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税法常识-_第1页
实用税法常识-_第2页
实用税法常识-_第3页
实用税法常识-_第4页
实用税法常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2四月202312023/4/221实用税法常识主讲:聂会红电话:邮箱:QQ:67403526822四月2023222四月20232基础知识税务登记申报.征收学习任务法律责任税种介绍22四月2023322四月20233第一部分税收基础知识一、税法与税收的概念二、税收法律关系三、税法的分类四、税法的作用五、税法要素(一)税法是国家制定的用以调整国家与纳税人之间在征纳税方面的权利与义务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一、税法与税收的概念广义税法指国家立法机关、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制定的有关税收方面的法律、规章、制度等。在此所说的税法是指广义的税法。狭义税法仅指国家立法机关或其授权制定的税收法律,这是严格意义上的税法。第一部分税收基础知识(二)税收

想一想什么是税收?税收具有的“三性”特征是什么?

税收是国家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凭借其社会公共权力,依照法律,强制、无偿地参与国民收入分配的一种形式。

想一想什么是税收?税收具有的“三性”特征是什么?

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三个特征。(二)税收22四月2023722四月20237强制性:税收参与社会产品的分配是依据国家的政治权力,以法律的形式规定的,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必须遵守。强制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税收分配关系的建立具有强制性,即税收征收完全是凭借国家拥有的政治权力;另一方面是税收的征收过程具有强制性,即如果出现了税务违法行为,国家可以依法进行处罚。强制性22四月2023822四月20238无偿性:在具体征税过程中,国家征税后税款即为国家所有,不再直接归还给纳税人。无偿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指政府获得税收收入后无需向纳税人直接支付任何报酬;另一方面是指政府征得的税收收入不再直接返还给纳税人。税收的无偿性是相对的,从财政活动的整体来看,税收最终通过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等方式用之于纳税人,体现了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本质。就某一具体的纳税人来说,其所缴纳的税款与其消费的公共产品中的价格并不一定是相等的。无偿性22四月2023922四月20239固定性:是国家按照法律规定的标准向纳税人征收的,具有事前规定的特征,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能随意改变。税收的三个基本特征是统一的整体。其中,强制性是实现税收无偿征收的强有力保证,无偿性是税收本质的体现,固定性是强制性和无偿性的必然要求。固定性22四月20231022四月2023101.税收是国家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凭借其社会公共权力,依照法律,强制、无偿地参与国民收入分配的一种形式。它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三个特征。而税法是国家凭借其政治权力,利用税收工具的“三性”特征参与社会产品和国民收入分配的法律规范的总称。2.税法与税收密不可分,税法是税收的法律表现形式,税收则是税法所确定的具体内容。有税必有法,无法不成税。税法是税收内容的具体规范和权力保证,税收是税法的执行结果,也是衡量税法科学性、合理性的重要标准。(三)税法与税收的关系22四月20231122四月202311费是指国家机关向有关当事人提供某种特定劳务或服务,按规定收取的一种费用。(四)税与费的区别22四月20231222四月2023121.看征收主体是谁。税通常由税务机关、海关和财政机关收取;费通常由其他税务机关和事业单位收取。2.看是否具有无偿性。国家收费遵循有偿原则,而国家收税遵循无偿原则。有偿收取的是费,无偿课征的是税。这是两者在性质上的根本区别。3.看是否专款专用。税款一般是由国家通过预算统一支出,用于社会公共需要,除极少数情况外,一般不实行专款专用;而收费多用于满足收费单位本身业务支出的需要,专款专用。因此,把某些税称为费或把某些费看作税,都是不科学的。22四月20231322四月202313税收法律关系:指税法所确认和调整的,国家与纳税人之间在税收分配及其管理活动中,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具有经济内容的权利与义务的关系。二、税收法律关系

形式上表现为利益分配关系;

实质上是一种特定的法律关系。1.主体:指税收法律关系中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当事人。(一)税收法律关系的构成指代表国家行使征税职责的国家税务机关,包括国家各级税务机关、海关和财政机关。指依法履行纳税义务的人,包括法人、自然人和其他组织,在华的外国企业、组织、外籍人、无国籍人,以及在华虽然没有机构、场所但有来源于中国境内所得的外国企业或组织。征税主体纳税主体主体1.主体:指税收法律关系中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当事人。(一)税收法律关系的构成征税主体纳税主体主体请注意:双方的权利与义务不对等,与一般民事法律关系中主体双方权利与义务对等是不一样的。这是税收法律关系的一个重要特征。2.客体:指税收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和义务所共同指向的对象。表现为税收的征纳活动,包括物、货币和行为。“物”仅指与税收有关的应税货物和依法缴纳的货物。2.客体:指税收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和义务所共同指向的对象。表现为税收的征纳活动,包括物、货币和行为。“货币”作为税收法律关系的客体具有普遍性,既包括纳税人的货物计价和货币结算等,又包括缴入国库的货币税款。2.客体:指税收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和义务所共同指向的对象。表现为税收的征纳活动,包括物、货币和行为。“行为”作为客体在税收法律关系中更具广泛意义,如制定税法、编制计划、税款征收以及纳税人的税务登记、纳税申报、税款缴库等行为均属此类。3.内容:是权利主体所享有的权利和所应承担的义务,这是税收法律关系中最实质的规定,也是税法的灵魂。税收法律关系的构成征税主体(国家税务机关)

