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工作搜寻视角下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分析
一、问题的提出自从高校扩招以来,随之而来的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也日益突出,并有愈演愈烈之势。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更是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压力。大学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从2004年的280万,激增到2012年的680万,增加了143%。这一爆炸性增长规模带来的显著后果是,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严峻,大学毕业生找到理想工作的机会越来越小。需要指出的是,这种影响并不是暂时的,而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持续存在,同时给毕业生带来不可估量的伤害。虽然劳动力市场中需求也在增长,但远远不能吸收大规模的大学毕业生。比如,《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在2011年毕业的大学生中,有近57万人处于失业状态。毋庸置疑的是,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全社会强烈关注的热点。实际上,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不仅关系着千家万户的生计,更关系着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因此,社会与政府都密切关注着大学生就业问题。2010年2月27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接受中国政府网与新华网联合专访时说:“我们十分关注大学生的就业问题,给大学生就业制定了许多优惠政策,政府始终把大学生就业摆在重要位置。”现实问题的严峻性与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充分说明了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急需解决。如何提高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是迫在眉睫的问题。现实中,大学毕业生与工作岗位的匹配并非是一瞬间完成的,而是需要或多或少的工作搜寻时间。毕业生与工作岗位能否实现匹配,并不是受单一因素的影响,而是受多种多样因素的共同影响。因此,对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进行分析是非常必要的。基于此,本文在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背景下,从工作搜寻视角出发,通过问卷调查,从微观角度分析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探寻哪些因素在就业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以利于大学生在工作搜寻过程中有的放矢,成功实现就业。二、工作搜寻理论与研究简述在经济学中,“搜寻”的概念来源于斯蒂格勒于1961年发表的《信息经济学》一文。其中,斯蒂格勒把“搜寻”定义为:买者在购买时,总要询问多位卖者以确定最优价格。将“搜寻”概念运用到对劳动者找工作方面的研究,并开创工作搜寻理论的先河,当归功于麦考尔(1965)。搜寻现象的存在源于信息不对称与价格离散两个客观条件,劳动力市场上也存在着信息不对称与工资水平分布的离散性。但是,麦考尔并未沿用信息不完全的假设,而是假设劳动力清楚地掌握工资率的分布情况。针对麦考尔的这一假设缺陷,菲尔普斯(1970)提出了职业搜寻理论,充分考虑的信息不完全前提。此后,工作搜寻理论得到了的长足的发展,成果颇丰。国内对工作搜寻的研究起步较晚,作者能够找到最早的文献是刘宗谦与曹定爱(2001)关于工作搜寻博弈的研究。他们通过博弈论模型分析认为,“随着公司数增多,使你获得均衡的年薪越高”。在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方面,何亦名与朱卫平(2008)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分割的劳动力市场,延长了大学生的工作搜寻时间,并提高了工作搜寻成本。对于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张雄(2009)从工作搜寻理论出发,认为工作搜寻成本是造成“就业难”的可靠原因。罗智渊(2011)立足于首都经济贸易大学,调查发现了社会资本与歧视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显著因素。在现实生活中,信息不对称是常态,工作搜寻变得异常困难,甚至常常失败。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工作搜寻是影响大学生成功就业的关键步骤。