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极条约与领土主权要求_第1页
南极条约与领土主权要求_第2页
南极条约与领土主权要求_第3页
南极条约与领土主权要求_第4页
南极条约与领土主权要求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南极条约》与领土主权要求颜其德朱建钢摘要:《南极条约》的成功签署与运作,不仅缓解了当时的南极洲领土主权纷争,倡导了科学研究精神与环境保护意识,而且向世人表明:世界各国在为了全人类的利益、世界和平与进步的宗旨下,是可以走在一起并一道工作和对话的。现今,人类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难题面前,不正是在呼唤这种“为了全人类的利益须加强世界各国的合作与共识吗?”因此,《南极条约》不仅有其重大的现实意义而且有其深远的全球意义,堪称国际法公约的典范。关键词:南极;条约;领土;主权;要求一、《南极条约》的产生背景随着南极的探险、发现与考察活动的深入开展,南极地缘政治、科学价值的重要性和巨大资源的诱惑力触动了一些国家的领土主权欲望,于1908—1942年间,先后有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法国、挪威、智利和阿根廷等七国对南极洲提出了领土主权要求。美国和前苏联一方面声称不承认任何国家对南极的领土主权要求,另一方面则加快了对南极的考察活动(主要表现在南极洲建站数目增加、考察活动增多且规模迅速增大)为自己打算提出南极领土主权要求寻求依据。一时间使南极的政治气氛变的十分紧张,一些国家由于历史渊源和现实领土主权瓜葛大有一触即发的战争危险,而最后的大陆——南极洲也大有“切蛋糕式”的瓜分危机。随着1957—1958年国际地球物理年(IGY)的开展,各国对南极科学考察活动的兴趣大增和潜在资源的不断发现,使得南极领主权归属问题更为复杂,矛盾更为尖锐。因此,在客观上急切需要有一个多边的国际条约以缓解南极洲日趋突出的领土主权要求矛盾并加强国际社会对南极洲的有效管理。在错综复杂的国际背景与多重利益的驱动下,于1948年,美国提出了两个关于南极洲问题可供选择的方案;即由联合国托管,或由美国和所有的南极主权要求国共管。联合国宪章第十二章中有关托管的概念,主要是为了保护有人居住的领土上的利益,而南极洲的情况显然与这一概念不相符合。多国共管方案对于在南极半岛上的地位正在下降的英国有一定的吸引力,但英国对共管的前景忧心忡忡。美国的倡议提出以后,只有新西兰表示支持,而其他主权要求国则表示反对。二战后,人类共同认识到在太空和南极地区加强科学考察的重大意义和时不待人。为此,国际科学联合会(ICSU)倡导了在1957—1958年开展第三次国际极地年一一国际地球物理年(IGY)活动。IGY在南极地区的科学考察观测内容涉及地球物理、气象、地磁、电离层、紫外线、极光和气流、经度和纬度、冰川、气候以及核放射性等方面的观测研究,参与国家多达12个之多。在IGY期间,前苏联明确地表示,在IGY结束之后,它在南极洲的活动将继续下去,而其他国家也跟随其后,改变原来的初衷,表达了同样延续IGY的愿望,这就潜在了各国在南极的利益冲突和明争暗斗有可能进一步加剧,如何管理南极问题、协调好各国的利益冲突、加强科学合作与考察?就摆在了各南极考察国的面前。IGY是一次空前规模的国际合作,为人类向南极洲进军开创了一个新纪元,也使参与南极考察的国家看到了避开政治纷争和主权问题,加强科学合作的重要性和美好前景,更为《南极条约》(以下简称“条约”)的成功签署创造了良好的国际环境和主旨内容。二、《南极条约》主要条款与领土主权要求“条约”于1959年12月1日在美国华盛顿签署,于1961年6月23日开始生效。阿根廷、澳大利亚、智利、挪威、新西兰、法国、日本、比利时、南非、英国、美国、前苏联等12个国家为“条约”原始缔约国,也是当然的南极条约协商国。现今,“条约”缔约国46个、协商国28个。“条约”共计14条。其中主要条款有:和平目的条款——第一条第1款:南极洲应只用于和平目的。一切具有军事性质的措施,例如建立军事基地、构筑要塞、进行任何类型武器的试验以及军事演习,均予禁止。第2款:本条约不妨碍为了科学研究或任何其他和平目的而使用军事人员或军事设备。这是“条约”的灵魂与宗旨、符合《联合国宪章》精神,是划世纪的创举和对世界和平的重要贡献。科学研究条款——第二条在国际地球物理年内所实行的南极科学考察自由和为此目的而进行的合作,应按照本条约的规定予以继续。