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关系选择题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d54ea85d5b89cc11571619c6155c23a/0d54ea85d5b89cc11571619c6155c23a1.gif)
![劳动关系选择题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d54ea85d5b89cc11571619c6155c23a/0d54ea85d5b89cc11571619c6155c23a2.gif)
![劳动关系选择题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d54ea85d5b89cc11571619c6155c23a/0d54ea85d5b89cc11571619c6155c23a3.gif)
![劳动关系选择题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d54ea85d5b89cc11571619c6155c23a/0d54ea85d5b89cc11571619c6155c23a4.gif)
![劳动关系选择题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d54ea85d5b89cc11571619c6155c23a/0d54ea85d5b89cc11571619c6155c23a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05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从狭义上讲,劳动关系主体包括【C】A.工会以及以工会为主要形式的员工团体B.管理层以及雇主协会组织C.员工以及以工会为主要形式的员工团体与管理层及雇主协会组织D.员工以及以工会为主要形式的员工团体与管理层及雇主协会组织,政府2.激进派主要关注于【D】A.效用最大化B.员工忠诚度的最大化C.均衡效用和公平D.减少体系内的力量不均衡3.下列哪项不是冲突的背景根源【C】A.广泛的社会不平等B.劳动力市场状况C.客观的利益差异D.工作本身的属性4.共同协商的组织由组成。【A】A.员工与管理方代表B.政府劳动部门与员工C.员工、管理层、政府劳动部门D.管理层与政府有关部门5.哪项不是成熟时期劳动关系的特征【A】A.资方或雇主在不断加强的工人运动的情况下开始让步B.政府调整劳动关系的手段已经相当完备C.三方格局形成D.管理层和员工双方都愿意在政府立法、服务体系的干预下,以相对缓和的方式解决冲突6.大部分雇主协会具有功能【D】A.只负责处理劳动关系B.只负责本行业生产事务C.具有再造谈判力量D.既负责处理劳动关系,也负责本行业生产事务7.作为规范集体劳动关系法律基础的原则不包括【B】A.多数原则B.均衡原则C.自愿原则D.排他原则8.以下哪项不属于雇主的产业行动?【D】A.复工运动B.黑名单C.排工D.“好名单”“恶名单”9.劳动者事先不向企业管理方或雇主通告而突然离开,一段时间又回来复职,不久又突离职,直到自己的要求被满足为止,这种罢工形式是【D】A.巡回罢工B.和平罢工C.“野猫罢工”D.间断罢工10.中国加入WTO之后,劳动关系发生极大变化,下面哪项不是对中国劳动关系变化的走势的正确概括【C】A.逐步趋于国际化B.劳动关系更加市场化C.劳动关系更加多极化D.劳动关系更加社会化11.我国《劳动法》适用于等劳动者【C】A.家庭保姆B.部队军人C.企业职D.国家机关公务员12.美国在1938年颁布了,规定了工人最低工资标准和最高工作时间的限额。【B】A.《华格纳法》B.《公平劳动标准法》C.《工业劳动法》D.《劳工法》13.劳动法律关系的内容是【DA.劳动权B.劳动义务C.劳动行为D.权利义务14.未满16周岁的少年儿童从事以下哪项劳动属于童工范畴?【C】A.学校组织的勤工俭字B.参加家庭劳动C.从事个体劳动D.元损身心健康的力所能及的辅助性劳动15.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提前天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C】A.10B.15C.30D.6016.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后,未按规定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的,除发给经济补偿金外,还须按照经济补偿金数额的支付额外经济补偿金。【C】A.20%B.25%C.50%D.100%17.用人单位应提前通知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况不包括【D】A.劳动者患病,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B.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后仍不能胜任工作的C.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原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当事人协商不能就变更劳动合同达成协议的D.劳动者因工伤,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18.按照劳动合同产生方式划分,劳动合同不包括【D】A.录用合同B.借调合同C.聘任合同D.以完成一定工作为期限的劳动合同19.我国现行法定节日不包括【D】A.新年B.劳动节C.国庆节D.中秋节20.不定时工作日不适用于下列人员。【A】A.矿山井下采掘工人B.企业中的外勤人员C.出租车司机D.企业中的高级管理人员21.最低工资不包括【D】A.基本工资B.津贴C.奖金D.加班加点工资22.支付工资时,用人单位必须书面记录支付劳动者工资的数额、时间、领取者的姓名及签字,并保存年以上备查。【B】A.1B.2C.3D.523.《劳动法》规定,禁止安排女工从事国家规定的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C】A.第二级B.第三级C.第四级D.第五级24.《劳动法》规定,不得安排未成年工人从事国家规定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C】A.第二级B.第三级C.第四级D.第五级25.《未成年工特殊保护规定》中规定,用人单位不得安排未成年工从事的劳动中不包括【A】A.