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格列奈临床应用_第1页
瑞格列奈临床应用_第2页
瑞格列奈临床应用_第3页
瑞格列奈临床应用_第4页
瑞格列奈临床应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瑞格列奈临床应用第1页/共86页药代动力学特点模拟生理性胰岛素分泌重塑一相胰岛素分泌第2页/共86页诺和龙与其他促泌剂对胰岛素分泌模式改善比较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05年6月第21卷第3期第3页/共86页

目的和方法目的:比较不同促泌剂对胰岛素分泌的影响

1诺和龙0.5mg;2格列吡嗪速释片5mg;3格列吡嗪控释片5mg 4格列本脲2.5mg方法:6名健康对照和10名2型糖尿病患者,HbA1c≤7.5%,BMI≤25kg/m2;每种药物间隔7-12天洗脱期评估胰岛素分泌方法-IVGTT指标-胰岛素分泌曲线下面积(AUC) AUC0-19min代表1相分泌;AUC19-180min代表2相分泌;AUC0-180min代表分泌总量第4页/共86页

结果:胰岛素健康对照组糖尿病组第5页/共86页结果:与安慰剂比较胰岛素增长对照组AUC增长%糖尿病组AUC增长%0-19min19-180min0-180min0-19min19-180min0-180min诺和龙36.45*35.626.31*31.76*15.6218.38*格列吡嗪速释片16.5052.48*38.71*2.321.91*18.94*格列吡嗪控释片14.4339.79*29.60*1.3226.65*22.31*格列本脲3.9056.31*35.93*1.0237.21*31.47**与安慰剂比较P<0.05第6页/共86页

结论瑞格列奈以促进胰岛素一相分泌为主2型糖尿病患者接受瑞格列奈治疗后,一相胰岛素水平与健康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在一定程度上能恢复患者缺失的胰岛一相分泌功能格列吡嗪对胰岛素一相和二相分泌皆有促进作用,且控释片和速释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格列本脲以促进2相分泌为主第7页/共86页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分泌及餐后血糖控制

-瑞格列奈VS格列美脲MRRizzo,MBarbieri,RGrella,NPassariello,MBarone,GPaolissoDiabetesMetab2004;30:81-89.第8页/共86页研究目的与设计目的:比较瑞格列奈与格列美脲对葡萄糖和进餐诱发的胰岛素分泌和餐后血糖波动的影响14名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的开放、随机交叉研究瑞格列奈1mgbid格列美脲2mg/d(4周)(4周)于每个治疗期末进行进餐试验和高葡萄糖钳夹试验瑞格列奈1mgbid格列美脲2mg/d2周低热量饮食入选期2周清洗期第9页/共86页研究结果

瑞格列奈P格列美脲第一相胰岛素(pmol/L)129.11±23.60.010106.84±18.6第二相胰岛素(pmol/L)189.42±34.40.003144.21±37.3稳态胰岛素(pmol/L)177.94±33.70.002131.68±37.3第一相C肽(nmol/L)2.8±0.50.212.5±0.5第二相C肽(nmol/L)4.1±0.50.0213.5±0.5稳态C肽(nmol/L)4.0±0.40.0063.4±0.5SI钳夹mg×Kg×60’/µU/mL4±1.10.0463.2±0.9第10页/共86页瑞格列奈的早相胰岛素分泌达峰更快,

餐后血糖控制显著优于格列美脲MRRizzoetal.DiabetesMetab2004;30:81-89.