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尝试寻找影响工作搜寻的因素,并试图发现这些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三、大学生工作搜寻的实证分析(一)数据来源为了获得第一手资料,作者于2012年4月至6月对河南省大学毕业生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发放问卷400份,回收364份,有效问卷346份,有效率为86.5%。其中男生185人,占53.5%;女生161人,占46.5%。已签订就业协议的被调查者占39.3%,另有24%的人已有就业意向,16.5%的被调查者毕业后会继续深造。整体而言,就业率为79.8%。从问卷调查的整体情况而言,所得数据有利于对影响大学生就业进行因素分析。(二)问卷结果分析1.工作信息的获取途径尽管信息不完全是劳动力市场的常态,我们认为,在工作搜寻过程中,劳动者掌握的信息越多越有利于就业。“不同的搜寻方法将导致不同的信息量”,拥有不同的工作信息将导致不同的就业机会。能否获得与自身需求匹配的工作信息,是大学生成功就业的关键。因此,对工作信息获取途径的考察是问卷分析的重点之一。“搜寻途径通常可分为正式与非正式两种,正式搜寻途径包括校园招聘会、现场人才交流会、网上招聘、报纸、广告、职业介绍所、学校就业部门等方式;非正式搜寻途径则为通过社会关系网络,如亲戚朋友或老师、同学介绍等方式。”基于此,本问卷设置了四个选项,用“社会关系”涵盖非正式搜寻途径。图1工作信息主要来源(单位:人)问卷结果如图1所示,大学生在工作搜寻时关于工作信息的主要来源是校园招聘会,占39.9%,其次是网络等媒体,占34.7%。这与校园招聘与网络途径搜寻成本低密切相关。另外,非正式搜寻途径占17.6%,对大学毕业生就业起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就现实而言,通过社会关系不但能降低搜寻成本提高搜寻效率,更能够提高找到理想工作的可能性。2.大学毕业生的保留工资“保留工资,是求职者所能接受的最低工资”,工资水平低于保留工资时,劳动者宁愿选择失业。由此可见,保留工资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劳动者能否就业。对于大学毕业生而言,保留工资可以视为其进入职业领域的门槛,或者叫做期望获得的最低工资水平。只有工资水平高于其保留工资时,大学毕业生才选择就业,同时停止工作搜寻行为。相反,如果工资水平低于保留工资,大学毕业生将会拒绝就业,继续搜寻合适的工作机会。换句话说,保留工资是决定大学毕业生工作搜寻行为是否停止的关键因素。因此,在考察影响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因素时,保留工资必是重点之一。如图2所示,河南大学毕业生的保留工资集中在1000元/月到3000元/月之间,其中1000-2000所占比重最高,为53.2%。结合河南的经济发展水平与平均工资水平,这一保留工资属于合理水平。图2保留工资(单位:人)3.工作搜寻成本在经济学范畴内,成本是生产某一商品所耗费的全部费用。由此引申,工作搜寻成本可以理解为,大学毕业生为了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以便顺利就业而花费的全部支出。工作搜寻成本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直接成本包括为寻找工作而花费的交通费、电话费、材料打印费等。间接成本是指在搜寻工作期间放弃的其他活动的收入。任何成本的投入,都期望获得大于成本的收益,这是理性选择的原则。在信息不完全的劳动力市场上,大学毕业生要想做出最佳的判断与选择,找到理想的工作,必要的搜寻成本投入是不可缺少的。然而,在资源稀缺的约束下,工作搜寻成本并不能无限制的投入。据此,我们有理由认为,工作搜寻成本的量与找到理想工作的机会是呈正相关的关系。如表1所示,在作者调查的应届毕业生中,已经花费在工作搜寻上的成本大都为500元到1000元之间,占41.6%。还有39.9%的被调查者花费不足500元。在工作搜寻成本为1000-2000类别中,有61.4%被调查者已经签订就业协议,20.5%的被调查者有就业意向,只有6.8%的人未就业。相比较而言,在工作搜寻成本为500元以下类别中,有34.1%的被调查者已经就业,却有18.1%的人未就业。问卷调查结果表明,针对河南大学毕业生而言,1000到2000元是较为合理的工作搜寻成本。4.工作搜寻中遭遇的歧视现实中,歧视现象在劳动力市场中普遍存在,大学毕业生在工作搜寻过程中也难免受其影响。“劳动力市场歧视是指在现行劳动力市场上一切经济方面都相同的个人之见的报酬差别。”简而言之,基于种族、性别、信仰、区域、年龄等非经济个人特征而造成的报酬或就业机会的差异,均称为歧视。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劳动力市场上的歧视无疑又为大学生就业增添了难度。在遇到歧视时,大学毕业生的个人经济特征会受到不同程度大低估,并关系着是否能够成功就业。因此,有必要对劳动力市场中的歧视行为进行了解,以便大学生结合自身情况,联系理想与现实,寻找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顺利就业。图3工作搜寻时遭遇的歧视(单位:人)问卷调查结果如图3所示,在工作搜寻时遭遇最多的是性别歧视,占30.3%。