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校该为学生体质下降买单?
花园小学举行开学典礼,不到三十分钟就有3名学生晕倒被送往医院。事后,部分家长找到学校,认为学生之所以晕倒,是因为在校没有得到很好的体育锻炼。学校表示将加强学生的体育锻炼,确保学生的锻炼时间。但不到一个月,又有3名学生在体育课1000米长跑训练中晕倒。于是,家长们纷纷聚集起来,一起找到学校理论,并要求学校予以赔偿。他们认为学生昏倒,说明学生的体质下降了,学校要负主要责任,一是因为学校片面抓语、数、英等学科的学习,没有给孩子充足的体育锻炼时间;二是因为学校体育课训练不够科学。还有一些家长认为,学生在体育课昏倒说明孩子的体质下降厉害,已经无法承受1000米跑这样的大运动量,学校应该减少或停掉这些大运动量项目,创编一些小运动量项目,确保孩子的生命健康,以防发生安全事故。学校认为学生体质下降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社会环境、家庭因素以及学生自身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学生体质下降,不能简单地归咎于学校,让学校买单。(陈建先供稿)看法一:学生体质下降,主责不在学校刘虎平刘虎平,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港小学校长近年的国民体质监测结果显示,我国青少年学生的柔韧性、爆发力、肌力、耐力、肺活量均呈下降趋势,超重和肥胖检出率大幅增加,视力低下检出率依然居高不下。数据公布后,社会上的惊诧和指责声不绝于耳。媒体纷纷呼吁学校对学生体质下降现象要反思。但这责任仅仅在于学校教育一方吗?家长是否应该反思,在孩子生命成长的黄金期,自己都做了些什么?家长无论做什么,出发点都是爱。只是用牺牲健康的代价换来高分,这就变成了“糊涂的爱”,相信家长也会觉得不值。但现实中好多家长还是很少让孩子走进运动场,总是不停地延续这种“糊涂的爱”。究其原因主要表现为“两缺一强”。其一,缺乏正确的教育观和人才观。传统的教育观念“重文轻体”,它的话语体系中,读书人的脸谱化语言是“文弱书生”,从形体上说明文人体质柔弱的同时也说明其对于强健体魄的不屑。许多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不顾孩子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热衷于“拔苗助长”式的智力开发,把孩子的学习成绩放在首位,除了学校正常的学习之外,又给孩子报各种形式的补习班、提高班、兴趣班,使得孩子的课余时间被各种辅导、补习侵占。孩子们只能以牺牲玩耍、锻炼的时间为代价,换取文化课成绩的提高。有的孩子在学习之余还要练琴、画画,如果出来玩耍、打球、踢球,就会被斥为贪玩、不务正业……其二,缺乏必要的健康观和营养科学知识。许多家长过度娇惯孩子,从不让孩子干家务;出于安全考虑,大多数家长都直接用车接送孩子上学,省却了孩子许多“腿脚奔忙之苦”;许多家长在接孩子放学时甚至习惯于接过孩子的书包背在自己身上。孩子在享受着疼爱与安逸的同时,失去了许多“吃苦”和锻炼的机会。同时,很多家长缺乏必要的营养科学知识,只是简单地认为高脂肪、高热量、高蛋白的食品吃得越多越有利于生长发育。还有的家长太放纵孩子,想吃什么就吃什么,致使孩子吃过多垃圾食品,造成“营养过剩”,或者养成挑食、偏食习惯,造成营养不良。其三,日益增强的家长维权意识。目前,城市学生绝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家长生怕孩子受到意外伤害,维权意识很强,容不得孩子在学校里有一点闪失,如若发生安全事件,都要追究学校的责任,小到责问、讨说法,大到打官司、高额索赔,让学校不得不慎之又慎。有媒体报道,因为担心体育课学生受伤导致家长高额索赔,某地区99%的学校收起跳箱和鞍马,封了攀登架、爬竿、爬绳和秋千,有的学校甚至连长跑运动也不搞了……学校总是提心吊胆,“不知道家长会突然为什么事要和学校打一场官司”。而因为负不起责任,体育教师上课也如履薄冰,连跑步比赛也叫学生“跑慢点”;因为怕学生们在体育课上受伤,原来较大强度的体育课不得不改为休闲课。就在这样无奈的现实中,孩子的体质逐渐地下降。因此,面对学生体质持续下降的冰冷数字,家长也应该主动反思自己在孩子成长中的责任,把孩子从急功近利的教育理念中解放出来,而不是把责任全部推到学校身上。看法二:学生体质下降,学校责无旁贷卢谦卢谦,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星湾学校当前,中小学生身体素质呈逐年下降趋势已是不争的事实。造成学生体质下降的原因有很多:不注意科学饮食,营养过剩;学生不爱运动,沉迷于电子游戏;课业负担重,学习压力大,没有足够的体育锻炼时间,等等。那么,面对中小学生体质普遍下降的现状,责任到底在谁?我认为学校作为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场所,应承担主要责任。一、体育课堂教学日渐边缘化长期以来,“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犹如无形的绳索,将孩子牢牢地绑在学习和课业负担之上,体育与语、数、英学科相比,显然被边缘化了。一些体育教师坦言,“体育课是鸡肋”,虽然各学校嘴上挺重视体育,但在实际中往往是宁愿停掉体育课,也不愿意浪费文化课一分钟的时间。