进餐试验结果第11页/共86页总结在高糖钳夹研究中,诺和龙治疗的患者一相及二相胰岛素分泌均显著优于格列美脲在进餐试验中,瑞格列奈组对于餐后血糖的控制显著优于格列美脲第12页/共86页2型糖尿病患者瑞格列奈和二甲双胍联合应用可增加早期及晚期时相胰岛素分泌和胰岛素敏感性N.N.Rudovich,M.G.LeyckDieken,H.Rochlita,A.F.H.PfeifferExpClinEndocrinolDiabetes2004,112:395-400第13页/共86页研究目的评价瑞格列奈在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分泌模式评估瑞格列奈与二甲双胍合用对胰岛素敏感性的作用第14页/共86页病人基线特征11位2型糖尿病患者,曾经过饮食和口服降糖药物治疗性别(男/女) 1/10年龄(年) 57.91(42-66)体重(公斤) 96.7(63-135.2)体重指数(kg/m2) 32.19(23.4-45)糖尿病病程(年) 8.2(0.2-15)HbA1c(%) 7.6(6.1-10)第15页/共86页研究方法固定剂量,安慰剂对照,交叉研究瑞格列奈1mgtid+二甲双胍850mgtid瑞格列奈1mgtid+二甲双胍850mgtid安慰剂+二甲双胍850mgtid安慰剂+二甲双胍850mgtid(1周)(1周)于第一周末及第二周末进行高葡萄糖和高胰岛素,正常葡萄糖钳夹第16页/共86页高糖钳夹实验静脉葡萄糖注射进行3小时高葡萄糖钳夹血葡萄糖浓度钳夹在11.1mmol/L输注葡萄糖前30分钟及开始钳夹后60分钟给予1mg瑞格列奈或1mg安慰剂第17页/共86页诺和龙刺激胰岛素早期和晚期时相分泌胰岛素早期时相分泌(AUC0-10分)胰岛素晚期时相分泌(AUC25-180分)服药服药第18页/共86页正糖钳夹持续输注人胰岛素引起高胰岛素血症调整输注葡萄糖,将血糖浓度维持在4.5mmol/L左右3小时开始输注胰岛素前30分钟及开始钳夹后60分钟给予1mg瑞格列奈或1mg安慰剂口服第19页/共86页

诺和龙在空腹高血糖下刺激β细胞分泌

诺和龙组的给药后血清C肽浓度服药服药第20页/共86页诺和龙的亲β细胞作用依赖于实际血葡萄糖浓度

C肽浓度进行性下降,诺和龙的亲β细胞作用依赖于实际血葡萄糖浓度服药服药第21页/共86页诺和龙与二甲双胍合用改善胰岛素敏感性瑞格列奈与二甲双胍合用使胰岛素敏感性(ISI)提高35%第22页/共86页总结诺和龙可以刺激胰岛素早期和晚期时相分泌诺和龙的亲β细胞作用是依赖于实际血葡萄糖浓度诺和龙与二甲双胍合用提高胰岛素敏感性第23页/共86页与格列苯脲相比

