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进杭州都市经济圈金融合作的思考_第1页
关于推进杭州都市经济圈金融合作的思考_第2页
关于推进杭州都市经济圈金融合作的思考_第3页
关于推进杭州都市经济圈金融合作的思考_第4页
关于推进杭州都市经济圈金融合作的思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推进杭州都市经济圈金融合作的思考

一、引言经济与金融是相互促进、共融发展的。良好的经济发展创造了金融发展的需求和基础,而金融发展也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动力和条件。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深入,以大城市为中心、以区域城市群为主体的都市经济圈要实现跨区域的经济互动和社会融合,区域金融合作首当其冲,而且还要发挥金融合作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和带动能力。通过区域金融合作,打破行政壁垒,以活跃的金融市场和高效的金融服务,促进区域内、城市间物资、资金、信息等要素的流动,提高资源配置能力和效率,从而推动区域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另外,通过区域金融合作,推动区域金融行业自身发展,也是都市经济圈融合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从国际范围看,成熟都市圈的中心城市如纽约、东京、伦敦、巴黎无不是全球重要的金融中心,并以跨区域的联合促进区域金融中心的形成和升级。2010年获浙江省政府批复的杭州都市经济圈发展规划也已明确,要建设和完善区域金融市场,实现金融资源如资金、信息、技术、设备的跨区域流动和共享,聚合优势金融资源,加强区域金融中心建设,以发达的金融体系发挥都市圈金融辐射功能。二、杭州都市经济圈金融合作现状与不足(一)杭州都市经济圈有良好的金融合作基础1,从全国范围来看,杭州都市经济圈经济实力雄厚,金融化程度较高。除“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等三个国字级层面上的经济圈外,目前提出以某一核心城市为中心发展的区域都市经济圈主要有沈阳、南京、武汉、长沙、杭州、成都等,在上述6个都市经济圈中(见表1),杭州的经济金融实力均最强,且经济的金融化程度尤为突出,杭州已确立全面打造长三角南翼区域金融中心的金融发展目标。2.从全省范围来看,杭州都市经济圈经济金融实力约占全省的一半,且各地产业结构相对均衡,能较好地实现强强联合。2010年,杭州都市经济圈共实现生产总值(GDP)12326亿元(见表2),占整个浙江省的45.3%;从人均GDP①来看,杭州、嘉兴、湖州、绍兴分别为68340元、51003元、44982元、56649元,相互之间的差距不大。截至2010年底,都市经济圈内上市公司数占全省的比重达到65.7%,其他如金融业增加值、本外币存贷款余额、保费收入等经济指标值均达到或接近全省的一半。从产业结构来看,四个地区的三大产业比重分别为:3.5∶47.8∶48.7、5.5∶58.5∶36.0、8.0∶54.9∶37.1和5.3∶56.9∶37.8,产业发展相对均衡。3.杭州都市经济圈内各地市金融机构体系较为完善,运行良好。特别是杭州,经过多年发展,形成了银行、保险、证券、信托、期货、融资租赁、创投、股权投资、担保和产权交易等共同发展的金融机构体系。截至2010年底,杭州共有各类金融业机构275家,占全省金融机构总数近六成,密集程度居全国副省级城市前列,是全国大中城市中金融机构种类最为齐全的城市之一。4.杭州都市经济圈内金融运营效益与质量整体优良。从经营业绩来看,都市圈内各金融机构盈利状况普遍较好,经营业绩普遍名列前茅,特别是杭州,“来一家,赚一家”,被业内称为杭州金融现象。从金融运行质量来看,2010年底,杭州、嘉兴、湖州、绍兴的银行机构不良贷款率分别为0.9%、0.86%、0.34%、1.46%,除绍兴之外,全部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在全国大中城市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排行中,都市经济圈四地市金融生态环境评价一直处在全国前列,特别是杭州连续两年排行榜首。