权利

依法进行税务管理、征收税款、税务检查及对违法者进行处罚。

义务

向纳税人宣传、咨询、辅导税法,对纳税人情况保密,依法办事。依法计征,及时把征收的税款解缴国库,依法受理纳税人对税收争议申诉等。

纳税主体(纳税义务人)权利

税法了解权、发票购买权、多缴税款退还权、延期纳税权、依法申请减免税权、请求国家赔偿权、对税务决定申辩权、申请复议和提起诉讼权等。

义务

按税法规定办理税务登记、进行纳税申报、接受税务检查、依法缴纳税款等。

(二)税收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与消失

必须有能够引起税收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或消失的税收法律事实来决定。

一般指税务机关依法征税的行为和纳税人的经济活动行为,发生这种行为才能使税收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或消失。

例如:纳税人开业经营即产生税收法律关系,纳税人转业或停业就造成税收法律关系的变更或消失。(三)税收法律关系的保护

税收法律关系的保护指保障征纳税权利主体行使权利和监督义务主体履行义务的活动。其实质就是保护国家正常的经济秩序,保障国家财政收入,维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税收法律关系的保护方式很多。

税法中关于限期纳税、征收滞纳金和罚款的规定,以及税法中对纳税人不服税务机关征税处理决定,可以申请复议或提出诉讼的规定等都是对税收法律关系的直接保护。三、税法的分类(一)按税法的基本内容和效力不同分1.税收基本法是规定税收性质、立法、种类、体制和税务机构以及征纳双方权利与义务等内容的法律规范。2.税收普通法是根据税收基本法的原则,对税收基本法规定的事项分别立法进行实施的法律规范。

是税法体系的主体和核心,起着税收母法的作用。(二)按税法的职能作用不同分1.税收实体法

规定税种及其征税对象、纳税人、税目税率、计税依据、纳税地点等要素内容的法律规范。

2.税收程序法

规定税收管理工作的步骤和方法等方面的法律规范。主要包括税务管理法、纳税程序法、发票管理法、税务处罚法和税务争议处理法等。

(三)按税法的征税对象的不同分1.流转税法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关税等。2.所得税法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3.资源税法资源税、城镇土地税等。4.财产税法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契税等。5.行为目的税法印花税、车辆购置税、城市维护建设税等。(四)按税收收入归属和征管权限不同分1.中央税

指税收收入和管理权限归属于中央一级政府的税收,一般由中央统一征收管理,如消费税、关税等。

2.地方税

指税收收入和管理权限归属于各级地方政府的税收,一般由各级地方政府负责征收管理,如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税等。

3.中央与地方共享税

指税收收入属于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共同收入的税收,目前由国家税务局负责征收管理,如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

22四月2023271.中央税包括:消费税、关税、车辆购置税、海关代征的增值税和消费税;2.中央与地方共享税包括: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资源税、证券交易印花税;

3.地方税包括:营业税、土地增值税、印花税、城市建设维护税、城镇土地使用税、房产税、城市房地产税、车船使用税、车船使用牌照税、契税、耕地占用税、屠宰税、筵席税、牧业税。22四月202328(五)按征管范围的划分国家税务局负责征收管理的税种地方税务局负责征收和管理的税种地方财政部门负责征收管理的税种海关系统负责征收管理的税种22四月20232822四月202329国家税务局负责征收管理的税种1.增值税;2.消费税;3.进口产品增值税、消费税、直接对台贸易调节税(海关代征);4.铁道、各银行总行、保险总公司集中缴纳的营业税、所得税、城市维护建设税;5.中央企业所得税;6.地方银行和外资银行非银行金融企业所得税;

22四月20232922四月20233022四月2023307.海洋石油企业所得税、资源税;8.证券交易税;9.境内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的增值税、消费税、所得税;10.出口产品退税管理;11.集贸市场和个体户的增值税、消费税;12.中央税的滞补罚收入;13.按中央税、中央地方共享税附征的教育费附加。

22四月202331地方税务局负责征收管理的税种1.营业税;2.个人所得税;3.土地增值税;4.城市维护建设税;5.车辆使用税;6.房产税;7.屠宰税;8.资源税;22四月2023319.城镇土地使用税;10.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11.地方企业所得税;12.印花税;13.筵席税;14.地方税的滞补罚收入;15.地方营业税附征的教育费附加。22四月202332地方财政部门负责征收管理的税种农业税、牧业税及其地方附加、契税、耕地占用税。在1995年12月31日以前由财政部门负责征收管理。从1996年1月1日起,原由财政部管理的农业税收征收管理职能划归国家税务总局。但省以下有关农业税收征管工作的归属由地方政府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到2006年已全面停征农业税。海关系统负责征收管理的税种关税、进口产品增值税、消费税等。22四月202332四、税法的作用

