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学第六章病毒的遗传分析课件_第1页
遗传学第六章病毒的遗传分析课件_第2页
遗传学第六章病毒的遗传分析课件_第3页
遗传学第六章病毒的遗传分析课件_第4页
遗传学第六章病毒的遗传分析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章病毒的遗传分析一、病毒的形态结构与基因组P184二、噬菌体的增殖与突变型(一)噬菌体的增殖P186(二)噬菌体的突变型1、条件致死突变在某些条件下,导致某些突变型致死,而另外一些条件下仍能增殖。致死条件为限制条件(restrictivecondition)。增殖条件为许可条件(permissivecondition)。(1)温度敏感突变热敏感突变冷敏感突变(2)抑制因子敏感突变(sus突变)sus突变su+突变:宿主菌含有抑制基因su+,sus突变噬菌体感染此类菌时能产生后代。2、噬菌斑形态突变(1)T4噬菌体简介T4噬菌体为T-偶列噬菌体之一,基因组为165Kb的双链DNA分子,包括160个基因,宿主为E.coli。

形态特征

环状遗传学图(2)T4野生型和突变型侵染E.coliB

和E.coliK(λ)噬菌斑的变化◆快速裂解(rapidlysis,r)突变:r-,形成大噬菌斑;r+,缓慢裂解,形成小噬菌斑。P191表8-4T4野生型和突变型的区别类型表型BK(λ)

野生型小噬菌斑小噬菌斑rⅡ大噬菌斑无噬菌斑3、宿主范围突变型◆宿主范围(hostrange,h):h-表示可同时感染两种不同的E.coli菌株B,B-2,噬菌斑透明。h+表示只感染菌株B,噬菌斑半透明。重组率=2×野生型噬菌斑数×100%噬菌斑总数重组测验:确定突变基因间的空间关系。(二)T2突变型的两点测交与作图四、噬菌体突变型的互补测验(一)互补测验与顺反子互补测验:确定突变基因间的功能关系。判断两个突变是位于同一个基因内的突变,还是两个基因间的突变。互补:一种突变型能弥补另一种突变型不具有的功能。这两种突变就称为彼此互补。顺式排列,反式排列。斑点测试法(spottest)P196

用一种rⅡ突变型以0.1的感染比(噬菌体1:细菌10)感染大肠杆菌K(λ),噬菌体和细菌在温热的琼脂中混合,涂布在营养平板上,琼脂凝固后,在平板上划出一定位置,再在上面滴加含另一种rⅡ突变型的培养基。在这一滴培养基范围内,一些菌被两种噬菌体感染,如这范围内形成噬菌斑,就证明这两种突变型互补,相反则不互补。在一个培养基上可做6—8个斑点试验。

在反式测验中,如两个突变之间能互补,则表明两个突变是位于两个基因(顺反子)内的突变。如两个突变之间不能互补,则表明两个突变是位于同一个基因内的突变。顺反子:一个不同突变之间没有互补的功能区称为顺反子(cistron)。(二)基因内互补例外情况。如:沙门氏杆菌甘油磷酸脱氢酶基因;大肠杆菌和脉孢菌色氨酸合成酶基因;脉孢菌谷氨酸脱氢酶基因。1、基因内互补和基因间互补的区别P2002、基因内互补的作用机制P202图8-14(二)缺失作图的方法

利用重叠缺失定位未知的rⅡ突变:

根据是否产生野生型噬菌体,系列Ⅰ将rⅡ突变定于A5片段;系列Ⅱ将rⅡ突变定于A5c区;系列Ⅲ将其定于A5c3区。

六、λ噬菌体的基因组与位点专一性重组(一)λ噬菌体的基因组(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