-瑞格列奈可使高糖刺激后的葡萄糖水平 和β细胞分泌下降更快EvertienJ.,Abbink,PieterS.,VanDerWal,C.G.J.(Fred)Sweep,PaulSmits,CeesJ.Tack1DiabetesMetabResRev2004,20:466-471.第24页/共86页研究目的与设计目的比较瑞格列奈和格列苯脲在2型糖尿病患者葡萄糖刺激后对血糖水平,胰岛素,胰岛素原和C肽分泌特点的影响单中心、随机、交叉研究12例应用至磺脲类药物次最大剂量的2型糖尿病患者第一个治疗阶段:3周口服瑞格列奈治疗(1.0或2.0mgtid)第二个治疗阶段:3周口服格列苯脲治疗(2.5-5.0mgbid)每个治疗阶段后进行高糖钳夹试验第25页/共86页研究设计12名应用至最大剂量磺脲类药物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单中心、随机交叉研究HbA1c≤8%瑞格列奈1.0-2.0mgbid格列苯脲2.5-5mgbid(3周)(3周)于每个治疗期末进行高葡萄糖钳夹试验2周低热量饮食入选期瑞格列奈1.0-2.0mgbid格列苯脲2.5-5mgbid第26页/共86页高糖钳夹输注胰岛素将血糖水平降至5.0mmol/L,持续45分钟高糖钳夹试验开始前30分钟服用格列苯脲,5分钟服用瑞格列奈持续静脉注射葡萄糖开始高糖钳夹试验,将血葡萄糖维持在12mmol/L,60分钟停止输注葡萄糖,观察接下来的4小时期(t=60-t=300分)的葡萄糖,胰岛素,胰岛素原和C肽浓度第27页/共86页高糖刺激后的葡萄糖浓度瑞格列奈与格列苯脲相比,葡萄糖浓度下降更快1小时2小时3小时4小时高糖钳夹结束:瑞格列奈组:格列苯脲组第28页/共86页高糖刺激后的葡萄糖浓度瑞格列奈组高糖钳夹结束约150分钟后平均葡萄糖浓度降至5mmol/L,而格列苯脲组则大约需要190分钟瑞格列奈治疗后观察期的第一和第二个小时,平均葡萄糖浓度明显低于格列苯脲组第29页/共86页在第三和第四小时,瑞格列奈比格列苯脲明显下降更低高糖刺激后的胰岛素浓度黑圈:格列苯脲组白圈:瑞格列奈组1小时2小时3小时4小时高糖钳夹结束第30页/共86页高糖刺激后的胰岛素原和C肽浓度瑞格列奈治疗后胰岛素原和C肽浓度有更快的下降趋势1小时2小时3小时4小时1小时2小时3小时4小时:瑞格列奈组:格列苯脲组第31页/共86页总结在葡萄糖刺激后瑞格列奈治疗比格列苯脲血浆葡萄糖水平和胰岛素浓度下降更快胰岛素原和C肽分泌也趋于下降更快瑞格列奈对β细胞作用的快速起效和短时作用特点相一致较短的药理学作用能否推迟β细胞衰竭?需要比较两药继发失效率的长期研究的支持第32页/共86页药代动力学特点疗效部分安全性改善心血管并发症危险因素剂量与用法第33页/共86页诺和龙®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的调节其临床效果及对患者生活方式的影响InternationalJournalofObesity24(Suppl):S38-44,2000第34页/共86页试验目的及方法试验目的-诺和龙®的临床疗效-患者对诺和龙®的耐受性试验方法-非对照性、前瞻性试验-日常临床工作中进行-1256名德国医生研究了5985名患者-平均追踪46天-参数:HbAlc,FBG,PrePBG,PostPBG,体重-患者写调查问卷InternationalJournalofObesity24(Suppl):S38-44,2000第35页/共86页患者基本信息InternationalJournalofObesity24(Suppl):S38-44,2000患者%204060未治疗饮食治疗OHAn=754n=1337n=3802n=7780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磺脲类双胍类64%的患者以前使用OHA治疗,主要使用格列苯脲胰岛素±OHA第36页/共86页诺和龙®的疗效与基线的比较InternationalJournalofObesity24(Suppl):S38-44,2000–4.5–4.0–3.5–3.0–2.5–2.0–1.5–1.0–0.5HbA1c(%)FPG(mmol/L)PPG(mmol/L)全部患者未用OHA的患者已开始OHA治疗的患者第37页/共86页诺和龙®可以提供灵活的生活方式

德国大型临床研究InternationalJournalofObesity24(Suppl):S38-44,200077.2%的患者认为使用诺和龙®

后,不用再担心进餐时间延误。40.2%的患者认为使用诺和龙®

后,他们可以有机会改变饮食习惯。4035302520151050%*OHA联合治疗组未接受过治疗组OHA转换组磺脲类转换组总体试验前试验后*感觉遵循规律进餐是一种限制的患者的%第38页/共86页研究结论InternationalJournalofObesity24(Suppl):S38-44,2000诺和龙®

能明显改善血糖调控诺和龙®

减少低血糖的发生率诺和龙®

不会引起体重增加,对肥胖、非肥胖患者均有明显疗效诺和龙®

提供灵活的生活方式,94.1%的患者在研究结束之后愿意继续使用诺和龙®

诺和龙®

进餐时服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并且患者对之有较好的耐受性第39页/共86页试验设计所有服用二甲双胍的患者分为三组继续使用二甲双胍(n27)转用瑞格列奈(n29)联合应用二甲双胍和瑞格列奈(n27)治疗三个月诺和龙®与双胍类药物联合应用

