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觉与旅游行为_第1页
知觉与旅游行为_第2页
知觉与旅游行为_第3页
知觉与旅游行为_第4页
知觉与旅游行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知觉与旅游行为第1页/共83页绪论要点一:感觉与知觉问题思考:你知道人是如何触摸世界的吗?感觉和知觉有何区别?知觉有哪些特性?知觉与旅游行为第2页/共83页一、感觉概述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感觉是一种生理、心理活动。知觉与旅游行为第3页/共83页感觉是怎样产生的?感受器自然刺激大脑皮层中枢传导通路神经冲动(编码)区分神经中枢区域形成感觉知觉与旅游行为第4页/共83页第一个感觉剥夺实验时间:1954年

试验人:加拿大心理学家赫布和贝克斯顿方法:测被实验者24小时躺在一个有光的房间中一张极其舒服的床上结论:感觉对于维持我们正常的身心机能十分必要感觉的重要性知觉与旅游行为第5页/共83页(一)感觉的分类一般在临床上将感觉分为:

特殊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平衡觉(前庭感觉)

躯体感觉:皮肤感觉(包括触觉、压觉、温度觉、震动觉、痛觉)和深部感觉(本体感受器)

内脏感觉:内脏痛觉、牵拉感觉、胀、饥饿、恶心、反射痛知觉与旅游行为第6页/共83页(二)视觉及其研究1、视觉刺激

视觉看到可见光,可见光是一种电磁波,波长大约在380-760毫微米。知觉与旅游行为第7页/共83页2、色彩感知

色彩饱和度亮度

200个色彩

×20个饱和度×500个亮度

2百万个颜色视觉知觉与旅游行为第8页/共83页3、色觉理论

三原色学说视网膜上有红、绿、蓝三种神经纤维,各有不同的兴奋水平,从而引起色觉感。解释了色觉构成。

对比色学说视网膜上有三对不同功能的感光视素,即:红-绿、蓝-黄、黑-白,色觉感是由于每对视素对其所对应的一对色光刺激起的反映。解释了色盲现象。

知觉与旅游行为第9页/共83页4、视觉特性

暗适应光适应视觉后像

视觉对比知觉与旅游行为第10页/共83页视觉对比知觉与旅游行为第11页/共83页案例:

盲人的“面部视觉”现象:盲人能够觉察出障碍物的存在而无须碰到它。解释:面部感受到震动。达伦巴史实验:“面部视觉”——听觉。知觉与旅游行为第12页/共83页(三)听觉及其研究1、听觉刺激

听觉是一种振动,是一种稠密和稀疏交替的纵波,声波的振动频率为20-20000毫赫兹时可引起听觉。知觉与旅游行为第13页/共83页2、听觉学说

行波学说

1961年的诺贝尔生理学奖。知觉与旅游行为第14页/共83页3、听觉的空间定位

单耳线索:不能十分有效的判断声源的方位,但可有效判断声音的远近。

双耳线索:对判断声源方位和声音远近都十分有效。

时间差和强度差:帮助我们准确的判断前后及左右。知觉与旅游行为第15页/共83页1、痛觉的特性

常伴有情绪反映;

任何刺激过度都会引起痛觉;同样的伤害性刺激往往难以引起稳定的痛觉感受;痛觉体验是人体进行自我保护的重要手段。(三)痛觉及其研究知觉与旅游行为第16页/共83页2、痛感受器

研究已经证明,痛感受器是游离神经末梢,引起痛觉的刺激包括物理性的和化学性的。刺激导致细胞破裂或发炎,并释放出化学物质,刺激了游离神经末梢,产生了痛觉。知觉与旅游行为第17页/共83页3、致痛因子

皮泡实验法

实验结果证明组织细胞释放出的具有致痛作用的物质主要是K+、H+、血清素等。知觉与旅游行为第18页/共83页4、催眠与疼痛

疼痛可以达到意识的某一水平,被意识到;也可以达不到被意识到的水平。知觉与旅游行为第19页/共83页二、知觉概述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知觉是一种纯粹的心理活动。

