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利明民法分则合同编立法研究下_第1页
王利明民法分则合同编立法研究下_第2页
王利明民法分则合同编立法研究下_第3页
王利明民法分则合同编立法研究下_第4页
王利明民法分则合同编立法研究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王利明:民法分则协议编立法研究(下)中国民商法律网全文共6200字,阅读时间约15分钟〔作者简介〕王利明,中国民商法律网授权学者,中国法学会副会长,中国民法学研究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常务副校长,法学院专家、博士生导师。内容提纲:在民法总则制定后,立法已展开民法分则的编纂工作。协议编的编纂应当协调好与民法总则的互相关系,在我国立法机关决定不再制定独立的债法总则的背景下,协议编应当发挥债法总则的功能。为适应现代社会和经济交易的发展需要,协议编应充足发挥协议法组织经济的功能。在充足吸取司法解释和审判经验的基础上,应当及时清理滞后规则,补充法律漏洞,完善协议订立、履行制度、解除、违约责任和协议解释等制度,明确规定情事变更原则,协调不安抗辩权与预期违约之间的关系,为制定一部科学的民法典奠定基础。关键词:民法典编纂;协议编;债法总则;违约责任;协议解释六、确认情事变更制度从比较法上来看,各国普遍认可情事变更制度,情事变更已经为大陆法系国家所普遍采纳。在我国,出于严守协议的需要,《协议法》并未规定情事变更原则,但在“非典”疫情、政府限购令等情况出现之后,许多纠纷无法找到妥当的法律合用依据,我国一些法院只能根据对诚信原则和公平原则的解释,发明性地解释出情事变更原则。直至2023年,《协议法司法解释(二)》第26条才对情事变更原则作出了规定。在法律上确立情事变更原则,一方面可以实现鼓励交易的目的,另一方面可以实现当事人之间的互换正义。情事变更原则有助于纠合法事人之间利益显著失衡的状态,从而维护交易公平,数年的司法实践已经就该原则的合用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我国民法典协议编应当确认这一原则。就情事变更制度的建立而言,协议编应当重点规定如下问题:第一,规定情事变更的构成要件。情事变更的构成要件涉及:一是情事变更发生在协议成立并生效以后、履行终止以前;二是情事变更应当是客观事实的异常变动;三是情事变更应当是协议当事人不可预见的;四是继续履行协议对于一方当事人明显不公平或者不能实现协议目的。通常认为,继续履行协议会导致协议目的无法实现。这就是说,情事变更使协议的基础丧失。所谓丧失协议基础,重要是指当事人约定的协议义务主线无法履行,协议目的不能实现。第二,严格区分情事变更与商业风险。所谓商业风险,是指市场主体作为一个理性的商人,在从事商业活动时所应当意识到并应当承担的固有风险。商业风险的最典型表现是价格的涨落和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具体而言,商业风险与情事变更的区别重要表现在:一是可预见性限度不同。对于商业风险而言,交易当事人在订约时都应当可以合理预见。而对于情事变更来说,它是当事人在订立协议时没有预见,或者难以预见的。二是影响的范围不同。一般而言,作为情事变更的风险的影响应当具有广泛性。这种广泛性表现在:一方面,该风险对诸多的、一系列的交易会产生影响,而不是仅仅对特定的、个别的交易产生影响。另一方面,该风险对一系列交易的当事人产生影响,不限于特定的交易当事人,而是相关的诸多当事人。三是是否可以有效防范。对于商业风险来说,当事人通常是可以防范的,由于当事人在从事交易时其可以将潜在的商业风险计算在协议价格之中,或者通过当事人约定的方式来实现对商业风险的后果进行必要的防范。而对于情事变更的风险来说,其往往是当事人无法预见和防范的,由于当事人在订立协议时无法预见到相关的风险,因此也难以采用相关的措施加以防范。四是是否与收益相一致。一般来说,商业风险都随着着商业利益,风险越高、利益越大。但情事变更中当事人所面临的风险与其获得的收益,并不具有损益同归的性质。五是是否属于交易的固有风险。情事变更的风险通常不是交易中所固有的风险,其往往来源于与交易无关的外部,情势的变化的因素并非交易活动中所内在具有的,其具有外部性。而商业风险则一般来源于交易关系内部。第三,规定当事人负有继续谈判的义务。民法典协议编可以考虑借鉴《欧洲示范民法典草案》第3-1∶110(3)条的经验,明确规定当事人可以基于诚信原则继续谈判,但即便当事人不继续谈判,也无须承担损害补偿责任,而可由法院依职权变更和解除协议。第四,明确情事变更的效力。