效果显著第40页/共86页诺和龙®与双胍类药物联合应用效果显著MosesRetal,DiabetesCare,1999对HbA1c的作用效果-1.6-1.4-1.2-1-0.8-0.6-0.4-0.20HbA1c(%)*p=0.0016瑞格列奈二甲双胍瑞格列奈+二甲双胍第41页/共86页瑞格列奈与吡格列酮联合治疗效果显著应用瑞格列奈/吡格列酮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比单用任一药物更有效L.Jovanovicetal.DiabetesResearchandClinicalPractice2004;63:127–134.第42页/共86页瑞格列奈与那格列奈单药治疗疗效比较试验目的比较使用瑞格列奈或那格列奈单药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试验设计16周的随机,开放,平行对照的多中心临床研究入组的患者以往使用单纯饮食及运动治疗3个月以上(n=150)7%<HbA1c≤12%剂量瑞格列奈组:0.5mg/餐,最大剂量4mg/餐(n=76)那格列奈组:60mg/餐,最大剂量120mg/餐(n=74)DIABETESCARE,VOLUME27,NUMBER6,JUNE2004第43页/共86页单用瑞格列奈在血糖控制方面

明显优于那格列奈DIABETESCARE,VOLUME27,NUMBER6,JUNE2004第44页/共86页平均8点自测血糖

–瑞格列奈组所有点位较那格列奈组显著降低DIABETESCARE,VOLUME27,NUMBER6,JUNE2004第45页/共86页瑞格列奈组只有少数患者使用至最大剂量77%接受那格列奈治疗的患者已使用至推荐的最大剂量即360mg/天,瑞格列奈组只有12%的患者使用至最大剂量16mg/天77%12%达至最大剂量患者的比例(%)经16周治疗后第46页/共86页瑞格列奈与那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

的疗效比较

试验目的比较瑞格列奈与那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在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试验设计随机、对照、多中心研究192名2型糖尿病患者7%<HbA1c≤12%追踪16周DIABETESCARE,VOLUME26,NUMBER7,JULY2003第47页/共86页瑞格列奈+二甲双胍基线瑞格列奈+二甲双胍治疗后那格列奈+二甲双胍基线HbA1c7.12468101214HbA1c(%)那格列奈+二甲双胍治疗后FBG**50100150200250mg/dl8.48.27.5瑞+胍那+胍瑞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的疗效优于那格列奈DIABETESCARE,VOLUME26,NUMBER7,JULY2003治疗前后比较

瑞+胍那+胍第48页/共86页组间比较:HbA1c下降:-1.28%vs.-0.67%,p<0.001FPG下降:-39mg/dlvs.-21mg/dl,p=0.002瑞格列奈组FPG下降>40mg/dl的患者数比那格列奈组多22%早餐前、午餐前和凌晨2点自测血糖,瑞格列奈组明显低于那格列奈组平均瑞格列奈用量为5mg/天,那格列奈为360mg/天(那格列奈的最高剂量)瑞格列奈与那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

的疗效比较DIABETESCARE,VOLUME26,NUMBER7,JULY2003第49页/共86页研究目的在口服药物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比较瑞格列奈与磺脲类药物联合夜间NPH胰岛素的疗效研究方法58例患者随机分为瑞格列奈Rep+NPH组(n=40)和磺脲类药物SU+NPH组(n=18)52例患者完成该研究疗程共16周(调整期4周)比较口服药物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瑞格列奈与磺脲类联合夜间NPH胰岛素的疗效Ref:Poster62,2003ADA第50页/共86页HbA1c(%)FPG(mmol/L)在口服降糖药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瑞格列奈与夜间NPH胰岛素联合使用疗效优于磺脲类药物与后者的联合REP+NPHSU+NPH0-1-2-3-41.00.33.12.8与基线值变化的比较研究结果Ref:Poster62,2003ADA第51页/共86页药代动力学特点疗效部分安全性改善心血管并发症危险因素剂量与用法第52页/共86页低血糖的发生