(二)杭州都市经济圈内已形成初步的金融合作近年来,杭州都市经济圈内的金融合作不断加强。首先,政策层面的交流与互动逐渐增加。特别是杭州都市经济圈发展规划发布后,各地的金融管理部门(如金融办)加强管理合作,协调金融管理政策,交流金融信息与管理经验,共同组织或参与股权投资、企业上市培育、相关业务培训等。其次,加大了都市经济圈内金融机构互设力度。近年来,都市经济圈内的城市商业银行以及经营较好的农商行,如杭州银行、嘉兴银行、湖州银行、绍兴银行、杭州联合银行、南浔农村商业银行都设立了一定数量的跨区分支机构。再次,加强了都市经济圈内的金融业务合作。在银行业务方面,异地贷款、银团贷款等合作不断增加,如银行业协会组织成立了“银团贷款合作委员会”,开发项目贷款。另外,省内11家城商行联合开发(开发一般由牵头行负责)和销售“价值连城”理财产品,产生较好的品牌影响力。在非银行金融领域,杭州的工商信托、中投信托、华融租赁等都在其他地区开拓业务。最后,金融市场一体化工程开始启动,省产权交易市场与其他区实现互联,共同开发区域市场。(三)杭州都市经济圈金融合作仍处于起步阶段,存在许多的不足杭州都市经济圈内各地政府以及市场主体的金融合作渊源已久,主要包括自发组织形式、基于省内金融发展的统一安排、基于长三角的接轨上海政策推动,但目前金融合作平台作用还未真正发挥,金融共同利益群体还未形成。首先,金融合作形式单一,合作层次低级。金融合作多停留在信息交流方面,缺乏实质性的合作;金融机构之间的合作也主要在网点互联方面,深层次的金融产品合作创新、金融风险合作控制还未实现。其次,区域金融发展政策不协调,在金融资源的利用上易产生地方保护主义,造成区域金融分割,影响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和金融业的发展活力。第三,金融合作中也存在一些制约因素,主要体现为:区域金融利益的协调存在一定的难度;当前的金融监管体制与金融合作不相匹配,限制了市场化的跨区域金融资源的整合,包括机构之间的投资参股、贷款出让等金融合作手段难以顺利实施;金融机构之间的技术与管理水平差异,加大合作难度,也造成各地及不同金融机构之间存在合作意愿的不对等性。三、杭州都市经济圈金融合作的理论效应与现实需求(一)金融合作的理论效应区域金融合作是地缘相邻或相近的地区集团,为了获得最大利益,通过共同的金融资源要素市场和共同的金融商品交易市场,达到更加高效的金融资源配置和金融价格的均等,从而组合成为更大规模、更高效率的金融区域集团或共同体,并充分发挥区域金融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区域金融合作是区域金融共同发展的手段,从理论上讲,区域金融合作会产生以下三种效应:1.资源集聚效应。金融集聚是产业集聚的更高层次。区域金融合作能够聚合区域内部金融资源,减少内部资源外流,并吸引外部资源流入,有效增大区域金融容量;能够降低内部金融资源流动成本,提高区域金融资源配置的总体效率;能够降低区域内信息的不对称性,提高金融信息产出;有助于金融人才集聚与流动,提高区域金融人才水准并优化人才资源配置。2.规模经济效应。区域金融合作将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或消除区域内金融资源转移限制,促进区域内金融竞争与协作,降低金融运行成本。同时,更为广泛的市场竞争与协作,增强了金融机构的经营效率,促进区域共同金融市场的扩大,提升区域金融创新和服务能力,从而提升区域金融综合竞争力。其次,区域金融合作推进区域金融分工,包括业务流程分工与空间布局分工。3.“极化”与扩散效应。区域金融合作有利于强化中心的“极化”功能,一方面促使人才、资金、技术等金融要素向中心集聚,可能产生金融资源流动的“马太效应”;另一方面是资源要素由中心向周边扩散,即扩散效应。杭州都市经济圈的城市化程度已很高,金融资源的主体单向流动时代已经结束,未来发展将是“极化”与扩散效应并重,既面临优质金融资源向杭州市区集聚,也会面临人才、技术和先进制度向圈内其他城市扩散,促使多个副“极点”的形成。(二)杭州都市经济圈金融合作的现实需求1.