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美术课程知识的拓展与延伸 论文_第1页
论美术课程知识的拓展与延伸 论文_第2页
论美术课程知识的拓展与延伸 论文_第3页
论美术课程知识的拓展与延伸 论文_第4页
论美术课程知识的拓展与延伸 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美术课程知识的拓展与延伸——以人美版四年级上册《飞天》为课例摘要:课程知识拓展根据指向的对象层级不同,分成两种:延伸书本课程和专题延伸课程。延伸书本课程主要针对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学生在学完正式书本课程后能将学科知识点进行联想融合,在教师的引导下加深每一位孩子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另一种专题延伸课程并不是针对全体学生,而是针对班级中某一类对特色课程感兴趣的孩子们,由他们组成不同探究小组进行深入的延伸拓展,课程的专题不同,活动也就不同,每一位孩子可以根据自身兴趣大胆进行选择。两种课程知识拓展所带给孩子的知识是不同的,相同的是他们都可以学到不局限于书本的知识。关键词:课程知识拓展敦煌艺术正文:一、课程知识拓展的重要性传统教育是一把双刃剑,因其缺点而引发的“应试教育”和“填鸭式教育”所带来的阴霾填满了大部分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这种教育极大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无法充分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其在增加学生知识的同时,有意无意减少创造力和其他的必要元素,消磨了孩子的个性和独立人格;扭曲了学生的心理,也扭曲了家长的心理,让学生在考试重压下得不到任何途径的心理宣泄,同时也让家长在“高考为王”和“望子成龙”的心理压迫下,从希望变成了狂热。教师在这种教育方法中无法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只得一味灌输性传递死知识,学生学习成果越来越差。因此教育进行了深度改革,各学科教师也需要在此新观念上进行变通学习,不断精进自己的学科教学业务。新课程标要求美术课程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弘扬优秀的中华文化,力求体现素质教育;要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的紧密联系,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中发展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审美品位和审美能力,增强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热爱及责任感,形成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这也就意味着如若单纯只从简短的课本中汲取文字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课程知识的拓展延伸需要教师带领学生共同感受,将其与生活的方方面面进行融合,帮助学生更好的将理论结合实践,从而做到融会贯通。二、如何进行课程知识拓展课程知识拓展是指以拓宽课程的知识范围为目的而进行的开发活动。通过拓宽正式书本课程,为学生提供知识,内化价值观和掌握技能的机会。这些东西与学生所学课程专题有关,但超出了正规书本课程所覆盖的广度和深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课程知识拓展根据指向的对象层级不同,分成两种:延伸书本课程和专题延伸课程。延伸书本课程主要针对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学生在学完正式书本课程后能将学科知识点进行联想融合,在教师的引导下加深每一位孩子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另一种专题延伸课程并不是针对全体学生,而是针对班级中某一类对特色课程感兴趣的孩子们,由他们组成不同探究小组进行深入的延伸拓展,课程的专题不同,活动也就不同,每一位孩子可以根据自身兴趣大胆进行选择。