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新课标卷语文压轴卷_第1页
2023新课标卷语文压轴卷_第2页
2023新课标卷语文压轴卷_第3页
2023新课标卷语文压轴卷_第4页
2023新课标卷语文压轴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语文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魔幻现实主义这个名词,最早出现在20世纪30年代的欧洲。魔幻现实主义是通过“魔法”所产生的幻景来表达生活现实的一种创作方法。魔幻是工具,是途径,表现生活现实是目的。用魔幻的东西将现实隐去,展示给读者一个循环往复的、主观时间和客观时间相混合、主客观事物的空间失去界限的世界。20世纪中期,拉美小说作家们不再刻意模仿欧洲的某种流派,拘泥过去某种固定的文学模式,而是把注意力集中在拉美大陆的现实。拉丁美洲自然环境优美,资源丰富,地域辽阔,然而经济不发达,政治腐败,教育落后,人民还处于贫困之中。同欧洲和北美相比较,拉美作家的思想感情及民族自尊心受到深深的刺激,他们认识到帝国主义的压迫与侵略,军事独裁统治,反动落后的大庄园制和充斥城乡的贫困、愚昧,是阻碍拉美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因。他们通过小说这种文学形式来表达他们的这种认识,揭露拉美的现实,启迪人民的觉悟。他们认为小说创作在观念、表现手法和结构形式上必须来一次革命;要表现瑰丽多姿的拉美大自然和充满矛盾与冲突的社会现实,就必须认真发掘本大陆、本民族的传统意识、神话传统、民间故事、宗教习俗等一切可以表现民族意识的内容和形式,创立全新的拉美式的小说。小说创作继承发扬了拉美大陆古印第安各族文化的传统,极富民族特色,成为当代颇受人们关注的一种文学现象。40年代,魔幻现实主义的某些结构形式和表现手法尽管已经被拉美某些小说作家应用,但人们对它的认识还是朦胧的。魔幻现实主义文学作为拉丁美洲小说创作中的一个流派,真正成熟的标志是墨西哥作家胡安·鲁尔福的中篇小说《佩德罗·帕拉莫》。在结构上,作者打破了时间顺序和空间界限,时间顺序随意颠倒,出现了不少倒插笔,倒插笔中又出现倒插笔,一连串的倒插,中间又回到人物当初的对话。对这些倒插笔,作者并没做任何时间上的和空间上的衔接交待,全靠读者自己去理会。作者把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发生在不同人物身上的事件都放在同一个画面上来描写,从过去到现在,从现实到魔幻,从生前到死后,常常重叠在一起,在同一个场景中出现。60年代,拉丁美洲小说创作中魔幻现实主义形成热潮。以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的长篇小说《百年孤独》为标志,魔幻现实主义达到了十分完美的程度,拉美小说无论从思想内容还是艺术技巧都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形成了拉美自己的、具有世界意义的小说。70年代以来,拉丁美洲的小说作家在艺术技巧方面进行了多种多样的创新和探索,带有魔幻现实主义的特点或者类似这种特点的作品很多。近年来,拉丁美洲文学评论界趋向于认为:魔幻现实主义已经成为当代拉丁美洲文学小说创作的主要潮流。1.下列关于“魔幻现实主义”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A.用魔幻的东西将现实抛弃,展示给读者一个循环往复的、主观时间和客观时间相混合、主客观事物的空间失去界限的世界。B.40年代,尽管拉美某些小说作家已应用魔幻现实主义的某些结构形式和表现手法,但他们对它的认识还是朦胧的。C.魔幻现实主义文学作为拉丁美洲小说创作中的一个流派,真正成熟的标志是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的长篇小说《百年孤独》。D.魔幻现实主义这个名词,最早出现在20世纪30年代的欧洲;作为一种文学现象,它诞生于拉丁美洲。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认真发掘传统意识、神话传统、民间故事、宗教习俗等一切可以表现本民族意识的内容和形式有助于表现瑰丽多姿的拉美大自然和充满矛盾与冲突的社会现实。