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健康与职业安全》(中职)第三单元_第1页
《职业健康与职业安全》(中职)第三单元_第2页
《职业健康与职业安全》(中职)第三单元_第3页
《职业健康与职业安全》(中职)第三单元_第4页
《职业健康与职业安全》(中职)第三单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化学性职业健康与职业安全防护电子课件本章导读在化工生产过程中,从业人员必然要接触品种繁多、形态不一、毒性大小不同的化工原料。如果工人在操作过程中防护不好,往往会引起身体的病变。掌握化工生产中化学物质的特性,掌握引起中毒的规律,就可以将这种伤害降到最低。目标透视

1.了解化工职业中毒的基本概念、毒物来源及分类。

2.掌握化工职业中毒的诊断原则。

3.了解化学烧伤的诱因。

4.掌握化学烧伤的预防及急救措施。案例回顾

某化肥厂造气车间1号煤气发生炉条风帽掉落,堵塞了灰斗下灰口。由于有关人员未执行“检修工作票”规定,也未达到抢修前必须排净灰渣的要求,在未采取任何措施的情况下,让电焊工进入炉内切割,炉外人员又将灰箱圆门打开,空气抽入炉内,造成死灰复燃,致炉内窒息性气体和其他有害气体大量增加,使炉内电焊工昏倒。在抢救电焊工过程中手忙脚乱,又使多人昏倒在炉内,造成多人中毒。你对化学性职业健康与职业安全防护有哪些了解?请举例说出。目录contents01职业中毒概述气体中毒02金属类中毒03有机溶剂中毒04高分子化合物单体中毒051职业中毒概述第一节职业中毒概述一、职业中毒的概念二、化学中毒的毒物来源与分类某些物质进入人体后,与人体发生物理或化学作用,破坏了人体的正常生理机能甚至影响生命,这种物质叫毒物,引起的病变叫中毒。化学毒物可以引起急性或慢性中毒,由于这类中毒是在生产条件下发生的,与职业有关,所以也称为职业中毒。三、化学中毒的诊断原则第一节职业中毒概述一、职业中毒的概念二、化学中毒的毒物来源与分类三、化学中毒的诊断原则第一节职业中毒概述一、职业中毒的概念二、化学中毒的毒物来源与分类(一)职业中毒与生活中毒的区别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毒物的来源不同和进入身体的途径不同。毒物的进入途径与毒物的来源有密切关系。职业中毒是工人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中毒。在生产过程中,毒物以气体、蒸气或气溶胶(粉尘、烟、雾)的状态进入车间空气中,由呼吸道进入人体。三、化学中毒的诊断原则第一节职业中毒概述一、职业中毒的概念二、化学中毒的毒物来源与分类有些容易溶解到脂肪中去的脂溶性毒物,如有机磷杀虫剂喷洒到人身上,可以通过富含脂质的皮肤上皮细胞进入身体内。有些腐蚀性毒物如三氯化砷溅洒到皮肤上,烧伤皮肤后,砷可以通过创面吸收到体内,发生砷中毒。苯酚烧伤皮肤被吸收以后,可以损伤肾脏,导致无尿。三、化学中毒的诊断原则第一节职业中毒概述一、职业中毒的概念二、化学中毒的毒物来源与分类生活中毒是在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中毒,可能是由于误服、故意服毒或谋杀造成的。毒物主要从口进入;皮肤在偶然的情况下接触到脂溶性毒物,也可以吸收。例如,有人把有机磷杀虫药涂在棉衣上灭虫,可以发生有机磷农药中毒。在生活中,能吸入中毒的毒物为数不多,比较常见的是吸入煤气引起的一氧化碳中毒。三、化学中毒的诊断原则第一节职业中毒概述一、职业中毒的概念二、化学中毒的毒物来源与分类此外,还有进入粪池、下水道、沟渠、矿井、菜窖、沼泽地带所发生的硫化氢中毒。在这些地方,含硫的有机物在腐败后可以产生硫化氢。三、化学中毒的诊断原则第一节职业中毒概述一、职业中毒的概念二、化学中毒的毒物来源与分类(二)急性中毒的症状与防治急性中毒是在短时间内大量毒物作用于人体后发生的疾病。得病急,变化快,病状凶险,毒物在体内存留时间短。如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急性氯气中毒、急性氨中毒等。引起急性中毒的常见毒物有刺激性气体、窒息性气体、金属及类金属、有机化合物等。三、化学中毒的诊断原则第一节职业中毒概述一、职业中毒的概念二、化学中毒的毒物来源与分类在生产情况完全正常的条件下,生产车间、厂房毒物的含量很低,一般不会引起急性中毒。但是,当生产发生意外事故或不慎误服某种毒物时,则会发生急性中毒。一旦发生急性中毒,病程急骤,病情严重,若不及时抢救和积极治疗,就会产生严重后果,甚至引起死亡。所以,发生急性中毒事件后,医生和保健人员应全力以赴,分秒必争进行急救。三、化学中毒的诊断原则第一节职业中毒概述一、职业中毒的概念二、化学中毒的毒物来源与分类抢救工作应分轻重缓急主要应遵循以下步骤:第一,应先让患者脱离中毒的现场,使毒物不再继续进入患者体内,避免中毒加重。抢救时还要考虑每一起中毒的具体情况,查明毒物进入患者体内的途径和进入量。若是气体毒物,经呼吸道进入体内,则须立刻把患者抬出中毒的现场,解开衣扣,让患者呼吸通畅,吸入新鲜空气,排出毒物。三、化学中毒的诊断原则第一节职业中毒概述一、职业中毒的概念二、化学中毒的毒物来源与分类

如果患者的衣服和皮肤被污染,则要脱下污染的衣服,用温水清洗污染的皮肤。假如是口服中毒,则要尽快洗胃、催吐和导泻,使毒物尽快排出。误服强酸和强碱的患者,由于胃肠道明显被腐蚀和化学烧伤,此时不宜洗胃。可给予蛋清、牛奶、豆浆、米汤等,以保护胃肠道,并防止毒物吸收。洗胃、催吐等治疗,一般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可用五千分之一的高锰酸钾或温水反复洗胃,或用探呕等机械方法催吐。三、化学中毒的诊断原则第一节职业中毒概述一、职业中毒的概念二、化学中毒的毒物来源与分类第二,毒物已吸收到血液,此时再催吐、洗胃则有害无益。在这种情况下,则要千方百计设法排出体内已被吸收的毒物。最有效的方法是输液。输液一则可以使毒物在体内稀释扩散;二则促进毒物从尿中排出;输液还有解毒作用。多饮水也有一定作用,没条件输液时应多饮水。三、化学中毒的诊断原则第一节职业中毒概述一、职业中毒的概念二、化学中毒的毒物来源与分类第三,要根据引起中毒的毒物,选择特效药物治疗。如氯化钡中毒,可给予硫酸钠治疗,因为氯化钡和硫酸钠可以发生化学反应,形成硫酸钡和氯化钠,这两种物质都无毒性,从而解除了氯化钡的毒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可给予解磷定、氯解磷定、双福磷、阿托品等特效药物。若铅、汞、锑等重金属毒物中毒,可用依地酸钙、DTPT、HEDTA或BAETA等金属络合剂药物。三、化学中毒的诊断原则第一节职业中毒概述一、职业中毒的概念二、化学中毒的毒物来源与分类若砷和某些金属中毒,可采用BAL、二巯基丙磺酸钠、Na-DMS等巯基络合剂药物。亚硝酸盐中毒可选用镁兰治疗。总之,选用特效药物是治疗急性中毒的有效办法。这些药物都有一定的副作用,必须在医生指导下正确使用,千万不能自取自用,以免引起副作用或药物中毒。三、化学中毒的诊断原则第一节职业中毒概述一、职业中毒的概念二、化学中毒的毒物来源与分类(三)慢性中毒的症状与防治慢性中毒是指在低浓度毒物的环境中长期无防护地工作,而使毒物进入体内引起的中毒。引起慢性中毒的条件主要有以下3个方面。

