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性疲劳课件_第1页
运动性疲劳课件_第2页
运动性疲劳课件_第3页
运动性疲劳课件_第4页
运动性疲劳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运动性疲劳发生的部位及其特点一、运动性疲劳的概念及分类(一)概念(注意区分力竭)运动性疲劳:1983年第五届国际运动生化会议将疲劳(fatigue)定义为:机体不能将它的机能保持在某一特定水平,或者不能维持某一预定的运动强度。力竭(exhaustion)是疲劳的一种特殊形式,是疲劳发展的最后阶段。(二)分类心理疲劳与身体疲劳运动性疲劳是身心疲劳中枢疲劳与外周疲劳二、中枢性疲劳指发生于脑至脊髓部位的疲劳中枢神经系统是机体产生兴奋、发放冲动、调节肌肉收缩的机能系统,中枢神经系统机能障碍会使整体机能下降。疲劳发生在中枢的可能部位为脑细胞和脊髓运动神经元。2中枢内代谢功能失调运动性中枢疲劳存在着非常复杂的调控机制。不仅5-HT,DA,Ach,氨基酸类神经递质,氨、NO等神经调质是引发中枢疲劳的生化基础,并且TH,TPH等一些酶类及MCT,BNDF,GFAP,细胞凋亡等也与运动性中枢疲劳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主要表现为:(1)ATP浓度下降,脑中某些氧化酶活性出现抑制。(2)血液中色氨酸和支链氨基酸比值下降,会影响到脑中5-羟色氨水平上升,造成对大脑的抑制。(3)运动时造成体内氨基酸和嘌呤核苷酸循环加强,增加脑中氨含量增加。三、外周性疲劳发生于自神经—肌肉接点至肌纤维内线粒体

疲劳发生在外周的部位可能有三个,即神经-肌肉接点、肌细胞膜和肌肉收缩蛋白本身(图)。按任意键飞入横桥摆动动画肌节缩短=肌细胞收缩牵拉细肌丝朝肌节中央滑行横桥摆动横桥与结合位点结合,分解ATP释放能量原肌球蛋白位移,暴露细肌丝上的结合位点Ca2+与肌钙蛋白结合肌钙蛋白的构型终池膜上的钙通道开放终池内的Ca2+进入肌浆肌丝滑行四、运动性疲劳的判断

(一)测定肌肉评价疲劳1.背肌力与握力测定方法:早晚各测一次,求出其数值差。判断方法:如次日晨已恢复,可判断为正常。肌力明显下降而且不能及时恢复,可视为肌肉疲劳。

2.呼吸肌耐力测定方法:连续测5次肺活量,每次间歇30秒。判断方法:疲劳时肺活量逐次下降3.肌肉硬度

运动后即刻或次日,自我感觉肌肉酸胀、僵硬和疼痛,表示肌肉硬度增加。4.肌围疲劳时下肢围度增加。2.反应时判断方法:疲劳时反应时延长。

刺激感受器传入神经反射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APAP3.血压体位反射测定方法:受试者坐位静息5分钟后,测安静时血压,随即仰卧3分钟,然后将受试者扶成坐姿(推受试者背部,使其被动坐起),立即测血压,每30秒测一次,共测2分钟。判断方法:若2分钟以内完全恢复,说明没有疲劳,恢复一半以上为轻度疲劳,完全不能恢复为重度疲劳。(三)测试感觉机能评价疲劳

1.皮肤空间阈判断方法:运动后皮肤空间阈(两点阈)较安静时增加1.5-2倍为轻度疲劳,增加2倍以上为重度疲劳。

2.闪光融合频率测定方法:受试者坐位,注视频率仪的光源,直到将光调至明显断续闪光融合频率为止,即临界闪光融合频率,测三次取平均值。判断方法:轻度疲劳时约减少1.0-3.9Hz;中度疲劳时约减少4.0-7.9Hz;重度疲劳时减少8Hz以上。2.肌电图:疲劳时肌电图功率谱左移,肌电图振幅不规则3.脑电图:疲劳时快波明显增多(六)血液指标诊断运动性疲劳 1.血红蛋白 人体运动能力下降或运动性疲劳发生时,血红蛋白含量下降。适合于个体前后比较。 2.血尿素 尿素是蛋白质代谢产物,运动负荷过大可致机体蛋白质分解过程加强,血尿素增加。 血尿素超过8毫摩尔/升时,疲劳发生。(七)主观感觉法1.主观感觉通过自我感觉评定疲劳程度。评定指标:心情、食欲、睡眠、兴趣等。2.主观体力感觉等级运动时自我体力感觉是判断运动性疲劳的重要依据。自我感觉等级非常轻松67很轻松89尚轻松1011稍累1213累1415很累1617精疲力竭1819主观体力感觉等级表(Borg,1973)(八)一般观察法疲劳自觉症状测定表A全身症状B精神症状C神经感觉的症状1.头沉1.脑子不清醒,头昏眼花1.眼睛疲劳,眼冒金星,眼无神2.头痛2.思想不集中,厌于思考问题2.眼发涩,眼发干3.全身懒倦3.不爱动,不爱说话3.运动不灵活,动作出错误4.身体某处无力4.针扎似的痛4.脚跟发软,脚步不稳5.肩发酸5.困倦5.味觉改变,嗅觉厌腻6.呼吸困难,气短6.精神涣散6.眩晕7.腿无力7.对事情不积极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