B.魔幻现实主义在文学美学意义上对民族文化重新认识与阐释,发掘其积极向上的文化内核。C.尽管作者在作品中做了时间上的和空间上的衔接交待,但由于复杂的倒插笔写法,颠倒的内容全靠读者自己去理会。D.在魔幻现实主义中,作者的根本目的是借助魔幻表现现实,而不是把魔幻当成现实来表现。3.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作为一种文学现象的魔幻现实主义是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和时代原因的。B.魔幻现实主义不是文学集团的产物,而是文学创作中的一种共同倾向,主要表现在小说领域。C.在写作技巧上,魔幻现实主义通过荒诞、怪异的描述手法,将现实夸张、变形,从而更深刻地描绘出某种现实状况。D.魔幻现实主义已经被拉丁美洲文学评论界一致认为是当代拉丁美洲文学小说创作的主要潮流。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纯仁,字尧夫,范文正公次子。资警悟,八岁,能讲所授书。以父任为太常寺太祝。中皇佑元年进士第,调知武进县,以远亲不赴;易长葛,又不往。仲淹曰:“汝昔日以远为言,今近矣,复何辞?”纯仁曰:“岂可重于禄食,而轻去父母邪?虽近,亦不能遂养焉。”仲俺没,始出仕,以著作佐郎知襄城县。兄纯佑有心疾,奉之如父,药膳居服,皆躬亲时节之。签书许州观察判官、知襄邑县。县有牧地,卫士牧马,以践民稼,纯仁捕一人杖之。牧地初不隶县,主者怒曰:“天子宿卫,令敢尔邪?”白其事于上,劾治甚急。纯仁言:“养兵出于税亩,若使暴民田而不得问,税安所出?”诏释之,且听牧地隶县。凡牧地隶县,自纯仁始。时旱久不雨,纯仁籍境内贾舟,谕之曰:“民将无食,尔所贩五谷,贮之佛寺,候食阙时吾为籴之。”众贾从命,所蓄十数万斛。至春,诸县皆饥,独境内民不知也。纯仁凡荐引人材,必以天下公议,其人不知自纯仁所出。或曰:“为宰相,岂可不牢笼天下士,使知出于门下?”纯仁曰:“但朝廷进用不失正人,何必知出于我邪?”纯仁性夷易宽简,不以声色加人,谊之所在,则挺然不少屈。自为布衣至宰相,廉俭如一,所得奉赐,皆以广义庄【注】;前后任子恩【注】,多先疏族。没之日,幼子、五孙犹未官。尝曰:“吾平生所学,得之忠恕二字,一生用不尽。以至立朝事君,接待僚友,亲睦宗族,未尝须臾离此也。”每戒子弟曰:“人虽至愚,责人则明;虽有聪明,恕己则昏。苟能以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不患不至圣贤地位也。”(节选自《宋史•范纯仁传》)【注】①义庄一说古时候的一种善举,捐赠人拿出一定的田地,其田租专用于慈善目的。②任子恩,朝廷荫补大官的子孙,又荫补是指因上辈有功而给予下辈入学任官的待遇。4.对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牧地初不隶县隶:属于B.白其事于上,劾治甚急急:着急C.纯仁籍境内贾舟籍:登记D.候食阙时吾为籴之阙:缺少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范纯仁富有仁爱之心的一组是(3分)()①岂可重于禄食,而轻去父母邪②药膳居服,皆躬亲时节之③若使暴民田而不得问,税安所出④其人不知自纯仁所出⑤前后任子恩,多先疏族⑥所得奉赐,皆以广义庄A.①②⑥B.①②⑤C.③④⑥D.③④⑤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范纯仁以远离双亲为理由不去赴任官职,直至父亲去世方才出仕。B.范纯仁认为朝廷军费是由田税所出,故惩治了毁损百姓庄稼的宫廷卫士。C.范纯仁依据公议荐举人才,也不要被举荐的人知晓感恩,只求朝廷所任用的是正直的人。D.范纯仁认为举贤应避亲,故至卒日,其幼子、五孙尚且未任一官之职。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岂可重于禄食,而轻去父母邪?虽近,亦不能遂养焉。(2)纯仁性夷易宽简,不以声色加人,谊之所在,则挺然不少屈。(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双调】水仙子•夜雨——徐再思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落灯花棋未收,叹新丰孤馆人留。