从效力上来看,情事变更原则重要体现为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变更协议。变更协议涉及协议履行标的的变更、延期或分期履行。情事变更的法律效果之一是双方当事人可以协商或诉请法院对协议条款作出调整。二是解除协议。假如采用变更的方式不能消除显失公平的后果,或者协议继续履行已经不也许,或者当事人一方认为协议的变更有悖于订约目的时,只有通过解除协议的方式来消除显失公平的后果。问题在于,假如双方当事人在合理期限内,无法就变更还是解决协议达成一致意见,如何解决?以法国为例,根据2023年2月所通过的新法规定,此种情况下,基于一方当事人的请求,法官可直接裁定变更或者解除协议。该规定也引起了一些批评,认为法官最终以其意志逼迫当事人接受,违反了意思自治的基本原则。但是,也有评论认为,这样的规定事实上对当事人是一种“警示”,倒逼当事人尽量应当自行达成解决方案。笔者认为,这一经验也值得我国协议立法借鉴。七、协调不安抗辩权与预期违约之间的关系我国《协议法》采用混合继受的方式,在借鉴大陆法系的不安抗辩权的基础上,同时引入了英美法的预期违约制度。所谓不安抗辩权,是指在异时履行的协议中,应当先履行的一方有确切的证据证明对方在履行期限到来后,将不能或不会履行债务,则在对方没有履行或提供担保以前,有权暂时中止协议的履行。所谓预期违约(anticipatorybreach),亦称先期违约,它是指在协议履行期到来前,一方当事人明确表白其将不履行协议,或者通过其行为表白其在协议履行到来时将拒绝履行协议。预期违约涉及明示违约和默示违约两种。不安抗辩权与预期违约两种制度具有一定的相似性,由于两者都针对的是协议一方当事人在协议履行期到来前拒绝履行协议或者也许不履行协议,并且在不安抗辩权和预期违约的情形下,债权人都有权拒绝自己的履行,两种制度都是对协议预期不履行的救济制度。但两者是两种不同的、不能互相替代的制度,从性质上说,预期违约制度在性质上属于违约责任制度的范畴,而不安抗辩权在性质上属于抗辩制度,两者不能互相替代。较之于不安抗辩权制度,预期违约更有助于保护当事人的利益,维护交易秩序。笔者认为,应当从如下几个方面衔接两者之间的关系:一是我国民法典协议编有必要继续保存不安抗辩和预期违约制度,并分别拟定其合用范围和合用条件,以更好地衔接这两种制度。具体而言,协议编可以继续保存不安抗辩权的规定,同时在违约责任中具体规定预期违约制度。二是因默示预期违约解除协议时,需要提供担保。笔者认为,在债务人“以自己的行为明确表白不履行重要债务”的情形下,应当以违约方不提供担保作为默示预期违约的成立条件。我国民法典协议编应当对此作出明确规定,以更好地平衡双方当事人的利益。当然,在明示违约的情形下,一方当事人已经明确地表白其将不再履行协议,无论是否导致对方当事人协议目的无法实现,都应当属于主线违约。三是在符合不安抗辩权合用条件的情形下,还应当具有如下条件,才干构成预期违约:一方面,未及时提供担保。另一方面,未及时恢复债务履行能力。构成默示违约重要是由于债务人丧失将来履行债务的能力,并且无法提供担保,假如债务人及时恢复了债务履行能力,可以保障债务的履行,则不应当构成预期违约。八、完善协议解除制度总体来看,《协议法》所规定的协议解除制度是相对完善和合理的,但随着司法实践的发展,其仍然存在如下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第一,明确协议解除的溯及力问题。由于现行协议法所规定的“解除”涉及了比较法上通常所说的“解除”(有溯及力)和“终止”(无溯及力),因此,该规定试图把协议解除后具有溯及力和不具有溯及力的两种情形一并加以规定,从而表白协议解除的法律效果涉及了上述两种不同的情形。但由于上述两种情形的差异很大,笼统地将其合并在一起规定,使得协议解除后的法律效果十分模糊,各自的合用范围界线不清楚。因此,有必要在协议法中明确区分有溯及力和无溯及力的协议解除,并明确其各自的合用范围。第二,明确协议法定解除的条件。《协议法》第94条虽然对协议法定解除的条件作出了规定,但仍有需要完善之处,具体而言:一是进一步明确主线违约的条件。二是明确因客观情况致使协议目的不能实现而导致协议解除的规则。除不可抗力之外,假如符合《协议法》第110条所规定的法律上、事实上和经济上履行不能的情况,应当认为也产生了法定解除权;同时,因发生情事变更也也许产生协议法定解除的效果。三是增长特别法所规定的法定解除权。我国未来民法典有必要总结既有的立法和司法实践经验,增长对特殊情形下法定解除权的规定。第三,重点规定违约解除规则。在违约解除制度中,除应当明确约定解除权和协议解除之间的区别、解除权的行使期限、及时行使解除权的不真正义务、解除权行使的异议期限、解除权的除斥期间等之外,还应当重点规定如下几个问题:一是关于解除权的主体。