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付费app用户消费动机分析开题报告文献综述5600字】_第1页
【知识付费app用户消费动机分析开题报告文献综述5600字】_第2页
【知识付费app用户消费动机分析开题报告文献综述5600字】_第3页
【知识付费app用户消费动机分析开题报告文献综述5600字】_第4页
【知识付费app用户消费动机分析开题报告文献综述5600字】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2开题报告学生姓名学号课题名称知识付费app用户消费动机分析一、本课题的作用、意义,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尚待研究的问题(一)本课题研究的作用、意义知识付费平台作为专业知识内容的生产平台,将知识信息进行整合,为用户提供垂直细分的高质量内容,依托知识传递搭建用户社群,并以此进行知识产品消费动机,为研究消费动机提供了新思路。在此基础上,大量用户加入知识付费平台,为优质内容付费,在用户社群中进行相关内容的分享与交流,为知识付费平台的可循环性提供了保障。文章以得到APP为例,探析知识付费平台的消费动机实践,为知识付费平台更好地研究用户消费动机提供参考。国外研究的现状(1)消费动机的理论研究AertsensJ(2011)指出提供了一种更经验化的方式来建立人类动机的基本心理结构。该结构显示,所有人类的行为都能够被需要或倾向所解释,并且每一种需要或倾向都与生理系统相联[1]。GordonSC(2007)提到从众对人类动机的影响。从众是一个人因为外界的压力,而改变自己的想法或行为,而这些外在的压力是源于群体或其他人的真实或想象的压力[2]。EricArnouldLindaPrice和GeorgeZinkhan(2004)将消费的动机分为如下几类:一是成就动机,为追求良好表现的情感动力。个人性导向动机是为获取自身利益产生的,而社会性导向动机则是为了满足其他人的期望,活在他人的世界。二是权利动机,该动机是为了控制和施加自己对他人的影响而产生的动力。三是与众不同的动机。与众不同动机就是为了达到与他人与众不同的动力,消费者通过显示出自己的独特从而达到与众不同,所以那些想表达自己与他人高度不同的消费者特别容易被稀缺物品所吸引[3]。综上所述,大部分国外研究者都认为消费动机是一种消费行为的内在驱动力,它与需要、刺激内驱力、目标等要素紧密相关。(2)知识付费的理论研究ShiqiLiu,LuWang[4](2021)指出知识付费现象主要是指知识接受者为知识阅读付费的现象。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移动支付技术的普及,以及人们对内容进行消费的观念逐渐养成,知识付费发展基础良好,政府及人们对知识产权的重视程度日益提升也有利于保障内容方权益,未来知识付费行业发展有望继续保持良好势头,在线知识支付已经成为重要的发展趋势。LariviereJ等(2014)从产品和服务的角度将知识付费定义为向大众出售求知目的明确、碎片化的知识产品或服务[5],而在外延界定上,YahayaS等(2016)认为它是一种通过知识信息的共享来获得收益的传播模式[6]。(3)消费动机的影响因素GoodellLS(2012)认为消费者行为受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影响,但是心理因素对消费行为的影响最为直接和重要,而在心理影响因素中,消费者的消费动机是影响消费行为的首要变量(消费)心理学的发展历程表明,(消费)心理虽是内在的,但能通过消费者外在的表现加以分析和认识消费动机推动消费行为发生,有些是单一动机促成一种消费行为,而有些是多种消费动机促成一种消费行为,也有时多种消费行为被一种消费动机推动发生[7]。BischofG(2012)在消费行为研究过程中通过建构消费者日常行为过程中受消费文化影响的矛盾心理,她主张在消费者在消费实践中通过反思等手段来处理各种社会文化方式敏感的矛盾心理,她将消费理论的研究与日常生活中的社会学联系起来[8]。HerronPD(2014)在自己的消费与实践理论研究中认为当前的消费研究中仍缺乏相关的理论支撑,学者在消费行为的研究中偏爱时尚、广告、和其他大众娱乐活动等方面的研究,在研究中特别注意他们的象征意义与形成的自我认同作用,他主张从个人的行为和感受出发来解释消费行为的过程,通过将个体选择与文化影响的消费进行对比,来观察不同消费影响在社会生活中的表现[9]。AliasA(2016)发现,当某件事物变得稀缺或难以得到时,人们会认为它更有价值,也更想得到。其他学者也通过研究发现,如果让某事物变得稀少,再加上时间限制或者使其变得独特,都能使该事物被认为更富吸引力,更有价值。特别是如果商品或服务确实是稀缺资源,那么消费者想占有它的动机就越加强烈,如地处核心区域或有绝佳视野的的写字楼和住宅[10]。透过现象我们发现,实际上人们总在有意无意的消费行为中来寻求自我独特性的满足。2.国内研究现状(1)消费动机的理论研究。消费心理学认为,消费动机是促使消费者购买行为的直接原因和动力[11]。李倩倩等(2018)将消费动机分为理性动机和非理性动机,并采用“动机-决策”二维度对中国奢侈品消费者非理性消费行为进行界定,进一步证明动机对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影响[12]。知识付费的理论研究知识付费是近几年的新兴议题,极光大数据[13]在2017年知识付费行业研究报告中指出知识付费是消费者通过付费获取垂直领域个性化信息和资源。将知识视为商品,知识付费即是知识的交易,是人们为了获得他人高度提炼的信息服务而进行的付费行为。从分享与交互的角度来看,知识付费是指公众利用互联网平台与他人分享自己的闲置资源,从而获得收入的经济现象,是一种全新的信息交互模式[14]。温硕,黄德金[15](2020)指出近年来,线上知识付费已成一种新型的经济增长点。