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与对策 论文_第1页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与对策 论文_第2页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与对策 论文_第3页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与对策 论文_第4页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与对策 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安徽省中小学教育教学论文评选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与对策摘要:进入新世纪,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国家及全社会的高度重视。青少年心理健康辅导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一部分,是落实培养跨世纪高质量人才的重要环节,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工作者都应该自觉学习心理健康辅导方面的知识。留守儿童是我国社会转型期出现的一个特殊弱势群体。留守儿童由于长期和父母分离,缺少亲情关爱,所表现出来的心理问题尤为突出,需要社会和学校给与更多的关爱和呵护,让他们能在成长的过程中,不偏离航向。关键词:留守儿童,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我们学校是一所位于城南新区的初级中学,学校的生源比较复杂,来自全县十几个乡镇,其中很大一部分学生是留守儿童,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很少和子女沟通,因此他们身上或多或少存在着一些心理上的问题。通过这几年来在学校心理咨询方面的工作经验,我总结了一些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以及相应的一些解决措施。由个体访谈、问卷调查与行为测试所得到的相应信息来判断,大部分留守儿童在融入社会的过程中遭遇了或多或少的障碍,其表现形式多样,但究其根本,大部分孩子对现有的生活并不满意。如对我校七年级学生方某、刘某明、黄某格等的抽样调查与访谈中,我们问到了一个共同的问题:你现在快乐吗?所得答案竟完全一致------不快乐。问其原因,或是感到了从未有过的孤独,或是无法适应生活的纷繁复杂,或是感受到了人际交往中的莫名压力。而在问卷调查中,我们也设计了两道相似的问题:“请选用一种颜色代表你父母在家时的生活”、“请选用一种颜色代表你现在的生活”,结果72%的受访学生为父母在家时的生活选择了“红”“黄”等亮色,而为城市生活选择了“灰”“黑”等暗色。 结合大量案例的分析,我们认为导致留守儿童主要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基本如下: 1.普遍存在自卑心理。欧文·亚隆:“孤独只存在于孤独之中,一旦分担,它就蒸发了。”[1]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需要父母的呵护和关爱,需要有父母作为自己的依靠,需要和父母分担自己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挫折和失败,分享成功的喜悦。但是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他们没有倾诉的对象,没有温暖的港湾,就会感到孤独,好像被父母抛弃似的,容易产生自卑心理,觉得比身边的同学低一等。上文提到的方某就是典型的自卑心理严重的案列,据他所说,每当他看到别的同学的父母来学校接孩子放学,他的心理就异常难过,总觉自己低人一等,好像是没有父母的孩子一样。每次放学,他总12022年安徽省中小学教育教学论文评选是最后一个离开学校的。他不愿与别人谈论自己的父母,甚至只要听到同学们在谈论有关父母的话题,他就会远远的躲开。2.不善与人沟通交流。留守儿童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缺乏倾诉的对象,缺乏安全感和信任感,遇到问题往往埋在心里,自我压抑。长期以往容易形成孤僻的性格,不与人交往,不合群,别的学生也望而远之,形成恶性循环。为了更好地了解留守儿童的心理状况,我校心理咨询室还进行了几项小测试,其中一项测试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震撼。我们抽取了七年级十个班的30名学生参加测试,并确保这三十名学生互不相识,其中有5名学生是留守儿童。我们将学生带入活动场地,并依次让他们进行自我介绍,而后自主交流,并以自愿原则分组进行集体对抗性游戏活动。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发现非留守儿童的活跃度极高,而留守儿童则相对“羞怯”。分组活动中,留守儿童不愿与其他同学交流合作,对活动表现出很漠视的态度。活动后我们针对这一现象进行了个别访谈,其中一位女生的话令我们彻底震惊。她之所以不愿意与其他组员交流,竟是因为她觉得这样的活动让她觉得难堪,觉得很无聊。因为自己平时很少与人交流,根本不知道如何正确的与人相处,总觉得别人看自己的目光都是有色的。3.容易产生逆反心理。