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五 海鸥回来了-11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1页
小学数学-五 海鸥回来了-11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2页
小学数学-五 海鸥回来了-11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3页
小学数学-五 海鸥回来了-11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4页
小学数学-五 海鸥回来了-11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单元信息窗2喂海鸥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结合具体实例,能正确口算十几加几(不进位),十几减几(不退位)的加减法,体现算法多样化。知道加减法各部分的名称。2、能力目标:通过教学初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读图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3、情感目标:通过喂海鸥的情境,渗透环保意识,提高学习兴趣。二、教学流程设计(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一起去美丽的海边,看到海鸥回来了,认识了20以内的数,小朋友们可高兴了,瞧,两个小朋友正在海边喂海鸥呢,让我们快快加入他们的行列吧看1.仔细观察图画,你看到了什么?请你按照一定的顺序说一说。2.根据你的观察,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学生提问题,教师板书:(1)天空中一共有多少只海鸥?(2)水上一共有多少只海鸥?(3)还剩多少桶海鸥食?(比较简单的问题如:有多少个小朋友?沙滩上有多少只海鸥?不用板书,可以直接说出答案解决)(二)自主尝试,合作探究:1.解决问题:(1)天空中一共有多少只海鸥?谁能把信息和问题连起来说一说?怎样列式解决呢?①列算式:12+3=让学生说一下各数表示什么,为什么用加法,以加深对加法的理解。②同桌交流:“你能算出得数吗?”放手让学生同桌交流说自己的想法。(合作探究)③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体现算法多样化(有的数一数,有的摆小棒……)如果能说出先算2+3=5,再算10+5=15则掌声鼓励,引导学生更条理的再说一遍。④最后,师生共同总结,优化形成结论:我们知道,十加几就等于十几,12可以分成10和2,可以先算个位上的2+3=5,再算10+5=15。教师边说边板书。重点让学生说算理。⑤教师问学生:还可以怎样列式?学生会说3+12=15(由此渗透:交换相加的两个数的位置,得数不变)。⑤在计数器上演示12+3=15让学生看清楚个位上的2加上3等于5。(通过计数器演示,使算法更直观)在解决第一个问题之后,让学生自己解决第二、三个问题。(2)解决第二个问题:水上一共有多少只海鸥?①让学生自己列算式,说算理。②让学生在计数器上演示15+4=19(只)(3)解决第三个问题:还剩多少桶海鸥食?①让学生自己列算式,并根据加法的算理试着说减法的算理。②让学生在计数器上演示。教师小结:刚才我们学习了十几加几(不进位),十几减几(不退位)的加减法。在口算时,我们可以先把各位上的数相加减,再加上10,十加几就等于十几。2、教授加减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师:咱们每个同学都有一个好听的名字,算式中的数字也有它自己的名字,大家想不想知道?(1)加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2)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三、自主练习,达成目标:1.自主练习第一题4+5=2+3=7-4=9-6=14+5=12+3=17-4=19-6=2.自主练习第二题10+5=16-3=18-2=4+13=3+11=11+4=13+2=17-5=12-0=2+14=14-3=19-4=3.课件出示:小猫钓鱼!猫妈妈钓了11条鱼,小猫钓了五条鱼,问:一共钓了多少条鱼?4.课件出示:青蛙捉虫!青蛙妈妈说:“我们俩一共捉了17条虫子。”小青蛙说:“妈妈,我捉了6条。”问:妈妈捉了多少条虫子?四、自我反思,总结评价:1.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2.你觉得这节课自己表现得怎么样?学情分析本节课的知识是在本册第一单元《快乐的校园——10以内的认识》中认识了10以内的数,掌握了数的顺序,能正确读写,会比较大小;在第三单元《走进花果山——10以内的加减》中熟练的掌握了1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来学习的。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积累了一定的数学活动经验,如数物体的个数,借助小棒等学具数数,计算加减法等。所以这节课的教学任务学生应该能顺利完成。通过课堂前测得知,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认识了10以内的数,会读、写10以内的数,同时大多数学生已经会数到20,也已经认识11~20各数,知道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但对于“十”这一计数单位和十位、个位这样的数位是第一次接触,理解有一定的难度。效果分析1、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基础出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学生自主探索能力有所提高。2、学生运用以前学习10以内数的方法,自主学习11—20数的认识,提高了学生类比迁移的能力,促进了学生自主建构数学知识;课堂上加强了生生之间的互动,培养学生的相互合作能力。3、将数学问题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让学生有意识的去观察,感受了数学学习的乐趣和重要性。教材分析本课是在认识了10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11—20各数。它是认数的继续和发展,对引导学生建立初步的数感有重要的意义。学生掌握好本单元知识也为后面学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以及多位数的认识打下基础。因此,指导学生加强学具操作,深入理解数的意义,切实掌握好本单元的知识是打基础的工作,非常重要。本课的主要特点,一是注重在操作中感知。为了初步建立数的概念,教材强调学生手、脑、口并用,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二是倡导计算方法多样化。在计算教学方面,教材充分尊重学生的多种想法,让学生主动去探索答案。在认识11-20各数时,结合摆弄学具和计数器,先学11,认识计数单位和数位,掌握基本的内容,再认识11-20各数。借助从画面提出的“现在有多少个小朋友”和“岩石上现在有多少只海鸥”的问题,引出计算十几加几(不进位)、十几减几(不退位)的学习。为了突出重点,分散难点,有些内容有意识安排在练习中学习和扩展。如在自主练习中,设计有“按顺序写数”,进一步学习数的顺序;“填<、>或=”让学生学会比较数的大小;通过多种形式的学习,引导学生全面掌握本单元内容。一年级第五单元信息窗二第一课时练习检测1.算一算。(1)9+10

(2)14+3(3)15+4

(4)13+6(5)10+9

(6)16+3

(7)15+2(8)7+122.看图列式。.课后反思1、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时,利用课件播放“海鸥回来了”这一情境,再加之老师的语言描述,即使学生产生了海鸥保护的意识,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是在播放海鸥成群的飞回来时,学生的注意力全被吸引了,使学生在教学的开始便投入了极大的热情,为下面的教学做好了铺垫。

2、小组合作、动手操作、集体交流,学习新知。

新的教学模式要求学生在小组合作、自主探究中学会新知。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注重了让学生在小组中“摆小棒”“拨计数器”,再通过汇报交流,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个”和“十”,数位“个位”和“十位”,理解11里面有1个十和1个一。从而,通过合作、动手、探究、交流,较好的学会了新知。同时,也突破了本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3、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方式。学习不是简单的信息积累,更重要的是新旧知识经验的冲突以及由此而引发的认知结构的重组。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基础出发,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运用以前学习10以内数的方法,自主学习11—20数的认识,培养学生类比迁移的能力,促进学生自主建构数学知识。课标分析1、结合具体情境,能正确地数出数量在11-20之间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