德国大型临床研究仅发生49人次低血糖事件(<1%的患者)5名患者需要协助0.6%为轻度低血糖;0.07%为中度低血糖;0.08%为重度低血糖无任何后遗症害怕发生低血糖的患者数从38%降低至10%InternationalJournalofObesity24(Suppl):S38-44,2000第53页/共86页诺和龙®比磺脲类药物的严重低血糖发生率低2.8倍Metaanalysisbasedon4oneyearcomparative,doubleblindstudies*诺和龙®vs.磺脲类:p<0.0300.511.522.533.54诺和龙®

格列苯脲格列齐特格列吡嗪磺脲类

联合用药*低血糖发生率%KristensenJSetal.Diabetologia1999.第54页/共86页EurJClinPharmacol(2001)57:147-152诺和龙®安全性-肾功能不全时可

安全使用92%

经粪胆途径排出,不加重肾脏负担,无因肾功能不全引起的药物蓄积欧洲药物评审委员会去除了诺和龙®

“肾功能不全”的药物禁忌症,使诺和龙®成为“肾功能不全”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首选用药第55页/共86页多国诺和龙®肾脏研究于3个国家的32个中心进行的瑞格列奈疗效和安全性研究281名2型糖尿病患者完成了研究,其中肾功能正常151例,不同程度肾功能不全共130例。既往使用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治疗1年以上给予瑞格列奈治疗,4周剂量调整期,3个月维持期,血糖控制:FPG:4.4~6.1mmol/LChristophHasslacher.DiabetesCare,2003(3),886-891第56页/共86页结论:在不同程度肾功能损害的患者,使用瑞格列奈,不显著增加低血糖发生率(其中正常、轻度、中度、重度损害的低血糖发生率统计学上没有显著差异)多国诺和龙®肾脏研究-结果低血糖发生率(每周发生的患者%)正常轻度损害中度损害重度损害极重度损害ChristophHasslacher.DiabetesCare,2003(3),886-891正常,肌酐清除率大于80;轻度损害:肌酐清除率60-80;中度损害:肌酐清除率:40-60;重度:20-40;极重度:小于20第57页/共86页肝功能不全患者可以考虑选用诺和龙®对于中重度肝功能[慢性肝病导致中重度肝损害时(Child-Pugh分级B或C<11分,咖啡因清除率<0.8ml/min/kg和肝硬化)]不全的患者: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诺和龙引起的肝脏损害的报道诺和龙Cmax升高,Tmax变化不显著药效学及安全性与正常人无显著差异JClinPharm2000;67(1):7-15.第58页/共86页药代动力学特点疗效部分安全性改善心血管并发症危险因素剂量与用法第59页/共86页瑞格列奈对2型糖尿病氧化应激的作用TsvetalinaTankova,DragomirKoev,LiliaDakovska,GeorgiKirilovDiabetesResearchandClinicalPractice59(2003)43-49第60页/共86页试验背景目的:评价瑞格列奈对2型糖尿病胰岛素分泌和氧化应激的作用。试验设计:为期2个月的随机、对照、开放试验患者入组情况:在研究前采用饮食或以稳定剂量的二甲双胍治疗至少6个月,HbA1c7-10%,餐后血糖大于8.0mmol/L分组:健康对照;瑞格列奈(瑞格列奈、瑞格列奈+二甲双胍)治疗组;对照组(饮食治疗、二甲双胍)剂量调整:瑞格列奈开始剂量为每次餐前0.5mg,每日3次,于第10天和第1个月结束时根据血糖控制情况调整。当餐后2小时血糖达不到8.0mmol/L的目标值时则增加剂量。DiabetesResearchandClinicalPractice59(2003)43-49第61页/共86页抗氧化应激指标在两组的变化各项抗氧化应激指标在所有糖尿病患者均较正常对照有显著提高(μgH2O2/ml/min)(U/L)DiabetesResearchandClinicalPractice59(2003)43-49第62页/共86页试验结果——瑞格列奈显著增加总血清抗氧化物含量和血清SOD活性(μgH2O2/ml/min)(U/L)瑞格列奈对氧化应激指标具有有益的作用——显著改善总血清抗氧化物含量和血清SOD活性,而通过饮食控制或二甲双胍治疗的对照组变化无显著性,瑞格列萘治疗组和对照组间差异显著(P<0.002)。DiabetesResearchandClinicalPractice59(2003)43-49*P<0.05组内比较**第63页/共86页结论瑞格列奈对氧化应激指标具有有益的作用—显著改善总血清抗氧化物含量和血清SOD活性DiabetesResearchandClinicalPractice59(2003)43-49第64页/共86页使用诺和龙提高血管反应性研究既往研究已经证实内皮细胞功能紊乱在糖尿病患者的死亡中起着重要作用,而餐后高血糖的过氧化效应可有力地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研究目的评价短效的瑞格列奈及长效的格列本脲对2型糖尿病患者内皮细胞功能的可能影响ManzellaD.etal.DiabetesCare2005;28(2):366-371.第65页/共86页研究设计研究设计16名接受饮食治疗但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为期4个月的随机、交叉、平行组试验