知识付费的生产模式是一种“所有人可以对话所有人的个人认知领域盈余状态下有偿共享的知识生产方式”。知识付费的内容是知识生产者依靠对市场大数据的调研,收集消费者感兴趣的领域,并将自身的理论知识、专业技能、个人认知与市场导向相结合,通过较为浅显易懂的方式表达出来,进而所形成的系统化的知识内容及其产品。(3)消费动机的影响因素在对用户消费动机影响因素的探究中,大多数学者从理性视角展开研究。朱鑫[16](2020)等以体验价值理论为依据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满意度是用户持续使用意愿的重要影响因素,情感价值、期望确认和社会价值对满意度的影响显著,而感知有用性、服务质量对用户满意度的影响并不明显;刘晓莉[8(2020)]等引入互动性理论和感知价值理论,提出感知易用性、感知有用性、响应性、互助性、口碑推荐、情感价值均对用户的知识付费意愿产生正向影响,情感价值在感知易用性、互助性、口碑推荐与付费意愿之间起到中介效应;金鑫[17](2020)结合使用与满足理论和感知风险理论,提出绩效期望、便利条件和社会影响会对用户采纳意愿产生影响,努力期望和感知风险对意愿的影响并不大。与理性视角相对应,也有一些学者从理性与偏见共存的视角出发,展开对知识付费用户消费意愿影响因素的研究。如卢恒[18](2020)提出,在免费信息获取渠道存在的情况下,用户的知识付费意愿是理性和偏见层面的多种因素相互作用产生的结果,感知收益是高付费意愿的关键因素,个人免费观念是低付费意愿的重要影响因素。朱祖平[19](2020)等提出,感知信息质量、感知服务质量和感知系统质量对感知满意度有影响作用,感知满意度又显著影响到持续付费意愿,而社群情感嵌入则对感知满意度和持续付费意愿的关系具有显著的干扰效果。于坤章等(2007)认为,自我概念对消费行为的影响主要源于消费动机,主要是自我提升和自我验证动机[20]。也有一部分学者从大学生的角度对消费动机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如姜薇薇(2008)指出现在社会上不正确的消费观,给大学生带来了很深的影响,不正确的价值取向形成了大学生高消费的心理。近几年消费方式有了很大的变化,传统的消费观念受到强烈的冲击,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处在不成熟的阶段,相互攀比的消费心理较为普遍,直接影响到了大学生的消费观[21]。张谦(2006)指出〕高校消费教育薄弱,高校管理制度滞后是影响大学生消费行为的重要原因。尤其是高校对校园周边环境的治理不够是大学生不良消费的催化剂,一方面,高校对大学生消费心理和行为研究研究不够,另一方面校园文化建设中普遍缺少倡导大学生勤俭节约消费观的内容[22]。李南希(2009)指出父母在日常生活消费的原则立场是子女最初始的效仿对象。有些父母本身消费观念存在误区。在教育培养孩子的过程中父母没有给予孩子树立起合理、正确、适度的消费观[23]。(三)发展趋势面对知识付费这块大蛋糕,越来越多的企业着手布局知识付费业务。2016年底,知识付费平台得到APP创始人罗振宇发现,在知识付费赛道上,人口红利优势开始不明显,未来各个知识付费平台的竞争主要表现在“国民总时间”的争夺上,主要措施要么拖住用户的时间;要么优化用户的时间。能够为用户提供的差异化价值是一个平台在市场上的核心竞争力所在,在国民总时间不变、各家抢占用户注意力和时间的情况下,如何设计产品、定价、配销等机制,来提高市场占有率,是当前各个知识服务商需要思考的关键问题。2016年5月,得到APP上线,借着知识付费兴起的东风,得到先发入局,凭借着一批行业内KOL号召力及罗辑思维运营过程中积累的粉丝声量,得到APP积累了第一波种子用户,迅速发展成为知识付费领域的头部平台。在知识付费模式发展初期,固然得到借势崛起,然而在大量后来者入局、抢占用户市场后,得到依旧位居行业头部,这就离不来得到多年来在关系消费动机策略方面布局的独家智慧。(四)尚待解决的问题综合梳理以往对知识付费消费动机策略研究,从以下几个方面选取了本论文期待可以为得到APP与知识付费行业开展关系消费动机,提供更多得经验和借鉴。第一,研究视角上,本研究将对知识付费消费动机领域的研究跳出了以往的“内容消费动机”“社群消费动机”、“定位消费动机”、“产品消费动机”等单一的消费动机视角,将得到APP置于关系消费动机的整合消费动机概念之下,丰富了对知识付费研究的理论性;第二,在研究内容上,本研究并非探讨关系消费动机的经济关系,而是将消费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和社会关系融入到关系消费动机之中,以品牌感知、品牌认同、品牌忠诚作为关系消费动机的直接影响,扩宽了关系消费动机的研究面,具有创新意义。第三,本研究并非对得到的品牌消费动机进行发展性的论述,而是将关于品牌关系消费动机的分析落脚到实处,将关系消费动机的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运用在国内相关品牌,即知识付费品牌的消费动机与推广之上,根据得到关系消费动机的研究结果,分析国内知识付费市场消费动机问题,试图从得到的关系消费动机策略中探讨其未来的发展策略,进一步向外延伸得到关系消费动机研究的价值。参考文献[1][3]AertsensJ,MondelaersK,VerbekeW,etal.Theinfluenceofsubjectiveandobjectiveknowledgeonattitude,motivationsandconsumptionoforganicfood[J].BritishFoodJournal,2011,113(11):1353-1378.[2]GordonSC,HaferC,LandaD.ConsumptionorInvestment?OnMotivationsforPoliticalGiving[J].TheJournalofPolitics,2007,69(04):1057-1072.