阻滞作用。1922级,即潘光旦所属的一级根本没有履行缓期出洋的处分,原因在于当年春天,出洋期近,全级60多人,除8人以外,集体签具了“悔过书”。(41)至于其他学校,如上文提到的北洋女师大以及未曾提到的在国外注册、按照外国方式管理的教会大学,也相对不易发生学运,即便发生,原因也往往是在外部而较少是在内部。(42)值得注意的是,在部分时人心目中,学校的优劣通常视校园文化特色特别是学生参与政治运动的状况而定。对此,蒋廷黻曾作过观察和分析。他说,中国大学受外界影响,已沦为“政治剧场”,然其受影响程度如何,须视相关力量的消长而定。若学校办得好,能启发学生的求知欲,就会产生免疫力,使之少受外界干扰,安心求学。反之,他们就会卷入政潮,荒废学业。因此,中国大学在政治中扮演的角色,也代表了学生的好坏。他认为,中国最坏的大学就是所谓“野鸡大学”(diplomasmills)。这类学校很少注意教育问题,专事煽动、演说、运动,去拥护某一方面或反对某一方面。所以,一旦学生在某地闹风潮,人们通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LNG运输与分销合作协议2篇
- 2024商标转让合同包含商标使用范围限制及监管协议2篇
- 2025版稀土矿产品销售与技术支持合同3篇
- 2025版金融安全监控系统运行维护合同范本2篇
- 2024年心理咨询服务与心理产品推广合作协议3篇
- 2025版高端二手摩托车置换合同约定书3篇
- 2025年度按揭中二手房买卖合同范本:房产证办理版3篇
- 2025版第十四章国际贸易融资合同履行与风险控制3篇
- 2025版仓单质押授信融资-仓储库存金融服务合同3篇
- 2024年黄沙水泥购销合作协议范例版B版
- 医院医用气体管路的设计计算(2014)
- 土地储备专项债券发行操作流程
- 沙锅餐饮行业管理公司采购管理手册
- 合同范本之采购合同谁保管
- 农村小学生上下学交通安全教育的研究
- 雍琦版法律逻辑学课后习题答案全
- 学校暑期维修方案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进展报告
- 小车多方式运行的PLC控制——PLC控制系统课程设计
- (完整版)机加中心绩效考核方案
- 个人简历表格标准模板(Word)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