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附带答案)_第1页
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附带答案)_第2页
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附带答案)_第3页
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附带答案)_第4页
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附带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附带答案)(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24分)一、(共6小题,共14分)1.根据上下文和给出的拼音,请写出下列句子横线上空缺的词语。(2分)①作为一名移居海外的美国人,我曾经造访过40个中国城市,在每个机场的出口处,迎接我的都是(mójiānjiēzhǒng)___________而过的川流不息的人流。②汉语属于图形文字,有着复杂的视觉形象特点,而声调又分为四声,读来(yìyángdùncuò)____________,极具韵律美。2.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2分)①学校的后勤工作与其他岗位相比,更需要_______,更需要甘做无名的英雄。②自我出生以来,爸爸妈妈为使我能健康快乐地生长一直_______,不辞辛劳。③他虽然还穿着校服,显得很朴素,但高挑的身材让他在人群中显得_______。A.自怨自艾处心积虑鹤立鸡群B.自怨自艾殚精竭虑出类拔萃C.任劳任怨处心积虑出类拔萃D.任劳任怨殚精竭虑鹤立鸡群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经过一个月的艰苦努力,克服了种种困难,现今全线已勘测完毕269公里。B.12月17日,我国第一艘国产航空母舰山东舰在海南三亚某军港交付海军。C.登上长城极目远眺,自豪之情油然而生,我们有全世界都没有的万里长城。D.二十年前网络与我们接触的机会还很少,现在已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了。4.下列选项中,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海上没有红白紫黄的野花,没有蓝雀红襟等等美丽的小鸟。_______。看见蓝雀红襟,只使我联想到“山禽自唤名”,而见到海鸥,却使我联忆到千古颂赞美人,颂赞到绝顶的句子,是“婉若游龙,翩若惊鸿”!①说到飞鸟,蓝雀红襟自然也可爱,而海上的沙鸥,白胸翠羽,轻盈地飘浮在浪花之上,“凌波微步,罗袜生尘”②海上的朝霞晚霞,天上水里反映到不止红白紫黄这几个颜色③然而野花到秋冬之间,便都萎谢,反予人以凋落的凄凉④这一片花,却是四时不断的A.①②③④B.②④①③C.③②④①D.④①③②5.初二1班的张明打算参加校运会的跳远项目,许勇准备参加1500米,经过一段时间训练,他们发现两人对调参赛项目成绩会更好。校运会报名截止前一天,他们想找班主任李老师说明情况,碰巧李老师外出开会,于是他们跟体育委员陈志翔商量。第二天早上,陈志翔在学校门口遇到李老师,向李老师转述了张明和许勇的想法,并征求老师的意见。请写出陈志翔同学对李老师说的话。要求:内容完整,不改变原意,注意时间、对象等。(3分)陈志翔对李老师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请概括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主要内容。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50个字。(3分)全国教育大会以来,中共中央印发了3个重要文件,对基础教育改革发展作出重大部署。“这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迈入全面提高育人质量新阶段,贯彻落实工作已开局起步,势头良好,全面落实的任务还很繁重。”11月14日,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在教育部召开的第六场“教育奋进看落实”新闻通气会上表示。本场通气会聚焦基础教育热点问题,重点介绍落实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有关进展情况。二、(1小题,10分)7.古诗文默写。(10分)(1)根据课本,下列古诗文默写正确的两项是()()(4分)A.晓雾将歇,猿鸟乱鸣;昔日欲颓,沉鳞竞跃。B.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C.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返。D.出则无敌国外患,入则无法家拂士者,国恒亡。E.