(1)接触者工作环境中的毒物浓度常常超过国家规定的卫生标准(最高容许浓度)。

(2)毒物在人体内能存留(蓄积)。三、化学中毒的诊断原则第一节职业中毒概述一、职业中毒的概念二、化学中毒的毒物来源与分类(3)毒物蓄积后引起器官和人体功能的变化。引起慢性中毒的毒物有金属、有机化合物等,如铅、汞、锰、苯等。三、化学中毒的诊断原则第一节职业中毒概述一、职业中毒的概念二、化学中毒的毒物来源与分类慢性中毒的治疗与急性中毒不同,因为慢性中毒病情较轻,病程较长,往往需要持久治疗才能收到疗效。治疗慢性中毒患者,往往从两方面入手,一是采用驱毒药物设法驱除体内的毒物;二是采用特殊药物治疗。同时,在整个治疗过程中要注意营养和合理休息,补充营养药物,如维生素等。慢性中毒患者病程长,需要长时间用药,按疗程服用,治疗与休养相结合。三、化学中毒的诊断原则第一节职业中毒概述一、职业中毒的概念二、化学中毒的毒物来源与分类慢性中毒是在正常生产条件下发生的常见职业病。预防慢性中毒是工厂劳动保护和安全生产部门的一项经常性任务。大量事实证明,只要认真预防,采取有效措施,慢性中毒事故完全可以避免。预防慢性中毒,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三、化学中毒的诊断原则第一节职业中毒概述一、职业中毒的概念二、化学中毒的毒物来源与分类第一,通过技术革命和工艺改革,尽可能使生产过程不产生和少产生毒物。在生产过程中,尽可能采用无毒和毒性小的物质代替毒性大的物质进行生产。在油漆作业中不使用毒性大的铅白和含苯稀料;在橡胶制造业不使用苯,而用酒精代替;制造毛毡用品不用汞等。三、化学中毒的诊断原则第一节职业中毒概述一、职业中毒的概念二、化学中毒的毒物来源与分类当然,完全用无毒物质代替有毒物质,目前还办不到,生产也不允许,但要尽量选择毒性小的代替毒性大的,例如,生产火柴采用毒性小的红磷代替毒性大的黄磷;以汽油代替有机溶剂苯等。三、化学中毒的诊断原则第一节职业中毒概述一、职业中毒的概念二、化学中毒的毒物来源与分类为使生产过程不产生和少产生毒物,有效的方法是使生产过程自动化、机械化、密闭化和连续化。对于产生毒物的生产过程,应该从原料到产品密闭在容器和管道里,以防止有毒的气体、蒸气和液体逸出。三、化学中毒的诊断原则第一节职业中毒概述一、职业中毒的概念二、化学中毒的毒物来源与分类第二,毒物一旦产生,则要尽快排出扩散,降低浓度,控制危害。最有效的办法是加强通风。通风分为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在一般情况下,要求生产车间和厂房的门窗安装合理,有利于自然通风,随时把生产性毒物排出室外,以便扩散稀释。仅仅依靠自然通风远远不够,在产生毒物的车间,应安装通风排毒机械,如排毒柜、排毒罩、抽风机等,以使毒物尽快抽出。三、化学中毒的诊断原则第一节职业中毒概述一、职业中毒的概念二、化学中毒的毒物来源与分类第三,还应加强个人防护,正确使用各种防护用品。生产过程中产生毒物,不能排出扩散或稀释到对人无害的浓度时,就应加强个人防护。例如,从事有毒作业的工人可穿防毒服装、戴防毒口罩和防毒面具。接触刺激眼睛的毒物,要选择有效的防毒眼镜。接触侵害皮肤的毒物,可以擦上防毒防腐药膏。防护用品很多,每一种都有自己的特点和功能,要正确选用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三、化学中毒的诊断原则第一节职业中毒概述一、职业中毒的概念二、化学中毒的毒物来源与分类第四,加强组织领导,重视防毒工作,制订安全操作规程。实践证明,很多中毒事故,特别是急性中毒,往往是没有或不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引起的。每个工厂和不同的工种,都要根据自己的生产特点制订各种安全操作规程,要教育全体工人严格遵守。新工人入厂后,既要教生产技术,又要讲安全生产,不可麻痹大意。三、化学中毒的诊断原则第一节职业中毒概述一、职业中毒的概念二、化学中毒的毒物来源与分类第五,应采取卫生保健措施。新工人入厂前要进行体格检查,发现不适宜从事此专业者,不要勉强,可根据其健康状况妥善安排其他工作;老工人要定期进行体检,发现不适宜继续从事某一专业时,应及时调换工作或调离生产第一线,安排其他工作。对于从事有毒有害作业的工人,国家规定免费发放保健食品或补助费,以增强营养,提高人体对毒物的抵抗力,防止中毒。三、化学中毒的诊断原则第一节职业中毒概述一、职业中毒的概念二、化学中毒的毒物来源与分类第六,要不断改善劳动条件。在建厂以前就要考虑到防毒问题,要有防毒、排毒设备。车间与车间、生活区与生产区要合理布局。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劳动卫生部门要随时测定生产环境中有害物质的浓度,分析产生危害的可能性,研究产生危害的规律,为采取防毒措施提供科学数据。总之,防止毒物的危害,要针对不同情况采取综合性措施,以防止中毒,保证职工身体健康,促进生产顺利进行。三、化学中毒的诊断原则第一节职业中毒概述一、职业中毒的概念二、化学中毒的毒物来源与分类三、化学中毒的诊断原则第一节职业中毒概述二、化学中毒的毒物来源与分类一、职业中毒的概念(一)化工职业中毒的毒物来源生产性毒物是人们在生产劳动过程中,经常使用和接触的各种有害化学物质。这些化学物质对人体健康和职工的生产劳动能力产生有害作用,甚至引起急性或慢性中毒,医学上把这类物质称为生产性毒物或工业毒物。它可来自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大致分为以下几种情况。三、化学中毒的诊断原则第一节职业中毒概述二、化学中毒的毒物来源与分类一、职业中毒的概念第一,在工业生产过程中,由于使用含毒的原料和辅助材料而形成毒物,特别是化学工业、染料工业、炸药生产业等,产生毒物极为普遍。例如,生产染料以铅和铅的氧化物为原料。这些化学原料都有一定的毒性,在生产过程中可因防护不善、管理不当而污染车间、厂房的空气及生产环境,工人则因接触而受到危害。三、化学中毒的诊断原则第一节职业中毒概述二、化学中毒的毒物来源与分类一、职业中毒的概念此外,在生产过程中虽不使用含毒原料,但使用含毒辅助材料,如橡胶制造业使用苯、汽油作为溶剂,还需使用防老剂、软化剂等。其他工业常使用脱色剂、防腐剂、催化剂等,这些辅助材料中许多是具有毒性的物质,对人体产生多方面的危害。三、化学中毒的诊断原则第一节职业中毒概述二、化学中毒的毒物来源与分类一、职业中毒的概念第二,工业产品、副产品和中间产品本身具有毒性。例如,基础化工工业产品酸、碱和某些盐本身就具有毒害作用。生产的各种染料、农药、炸药、有机溶剂等也有一定毒性。某些工业产生的副产品,如炼焦工业产生的煤焦油、沥青等具有毒性。许多化学工业的半成品、中间产品等都有毒性,长期接触则会产生危害。三、化学中毒的诊断原则第一节职业中毒概述二、化学中毒的毒物来源与分类一、职业中毒的概念第三,在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废物和夹杂物,这种情况极为多见。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废气、废水、废渣,不仅污染自然环境,而且可以危害职工的身体健康。此外,有些产品、中间产品本身没有毒性或毒性甚微,可是它们纯度不高,往往夹杂着有害物质,如硫酸中夹杂着毒性很强的砷化物。三、化学中毒的诊断原则第一节职业中毒概述二、化学中毒的毒物来源与分类一、职业中毒的概念总之,生产性毒物来源相当广泛,预防其危害应采取多方面措施。各种工业毒物,在生产条件下常以固体、液体和气态形式存在,其中以气态形式存在对人体危害比较明显而严重。在生产环境中,它们以灰尘、气体、蒸气、烟雾等形式散布于空气中,通过人的呼吸进入体内产生危害。当然,能否对人体形成危害以及危害程度轻重,决定于空气中有害物质含量多少。三、化学中毒的诊断原则知识链接

