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谈道德与法治教学目标方向的修正【摘要】:教学中教学目标的设定,应该注重学生的核心素养的提升,注重知识的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的培养。让课堂教学在逐步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中体验出学科的文化底蕴。教学目标实现的过程是教材体现它的价值和灵魂的过程,真正能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关键词】:核心素养德育与法治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生活“核心素养”一词的首次出现是在2014年3月国家课程改革的文件中,国家并把它作为落实立德树人工程十大关键领域中的首要环节。随之而来的是思想品德教材改成《道德与法治》,这充分体现了对学生培养目标方向作出了新的定位。从学科内容上看,本学科有自己的目标、内容、方法体系。那么新教材《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中如何去确定教学目标的培养?如何抛弃过去重能力忽视情感态度和人文精神、情感态度的教学方式,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在实际的教学中,本人认为在教学目标的设立过程中更应该体现以下几个方面:一、注重核心素养教育,落实立德树人宗旨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设立的核心,是我们整个教学的过程和教学活动的主线,科学合理地制定教学目标是决定教学生成的前提和保障。那么应该如何确定本学科的目标呢?我认为首先要想到的是课程标准要求,然后确定一课的教学目标,即情感态度价值观、知识和能力、行为和习惯、过程和方法等;再依据本班级学生的实际,制定一课的核心素养目标。在核心目标的教学中就要关注一个教育亘古不变的追问“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的本质问题。那么教育要培养一个什么样的人,我认为应该是一个有健全人格的人、是一个有良好的道德情操和基本的法治精神的人。尤其在当今物质诱惑的时代,道德滑坡现象的出现就说明了我们不能片面的追求成绩而忽略人的道德素质的培养。在追求教学目标的过程中要重视学生道德素质的评价、行为过程的评价、要努力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真正落实立德树人的宗旨。本人认为在设计教学目标和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中应注重以下几方面的培养:1(1)培养正确的价值观。价值观是一个人心灵的风向标。一个健康的人首先应该有正确的价值观,有自己的价值追求。什么东西是值得追求的,有基本的认识和判断,只有在教学中注重价值观的培养,才不会在教学中迷失方向。(2)德育的体验过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目标设计时,要创设不同的情景,让学生去体验,让学生在体验中培养行为习惯,个性修养,道德品质。康德说“能充实心灵的东西,乃是闪烁着星星的苍穹,以及我内心的道德律”。这句话就说明了立德树人是我们思政课教学的使命和根本,也是道法教学目标确定时必须注重的一方面。(3)法治思想的培养。习近平总书记说:“要努力做到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使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相融合,相辅相成、相得益彰。”道德与法治教材不仅侧重德育的培养,还注重视法治素养的提高和法治精神的教育。我国实行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法治素养的培育是以后青少年走向社会必备的素养。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人们要有法治精神,契约精神,让我们去遵守规则,遵守法治。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同样要培养这种情感体验。二、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在教学目标中的体现 (1)人文底蕴课和科学精神是学生在未来成长过程中一种必要的素养。比如以人为本的意识,关切人的生存、发展等。同时重点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强烈的社会责任心。在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活动中,课本教材更倾向于学生活动探究与知识创新的能力的培养。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挖掘教材,升华教材,把社会生活中的道德问题,生活问题与教材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来培养学生的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中国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既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有具有宽阔的国际视野、鲜明的时代性,从内容上讲不仅重视能力,而且重视品格,两者共同支撑,促进人的发展,道法教学中把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基础,学生的自主发展和社会参与三个维度来去处理教材,这样的教学才能适应新形势下道德与法治的课程要求。 (2)我们要改变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其实就是说我们在设定教学目标不能过于单一。