夜间作业B.地质勘探的野外作业C.锅炉司炉作业D.国家标准中第二级以上高处作业26.连续工作1年以上不足5年的,最长可领取个月的待业救济金。【B】A.6B.12C.3D.927.劳勘者在享受养老保险德遇的基本条件方面,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特别繁重的体力劳动或其他有害健康工作的,男性满周岁,女性满周岁.连续工龄满年。【D】A.605510B.554010C.505010D.55451028.根据《企业职工奖惩条例》等法规规定。企业对职工的最低行政处分是【A】A.警告B.批评教育C.降级D.记过29.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我国设立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主任由组任。【C】A.用人单位代表B.职工代表C.劳动行政部门代表D.工会代表30.劳动行政监督机构对违法行为的处罚措施当中,主要适用于有严重、危险事故隐患的单位和其他可以适用的违法行为的是【C】A.责令停产停业B.吊销许可证C.责令立即纠正D.罚款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31.劳动关系类型主要有【ABD】A.均衡型B.倾斜型C.压制型D.政府主导型E.社会与政府共同主导型32.共同协商的作用主要体现在【ABCE】A.使双方在思想上和行动上寻求更大一致B.是一种合作的表现形式C.是冲突的转化渠道D.全部地调整劳动关系E.具体作用的多样性33.下列哪项是集权/宽容管理模式的特征【ABClA.专业化B.职业化阶梯C.忠诚感D.强制性E.独裁性34.工会丧失其代表资格的条件,下面的选项中有【ABCDE】A.工会不能发挥作用,维护工人利益B.企业破产C.雇员投票解散工会D.雇员选择以其他工会取代原工会E.企业关闭35.是签订集体协议的前提。【AD】A.平等协商B.谋求工业和平C.谋求工业利润D.谈判E.协调劳动关系36.劳动法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有【ABCDE】A.贯彻党的劳动政策,加强国家对劳动工作的领导B.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充分调动其积极性C.合理组织社会劳动、巩固劳动组织以促进经济发展和提高劳动生产率D.促进社会进步、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E.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合理解决劳动争议37.我国就业服务的主要内容包括【ABCDE】A.就业登记B.职业指导C.职业介绍D.就业训练E.失业保险38.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下列哪些行业的部分职工可以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制?【ABCDE】A.交通、铁路B.邮电C.渔业D.航空E.旅游39.根据国务院《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规定,属于部分公民放假的节日及纪念日有【ACD】A.青年节B.劳动节C.妇女节D.建军节E.教师节40.用人单位对受到职业伤害的劳动者应当承担赔偿责任,这是工伤保险原则的基本要求。【AB】法律条约D.国际人权公约12.随着加入WTO后,中国劳动关系呈现出五大基本走势,其中投资者经营者享有完全决策权、高度自主权,处于强者地位,员工则处于从属、被支配的弱者地位,对企业的知情权和参与权极为有限;在收入分配方面充分体现按资分配;劳动合同短期化现象越来越明显。这种走势称为(C)A劳动关系逐步趋于国际化B.劳动关系更加市场化C.劳动关系单极化D.劳动关系冲突易激化13.下列属于劳动法调整的对象是(B)A.张某向邻居李某借款而与之形成的借贷关系B.某公司与其职工因补发工资问题而发生的关系C.某作家将其书稿交出版社而形成的出版关系D.劳动工商执法人员查处个体餐馆非法买卖的关系14.《劳动法》第56条规定:“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劳动者对用人单位管理人员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有权拒绝执行;对危害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行为有(A)A提出批评、检举和控告权利B.申诉权利C.控诉权利D.起诉权利15.用人单位招用尚未解除劳动合同的劳动者,给原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承担赔偿任的主体是(A)A用人单位B.劳动者C.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依法连带D.社会保险机构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6.劳动争议处理的一般程序包括(ABCD)A协商B调解C仲裁D诉讼E.制裁17.政府在劳动关系中扮演的5种角色是(ABCDE)A保护者B促进者C调停者D规划者E.雇用者18.某用人单位为完成供货任务,想延长工人的工作时间,为此,该用人单位正确的做法有(ABCD)A.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一般每日不得超过一小时B.如果因特殊原因每日延长工作时间需超过一小时,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每日不得超过兰小时,每月不得超过36小时C.如果周六和周日安排工人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须支付工人不低于其标准工资200%的工资报酬D.如果五一节仍需安排工人工作的.应支付工人不低于其标准工资300%的工资报酬E.如果在法定节日工作不能间断,必须连续生产、运输或者营业的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也不得超过三小时。19.我国劳动法规定对女职工有特殊保护条款,其中任何单位不能辞退女职工或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是(ABCD)A结婚B怀孕C产假D哺乳期E.经期20.