主权要求条款——第四条第1款:本条约的任何规定不得解释为:缔约任何一方放弃在南极洲原来所主张的领土主权权利或领土的要求;缔约任何一方全部或部分放弃由于它在南极洲的活动或由于它的国民在南极洲的活动或其他原因而构成的对南极洲领土主权的要求的任何根据;损害缔约任何一方关于它承认或否认其他国家在南极洲的领土主权要求或要求的依据的立场。第2款:在本条约有效期间所发生的一切行为或活动,不得构成主张、支持或否定对南极洲的领土主权的要求的基础,也不得创立在南极洲的任何主权权利。在本条约有效期间,对在南极洲的领土主权不得提出新的要求或扩大现有的要求。第四条是“条约”解决南极领土主权问题的核心,它是经过与会法学家们咬文嚼字、慎重考虑、反复推敲才拟定出来的,但它表述得是如此的含糊其辞,其使用措辞又是如此的微妙精炼,使具有不同利益的国家可以有不同的角度去理解或解释其权利已在“条约”中得以保留之法律依据。正如美国会参议员格吕宁指出,“条约”的第四条是:它说明了它不意味着什么,但它却没有说明它意味着什么。这样一些模棱两可的语言为解释这一条款留下了许多疑点。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第四条是保护了有三种不同类型的国家的利益:即主权要求国利益,潜在主权要求国利益和非主权要求国利益。所以,“条约”冻结(至少是暂时冻结了)对南极洲的主权要求纷争,这也是上述三类不同利益国家都能接受“条约”的成功之作。防核扩散条款——第五条第1款:禁止在南极进行任何核爆炸和在该区域处置放射性废物。第2款:如果在使用核能包括核爆炸和处置放射性废物方面达成国际协定,而其代表有权参极地考察加本条约第九条所列举的会议的缔约各方均为缔约国时,则该协定所确立的规则均适用于南极。适用地区条款——第六条本条约的规定应适用于南纬60o以南的地区,包括一切冰架;但本条约的规定不应损害或在任何方面影响任何一个国家在该地区内根据国际法所享有的对公海的权利或行使这些权利。三、《南极条约》与联合国之间的互动联合国大会首次将“南极洲问题”列入大会议事日程是从1983年的第38届联大开始的,从此揭开了联合国关注和介入“南极洲问题”的序幕。自那以后。几乎在每次联大会议上,有关“南极洲问题”都成为大会必不可少的议案之一。“条约”与联合国之间的互动,主要表现在联合国对南极事务的关注与参与和“条约”组织对其的认可与接纳;在历次的联合国大会关于“南极洲问题”讨论中,“条约”协商国的代表认为,“条约”不但符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缓解了因南极洲领土主权问题而引起的国际冲突,确保了该地区的和平与非军事化、促进了科学考察的合作与发展,因此,对国际社会的和平与进步是做出了积极贡献的,也是世界众多国际法公约或条约中运作成功的典范。并强调指出;近些年来,在“条约”的基础上又制订了相应的公约和措施,使其发展成为“南极条约体系”,在保持和发展科学考察优先的同时,更为注重和加强了南极地区的环境与生态保护,该条约顺应了国际社会和南极洲的需要与发展,因此是很实际而有效的。而国际社会,尤其是非南极条约国中的发展中国家代表说,“条约”仅是其成员国的“俱乐部”、是排外的、缺乏民主性和广泛性,特别是“条约”协商国地位资格对发展中国家“门槛太高”,使众多的发展中国家由于其综合国力弱而被长期排斥在外。而“条约”协商国代表强调指出;“条约”向联合国所有成员国开放,其缔约国已由最初的12个国家增加到现在的46个,且还在增加,几乎占有全世界人口总量的85%和经济总量90%以上,具有最广泛的地区性和代表性,而“条约”协商国会议是采取协商一致的议事规则,具有最宽松的民主性。所以,“条约”具有广泛的开放性、代表性和民主性。还有一些发展中国家的代表认为,《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确认的深海底资源为人类共同继承财产的原则也应适用于南极洲。“条约”协商国的代表反驳说,南极洲怎么能与深海底相提并论?《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确认的深海底,不仅其自然地理、生态环境情况与南极洲截然不同,而且人类的活动更是相差甚远。与深海底相比,南极洲并非是一块无人的陆地,人类的足迹在2个多世纪前就踏足这片冰原,有85%的南极大陆被提出过领土要求,现在每年都有数以千计的科技人员在40多个科学站上,冒着风雪严寒勤勤恳恳地工作着,为人类认识南极洲做出了重大贡献,近些年来,随着南极旅游事业的火暴发展,还有与日俱的旅游者纷至沓来。