税法是国家组织财政收入的法律形式1

税法是国家宏观调控经济运行的法律手段2

税法是国家维护经济秩序的法律工具3

税法是国家保护纳税人合法权益的法律依据4

税法是国家维护其经济权益的法律保障522四月202334五、税法要素是指税种实体法中基本的必不可少的内容.在每个税种的实体法中,必须规定由谁纳税、对什么征税、征多少税等基本内容,这些基本内容就是税法中的纳税人、课税对象、税率等基本条款,称为税法组成要素.由于人们对"要素"这一概念的理解不同;对"要素"的概括和分解的认识不同,从而对税法组成要素有不同的说法.税法三要素说,认为税法只有纳税人、课税对象、税率3个要素.税法五要素说认为除上述三要素外还包括纳税期限和违章处罚.税法八要素说认为除上述五要素外还包括税目、纳税环节、减免税,等等.一般认为税收最基本的要素是纳税人、课税对象和税率3个要素.掌握每一个税法的组成要素,有助于掌握税法的基本内容.

五、税法要素(一)纳税人(二)征税对象(三)税率(四)税收优惠(五)纳税环节(六)纳税期限(七)纳税地点(八)总则、罚则和附则构成税法的三个基本要素(一)纳税人纳税人:是“纳税义务人”的简称,又称纳税主体,是指税法中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是构成税法的基本要素之一。与纳税人相关的概念有三个:扣缴义务人、负税人、纳税单位。1.扣缴义务人

扣缴义务人:是“代扣代缴义务人”的简称,是指税法规定的有义务从持有的纳税人收入中扣除其应纳税款并代为缴纳的企业、单位或个人。如个人所得税法中规定,纳税人取得的各项应税所得有支付单位的,以支付单位为扣缴义务人。

2.负税人负税人与纳税人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纳税人是直接向税务机关缴纳税款的单位和个人,负税人是税款的最终承担者或实际负担者。纳税人与负税人可能是一致的,也可能是不一致的。

负税人是最终负担税收的单位和个人。

3.纳税单位如企业所得税,可以每个分公司为一个纳税单位,也可以总公司为一个纳税单位。

纳税单位是指申报缴纳税款的单位,是纳税人的有效集合。征税对象:又称“课税对象”、“纳税客体”。是指税法中规定征税的目的物,也就是对什么征税,是征税的客体。征税对象是税法构成要素中的最基础性要素。(二)征税对象(1)征税对象是区分不同税种的最主要标志。(2)征税对象体现着各种税的征税范围。(3)税法其他要素的内容一般都是以征税对象为基础来确定的。与征税对象相关的概念,主要有三个:征税范围、税目、计税依据。

1.征税范围

征税范围与征税对象密切相关,一般说来,它是征税对象的进一步补充和划分。

征税范围是指税法规定的征税对象的具体内容范围,是国家征税的界限。是征税对象的覆盖面及其外延界定2.税目

税目是各个税种所规定的具体征税项目。是征税对象在质上的具体化。如现行消费税具体规定了烟、酒等14个税目。3.计税依据

计税依据称“征税基础”,是指税法中规定的据以计算各种应征税款的依据或标准。是征税对象在量上的具体化,是计算每种税应纳税额的根据。征税对象与征税范围、税目、计税依据的区别与联系?(1)从价计征(2)从量计征税率:是应纳税额与征税对象(或计税依据)之间的关系或比例。是计算税额的尺度,也是衡量税负轻重与否的重要标志。税率有:比例税率、累进税率、定额税率、特殊税率(三)税率比例税率是对同一征税对象,不分数额大小,规定相同的征收比例的税率。1.比例税率具体种类

含义

1.统一比例税率

指一个税种只规定一个统一的比例税率,所有的纳税人都按同一税率纳税。

2.差别比例税率

指一个税种设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比例税率。具体分为:

(1)产品差别比例税率;

(2)行业差别比例税率;

(3)地区差别比例税率。

3.幅度比例税率

指由税法规定统一比例幅度,由各地区根据本地具体情况确定具体的适用税率。

累进税率:是指同一征税对象,随数量的增大,征收比例也随之提高的税率。它是将征税对象按数额大小分为若干等级,不同等级适用由低到高的不同税率,征税对象数额越大税率越高,数额越小税率越低。2.累进税率累进税率可分为:

全额累进税率和超额累进税率1

全率累进税率和超率累进税率2(1)全额累进税率全额累进税率:是指按征税对象的绝对额划分等级,以纳税人征税对象的全部数额为基础,确定与之相适应的级距税率,计算应纳税额的一种累进税率。简化的累进税率表如下:级数全月应纳税所得额(元)税率(%)速算扣除数10~500(含500)502500~2000(含2000)102532000~5000(含5000)1512545000~20000(含20000)20375520000~40000(含40000)251375【例1】2008年9月,张某月收入5000元,王某月收入5001元。采用全额累进税率计算两人应纳税额。

张某收入5000元,适用税率15%;王某收入5001元,适用税率20%;张某应纳税额=5000×15%=750(元)

