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解决问题学与教三个问题的审视与阐释_第1页
关于解决问题学与教三个问题的审视与阐释_第2页
关于解决问题学与教三个问题的审视与阐释_第3页
关于解决问题学与教三个问题的审视与阐释_第4页
关于解决问题学与教三个问题的审视与阐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解决问题”学与教三个问题的审视与阐释

一、课程目标:“解决问题”学与教的“基点”和“落点”《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规定“解决问题”的总体目标是,“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具体要求包括:1.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2.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3.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4.逐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1]这是“解决问题”学与教的“基点”和“落点”。对“解决问题”目标的把握,应该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第一,“解决问题”是一系列的学习活动,并非单一的解决问题的过程。具体说,首先要让学生面对和尝试不同的现象,在不同的情境中“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其次是能够识别存在于数学现象或日常的、非数学的现象与问题中的数学问题或数量关系,并把它们提出来;然后才是解决问题。此目标把“你发现了什么”这一过程还给了学生,成为学生解决问题过程的第一步。第二,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倡导运用数学的眼光、数学的知识技能、数学的思想方法,提出解决问题的假设,但更强调知识的综合运用,包括学科内及学科间知识的整合。这一目标为解决问题开阔了视野与思路。第三,强调策略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作用,倡导问题解决策略的个性化体验与积累。当学生从“不会做”到“会做”,需要的就是策略的支持。这也是解决问题关键的一步。在多样化理念的鼓励下,形成思维的个性化,这也是创新思维培养的重要途径。第四,强调问题解决过程的个体性与全体性的结合,强调问题解决对于发展学生思维品质的重要教育价值。数学问题解决的过程是一个思考的过程、反思的过程。在学与教中,我们应该倡导动手操作、自主探究下的合作交流,倡导学生不同思维成果的碰撞与共生。二、数学问题:“解决问题”学与教的思维空间“解决问题”的学与教,其实质是学习者面对新的问题情境所进行的数学思维训练,实施者的价值取向和设计的数学问题“思维空间”的大小,将直接影响学生进入问题解决的学习质量和数学思维上的发展效度。根据当代美国著名数学家哈尔莫斯、数学教育家波利亚和我国张奠宙、孔企平教授等人的观点,[2]结合一些文献资料,我们可对“数学问题”做以下几个方面的理解和认识。第一,问题是一种情境状态,这种状态会与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之间产生内部矛盾冲突,在当前状态下还没有易于理解的、没有完全确定的解答方法或法则。第二,问题解决中的“问题”是一个“待解决问题”,并不包括常规数学问题,而是指非常规数学问题和数学的应用问题。这里的常规数学问题,就是指课本中有确定的方法或可以遵循一般规则、原理、解法程序进行解答的数学问题。第三,问题是相对的。一方面,问题因人因时而异,对于一个人可能是问题,而对于另一个人只不过是习题或练习。另一方面,随着人们数学知识的增长、能力的提高,原先是问题的东西,现在却可能变成常规的问题,或者说已经不构成问题了。第四,问题情境状态下,要对学生本人构成问题,必须满足三个条件:一是可接受性;二是障碍性,即学生当时很难看出问题的解法、程序和答案,表现出对问题的反应和处理的习惯模式的失败;三是探索性,指能促使学生深入地思考,展开各种探究活动,寻求新的解题途径,探求新的处理方法。第五,问题解决中的“问题”与“习题”或“练习”是有区别的。一是性质不同。课本中的“习题”或者“练习”属于常规问题,教师在课堂中已经提供了典范解法,而学生只不过是这种典范解法的翻版应用,一般不需要学生有较深的思考。因此,实际上学生只不过是在学习一种算法或一种技术,一种应用于同一类“问题”的技术,一种只要避免了无意识的错误就能保证成功的技术。二是服务的目的不同。尽管有些困难的习题对大部分学生实际上也可能是真正的问题,但数学课本中的习题是为日常训练技巧等设计的,而真正的问题则适合于学习发现和探索的技巧,适合于进行数学原始发现以及学习如何思考。因此,练习技巧与解决真正问题所要达到的学习目的不大相同。也正因为它们各自服务于一种目的,所以课本中的“习题”“练习”不应该被删除,而应该被保留。然而,解决了这些常规问题后,并不意味着已经掌握了解决问题的方法。作为以数学问题为主体的真实的任务情境,它应包括知识背景、数学问题、数学问题表征(虚拟现实、高质量视频等)和问题的操作空间(其一般模式架构如图1所示)。[3]其中,思维空间是问题操作空间的核心部分,是数学问题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志,也是数学问题情境的重点。一般来说,一个好问题应有以下四个特点,一是具有较强的探究性(或创造精神);二是具有一定的启发性和可发展空间;三是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四是具有给定信息的现实性和简易性。