下列情形中,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的有(AC)A.职工王某因工负伤而丧失劳动能力B.职工刘某因盗窃自行车一辆而被公安机关行政处罚C.职工钱某与他人同居怀孕D.职工章某被派往境外逾期未归E.职工陈某在试用期内不合格21.《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有下列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情况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经济补偿,并可责令支付赔偿金。(ABCD)A.克扣或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的B.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报酬的C.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D.解除劳动合同后,未依法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的E.未向劳动者提供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的22.西方五大学派:新保守派、管理主义学派、正统多元论学派、自由改革主义学派和激进派对劳动关系的认识主要区别体现在(ABCD)A.对员工和管理方之间的目标和利益差异的重要程度,认识各不相同B.在市场经济中,对这些差异带来的问题提出了不同的解决方案C.对双方的力量分布和冲突的作用持不同看法,尤其是对冲突在劳动关系中的重要程度,以及员工在力量相对于管理方是否存在明显劣势这两个问题上存在明显分歧D.在工会的作用,以及当前体系所需的改进等方面各执一词E.都承认雇员和管理方之间存在的目标和利益的差异23.按照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划分的劳动法律关系是(ABCD)A个体经营劳动法律关系B.集体单位劳动法律关系C.私营企业劳动法律关系D.中外合资企业劳动法律关系E.劳动者与本单位的劳动法律关系24.劳动标准的具体内容包括(ABCD)A.最低工资标准B.最长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制度C.劳动安全卫生D.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的劳动条件E.合同标准25.根据有关规定,女职工在哺乳期内所在单位不得安排其从事的劳动是(BCDE)A.从事国家规定的第二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B.从事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C.延长工作时间D.夜班劳动E.作业场有毒物质超准的作业200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B】A.200%B.300%C.400%D.600%2.根据《劳动法》第4l条规定,延长劳动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A】A.1小时B.3小时C.4小时D.6小时3.根据我国法律规定,除特种行业外,我国的最低就业年龄为【C】A.14周岁B.15周岁C.16周岁D.18周岁4.下列合同或协议中,不属于劳动合同的是【C】A.公司招录员工的录用合同B.企业聘请法律顾问的聘书C.泥瓦匠临时抢修漏雨厂房与企业签订的协议D.甲单位向乙单位借调劳动者丙的借调合同5.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以仲裁方式解决的,应当向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请,该申请提出的时效期限是从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C】A.30天B.45天C.60天D.80天6.《劳动法》规定,劳动争议一方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不起诉又不履行仲裁裁决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申请强制执行,其强制执行的机构是【A】A.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B.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C.人民法院D.其他权力机构7.国际劳动立法思想开始的时间是【BA.18世纪B.19世纪C.20世纪D.21世纪8.经企业厂长办公会研究,企业将于8月1日起解除与王某的劳动合同,根据《劳动法》的规定,企业最迟书面通知王某的期限是【C】A.6月30日前B.7月1日前C.7月2日前D.7月15日前9.《劳动法》规定,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一定年限,当事人双方同意续延劳动合同的,如劳动者提出订立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劳动者需连续工作的年限是【C】A.3年以上B.5年以上C.10年以上D.20年以上10.1988年国务院颁布的我国建国以来第一个妇女劳动保护法规是【C】A.《女职工禁忌劳动范围规定》B.《女职工生育保险法规》C.《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D.《女职工保健工作规定》11.可以实行不定时工作制的人员是【D】A.医务人员B.锅炉工C.厨师D.出租汽车司机12.集体合同经职工代表大会通过后,由双方首席代表在合同文书上签字,然后报送当地劳动行政主管部门【C】A.审批B.决定C.审查备案D.备案13.在我国具有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的人是【D】A.14周岁B.15周岁C.16周岁D.18周岁14.有权实施劳动监察的机关是【D】A.公安机关B.工会C.用人单位上级主管机关D.劳动行政主管部门15.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用人单位可以依法采取的处理方式是【A】A.解除合同B.终止合同C.变更合同D.