在一般情况下,应认可协议解除权由守约方享有,假如允许违约方解除协议,则也许产生鼓励当事人违约的效果;但在特殊情形下,假如的确协议履行对双方当事人明显重大不利,且会导致社会财富的浪费,则也应当允许违约方解除协议。此外,在双务协议中,假如双方均存在违约的情况下,应根据协议义务分派情况、协议履行限度以及各方违约限度大小等因素,综合判断协议当事人是否享有解除权。二是解除权的行使一旦发生异议的,不能认为协议已当然解除,而应通过诉讼方式来拟定是否应当解除协议。三是解除权行使能否附条件或期限。笔者认为,解除涉及约定解除权而解除,约定解除权与附解除条件的协议存在不同,附解除条件中,一旦条件成就协议解除;而在约定解除权中,条件成就仅产生了约定解除权,但必须在行使该约定解除权后协议才干被解除。鉴于解除权自身属于形成权,基于一方的意思就可以使协议关系消灭,因此,为了保护对方的合理信赖,不应当允许解除权的行使附条件或期限。九、完善违约责任规则第一,明确规定预期违约的形态。特别是要对明示违约和默示违约作出全面规定,并对其构成要件、法律效果作出更为明确的规定。应当看到,预期违约毕竟是在协议履行期限之前的违约,这与协议履行期到来之后的违约在损害后果上存在区别,在计算损害时,应当将预期违约行为所发生的时间至协议履行期限之间的这段时间所产生的损害也予以考虑。第二,完善可得利益补偿制度。民法典协议编应当从如下方面完善可得利益补偿的规则:一是明确可得利益损失的范围,其一般涉及生产利润损失、经营利润损失和转售利润损失等类型。二是明确可得利益损失的计算规则。借鉴司法实践经验,在计算和认定可得利益损失时,应当综合运用可预见规则、减损规则、损益相抵规则以及过失相抵规则等规则。三是明确可得利益损失的排除规则。假如经营者存在欺诈经营行为、当事人特别约定了损害补偿的计算方法以及因违约导致人身伤亡、精神损害等情形,应当排除可得利益损失的补偿。四是要明确因主线违约导致的协议解除,应当补偿可得利益损失。在违约的情况下,已经导致非违约方的损害,此种损害是客观存在的,需要法律予以救济。只有通过履行利益的补偿,才干使受害人恢复到如同损害没有发生的状态,符合完全补偿原则。第三,明确原则上不补偿精神损害。违约责任原则上不宜采用精神损害补偿方式,在违约责任中,对精神损害提供补救有也许会破坏交易的基本法则。损害补偿在本质上是交易的一种特殊形态,仍然反映交易的需要,而精神损害补偿使得非违约方获得了交易之外的利益,这就违反了交易的基本原则,与等价互换的精神相违反,并且在违约中补偿精神损害也违反了协议法的可预见性规则。但对于一些特殊的协议类型(如旅游协议等),确有必要合用精神损害补偿的规则,可在有名协议中予以特殊规定,违约责任制度中不必对其作出规定。第四,妥当安排继续履行与损害补偿之间的合用关系。考虑到违约责任制度的重要功能是救济非违约方,因此,原则上应当赋予非违约方以选择权。但从经济上看,此种选择权有也许导致财富的损失和浪费,例如,实际履行所需要的代价也许是比较高的,而非违约方坚持规定违约方实际履行。为了避免非违约方滥用补救的选择权,可以借助于诚实信用原则对其选择权进行限制。例如,可以实际履行且实际履行对双方都有利的,则应当优先合用继续履行的责任形式。第五,完善约定违约损害补偿制度。依据《协议法》的规定,假如约定违约金数额过高或低于损失时,法院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增减,而并未允许法院对约定的损害补偿条款进行干预,显然属于立法上的疏漏,民法典协议编应当对此予以明确和完善。第六,完善违约金责任规则。《协议法》就违约金仅规定了一个条文,但最高人民法院通过司法解释对违约金的调整规定了比较具体的规则。民法典协议编应当总结司法解释的经验,并将其纳入协议编之中。十、完善协议解释制度但从我国司法的现状来看,由于《协议法》所规定的协议解释规则比较简略,难以发挥对法官的指引和拘束作用。因此未来协议编有必要具体规定协议解释的重要规则,具体而言:第一,系统全面地规定协议解释的方法。《协议法》第125条对协议的解释方法作出了规定,其基本解释方法涉及文义解释、体系解释、目的解释、习惯解释、依诚信原则解释等,但仍然缺少“按照通常的理解进行解释规则(plain-meaningrule)”,它又称为“避免荒唐解释的规则”,是指按照一般人的理解,对协议的文本进行解释。这是协议解释的最基本方法,而《协议法》第125条并没有对此作出规定,民法典协议编有必要对此做出规定。第二,具体规定协议解释的重要规则。例如,应当具体规定“尽量作有效解释规则(utresmagisvaleatguampreat)”,该规则也称为“促进协议有效原则(favorcontractus)”,这就是说,对协议的解释要以最大限度地促进协议的成立为解释方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