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忧,都到心头。8.本曲多处叠用数量词,质朴而不失灵动,请就此简要分析其妙处。(5分)9.高适的《除夜作》:“旅馆寒灯烛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清人沈德潜评点本诗说“作故乡亲友思千里外人,愈有意味”,请结合高诗和沈德潜的评语,找出本诗中与其同样“有意味”的一句并作简要鉴赏。(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_______________,自其不变者而观之,_______________,而又何羡乎!(苏轼《赤壁赋》)(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_______________,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_______________。(周敦颐《爱莲说》)(3)土地平旷,_______________,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_______________,鸡犬相闻。(《桃花源记》)乙选考题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悠哉游哉文/[德国]海因里希·伯尔译/雷夏鸣在欧洲西海岸的一个码头,一个衣着寒伧的人躺在他的渔船里闭目养神。一位穿得很时髦的游客迅速把一卷新的彩色胶卷装进照相机,准备拍下面前这美妙的景色:蔚蓝的天空、碧绿的大海、雪白的浪花、黑色的渔艇、红色的渔帽。咔嚓!再来一下,咔嚓!德国人有句俗语:“好事成三。”为保险起见,再来个第三下,咔嚓!这清脆但又扰人的声响,把正在闭目养神的渔夫吵醒了。他睡眼惺忪地直起身来,开始找他的烟盒。还没等找到,热情的游客已经把一盒烟递到他跟前,虽说没插到他嘴里,但已放到了他的手上。咔嚓!这第四下“咔嚓”是打火机的响声。于是,殷勤的客套也就结束了。这过分的客套带来了一种尴尬的局面。游客操着一口本地话,想与渔夫攀谈攀谈来缓和一下气氛。“您今天准会捕到不少鱼。”渔夫摇摇头。“不过,听说今天的天气对捕鱼很有利。”渔夫点点头。游客激动起来了。显然,他很关注这个衣着寒伧的人的境况,对渔夫错失良机很是惋惜。“哦,身体不舒服?”渔夫终于从只是点头和摆头到开腔说话了。“我的身体挺好,”他说,“我从来没感到这么好!”他站起来,伸展了一下四肢,仿佛要显示一下自己的体魄是多么的强健。“我感到自己好极了!”游客的表情显得愈加困惑了,他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疑问,这疑问简直要使他的心都炸开了:“那么,为什么您不出海呢?”回答是干脆的:“早上我已经出过海了。”“捕的鱼多吗?”“不少,所以也就用不着再出海了。我的鱼篓里已经装了4只龙虾,还捕到差不多两打鲭鱼……”渔夫总算彻底打消了睡意,气氛也随之变得融洽了些。他安慰似地拍拍游客的肩膀。在他看来,游客的担忧虽说多余,却是深切的。“这些鱼,就是明天和后天也够我吃了。”为了使游客的心情轻松些,他又说:“抽一支我的烟吧?”“好,谢谢。”他们把烟放在嘴里,又响起了第五下“咔嚓”。游客摇着头,坐在船帮上,他放下手中的照相机,好腾出两只手来加强他的语气。“当然,我并不想多管闲事,”他说,“但是,试想一下,要是您今天第二次、第三次,甚至第四次出海,那您就会捕到3打、4打、5打,甚至l0打的鲭鱼。您不妨想想看。”渔夫点点头。“要是您,”游客接着说,“要是您不光今天,而且明天、后天,对了;每逢好天都两次、三次、甚至四次出海——您知道那会怎样?”渔夫摇摇头。“顶多一年,您就能买到一台发动机,两年内就可以再买一条船,三四年内您或许就能弄到一条小型机动渔船。用这两条船或者这条机动渔船您也就能捕到更多的鱼——有朝一日,您将会有两条机动渔船,您将会……”他兴奋得好一会儿说不出话来。“您将可以建一座小小的冷藏库,或者一座熏鱼厂,过一段时间再建一座海鱼腌制厂。您将驾驶着自己的直升飞机在空中盘旋,寻找更多的鱼群,并用无线电指挥您的机动渔船,到别人不能去的地方捕鱼。