续订合同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6.工资的形式包【ABCD】A.计时工资B.计件工资C.奖金D.津贴E.加班加点工资17.工会在调整劳动关系中的职权包括【ABCD】A.代表职工与企业签订集体合同B.解除合同不适当.工会有权提出意见C.用人单位裁员,应听取工会意见D.用人单位延长劳动时间要与工会协商E.工会有权参与劳动争议的调解和仲裁18.在劳动关系体系中,集体谈判的主要作用有【ABC】A.确定和修改工作场所规章制度的正式程序B.协调劳资双方共同关心的事务的非正式过程C.调解、解决劳资纠纷的方法D.提高效率E.降低成本19.下列适用《劳动法》调整的劳动关系有【CDE】A.乡镇企业与其职工之间的关系B.某家庭与其聘用的保姆之间的关系C.个体老板与其雇工之间的关系D.国家机关与实行劳动合同制的工勤人员之间的关系E.国家机关与其工作人员之同的关系20.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企业和职工之间属于劳动争议受理范围的争议有【ABC】A.因履行劳动合同的争议B.因企业开除、辞退违纪职工的争议C.因职工自动离职发生的争议D.因职工违反计划生育政策发生的争议E.因履行承包合同发生的争议21.雇员或工会的产业行动包括【ABCDE】A.怠工B.联合抵制C.纠察D.“好名单”、“恶名单”E.罢工22.企业经济性裁员时,下列人员不得裁减【ABD】A.患职业病或因工负伤被确认为工伤的B.患病或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C.在企业连续工作满十年以上的D.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内的E.在企业被评为先进工作者23.国际劳工公约和建议书采取单行法的立法的形式,对工资作出明确规定的公约和建议书有【AC】A.《确定最低工资办法的制定公约》B.《就业政策公约》C.《在雇主无偿付能力情况下保护工人人权公约》D.《工资照付年休假公约》E.《男女同工同酬公约》24.根据《劳动法》第18条第3款规定,认定劳动合同无效的机构有【AB】A.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B.人民法院C.劳动行政管理部门D.工会E.上级管理部门25.下列不能作为最低工资组成部分的有【ABCDE】A.加班加点工资B.特殊工作环境条件下的津贴C.法定的劳动者保险待遇D.用人单位通过补贴伙食、住房以支付给劳动者的非货币性收入E.法定的劳动者福利待遇2009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下列社会关系中,属于劳动法调整的劳动关系是【D】A.国家机关与公务员的关系B.家庭保姆甲与家庭保姆乙的合作关系C.某大学生与校学生会的关系D.某劳动者被一企业录用为职工产生的关系2.《凡尔赛和平条约》的第十三篇对国际劳工组织的产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这第十三篇的内容是【A】A.国际劳动宪章B.结社权利C.就业与失业D.劳工检查和劳工行政3.以下说法表达正确的是【A】A.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从一出生开始一直到死亡,而劳动权利能力则从年满16周岁开始B.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和劳动权利能力都是从年满l6周岁开始C.公民的民事行为能力从一出生开始一直到死亡,而劳动行为能力则从年满18周岁开始D.公民的民事议利能力从一出生开始一直到死亡,而劳动权利能力则从年满18周岁开始4.工会的性质是【A】A.职工自愿结合的工人阶级的群众性组织B.党和政府联系广大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C.国家政权的主要社会支往D.在经济活动和经济交往中独立行使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5.以下属于劳动就业的情形是【D】A.在校大学生勤工俭学B.小学生参加社会实践C.某企业职工的社会义务劳动C.大学生毕业后从事个体经营活动6.按照2007年执行的国家法定节假日的休假办法,以下不属于国家法定节假日的是【A】A.重阳节B.国庆节C.春节D.五一劳动节7.以下属于部分公民放假的节日是【D】A.五一劳动节B.春节C.国庆节D.建军节8.以下规定不放假的节日是【A】A.记者节B.国庆节C.妇女节D.青年节9.特殊情况下的工资是指【A】A.依法或按协议在非正常情况下,由用人单位支付给劳动者的工资B.用工单位发给派遣单位的被派遣劳动者的劳动报酬C.尚未签订合同,但付出了劳动,由用人单位支付给劳动者的工资D.8小时以内劳动而得到的报酬10.用人单位拖欠劳动者工资1个月以内的,须向劳动者支付的赔偿金为劳动者工资的【A】A.20%B.30%C.40%D.50%11.辅助工资形式主要有奖金和【D】A.住房补贴B.失业保险C.医疗保险D.津贴12.未成年工是指【B】A.16周岁以下的劳动者B.年满16周岁未满18周岁的劳动者C.18周岁以下的劳动者D.20周岁以下的劳动者13.不得安排未成年工从事的高原作业,海拔在【D】A.1500米以上B.2000米以上C.2500米以上D.3000米以上14.对企业、事业单位学徒期满的学徒工,其职业技能鉴定【A】A.必须进行B.根据需要,自愿申请C.有的工种需要,有的工种不需要D15.职业培圳的标准因培训的专业、工种而不同,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D】A.地方标准B.部门标准C.对象标准D.企业标准16.以下对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支付标准描述正确的是【A】A.在标准工作日内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150%的工资报酬B.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200%的工资报酬C.在标准工作日内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250%的工资报酬D.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300%的工资报酬17.失业保险金的领取时间是由失业前所在单位和本人按照规定累计缴费时间决定的,以下不正确的是【D】A.满1年不足5年的,最长不超过12个月B.满5年不足10年的,最长不超过18个月C.