王某应纳税额=5001×20%=1000.2(元)实例解答

(2)超额累进税率超额累进税率:是指按征税对象的绝对额划分征税级距,以纳税人的征税对象的所属等级同时适用几个税率分别计算,将计算结果相加后得出应纳税额的一种累进税率。【例2】2008年9月,张某收入5000元。采用超额累进税率计算应纳税额。实例

第一级:应纳税额=500×5%=25(元)

第二级:应纳税额=(2000-500)×10%

=150(元)

第三级:应纳税额=(5000-2000)×15%

=450(元)

张某应纳税额=25+150+450

=625(元)解答王某收入5001元,采用超额累进税率计算其应纳税额。第一级:应纳税额=500×5%=25(元)

第二级:应纳税额=(2000-500)×10%=150(元)

第三级:应纳税额=(5000-2000)×15%=450(元)

第四级:应纳税额=(5001-5000)×20%=0.2(元)

王某应纳税额=25+150+450+0.2=625.2(元)解答

即:全额累进税率超额累进税率计算的应纳税额计算的应纳税额-=常数

采用速算扣除法

按全额累进税率计算的税额,比超额累进税率计算的税额要多征一定的数额,这个数是固定不变的,是一个常数。速算扣除数

由此可以得出:

应纳税额=全额累进税率计算的应纳税额-速算扣除数

采用速算扣除法【例3】2008年9月,张某收入5000元。按速算法计算应纳税额。

应纳税额=5000×15%-125=625(元)实例解答22四月202354(3)全率累进税率。全率累进税率与全额累进税率的原理相同。二者不同的是,税率累进的依据不同。全率累进税率的依据不是征税对象数额而是某种比率,如销售利润率、资金利润率等。(4)超率累进税率。超率累进税率与超额累进税率的原理相同。二者不同的是,税率累进的依据不同。超率累进税率的依据不是征税对象数额而是某种比率,如销售利润率、资金利润率等。(土地增值税实行)22四月2023543.定额税率定额税率:又称“固定税额”、“单位税额”,是对征税对象计量单位直接规定固定的征税数额的税率。又分为以下三种:

地区差别定额税率1

幅度定额税率2

分类分项定额税率34.特殊税率1.零税率零税率:即“税率为零”,是比例税率的一种特殊形式,零税率既不是不征税,也不是免税、而是征税后负担的税额为零。表明征税对象的持有人负有纳税义务,但不需缴纳税款。我国现行增值税对出口货物规定零税率。包括:零税率、加成征收和加倍征收2.加成征收和加倍征收

加成征收是按应纳税额的一定成数加征税款。加倍征收是依据纳税人的应纳税额加征一定倍数的税额。加成征收和加倍征收是税率的补充形式,是税率的大幅度延伸提高。(四)税收优惠税收优惠:是税法规定的对某些纳税人或征税对象给予鼓励和照顾的特殊性规定。包括:减免税、起征点与免征额1.减免税按其性质划分:法定减免、特定减免和临时减免;按其方式划分:征税对象减免、税率减免和税额减免。

减税是从纳税人的应纳税额中减征部分税额的措施。免税是免除纳税人全部应纳税额的措施。

2.起征点与免征额

起征点是征税对象达到征税数额开始计税的界限。免征额是征税对象全部数额中规定免予计税的数额。两者的区分是:前者是达到或超过的就其全部数额征税,未达到不征税,而后者是达不到的不征税,达到或超过的均按扣除该数额后的余额计税。(五)纳税环节纳税环节:是指税法规定的征税对象确定的应该缴纳税款的环节。

可以分为两种:

一次课征制1

多次课征制2一种税收在各个流通环节只征收一次税。其税源集中,可以避免重复征税。如所得税类、行为税类、资源税类、财产税类一种税收在各个流通环节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环节征税。如流转税类(六)纳税期限纳税期限:是税法规定纳税人发生纳税义务后缴纳税款的期限。是纳税人向国家缴纳税款的最后时间限制。是税收强制性、固定性在时间上的体现。

纳税期限包括:纳税间隔期、纳税义务发生时点、纳税申报期三种纳税时间概念。22四月202363纳税间隔期:是指税法规定的计算和报缴税款的间隔时间,也是纳税人每次缴纳税款的间隔时间,即纳税人应隔多长时间缴纳一次税款。纳税义务发生时点:是指纳税人就其应税行为承担纳税义务的具体法定时点,是确定纳税间隔期的起点。纳税申报期:是指纳税间隔期满后的一定时期,是纳税义务人办理纳税手续、解缴税款的时间。22四月20236322四月20236422四月202364

具体规定有三种:

按期纳税1

按次纳税2

按年计征,分期预缴3(七)纳税地点纳税地点:是税法中规定纳税人(包括扣缴义务人)具体缴纳税款的地点。一般为纳税人的住所地、营业地、财产所在地或特定行为发生地。纳税地点关系到税收管辖权和是否便利纳税等问题,在税法中明确规定纳税地点有助于防止漏征或重复征税。