您还可以开一间鱼餐馆,用不着经过中间商就把龙虾出口到巴黎——然后……”兴奋又一次哽住了这位游客的喉咙。他摇着头,满心的惋惜把假期的愉快几乎一扫而光。他望着那徐徐而来的海潮和水中欢跳的小鱼。“然后,”他说,但是,激动再一次使他的话噎住了。渔夫拍着游客的脊背,就像拍着一个卡住了嗓子的孩子。“然后又怎样呢?”他轻声问道。“然后,”游客定了一下神。“然后,您就可以悠哉游哉地坐在码头上,在阳光下闭目养神,再不就眺望那浩瀚的大海。”“可是,现在我已经这样做了,”渔夫说,“我本来就悠哉游哉地在码头上闭目养神,只是您的‘咔嚓’声打扰了我。”显然,这位游客受到了启发,他若有所思地离开了。曾几何时他也认为,他今天工作为的是有朝一日不必再工作。此时,在他的心里,对这个衣着寒伧的渔夫已没有半点的同情,有的只是一点儿嫉妒。(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这篇小说以平和、真实的人物对话,描写了游客与渔夫之间的思想碰撞,情节起伏舒缓,但人物刻画近乎完美。B.小说善于运用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内心的情感,渔夫对游客的不满与不屑,就是通过渔夫“点点头”、“摇摇头”等细节表现出来的。C.“这些鱼,就是明天和后天也够我吃了”,从渔夫的此句话中,可以推知他过着一个人的生活。D.游客一开始之所以同情渔夫,是因为渔夫衣着寒伧。E.小说多次出现“咔嚓”,在海岸上能够听见如此细微的声音,足见码头的宁静。(2)小说开头两段就用“寒伧”、“时髦”来分别形容渔夫和游客,这样写的意图是什么?文章以“此时,在他的心里,对这个衣着寒伧的渔夫已没有半点的同情,有的只是一点儿嫉妒”结尾,如何理解这句话?请简要分析。(6分)(3)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渔夫的“悠哉游哉”?请简要概括。(6分)(4)有人认为,人生就是在转圈,忙碌了一辈子才发现我们要找的终点就是起点。面对人生,“拼命三郎”是一种态度,“怡然自得”也是一种态度。就两种生活方式,谈谈你的见解。(8分)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浙大保姆—竺可桢在任校长之前和之后,竺可桢一直是以气象学者为人所知。因此,1936年受命担任浙江大学校长,被视为他人生路上一次意外的拐弯,而且“一出手,就如此漂亮”。这位校长,身材瘦削,举止优雅,戴一副圆圆的眼镜,看上去有点像苦行僧。但他留给人们的印象,却是“温厚光辉”的。教授费巩,极有才子气,一度对竺可桢不满,开教务会时,当面冷嘲热讽:“我们的竺校长是学气象的,只会看天,不会看人。”竺可桢却微笑不语。后来,竺可桢不顾“只有党员才能担任训导长”的规定,认定费巩“资格极好,于学问、道德、才能为学生钦仰而能教课”,照样请他做训导处长。这名校长,曾在新年之夜,全家吃霉米,却把自己的工资分给教员们。难怪当时的数学教授苏步青,提到竺可桢时反复念叨:“他真是把教授当宝贝儿,当宝贝儿啊。”这正如竺可桢在就任声明中所言。他认为,教授是大学的灵魂,“一个大学学风的优劣,全视教授人选为转移。假使大学里有许多教授,以研究学问为毕生事业,以培育后进为无上职责,自然会养成良好的学风,不断地培植出来博学敦行的学者。”结果,在他手下的人虽然大多性格独特,气度不同,却都对竺可桢服服帖帖。有人认为,这是因为“他的人品一如他老家绍兴的白墙黑瓦,一派日月山川般的磊落明静”。也有人认为,这得益于他作为科学家所强调的“只问是非”的科学精神。他告诫学生必须有“明辨是非、静观得失、缜密思虑、不肯盲从”的习惯,反对学生参加任何党派之争,也不主张各种政治派别在学校活动。他对左派学生组织的“学潮”十分反感,多次公开表示反对,认为学生的首要任务是读书。不过,有一次,学生不顾学校阻拦,冲上街头游行。面对军警们荷枪实弹,竺可桢举起小旗,走在游行队伍的最前列。虽然他不赞成学生的行为,但“既然年轻人上了街,我就要保护他们的安全”。一旦有学生被捕,他总是极力营救,一定要到狱中看望他们;如果学生受审,他也一定要到庭旁听。早在1936年的9月18日,竺可桢在对学生讲话时,就把浙大精神概括为“诚”和“勤”两个字。1938年11月,在一次校务会议上,竺可桢正式提议将“求是”定为浙大校训。