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雁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F.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2)根据课本,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六题只选四题作答)(4分)①树树皆秋色,____________。(王绩《野望》)②____________,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③月下飞天镜,____________。(李白《渡荆门送别》)④____________,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⑤一怒而诸侯惧,____________。(《孟子》)⑥____________,沉醉不知归路。(李清照《如梦令》)(3)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入古诗词名句。(2分)自然界中草木花鸟百态千姿,各具风采,与诗人们不期相遇,往往被赋予了不一样的意义。在白居易《钱塘湖春行》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句中,花与草是白居易笔下早春的典型意象;在杜甫的《春望》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句中,花和鸟又为诗人感伤时势、忧国思家情感代言。第二部分阅读与理解(共36分)三、(4小题,14分)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回答下列问题。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选自《列子》)又北二百里,曰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反,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选自《山海经》)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3分)A.河阳之北又北二百里B.其妻献疑曰其上多柘木C.始一反焉溺而不反D.其如土石何其状如乌9.把“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0.愚公移山精神和精卫填海精神的相似点是什么?又各有什么不同点?(3分)11.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雁门太守行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1)诗中的“甲光向日金鳞开”是什么意思?(2分)(2)尾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三、(7小题,22分)(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2-15题。(12分)材料一倘若要我说说总的印象,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因此,谁如果要鉴赏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就不该错过。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个不同。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他们唯愿游览者得到“如在画图中”的美感,而他们的成绩实现了他们的愿望,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中”的。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东边有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边决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廊。这是为什么?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园林池沼宽敞,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选自叶圣陶《苏州园林》)材料二中国园林的树木栽植,不仅为了绿化,要具有画意。窗外花树一角,即折枝尺幅;山间古树三五,幽篁一丛,乃模拟枯木竹石图。重姿态,不讲品种,和盆栽一样,能“入画”。拙政园的枫杨、网师园的古柏,都是一园之胜,左右大局,如果这些饶有画意的古木去了,一园景色顿减。树木品种又多有特色,如苏州留园原多白皮松,怡园多松、梅,沧浪亭满种箬竹,各具风貌。