图1好问题从哪里来?其一是改造问题。按前面对问题的界定,我们可以发现课本练习中的很多题目只能算是训练性的习题。可以对一些习题进行改造,使之成为问题。如小学数学教材上有这样一类问题:小红和小强从相距800米的两地同时相对出发,小红每分行65米,小强每分行70米,4分后两人相距多少米?我们可以把它改造成:在一条笔直的公路上,小红和小强从相距800米的两地同时出发小红每分行65米,小强每分行70米,4分后,小红和小强两人相距多少米?(请你从不同的运动方向去考虑问题。)显然这是一个没有规定运动方向的开放性问题,需要学生从不同的运动方向去考虑,进行多样化解答。这样的改进虽然还是“常规题”,但比一般性习题更容易引起学生思维的紧张度,更能使学生整体把握行程问题的结构特征。其二是引进问题。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和我们的邻居日本、俄罗斯都非常重视“应用题”,它们命制的应用问题很有特点。在“问题解决”口号的推动下,国内教师也原创了许多极有特色的数学应用问题,我们要注意收集或参考。案例弗赖登塔尔有一个经典的“巨人手印问题”:昨夜外星人访问我校,留下了一个巨大的手印,今夜他还要来,试问,我们给他坐的椅子应该有多高?他用的新铅笔应该要多长?这个题目好懂、有趣自不必言,尤其是体现比例的思想,通过测量两只手大小的比值,将比值用于设计椅子高度和铅笔长度,这是比、比例、相似等数学本质的体现。问题要求学生进行操作、测量,是一个绝好的数学活动。另外,我国著名的数学命题专家裘宗沪先生原创的许多应用题极有特色,他编著的《小学数学爱好者专题讲座》堪称经典,值得数学教师认真研究、借鉴。三、解题策略:“解决问题”学与教的关键技术教师是问题的设置者,是解决问题过程中学生的引导者和教练员,更是问题解决的评价者和资源的提供者。教师要尽可能让学生在一定策略支持下,经历问题解决的全过程,把要学的知识“再创造”出来。第一,获取信息。小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需要完成两个转化:从纷乱的问题情境中获取有用的信息,抽象成数学问题,这是第一个转化;然后分析其间的数量关系,用数学方法求解或近似解,并在实际中检验,这是第二个转化。第二,理解问题。理解问题就是进入问题、弄清问题、形成问题的表征。(1)复读策略,指再读一遍问题,在读中对信息的感知更深入一层,也容易理解问题的主旨;(2)核心策略,指要求学生把已知信息进行提炼,寻找关键短语,找到能直接指向问题的重要信息;(3)内化策略,指用自己的语言或熟悉的符号——图示、表格等呈现题中的信息,把已知信息通过理解达到内化;(4)定向策略,指让学生说出要寻找的东西,可以是要解决的一个个中间问题,也可能是最终要解决的问题,使学生的思维产生思考的定向,以利于问题的解决。第三,探求策略。这一阶段的主要工作是对问题进行识别、归类,提出猜想,对猜想进行改进或验证。对问题的识别和归类的最基本的方法是针对数量的相依关系,从所给问题情境中建构出模型,这是一个主动积极的思维过程,需要一定的策略支持。(1)模式策略。建议学生寻找一个模式:你是否解决过与此相类似的问题?那时你用了什么方法来解决?这道题可以使用同样的方法吗?有没有可以借鉴之处?(2)猜测—验证策略。这个问题的结论可能是什么?你能用什么方法加以验证?(3)枚举策略。让学生试着列出所有的情况,看一看能不能从中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4)推理策略。找出题中的规律,试着推理一下,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5)替换策略。这是“用一种相等的数值、数量、关系、方法、思路去替代变换另一种数值、数量、关系、方法、思路从而解决问题”的一种策略。(6)转化策略。这是“把复杂问题变成简单问题,把新颖问题变成已经解决的问题”的一种策略。(7)假设策略。这是“根据题目中的已知条件或结论作出某种假设,然后根据假设进行推算,对数量上出现的矛盾进行适当调整,从而找到正确答案”的一种策略。(8)简约策略。你能把这道问题简化一下吗?从与它相似的简单情况入手,你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了吗?(9)逆向策略。让学生试着从问题开始,逐步去寻找解决问题的相关信息,试着加以解决。(10)图示策略。借助示意图等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第四,梳理思路。这一阶段是对学生充分展开思维训练的过程,充分展开思想方法渗透的过程。工作可能包括计算、测量、统计、作图等等,在表达过程中可能还会遇到意外的情况,这时需要解决问题者重新寻找新的解题策略,采用更合适的方法来解决问题。(1)再次理解问题。当某个学生个体运用一种策略解决了问题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再看看问题,有没有新的思考?又想到了什么新方法?(2)述说解题思路。当学生的解题方法偏离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是怎么想的,并说出自己的想法,让他在阐述中检索自己的思维过程,重新调整思考方向。(3)寻找其他途径。当学生用一种方法无法解决时,教师可以启发学生思考“这个问题的解合理吗?能不能换一个角度思考?”第五,回顾反思。回顾整个解题过程,反思自己开始时遇到什么困难,是如何“突围”的,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用到哪些知识,反思结果是否合理,是否有不同的解决问题的途径,以及与其他知识是否有联系,等等。这一反思的环节对整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