满10年以上的,最长不超过24个月D.满20年以上的,最长不超过36个月18.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起诉时间为【A】A.自收到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B.自收到裁决书之日起20日内C.自收到裁决书之日起30日内D.自收到裁决书之日起60日内19.用人单位的劳动安全设施和劳动卫生不符台国家规定或者未向劳动者提供必要劳动保护用品和劳动保护设施,情节严重的应【A】A.责令停产整顿B.给予经济制裁C.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D.给予管理人员拘留处罚20.正统多元论学派是西方比较有代表性的五大劳动关系理论学派之一,其主要关注的问题是【C】A.雇员忠诚度的最大化B.减少体系内的力量不均衡C.均衡效率和公平D.减少不公平和不公正21.管理主义学派主要分析和研究的领域是【B】A.劳动力市场B.管理政策和实践C.工会、劳动法和集体谈判D.冲突和控制22.以下关于劳动关系理论表述错误的是【B】A.新保守派的代表国家是美国B.管理主义学派的代表国家是法国C.正统多元论学派的代表国家是德国D.激进派的代表国家是西班牙23.劳资双方冲突的根源可分为“根本根源”和【AJA.“背景根源”B.“外部根源”C.“制度根源”D.“环境根源”24.政府在劳资关系中充当规划者时,其主要业务内容表述不正确的是【D】A.职业培训B.就业服务C.人力资源规划D.劳工福利25.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的,应【A】A.保留劳动关系,退出工作岗位B.保留劳动关系,保留工作岗位C.终止劳动合同,给予经济补偿D.终止劳动合同,退出工作岗位26.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有服从管理方指示的义务,体现了劳动关系具有【A】A.隶属性B.社会性C.经济性D.集体性27.劳动者在试用期内解除劳动合同,应【A】A.提前3天通知用人单位B.提前5天通知用人单位C.提前8天通知用人单位D.提前10天通知用人单位28.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A】A.自用工之日起1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B.自用工之日起2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C.自用工之日起3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D.自用工之日起4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29.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B】A.1.5倍工资B.2倍工资C.3倍工资D.4倍工资30.被派遣劳动者在无工作期间,劳务派遣单位应当【A】A.按所在地最低工资标准,向其按月支付报酬B.按被派遣劳动者正常工资标准,向其按月支付报酬C.按派遣单位职工平均工资标准,向其按月支付报酬D.无须支付报酬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31.劳动者可以依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的情形包括【ABCDE】A.退休B.患病、负伤C.因工伤残或患职业病D.失业E.生育32.我国目前的职业介绍所的类型包括【ABCE】A.劳动部门开办的职业介绍所B.非劳动部门开办的营利性职业介绍所C.公民个人开办的职业介绍所D.无固定交流场所和设施的职业介绍所E.非劳动部门开办的非营利性职业介绍所33.农民工有权向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举报的情形有【ABCDE】A.企业未按约定支付工资的B.企业支付工资低于当地工资标准的C.企业拖欠或克扣工资的D.企业不支付加班工资的E.企业侵害工资报酬权益的其他行为34.职业培训的对象是社会劳动者,包括【ABCD】A.失业劳动者B.企业的下岗人员C.在职职工D.新员工E.学龄期的青少年35.社会保险的社会性主要表现在【ABCD】A.保险范围的社会性B.保险目的的社会性C.保险组织的社会性D.保险管理的社会性E.社会保险的补偿性36.一般劳动争议的处理程序包括【ABCD】A.协商B.调解C.仲裁D.诉讼E.争执37.可以终止劳动合同的情形有【ABCDE】A.劳动合同期满的B.劳动者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C.劳动者死亡,或者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或者宣告失踪的D.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的E.用人单位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或者用人单位决定提前解散的38.雇员或工会采取的产业行动,主要包括【ABCDE】A.怠工B.联合抵制C.纠察D.“好名单、恶名单”E.罢工39.有效的劳动合同应当具备的条件是【ABCD】A.劳动合同签订的主体合法B.动合同签订的内容合法C.劳动合同签订的形式合法D.劳动合同签订的程序合法E.劳动合同签订的地点合法40.雇主组织主要从事的活动有【ABCDE】A.参与淡判B.限解决纠纷C.提供帮助和建议D.代表E.维护2010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国际劳工组织从l919年第一届大会到2004年底,共通过国际劳动公约【D】A.181个B.182个C.183个D.184个2.第一次世界大战后,l919年参战国在巴黎签订了一个条约,从此劳动立法揭开了新的篇章。这一条约是【B】A.《圣泽门条约》B.《凡尔赛和平条约》C.《涅宜条约》D.《圣日耳曼条约》3.在我国,依法享有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的公民必须年满【B】A.14周岁B.16周岁C.18周岁D.25周岁4.关于产生劳动法律关系的法律事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A.与民事法律关系产生的法律事实相同B.与引起变更、消灭劳动法律关系的法律事实相同C.既不同于民事法律关系产生的法律事实,又不同于引起变更、消灭劳动法律关系的法律事实D.