[3]EricAnnouldLindaPrice;GeorgeIinkhan.Concumer(Edition).McGraw-HillCompanieslnc(2004)[4]LariviereJ,CzajkowskiM,HanleyN,etal.Thevalueoffamiliarity:Effectsofknowledgeandobjectivesignalsonwillingnesstopayforapublicgood[J].JournalofEnvironmentalEconomics&Management,2014,68(2):376-389.[5]YahayaS,KinyataS,MaicibuAN.PayforknowledgeandemployeecommitmentamongemployeesofcommercialbanksinKano,Nigeria.2016.[6]GoodellLS,PierceMB,AmicoKR,etal.ParentalInformation,Motivation,andBehavioralSkillsCorrelatewithChildSweetenedBeverageConsumption[J].JournalofNutritionEducation&Behavior,2012,44(3):240-245.[7]BischofG,JFreyer-Adam….Setting-specificfactorsinfluencingtrajectoriesofalcoholconsumptioninuntreatedcontrolgroupsinearlyinterventionstudiesforproblematicdrinking[J].AddictSciClinPract,2012.[8]HerronPD,HerronTM.MethodofTrackingConsumptionandAssociatedEffects[J].2014.[9]AliasA.RelationshipbetweenfoodneophoiaandmotivationtowardsconsuminglocalfoodamongforeigntouristsinMelaka,Malaysia.2016.[10]李晓霞刘剑消费心理学北京:淸华大学出版社,2010.[11]李倩倩,薛求知.基于变革消费理念的消费者幸福模型研究[J].管理学报,2018,15(5).[12]极光大数据:知识付费行业研究报告[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7(07):21-23.[13]张杨燚.在线平台知识付费研究综述[J].情报探索,2018(08):129-134.[14]张帅,王文韬,李晶.用户在线知识付费行为影响因素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7,61(10):94-100.[15]温硕,黄德金.线上知识付费平台发展研究——基于消费者消费动机的视角[J].北方经贸,2020(11):71-73.[16]金鑫,朱亮亮.知识付费平台用户持续使用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J].传媒,2020(14):73-76.[17]刘晓莉,张雷.平台互动性对用户在线知识付费意愿的影响机制研究[J].新世纪图书馆,2020(8):22-28+79[18]金鑫.知识付费平台用户采纳意愿影响因素实证分析[J].中国出版,2020(20):50-54.[19]卢恒,张向先,张莉曼,等.理性与偏差视角下在线问答社区用户知识付费意愿影响因素构型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20,64(19):89-98.[20]朱祖平,张丽平.社群服务背景下在线知识付费产品用户持续付费意愿研究[J].东南学术,2020(5):158-166.[21]于坤章,梁辉煌.消费者自我概念对消费行为的影响[J].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2007,[14]姜薇薇.大学生消费心理与消费行为问题分析及对策[J],沧桑,2008(3):197[22]张谦.高校大学生消费伦理研究仁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4)[23]李南希.大学生消费现状的研究及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法L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3)二、完成任务的研究思路和方案第一部分研究思路:1.通过图书馆、网络书籍,中国知网等方式阅读国内外的文献资料,掌握所选课题的内容,了解选题的国内外现状,发展趋势和尚未解决的问题,通过参考国内外硕博论文期刊等文献,在导师的帮助下完成文献综述及开题报告。2.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聚焦在知识付费领域发展壮大的困境,着眼于市场消费动机困境,试图从消费动机理论视阈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当前知识付费头部平台得到APP的以关系消费动机策略指导市场消费动机活动,且取得不错的成绩,故而本次以得到APP市场消费动机活动作为个案研究对象,总结得到APP关系消费动机经验,并从中提炼出适合推广至行业的经验,从而为整个知识付费行业的市场消费动机困境提出优化建议。3.最后,在导师的帮助和指导下逐步完善设计,最终定稿。第二部分研究方案:1.1研究背景及意义1.2国内外研究现状1.2.1国外研究现状1.2.2国内研究现状2.得到app的基本介绍

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