体育课被挤占、被挪用的现象较为严重,体育课程没有得到规范实施。另一方面,由于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纠纷的增加,学校缺乏积极的应对措施,体育教师在组织活动时缩手缩脚,顾虑重重,致使学生活动量下降、活动内容减少。如传统的跳箱、爬竿、鞍马、单杠等器械类项目因存在危险,且不在中考体育测评范围内,已逐渐淡出中小学的体育课程;一些学生感兴趣的项目,如篮球、足球等因对抗激烈,体育课很少涉及。二、大课间活动不够“给力”为提高中小学生的身体素质,教育部印发了《切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规定》,对于中小学一小时体育锻炼的实施做出了明确规定:在没有体育课的当天,学校必须在下午课后组织学生进行一小时集体体育锻炼;每天上午安排25至3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然而一项调查显示,只有22%的小学、初中和13%的高中能够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一些学校在推进“阳光体育运动”时打了折扣。实施大课间体育活动,保证每个学生每天有一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应该是学校的一项长期工作,但有的学校并没有落实。三、体育活动保障不够到位提高学生的体质水平,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体育教师队伍尤其关键。然而体育类师资短缺在基层学校较为普遍,一些学校的体育课难以正常开足开齐。一项调研显示,只有约40%的小学生和25%的初中生每周上3节体育课,70%的高中生每周上2节体育课,一些学校的体育课难以保质保量,大多数体育教师在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中常年超负荷工作。另外,一些学校体育活动场地、活动设施少,无法满足学生参加体育活动和锻炼的需要。一些学校的教育经费本来就少,投入到体育中的经费就更少。体育经费的不足使学校的体育设施得不到补充,破损的器材也得不到及时维修,严重制约着体育教育的开展,学生体质下降也就在所难免了。看法三:教育行政部门要为增强学生体质保驾护航匡中远匡中远,江苏省连云港市教育局局长当前,中小学生的体质已然在下降,无论从哪个角度做怎样深刻的检讨和分析都难为尽,最为重要的还是问题的解决。人民群众把自己的孩子交给了学校,交给了教育,我们必须尽职尽责,服务好祖国的下一代,把他们培养成身康体健、德才兼备的一代新人。因此,从教育自身入手,切实加强学校体育工作,从根本上扭转学生体质与健康持续下滑状况,刻不容缓。作为教育行政部门必须有所作为,必须在“顶层监管”与“基层落实”上“握手成拳”,夯实“基础保障”,加强对学校体育工作的监管,提高学校体育工作成效,切实增强学生体质。近年来,我们连云港市强化制度、队伍、物质和机制保障工作,全市中小学生的体质健康维持在较高水准。在江苏省教育厅组织的大学新生体质测试中,我市连续四年各项素质指标和综合评价稳居全省前两名。一、主动设计,为增强学生体质提供制度保障学校体育作为全面发展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理论与实践上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但是,由于历史的、传统的和主观的原因,有些学校管理者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还没有消除,重智育轻体育的倾向依然存在。体育课被忽视,文化课挤占了体育课,学生活动时间得不到保证,学生的体质与健康自然会受到影响。面对这样的问题,教育行政部门就要主动完善相关制度、政策,引领学校全面做好学校体育工作。一是要严格按照《纲要》和课程标准的要求,开足并认真上好体育课,不得以任何理由挤占体育课课时,保证课外体育活动时间,任何学校不得以任何理由减少初、高中毕业年级的体育与健康课时和其他体育锻炼时间,为体育活动留下足够时间。要把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及内容排进课表、列入教学计划并形成制度。二是要进一步加大体育课程和学生体育活动内容改革的力度,转变观念,紧跟课改步伐,让学生乐于接受的项目进入课堂,使体育课堂真正成为带给学生快乐的课堂。三是要引导学校树立正确的成绩观,不对文化课成绩排名,不盲目追求升学率,严禁教师“拖堂”侵占学生课间休息、锻炼和活动时间;要全面推进体艺“2+1”项目,让每个学生至少学习掌握两项体育运动技能和一项艺术特长。二、高度重视,为增强学生体质提供队伍保障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义务教育阶段的体育课时分别增加了50%-100%。但体育教师的数量并未得到相应的增加,造成中小学特别是小学体育教师的生师比例远远高于国家《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的规定,大多数体育教师在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中常年超负荷工作,影响了教学质量。体育教师队伍建设相对薄弱,体育师资数量不足,体育名师更少,体育专职师资队伍建设亟待加强。