就其人类共同继承财产的原则,也不是意味着任何国家就可以坐享其成或平均分配深海底资源的。因此,任何使南极洲国际化的想法,既不符合现实实际,也是很危险的。联大关于“南极洲问题”议程的讨论持续了20多年,在2005年的第60届联合国大会上,联大秘书长关于“南极洲问题”的报告中,重点而详细地介绍了南极条约体系和国际机构的活动情况以及近期与南极环境有关的事态发展,显示出,联大关于“南极洲问题”有了进一步关注和实质性进展。同时,联合国下属的一些组织,例如;国际科学联合会(ICSU)、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IOC)、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国际海事组织(IMO)、国际水文组织(IHO)、世界自然保护区联盟(IUCN)、和世界气象组织(WMO)以及南极洲和南大洋联盟(ASOC)、国际南极旅游经营者协会(IAATO)、绿色和平组织(GreenPeace)等众多的国际组织还直接或间接地参与了南极许多活动,特别是在促进南极的科学考察与环境保护等方面发挥了卓有成效的积极作用。鉴于全世界对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的日益关注,联合国也特别认识到南极洲对国际社会的特别重要意义,在全球环境、气候变化和科学研究中的地位、作用和影响之重大。在联合国制定的《21世纪议程》、《关于环境与发展的里约热内卢宣言》、《气候变化公约》和《生物多样性公约》中,均对南极环境及生态问题给予了特殊关注和确认,并分别在1993年的第48届、1996年的第51届、1999年的第54届和2002年的第57届联大会议的秘书长报告中,对南极环境状况给予了突出的阐述。报告重点介绍了南极条约体系和国际机构的活动,以及近期与南极环境有关的事态发展。2007年,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公布的第四次评估报告指出,全球气候正在经历着一场以变暖为特征的变化,尤其是在两极广袤的冰盖和海冰反馈出快速的融化,引发洪涝灾害的极端降水事件的发生频率,正在全球范围内增大。高温、热浪、洪涝、干旱等极端气候将更为频繁、范围更广、持续时间更长,全球荒漠化面积加大,海平面将进一步上升,这将给地球生态环境与人类社会带来严重影响。在此大背景下,新任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于11月8~11日开展了他的南极破冰之旅,他是自联合国成立以来,第一位涉足南极的联大秘书长,其初衷是希望各国淡化对南极的领土主权纷争,把目光聚焦在全球气候变暖的问题上来。潘基文的南极访问,揭开了联大关注和参与南极问题的新篇章,对进一步推动联大与“条约”之间的互动有着现实而长远的意义。综上所述,联合国与“条约”之间的互动是积极而有益的,有助于推动世界和平与进步,促进联合国宪章在南极地区得以更好实现,确保南极只用于和平目的,确保南极的生态环境、科学圣地和旅游资源受到保护;促进南极科学研究的国际合作与交往;加强南极地区与国际社会的沟通与协作等方面,都将发挥更大的互动作用和深远影响。四、《南极条约》的贡献与遗憾首先,“条约”成功的缓解了当时剑拔弩张的南极洲领土主权纷争,避免了南极洲被瓜分(至少是暂时冻结了)的危机,这是它贡献之最大。在过去50年中,“条约”以一个非凡成功的区域性条约,向世界表明;世界各国在为了全人类的利益、世界和平与进步的宗旨下,是可以走在一起并一道工作的。这不仅有其重大的现实意义而且有其深远的国际影响。条约禁止任何带有军事性质的措施,禁止核爆炸和处理放射性废物。确保了“条约”宗旨和非军事化的实现。“条约”继承和发扬了国际地球物理年精神,表明了有着不同利益与立场的缔约国家不应妨碍为实现“条约”的目标而进行的合作,确保科学研究自由与国家间的合作。为世界及今后相应问题的解决树立了一个国际社会的典范。通过“条约”50年的成功运作,不仅确保其目标的实现而且已发展成为南极条约体系,其成员力量不断得到加强、其作用与影响不断扩大,缔约国的数量已由12个增加到46个,代表着世界经济总量的90%,人口总量的85%。鉴于当时的国际与南极形势,“条约”在如何保护南极环境、矿产资源管理、南极大陆架包括外大陆架的界定等方面或轻描淡写,或毫无文字;这或许是“条约”的杰作之处,又或许是有意留给未来与后人的一块难能可贵的“空白”。从当时的角度看,总归是一个可以理解的遗憾;毫无疑问,“条约”的重大价值与深远意义是有目共睹和世界公认的。