(八)总则、罚则和附则总则:是规定立法的目的、制定依据、适用原则、征收主体等内容。罚则:是对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违反税法行为而采取的处罚措施。附则:一般规定与该法紧密相关的内容。主要有该法的解释权、生效时间、适用范围及其他的相关规定。查一查

《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说说它由哪些要素构成?一、开业税务登记二、变更税务登记三、注销税务登记四、停业与复业税务登记五、税务登记证的作用与管理第二部分税务登记六、账簿、凭证和发票管理

(一)开业税务登记的对象(两类)一、开业税务登记领取营业执照的纳税人其他纳税人包括:(1)企业,即从事生产经营的单位或组织,包括国有、集体、私营企业,中外合资合作企业、外商独资企业,以及各种联营、联合、股份制企业等。(2)企业在外地设立的分支机构和从事生产、经营的场所。(3)个体工商户。(4)从事生产、经营的事业单位。对不从事生产、经营,但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负有纳税人义务的单位和个人,除临时取得应税收入或发生应税行为以及只缴纳个人所得税、车船使用税的外,都应按规定向税务机关办理税务登记。(二)开业税务登记的时间和地点

一、开业税务登记(1)有营业执照的纳税人:自领取营业执照之日起30日内,向生产、经营地或者纳税义务机关发生地的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税务登记。

(2)其他纳税人:除国家机关和个人外,应当自纳税义务发生之日起30日内,向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办理税务登记。(三)开业税务登记所需资料一、开业税务登记

纳税人办理税务登记时应提供的证件、资料

个体:

(1)书面申请;

(2)营业执照副本或其他核准执业证件的原件及复印件;

(3)居民身份证、护照或者其他证明身份的合法证件的原件及复印件;

(4)住所或经营场所证明;

(5)主管国税机关需要的其他资料、证件。22四月202371企业(1)书面申请;(2)营业执照副本或其他核准执业证件的原件及复印件;(3)有关机关、部门批准设立的文件的原件及复印件;(4)有关合同、章程或协议书的原件及复印件;(5)法定代表人和董事会成员名单;(6)法定代表人(负责人)居民身份、护照或者其他证明身份的合法证件的原件及复印件;(7)组织机构统一代码证书的原件及复印件;(8)银行帐号证明;(9)住所或经营场所证明;(10)属于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还应包括需要提供的相应证明资料;(11)主管国税机关需要的其他资料、证件。(四)开业税务登记程序一、开业税务登记税务登记基本流程二、变更税务登记适用范围时间要求当纳税人的名称、法定代表人、经济性质(或经济类型)、隶属关系、住所或经营地点(不涉及主管税务机关变化的),生产经营范围和经营方式;生产经营期限和权属等发生改变,或者增设、撤销分支机构和改变增减银行账号以及其他税务登记内容发生变化的。应在办理工商变更登记后或情形发生变更后30日内,持有关证件向原税务登记机关申报办理变更税务登记。三、注销税务登记适用范围时间要求纳税人因经营期限届满而自动解散;企业由于改组、分级、合并等原因而被撤销、破产、吊销营业执照等依法终止履行纳税义务。纳税人发生终止纳税义务的,应于有关机关(部门)批准或宣告之日起15日内,持有关证件向原登记税务机关申报办理注销税务登记手续。但在办理前,应向主管税务机关结清依法缴纳的税款、滞纳金、罚款,并缴销发票和其他有关税务证件。四、停业与复业税务登记

纳税人在生产经营期间需要停业的,应依法向税务机关办理停业登记;纳税人停业期间发生纳税义务,应当及时向主管机关依法申报补缴其应纳税款。纳税人应当于恢复生产经营之前,向税务机关依法提出复业登记。五、税务登记证的作用和管理1.开立银行账户;

2.申请减税、免税、退税;

3.申请办理延期申报、延期缴纳税款;

4.领购发票;

5.申请开具外出经营活动税收管理证明;

6.办理停业、歇业;

7.其他有关税务事项。(一)纳税人办理下列事项时,必须持税务登记证件五、税务登记证的作用和管理(二)税务登记证的管理1.税务机关对税务登记证件实行定期验证和换证制度。

2.纳税人应当将税务登记证件正本在其生产、经营场或者办公场所公开悬挂,接受税务机关检查。

3.纳税人遗失税务登记证件的,应当在15日内书面报告主管税务机关,并登报声明作废。同时,凭报刊上刊登的遗失声明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补办税务登记证件。如何办理税务登记?案例

〖基本案情〗

某电子厂于2009年4月16日由该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发营业执照,主营电子元器件的生产与销售,注册资金200万元,开户银行为市工商银行某分理处,市某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验资证明显示,该企业从业人员83人,属于集体所有制工业企业,实行独立核算,法人代表甲某。该厂于2009年10月30日企业法人发生变化,由乙某接管,经营范围增加了电子机械的加工和批发、零售;2010年9月10日,该电子厂改组为股份制,并与其他企业合并重组而宣布撤销。根据以上资料,请说明该厂办理各种税务登记的时限和操作程序。如何办理税务登记?