既同于民事法律关系产生的法律事实,又同于引起变更、消灭劳动法律关系的法律事实5.劳动就业的主体必须是【A】A.具有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的公民B.非残疾人C.具有劳动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的公民D.具有民事行为能力的公民6.按照2007年执行的国家法定节假日的休假办法,以下不属于全体公民放假的节日是【C】A.元旦B.春节C.元宵节D.五一劳动节7.以下属于部分公民放假的节日是【DA.五一劳动节B.春节C.国庆节D.儿童节8.以下规定不放假的节日是【A】A.教师节B.五一劳动节C.儿童节D.青年节9.我国企业现行的基本工资形式主要有【B】A.奖金和津贴B.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C.计时工资和奖金D.计件工资和奖金10.最低工资的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报【A】A.国务院备案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备案C.最高人民法院备案D.劳动仲裁委员会备案11.劳动者对用人单位管理人员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有权【B】A.要求提高工资B.拒绝执行C.长时间罢工D.威胁管理人员12.女职工怀孕4个月以上流产的,应给予产假天数为【BA.30天B.42天C.55天D.62天13.有不满一周岁婴儿的女职工,其所在单位应当在每班劳动时间内给予其两次哺乳时间,每次为【C】A.10分钟B.20分钟C.30分钟D.60分钟14.我国根据实际情况和《义务教育法》的实施,确定公民的最低就业年龄为【C】A.13周岁B.14周岁C.16周岁D.18周岁15.各专业工种的考核组织成员中,专业技术人员、技师、高级技术工人的比例应当达【C】A.1/3以上B.1/2以上C.2/3以上D.4/5以上16.享受养老保险待遇的干部条件为:男性满60周岁,女性满【B】A.50周岁B.55周岁C.60周岁D.65周岁17.以保障劳动者因各种原因失去工作,在重新恢复工作期间的基本生活需要而设立的社会保障制度指的是【C】A.养老保险B.医疗保险C.失业保险D.生育保险18.仲裁庭处理劳动争议,应当自组成仲裁庭之日起60日内结束。案情复杂需要延期的,经仲裁委员会批准,可以适当延期,但延长的期限不得超过【D】A.10天B.15天C.20天D.30天19.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既不是国家的审判机关,也不是国家行政机关,它没有司法审判权,也没有行政命令权和仲裁权,在调解劳动纠纷时,主要运用【A】A.说服教育的方法B.强迫命令C.以权压势的做法D.强辩的方法20.管理主义学派是西方比较有代表性的五大劳动关系理沦学派之一,其主要关注的问题是【A】A.雇员忠诚度的最大化B.减少体系内的力量不均衡C.均衡效率和公平D.效率摄大化21.激进派主要分析和研究的领域是【A】A.冲突和控制B.管理政策和实践C.工会、劳动法和集体谈判D.劳动力市场22.“获得满足”主要建立在员工对雇主的信任基础之上,西方劳动关系领域对这种信任的产生原因进行了解释。以下不正确的是【D】A.认为工人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处于一种接受社会的状态B.认为大多数工人都是很现实的C.认为工人的眼界是有限的D.认为工人不适应社会制度的安排23.政府在劳资关系中充当雇用者时,其主要业务内容为【C】A.分红人股B.战略研究C.公共事业D.劳动监察24.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C】A.口头协议书B.固定期限劳动合同C.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D.以完成一定工作为期限的合同25.劳动关系中,如一方没有履行某一义务时,另一方可以免除其相对义务的履行,体现了劳动关系具有【A】A.对等性B.社会性C.经济性D.法律性26.管理方是指在组织中通过行使职权,实施管理职能,率领下属人员完成既定工作的各级管理人员,以下表述错误的是【D】A.管理方具有职权B.管理方通过合法程序获得职权C.职权自上而下逐级授予D.管理人员的职权没有严格的等级之分27.关于非全日制劳动的规定,以下表述错误的是【C】A.日工作时间不超过4小时,周工作时间累计不超过24小时B.双方当事人不得约定试用期C.终止合同时用人单位须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D.劳动报酬支付周期最长不得超过15日28.劳动合同一般有试用期的规定,以下表述错误的是【D】A.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B.三年以上固定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C.同一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D.试用期不包含在劳动合同期内29.关于劳动合同的解除,以下表述错误的是【A】A.劳动合同只有期满,才能解除劳动关系B.劳动者享有解除劳动合同的权利C.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同意,用人单位一般可不支付经济补偿D.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同意,用人单位一般要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30.以担保或者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退还劳动者本人,并给予经济处罚,处罚标准为【A】A.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B.1000元以上2000元以下C.2000元D.2000元以上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31.工会在调整劳动关系中的职权是【ABCD】A.代表职工与企业签订集体合同B.解除合同不适当,工会有权提出意见C.用人单位裁员,应听取工会意见D.用人单位延长劳动时间要与工会协商E.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32.