新教材对“过于重视知识传授”进行了修正。我们在教学中对知识延伸到创新精神的培养是新教材的一种要求。《道德与法治》这一学科更注重了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所以在教学目标设定中,教师要把科学实践能力的培养体现出来,而不是仅仅为了传授知识而去教学。美国著名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曾经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 2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这就要求我们在处理教材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素养的培养,力争让丰富的教材更加的丰满。让学生参与其中,了解实现知识探究中的乐趣。在传统的课堂教学是有功利性的,我们总是习惯于揣定哪些知识技能是学生必须的,哪些是重难点,哪些在考试中常考的,这样的教学模式是功利性的,是纯粹培养考试的机器,而不是具有科学精神和人文底蕴的全面发展的人,不可能培养出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力。更不可能回到培养出现代人的基本品格。三、加强生活实践,注重德育渗透2020年3月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的意见》强调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其实劳动课设立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回归生活实践。道德与法治课堂要让学生结合教材专用,用眼镜观察生活,用实践去体验生活。教材中的许多知识与情景探究都是属于生活中的常见的案例和事情,是学生在生活中常见的一些事件,所以课堂教学应该让学生去实践,去思考、去感悟。课堂教学目标定位应从学生现有的知识为基础、把能力立意的培养走向思维立意提高的高度,倡导把传统课堂建构从“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定位到“改变思维,启迪智慧,点化生命”的核心素养高度。学生学习的过程应该是不停地进行实践的过程,而不是我们进行知识灌输的过程,是思维和灵魂对问题探究碰撞的过程。为了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所以我认为我们教学目标设定时应该考虑让学生回归生活。新时期下的课堂教学,把生活实践学生确定为学校教育的一个长远培养目标,学生是教学的主人,教学目标的设定应该从学习者的生活实践角度来构建课堂教学。这就要求在道法的教学中,把学生的学习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其关注的焦点由教师转化为学生,教学过程应该是一个体验的过程、是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的过程,是实践能力提升的过程。加强德育的渗透,以社会生活中的“感动中国”,“最美孝心少年”等社会热点事例,结合教材加强对学生的德育和法律意识的渗透。比如在八年级道法教学中关于宪法知识的讲解中,涉及到公民的基本义务。我们知道作为公民要学会正确行使权利,在行使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的,集体的、他人的合法权利。那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就可以让学生去在生活中寻找,通过生活中的一些实例让他们懂得生活是需要规则的。比如,在新冠肺炎严重的时期,一些人不顾他人的生命安全,强行出门,不带口罩,危害社会秩序。那么我们给学生讲解时就可以结合这些事例让学生体会我们所学知识的实用性。陶行知认为,教育这个社会现象,起源于生活,生活是教育的中心,教育应为社会生活服3务,在改造社会生活中发挥最大的作用。所以我们的教育就应该为生活服务,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会懂得社会规则,能全面发展、具有创新意识和健全人格的“人”。总之,我认为新形势下道德与法治的教学目标方向需要修正。不能以分数作为衡量一切的标尺,不能只注重结果,而忽略学生学习和体验的过程。尤其是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人文底蕴和科学创新精神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体现更加明显,在教学中要侧重核心素养的培养、注重科学精神的培育、注重生活教育的实践、注重培养健全的大写的“人”,更应该落实立德树人的宗旨。我认为在教学目标设定中如果考虑了这些因素,我们的学生虽然短时间内我们看不到他们有多大的变化,但只要我们每一节都坚持下来,他们一定会成为一个综合素养特别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国外原料订购合同
- 饲料行业同盟购销合同
- 房屋买卖合同规范化的意义
- 版合同协议广告业务发布
- 钢琴独奏演出安全保障合同
- 短期贷款抵押合同
- 热水器产品销售分红合同
- 工程用砂石料采购合同
- 借款合同争议解决上诉状
- 智能工厂自动化改造研发合作合同
- 中医优势病种诊疗方案管理制度
- 一日安全员工作及职责
- 2024年内蒙古交通集团兴安分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临电施工方案与施工组织设计
- “牢固树立法纪意识,强化责任担当”心得体会模板(3篇)
-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成长赛道
- 分管业务副行长个人工作总结
- 抖音赋能方案
- 2023年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员理论考试题库500题
- 垂体瘤的围手术期护理
- 四川省成都市天府新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