其次是户籍歧视,占26.6%。还有16.5%的被调查者称没有遭遇到歧视。由调查结果可见,劳动力市场中的歧视不容忽视。5.社会资本对工作搜寻的影响在工作搜寻视角下,我们认为“社会资本是通过社会关系获得的资本”②。大学毕业生的工作搜寻行为并不是大学生个体的独立行为,而是与其家庭背景和社会关系密切相关。即便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市场经济社会的美国,就业信息的传递也不是完全市场化的”,反之,“亲属关系、社会网络则是传递就业信息的重要机制”③。社会资本根植于社会网络和社会关系中,并“借助于行动者所在网络或所在群体中的联系和资源而起作用”④。在工作搜寻时,大学生如果拥有合适的社会资本,便可利用社会资本获得优质的工作信息,拓宽大学生的就业渠道,提高就业成功率。这些大学生“拥有正确的关系,而其他人则没有”,“如果某人缺乏合适的关系,他不可能这么做”⑤。正如格兰诺维特研究发现的那样,促成求职者与工作岗位匹配的不是市场机制,而是镶嵌在网络中的社会关系。对于中国社会而言,边燕杰认为人们更倾向于通过关系网络获得工作机会。“在中国这个熟人社会,很多事都需要靠所谓的‘关系’来完成”。⑥因此,在研究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时,社会资本是必不可少的重点之一。问卷结果如图4所示,被调查者认为最有效的工作搜寻途径是通过家庭或朋友介绍,占28.6%。由此可见,社会资本不但可以为大学生带来优质的就业信息,还可以帮助大学生找到理想的工作。图4最有效的工作搜寻途径(单位:人)尽管社会资本在工作搜寻中起着重要的影响,但与其他因素相比时,其影响力到底如何,我们不得而知。基于此,问卷采取工作搜寻时间作为衡量标准,设置了五种相关因素。运用SPSS17.0对问卷数据进行秩和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显然,在五种因素中,被调查者认为,影响其工作搜寻时间的最重要因素是社会资本,其次才是工作信息。由此可见,社会资本对大学生就业有着重要影响是可以肯定的。表2影响工作搜寻时间的因素秩和分析结果秩均值货币成本2.71时间成本2.93社会资本3.30个人特征2.87工作信息3.19社会资本对工作搜寻行为起着重要作用毋庸置疑,但是,这种作用的重要程度如何却不得而知。因此,问卷设置了对社会资本重要性的调查。问卷调查结果如图5所示,有40.5%的被调查者认为,在其工作搜寻过程中,社会资本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另有32.7%的被调查者认为社会资本的重要程度为“比较重要”。图5社会资本的重要程序(单位:人)据此,我们认为社会资本对大学生的工作搜寻行为有着重要影响,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三)其他影响就业的因素在工作搜寻视角下,信息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大学毕业生在工作搜寻过程中所关注的信息不同,将直接导致就业机会的不同。实际上,大学生关注的信息是其择业倾向,是其接受或拒绝一份工作的选择依据。由于个人偏好不同,大学生在工作搜寻时关注的信息也不同。因此,大学毕业生所关注的信息必定是影响其就业的因素之一。那么,大学毕业生在工作搜寻过程中,到底会关注哪些信息呢?根据问卷数据整理,结果如图6所示。个人发展空间是大学毕业生关注的主要信息,占50.9%。图6毕业生关注的主要信息(单位:人)除了上述影响因素外,问卷调查还发现了其他一些影响因素。比如工作单位的性质,有35.3%的被调查者表示会选择国有企业,只有9%的被调查者表示会选择民营企业。由此可见,单位性质对大学毕业生的工作搜寻活动也起着一定的影响。另外,有46.2%的被调查认为,国家的政治政策、社会、经济因素会影响其工作搜寻活动。通过上述分析,已经证明了工作搜寻是受多种因素共同影响的。那么,这些因素是怎样影响工作搜寻行为进而影响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呢?下文结合问卷数据,对这一问题做出回答。(四)因素群及其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综上所述,大学毕业生的工作搜寻过程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基于胡塞尔现象学理论,工作搜寻只是一种现象,当我们把有关工作搜寻的理论及观点“悬置”起来,暂时不受已有理论的约束,然后再从工作搜寻本身入手,通过问卷调查直接观察工作搜寻活动及其影响因素,我们发现与工作搜寻相关的因素非常多,也相当复杂。概括地说,这些因素包括:信息获取途径、保留工资、搜寻成本、歧视、社会资本、政治政策与社会环境、劳动力市场上的供需情况、经济体制、文化传统、求职者的个人特征……我们用因素群来涵盖对工作搜寻起到影响的一切因素。实际上,因素群内的诸因素之间并不孤立存在,而是在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情况下存在的。工作搜寻活动正是嵌入在这些因素构成的复杂系统之中。正如罗伯特·梅斯勒所说“我们的世界和生命都是动态的、相互关联的过程”,工作搜寻并不是受某一种单一因素的影响,而是受因素群中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因素群中的诸多因素,都会对大学毕业生的工作搜寻行为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影响。