两种课程知识拓展所带给孩子的知识是不同的,相同的是他们都可以学到不局限于书本的知识。课程知识的拓展并不是一堂课的核心内容,教师应优先完成本学科教学任务,提取课程重难点突出讲解,留下总结时间进行延伸拓展。这就要求教师提前做好课前计划,考虑是采用延伸书本课程还是采用专题延伸课程。不同的课程知识探索种类时间需求不同,教师则需要根据情况进行适当调整。三、课程知识拓展具体课例分析人美版四年级上册《飞天》一课涵盖了两个不同美术教学领域,分别是欣赏评述和造型表现(如图3.1)。课程要求学生欣赏敦煌莫高窟的飞天壁画艺术,学习飞天丝带的画法,领悟壁画艺术的内涵,透析古人的飞天梦想。学生们通过查找资料,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在老师引导下欣赏壁画的色彩、造型及线条,领悟其韵味并学会壁画艺术的欣赏方法。通过对佛教艺术的观赏,培养热爱民族艺术的情感,进而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图3.1教师完成基本授课任务只是教学的一部分,接下来对课程知识进行拓展才是真正发展学生思维拓展力的时候。具体采用以下两种方法进行拓展探究:1.延伸书本课程

1.1线条通过《飞天》一课学习,学生基本掌握了用流畅曲线刻画动态的美感。教师总结敦煌飞天的风格特征就是不长翅膀,不生羽毛;借助云彩而不依靠云彩,凭借飘曳的衣裙,飞舞的彩带凌空翱翔,千姿百态,千变万化。因此教师强调在表现飞天的时候尤其要注意丝带的画法,要表现出动感,轻盈感。但线条的种类丰富,除了柔软动感的曲线还包含稳定的直线、变换的折线、多变的螺旋线等。引导学生将所学过往线条知识融合,通过讨论得出线条的运用结合方法,创作出一幅有特点的线条画。1.2“曹衣出水”与“吴带当风” 教材《飞天》一课着重描绘敦煌壁画中佛教人士身着飘逸衣裙,因而联想到“曹衣出水”与“吴带当风”。“曹衣出水”是北齐曹仲达创造的中国古代人物衣服褶纹画法之一。因其画人物画衣服褶纹多用细笔紧束,似衣披薄纱,又如刚从水中捞出之感,后人因之命名(如图3.2)。图3.2“吴带当风”是对吴道子人物画风格的概述。他是盛唐最杰出的画家,在用笔技法上,他创造了一种波折起伏、错落有致的“莼菜条"式的描法,加强了描摹对象的份量感和立体感,突出了人体曲线和自然的结合,这种画风在后来的西方也有一定的影响。所画人物、衣袖、飘带,具有迎风起舞的动势,故有“吴带当风”之称。后人亦以之称美其高超画技与飘逸的风格。教师可自行准备关于“曹衣出水”与“吴带当风”的绘画知识给学生讲解,也可让学生搜集资料上讲台进行展示分享,有利于开拓学生眼界,了解绘画知识从而更加热爱美术。2.专题延伸课程2.1藻井与天顶画书本《飞天》一课只出示了敦煌壁画部分知识,其中还有许多值得了解探索的地方,教师可以请感兴趣的同学课下组成专题研究小组深入了解,例如:敦煌中的藻井设计和西方天顶画的相似点和不同点。藻井(如图3.3)是遮蔽建筑物内顶部的构件,而建筑内呈穹窿状的天花则称作“藻井”,这种天花的每一方格为一井,又是以花纹、雕刻、彩画为主,故名藻井。“藻井”一词,最早见于汉赋。清代时的藻井较多以龙为顶心装饰,所以藻井又称为“龙井”。天顶画(如图3.4)一词来源于西方,多用于教堂内以宗教题材为主,如最负盛名的米开朗基罗的西斯庭教堂天顶画,后来经过发展成为了一种装饰与美化环境的艺术表达形式。学生们通过各自感兴趣探究的专题,了解到课外的丰富知识,利于深入理解书本内容,同时也为学生开拓思辨精神打下基础。不同学生在专题探究活动中扮演的角色不同,有的是记录员、有的是资料收集员、有的是发言员等,这种分工合作利于培养集体荣誉感和综合实践能力。图3.3图3.42.2传统艺术与民族自豪感教师带领学生搜集敦煌艺术故事,学生分组研究分享。例如教师讲述飞天的故事:飞天是佛教中乾闼婆和紧那罗的化身。乾闼婆,意译为天歌神;紧那罗,意译为天乐神,原是古印度神话中的娱乐神和歌舞神,是一对夫妻,后被佛教吸收为天龙八部众神之一。乾闼婆的任务是在佛国里散发香气,为佛献花供宝,栖身于花丛,飞翔于天宫。紧那罗的任务是在佛国里奏乐、歌舞,但不能飞翔于云霄。后来,乾闼婆和紧那罗相混合,男女不分,职能不分,合为一体,变为飞天。教师小结,我们知道在古代,没有飞机没有飞船,飞天一直是古人的梦想,飞天壁画传递给我们的是一种艺术之美,也传递给了我们古人的梦想。而今我们把古人的梦想化为现实,神舟七号、嫦娥一号都飞上天空。所以,请我们的同学不仅仅要学着热爱我们祖国的传统文化,同时也要更努力的学习把古人更多的梦想变为现实!四、课程知识拓展的使用课程知识拓展的使用需进行取舍,教师可根据教材种类判断。如若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