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浙江大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都市经济圈内各地市都在积极改造落后传统产业,进一步发展产业集聚,大力培育新兴产业,对金融支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各种资源、要素跨区域流动更加频繁,带动区域资金流动规模的扩大,需要构建一个跨区域、多层次的支付清算网络。其次,产业的转型升级产生了更大规模的资金需求以及特色化的金融服务需求,需要整合跨区域的信贷市场,并构建跨区域的证券市场和产权交易市场平台,以扩大跨区域直接投融资规模。第三,都市经济圈内各地市产业发展特色鲜明,产业集聚日益高级化、复杂化,对金融服务需求呈现个性化的特征,需要加强产业集群与各类金融机构的对接与合作,搭建产业集群新型融资平台。最后,从金融机构自身经营来看,企业迁移使银行面临如何进一步延伸金融服务、跨区拓展业务的挑战,需要加强金融合作创新。2.地方金融产业发展的需要。都市经济圈各地市都在积极扶持发展本地法人金融机构、担保公司、村镇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等地方金融体系,发挥地方金融对地方经济的支持作用。但这些机构在经营中也面临一定的问题,如经营区域限制、规模实力较弱、业务种类单一等,需要通过跨区域地方金融的整合和协调发展,以增强地方金融发展实力。3.金融资源共享的需要。都市经济圈内金融资源共享,就是实现各地市金融信息、人才、技术、设备、先进管理经验与管理制度等方面的综合利用。一是可以增强圈内金融资源的获取和培育能力。二是可以实现金融资源的充分全面利用,提高金融资源的匹配机会和质量,最终提升金融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金融资源利用的协同效应。三是可以加强不同金融主体学习效应,建立学习机制,有助于新信息和知识的溢出,促进金融创新。四是可以增强区域金融之间的相互依赖性,增强区域金融合作的凝聚力。4.优势金融资源整合与扩散的需要。都市经济圈内各地市的金融业发展具有不同的特点和优势,例如杭州作为省会城市,具有相对丰富的金融资源,且拥有其他地区缺乏的非银行金融资源和主体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可以通过聚合优势金融资源,形成区域金融核心竞争能力,辐射、扩散到其他区域,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同时,在浙江打造民间财富管理中心建设中,杭州几乎集聚了所有金融机构资产管理资源、PE与创投资源,也需要通过区域合作实现更好的资源扩散与共享。5.金融合作创新的需要。区域金融合作,可以消除单个金融机构重复研究成本和重复投资,实现成本均摊;通过合作,减少在金融创新中的“搭便车”现象,从而实现金融创新的外部效应内部化;通过合作,可以降低单个机构面临的金融创新带来的风险,实现风险分担。同样,在各地市政府层面,也可以通过合作实现单个政府难以开展、不愿开展的工作创新,提高政府对金融发展提供协调服务的意愿和能力。四、推进杭州都市经济圈金融合作的政策建议(一)坚持优势互补,以增量合作带动全面合作都市经济圈的金融合作应坚持政策引导、市场运作、优势互补、增量合作先行的原则。都市圈金融合作的前提是兼顾各方利益,充分发挥各地、各金融机构的金融比较优势和金融特色,推进金融专业化分工的深化,促进区域金融优势集成与互补,实现金融合作的互利共赢,最大限度地提升都市经济圈内金融合作的“总租金”产出。因此,在金融合作中应遵循市场化运作规律,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都市经济圈金融发展中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同时,政府也应主动引导,通过搭建合作平台,协商金融管理政策,提高信息产出和信息对称性,完善金融合作基础设施和合作环境,提高金融合作保障能力等方式,推动诱致性金融合作。合作难免会加大竞争,可能会损害某方利益。因此,在推进杭州都市经济圈金融合作中应重视发展增量金融合作,以增量合作来带动存量合作。