为了防止对人体产生危害,国家制订了各种有害物质在空气中的最高容许浓度。如金属汞在车间空气中的最高容许浓度为0.01毫克/米3,敌敌畏在车间空气中的最高容许浓度为0.3毫克/米3,也就是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含量在容许浓度以下是基本安全无害的,在容许浓度以上则要引起注意,有时会产生危害。可见,不但要了解生产性毒物的产生和来源,而且要注意毒物在生产环境中,特别是空气中的含量。第一节职业中毒概述二、化学中毒的毒物来源与分类一、职业中毒的概念(二)化工职业中毒的毒物分类毒物的分类方法有多种。按化学性质可分为金属、类金属、脂肪族烃类、芳香族烃类、杂环类、有机酸等;按对人体产生的毒作用可分为刺激性毒物、窒息性毒物、麻醉性毒物、神经性毒物、血液性毒物、致癌性毒物、致敏性毒物等。三、化学中毒的诊断原则第一节职业中毒概述二、化学中毒的毒物来源与分类一、职业中毒的概念常用的分类方法是将毒物分为金属和类金属毒物、刺激性气体、窒息性气体、有机化合物、农药、高分子化合物(包括石油化工生产中的有关毒物)。三、化学中毒的诊断原则第一节职业中毒概述三、化学中毒的诊断原则一、职业中毒的概念化工职业中毒是一大类疾病,它是由一种或几种化学毒物引起的。虽然引起疾病的原因明确,但中毒后许多症状与普通中毒难以鉴别,所以正确诊断职业中毒是很重要的。诊断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二、化学中毒的毒物来源与分类第一节职业中毒概述三、化学中毒的诊断原则一、职业中毒的概念首先,要有明确的职业史。职业中毒与职业有关,因此,了解职业史是诊断职业中毒的主要依据,只有明确生产过程中曾有接触某种毒物的历史,才能诊断职业中毒。二、化学中毒的毒物来源与分类第一节职业中毒概述三、化学中毒的诊断原则一、职业中毒的概念一旦发生中毒事件,要详细了解患者现在从事的工作、生产岗位、工种、工龄;同时还要了解生产的工艺过程,是否产生毒物,数量和质量如何,并应测定毒物的含量和浓度,估计在该浓度下有无中毒的可能。总之,要充分了解接触毒物的历史及生产过程中产生毒物的情况。二、化学中毒的毒物来源与分类第一节职业中毒概述三、化学中毒的诊断原则一、职业中毒的概念其次,要查明病因,确定引起中毒的毒物。先要测定生产环境中毒物的种类和浓度,然后检查患者的血液、尿液、粪便、呕吐物、毛发以及其他组织中是否也有这种毒物存在。若生产环境与体内组织中所含的毒物一致,则可证明该毒物是引起中毒的病因。查明病因是确定中毒的可靠证据。二、化学中毒的毒物来源与分类第一节职业中毒概述三、化学中毒的诊断原则一、职业中毒的概念再次,详细观察中毒后的病情变化和表现。每一种毒物中毒都有自己独特的表现,可以通过详细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化验和各种功能分析,全面了解病情及临床表现,综合分析之后,得出初步诊断的印象。二、化学中毒的毒物来源与分类第一节职业中毒概述三、化学中毒的诊断原则一、职业中毒的概念最后,还要了解患者以往的病史。询问患者在接触某种毒物以前,是否也发生过类似的疾病,当时的发病情况,与这次患病是否一致,当时是怎样治好的等。二、化学中毒的毒物来源与分类第一节职业中毒概述三、化学中毒的诊断原则一、职业中毒的概念以上几个方面获得与本病有关的各种资料和数据,然后加以分析、综合,进行推理、判断,最后得出结论、确定诊断,以便进行急救和治疗。这里应该说明,有些职业中毒,特别是慢性中毒,确定诊断并不那么容易,有时要经过很长时间,通过一系列复杂检查才能确诊。在这种情况下,一可根据病情用药或采用其他措施,不要等确诊后再治疗,否则会延误时机,造成死亡或其他严重后果。二、化学中毒的毒物来源与分类第一节职业中毒概述三、化学中毒的诊断原则一、职业中毒的概念下面给大家介绍几种生产工作中常用的诊断职业性中毒的方法。二、化学中毒的毒物来源与分类第一节职业中毒概述三、化学中毒的诊断原则一、职业中毒的概念(一)呼吸系统除了毒气以外,其他毒物也可以挥发成气态弥散于空气中。因此,中毒常以吸入为主要的途径,呼吸道是人们首先接触和受到毒害的器官。它引起的主要病变有以下3种。1.中毒性呼吸道炎症

从鼻子到气管、支气管这一段可因毒物刺激而发炎,病人有鼻炎、声音嘶哑、嗓子痛,胸痛、胸闷、咳嗽、有痰、气急等。二、化学中毒的毒物来源与分类第一节职业中毒概述三、化学中毒的诊断原则一、职业中毒的概念2.中毒性肺炎肺脏发炎,比上呼吸道炎症更重,气急、发热、呼吸困难,剧烈咳嗽、痰中有血,医生在肺部听诊有罗音,胸部X射线照片有改变。二、化学中毒的毒物来源与分类第一节职业中毒概述三、化学中毒的诊断原则一、职业中毒的概念3.中毒性肺水肿这是中毒引起的呼吸系统较重的病变,由于病人肺泡内和肺泡间充满液体,病人面色青紫,烦躁不安,频繁咳嗽,明显呼吸困难,咳粉红色泡沫痰。X射线胸片上有点状或片状阴影改变,如不及时抢救,可造成死亡。二、化学中毒的毒物来源与分类第一节职业中毒概述三、化学中毒的诊断原则一、职业中毒的概念以上3种病变,都需要在医疗机构由医务人员处理。中毒后的呼吸系统改变,需要紧急处理的危重情况是呼吸困难、窒息、呼吸停止,这些可在中毒后突然出现,也可在上述3种病变的过程中出现。二、化学中毒的毒物来源与分类第一节职业中毒概述三、化学中毒的诊断原则一、职业中毒的概念(二)循环系统1.休克表现为面色苍白,四肢湿冷,血压下降等。窒息性气体如一氧化碳、氰化物等急性中毒可引起休克。二、化学中毒的毒物来源与分类第一节职业中毒概述三、化学中毒的诊断原则一、职业中毒的概念2.心肌损害表现为心慌、胸闷、心前区痛、心率快。医生检查,心电图有改变。金属中的钡、有机溶剂中的苯、有机磷农药以及某些刺激性气体和窒息性气体的重度中毒常可见到心肌损害。二、化学中毒的毒物来源与分类第一节职业中毒概述三、化学中毒的诊断原则一、职业中毒的概念(三)造血系统1.血红蛋白变性即高铁血红蛋白血症,病人会出现紫绀等。如苯胺、硝基苯等中毒。2.溶血性贫血毒物使红细胞破裂,引起溶血,导致急性贫血,尿呈酱油色。如砷化氢中毒。二、化学中毒的毒物来源与分类第一节职业中毒概述三、化学中毒的诊断原则一、职业中毒的概念(四)消化系统1.中毒性肝炎很多毒物贮存在肝脏内和在肝脏内进行解毒。因此,肝脏极易受到损害,引起急性或慢性中毒性肝炎。表现为食欲不振、无力、恶心、肝区有压痛、肿胀,有时皮肤和巩膜发黄。四氯化碳、磷、三硝基甲苯等中毒可引起中毒性肝炎。二、化学中毒的毒物来源与分类第一节职业中毒概述三、化学中毒的诊断原则一、职业中毒的概念2.口腔炎口腔溃疡、齿龈炎,急、慢性汞中毒均可见到。3.腹痛脐周或下腹部的绞痛,见于慢性铅中毒的急性发作,但目前临床上已少见。二、化学中毒的毒物来源与分类第一节职业中毒概述三、化学中毒的诊断原则一、职业中毒的概念(五)神经系统1.中毒性神经衰弱综合征神经衰弱综合征可表现为记忆力减退、睡眠不好、多梦、头痛、头昏、易疲劳、情绪波动,也有人出现心悸、心率缓慢、四肢感觉异常等。绝大部分慢性职业中毒的早期症状和相当一部分急性中毒的后遗症可有上述表现。二、化学中毒的毒物来源与分类第一节职业中毒概述三、化学中毒的诊断原则一、职业中毒的概念2.中毒性脑病由于缺氧或者神经性毒物中毒引起,表现为脑水肿、中毒性脑病等。二、化学中毒的毒物来源与分类案例分析