要切实加强体育教师队伍建设,教育行政部门要指导学校严格按照开设体育课和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的需要,配齐配强体育教师。要重视保护体育教师的合法权益,加大培训力度,提升队伍素质。《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第十九条规定:“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当有计划地安排体育教师进修培训。对体育教师的职务聘任、工资待遇应当与其他任课教师同等对待。体育教师组织课间操(早操)、课外体育活动和课余训练、体育竞赛应当计算工作量。”学校应制定详细的在岗培训计划,鼓励在岗的体育教师自学医学、心理学等知识,把培训作为一种福利向体育老师倾斜,从而切实提高体育课的质量,杜绝“体育教师无培训”、“同工不同酬”等现象的再度发生,从多方面提升体育教师从事体育工作的积极性和使命感。三、改善设施,为增强学生体质提供物质保障课外体育活动面向的是全体学生,众多的学生参与,对场地、器材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许多学校场地和器材供不应求,从而成为制约课外体育活动顺利开展的“瓶颈”。突破制约学校体育工作的“瓶颈”,首先,需要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加大对学校体育经费的投入力度。学校体育专项经费要纳入年度预算予以保障,并按一定的比例专项用于学校体育教学和活动(不含场馆建设和大型运动器材配置)。其次,作为学校要充分利用已有条件,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按照《学校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的要求,搞好硬件建设,改善活动设施,强化场地器材设施设备管理,提高场地器材设施设备的使用效益。第三,充分发挥已有器材的多种功能,尽量做到一材多用,如用手榴弹和实心球组合成简易的保龄球游戏;体操棒和小皮球可以当作垒球来打……丰富体育课的内容与形式,从而提高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四、强化评估,为增强学生体质提供机制保障德智体全面发展一直是我国的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应该全面贯彻落实,千方百计保证“全面发展”落实到位。但在教学实际中,在一些中小学校,体育被视为“副课”,每周仅安排一两节体育课,还经常被其他课“占用”。要改变这种现状,就要建立健全学校体育教育质量评估体系。学校应把树立“健康第一”的办学指导思想、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保证学生有一小时锻炼时间纳入学校教育工作评价系统,作为教育质量评估的重要指标,并且要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在评价系统中的权重系数,建立一套包括学校领导、体育教师、班主任、辅导员等人员在内的有效的管理和督导长效机制。同时,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要将这项工作列为对学校日常工作检查、年终目标考核及有关评优评先评比内容之中,定期进行检查、督促,不断加大行政监督力度,提高制度规定的执行力,确保“健康第一”的办学思想落在实处。要全面开展《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建立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学校体育工作评估和地方年度报告制度,向社会公布抽查复核结果,将学校体育工作置于社会的监督之下,从制度上为增强中小学生体质保驾护航。看法四:学校应是学生体质健康的积极促进者汤林春汤春林,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普教所所长写下这个题目,心底未免忐忑,似乎在怀疑学校损害了学生的体质健康。学校是培育人的场所,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教育活动,从本质上说当然不会成为损害学生体质健康的帮凶。不过在教育被异化、功利化趋势日益明显的今天,教育的本原已经被严重遮蔽,有些现象确实令人担忧:学生学业负担过重、睡眠时间严重不足、体育艺术等所谓的“副课”被随意挤占挪用、课余时间被剥夺等情况时有发生。这些违背教育规律、逆学生心身发展规律的现象,谁能担保不会对学生体质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呢?一、现状不容乐观据全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数据管理中心2012年发布的数据,2011年上海市中小学生各学段体质健康达标率为:小学92.2%,初中86.0%,高中85.5%;正常体重比率为38.1%,营养不良比率为6.3%,肥胖率为16.9%。