留守儿童的社会弱势地位,对其心理的健康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我们发现了个别极端案例。八年级学生陈某钰的学业成绩优异,然而性格却极为偏激,逆反心理严重。据他的班主任和同班同学描述,该生极为自负,素来目高于顶,谁的话都听不进去,无论对老师或同学都不假辞色,人际关系极为恶劣。援引某老师的评价:“陈某钰就是‘高智商、低情商’的典型代表。”从心理层面来分析,我们认为陈某钰的“自负”只是一层保护色,其根源在于他潜意识中的“自卑”。如果说陈某钰的案例只属于个别现象的话,那么我们发现大多数农村留守儿童在心理发展上存在着一个共性,那即是他们都曾经对自己的生活环境产生过恐惧情绪,他们本能地认为自己不如人,并且极端害怕遭遇他人的歧视。部分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能够走出阴影,但也有部分学生将始终生活于心理压抑之中,随即以各种极端的形式发泄或呈现,或如陈某钰般“不可一世”、或自我放纵,丧失目标、或怀着一颗玻璃心,经不起任何挫折打击。凡此种种的结果是相似的,那就是他们与现有的生活环境格格不入。那么,究竟如何才能解决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呢?《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中指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教育,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22022年安徽省中小学教育教学论文评选要组成部分。[2]笔者结合自己多年从事心理健康辅导的工作实践,提出以下几种措施: 1.划片招生,就近入学。通过我们的问卷调查发现,我校有相当一部分农民工子女由于没有户口,不能选择离居住地很近的县城两所中学就读,只能来我们学校,他们每天花在路途中的时间就长达两个小时甚至更多,遇到雨雪天气更是不便。七年级(3)班的李某云,距离他家租住屋不到三百米的地方就有一所中学,可是由于没有户口,无法进入该中学就读,只能骑车到距离5公里外的我校就读,每天早晨5点半就要起床,中午放学十二点半才能到家,往返上学的路途中耗费了她大量的精力。据她所说,由于每天起床太早,加上骑车很累,上课的时候总是无法集中注意力听课甚至打瞌睡,导致成绩直线下降,由此产生了厌学心理。像这样的例子在我校还有很多,所以只有改革现有的择校制度,才能实现教育的真正公平,才能使留守儿童享受到和其他学生一样的快乐。2.家校互动,共建共育。校内,一是注重教师力量的培养,使教师具备一定的心理辅导能力,能及时对留守儿童的心理障碍进行疏导,给与他们体贴与关爱;二是学校应设立专门的心理咨询室,配备专业的心理辅导和咨询老师,为全校教师和学生提供心理辅导和咨询服务,尤其是留守儿童。三是充分利用校内广播、电子显示屏、板报等宣传阵地,大力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并开展各类宣传活动,通过知识竞赛、论文征集、团体辅导、心理讲座、团队活动、学科渗透等多种形式,广泛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校外,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家长沙龙、亲子团体活动,让家长们了解了自己孩子当前的心理状况,了解了自己的言行对孩子的影响,感受到家庭关系在孩子成长中的重要作用。在学生心理问题预防、预警中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通过家长及时调整自身和家庭关系的问题,让孩子在相对健康的环境中成长,避免出现更加严重的状况。假如出现了问题,家长也能凭着对学校心理教师的信任,以及对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了解,能够及时和学校取得联系,防患于未然。我校在这方面就做了许多工作,例如成立家长学校,设立亲情电话,开设心理健康辅导,其中尤为突出的就是建立手机通讯平台,通过校讯通,教师可以及时有效地将孩子成长中出现的问题和取得的进步传给留守儿童家长,让无法抽空关心孩子的留守儿童家长既能分享孩子健康成长的快乐,也能随时关注和纠正孩子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偏差。通过这些长期细致的工作,可以有效的帮助留守儿童健康的成长。3.充分利用好社区教育资源,使之与学校教育活动紧密结合起来,不仅可以让社区资源得到最好应用,还为社区教育资源提供非常好的发展方向。每年的3月份是学雷锋32022年安徽省中小学教育教学论文评选活动月,为了让学生体验雷锋精神,培养他们乐于助人、与人合作的品质,我校都会开展以“学雷锋、促和谐、进社区”为主题的义务劳动活动。在活动中,孩子们有的为孤寡老人打扫卫生,帮助他们排忧解难;有的帮助残疾人家庭,洗衣、打扫;有的走进公共场所,打扫卫生,帮助公共设施旧貌换新颜。我校每学期都会邀请宝林派出所的民警来校给学生做法制报告会。组织同学们参加宣传部开展的扫黄打非“护苗行动”。这些活动为留守儿童提供了与人交流的平台,使他们能更好展现自己能力,更好地融入到社会、融入到集体中。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以学校为主导,家庭、社会三位一体进行联合教育。整个社会要为留守儿童营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