据《广州日报》报道,2011年12月30日起,广州市安监局陆续接到报告,截至2012年1月19日,广州市共有37例患者发生凝似职业性急性二氯乙烷中毒。据介绍,这些患者多为鞋厂和皮包厂的工人,他们的症状相似;目光呆滞,大小便夫禁,双手发抖,记忆模糊。最终,这些工人均被确诊为二氯乙烷中毒。本中毒案例说明,工作时要时刻具备安全意识,也提醒职业卫生监督机构,要加强对企业的卫生监督力度及职业卫生知识的宣传和培训,使工人具备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2气体中毒第二节气体中毒一、刺激性气体二、窒息性气体具有刺激作用的有害物质种类很多,不下百种。主要有氯气、氮氧化物、盐酸、硝酸、铬酸、氯化氢、氟化氢、三氯化磷、甲醛、乙醛、氨气等。这些物质的共同特点是对人的眼睛和呼吸道黏膜产生明显的刺激作用,故称刺激性气体,对人体有一定的毒害。第二节气体中毒一、刺激性气体二、窒息性气体第二节气体中毒一、刺激性气体二、窒息性气体(一)刺激性气体的产生与分类刺激性气体的产生大多数与酸有关。制酸是我国的基础化学工业,各种酸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在生产和使用硫酸、盐酸、硝酸、铬酸的过程中,会产生刺激性很强的各种酸雾和酸蒸气气体。同时,成酸氧化物和成酸氢化物,如二氧化硫、三氧化硫、二氧化氮、铬酸酐、氯化氢、氟化氢、溴化氢等也都是刺激性气体。第二节气体中毒一、刺激性气体二、窒息性气体此外,卤族元素,如氟、氯、溴、碘以及由卤族元素形成的烃类物质,像溴甲烷、氯化苦等也是刺激性气体。某些无机氯化物,如光气、三氯化磷、三氯化砷、三氯化锑、四氯化硅等气态物质,刺激性很强,也是工业生产中常见的刺激性气体。第二节气体中毒一、刺激性气体二、窒息性气体某些酯类、醚类和醛类也是多见的刺激性气体,如甲醛、乙醛、丙烯醛、甲酸甲酯、醋酸甲酯、硫酸二甲酯、氯甲基甲醚、乙醚等。氨、臭氧和某些金属氧化物,如氧化镉、硒化氢等也有明显的刺激性。第二节气体中毒一、刺激性气体二、窒息性气体激性气体来源广泛,种类较多,在工业生产中,接触刺激性气体的工种和人员众多。所以,研究和控制刺激性气体的危害十分重要。第二节气体中毒一、刺激性气体二、窒息性气体(二)刺激性气体的危害与预防刺激性气体对人体的危害和作用特点是对眼结合膜和呼吸道黏膜产生刺激作用。主要危害人的呼吸系统,包括鼻腔、咽喉、气管和肺脏。吸入气体以后,刺激局部产生一系列的症状;在浓度大刺激作用强时,也可危害深部呼吸器官,甚至危害全身。第二节气体中毒一、刺激性气体二、窒息性气体刺激性气体对人体危害程度轻重、部位深浅以及损害发生的部位,除决定于毒物的种类外,还与毒物的浓度大小、溶水性强弱密切相关。一般来说,水溶性强的气体,如氯气、氨、氯化氢、二氧化硫、三氧化硫等对上呼吸道损害重,刺激症状明显。第二节气体中毒一、刺激性气体二、窒息性气体这是因为这类气体溶水性强,吸入后一遇到潮湿的鼻腔黏膜则发生溶解,因而只刺激上呼吸道局部,不容易进入深部器官,对肺的危害轻。所以,吸入这类气体后立刻发生咳嗽、打喷嚏、咽疼、流泪、怕光等刺激症状。当然,突然吸入高浓度水溶性强的气体也会进入深部,引起喉痉挛、水肿,甚至发生肺炎、肺水肿。第二节气体中毒一、刺激性气体二、窒息性气体溶水性差的气体,如氮氧化物、光气等,由于它们不易溶水,与水作用缓慢,对鼻腔等上呼吸道湿润的黏膜不产生明显作用,因而可顺利通过上呼吸道而到达深部组织。这类气体对局部损害轻,刺激症状不明显;但对深部肺脏危害严重,常引起化学性肺炎、肺水肿,预后不佳。因此,吸入刺激性毒气后,不能单以表面症状轻重来确定危害的严重程度。第二节气体中毒一、刺激性气体二、窒息性气体对于吸入大量刺激性气体的病人,即使尚无症状出现,也要严密观察,卧床休息,必要时给予镇静、抗感染药物。千万不要以为暂时没有明显症状而麻痹大意。第二节气体中毒一、刺激性气体二、窒息性气体吸入气态毒物产生危害以后,要积极抢救,认真治疗。只要脱离中毒现场,保持呼吸通畅,吸入新鲜空气,局部刺激症状则可消除。刺激性气体的主要危害,是引起肺炎和肺水肿,所以积极防治肺炎、肺水肿,是抢救中毒的关键。主要措施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二节气体中毒一、刺激性气体二、窒息性气体首先,使患者迅速脱离现场,脱去污染的衣服,注意保暖。可按吸入毒物的酸、碱性质,采用中和剂雾化吸入,每天8次。同时,给予激素类药物,增加人体的抵抗力,减少肺泡渗出,以防肺水肿。第二节气体中毒一、刺激性气体二、窒息性气体其次,已经发生肺水肿的患者,应及早输氧以纠正体内缺氧。当气管里存有大量分泌物,堵塞呼吸通道时要吸痰,必要时应切开气管取出堵塞物,保持呼吸道畅通。为减轻肺水肿,应使用利尿剂和脱水剂治疗。第二节气体中毒一、刺激性气体二、窒息性气体最后,要预防和控制感染,保持水电解质平衡,加强护理,给予对症治疗。刺激性气体引起的肺炎、肺水肿是严重疾患,精心治疗才能收到良好效果。第二节气体中毒一、刺激性气体二、窒息性气体控制和预防刺激性气体的危害,应采用综合性措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凡是能产生刺激性气体的工业部门,生产过程应机械化、自动化、密闭化,加强通风排毒,严防毒气溢散危害人体。第二节气体中毒一、刺激性气体二、窒息性气体

(2)大部分刺激性气体有腐蚀性。生产设备应抗腐蚀,并经常检修,使之处于良好状态,防止毒物跑、冒、滴、漏。在灌注、贮存、运输液态刺激性气体毒物时,要注意防爆、防火、防漏气。第二节气体中毒一、刺激性气体二、窒息性气体(3)制订和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经常进行安全生产教育,防止因操作不当,管理不严而发生意外事故。(4)加强个人防护,生产操作工要根据毒物的性质穿防毒服、胶靴,戴胶皮手套,必要时戴防毒口罩和防护眼镜。第二节气体中毒一、刺激性气体二、窒息性气体当车间毒物浓度较高或发生事故抢修设备时,应按毒物的性质,正确选戴防毒面具,穿防毒服装。另外,从事有毒有害气体作业的职工应注意营养,按规定发放保健食品,提高工人的抗毒能力。第二节气体中毒一、刺激性气体二、窒息性气体(三)氯气中毒的防治氯气为黄绿色,是具有特殊臭味的强烈刺激性气体。其特点是易溶于水,溶水后生成次氯酸和盐酸,次氯酸可再分解成盐酸和新生态氧。氯气是强氧化剂,与二氧化碳接触生成光气,光气也是一种刺激性气体。氯气沸点低、易液化,液化后变成深黄色液体氯,装在钢瓶里供运输和使用。第二节气体中毒一、刺激性气体二、窒息性气体氯气是工业原料,在生产过程中接触氯气主要在以下3个方面。第二节气体中毒一、刺激性气体二、窒息性气体

(1)制造氯气的工业。生产氯气最常用的方法是电解食盐。其次,在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用空气中的氧从氯化氢中也可制取氯。

(2)生产含氯化合物的工业部门,如制盐酸、漂白粉、光气、氯苯等。

(3)使用氯气和液态氯的单位。如自来水、污水消毒、造纸、漂白、印染等。第二节气体中毒一、刺激性气体二、窒息性气体氯是刺激性很强的气体,主要毒性作用在于它易溶于水。吸入后被潮湿的鼻腔黏膜和气管黏膜所溶解,产生盐酸和新生态氧。盐酸对上呼吸道黏膜产生烧灼和刺激作用,使黏膜充血、渗出而发炎。新生态氧对组织起强氧化作用,对细胞原浆产生毒害。第二节气体中毒一、刺激性气体二、窒息性气体由于氯气易溶于水,所以损害主要发生在上呼吸道局部组织,只有浓度很高,氯气才进入深部,引起肺疾患。此外,在事故情况下,短时间内吸入大量氯气,可使心跳停止发生“电击样”死亡。第二节气体中毒一、刺激性气体二、窒息性气体急性氯中毒,根据病情可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中毒三种情况。轻度氯中毒仅有黏膜刺激症状,如咳嗽、咽痛,鼻黏膜及眼结膜充血、红肿等。几小时后逐渐好转,经过3~4天可痊愈。中度中毒除出现局部刺激症状外,可发生支气管炎或支气管肺炎。经过一般治疗,3~4天可好转,10余天可治愈。重度中毒病情比较严重,可发生肺水肿,伴有昏迷和休克,应认真抢救治疗。第二节气体中毒一、刺激性气体二、窒息性气体氯气也可以引起慢性危害。长时间吸入较低浓度的氯气,可引起呼吸道、眼结合膜刺激症状,发生慢性气管炎,出现吐痰、咳嗽、胸闷。少数患者出现哮喘、呼吸道感染,甚至发生肺气肿、肺硬化等疾患。皮肤经常受到氯气刺激后,可发生皮炎,出现皮疹或疱疹,有时引起溃疡,出现氯气性痤疮等。第二节气体中毒一、刺激性气体二、窒息性气体预防氯气危害,应在使用和生产氯气的工业中,最大限度地使生产流程密闭,并安装有效的通风排毒装置。装液态氯的钢瓶,要有良好的耐压性能,并经常检修,以防损坏及大量气体突然冒出,造成严重事故。同时要注意个人防护,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只要注意预防,氯气的危害完全可以避免。第二节气体中毒一、刺激性气体二、窒息性气体(四)氨中毒的防治氨是无色而有辛辣味的刺激性气体,容易液化成为液态氨,又易溶于水形成氢氧化铵,俗称氨水。用于冷藏、人造冰、石油提炼、水的净化、化肥工业、医药化工及硝酸制造工业方面。氨对人体的危害有以下两种形式。