瑞格列奈(1mg,每天2次)瑞格列奈(1mg,每天2次)

8周 8周

格列本脲(5mg,每天2次)格列本脲(5mg,每天2次)

监测血样并进行血管反应性试验交叉ManzellaD.etal.DiabetesCare2005;28(2):366-371.第66页/共86页诺和龙治疗后可改善氧化应激参数基线P(瑞格列奈Vs基线)瑞格列奈P

(瑞格列奈Vs优降糖)P(瑞格列奈Vs优降糖)n161616年龄(岁)64.8±7.9性别(男/女)9/7TEAC(mmol/l)1.5±0.20.0012.7±0.10.0011.8±0.3TBARS(nmolMDA/ml血浆)0.66±0.060.0010.36±0.030.0010.59±0.02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瑞格列奈明显提高血浆抗氧化能力(TEAC),并相应导致血浆TBARS浓度降低,而优降糖无此效应服用瑞格列奈后,餐后2小时血糖水平的改变与血浆TEAC及TBARS的改变显著相关ManzellaD.etal.DiabetesCare2005;28(2):366-371.第67页/共86页诺和龙治疗后的心血管系统特点基线P(瑞格列奈Vs基线)瑞格列奈P(瑞格列奈Vs优降糖)优降糖n161616舒张压(mmHg)83±2NS82±3NS82±3收缩压(mmHg)130±5NS130±4NS133±6直径的改变(%)6.4±10.0018.9±0.40.0016.8±0.7血流改变(%)5±10.0036.3±1.10.0035.1±0.9给予l-NMMA后直径改变(%)5.3±1.4NS6.5±1.1NS6.7±1.1给予l-NMMA后血流改变(%)5.5±1.1NS5.7±1NS5.7±1.2给予TEA后直径的改变(%)6.3±1.20.037.8±0.50.046.5±1.3给予TEA后血流的改变(%)4.8±10.055.9±0.50.055±0.8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ManzellaD.etal.DiabetesCare2005;28(2):366-371.第68页/共86页诺和龙治疗后心血管系统特点总结瑞格列奈及优降糖不影响收缩或舒张压服用瑞格列奈(而非优降糖)血管直径及血流变化量明显增加,显示上臂血管反应性增高给予l-NMMA后,瑞格列奈组对血管直径及血流的变化量均无显著差异TEA灌注轻微削弱瑞格列奈与血管内皮功能改善这一有益效应ManzellaD.etal.DiabetesCare2005;28(2):366-371.第69页/共86页使用诺和龙提高血管反应性-结论使用瑞格列奈对餐后血糖波动的严密控制,可以提高内皮细胞的功能,降低氧化应激,并进而减少2型糖尿病患者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使用瑞格列奈后血管直径及血流量随PPG降低变化显著,其相关性依赖于TBARS及TEAC的水平瑞格列奈的作用主要是通过NO介导的,KCa通道阻断剂(TEA)不能阻断瑞格列奈的扩张血管及增加血流效应ManzellaD.etal.DiabetesCare2005;28(2):366-371.第70页/共86页瑞格列奈具有抗氧化应激的作用