〖分析提示〗1.纳税人应该在2009年5月16日前到税务机关办理注册税务登记,同时提供工商营业执照副本,银行开户证明,法人证书代码,有关合同、章程和协议书等资料,并填写《税务登记表》等。

2.2009年11月30日前到税务机关办理变更税务登记,填写《变更税务登记表》。

3.2010年9月25日前,到税务机关办理注销税务登记,填写《注销税务登记表》,结清全部税款、滞纳金和罚款等。

六、账簿、凭证和发票管理(一)账簿、凭证的管理(二)发票的管理(三)税控装置的使用管理(一)账簿、凭证管理1.账簿管理的内容

(1)设置账簿的时间要求

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应当自领取营业执照或者发生纳税义务之日起15日内,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置账簿。对于个体工商户确实不能设置账簿的,经税务机关核准,可以不设立账簿。但可以聘请注册会计师或者经税务机关认可的财会人员代为建账和办理账务;聘请注册会计师或者经税务机关认可的财会人员有实际困难的,报经县以上税务机关批准,可以按照税务机关的规定建立收支凭证粘贴簿、进货销货登记或者使用税控装置。(2)对纳税人财务会计制度及其处理办法的管理

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应自领取税务登记证件之日起15日内,将其财务、会计制度或者财务、会计处理办法和会计核算软件报送税务机关备案。(二)发票的管理1.发票的种类普通发票只开具交易数量、金额等内容,不开具税金的商业凭证。专用发票指增值税专用发票其他发票包括定额发票、非营业性收据和特殊发票2.发票的印制

增值税专用发票由国家税务总局指定的企业印制,其他发票分别由省级税务机关指定的企业印制。3.发票的领购

依法办理了税务登记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向主管税务机关提出购票申请。经主管税务机关审核后发给发票领购簿。4.发票的开具和保管

开具发票应当按照规定的时限、顺序、逐栏、全部联次一次性如实开具,并加盖单位财务印章或发票专用章。取得发票时,不得要求变更品名和金额。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转借、转让、代开发票,未经税务机关批准,不得拆本使用发票,不得自行扩大专业发票使用范围。不得跨规定地区使用、携带、邮寄、运输空白发票。5.发票的检查你知道吗?不开发票、大头小尾、单联填开,是日常生活中利用普通发票偷逃税款的三种最常见手段。三、税控装置的使用管理

纳税人未按规定安装、使用税控装置,或者擅自拆除或损毁税控装置,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可处2000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以2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误将发票存根销毁会受处罚吗?案例〖基本案情〗

一家装饰材料公司的财务人员,由于一时不慎,将2008年使用过的一本发票存根销毁了。对这种情况,税务局应怎样处理?误将发票存根销毁会受处罚吗?〖分析提示〗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第三十条规定,“开具发票的单位和个人应当按照税务机关的规定存放和保管发票,不得擅自销毁。已经开具的发票存根联和发票登记簿,应当保存5年。保存期满,报经税务机关查验后销毁。”销毁的发票存根保存期未满五年,而且未经税务机关查验,擅自销毁,属未按规定保管发票行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第三十六条之规定,税务机关责令该公司改正其违法行为,并处1000元以下的罚款。一、纳税申报二、税款征收三、税务检查第三部分申报与征收一、纳税申报(一)纳税申报的对象

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无论本期有无应纳、应缴税款,都应按规定的期限如实向主管税务机关办理纳税申报。享受减免税的纳税人,也应按规定期限申报。(二)纳税申报的内容

纳税人办理纳税申报时,应当如实填写纳税申报表,并根据不同的情况相应报送下列有关证件、资料。1.财务会计报表及其说明材料;

2.与纳税有关的合同、协议书及凭证;

3.税控装置的电子报税资料;

4.外出经营活动税收管理证明和异地完税凭证;

5.境内或者境外公证机构出具的有关证明文件;

6.税务机关规定应当报送的其他有关证件、资料。(三)纳税申报的方式直接申报邮寄申报数据电文电报简易申报与简并征期延期申报简并征期是指纳税人将若干纳税期的税款合并为一期申报纳税。指纳税人、扣缴义务人不能按规定的期限办理的纳税申报。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因不可抗力原因或财务处理上的特殊原因造成的不能按期办理纳税或扣缴税款申报的,经省级国税局、地税局批准可延期申报,但最长不得超过3个月。(四)纳税申报的基本要求

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发生纳税或扣缴义务,未按规定的期限办理纳税申报,经税务机关责令限期申报,逾期仍不申报的纳税人,税务机关有权规定其应纳税额;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要按照申报表规定的内容填写,并加盖单位公章,做到表内整洁、指标齐全、数字准确。纳税人生病住院未及时申报该如何处理?案例〖基本案情〗

某纳税人是一位专做建筑材料生意的个体工商户。2010年4月5日,因为阑尾炎生病住院医疗,直到4月20日方才出院。因为住院,所以一直就没有申报纳税,他想在5月一并申报纳税。然而,5月10日,胃炎复发,又一次住进了医院,直到5月25日才出院,于是,他想索性在6月一并将3月到5月的税款申报纳税。由于他一直没有申报纳税,被税务机关列为异常户,2010年5月31日,税务机关经过检查确认后,责令其限期改正,并对其未申报行为处以2000元行政罚款。纳税人对此不服,他认为生病住院,属于“不可抗力”,应当允许他延期申报纳税。请问:税务机关的处理是否正确,为什么?〖分析提示〗