它第一次明确了南极应只用于和平目的;确定了南极的政治法律地位、对维护和稳定该地区的和平、保持其非军事化、优先科学考察、生态环境保护及和平利用资源等方面都起到了不可替代的决定性作用,这也正是它之所以能够如此成功地管理南极洲的真正原因,堪称国际法公约的典范。五、中国对《南极条约》的贡献自中国开展南极科学考察、进入“条约”的24年以来,在维护“条约”的宗旨与“条约”体系的发展、科学考察、环境保护等方面都尽到了“条约”协商国的责任与义务、作出了公认的成就与贡献。首先,中国作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地域大国和正在日新月异变化的发展中大国,尤其是作为联合国5个常任理事国之一的国家,1983年成为南极条约缔约国(ATPs),1985年取得了南极条约协商国(ATCPs)地位,形成了5个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在主宰南极的国际事务中成为盟友的世界新格局,这无论从世界的政治、经济、科技、地域和人口等因素上,都对世界和南极的政治格局、势力均衡、和平稳定和发展态势作出了重要贡献。对“条约”体系而言,由于中国的加盟而实力大增。对世界而言,也由于中国取得“条约”协商国地位并在其中发挥着与日俱增的影响与作用,也在根本上改变了联合国,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对南极事务的参与作用和话语权。从地区而言,也使占全球人口和地域之最的亚洲国家在“条约”体系中的长期不平衡状态得以极大改观(1983年前,仅有日本1个亚洲国家,1983年至今已有中、印、韩、日、朝等5国),占了全球人口的一半多。其二,自1983年中国成为“条约”缔约国后,又相继取得了“条约”协商国、南极研究科学委员会(SCAR)、国家南极局局长理事会(COMNAP)、国际北极科学委员会(IASC)的成员国地位,这不仅赢得了中国在国际南北极事务中的合法权益,也改变了国际南北极组织结构与科学考察格局。其三,中国始终遵循“为人类和平利用南极做出贡献”的基本方针,在维护“条约”宗旨和“条约”体系的发展上做出了较大贡献。例如,在加快条约组织的机构改革、推动和促成“条约”秘书处的建立、《矿产资源活动管理公约》(未生效)的谈判中、在全面加强南极环境保护立法,促成《关于环境保护的南极条约议定书》的签署和生效等一系列重大的国际南极事务和“条约”体系的创新与发展等方面,中国都是以负责任的联大常任理事国和“条约”协商国信誉积极参与并在其中发挥了应有的影响、作用和贡献!其四,中国是后“条约”国家之一、也是“条约”协商国和发展中大国之一,对国际南极事务有自己责无旁贷的责任和义务;在短短的20多年中,中国已相继在南极洲建立了长城、中山站,成功地登上了南极冰盖最高点 冰穹A,并将要在南极内陆建站,在北极建有黄河站。成功开展了24次南极、2次北极科学考察活动并取得令世人赞许的科学成果。中国虽是第一次,但以极大的积极性参与了2007-2008第四次国际极地年(IPY)活动,并成为IPY科学考察与国际合作的主要国家之一,这无疑是中国对1957-1958国际地球物理年(IGY)精神的传承或“条约”体系的发展做出的新贡献!六、《南极条约》的发展前景《南极条约》的发展前景,就是在21世纪人类面对全球人口膨胀、环境恶化、资源枯竭,特别是在全球气候变暖已威胁着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与生存的大背景下,《南极条约》又将如何运做并继续发挥其重大作用与影响?这一问题不仅是各国政治家、外交家、科学家和社会历史及法学家们十分关注的问题,也是人们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南极条约》签订至今已经历了48年的运作与完善,在以《南极条约》宗旨为基本的法律基础上,先后制订了一系列有关加强南极生态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的公约、法规、决定、决议与措施,尤其是在1991年,即《南极条约》生效30周年之际,在西班牙首都-马德里《关于环境保护的南极条约议定书》(以下简称《马德里议定书》)的签署,形成了一套以《南极条约》为“南极大法”的南极条约体系,使南极洲的政治形势、科学考察、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进入了“后《南极条约》的21世纪新时期,其亮点是;(1)《南极条约》继续无期限的生效;(2)自1994年《马德里议定书》开始生效之时起,50年内禁止南极矿源活动;(3)全面保护南极地区的自然与生态环境;(4)建立“环境保护委员会;(5)正式建立了多年争论不休的南极条约组织秘书处。