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非口服给药吸收目标与要求掌握:注射给药、口腔黏膜给药、鼻黏膜给药、肺部给药、皮肤给药、直肠黏膜给药、眼部给药吸收特点、吸收路径。熟悉:影响非口服给药吸收原因。了解:肌肉、口腔、鼻腔、肺部、皮肤、眼部黏膜结构和生理特征。生物药剂学非口服给药的吸收专家讲座第1页
黏膜给药药品吸收
第三节
第二节
第一节注射给药药品吸收皮肤给药药品吸收
第四节眼部给药口腔给药鼻腔给药肺部给药阴道给药直肠给药第三章非口服给药吸收生物药剂学非口服给药的吸收专家讲座第2页给药路径与吸收速度直肠舌下腹腔吸入临床上起效最快是静脉注射,惯用于抢救;最简便、安全和惯用是口服给药,惯用于门诊患者。皮肤口服皮下肌内第三章非口服给药吸收生物药剂学非口服给药的吸收专家讲座第3页第一节注射给药案例3-1结核病化学治疗是人类控制结核病主要伎俩,20世纪70年代以前,链霉素、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相继问世,它们组成强有力“四联”治疗方案,使控制结核病流行成为可能。1944年创造链霉素(streptomycin,SM)是最早出现有效抗结核药品,属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对细胞外结核菌有快速杀灭作用,单用SM治疗肺结核2~3个月就可使临床症状和X线影像得以改进,是WHO提议标准短程治疗结核病方案中适用药品。给药路径和剂量为:治疗强化期成人每日肌内注射0.75g,巩固期采取间歇疗法,每七天3次,每次肌内注射0.75g。问题: 1.应用链霉素治疗结核病时能否用口服给药方式?2.链霉素能否静脉推注?生物药剂学非口服给药的吸收专家讲座第4页第一节注射给药使用不便注射疼痛剂量不妥时难以纠正或填补优点缺点药效快速作用可靠,无首过效应,易于控制适于不宜口服、口服不吸收或在胃肠道不稳定药品适于不宜口服给药病人局部作用、全身作用、长期有效作用、诊疗疾病上腔静脉下腔静脉心肺(肺首过效应)
全身作用部位生物药剂学非口服给药的吸收专家讲座第5页一、给药部位与吸收路径静脉注射(intravenousinjection,iv)肌内注射(intramuscularinjection,im)皮下注射(subcutaneousinjection,sc)皮内注射(intracutaneousinjection,ic或id)第一节注射给药生物药剂学非口服给药的吸收专家讲座第6页一、给药部位与吸收路径第一节注射给药生物药剂学非口服给药的吸收专家讲座第7页1.静脉注射药品直接进入血液循环系统,不存在吸收过程作用快速,生物利用度为100%注射结束时血药浓度最高注射容量<50ml肌内注射或皮下注射刺激性太大药品必须静脉注射最理想部位为前臂内侧近端大静脉药品制剂常为水溶液或水醇溶液,有时为乳剂或脂质体第一节注射给药生物药剂学非口服给药的吸收专家讲座第8页2.肌内注射起效速率仅次于静脉注射较iv更安全,较皮下注射刺激性更小有吸收过程:肌肉→血液循环药品经过毛细血管吸收;药品经过淋巴吸收注射容量为2~5ml制剂可为水溶液或油溶液、乳液或混悬液第一节注射给药生物药剂学非口服给药的吸收专家讲座第9页2.肌内注射第一节注射给药生物药剂学非口服给药的吸收专家讲座第10页3.皮下与皮内注射皮下注射后药品吸收较肌内注射慢,有时甚至比口服更慢惯用于疫苗和菌苗预防接种、局部麻醉及一些药品注射。需延长作用时间药品可采取皮下注射或皮下植入注射容量1~2ml注射液不应有刺激性皮内注射普通作皮肤诊疗与过敏试验,药品极难进入血液循环第一节注射给药生物药剂学非口服给药的吸收专家讲座第11页4.其它部位注射动脉内注射ia:为使治疗药品或诊疗药品靶向至特殊组织器官,无吸收过程和肺首过效应;但危险性大,极少使用腹腔内注射ip:以门静脉为主要吸收路径,肝首过效应显著,多用于动物试验鞘内注射:可克服血脑屏障。近年来,鞘内注射化疗药品成为防治中枢神经性白血病(CNS)最有效方法之一。第一节注射给药生物药剂学非口服给药的吸收专家讲座第12页二、影响注射给药吸收原因生理原因药品性质剂型原因第一节注射给药生物药剂学非口服给药的吸收专家讲座第13页注射部位血流状态影响:
三角肌>大腿外侧肌>臀大肌淋巴液流速:水溶性大分子药品
油溶媒注射液药品促进吸收原因:按摩,热敷,运动减慢吸收原因:结扎、冷敷、与肾上腺素适用1.生理原因第一节注射给药生物药剂学非口服给药的吸收专家讲座第14页2.药品理化性质分子量小药品由血管转运,分子量大经过淋巴路径吸收解离度和脂溶性影响不大。毛细血管壁膜孔半径3nm,允许<800药品分子经过难溶性药及非水溶液。药品溶解是限速过程蛋白结合。蛋白质结合物解离速度<透膜速率时,成为限速过程第一节注射给药生物药剂学非口服给药的吸收专家讲座第15页3.剂型原因
药品从制剂中释放是药品吸收限速过程,各种注射剂中药品释放速率有以下次序:水溶液>水混悬液>油溶液>O/W乳剂>W/O乳剂>油混悬液第一节注射给药生物药剂学非口服给药的吸收专家讲座第16页(1)溶液型注射剂药品以分子或离子形式分散在水中,吸收快速难溶性药品使用非水溶剂,稀释后析出沉淀,吸收迟缓,不规则或不完全严重偏离生理pH溶媒:在组织液pH下可析出沉淀低渗时药品扩散速度增大;高渗时药品扩散速度减小以油为溶媒注射剂缓释高分子附加剂使黏度增加可调整吸收速率第一节注射给药生物药剂学非口服给药的吸收专家讲座第17页(2)混悬型注射剂注射后药品微粒沉积在注射部位药品被吸收前需经过溶出与扩散过程,吸收较慢药品在组织溶出是限速过程助悬剂影响药品吸收Iv、ia或ip注射含粒径为0.1~0.2μm固体微粒水混悬液后,微粒被动靶向,在肝、脾等器官富集油混悬液普通采取im注射,药品吸收可长达数星期至数月第一节注射给药生物药剂学非口服给药的吸收专家讲座第18页(3)乳剂型注射剂O/W型乳剂(静脉乳)乳滴粒径大小为1μm左右,iv注射后可被动靶向乳剂型注射剂im注射后,药品多经过淋巴系统转运,适合用于淋巴造影和淋巴转移恶性肿瘤治疗长期有效作用第一节注射给药生物药剂学非口服给药的吸收专家讲座第19页(4)微粒型注射剂主要是微球、脂质体和纳米粒等,这些微粒皮下或肌内注射后,通常含有缓释、长期有效作用。第一节注射给药生物药剂学非口服给药的吸收专家讲座第20页结核病化学治疗是人类控制结核病主要伎俩,20世纪70年代以前,链霉素、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相继问世,它们组成强有力“四联”治疗方案,使控制结核病流行成为可能。1944年创造链霉素(streptomycin,SM)是最早出现有效抗结核药品,属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对细胞外结核菌有快速杀灭作用,单用SM治疗肺结核2~3个月就可使临床症状和X线影像得以改进,是WHO提议标准短程治疗结核病方案中适用药品。给药路径和剂量为:治疗强化期成人每日肌内注射0.75g,巩固期采取间歇疗法,每七天3次,每次肌内注射0.75g。问题: 1.应用链霉素治疗结核病时能否用口服给药方式?2.链霉素能否静脉推注?案例分析生物药剂学非口服给药的吸收专家讲座第21页第二节皮肤给药皮肤给药既能够起局部治疗作用也能够起全身治疗作用,为一些慢性疾病和局部镇痛治疗及预防提供一个简单、方便和有效给药方式。皮肤给药惯用剂型有哪些?生物药剂学非口服给药的吸收专家讲座第22页一、皮肤结构与药品转运表皮真皮皮下组织皮肤从属器角质层透明层颗粒层棘层基底层毛发皮脂腺汗腺1.皮肤基本生理结构第二节皮肤给药生物药剂学非口服给药的吸收专家讲座第23页1.皮肤基本生理结构