税务机关的处理是正确的。《税收征管法》第六十二条规定,纳税人未按照规定的期限办理纳税申报和报送纳税资料的,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2000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可以处2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的罚款。纳税人的行为不属于延期申报。纳税人如果确实不能够按期申报,按照《税收征管法》第二十七条规定,经税务机关核准,可以延期申报。如果经核准同意办理申报,应在纳税期内按照上期实际缴纳的税额或者税务机关核定的税额预缴税款,并在核准的延期内办理税款结算。如果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因不可抗力的原因,不能按期办理纳税申报,可以在不可抗力情形消除后立即向税务机关报告,税务机关应当查明事实,予以核准。该纳税人生病住院不属于“不可抗力”原因,即使属于延期申报范围,生病出院后也没有及时向税务机关说明原因,因此,纳税人未办理申报不属于延期申报范畴。纳税人生病住院未及时申报该如何处理?二、税款征收

(一)税款征收方式

目前最主要的征收方式(二)税款征收程序

税款一般由纳税人直接向国家金库经收处(设在银行)缴纳,国库经收处将收缴的税款,随同缴款书划转支金库后,税款征收入库手续即告完成。(三)税款征收的行政措施1.加收滞纳金

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未按法律和行政法规或税务机关的规定期限缴纳、解缴税款的,税务机关除责令限期缴纳外,从滞纳税款之日起,按日加收0.5‰的滞纳金。2.核定应纳税额

对法律规定可以不设置账簿的或应设未设置账簿的、虽设账薄但难以进行查账的、擅自销毁账簿或拒不提供纳税资料的、税务机关责令限期纳税申报逾期仍不申报的、纳税人申报的计税依据明显偏低又无正当理由的,以及未取得营业执照从事经营的单位或个人,税务机关有权核定其应纳税额。3.调整计税金额

企业或外国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的从事生产经营的机构、场所与其关联企业之间的业务往来,应按照独立企业之间的业务往来收取或支付价款、费用。对不按规定减少其应税收入或所得额的,税务机关有权对其计税金额进行合理调整。4.提供纳税担保

对未领取营业执照从事工程承包或提供劳务的单位和个人;纳税人有逃避纳税义务的行为,经税务机关责令限期内(不超过15日)缴纳税款不缴纳的,且在限期内有明显的转移、隐匿其应纳税的商品、货物以及其他财产或应纳税收入迹象的;纳税人欠缴税款需要出境而未结清税款的。纳税担保的前提①提交纳税保证金。②担保人担保。③财产担保。纳税担保的方式5.税收保全措施税收保全的前提税收保全的执行措施税收保全的制约须经县级以上税务局(分局)局长的批准才可采用。适用税收保全措施的程序是:责令限期缴纳在先,纳税担保居中,税收保全措施断后。一是冻结存款。二是扣押财产。纳税人在规定的期限内已缴纳税款,税务机关必须立即解除税收保全措施。时间一般不得越过6个月。6.税收强制执行措施强制执行的前提强制执行的方式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和纳税担保人未按规定期限缴纳或解缴税款或缴纳应担保的税款,经限期15日内仍未缴纳的,经县以上税务局(分局)局长批准,可采取强制执行措施。一是扣缴税款。二是拍卖抵缴。7.出境结清税款

欠缴税款的纳税人或其他的法定代表人需要出境的,应在出境前向主管税务机关结清应纳税款、滞纳金或提供纳税担保。未结清税款、滞纳金;又不提供纳税担保的,主管税务机关可通知出境管理机关阻止其出境。

(1)税收优先权及欠税公告

(2)欠税纳税人的财产处理8.税款征收的其他规定三、税务检查(一)税务检查的要素主体客体依据任务税务机关(税务稽查机构

)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履行纳税义务和扣缴义务的情况国家有关税收法律、行政法规、规章及财务管理制度查处税收违法行为,保障税收收入,维护税收秩序(二)税务检查的范围

税务检查的范围包括检查纳税人履行纳税义务的情况和检查纳税人遵守财务、会计制度的情况。此外,税务机关也可通过检查了解纳税人的生产经营情况,帮助纳税人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三)税务检查的分类1.按照检查的主体不同,可以分为税务稽查机构专业检查和征收管理部门专门检查。

2.按检查时间不同,税务检查可以划分为事前检查、事中检查、事后检查。(四)税务机关在税务检查中的权力1.查账权

2.场地检查权

3.责成提供资料权

4.询问权

5.托运、邮寄物品的单证检查权

6.存款账户查核权(五)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在税务检查中的义务

依法接受检查,如实反映情况,提供有关资料。

(六)税务稽查工作程序1.税务稽查选案

2.税务稽查实施

3.税务稽查审理

4.税务处理决定的执行

5.税务稽查案件的复查包括选案、实施、审理、执行、复查五个环节一、税收法律责任的基本内涵二、纳税人的行政法律责任三、纳税人违反税法的刑事法律责任四、税务人员税务违法处理第四部分税收法律责任一、税收法律责任的基本内涵