比如,较低的保留工资水平,能够缩短工作搜寻时间,拓宽可选择的就业岗位,反之则反是。再比如,在遇到对女生有性别歧视的雇主时,男生就比女生更可能被录用。等等。因素群是诸多因素的有机整体,因素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并非此消彼长。因此,不能说因素群中某一因素决定了大学生是否能够就业。本文认为,是因素群影响大学毕业生的工作搜寻行为,并且,在某一特定的情况下,因素群中的某一个或几个或所有因素对大学生能否就业起决定性作用。比如,某一工资水平正是可接受的范围,则表现为就业。至于是哪一个因素起决定性作用,不到具体情况下无法预先知晓,在不同的情况下,同一因素对大学生就业产生的影响力量也不完全相同。那么,因素群是如何影响大学毕业生的工作搜寻行为,又进而影响其就业的呢?图7因素群的作用机制在信息不完全的劳动力市场上,大学毕业生作为劳动力的供给主体,工作搜寻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就业。很多时候大学毕业生并不知道哪里有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要想顺利就业,必须进行工作搜寻,实现人-岗匹配。如图7所示,如果在工作搜寻过程中,因素群处于良性状态,大学毕业生适应了因素群,成功实现了人-岗匹配,则表现为大学毕业生就业,进而停止工作搜寻行为;反之,如果因素群状态欠优,大学毕业生不能适应因素群,无法实现人-刚匹配,则表现为不能就业,需要继续进行工作搜寻活动。大学毕业生必须调整自身行为策略,以适应因素群,才能实现就业。四、结论与政策启示在现实生活中,既不存在劳动力市场出清状态,工作搜寻也普遍表现的不容易。也就是说,现实中既存在着非自愿失业,工作搜寻也变得非常困难。在信息不完全的劳动力市场上,大学毕业生要想顺利就业,工作搜寻是必要过程。再加上大学生“就业难”的市场环境,使得工作搜寻变得更加必要且异常困难。但是,只要找准原因,便有利于对症下药。本文从工作搜寻的视角出发,通过问卷调查,揭示了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群,并从以下三个方面寻找政策含义。首先,大学生自身视角。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工作信息的获取途径、保留工资、搜寻成本等影响因素,对大学生就业起着重要作用。这些因素都属于微观层次,也是大学生能够主观控制的部分。比如,大学毕业生可以根据劳动力市场现状,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信息获取途径,无论是校园招聘还是网络招聘,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途径。同时,大学毕业生应当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保留工资水平,使自己的期望报酬与劳动力市场的现实情况相符,不能为了固守某一工资水平而放弃就业机会。毕竟,每一次工作搜寻活动,都会付出一定的成本。无论是时间成本还是货币成本,都会给大学生带来一定的负担和压力。再者说,大学毕业生的职业生涯才刚开始,未来的职业时间很长,工资水平必定会随时间而提高的。因此我们认为,在“就业难”形势下,大学毕业生应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结合现实选择最优的工作搜寻途径,以便在成本最小的情况下实现就业。其次,政府视角。作者通过问卷调查,发现了歧视、政治政策等因素也影响着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这些因素都是大学生无法控制的,却对大学生能否就业起着重要影响。比如,当大学毕业生在搜寻工作的过程中遭遇了歧视性雇主,其自身能力就会被打折,甚至会因此失去就业机会。实际上,90%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音频信息即时搜索
- 2024年工程造价咨询与审计合同
- 2024年建筑合作:合伙合同书
- 教育改革的趋势与挑战
- 2024年建筑材料混泥土采购
- 2024年度铝合金门窗安装工程保险合同
- 毛皮市场需求趋势分析
- 2024年体育赛事赞助及广告合作协议
- 林木种植与经营模式优化
- 2024年成都市存量房买卖合同权益说明书
- 气液两相流-第2章-两相流的基本理论课件
- 学会宽容善待他人
- 算法及其描述-高中信息技术粤教版(2019)必修1
- RITTAL威图空调中文说明书
- 生物质能发电技术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优化方案
- GA 1809-2022城市供水系统反恐怖防范要求
- 幼儿园绘本故事:《老虎拔牙》 课件
- 2021年上半年《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真题
- GB/T 706-2008热轧型钢
- 实验六 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结构和单子叶植物茎的结构
- GB/T 25032-2010生活垃圾焚烧炉渣集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