可是近年来没有注意这个问题,品种搞乱了,各园个性渐少,似要引以为戒。宋人郭熙说得好:“山水以山为血脉,以草为毛发,以烟云为神采”。草尚如此,何况树木呢?我总觉得一地方的园林应该有那个地方的植物特色,并且土生土长的树木存活率大,成长得快,几年可茂然成林。它与植物园有别,是以观赏为主,而非以种多斗奇。要能做到“园以景胜,景因园异”,那真是不容易。这当然也包括花卉在内。同中求不同,不同中求同,我国园林是各具风格的。古代园林在这方面下过功夫,虽亭台楼阁,山石水池,而能做到风花雪月,光景常新。我们民族在欣赏艺术上存乎一种特性,花木重姿态,音乐重旋律。书画重笔意等,都表现了要用水磨功夫,才能达到耐看耐听,经得起细细的推敲,蕴藉有余味。在民族形式的探讨上,这些似乎对我们有所启发。园林景物有仰观、俯观之别,在处理上亦应区别对待。楼阁掩映,山石森严,曲水湾环,都存乎此理。“小红桥外小红亭,小红亭畔、高柳万蝉声。”“绿杨影里,海棠亭畔,红杏梢头。”这些词句不但写出园景层次,有空间感和声感,同时高柳、杏梢,又都把人们视线引向仰观。文学家最敏感,我们造园者应向他们学习。至于“一丘藏曲折,缓步百跻攀”,则又皆留心俯视所致。因此园林建筑物的顶,假山的脚,水口,树梢,都不能草率从事,要着意安排。山际安亭,水边留矾,是能引人仰观、俯观的方法。(选自陈从周《说园》)12.下列对《苏州园林》中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苏州园林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的映衬和近景远景的层次,其中亭台轩榭的布局最为重要,所以首先介绍。B.“对称”是我国建筑普遍采用的一种结构形式,无论是古代的宫殿还是百姓的住房,绝大部分都采用对称的布局,但园林却不以对称为美。C.园林中假山的堆叠要能成为一项艺术而不仅仅是技术,设计者和匠师们要将对自然景物的深入细致观察和生平的阅历都融入设计建造中。D.苏州园林不但重视全局设计,也在意细节的点缀,例如有几个园子里栽种了枝干盘曲嶙峋的藤萝,每当开花都能给园中增添了繁华与生机。13.根据以上两则材料,下列叶圣陶和陈从周对中国园林的看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苏州园林是中国园林的典范。B.中国园林十分讲究诗情画意。C.中国园林设计都很反对对称。D.各地园林往往有自己的特色。14.陈从周的《说园》是从“造园”同角度去介绍园林,文中给造园者哪些建议?请分点概括。(4分)15.两篇文章在介绍说明的过程中使用的一些说明方法是相同的,请指出两篇文章都使用了的一种说明方法,并举例分析。(4分)(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6-18题。(10分)强渡大渡河是长征中关系最重大的一个事件。如果当初红军渡河失败,就很可能遭到歼灭了。率领红军先锋部队进入彝族境内的是指挥员刘伯承,他熟悉这个部落民族,而且能够说几句彝族话。他同彝族的总首领一起饮了新杀的一只鸡的血,按照部落传统方式,歃血为盟,结为兄弟。好几百个彝族人参加了红军。先锋部队由彝族战士带路,通过狭隘的山间羊肠小道,悄悄地到了大渡河南岸安顺场镇,俘获了那里的守兵团长、他的渡船,确保了北渡的通道。当天的白天和晚上,第二天,第三天,安顺场的三艘渡船不停地来回,最后约有一个师的人员运到了北岸。但是河流越来越湍急,渡河越来越困难了。第三天渡一船人过河需要四个小时。照这样的速度,全部人马辎重过河需要好几个星期才行。还没有完成过河,他们就会受到敌人包围。这时朱德、毛泽东、周恩来和彭德怀都已到达河边。他们作出了一个决定:部队西移,占领泸定桥,强渡大渡河。安顺场以西四百里,峡谷高耸,河流又窄、又深、又急的地方,有条有名的铁索悬桥叫做泸定桥。这是大渡河上西藏以东的最后一个可以过河的地方。如果他们能够占领泸定桥,全军就可以进入川中,否则就得循原路折回一千多里,很少人有生还希望。南岸主力西移时,他们在夜间摆开一字长蛇阵沿着两岸悬崖前进时,一万多把火炬照映在夹在中间的河面上,仿佛万箭俱发。先锋部队日夜兼程,休息、吃饭顶多不超过十分钟。不久,对岸出现了新的部队,是敌军增援部队,赶到泸定桥去的!这两支部队隔河你追我赶,整整一天之久,终于慢慢地把精疲力尽的敌军甩到后面去了,因为他们休息的时间久,次数多。泸定桥建桥已有数百年的历史,用铁索修成。一共有十六条长达一百多码的粗大铁索横跨在河上,铁索上面铺了厚木板作桥面,但是当红军到达时,他们发现已有一半的木板被撬走了,在他们面前到河流中心之间只有空铁索。在北岸的桥头堡有个敌军的机枪阵地面对着他们,后面是一个师的敌军据守的阵地。时不可失!必须在敌人援军到达之前把桥占领!于是征求志愿人员。红军战士一个个站出来愿意冒生命危险,于是在报名的人中选了三十个人,他们身上背了毛瑟枪和手榴弹,在奔腾的河流上,紧紧地抓住铁索一步一抓的爬向前进。敌军的狙击手向着在河流上空摇晃地向他们慢慢爬行前进的红军射击。第一个战士中了弹,掉到了下面的急流中,接着又有第二个、第三个。但是别的人越来越爬近到桥中央……敌人大概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战士——当兵不只是为了有个饭碗,这些青年为了胜利而甘于献出生命。