角质层细胞膜不是类脂质双分子结构,而是一个致密交联蛋白网状结构,细胞内是大量微丝角蛋白和丝蛋白规整排列结构。生物药剂学非口服给药的吸收专家讲座第24页2.药品在皮肤内转运(1)角质层和表皮→真皮→毛细血管→体循环。是药品透过皮肤吸收主要路径。角质层细胞间是类脂质分子形成多层脂质双分子层,药品以被动扩散方式进行转运。脂溶性越高越易透过皮肤。(2)经过毛囊、皮脂腺和汗腺等从属器官吸收。不是药品吸收主要路径。大分子药品及离子型药品主要经过该路径吸收。第二节皮肤给药生物药剂学非口服给药的吸收专家讲座第25页二、影响药品经皮渗透原因生理原因1剂型原因2渗透促进剂应用3离子导入技术应用4超声导入技术应用5第二节皮肤给药生物药剂学非口服给药的吸收专家讲座第26页★主要影响原因:个体差异、动物种属、年纪、性别、用药部位、皮肤状态部位:阴囊>耳后>腋窝区>头皮>手臂>腿部>胸部★皮肤水化作用微生物、酶代谢——皮肤首过效应积蓄:药品与角质层中角蛋白发生结合或吸附角质层受损,吸收增加皮肤病变:硬皮病,老年角化病,吸收降低(一)生理原因第二节皮肤给药生物药剂学非口服给药的吸收专家讲座第27页(二)剂型原因分子大小:<600脂溶性:油/水分配系数大,易透过;太大,积聚于角质层pKa值:分子型易透过1.药品理化性质第二节皮肤给药生物药剂学非口服给药的吸收专家讲座第28页※药品从给药系统中释放越快,越有利于吸收。※基质对药品亲和力不应太大。※脂质体促透※溶解与分散药品介质影响:介质与药品亲和力※给药系统pH值※给药系统表面积:调整给药剂量2.给药系统性质第二节皮肤给药生物药剂学非口服给药的吸收专家讲座第29页①表面活性剂:阳离子型、阴离子型、非离子型和卵磷脂;②有机溶剂类:乙醇、丙二醇、醋酸乙酯,二甲亚砜及二甲基甲酰胺;③月桂氮卓酮及其同系物;④有机酸、脂肪醇:油酸、亚油酸及月桂醇;⑤角质保湿与软化剂:尿素、水杨酸及吡咯酮类;⑥萜烯类:薄荷醇、樟脑、柠檬烯等。(三)透皮吸收促进剂第二节皮肤给药生物药剂学非口服给药的吸收专家讲座第30页(四)离子导入技术
离子导入技术(iontophoresis)是利用电流将离子型药品经由电极定位导入皮肤或粘膜,进入局部组织或血液循环一个生物物理方法。一些不解离药品假如能在溶液中形成带电胶体粒子(如吸附或离子胶团增溶)亦可采取这一技术给药。
第二节皮肤给药生物药剂学非口服给药的吸收专家讲座第31页(四)超声导入技术超声波可能改变皮肤角质层结构,使脂质结构重新排列形成空洞;超声波将皮肤从属器作为药品传递通道。第二节皮肤给药生物药剂学非口服给药的吸收专家讲座第32页三、经皮吸收研究方法(一)体外经皮吸收研究1、透皮扩散池扩散池由供给室和接收室组成,在两室之间可夹持皮肤样品、TDDS或其它膜材料,在扩散室普通装入药品或其裁体,接收室填装接收介质。第二节皮肤给药生物药剂学非口服给药的吸收专家讲座第33页2、扩散液和接收液(1)扩散液:对于难溶性药品,普通选择其饱和水溶液;对溶解度较大药品,应确保扩散液浓度大于接收液浓度(最少10倍以上)。(2)接收液:最简单接收液是生理盐水和磷酸盐缓冲液。在接收液中药品溶解性能小,可选取不一样浓度PEG400、乙醇、甲醇、异丙醇水溶液以及一些表面活性剂溶液等。(一)体外经皮吸收研究第二节皮肤给药生物药剂学非口服给药的吸收专家讲座第34页皮肤渗透性:小鼠>豚鼠>羊>兔>马>猫>狗>猴>乳猪>人>黑猩猩无毛小鼠、大鼠、猪或乳猪是良好动物模型,体内、外结果含有更加好一致性。