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纪年代课件_第1页
第四纪年代课件_第2页
第四纪年代课件_第3页
第四纪年代课件_第4页
第四纪年代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地貌学及第四纪地质学第十一章测定地质年代的具体方法很多,可以分为两类,一是相对地质年代;二是绝对地质年代,又称同位素地质年代。相对地质年代是通过除了用同位素方法以外的各种手段,人为地按照一定标准尺度建立起来的不同地层的先后序列。它只能说明年代的新老序列而不能确切地指出这些地层形成或地质事件发生的具体时间。在地质年代表上则以代、纪、世表示。决定相对年代的方法很多,主要有下列三种叠覆律(Lawofsuperposition)斯台诺(NicolausSteno)1669年在任何沉积地层(包括喷出岩)的层序中,当其没有被后期的运动所逆掩或倒转时,最年轻的地层应位于层序的顶部,而最老的地层位于层序的基底。较老的地层之上连续覆盖着逐渐年轻的地层。生物群组合律(Lawoffaunalassemblages)相同的有机物(动物群或植物群)化石组合表示保存它们的岩石的地质时代相同。同位素地质年代是通过不同的物理和化学方除将地层中某一种天然放射性同位素提取出来并根据其放射性随时间作指数的衰变规律,或由于其衰变时所放出的射线对周围物质作用所产生的效应来测量地质年龄的方法。它是以平均太阳日——年为单位所表示的某一地质事件的具体时间。它有具体的和定量的时标概念。所测年龄数值即表示岩矿或地质历史事件发生,延续及消亡等各个时期的年龄数值。测量方法1.根据放射性同位素衰变规律来测定年龄的方法通过测量样品中某种同位素含量与其衰变后的最终产物(稳定同位素)含量比来测定年龄的方法。如铀-铅法、钾—氩法、铷-锶法等。所测量的年龄比较老。通过测量某种同位素在衰变系列的某一中间过程与母体同位素的含量比来计算年龄的方法。如14C测年法等。它适用于测定较年轻的样品。2.根据射线对周围物质的辐照作用所产生的次级效应来测定年龄的方法,如裂变径迹法、热释光法等。第四纪年代学的主要任务建立地层年表建立各种地质事件的时间序列建立、改进和完善各种年龄测定技术相对年龄测定法与绝对年龄测定法的比较相对年龄测定法易确定相对新老关系定年不精确非同一剖面的沉积物难以确定相对新老关系只能进行小范围地层对比绝对年龄测定法年龄差别越小越困难定年相对精确非同一剖面的沉积物(同期异相沉积物)定年不受限制可以进行全球性地层对比一、放射性碳(14C)测年法14C测年法是由美国放射性化学家W.F.Libby(利比)1949年首创的。由于他在14C测年方面的杰出贡献,获得了1960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14C方法是第四纪年龄测定的主要方法之一,测年精度很高。新生的14C遇氧即被氧化成二氧化碳(14CO2),这种含有14C的CO2与原有的CO2相混合,使大气中的CO2含有14C的放射性。大气二氧化碳通过自然界碳的循环而扩散到整个生物圈、水圈的一切与大气CO2发生交换关系的含碳物质中,使这些含碳物质都具有14C的放射性。这些物质中14C的含量一方面从大气中不断地获得新补充,另一方面因14C是放射性元素而按照放射性衰变规律又不断地在减少。