(1)氨水对人体皮肤、黏膜的腐蚀烧灼作用。第二节气体中毒一、刺激性气体二、窒息性气体

(2)氨气的刺激作用。有时两种情况同时存在。氨气溶于水转变成氨水,是碱性物质。氨水的挥发性很强,挥发出的气体则是氨气,所以,很难截然分开。在工业生产情况下,以氨气的危害比较常见。氨气可以经过呼吸道进入人体,吸入后首先溶于鼻腔、咽喉等上呼吸道潮湿的黏膜上,对黏膜产生刺激,形成危害。第二节气体中毒一、刺激性气体二、窒息性气体轻症患者表现为对鼻腔、咽喉、气管刺激作用,出现流涕、打喷嚏、咳嗽、流涎等症状。若短时间内吸入高浓度氨气,除上述症状明显加重外,还可出现恶心、呕吐、胸闷、胸痛、呼吸困难等全身中毒症状,部分患者出现肺炎、肺水肿症状。吸入高浓度氨气,在体内遇水形成碱性液体,它有很强的烧灼作用,可以引起气管黏膜化学性烧伤。第二节气体中毒一、刺激性气体二、窒息性气体氨水进入体内,也可形成明显的危害。氨水即氢氧化铵。是一种碱性液体,对口腔和呼吸道黏膜有很强的腐蚀作用,吸入后可引起化学性烧伤,使组织溶解坏死,发生烧伤性支气管炎,严重患者黏膜坏死脱落,以至堵塞呼吸道,造成呼吸困难等症状。第二节气体中毒一、刺激性气体二、窒息性气体氨气和氨水对眼结合膜、角膜和皮肤有明显的危害。氨水溅入眼内和氨气熏伤眼睛,使结膜充血、红肿、流泪、怕光。氨水溅入眼内可引起眼睑、结膜化学性烧伤,也会出现上述症状。严重者可危及角膜,甚至使角膜、虹膜穿孔,导致失明。第二节气体中毒一、刺激性气体二、窒息性气体皮肤接触氨水和氨气,出现红肿、疼痛、搔痒和化学烧伤症状,如出现红斑、水疱和脱落坏死。少数人对氨发生过敏反应,接触后引起过敏性皮炎和过敏性哮喘。第二节气体中毒一、刺激性气体二、窒息性气体氨引起危害后,应及时抢救治疗。措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使患者脱离现场,然后根据损伤部位及病情予以妥善处理。对于重症中毒患者,抢救的关键是正确处理肺水肿。急救原则是纠正缺氧,加强换气和促使利水。第二节气体中毒一、刺激性气体二、窒息性气体

针对不同情况采取措施。若有呼吸困难和缺氧时,可加压给氧,及时补充氧气;若因呼吸道被痰液堵塞而导致呼吸困难甚至窒息时,应立刻吸痰,严重者应作气管切开,取出堵塞物,保持呼吸通畅。此外,给予速尿、20%甘露醇或25%山梨醇等利尿和脱水剂,用利尿和脱水的办法减轻和消除肺水肿。中毒性肺水肿是严重疾患,经过现场初步急救后,应尽快送医院进行抢救治疗。第二节气体中毒一、刺激性气体二、窒息性气体其次,正确处理眼部损伤,当氨水溅入眼睛里,应立即用清水或2%硼酸溶液反复冲洗,洗去残留在眼睛里的氨液。然后再根据损伤情况处理。眼睑损伤时,要涂四环素、氧化锌硼酸等各种软膏。其他部位损伤,可滴入氯霉素、四环素眼药水。角膜和虹膜睫状体损伤时应上药止疼、绷带包扎,并尽快送医院治疗。第二节气体中毒一、刺激性气体二、窒息性气体皮肤损伤的处理不可忽视,氨水和氨气沾染皮肤时,要用清水反复冲洗,视病情轻重,给予消炎、止疼、止痒和预防感染。在使用外用药物的同时,可口服或注射抗生素,防治感染。第二节气体中毒一、刺激性气体二、窒息性气体(五)氮氧化物中毒的防治氮和氧结合可以形成多种物质,氮氧化物不是一种气体,而是一类物质,品种很多,主要有氧化亚氮、氧化亚氮、二氧化氮、三氧化二氮、四氧化二氮、五氧化二氮等。除二氧化氮化学性质稳定外,其余氮氧化物化学性质均不稳定,遇热、遇光和在潮湿的条件下可转变成二氧化氮和氧化亚氮,而氧化亚氮最后又变成二氧化氮。第二节气体中毒一、刺激性气体二、窒息性气体在生产条件下接触的往往是氮氧化物的混合气体,其中主要是二氧化氮。氮氧化物是一大类气态毒物,以二氧化氮毒性最强,它是氧化亚氮毒性的4~5倍。所以,在混合性氮氧化物气体中,毒性大小决定于二氧化氮的含量多少,二氧化氮含量多,其毒性则强,危害也大。第二节气体中毒一、刺激性气体二、窒息性气体氮氧化物的共同特点是难溶于水,吸入以后,不能很快与潮湿的上呼吸道黏膜和眼结合膜发生溶解作用,所以对局部损害小,刺激症状不明显;但可进入呼吸道的深部,危害细支气管和肺泡。在肺脏内可生成硝酸和亚硝酸,对肺组织产生强烈的腐蚀和刺激作用,引起肺水肿。第二节气体中毒一、刺激性气体二、窒息性气体硝酸和亚硝酸吸收入血液后,与血红蛋白作用生成高铁血红蛋白,携带氧气的能力减弱,引起组织缺氧,出现青紫、呼吸困难等缺氧症状。在生产环境中长时间接触氮氧化物必然造成危害。第二节气体中毒一、刺激性气体二、窒息性气体氮氧化物急性中毒,常在事故中发生,在正常生产条件下比较少见。特别值得重视的是因为这类物质难溶于水,中毒初期仅有轻微症状,甚至无明显症状而被忽视。经过4~6小时或更长时间,毒物进入深部呼吸道,则会出现严重的肺水肿。所以,对于氮氧化物中毒应仔细分析和研究病情,正确估计病情的进展,及时处理,避免出现意想不到的后果。第二节气体中毒一、刺激性气体二、窒息性气体慢性危害主要是因为长时间吸入较低浓度的氮氧化物所致。主要表现是神经衰弱及慢性气管炎的症状,如出现咳嗽、吐痰、胸闷等。预防氮氧化物中毒,应实行机械化、密闭化生产,注意通风排毒,遵守安全操作规程,搞好个人防护和安全卫生。第二节气体中毒二、窒息性气体一、刺激性气体窒息是医学上的病理现象。所谓窒息,就是由于某种毒物的作用,使人的肺脏不能吸入氧气,造成体内缺氧。在生产条件下,内窒息更为多见。最多见的窒息性气体有一氧化碳、氢氰酸、氰化钾、硫化氢等。这类物质危害甚大,往往引起死亡。窒息是医学上的病理现象。所谓窒息,就是由于某种毒物的作用,使人的肺脏不能吸入氧气,造成体内缺氧。第二节气体中毒二、窒息性气体一、刺激性气体在生产条件下,内窒息更为多见。最多见的窒息性气体有一氧化碳、氢氰酸、氰化钾、硫化氢等。这类物质危害甚大,往往引起死亡。第二节气体中毒二、窒息性气体一、刺激性气体(一)窒息性气体的毒性及其对人体的影响在正常情况下,空气是清洁的。人体和空气不断地进行着气体交换,吸入氧气,排出二氧化碳,维持着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但是由于人们的生活及生产活动,可以使空气受到污染,而生产性污染,又是空气污染的重要原因。有一些气体,毒性甚强,经呼吸道吸入后,能使人呼吸抑制产生窒息,称为窒息性气体。第二节气体中毒二、窒息性气体一、刺激性气体窒息性气体是工业生产中常见的有害气体,也是化工生产的重要原料和副产品。在生产过程中稍有疏漏,就会造成环境污染,引起严重灾害事件,危害健康,甚至使人丧失生命。第二节气体中毒二、窒息性气体一、刺激性气体常见的窒息性气体有两大类:一类是单纯性窒息性气体,如甲烷、二氧化碳和氮气等惰性气体;另一类是化学性窒息性气体,如一氧化碳、硫化氢、氰化物等。这些气体几乎都是由呼吸道吸入,使人发生窒息。第二节气体中毒二、窒息性气体一、刺激性气体单纯性窒息性气体,本身无毒,或者毒性甚微。比如氮气,是空气中正常状态的组成部分,是无色、无臭、无味的气体,本身无毒,但在作业环境中氮气浓度增高,其含量大于84%时,会使氧气浓度降低,当氧气浓度低于16%时,就会使人因缺氧出现窒息症状,如头晕、头痛、呼吸困难、心跳加快、全身无力、肌肉运动失调,以至昏迷。第二节气体中毒二、窒息性气体一、刺激性气体而化学性窒息性气体,由呼吸道吸入后,则可与体内血红蛋白结合,抑制组织细胞色素酶,影响氧在组织内的传递和代谢,导致组织缺氧,引起窒息。如吸入一氧化碳气后,很快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相结合,使血红蛋白失去携带氧的能力,造成低氧血症。高浓度的一氧化碳还能与细胞色素氧化酶中的二价铁相结合,直接抑制细胞内呼吸,使人发生中毒症状。第二节气体中毒二、窒息性气体一、刺激性气体严重的病人,可出现昏迷、抽搐、脑水肿、休克、酸中毒等;如未能及时抢救,死亡率很高。就是清醒后,部分病人还可出现各种神经精神症状,持续相当时间才能恢复。硫化氢、氰化物在空气中浓度过高时,吸入后可使人呼吸停止,在数秒到几分钟内闪电样死亡。低浓度会产生慢性影响,使人出现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神经衰弱、黏膜刺激症状以及肝损害等。第二节气体中毒二、窒息性气体一、刺激性气体(二)一氧化碳中毒的防治一氧化碳就是人们常说的“煤气”,是在煤炭或木材燃烧不充分时所产生的一种气体。日常生活取暖做饭的炉灶,是室内一氧化碳污染的主要来源,工业上的冶金、炼焦、采掘、化工、交通运输、煤气等行业,也广泛存在着一氧化碳,如果使用不当或因职业接触发生意外事故,都会发生一氧化碳中毒。第二节气体中毒二、窒息性气体一、刺激性气体当人们吸入一氧化碳后,可通过肺泡迅速弥散进入血液循环中,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因为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亲和力比氧与血红蛋白的亲和力大200~300倍,这就排挤了氧与血红蛋白的结合,使血红蛋白失去了运送氧的能力,使人体组织缺氧,造成低氧血症,表现出一氧化碳对人体内呼吸的窒息作用。第二节气体中毒二、窒息性气体一、刺激性气体当一氧化碳浓度较高时,还可与体内还原型细胞色素氧化酶的二价铁相结合,直接抑制组织细胞的呼吸,使人产生一系列的中毒症状。当碳氧血红蛋白达20%时,可使人感到轻微头痛,活动后气短;碳氧血红蛋白达60%时,可引起昏迷;碳氧血红蛋白达73%时,可出现呼吸衰竭而死亡。第二节气体中毒二、窒息性气体一、刺激性气体当人吸入了一氧化碳后,首先感到头晕、头痛、恶心;有时有呕吐、全身疲乏无力,眼花耳鸣、心跳;病人的皮肤黏膜可出现一种樱桃红色。吸入的一氧化碳逐渐增多,病人会昏倒,神志不清,瞳孔散大,呼吸不整,血压下降,皮肤有粉红色斑,口唇苍白或青紫,及时抢救可逐渐恢复;但常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如神经衰弱、精神障碍等。第二节气体中毒二、窒息性气体一、刺激性气体个别患者在恢复的数日或数周后,可突然出现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神经精神后发症,可有癫痫、躁动、失语或语无伦次,以及幻视、幻听、步态异常等表现。第二节气体中毒二、窒息性气体一、刺激性气体发现一氧化碳中毒患者以后,首先应迅速把病人移到空气新鲜处,松开腰带,解开衣扣,保护呼吸道通畅,注意保暖。轻症患者可饮热茶或鲜萝卜汁100克解毒,继续呼吸新鲜空气,即可恢复。病情严重持续昏迷者,应及时送至医院接受治疗。第二节气体中毒二、窒息性气体一、刺激性气体预防一氧化碳中毒应当做到以下几点:(1)普及预防煤气中毒的知识,加强安全教育,对熔炉、煤气管和阀门要及时检修,防止漏气。(2)有一氧化碳气体的生产过程,应密闭处理,加强通风。进入高浓度场所工作,应戴防毒面具。第二节气体中毒二、窒息性气体一、刺激性气体(3)对长期接触一氧化碳的工人,应进行就业前及定期体检。有神经及心血管系统疾病的患者,应暂时调离作业岗位。(4)生活用炉要注意安全,要安好烟筒、风斗;煤气灶要注意关好气门;烧炕要留排烟道。知识拓展我国现行职业性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诊断标准分为四级:①接触反应。有接触史者出现头痛、头昏、心悸、恶心等症状,吸入新鲜空气后症状消失;②轻度中毒。出现剧烈的头痛、头昏、四肢无力、恶心、呕吐,轻度至中度意识障碍,但无昏迷,血液碳氧血红蛋白浓度可高于10%;③中度中毒。意识障碍,出现轻度至中度昏迷,经抢救后恢复,且无明显并发症,血液碳氧血红蛋白浓度可高于30%;④重度中毒。意识障碍达深昏迷,或者意识障碍且并发脑水肿、休克或严重的心肌损害、肺水肿、呼吸衰竭、上消化道出血、脑局灶损害,血液碳氧血红蛋白浓度可高于50%。第二节气体中毒二、窒息性气体一、刺激性气体(三)氰化物中毒的防治