大多数动物皮肤角质层厚度小于人体皮肤,毛孔密度高,药品透过较人皮肤轻易。必须注意不损伤角质层。3、皮肤种类和皮肤分离技术(一)体外经皮吸收研究第二节皮肤给药生物药剂学非口服给药的吸收专家讲座第35页在离体透皮试验中,将皮肤角质层剥除后,亲水性药品5-氟尿嘧啶渗透性增加了约40倍,水溶性药品阿糖胞苷渗透性增加了1300倍,而脂溶性药品正戊醇也增加了23倍。问题:为何在离体透皮试验中,将皮肤角质层剥除后,药品渗透性增加了许多倍?第二节皮肤给药案例3-2生物药剂学非口服给药的吸收专家讲座第36页(二)透皮吸收体内研究
经皮给药系统应用于皮肤上后,间隔一定时间抽取血样,测定血药浓度,可得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与静脉注射相等剂量后所得血药浓度-时间曲线进行比较,可求得经皮吸收药品量。第二节皮肤给药生物药剂学非口服给药的吸收专家讲座第37页某患者采取雌二醇片剂进行雌激素替换疗法,治疗和预防更年期综合征,天天给药3次,每次口服2mg,使用一段时间后,出现肝功效异常等不良反应。改用雌二醇贴剂,每三天贴1剂,每剂含雌二醇0.05mg,疗效与口服给药一致,不良反应消失。问题:1.长久口服雌二醇为何会造成肝功效异常?2.改用贴剂后给药剂量大大降低,疗效没有下降,不良反应消失,为何?案例分析生物药剂学非口服给药的吸收专家讲座第38页第三节黏膜给药①患者用药依从性好
②治疗过程和治疗效果易于控制;
③粘膜不易损伤,易于修复;
④无首过效应,无胃肠道降解作用⑤可发挥局部或全身作用给药特点①局部用药:溶液剂,混悬剂,漱口剂,气雾剂,膜剂,口腔片
②全身用药:舌下片,粘附片,贴剂剂型一、口腔粘膜给药生物药剂学非口服给药的吸收专家讲座第39页(一)口腔粘膜结构和生理⑴咀嚼粘膜25%:硬腭和牙龈表面。高度角质化⑵内衬粘膜60%:除舌背部以外口腔组织表面,未角质化渗透能力强
⑶特征粘膜15%:舌背部,含有咀嚼黏膜与内衬黏膜特征角质化和未角质化第三节黏膜给药生物药剂学非口服给药的吸收专家讲座第40页角质化上皮:口腔保护屏障颊粘膜、舌下粘膜上皮未被角质化,最有利于药品全身吸收;其次是齿龈和硬腭渗透性:舌下粘膜>颊粘膜>牙龈,腭粘膜无首过效应,直接由颈内静脉进入心脏吸收路径:被动转运第三节黏膜给药口腔黏膜表面有胶状黏液,覆盖于整个口腔内,与黏膜细胞表面相连。组成:糖蛋白、水分、酶、电解质、核酸唾液:pH值为5.8-7.4,代谢酶活性低。生物药剂学非口服给药的吸收专家讲座第41页上皮屏障:完整黏膜上皮是阻止异物、药品和微生物进入深层组织天然生理屏障。酶降解屏障:酯酶、糖酶、磷酸酯酶。渗透屏障第三节黏膜给药生物药剂学非口服给药的吸收专家讲座第42页(二)影响口腔粘膜吸收原因生理原因第三节黏膜给药☆吸收速度介于皮肤与小肠黏膜之间。复层扁平细胞是药品跨口腔黏膜吸收主要屏障☆舌下>颊>牙龈>腭☆药品吸收以扩散为主,脂溶性药品较易吸收☆对药品味觉要求较高:制剂应矫味☆唾液冲洗作用:使舌下片剂保留时间很短生物药剂学非口服给药的吸收专家讲座第43页(二)影响口腔粘膜吸收原因剂型原因第三节黏膜给药☆口腔黏膜渗透能力遵照pH分配学说受脂溶性、解离度、分子量影响。☆舌下给药制剂药品渗透能力强,吸收快速,生物利用度高。但易受唾液冲洗作用影响大。主要适合用于溶出快速、剂量小、作用强药品。如脂溶性药品,能够为片剂、喷雾剂等☆颊膜吸收较舌下慢,药品停留时间短,生物粘附制剂可提升滞留与吸收☆吸收促进剂:脂肪酸、胆盐、表面活性剂等生物药剂学非口服给药的吸收专家讲座第44页案例分析