补充和衰减的结果使14C含量在所有含碳物质中保持动态平衡,即放射性同位素14C在碳元素中所占比例几乎保持恒定值。如果某种含碳物质,一旦停止了与大气的交换关系(像生物死亡、碳酸盐的沉淀埋藏等),则该物质中的14C不能从大气中获得新补充,而原来含有的14C却仍按照衰变规律而不断减少,每经过一个半衰期,则减少为原有量的一半。根据放射性衰变定律,含碳样品的放射性比度也按指数规律减少(I=Ioe-λT)。因此只要测量出样品14C比度,就可按公式计算出该样品与大气停止交换的年代。即样品的地质年代。(动植物死亡、沉积物沉积的年代)。14C的测年范围5—7万年,只能应用于晚更新世以来的地质事件的测年。(二)14C测年的假设条件几万年来大气的14C放射性是稳定不变的,被测样品曾经与大气进行过充分的碳交换,并巳达动态平衡。样品碳于某时停止了与大气的交换后,从此就处于封闭环境中,并且原有的碳原子能很好地被保存下来。需要有一个被精确测定14C的半衰期值。14C的半衰期为5730±40年(三)样品采集要取得准确可靠的14C年龄数据,除了对14C实验室在样品制备和测量全过程严格要求外,采样也是一个关键性的重要问题。可供采集的14C测年样品凡是与大气C02进行过交换或处于交换状态的含碳物质,都可作为14C年龄测定的样品加以采集。样品种类大气圈空气水圈海水、地下水及冰雪等固态水。生物圈植物:所有植物的根、茎、叶、花、果、种子,其中木头、木炭中含炭量最高,又不易与周围物质发生碳原子的交换,是最好的14C测年标本。动物:脊椎动物的骨头、牙齿、蹄爪、鳞角、皮毛等。样品的数量木头及木炭25~60g采样时要确定样品在地层中的产状,特别要注意它是否属于原生或经过搬运再沉积而成。如采集的是大树则须注意样品取自该树的部位,因为植物生长决定了它的边材和心材的年龄不同。中心部位(心材)的样品,年龄偏于树木的初始生长年龄,而靠近树皮的外缘部位边材)所测年龄为砍伐或死亡年龄。泥炭200~500g,一般取1000g泥炭的堆积速度效慢,如遇到厚层泥炭时,除按顶、底板采样外,层间应视地层发育情况再分层加密采集。淤泥、粘土500~1000g淤泥的空隙度大,含水量高,如埋藏条件不利时,容易受到污染。淤泥的沉积速度很慢,尤其是海相淤泥有时每千年才能沉积下几毫米。因此采样时应仔细地分层采集。生物碳酸盐类样品(贝壳、珊瑚等)

200~300g无机碳酸盐沉积500g(石灰华、钟乳石、钙结石等)石笋、石钟乳、石柱等是逐渐形成的,和树木年轮一样,具有同心圆结构,其年龄由中心向外缘渐变。在做14C年龄测定时,可按同心圆逐层剥离、分层测定。采样方法挖开浮土,采集新鲜(未被污染)样品。如从同一剖面的不同层位采集多个年龄样,应从下向上逐个采集。注意不要采集已受污染的样品,采集后马上用塑料袋密封。防止与含碳的物质(如纸、棉纱织物等)接触。若样品潮湿,且短期内又不能送实验室测定,必须就地晾(晒、烘)干,以防发霉。(四)14C年龄测定方法的应用领域在第四纪地质和地层年代学方面的应用在海洋研究中的应用海相沉积、海面升降、海陆变迁及沉积速度、沉积过程、沉积环境等方面的研究。在考古学及古人类古脊椎动物学研究方面的应用在古气候和古环境方面的应用在古水文、水文地质方面的应用通过对洪泛层的14C年龄测量,并结合地质、地貌、地层等方法来测算历史时期的洪水频率、洪峰水位及水量等取得可喜进展。二、古地磁测年法(一)测年原理地球具有磁场。地磁场可以看作一个地心轴向偶极子磁场。在地质历史中,地磁场的方向和强度是不断变化的。地磁场变化的周期有长有短。极性世

持续时间约106年,分为正极性世(normalpolarityepoch)与现在地磁极性相同的时期。负极性世(reversedpolarityepoch)与现在的地磁极性相反的时期。次一级的极性变化称为极性事件

(event)持续时间约104~105年。这些变化以热剩磁、沉积剩磁和化学剩磁的形式在地层和沉积物中记录下来。沉积剩磁在含砂量高于60%的渗透性沉积物中,小磁性颗粒可以在充满水的孔隙中随地磁场变化自由移动,直到固结和脱水作用以后,这些小颗粒的移动才受到限制,最终沿古磁场方向排列。化学剩磁化学反应磁性矿物古地磁场气体喷发物(有毒气体)火山碎屑流熔岩流火山碎屑火山基浪火山喷发与热剩磁地磁场方向岩浆的居里点500~650oC在连续的剖面上(也可多个连续剖面相“连接”),密集采样,经古地磁测定和绝对年龄测定,得到一张古地磁表。标准地磁极性年表:运用古地磁数据建立极性倒转的相对顺序,再运用定年手段(例如K-Ar,Ar-Ar法)测定倒转界限的年代,继而建立全球统一的标准地磁极性年表。450万年以来的古地磁年表应用古地磁方法时,在连续的剖面上系统采样,在实验室中测定“剩磁”的方向和大小,借助于K—Ar等测年方法,确定某个(些)极性带或极性事件的年龄,就可以确定样品的年龄。样品年龄的确定测定对象火山熔岩和火山灰静水环境沉积的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