感觉是知觉的基础,知觉是感觉的深入和发展,感觉越丰富、越精确,知觉也就越完善、越正确。知觉与旅游行为第20页/共83页(一)空间感知能力

线索一:遮挡

遮挡物更近知觉与旅游行为第21页/共83页

线索二:线条透视从面积的大小、线条的长短、及线条之间的距离我们感知事物离我们越来越远;

线索三:结构梯度近者大、远者小;近者清晰、远者模糊;近者在视野下缘、远者在视野上缘。知觉与旅游行为第22页/共83页

线索四:运动视差近处与远处的相对运动速度差异判断距离的远近;

线索五:双眼视差双眼之间的距离导致的成像差异使我们有效的进行立体感知。知觉与旅游行为第23页/共83页1、选择性

取决于知觉的对象、背景、参照系以及知觉者的个人需要、兴趣、爱好、知识经验等。(二)知觉的特性知觉与旅游行为第24页/共83页图1花瓶与双面佳人知觉与旅游行为第25页/共83页图2少女与老妇图36个还是7个知觉与旅游行为第26页/共83页2、整体性

格塔式心理学派对知觉的整体性进行的研究结果表明,知觉的整体性有以下几个组织原则:知觉与旅游行为第27页/共83页

接近原理:

知觉与旅游行为第28页/共83页

相似原理:

知觉与旅游行为第29页/共83页

连续原理:

知觉与旅游行为第30页/共83页

封闭原理:

知觉与旅游行为第31页/共83页

求简原理:

知觉与旅游行为第32页/共83页3、理解性

石林景观知觉与旅游行为第33页/共83页4、恒常性

亮度恒常性大小恒常性形状恒常性颜色恒常性知觉与旅游行为第34页/共83页小测试:

请在下面方框内画一条垂直线知觉与旅游行为第35页/共83页AB知觉与旅游行为第36页/共83页答案解析:

答案A:场独立性性格特征,喜欢独来独往,对社会交往不感兴趣,生活上不太注意别人的意见,不轻易动感情,喜欢从事与人少有交往的职业;答案B:场依存性性格特征,喜欢需求社会帮助,喜欢社会交往,重视他人的意见,容易接受团体的建议,好动感情,喜欢从事与人打交道的工作。知觉与旅游行为第37页/共83页

最常见的是视错觉,指人们凭借眼睛对客观事物产生的失真或扭曲的知觉反应。(三)“两小儿辩日”——错觉知觉与旅游行为第38页/共83页1、线条横竖错觉

BA知觉与旅游行为第39页/共83页2、缪勒-莱尔错觉

AB知觉与旅游行为第40页/共83页3、奥伯逊错觉

知觉与旅游行为第41页/共83页4、戴勃福错觉

AB知觉与旅游行为第42页/共83页5、赫尔岑错觉知觉与旅游行为第43页/共83页6、编索错觉

知觉与旅游行为第44页/共83页7、错觉产生的原因

周围抑制论:由于物体各部分反光度不同,使视网膜上视觉细胞彼此受到抑制所导致。

恒常性误用论:“两小儿辩日”的现象。知觉与旅游行为第45页/共83页

主体对于客体的知觉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客观和主观两方面。(三)影响知觉的因素知觉与旅游行为第46页/共83页1、客观因素

客体的形状

客体的对比

客体的组合

客体的附加条件

主体的生理条件知觉与旅游行为第47页/共83页2、主观因素

需要与动机

知识经验

情绪

态度与价值观

个性特征知觉与旅游行为第48页/共83页绪论要点二:知觉与旅游行为问题思考:旅游者对旅游时间的知觉旅游者对旅游距离的知觉旅游者对旅游地的知觉旅游者对旅游交通的知觉旅游者对旅游广告的知觉知觉与旅游行为第49页/共83页一、对旅游时间的知觉(一)以自然界周期现象和人体自身节律来衡量

如昼夜交替、四季变化,周末、公众假期、年假;心跳、消化、排泄、饥饿、困倦等;知觉与旅游行为第50页/共83页案例:对旅游时间知觉的选择性行李通道:5分钟等待取行李时间:2分钟机场行李通道设计:

行李通道:2分钟

等待取行李时间:5分钟知觉与旅游行为第51页/共83页(二)对旅游时间的基本要求

旅速游缓

旅游交通高速化

准点化知觉与旅游行为第52页/共83页二、对旅游距离的知觉

阻力作用:距离摩擦力激励作用:吸引力、神秘感(一)两种作用同时存在知觉与旅游行为第53页/共83页(二)吸引策略

远距离:提供便利的交通

近距离:提高景区景点的独特性知觉与旅游行为第54页/共83页三、对旅游地的知觉

包括社会环境、经济环境、自然环境,旅游者自身的旅游需求等。(一)影响因素知觉与旅游行为第55页/共83页(二)吸引策略

自身形象调查针对主要客源市场投其所需创造安定、和谐的综合环境知觉与旅游行为第56页/共83页四、对旅游交通的知觉

交通工具型号、时间、价格、安全性、舒适性、线路、速度等。(一)影响因素知觉与旅游行为第57页/共83页案例:对旅游交通知觉的选择性行程:昆明-北京航班A:东方航空公司,波音747,17:55起飞,21:40

到达,票价7折,中途经停武汉,占座率85%,途中提供一部最新影视大片。航班B:海南航空公司,波音767,23:15起飞,02:10

到达,票价3.5折,直达,占座率60%,途中不提供任何娱乐项目。知觉与旅游行为第58页/共83页(二)吸引策略

提高整体性价比安全、舒适方便快捷准点抵达知觉与旅游行为第59页/共83页五、对旅游广告的知觉

突出受众希望了解的信息合理组合产品语言、文字口号略带主观性色彩(一)知觉规律的应用知觉与旅游行为第60页/共83页(二)有效的广告条件

对公众——争取好感对企业——合理费用有效性宣传(如时间、地点、内容长短等的选择)知觉与旅游行为第61页/共83页六、旅游者的风险知觉

指旅游者不能预见购买决策的结果时所遇到的不确定因素。具备两个条件:风险后果不可忽视,主观极力想避免风险确实存在(一)概念知觉与旅游行为第62页/共83页(二)风险产生的原因

购买目标不明确对满足程度没有把握缺乏购买经验正、负结果同时存在他人的影响经济限定因素知觉与旅游行为第63页/共83页(三)规避风险策略

客观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收集旅游目的地信息慎重选择旅行社知觉与旅游行为第64页/共83页绪论要点三:人际知觉问题思考:什么是人际知觉?印象的形成有哪些模式?如何让自己在人际知觉中充满吸引力知觉与旅游行为第65页/共83页绪论人际知觉:指人在与他人交往过程中,从对方的外显行为中推测特任的内心状态,了解被知觉对象的过程。知觉与旅游行为第66页/共83页一、印象形成的模式

印象,即我们对别人的看法。知觉与旅游行为第67页/共83页(一)平均模式

指我们把认识到的有关他人的特征信息相加,然后求其平均值,以此平均值为基础,形成对他人的印象。知觉与旅游行为第68页/共83页示例1:

对小王的评价

第一次交往:发现其真诚(3)、聪明(3)的品质;

第二次交往:发现其朴素(1)、大方(1)的品质;对小王的总体印象:第一次(3+3)/2=3,第二次(3+3+1+1)/4=2

第一次(1+1)/2=1,第二次(1+1+3+3)/4=2知觉与旅游行为第69页/共83页(二)累加模式

指我们在对他人形成印象时,是把认知到的有关他人的各种品质相加,求其和,以此形成对他人的总体看法。知觉与旅游行为第70页/共83页示例2:

对小王的评价

第一种情况:第一次(3+3)=6,第二次(3+3+1+1)=8

第二种情况:第一次(1+1)=2,第二次(3+3+1+1)=8知觉与旅游行为第71页/共83页(三)黑票作用例:青年A:聪明(3),有远大志向(3),英俊(3),性格坚强(3),学习刻苦(3),热情(3),玩弄感情(-6),虐待父母(-6)……评价:平均模式:(3+3+3+3+3+3-6-6)/8=?累加模式:(3+3+3+3+3+3-6-6)=?知觉与旅游行为第72页/共83页结论:

事实上,对青年A的评价并不如此。对同一个人而言,在其所有品质都相等的情况下,一种消极否定的品质比积极肯定的更能影响印象的形成,心理学上把这种现象称为“黑票现象”。知觉与旅游行为第73页/共83页二、印象形成中的心理效应“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而不是活在他们的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