患者李某,男,60岁,医院诊疗其患有心肌梗塞,医生嘱其随身携带硝酸甘油片备用。一日李某午夜突觉心前区疼痛难忍,忙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片,几分钟后症状缓解。问题:1.硝酸甘油为何要舌下给药?药品是经过什么路径吸收?2.什么样药品适宜舌下给药?生物药剂学非口服给药的吸收专家讲座第45页局部作用:杀菌、抗病毒、血管收缩、抗过敏全身作用多肽和蛋白质药品吸收剂型:滴鼻液、喷鼻剂、气雾剂、粉雾剂优点:血流丰富,吸收快;避开肝首过效应,胃肠道作用;吸收速度与静脉注射相当;方便成功制剂:鲑鱼降钙素喷雾剂、胰岛素鼻用制剂第三节黏膜给药二、鼻粘膜给药生物药剂学非口服给药的吸收专家讲座第46页(一)鼻腔和鼻粘膜结构第三节黏膜给药生物药剂学非口服给药的吸收专家讲座第47页第三节黏膜给药生物药剂学非口服给药的吸收专家讲座第48页鼻黏膜:其上皮由一层纤毛柱状上皮细胞组成,药品吸收有效面积大,上皮细胞下面毛细血管丰富,药品吸收快速黏液:经过鼻咽管进入胃,或被排出体外,去除异物和微生物;黏液存在缩短了药品与吸收表面接触时间;黏液中有肽酶和蛋白水解酶,pH5.6~6.5,是蛋白酶最正确工作环境。鼻黏膜上皮细胞下有许多大而多孔毛细血管,丰富淋巴网是多肽类药品吸收主要路径有些药品鼻腔给药可避过血脑屏障(一)鼻黏膜生理特征第三节黏膜给药生物药剂学非口服给药的吸收专家讲座第49页(二)影响鼻粘膜吸收原因吸收路径鼻腔pH血液循环脂质通道和水性孔道成人5.5~6.5,婴幼儿5.0~6.0鼻黏膜极薄,黏膜内毛细血管丰富生理原因活性最高酶为氨基肽酶鼻腔分泌物纤毛运动缩短药品在鼻腔吸收部位滞留时间第三节黏膜给药生物药剂学非口服给药的吸收专家讲座第50页(二)影响鼻粘膜吸收原因解离度脂溶性分子量:1000粒子径:>10μm吸收促进剂多肽蛋白质类吸收关键是延长药品在鼻黏膜停留时间(生物黏附性材料制成微球)溶液剂:扩散速度快,分布面积广混悬剂:粒子大小、保留位置与时间凝胶剂:黏性大,降低鼻纤毛去除作用气雾剂、喷雾剂、吸入剂:弥散度和分布面积广药品理化性质剂型原因剂型第三节黏膜给药生物药剂学非口服给药的吸收专家讲座第51页案例分析患者方某,女,58岁,患腰背痛一年半,曾长久服用解热镇痛抗炎药,无显著效果。超声定量骨密度测定仪检测跟骨骨密度(BMD),T≤-2.5,肝肾功效均正常。排除甲状旁腺功效亢进、转移癌、多发性骨髓瘤、类风湿性关节炎、脊椎骨关节退行性改变等疾病,诊疗为老年性骨质疏松。医生处方提议用鲑鱼降钙素喷鼻剂每日一次40μg喷鼻治疗,并提议常吃含钙及维生素D含量高食物,疼痛缓解后进行适当功效锻炼。服用六个月后患者疼痛症状显著缓解,且BMD检验显示骨质疏松有显著改进。问题:1.鲑鱼降钙素为何能够经过喷鼻剂进行给药?2.鼻黏膜给药有什么优点?生物药剂学非口服给药的吸收专家讲座第52页三、肺部给药第三节黏膜给药局部作用和全身作用防止肝脏首过效应剂型有气雾剂、喷雾剂和粉末吸入剂生物药剂学非口服给药的吸收专家讲座第53页(一)呼吸器官结构与生理第三节黏膜给药呼吸器官:鼻、咽、喉、气管、支气管、细支气管、终末细支气管、呼吸细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囊生物药剂学非口服给药的吸收专家讲座第54页(一)呼吸器官结构与生理第三节黏膜给药肺部总表面积约为100m2肺泡由单层扁平上皮细胞组成;细胞间隙存在致密毛细血管;与毛细血管距离仅1μm。是气体交换和药品吸收良好场所巨大肺泡表面积、丰富毛细血管和极小转运距离,决定了肺部给药快速吸收,而且吸收后药品直接进入血液循环,无肝脏首过作用。