集体合同与劳动合同的区别是【CDE】A.订立原则不同B.形式不同C.效力不同D.内容不同E.当事人不同33.以下描述正确的是【ABCDE】A.用人单位延长工作时间必须是生产经营需要B.用人单位延长工作时间必须与工会协商C.用人单位延长工作时间必须与劳动者协商D.用人单位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1小时,特殊需要每日不得超过3小时E.用人单位延长工作时间每月不得超过36小时34.奖金的种类很多,主要有【ABCD】A.超产奖B.质量奖C.节约奖D.安全生产E.进步奖35.男女同工同酬的具体内容是【AB】A.同等劳动应领取同等报酬B.不得因女职工怀孕、生育、哺乳而降低其基本工资C.不得在女职工怀孕、生育、哺乳期间安排男职工作D.只有在从事体力活的情况下,男女职工可以领取同等报酬E.只有在男女职工工龄相同的情况下,男女职工可以领取同等报酬36.对职工违反劳动纪律的惩处,最主要的形式是给予行政处分,包括【ABCDE】A.警告B.记过和记大过C.降级和撤职D.留用查看E.开除37.为保护弱势群体的权益,规定裁减人员时,用人单位应优先留用【ABC】A.与本单位订立较长期限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B.与本单位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C.家庭无其他就业人员,有需要扶养的老人或者未成年人的D.残疾人E.怀孕期间的妇女38.雇主采取的产业行动,主要包括【ABCDE】A.关闭工厂B.雇用罢工替代者C.雇主充当罢工破坏者D.复工运动E.黑名单和排工39.属于双方当事人签订劳动合同必备条款的有【ABCE】A.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B.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C.劳动报酬D.晋升条件E.社会保险40.关于全日制劳动合同,以下表述正确的有【ABCD】A.是书面合同B.以日计酬C.每日工作时间在4小时以上8小时以下D.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40小时E.签订双方不得约定试用期2010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美国于l938年颁布的有关工人最低工资标准和最高工作时间限额的法律是【D】A.《华格纳法》B.《劳动标准法》C.《劳动报酬标准法》D.《公平劳动标准法》2.根据劳动法,未成年工禁忌从事的劳动范围是【D】A.第一级体力劳动强度的作业B.第二级体力劳动强度的作业C.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作业D.第四级体力劳动强度的作业3.失业保险金的领取时间是由失业人员累计缴费时间决定的。对于1—5年的,领取失业保险金时间不超过【B】A.6个月B.12个月C.18个月D.24个月4.对违反劳动纪律的职工,可采取留用察看的惩处方式。察看期为【C】A.3—6个月B.7—12个月C.12—24个月D.24—36个月5.劳动关系理沦中的“管理主义学派”主要关注的问题是【A】A.雇员忠诚度的最大化B.均衡效率和公平C.效率最大化D.减少体系内的力量不均衡6.马克思的资本主义劳动关系理论认为,就业关系的主要基础是【A】A强制B.自愿C.强制与自愿D.强迫7.下列不属于劳动关系调整模式的是【B】A.斗争模式B.合作模式C.多元放任模式D.协约自治模式8.独立的《劳动合同法》最早出现在【D】A.意大利8.芬兰C.德国D.比利时9.下列有关劳动者在试用期内解除合同,正确的做法是【C】A.随时解除B.提前1天通知用人单位C.提前3天通知用人单位D.提前10天通知用人单位10.下列不属于雇员或工会可能采取的产业行动是【D】A.联合抵制B.“好名单、恶名单”C.纠察D.复工运动11.管理方旨在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和竞争力,以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此观点属于【A】A.新古典经济理论B.权变管理理论C.劳动过程理论D.利益相关者理论12.劳动合同变更的实质是【D】A.合同主体的变更B.合同客体的变更C.合同形式的变更D.合同双方权利义务的变更13.劳动者严重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A.用人单位不能单方解除劳动合同B.用人单位可以随时单方解除劳动合同,且不予经济补偿C.用人单位需提前通知解除劳动合同,但不予经济补偿D.用人单位需提前通知解除劳动合同,并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14.劳动者依法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扣押劳动者档案或其他物品的。下列做法正确的是【B】A.由劳动行政部门以每人500—1000元的标准处以罚款B.由劳动行政部门以每人500—2000元的标准处以罚款C.由劳动行政部门以1000—5000元的标准处以罚款D.由劳动行政部门以5000一10000元的标准处以罚款15.规范集体劳动关系法律基础的三项原则是:多数原则、排他原则和【D】A.集体原则B.协商原则C.公平原则D.自愿原则16.对不当劳动行为的补救措施主要包括:行政补救、民事补救和【A】A.补偿和恢复B.刑事补救C.司法补救D.舆论引导17.集体谈判结构分为正式和非正式谈判结构。其中,非正式谈判结构包括协调性谈判和【B】A.散漫式谈判B.示范性谈判C.自由式谈判D.榜样式谈判18.对罢工的处理通常有两种方式:裁决和【D】A.协商B.谈判C.斡旋D.和解19.成熟的劳动关系大致形成于【C】A.19世纪中叶B.20世纪初C.20世纪四五十年代D.20世纪八九十年代20.用人单位裁员后,多长时间内录用新人必须优先考虑被裁减的人员【C】A.1个月B.3个月C.6个月D.1年21.劳动者要服从用人单位的指示和命令。这体现了个别劳动关系【A】A.人格上的从属性B.经济上的从属性C.政治上的从属性D.口头上的从属性22.根据《劳动合同法》,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订立书面合同的期限为【C】A.自用工之日起10天内B.自用工之日起20天内C.自用工之日起30天内D.自用工之日起60天内23.劳动法最早产生于【D】A.美国B.法国C.古罗马D.英国24.根据《劳动法》,下列不属于用人单位基本义务的是【B】A.