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尽管南极洲未来的政治前景是个未知数,但是,鉴于48年来南极条约体系的成功运作、南极条约缔约国的迅速壮大以及条约协商国对南极洲的成功管理这一事实,至少在21世纪的前几十年中,南极条约体系是不会有什么重大变化的,《南极条约》对南极洲领土主权的“冻结”是很难解冻的,也就是说:南极洲究竟属于谁的问题?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也是很难找到肯定答案的。参考文献武衡,等.当代中国的南极考察事业[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4位梦华,郭琨.南极政治与法律.北京:法律出版社,1989颜其德.南极资源及国际纷争.科学,2001(4):281~282李占生,等.南极条约体系.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7邹克渊(1996).南极矿物资源与国际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173~1946陈立奇.南极考察回顾及今后极地研究进展[J].地球科学进展,1997(12)徐世杰.浅析南极条约协商会议工作机制及影响.海洋开发与管理,2004(3)颜其德,胡领太.南极洲政治前景浅析[J].极地研究.2005(3)物权请求权的时效陶一鸣一、物权请求权是否适用消灭时效的立法与学说比较与对于物权请求权性质的争论相似,对于物权请求权是否应当适用消灭时效,在德国几乎没有争议,在日本开始有较大的争论,在台湾和我国大陆争论激烈。对于物权请求权是否应适用诉讼时效之问题,存在肯定说、否定说与折衷说三种立法与学说。适用消灭时效的立法。《德国民法典》第194条规定:“要求他人作为或不作为的权利(请求权)因时效而消灭。”该法902条第1款规定:“由已登记的权利所产生的请求权,不因超过时效而消灭。”依此,请求权均应适用消灭时效,而物权请求权也属请求权的一种,自应为消灭时效之客体,唯一的例外是已经登记的不动产之请求权不催于消灭时效。然而,2002年1月生效的德国债法现代化法典重点修改了德国民法典的债法和时效法。德国学者解释说,物权请求权原则上适用新法第195条关于3年的一般时效的规定,这一点尤其适用于收益返还、赔偿损害以及停止侵害和妨害排除的请求权。但是,对于所有权的返还请求和其他物权,新法第197条第1项将它们作为最重要的物权请求权而规定了30年的消灭时效。①支持适用立法例的学者认为,若物权请求权不罹于时效,无异于纵容物权人长期不行使其请求权,从而将助长权利滥用之弊,也等于承认权利人不负有依诚信原则,顾虑其权利之社会机能,而妥善行使其权利之义务。②不适用消灭时效的立法。《日本民法典》167条规定:“债权,因10年间不行使而消灭,债权或所有权以外之财产权,因20年间不行使而消灭。”由此可见,日本采“实体权消灭主义”,判例和通说均认为所有权以对于标的物圆满支配为内容,在所有权存续期间,不断滋生物权请求权,所有权既不适用消灭时效,则所有权之物上请求权,自亦不应因时效而消灭。③日本判例也是持一样的态度。物权请求权适用诉讼时效的持反对观点的学者认为,物权之请求权不作为诉讼时效之客体,只有债权之请求权是诉讼时效之客体。④第一,物权的请求权与物权不可分离,它与物权是同命运的,既然物权不能适用消灭时效,则物权的请求权也不能与物权分开而单独适用消灭时效。第二,物权请求权也难以适用消灭时效。因为物权的请求权通常用于各种继续性的侵害行为。所谓继续性的侵害行为是指这类侵害或妨害行为通常是持续不断地进行的,这些侵害行为很难确定时效的起算点,只要权利人发现其权利受到了侵害或遭到妨害,就有权行使物上请求权,而不应适用消灭时效。第三,物权的请求权虽不适用消灭时效,但可适用取得时效。也就是说,如果权利人在一定期限内不行使所有物的返还请求权,使他人公开地、和平地占有其物,经过一定期限以后,他人可以取得对该物的所有权。折衷立法。《意大利民法典》第948条“返还所有物之诉”第3款规定:“返还所有物之诉不因时效而消灭,但是,基于时效取得所有权的情况不在此限。其他的物权请求权则应适用消灭时效。”此外,一些持折衷说观点的学者提出,物权请求权均应适用消灭时效的规定,但已登记不动产的物权请求权除外。