生物药剂学非口服给药的吸收专家讲座第55页(一)呼吸器官结构与生理第三节黏膜给药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脂蛋白混合物(二棕榈酰卵磷脂),降低肺泡表面张力,维持肺泡正常形态和功效3%巨噬细胞,吞噬作用(肺靶向微球)生物药剂学非口服给药的吸收专家讲座第56页(二)影响肺部药品吸收原因第三节黏膜给药生理原因药品粒子大小与肺部停留关系肺泡部位药品可停留24小时黏液层可能减慢药品吸收黏膜中巨噬细胞与代谢酶生物药剂学非口服给药的吸收专家讲座第57页(二)影响肺部药品吸收原因第三节黏膜给药药品理化性质被动扩散为主要吸收方式水溶性药品经过细胞旁路吸收,较直肠、小肠、鼻腔、颊黏膜快分子量:小分子药品吸收快(<1000);大分子药品可经过细胞间空隙被吸收,或经过淋巴系统吸收。蛋白多肽药品肺部给药,已成为研究热点生物药剂学非口服给药的吸收专家讲座第58页(二)影响肺部药品吸收原因第三节黏膜给药药品粒子大小影响药品抵达部位:
>10μm,沉积在上呼吸道中并很快被去除
2~10μm,支气管与细支气管其中:8μm,50%喉部;
3~5μm,下呼吸道
2~3μm,肺泡<0.5μm,易经过呼吸排出吸入气雾剂微粒大小在0.5~5.0μm最适宜吸入药品应能溶解在黏液中生物药剂学非口服给药的吸收专家讲座第59页案例分析患者丁某,男,7岁。某年冬天偶感风寒,刚开始打喷嚏、流鼻涕、鼻塞,后咳嗽、喘息猛烈、夜不安枕,气息不畅、有喘息声。到医院就诊后,医生诊疗为喘息性气管炎,用沙丁胺醇气雾剂进行肺部雾化治疗,每日2次,同时口服止咳平喘药和抗菌药,患者病情逐步好转,7日后出院。问题:1.沙丁胺醇气雾剂肺部给药是经过什么路径吸收?2.影响肺部药品吸收原因有哪些?生物药剂学非口服给药的吸收专家讲座第60页四、阴道给药阴道黏膜上皮固有层:分布着大量血管上层:复层扁平细胞,可不停增殖和脱落中层基底层周期性改变避过肝首过效应pH4~5、7.0~7.4(一)阴道解剖与生理第三节黏膜给药子宫内膜增殖期:上皮逐步增厚,细胞连接部位逐步紧密增殖末期:上皮细胞之间相互粘着,细胞间孔道十分狭窄黄体期:细胞间孔道变宽,药品渗透增加更年期黏膜变薄,药品渗透增加妊娠期:血管增生,上皮增厚,渗透性低生物药剂学非口服给药的吸收专家讲座第61页(二)阴道给药药品吸收1.阴道给药部位特点阴道血供丰富,表面积大,可作为全身给药应用部位。阴道对许多药品,包含多肽和蛋白,含有良好渗透性激素类避孕药采取阴道给药效果更加好些应用有限第三节黏膜给药生物药剂学非口服给药的吸收专家讲座第62页(二)阴道给药药品吸收2.药品吸收生理原因阴道上皮含有多层细胞,形成吸收屏障周期性改变影响药品吸收,尤其是亲水性药品微生物影响制剂稳定性第三节黏膜给药生物药剂学非口服给药的吸收专家讲座第63页辅料亲水性与黏度—铺展性制剂处方—药品剂量及药品停留时间药品溶出速度影响吸收速度—水性凝胶剂>固体状阴道片剂避孕药经阴道给药(二)阴道给药药品吸收2.药品吸收剂型原因第三节黏膜给药生物药剂学非口服给药的吸收专家讲座第64页(二)阴道给药药品吸收3.子宫首过效应药品经阴道黏膜吸收后直接转运至子宫现象。相同剂量雌二醇阴道给药后血清雌二醇水平是口服10倍,子宫内膜雌二醇水平是口服70倍。第三节黏膜给药生物药剂学非口服给药的吸收专家讲座第65页五、直肠给药(一)直肠解剖与生理上皮黏膜固有层黏膜肌层由排列紧密柱状细胞组成,分布着可分泌黏液杯状细胞分布有浅表小血管由平滑肌组成,分布有较大血管长12~20cm,最大直径5~6cm,液体2~3ml,pH7.3第三节黏膜给药无绒毛、皱褶,液体容量低,吸收面积小,吸收迟缓,不是主要吸收部位。生物药剂学非口服给药的吸收专家讲座第66页2.直肠血液循环直肠上静脉→门静脉→肝脏直肠中、下静脉和肛管静脉→下腔静脉→进入血液循环局部用药及全身治疗作用第三节黏膜给药药品直肠吸收与给药部位相关:栓剂引入直肠深度愈小,药品不经肝脏量愈多。