税收法律责任是指税收法律关系中的主体(即征税主体和纳税主体),违犯税法行为所引起的不利的法律后果。主要包括行政法律责任和刑事法律责任两种形式。二、纳税人的行政法律责任1.违反税务管理行为的处理违法行为法律责任

纳税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①纳税人未按规定的期限申报办理税务登记、变更或注销登记及证件验证或换证手续的;②未按规定设置、保管账簿或保管记账凭证和有关资料的;③未按规定将财务、会计制度或者财务会计处理办法和会计核算软件报送税务机关备查的;④未按照规定将其全部银行账号向税务机关报告的;⑤以及未按规定安装、使用税控装置或损毁或擅自改动税控装置的。

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2000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以2000~10000元的罚款。

对纳税人不办理税务登记的

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经税务机关提请,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吊销其营业执照;

纳税人未按照规定使用税务登记证件,或者转借、涂改、损毁、买卖、伪造税务登记证件的

处2000~10000元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10000~50000元的罚款。二、纳税人的行政法律责任违法行为法律责任

扣缴义务人未按规定设置、保管代扣代缴税款账簿或者保管代扣、代收税款记账凭证及有关资料的,

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2000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以2000~5000元的罚款。

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未按规定期限办理纳税申报或者报送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报告的

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2000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可处以2000~10000元的罚款。

非法印制、转借、倒卖、变造或者伪造完税凭证的

由税务机关责令改正,处2000元~10000元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20000元~50000元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⑥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未依照税收征管法的规定,在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的账户中登录税务登记证件号码的,或者未按规定在税务登记证中登录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的账户账号的

由税务机关责令其限期改正,处2000元~20000元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20000元~50000元的罚款。

2.欠税行为的处理

对欠税者,税务机关除令其限期照章补缴所欠税款外,并从滞纳税款之日起,按日加收滞纳税款万分之五的滞纳金。纳税人欠缴应纳税款的,采取转移或者隐匿财产手段,妨碍税务机关追缴欠税的税款的,由税务机关追缴欠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欠缴税款0.5~5倍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二、纳税人的行政法律责任

3.偷税行为的处理

对纳税人偷税的,由税务机关追缴其偷税款、滞纳金,并处以偷税数额0.5~5倍的罚款,具体的罚款数额由税务机关根据纳税人偷税数额大小、次数多少、影响如何等具体确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扣缴义务人采取上述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已扣、已收税款。由税务机关追缴其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不缴或者少缴税0.5~5倍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二、纳税人的行政法律责任

4.骗税行为的处理

对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的,由税务机关追缴其骗取的退税款,并处骗取税款1~5倍的罚款。具体罚款倍数及数额由行政执法机关根据情节确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此外税务机关可以在规定期间内停止为其办理出口退税。二、纳税人的行政法律责任

5.抗税行为的处理

对抗税者,除由税务机关追缴其拒缴的税款、滞纳金外,由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情节轻微,未构成犯罪的,由税务机关追缴其拒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拒缴税款1~5倍的罚款。

6.其他税务违法行为的处理(略)二、纳税人的行政法律责任1.直接妨害税款征收的犯罪

三、纳税人违反税法的刑事法律责任犯罪行为判别标准刑事法律责任(1)偷税罪纳税人、扣缴义务人不缴或者少缴已扣、已收税款数额占应缴税额的10%以上且超过1万元的,依照偷税罪处理。

①偷税数额占应缴税额的10%以上不满30%且偷税数额在l万元以上不满10万元,或者因偷税被税务机关给予过两次行政处罚又偷税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偷税数额1~5倍罚金。②偷税数额占应缴税额30%以上且超过10万元的,处3~7年有期徒刑,并处偷税数额l~5倍的罚金;单位犯偷税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依照自然人犯偷税罪处理。(2)抗税罪指以暴力、威胁方法,拒不缴纳税款的行为。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拒缴税款l~5倍罚金;情节严重的,处3~7年有期徒刑,并处拒缴税款l~5倍的罚金。税法>>第十二章>>第五节税收法律责任三、纳税人违反税法的刑事法律责任犯罪行为判别标准刑事法律责任(3)逃税罪指纳税人欠缴应纳税款,采取转移或者隐匿财产的手段,致使税务机关无法追缴欠缴税款数额较大的行为。其税款数额在1万~10万元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欠税款l~5倍的罚金;数额在10万元以上的,处3~7年有期徒刑,并处欠缴税款1~5倍的罚金。单位犯逃避追缴欠税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自然人犯逃避追缴欠税罪处理。(4)骗税罪指采取假报出口等欺骗手段.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数额较大的行为。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骗取税款l~5倍的罚金;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5~10年有期徒刑,并处骗取税款1~5倍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骗取税款1~5倍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单位犯骗取出口退税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