小学学生柔韧力量素质较好,优良率和达标率分别为56.1%和91.9%,耐力素质较差,优良率和达标率分别为48.2%和89.2%;初中学生速度灵巧素质较好,优良率和达标率分别为66.6%和93.1%,耐力素质达标率偏低,为88.6%;高中学生速度灵巧素质和柔韧力量素质均偏差,速度灵巧素质优良率和达标率分别为53.6%和86.6%,柔韧力量素质优良率和达标率分别为40.2%和81.2%,耐力素质无明显优势。这说明学生的身体素质随年级上升而变差,情况不容乐观。早前有一些媒体密集报道,由于在长跑中,多次发生学生猝死的意外,武汉、西安等多所高校在运动会中取消女子3000米和男子5000米项目,深圳、广州等地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取消了长跑项目。大家都在疑惑:在生活条件大为改善的今天,为何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反而每况愈下呢?二、问题不仅仅在学校我们不能把学生体质下降的责任一股脑儿归于学校、归于教育。这里面既有深刻的社会文化背景,也有家庭教育误区在作祟。读书被作为谋求职业、改变命运的手段,“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古训往往被等同于“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这为“圈养教育”提供了文化土壤。独生子女家庭中,“小皇帝”衣食无忧,家长溺爱有加,常常以“爱”的名义剥夺孩子探索历练的机会。更有甚者,少数家长还影响到了学校的正常教育教学秩序。常听说的一个故事是:在台湾,如果学生在学校上体育课时不小心擦破点皮,家长会向学校教师道歉,担心给学校工作带来麻烦。而在大陆,如果发生类似事件,一些家长就会不依不饶,一定要向学校和教师讨一个说法,非得赔他个上千上万不可,否则就要闹得鸡犬不宁。长此以往,学校心寒了,老师心冷了,虽然大家都明白不能因噎废食,但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也就小心了千倍、谨慎了万倍,有的学校为此还发出了学生不得在课余时间奔跑、不得在课余时间搞体育活动的“禁令”。这一结果,其实是大家都不愿意看到的,但实实在在就发生在我们周围。三、政府已有作为好在我们的政府是清醒的。1999年6月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养成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这一决定明确提出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同时,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也做出了全面的界定:“健康不仅是身体没有疾病和不虚弱,而且是在身体、心理和社会各方面都保持完美的状态。”也就是说,健康应该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三方面,缺一不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又明确提出要“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各地在此基础上,也纷纷制定了相应的发展纲要与实施规划,有关政策陆续出台,具体措施逐步落地。如上海严格执行课程标准,延迟开始集体教育活动时间,推行“快乐活动日”,落实“学生每天校园体育锻炼一小时”规定等,为促进学生健康提供了有效保障。四、学校理应行动学校不应为学生体质下降负全责,但不等于学校没有责任,更不等于它不需要行动。恰好相反,学校应该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赶快行动起来,为扭转这一不利局面做出努力。首先,学校应该优化学生的一日生活。如今学校安排学生一日生活,主要考虑的是管理的方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年级思想品德上册 家乡面貌新教案1 山东人民版
- 2024年大数据服务合同续签
- 2024年商铺买卖及后续经营权转让合同
- 2024互联网公司与运营商关于网络服务的协议
- 2024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综合利用合同
- 2024年学校厨师团队建设合同
- 2024年广告投放合同:某品牌在短视频平台投放广告
- 2024年商业空间木地板施工合同
- 2024年国际食品出口许可合同
- 2023年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招聘工作人员考试真题
- ISO27001:2022信息安全管理手册+全套程序文件+表单
- 白蛋白临床不合理应用及其使用指征
- 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成绩复核申请表
- 五年级上册英语课件M6U1 You can play football well
- 心肌疾病-第九版内科学课件
- 《Python分支结构》教学设计
- 工作人员应对火灾现场应急处置卡
- 中医治疗疫病的优势与前景共31张课件
- 考研复习有机化学选择题400题(页尾附答案)
- 灌注桩桩头破除综合施工专题方案付
- 管理人员名单及监督电话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