氰化物是一种化学性窒息性气体,它包括氰化氢气体及氰化钠、氰化钾等氰的金属盐类。氰化物常用于化工、制药、电镀、选矿等工业及实验室研究,亦可用于熏蒸杀虫,虽用途广泛,但职业危害甚大。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由于意外事故,也可使人发生中毒。第二节气体中毒二、窒息性气体一、刺激性气体氰化物使人中毒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氰化物遇酸形成无色的氰化氢。这种气体有一种特殊的苦杏仁味,有剧毒。当空气中浓度过高时,人们吸入后,氰化氢与血红蛋白结合,抑制组织细胞色素氧化酶的活力,使其失去传递氧的能力,造成组织缺氧,使人因缺氧而产生窒息。第二节气体中毒二、窒息性气体一、刺激性气体工业生产中长期接触低浓度氰化物时,可引起神经衰弱症状,以及肌肉酸痛、全身无力,可能不被人们重视。当空气中氰化物浓度超过国家允许浓度时,可使人中毒。轻者可出现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全身无力、心跳加快、呼吸浅表等症状;重者最初出现眼及上呼吸道刺激症状,呼吸困难十分明显,病人极度恐惧,继而意识丧失,阵发性强直性痉挛,血压下降,心律不齐,在2~3分钟内呼吸心跳停止,出现闪电样死亡。第二节气体中毒二、窒息性气体一、刺激性气体对于急性中毒病人,要及时、妥善抢救,制止病情发展,使病人有获救希望。其方法主要是立即使患者脱离中毒现场,脱掉污染的衣服,防止毒物继续经皮肤吸收;用清水洗净皮肤,然后用0.5%硫代硫酸钠冲洗。第二节气体中毒二、窒息性气体一、刺激性气体抢救工作应分秒必争,有条件时最好就地进行治疗,将亚硝酸异戊酯安瓿放在手帕中折断,吸入15~30秒,同时静脉注射8%亚硝酸钠10~20毫升,接着以25~50%硫代硫酸钠25~50毫升,静脉注射。此外,可根据病情对症治疗。轻型病人经急救后,2~3天内可逐渐好转而恢复健康。第二节气体中毒二、窒息性气体一、刺激性气体预防氰化物中毒至关重要。主要是使生产过程密闭化,在生产及运输当中严防跑、冒、滴、漏现象。对工人加强思想教育,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保管制度,凡有严重神经衰弱、肝病、贫血者,不能从事接触氰化物的工作。使用氰化物熏蒸仓库时,要防止门缝漏气,进入已熏蒸的房屋时,必须经充分通风后方可进入。第二节气体中毒二、窒息性气体一、刺激性气体此外,要防止氰化物的粉尘与酸类接触,工作后应洗涤家具和更换衣服,以防经皮肤吸收而中毒。第二节气体中毒二、窒息性气体一、刺激性气体(四)硫化氢的危害与预防在日常生活中,如清理阴沟、处理垃圾污物、清除粪坑粪窖时,常能嗅到带有臭鸡蛋气味的硫化氢,可使人发生急性中毒死亡。有机污物在腐败分解过程中产生硫代氢气,是主要的罪魁祸首。硫化氢除在日常生活中可遇到之外,在工业生产中也颇为多见。第二节气体中毒二、窒息性气体一、刺激性气体如制革中常用硫化钠脱毛,硫化钠与鞣酸起反应可产生硫化氢;开采石油和精炼加工中都有硫化氢放出,其他如化肥、化纤、染料、制酸、制糖、造纸、橡胶等工业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废液、废渣,都含有一定量的硫化氢。硫化氢是生活、生产中所产生的一种废气,可以污染厂房空气和大气,损害人们的健康,同时也可以损害农作物和房屋建筑。第二节气体中毒二、窒息性气体一、刺激性气体硫化氢是一种有刺激性的窒息性毒气,毒性极强。人吸入低浓度后,就可出现上呼吸道及眼结膜的强烈刺激症状,如流涕、咽痒、胸部压迫感、剧烈而持续的咳嗽;眼结膜灼热刺痛、畏光、流泪、球结膜充血、角膜水肿等。如果长期吸入极小量的硫化氢,日久可使人出现神经衰弱和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第二节气体中毒二、窒息性气体一、刺激性气体当吸入高浓度(每立方米700毫克左右)硫化氢时,硫化氢迅速在血液中弥散,抑制组织呼吸酶,造成全身组织缺氧,数秒或数分钟后,可使人出现神志模糊、躁动、抽搐、大小便失禁,迅速进入昏迷状态。如果空气中硫化氢浓度达到每立方米1000毫克以上,吸入后可使人就地猝倒,犹如电击一样,可因呼吸麻痹而死亡。第二节气体中毒二、窒息性气体一、刺激性气体一旦发现有人中毒,要迅速把患者移到空气新鲜处,进行人工呼吸、氧气吸入、注射呼吸中枢兴奋剂,如尼可刹米或洛贝林等;并给予特殊解毒治疗,如1%美兰20~30毫升加入25%葡萄糖溶液50毫升,或3%亚硝酸钠溶液10~20毫升,静脉注射;并予对症治疗,争分夺秒以挽救患者的生命。第二节气体中毒二、窒息性气体一、刺激性气体预防硫化氢中毒不可忽视。工业生产过程中有硫化氢产生时,应采取密闭和排放前的净化措施,可使之通过石灰水回收利用,消除硫化氢对大气的污染;改变工艺以减少或消除硫化氢。对于有明显的神经衰弱症、眼疾、慢性鼻炎、咽炎、气管炎者,不能从事接触硫化氢的工作,应为职业禁忌证。案例分析