其理由是:(1)为避免举证之困难,就是时效制度的目的之一,而已经登记不动产上之权利不会发生这种问题。(2)由于消灭时效之期间短于取得时效之期间,原所有人因时效而无法请求返还,但已登记之不动产的占有人也无法因取得时效而取得所有权,造成权利上名不符实之状态。为了维护登记的绝对效力,消除此种权利上名不符实之状态,应认为已登记不动产上之物权请求权不适用消灭时效。规则选择的衡量。我国《民法通则》没有规定物权请求权,也没有明确规定消灭时效,更没有明确规定物权请求权应否适用消灭时效。《物权法》规定了“物权保护”,但对于物权请求权应否适用消灭时效,语焉不详。笔者认为,物权请求权时效问题应当根据物权请求权的性质和时效制度确立的根本目的两方面分析,不能一概而论,应视其物权请求权的不同种类而定。其中,返还财产请求权和恢复原状请求权应受时效限制,其他的物权请求权,包括排除妨害请求权、消除危险请求权和所有权确认请求权等,皆不适用消灭时效。首先,正确认识诉讼时效的本质及其与物权请求权的关系。第一,诉讼时效制度的根本目的就在于保证交易的安全,防止交易的不稳定状态。只要物权存在不稳定状态的可能,有交易不稳定的隐患,涉及该不稳定状态的物权请求权就应当适用诉讼时效。我国《民法通则》第135条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二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我国法律现行规定将诉讼时效的客体限于请求权。物权是典型的支配权、对世权,不适用诉讼时效。但当物权受到某种侵害时,物权人提起的物权请求权是否适用诉讼时效则需要斟酌。有观点指出物权请求权存在目的是保证所有权的稳定状态,是静的目的,与诉讼时效制度的目标是不一致,因此不应适用诉讼时效。笔者认为,不应片面地强调物权请求权保证所有权的静态,而忽视物权请求权同时也保护所有权的取得和变动的动态。物权在稳定状态是常态,但是也存在不稳定状态特别是当物权人丧失了支配权的情况下,其物权请求权具有特殊性,应当适用诉讼时效。第二,请求权的时效消灭与权利本身的消灭不可等同。物权并不等同于物权请求权,物权请求权因时效而消灭并不带来物权本身的消灭,请求权的时效问题不能决定实体权利的存续。不能因为物权存续时间长久,就判定物权请求权不适用时效制度。请求权时效消灭后,权利人丧失的仅为胜诉权,实体权利并没有随之消灭。其次,确立取得时效制度对完善物权的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有观点认为,现有立法制度已经完善了不动产登记和动产先占制度,不动产在登记以后、动产成为无主物、遗失物被权利人先占以后,都不存在以善意占有为条件的取得时效问题。实际上,权利的确认和保护有一个过程,如果认为登记制度可以解决所有权属纠纷就未免过于乐观,尤其是历史原因遗留下来的一些不动产和动产,会因缺失登记权人或权利人而成为无主物,而是实际占有人又被剥夺了成为所有权人的可能,而动产中的善意取得是以支付合理对价为前提的,也无法适用于上述情况。因此,设置取得时效对于减少产权纠纷、提高物权法律制度本身的效率有积极的意义。同时,科学确定物权请求权的时效对于保护善意取得制度有重大意义。《物权法》规定了所有权人或者其他权利人追回遗失物但遗失物被转让后,其有权追回遗失物的时效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受让人之日起二年内。由此可见,如果不加时效限制地赋予物权人请求返还原物的权利,将严重损害善意第三人的合法权利,对于保护物权交易的稳定也是十分不利的。二、基于所有权的物权请求权时效已登记的不动产,不适用消灭时效或适用长期消灭时效。登记簿上的登记具有权利推定效力。如《德国民法典》第194条、195条一般性的规定请求权因30年的普通时效而消灭,但第902条又例外的规定已登记的权利所生的请求权,不因时效而消灭。⑤比如,房屋被占有人合法占有,如在没有房屋权属登记的情况下,返还请求权依消灭时效而消灭,而占有人不能同时依占有时效而取得物权。此时,物权人虽享有物权,但却无法实现。登记制度使得上述矛盾不复存在。未经登记的不动产和动产所涉及的物权请求权时效问题。未经登记的基于所有权的自物权请求权,应根据所有权人是否享有支配权的具体情形,权利人享有支配权的自物权请求权不适用消灭时效(诉讼时效),而无支配权的物权请求权应适用消灭时效。对于未经登记的动产,物权人对物是否享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