在这三条中,竺可桢又特别强调第一条,他说:“科学精神是什么?科学精神就是‘只问是非,不计利害’。这就是说只求真理,不管个人的利害。有了这种科学的精神,然后才能够有科学的存在。”他明确地提出大学教育的目标:“决不仅仅是造就多少专家如工程师医生之类,而尤在乎养成公忠坚毅,能担当大任,主持风尚,转移国运的领导人才。”而“唯有求真理心切,才能成为大仁大勇,肯为真理而牺牲身家性命。”“凡是有真知灼见的人,无论社会如何腐化,政治如何不良,他必独行其是。”国难当头,匹夫有责,大学生应发扬先哲为真理而斗争的精神,赴汤蹈火,在所不辞。他在和新生谈话时提醒大家:“诸位在校,有两个问题应该自己问问,第一,到浙大来做什么?第二,将来毕业后做什么样的人?”在竺可桢看来,当时大学培养出来的人才应该是能“转移国运的领导人才”,要能担负起“拯救中华”的重任。竺可桢教育思想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在于此。浙江大学迁址途中,每到一地,即结茅架竹,搭屋建棚,图书仪器一箱箱开出来,按时开课。学生黎明即起,朝阳之下,漫山遍野,朗诵默读。尽管当时物质条件极其贫苦,但这段时间,成为许多学生一生最难忘的时光。而当时的竺可桢,总是以高尚的道德鼓舞学生。他的一名学生年迈时接受记者采访,有些陶醉地回忆这位老校长的话,“好似杏花疏影里响起的笛声,那样嘹亮与悠扬,将日月星辰都打开了”。到竺可桢60岁时,浙江大学的学生送来锦旗,上写:“浙大保姆。”(摘编自《竺可桢•浙大保姆》)(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由竺可桢走上街头保护学生安全,到狱中看望学生,以及到庭旁听这些事迹并不表示他支持学生的游行行为,但可以充分体现出竺可桢尊重和爱护青年的情怀。B.因为竺可桢不主张各种政治派别在学校活动,所以他反对学生参加任何党派之争。C.闻名的浙大校训“诚”和“勤”起源于学校的一次校务会议。D.当竺可桢的一名学生年迈时接受记者采访时,他将当初迁址途中学生们黎明即起后的朗读声比作“笛声”,嘹亮而悠扬。E.本文通过对“浙大保姆”竺可桢相关事迹的描述,表现了一位伟大的教育家的博大胸襟以及甘为人梯、实事求是、爱护青年的精神。(2)面对教授费巩的冷嘲热讽,竺可桢却微笑不语,后来又不顾规定,照样请费巩做训导处长,他为什么要这样做?请简要分析。(6分)(3)从文章中可以看出竺可桢的哪些教育思想?请简要概括。(6分)(4)到竺可桢60岁时,浙江大学的学生送来锦旗,上写:“浙大保姆。”依据传记内容,探究文中哪一方面已经体现了竺可桢的“保姆”襟怀。请简要论述。(8分)第Ⅱ卷表达题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13.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妈妈见儿子这么热爱文学,因势利导,使他有了人生的第一梦想,长大了也当作家。B.没想到他表面这样恭恭敬敬,背地里却含沙射影,这种人实在可怕。C.做官需好大喜功,如若一味稳扎稳打,恐怕难有出头之日,他如是说。D.自从被上级提拔为项目经理,他就开始变得狂妄至极,甚至大义灭亲,竟将自己的糟糠之妻蹂躏致死。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提出了八年来第一次降低经济增速的目标,目的是为了与“十二五”规划目标逐步衔接。B.“大黄鸭”造访香港,不但香港人掀起了一股前所未有的热情,无数大陆粉丝也蜂拥而至。C.要想写出影响社会的深刻文章来,就必须学习。D.从中国在航空领域的崛起中可以看到,在构建太空空间平等新秩序当中,中国角色不可替代。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花木中以叶取胜者,芭蕉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且不说那雨打芭蕉之状,会让那游子、离人、闺妇不忍睹闻,即使风过芭蕉,蕉叶相擦之声,也会被疑作雨声、秋声,唤起他们的万般愁绪。①但此举只合春风得意之人使用②盖因芭蕉最能挑起人的各种愁情③尤以雨打芭蕉之情景为甚④蕉叶碧绿宽阔,植一株于窗前,可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