2009年,某大厦3名设备机修人员对大厦污水处理池加药泵阀门进行维修,打开处理池顶盖时,3名机修工人相继落入处理池内,送往医院后经抢救无效死亡。事故发生2.5小时后,有关人员对现场进行了硫化氢浓度测定,其浓度测定为2000mg/m3,超过国家容许浓(10mg/m3)199倍。案例分析本次事故是由加药泵房污水处理池顶盖打开后蓄积的高浓度硫化氢气体逸出所致。维修工在从事这项工作时缺乏预防硫化氢中毒的知识,未严格执行操作规程,进入现场未佩戴空气呼吸器,职业安全生产意识淡薄。当泵房的门打开后,室内无新鲜空气流通,立即打开污水处理池顶盖,在缺乏机械通风和送风情况下,个人又无任何防护措施是导致本次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3金属类中毒第三节金属类中毒一、铅中毒的防治二、四乙铅中毒的防治金属类毒物是最早被认识的一大类工业毒物。主要包括铅、汞、铬、锰、镉、铍、锌以及它们的氧化物,这些物质广泛用于工业生产。以铅、汞为例,铅的开采和冶炼、化铅铸字、颜料制造业等行业的职工都广泛接触铅。接触汞的作业也很多,如汞的开采与冶炼、有色冶金、仪表工业、电工器材以及多种轻工、化工等行业。工人接触其他金属的机会也很普遍,所以对这类金属中毒至今仍是防治的主要对象。三、汞中毒的防治四、铬中毒及铬疮的防治五、镉中毒的防治第三节金属类中毒一、铅中毒的防治二、四乙铅中毒的防治铅是一个古老的金属,远在3000多年前的西周时代,我国已开始使用铅制的器皿。随着生产的发展,铅的用处日益广泛,目前已有数百种“铅作业”。采铅矿、炼铅、浇铅板、铸铅字、蓄电池制造、焊接、造船、塑料生产、油漆、颜料、陶瓷、玻璃等工业生产,都离不开铅及铅的氧化物,如氧化铅、二氧化铅、三氧化二铅,四氧化三铅以及铅白、硫酸铅、铬黄、矽酸铅、砷酸铅等铅的其他化合物,都是工业上常用的。三、汞中毒的防治四、铬中毒及铬疮的防治五、镉中毒的防治第三节金属类中毒一、铅中毒的防治二、四乙铅中毒的防治正因如此,在多种工业生产中,接触铅或铅的化合物的人相当多。铅及其化合物都是毒物,对人产生毒害作用,可以引起急性和慢性铅中毒,预防铅中毒是劳动保护的重要任务。三、汞中毒的防治四、铬中毒及铬疮的防治五、镉中毒的防治第三节金属类中毒一、铅中毒的防治二、四乙铅中毒的防治铅是灰白色的柔软金属,特点是比重大,熔点低,在400℃~500℃时可散发大量铅蒸气,污染空气。铅及其化合物主要经呼吸道吸入,其次可经消化道进入人体。它在体内主要以不溶性磷酸三铅的形式沉着于骨骼里,少量铅可贮存在肝、脑、肾及其他脏器里。三、汞中毒的防治四、铬中毒及铬疮的防治五、镉中毒的防治第三节金属类中毒一、铅中毒的防治二、四乙铅中毒的防治铅是一种金属毒物,对各种器官、组织均有一定毒性,尤以对神经系统、造血系统和血管方面的毒性最为明显。铅中毒是相当古老的职业病,早在公元前4世纪就有记载,我国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曾作详细的记述。铅进入体内以后,最早侵害神经系统,早期可引起神经功能紊乱,出现头晕、头疼、疲劳、神经衰弱、烦躁、易怒、失眠、记忆力减退等多种表现。三、汞中毒的防治四、铬中毒及铬疮的防治五、镉中毒的防治第三节金属类中毒一、铅中毒的防治二、四乙铅中毒的防治最后发展到多种神经炎,四肢的末梢神经,特别是手腕、足腕的神经瘫痪、肌肉萎缩无力,出现“垂腕”“垂足”症状。少数严重的铅中毒患者,可危及脑组织和脑血管,出现严重的脑病。铅中毒后还可引起血液变化,主要是抑制血红蛋白的正常代谢过程。此外,铅还有溶血作用。铅中毒已列为我国法定的职业病之一。三、汞中毒的防治四、铬中毒及铬疮的防治五、镉中毒的防治第三节金属类中毒一、铅中毒的防治二、四乙铅中毒的防治铅中毒在工业生产中通常呈慢性过程,往往由于过度疲劳、饮酒或感染等原因,使沉积在骨骼里的不溶性铅盐变成溶解性物质,游离到血液中,从而表现出明显的铅中毒症状,出现特有的铅绞痛(腹绞痛)和铅麻痹。三、汞中毒的防治四、铬中毒及铬疮的防治五、镉中毒的防治第三节金属类中毒一、铅中毒的防治二、四乙铅中毒的防治发生铅中毒以后,应该积极进行治疗。为了便于处理,根据病情,铅中毒可分为铅吸收、慢性铅中毒(轻、中、重度铅中毒)两类。慢性铅中毒,应适当注意合理营养,以多吃含钙质和含维生素B1、维生素C的食物为宜,并补充一定量维生素B1和维生素C。此外,要用依地酸钙等药物进行驱铅治疗。三、汞中毒的防治四、铬中毒及铬疮的防治五、镉中毒的防治第三节金属类中毒一、铅中毒的防治二、四乙铅中毒的防治铅的危害贵在预防,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避免发生中毒。预防铅中毒要结合生产情况进行,多采用以下办法。首先,是尽量利用无毒的物质代替有毒的铅进行生产,这是消除危害最根本的方法。三、汞中毒的防治四、铬中毒及铬疮的防治五、镉中毒的防治第三节金属类中毒一、铅中毒的防治二、四乙铅中毒的防治例如,制造油漆时用锌白代替毒性很大的铅白;制造防锈漆时用氧化铁代替红丹(四氧化三铅),或用铝粉铁红防锈漆或环氧锌白底漆代替铅丹防锈漆;橡胶工业中用有机硫化物代替毒性强烈的密陀僧(氧化铅);在陶瓷业用矽酸、苏打及硼砂制成的釉代替含铅釉料等。三、汞中毒的防治四、铬中毒及铬疮的防治五、镉中毒的防治第三节金属类中毒一、铅中毒的防治二、四乙铅中毒的防治其次,改革生产工艺和生产过程,使之不产生和少产生铅烟或铅尘。例如,生产铅丹时,采用水漂法代替风漂法,可以减少大量铅尘。蓄电池涂铅板工序采用湿式作业也能明显地降低铅尘的危害。铸字化铅时,可以控制熔铅的温度,使之在400℃以下,防止产生过多铅烟。三、汞中毒的防治四、铬中毒及铬疮的防治五、镉中毒的防治第三节金属类中毒一、铅中毒的防治二、四乙铅中毒的防治另外,对产生铅尘、铅烟的工种,应采取通风排毒措施,安装密闭通风罩,防止铅尘外逸。抽出的铅烟应进行回收或净化,以免污染环境。三、汞中毒的防治四、铬中毒及铬疮的防治五、镉中毒的防治第三节金属类中毒一、铅中毒的防治二、四乙铅中毒的防治最后,采用卫生技术措施,建立健全安全卫生制度。职工应注意个人卫生和个人卫生防护,戴防毒口罩或防毒面具,穿防毒工作服。不在车间吃饭、吸烟,工作结束后要洗手、漱口。建立体检制度,就业前应进行体格检查,对已就业的铅作业工人应每年检查身体,发现肝、肾、心血管、造血器官有异常,或有神经衰弱以及妊娠、哺乳期妇女,均应调离工作,以防受害。三、汞中毒的防治四、铬中毒及铬疮的防治五、镉中毒的防治第三节金属类中毒一、铅中毒的防治二、四乙铅中毒的防治卫生及安全防护部门应定期测定车间内铅尘的浓度,经常检修防铅排铅设施,使之保持良好排毒状态。