-在糖尿病兔中的研究AnnaGumieniczekDiabetesResearchandClinicalPractice68(2005)89–95第71页/共86页实验背景目的评价瑞格列奈在糖尿病兔中的抗氧化作用实验设计兔子分为4组:对照组,没有接受瑞格列奈治疗的糖尿病对照组,接受瑞格列奈治疗的对照组和接受瑞格列奈治疗的糖尿病组每周测量血糖和体重在治疗4与8周后(每日瑞格列奈0.3mg/kg),监测谷光苷肽(GSH),谷胱苷肽过氧化物酶(GSH-Px),谷胱苷肽还原酶类(GSSG-R)与proteincarbonylgroups(PCG)DiabetesResearchandClinicalPractice68(2005)89–95第72页/共86页抗氧化指标谷胱苷肽(GSH)对抗ROS,清除自由基,减少H2O2

谷胱苷肽过氧化物酶(GSH-Px)清除H2O2

和脂过氧化物,有辅助催化活性碳酰蛋白类(PCG)在严重氧化应激下,自由基产生引致蛋白质变构,碳酰族是氧化变构的标志物AnnaGumieniczek.DiabetesResandClinPractice2005;68:89–95.第73页/共86页瑞格列奈不影响糖尿病兔的血糖浓度血糖(mmol/L)开始结束4周26.4±1.224.0±2.38周23.6±1.921.2±2.5接受瑞格列奈糖尿病组AnnaGumieniczek.DiabetesResandClinPractice2005;68:89–95.第74页/共86页谷胱苷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GSH-Px活性(mU/mg

蛋白)对照组糖尿病对照组接受瑞格列奈糖尿病组肝脏4周203.1±1.9181.0±5.4*201.6±8.98周240.9±18.8187.4±6.6*262.7±17.6§肾脏4周111.6±3.9130.6±8.7116.7±2.58周119.1±2.0111.8±3.8134.9±5.6§*p<0.05与对照组相比较§p<0.05与糖尿病对照组相比较AnnaGumieniczek.DiabetesResandClinPractice2005;68:89–95.第75页/共86页谷胱苷肽还原酶(GSSG-R)活性GSSG-PL活性(mU/mg

蛋白)对照组糖尿病对照组接受瑞格列奈糖尿病组肝脏4周17.2±1.214.1±0.4*14.1±0.1*8周16.3±0.814.4±1.015.8±0.2肾脏4周32.4±1.520.6±1.6*45.5±2.0*,§8周36.3±0.323.6±0.6*41.1±0.7*,§*p<0.05与对照组相比较§p<0.05与糖尿病对照组相比较AnnaGumieniczek.DiabetesResandClinPractice2005;68:89–95.第76页/共86页谷胱苷肽(GSH)水平GSH水平(nmol/mg

蛋白)对照组糖尿病对照组接受瑞格列奈糖尿病组肝脏4周49.0±1.633.7±0.4*40.4±1.4*§8周41.2±0.737.7±1.0*35.3±0.4*肾脏4周23.2±0.916.6±0.5*27.0±0.8*§8周23.2±0.617.9±0.5*26.8±0.9*§*p<0.05与对照组相比较§p<0.05与糖尿病对照组相比较AnnaGumieniczek.DiabetesResandClinPractice2005;68:89–95.第77页/共86页碳酰蛋白类(PCG)水平PCG活性(nmol/mg

蛋白)对照组糖尿病对照组接受瑞格列奈糖尿病组肝脏4周0.16±0.030.58±0.02*0.62±0.03*8周0.16±0.030.64±0.04*0.68±0.04*肾脏4周0.1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