平等和择优录用职工B.解决劳动争议C.为劳动者提供职业培训D.保证劳动者享有安全卫生保护25.国际劳动立法的基础,即国家劳工组织成立的基础性文件是【A】A.《凡尔赛和平条约》B.《统一联合劳动法》C.《国际事务纲要》D.《大西洋公约》26.下列不届于确立和调整最低工资时应考虑主要因素的是【D】A.社会平均工资水平B.就业状况C.劳动生产率D.劳动者本身的索质27.对用人单位使用童工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按照【B】A.每使用一名童工每月处3000元罚款的标准给予处罚B.每使用一名童工每月处5000元罚款的标准给予处罚C.每使用一名童工每月处8000元罚款的标准给予处罚D.每使用一名童工每月处10000元罚款的标准给予处罚28.下列属于劳动就业的是【C】A.中学生暑假社会实践B.大学生勤工助学C.大学毕业后成为个体经营者D.某企业职工从事义务劳动29.劳动力市场中最能体现社会正义的是【B】A.招工制度B.最低工资立法C.就业服务制度D.对妇女和未成年人保护的立法30.下列不属于女职工禁忌劳动范围的是【D】A.矿山井下作业B.电力、电信行业的高处架线作业C.连续负重每次超过20千克,间断负重每次超过25千克的作业D.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原作业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31.下列属于劳动者基本劳动义务的有【ABD】A.积极完成劳动任务B.不断提高劳动技能C.自觉服从劳动仲裁机构的裁决D.严格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E.主动维护企业形象32.下列属于工资总额的组成部分的有【ABCDE】A.计时工资B.计件工资C.奖金D.津贴和补贴E.加班工资33.劳动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索包括【AC】A.劳动法律关系的主体B.劳动法律关系的产生C.劳动法律关系的变更D.劳动法律关系的消灭E.劳动法律关系的内容34.就业服务的主要内容有【ABCDE】A.就业登记B.职业指导C.职业介绍D.就业训练E.失业保险35.劳动关系理论认为,劳资双方冲突的根本根源包括【BCD】A.同质的客观化B.异化的合法化C.雇佣关系的性质D.客观的利益差异E.劳动力市场状况2011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国际劳动立法源于【B】A.18世纪末的意大利B.19世纪初期的欧洲C.19世纪中期的瑞典D.20世纪初的美国2.《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开始执行的时间是【C】A.1994年2月28日B.1994年7月5日C.1995年1月1日D.1995年7月1日3.我国《劳动法》规定,职工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得超过【C】A.30小时B.35小时C.40小时D.45小时4.劳动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请的时间应该在当事人自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利受到侵害之日起的【D】A.20天之内B.30天之内C.40天之内D.60天之内5.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最长时间不超过【B】A.12个月B.24个月C.36个月D.48个月6.劳动关系理论中的“新保守派”主要分析研究的领域是【A】A.劳动力市场B.管理政策和实践C.工会、劳动法和集体谈判D.冲突和控制7.埃米尔·迪尔凯姆的工业主义劳动关系理论认为,管理方的主要目标是【C】A.通过剥削获得利润最大化B.方法与技术C.效率与效力D.通过改进生产技术获得利润最大化8.下列不属于集体劳动关系法律基础应当遵循的原则是【D】A.多数原则B.排他原则C.自愿原则D.合作原则9.劳动关系的实质是【B】A.竞合关系B.冲突与合作C.双赢关系D.竞争与合作lO.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需要一定的工作年限,一般要求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C】A.连续工作满8年以上B.累计工作满8年以上C.连续工作满1O年以上D.累计工作满10年以上11.下列不属于雇主协会基本类型的是【A】A.全球性雇主联合会B.全国性雇主联合会C.单一产业的全国协会D.地区协会12.下列有关管理方说法错误的是【A】A.自下而上获得职权B.管理方包括雇主协会C.管理方包括企业中各级管理人员D.管理方的权力来源于企业产权13.以社团主义治理思想以及在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2025学年高中化学上学期第三周 氧化还原反应说课稿
- 7 我们有新玩法 说课稿-2023-2024学年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统编版
- 2025二手车购买合同书
- 2025合同的履行、变更、转让、撤销和终止
- 14 《穷人》说课稿-2024-2025学年六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001
- 买方购车合同范本
- 公路修建合同范本
- 铺设碎石土路面施工方案
- 轻钢吊顶施工方案
- 路灯池施工方案
- 2023年检验检测机构质量手册(依据2023年版评审准则编制)
- 兴海县索拉沟铜多金属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
- 三相分离器原理及操作
- 新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每节课后练习+答案(共28份)
- 轮值安全员制度
- 葫芦岛尚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医疗废物集中处置项目环评报告
- 全国物业管理项目经理考试试题
- 水文水利课程设计报告
- 600字A4标准作文纸
- GB/T 18015.2-2007数字通信用对绞或星绞多芯对称电缆第2部分:水平层布线电缆分规范
- DJI 产品交付理论试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