总之,预防铅中毒的根本问题,是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采取上述综合措施,使生产车间铅尘浓度降到国家规定卫生标准以下,控制铅中毒发生。三、汞中毒的防治四、铬中毒及铬疮的防治五、镉中毒的防治第三节金属类中毒一、铅中毒的防治四乙铅是一种含铅的毒物,毒性比较强烈,容易引起急性中毒、亚急性中毒和慢性中毒。四乙铅为无色透明的油状液体,极易挥发,甚至气温低于零度时也能蒸发。四乙铅难溶于水,但极易被水泥、混凝土、木材等多孔材料吸附,并且难以消除。三、汞中毒的防治四、铬中毒及铬疮的防治五、镉中毒的防治二、四乙铅中毒的防治第三节金属类中毒一、铅中毒的防治四乙铅的主要用途是加在汽油中作为抗爆剂,一般汽车用油每千克汽油可加入2毫升四乙铅,航空用油每千克加入4毫升。接触四乙铅的主要有制备四乙铅和乙基溶液的人员,向汽油里混掺四乙铅的工人,石油库、加油站和汽车库管理人员,汽车司机、航空驾驶员以及飞机修理人员,清理、修理含四乙铅汽油罐的工作人员等。三、汞中毒的防治四、铬中毒及铬疮的防治五、镉中毒的防治二、四乙铅中毒的防治第三节金属类中毒一、铅中毒的防治其中制备四乙铅和乙基溶液的职工,往往接触高浓度四乙铅,容易受到危害,是重点保护对象。三、汞中毒的防治四、铬中毒及铬疮的防治五、镉中毒的防治二、四乙铅中毒的防治第三节金属类中毒一、铅中毒的防治四乙铅毒性很大,主要侵害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包括大脑皮层和丘脑下部。四乙铅的特点是挥发性强,以蒸气状态污染空气,并且易溶于脂肪和类脂质中。这种毒物主要经呼吸道进入人体,其次以液体或蒸气形式经皮肤侵入。三、汞中毒的防治四、铬中毒及铬疮的防治五、镉中毒的防治二、四乙铅中毒的防治第三节金属类中毒一、铅中毒的防治四乙铅急性中毒时,应迅速让患者脱离中毒现场,防止毒物继续进入人体。若衣服、皮肤有污染,应尽快脱去衣服,用清洁的肥皂水清洗皮肤,并给予解毒剂巯乙胺治疗。经过治疗,绝大多数急性中毒患者可以恢复健康。当然也有少数患者治愈后会留下精神淡漠、记忆力和智力减退等精神障碍。慢性中毒主要采用对症处理的治疗方法,也可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三、汞中毒的防治四、铬中毒及铬疮的防治五、镉中毒的防治二、四乙铅中毒的防治第三节金属类中毒一、铅中毒的防治预防四乙铅的危害,除一般预防措施之外,还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妥善保管四乙铅、乙基溶液和加有四乙铅的汽油。保管不妥当是发生中毒的主要原因。这类物品要有明显标记,如特殊着色或标有“剧毒”字样,以防误使错用。混有四乙铅的汽油,应作为专用燃料,不得用作溶媒或作为他用。三、汞中毒的防治四、铬中毒及铬疮的防治五、镉中毒的防治二、四乙铅中毒的防治第三节金属类中毒一、铅中毒的防治第二,向汽油中移注四乙铅时可采用压缩空气法,加这种汽油要使用加油泵,避免人工操作。清洗油罐时,先通入热蒸气,然后再用水龙头喷洗罐壁,并在通风的情况下进入罐内工作。为了安全,下罐工作时应戴上防毒面具,工作时间不宜过长。对于被四乙铅污染的地面、墙壁、门窗,可用20%漂白粉液或2%高锰酸钾冲洗消毒。三、汞中毒的防治四、铬中毒及铬疮的防治五、镉中毒的防治二、四乙铅中毒的防治第三节金属类中毒一、铅中毒的防治第三,应加强个人防护,经常接触四乙铅的人,要穿完整的工作服,穿高筒靴,工作结束或下班后,要用肥皂水洗手,工作服及时更换,并经常洗澡,以清除衣服和皮肤上的毒物。三、汞中毒的防治四、铬中毒及铬疮的防治五、镉中毒的防治二、四乙铅中毒的防治第三节金属类中毒一、铅中毒的防治汞是银白色发光的液体金属,俗称水银。是一种重金属,熔点低(-3887℃),在室温下即能蒸发,汞蒸气比空气重7倍,所以它飘移在厂房的下方。二、四乙铅中毒的防治四、铬中毒及铬疮的防治五、镉中毒的防治三、汞中毒的防治第三节金属类中毒一、铅中毒的防治汞的表面张力很大,溅落到地面以后,立即形成许多小的汞珠,到处滚动,滚到地板、墙壁、房角等缝隙里极难清除,二次蒸发继续污染。汞蒸气很容易被地板、墙壁、天花板、门窗缝、家具以及衣物所吸附,不容易彻底清除。汞是一种重要的金属原料,导电性能好用途广泛。二、四乙铅中毒的防治四、铬中毒及铬疮的防治五、镉中毒的防治三、汞中毒的防治第三节金属类中毒一、铅中毒的防治使用金属汞可以制造各种仪器和仪表,如制造汞扩散泵,汞整流器、各种温度表、气压计、血压表、体温计、荧光灯、紫外线灯等。汞与多种金属形成汞合金,广泛用于电器制造、化工生产、轻工生产、军火工业、原子能工业等生产部门。所以,接触汞的工人甚多,至于开采汞矿和冶炼汞的工人,更与汞有密切接触。二、四乙铅中毒的防治四、铬中毒及铬疮的防治五、镉中毒的防治三、汞中毒的防治第三节金属类中毒一、铅中毒的防治汞和汞的化合物,除朱砂、甘汞等少数品种毒性较小外,金属汞及其化合物毒性都很大。当空气中汞蒸气浓度每1立方米在1~3毫克时,人吸入数小时可发生急性汞中毒。在汞的化合物中,可溶性汞盐毒性大,以硝酸汞对人的毒性最为强烈,口服1~2克即可致死。二、四乙铅中毒的防治四、铬中毒及铬疮的防治五、镉中毒的防治三、汞中毒的防治第三节金属类中毒一、铅中毒的防治在生产条件下,汞主要以蒸气形式,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并在肺内迅速扩散,经肺泡进入血液,并随血液循环全身。汞的化合物主要从消化道进入人体,被消化道吸收入血,分布全身。汞及其化合物进入人体以后,可引起急性或慢性中毒。生产条件下的急性汞中毒很少见,只有发生事故,雷汞爆炸时才可能发生;而慢性汞中毒则比较多见,是常见的职业病之一。二、四乙铅中毒的防治四、铬中毒及铬疮的防治五、镉中毒的防治三、汞中毒的防治第三节金属类中毒一、铅中毒的防治慢性汞中毒绝大多数是由于吸入汞蒸气引起的,其症状主要表现在神经系统,中毒后的突出表现是手指、眼皮、口唇等部位发生细微而频繁的震颤,尤以手指震颤明显,以至不能持笔写字或写出抖颤曲折的笔迹。其次出现精神方面的改变,起初表现兴奋症状,哭笑无常,惶恐不安,急躁、害羞、易怒等。二、四乙铅中毒的防治四、铬中毒及铬疮的防治五、镉中毒的防治三、汞中毒的防治第三节金属类中毒一、铅中毒的防治之后转入抑制阶段,失眠、嗜睡、多梦、疲劳等。除此之外,往往还有消化系统症状,尤其是毒物从口腔侵入的患者,症状更为明显,如发生口腔炎、齿龈炎、牙齿松动、口有金属味等。二、四乙铅中毒的防治四、铬中毒及铬疮的防治五、镉中毒的防治三、汞中毒的防治第三节金属类中毒一、铅中毒的防治发生急性和慢性汞中毒后,要在医生指导下积极治疗。防胜于治,凡是接触汞的作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