存量金融是指目前各金融机构大部分已经开展或能够开展的金融业务,一般是指传统金融业务,存量金融合作如推进机构互设、异地资金转移等在一定程度上加剧金融竞争。增量金融是指金融机构需要开发的创新型金融业务,或一些优质金融机构拥有其他金融机构不具备的技术优势或管理制度优势的金融业务。优先开展增量金融业务合作,共同开发银信合作、银证合作、银保合作、银租(金融租赁)合作等创新金融业务,共同发展一体化货币市场、多层次资本市场,开展理财、PE、创投等领域的业务创新合作,并以创新金融业务合作来带动传统金融业务合作,将是都市经济圈金融合作的最优路径选择。(二)推进都市经济圈内各区域金融的专业化分工与合作,突出中心,发展优势,并建设专业化金融服务基地分工与合作是相辅相成的,合作促进分工,分工深化合作。在杭州都市经济圈的合作发展中,各地应合理定位。进一步突出杭州的区域金融中心地位,发挥合作的主导作用,在建设长三角南翼区域金融中心时充分依托都市经济圈的金融基础,主动建设区域金融大市场,主动实现先进金融资源、技术、管理和制度的向外扩散,主动传导金融创新能力。湖州、嘉兴、绍兴等三个及副中心及其他各县级区域应突出特色,发展优势金融产业或业务。在合作的基础上,推进金融业务流程的专业化分工和区域金融专业化分工,推进余杭、德清、南湖、诸暨等地的金融创新示范区建设,发展金融专业化服务基地和后台服务基地。(三)构建金融政策协调平台,逐步实现“政策同城”政府牵头,联合相关金融管理部门主行业协会共同构建金融政策协调平台,建立常规性的合作协商机制。通过金融政策协调平台,协调都市经济圈内各地金融管理政策,实现政策的趋同性。放松管理,支持都市经济圈内法人金融机构之间的相互持股,发展资本纽带;支持法人金融机构在都市经济圈内跨区域机构互设。降低并逐步取消都市经济圈内跨区域资金支付成本,实现支付结算及其他金融交易成本的“同城待遇”。(四)构建金融机构协作平台,推进金融资源共享与业务合作创新以都市经济圈内金融机构为主体,建立金融机构协作平台,推进银行、证券、信托、金融租赁、期货、担保机构、新型金融组织等在都市经济圈内互动发展,实现都市圈内优势金融资源的聚合、扩散与共享,推进在资金、产品、服务、网络、公司治理、业务管理、风险防范等方面的合作,不断提高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强化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合作,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集合信托、集合债券、集合贷款等“科技金融”服务,发展金融仓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等新型担保方式。创新开展民间财富管理业务资源的合作开发与利用,如合作开展金融资产管理业务,合作开发银行理财产品等。另外,可借鉴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的跨地区建立共同金融机构的成功经验,探索建立都市圈共同金融组织。(五)构建一体化金融市场平台,推进区域货币市场和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一是建立都市圈一体化的货币市场,实现金融机构短期资金融通。建设都市经济圈区域票据中心,实现商业票据互认和票据业务信息共享,促进票据的协商交易;集中开展金融机构之间的协议资金转让、贷款转让及其他短期证券化资产的转让业务,推进都市经济圈利率市场率改革。二是合作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杭州民间财富管理核心集聚区,推进杭州民间财富管理总部基地建设,发挥杭州在民间财富管理产品设计开发中的主导作用和杭州在都市经济圈内民间财富管理产品与技术的扩散作用;完善产权交易市场,争取“新三板”扩容试点,推进各地产权交易市场的全面合作,开展都市经济圈内未上市企业股权交易和林权、知识产权、技术成本、环境权益、文化产品等社会资源产品交易;推进浙江金融资产交易市场建设,开展都市经济圈内企业债权(包括集合债券)、私募基金产品、理财产品及其他证券化金融资产的交易。(六)构建金融信息共享平台,完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