他们是人,还是神?敌人的斗志受到了影响!终于有一个红军战士爬上了桥板,拉开一个手榴弹,向敌人碉堡投去,一掷中的。军官这时急忙下令拆毁剩下的桥板,但是已经迟了,又有几个红军爬了过来。敌人把煤油倒在桥板上,开始烧了起来。但是这时已有二十个左右红军匍匐向前爬了过来,把手榴弹一个接着一个投到了敌军机枪阵地。突然,南岸的同志们开始兴高采烈地高呼:“红军万岁!革命万岁!大渡河三十英雄万岁!”原来敌军已经仓皇后撤!更多的红军蜂拥爬上了铁索,扑灭了火焰,铺上了新板。一两个小时之内,全军就一边放声高唱,一边渡过了大渡河,进入了四川境内。在他们头顶上空,蒋介石的飞机无可奈何地怒吼着。安顺场和泸定桥的英雄由于英勇过人得到了金星奖章,这是中国红军的最高勋章。我后来在宁夏,碰到他们中的几个,对他们那样年轻感到惊讶,因为他们的年纪都不到二十五岁。(选自[美]埃德加∙斯诺《红星照耀中国》)16.本文详细地记录了红军强渡大渡河的具体过程,请根据提示,概括相应的事件。(4分)地点具体过程彝族境内①②红军渡河受阻,决定西移四百里峡谷③泸定桥④17.在长征回忆中,朱德总司令曾题词“万里长江犹忆泸关险”,“泸关险”就是指红军夺取泸定桥的战斗,本文如实记录了泸关哪几方面的“险”?有什么作用?(4分)18.有人认为刘伯承是一位平易近人的将军。《红星照耀中国》中刻画了不少这样的红军领袖形象,请在周恩来、彭德怀、贺龙中任选一位,并简要分析。(2分)第三部分写作(共40分)五、(1小题,40分)19.按要求作文。请以“我重新认识了他(她)”为标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①叙事完整,形象鲜明,中心突出;②600字以上;③文中不能出现考生的姓名和所在学校的名称。参考答案1.(1)摩肩接踵(2)抑扬顿挫2.D(自怨自艾:原意是悔恨自己的错误,自己改正。现在只指悔恨自己的错误。处心积虑:指存着某种想法,早已有了打算,亦形容用尽心思地谋划,含贬义。殚精竭虑:形容用尽精力,费尽心思,褒义词。出类拔萃:形容超出同类,多指人的品德才能。任劳任怨:意思是不怕吃苦,也不怕招怨。鹤立鸡群:意思是指像鹤站在鸡群中一样。比喻一个人的仪表或才能在周围一群人里显得很突出。根据词意,第①横线应填“任劳任怨”,排除了A、B两项,“处心积虑”含贬义,故第②横线填“殚精竭虑”,故排除了C项,另外,“出类拔萃”多指人的品德才能,故第③横线填“鹤立鸡群”更合适,因此选D。)3.B(A成分残缺;C不合事理;D语序不当,改为“二十年前我们与网络接触的机会还很少”)4.C(首句说“海上没有红白紫黄的野花”,所以③句紧承首句,而②、①句接着③话题,第④放最后,故选C。)5.示例:李老师您好!同学们为校运动会都在认真训练,期间我们发现,张明耐力十足,适合1500米长跑项目,而许勇弹跳力和爆发力更突出,适合跳远项目。如果他俩对调比赛项目,我们赢得奖牌的几率会更大。今天报名就要截止了,老师您觉得这样安排可以吗?6.全国教育大会以来,中共中央印发了3个重要文件,对基础教育改革发展作出重大部署。7.(1)BF(A……夕日欲颓……;C……窥谷忘反;D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E……似曾相识燕归来……)(2)①山山唯落晖②日暮乡关何处是③云生结海楼④东风不与周郎便⑤安居而天下熄⑥常记溪亭日暮(3)①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②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8.C(A北边/向北;B代词,他的/它,指发鸠山;C同“返”,往返,返回;D如……何,把……怎么样/像)9.凭你的力气,连魁父这座小山也不能削平,能把太行、王屋(两座山)怎么样?再说,挖下来的土和石头又安放在哪里?10.相似之处:都赞美顽强的毅力和吃苦耐劳、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精神,都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美好愿望。不同之处:愚公以更长远的眼光看问题;精卫体现了舍己为人的奉献精神。11.(1)战士们的铠甲在阳光照射下金光闪烁。(2)尾联写到诗人为了报答国君的赏赐和厚爱,手操宝剑甘愿为国血战到死,通过黄金台和玉龙的典故,表达了战士们报效君王的知遇之恩,为国奋勇杀敌,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12.A(“其中亭台轩榭的布局最为重要,所以首先介绍”说法有错。)13.B14.①树木的栽植要有画意②树木品种多有特色,各园林要选合适的品种,保留个性。③一地方的园林应该有那个地方的植物特点④园林景物有仰观、俯观之别,在处理上应区别对待。15.举例子。《苏州园林》中列举高低树俯仰生姿,落叶树常绿树相间的例子,形象具体说明花草树木的栽种与修剪符合中国画的审美观,具有画意。《造园》中第一段举了留园,怡园的树的品种,有力具体地说明树的品种多、有特色每个园林都有自己的个性。16.①红军与彝族人结盟②安顺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