生物药剂学非口服给药的吸收专家讲座第67页二、影响吸收原因生理原因药品主要经过类脂质膜透过直肠黏膜分子量大于300极性分子难以透过pH值影响:直肠局部缓冲能力差。pH由溶解药品决定。内容物影响水溶出差药品溶出为吸收限速过程,生物利用度往往有问题第三节黏膜给药生物药剂学非口服给药的吸收专家讲座第68页二、影响吸收原因第三节黏膜给药剂型原因灌肠剂快于栓剂栓剂受基质影响较大药品脂溶性和解离度药品溶解度和粒度基质影响生物药剂学非口服给药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广东体育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数学)历年真题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川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高职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历年(2019-2024年)真题考点试卷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山东艺术设计职业学院高职单招高职单招英语2016-2024历年频考点试题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山东电子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职业技能测试近5年常考版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安康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高职单招英语2016-2024历年频考点试题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天津工艺美术职业学院高职单招高职单招英语2016-2024历年频考点试题含答案解析
- 精神障碍治疗护理
- Excel知识课件教学课件
- CAD与CAM基本知识课件
- 苏美风景如画
- 妇女营养保健培训
- 时间序列的平稳性测试题及答案
- 陕西秦农银行招聘笔试真题2024
- 执法人员礼仪规范培训
- 4.1 中国的机遇与挑战课件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
- 2025-2030中国纤维增强聚合物(FRP)钢筋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2024年甘肃省农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招聘笔试真题
- 茅台学院《汽车理论A》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宾馆治安管理制度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知到课后答案智慧树章节测试答案2025年春内蒙古财经大学
- 中外航海文化知到课后答案智慧树章节测试答案2025年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大连舰艇学院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