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南站停车场地铁工程施工车辆段路基填方施工设计方案_第1页
郑州南站停车场地铁工程施工车辆段路基填方施工设计方案_第2页
郑州南站停车场地铁工程施工车辆段路基填方施工设计方案_第3页
郑州南站停车场地铁工程施工车辆段路基填方施工设计方案_第4页
郑州南站停车场地铁工程施工车辆段路基填方施工设计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z........word.TOC\o"1-3"\h\z\u15880一、编制依据225073二、工程概况2256262.1工程概况25432.2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情况2122922.2.1工程地质2316562.2.2水文地质3205272.2.3气候条件3165222.3路基填料设计38660三、施工总体部署5128823.1施工总体部署5167593.2机具材料及劳动力准备情况5310083.3、施工进度方案528171四、施工人员及设备配置566674.1工程主要管理人员:567744.2机械设备及其他人员624034五、施工案640395.1施工流程6263805.2施工准备6138415.3基底处理7141925.4基床施工7248955.5修整11119065.6施工考前须知1110582六、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措施1122916.1文明施工措施11209946.2环境保护措施12-z.一、编制依据1、?市南四环至南站城郊铁路工程站场路基设计施工资料?;2、?地铁设计规?〔GB50157-2003〕;3、?铁路路基设计规?〔TB10001-2005〕;4、?铁路路基施工规?〔TB10202-2002〕;5、?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GB50299-1999〕;6、?铁路工程土工试验法?。二、工程概况2.1工程概况南停车场位于南站东南侧地块,地块规划性质为城市轨道交通用地,现状为农田,用地地势平坦,现状标高在115M左右。用地北侧为规划展茂路,为城市主干道,道路红线宽50M,西侧为规划万三公路,为城市主干道,道路红线宽70M,该道路目前正在施工中,南侧为规划机场南路,为城市主干道,道路红线宽60M,东侧为规划湖泊。出入线从用地的北端接入,将停车列检库布置在用地南端,抵近规划机场南路,向北展线布置咽喉区,出入线与库线平行布置,根本从咽喉区中部接入,列车进出库的曲线偏磨较小,工程车库贴建于停车列检库东侧,月检库贴建于停车列检库西侧,停车列检库与月检库、工程车库合建组成运用库,洗车库以往复式布置在入场线一侧,兼顾列车回场洗车和场调车洗车两种工况,且走行距离短,洗车作业效率高。路基回填围为ABKO+000~ABKO+930,路基总填筑厚度为2m左右。2.2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情况2.2.1工程地质条件拟建场地属于堆积平原区二级阶地地区,场地较平坦。勘探深度所揭露地层现从新到老详细分述:南站停车场工程地质描述列表土层名称概况描述砂质粉土填土①1层黄褐色,稍密,稍湿~湿,以粉土为主,夹有少量植物根系等。该层厚度约为0.4~2.4m,层底标高112.24~116.31m。砂质粉土夹黏质粉土④11层浅灰色~黄褐色,稍湿~湿,密实,偶见零星小钙质结核,干强度低任性低。该层厚0.8~12.8M,层底标高101.83~113.73M。黏质粉土④1A层浅灰色夹灰黄色团块,很湿,稍密至中密,干强度低任性低。该层厚0.3-1.1M,平均厚度0.59M,层顶标高113.12-114.01M,层底标高112.22-113.55M,该层为④11层中的透镜体。粉砂④2层褐黄色,湿~饱和,稍密,矿物成分以英、长为主,含少量云母,分选性一般,夹有砂质粉土。该层标贯实测击数平均16击。本层厚度1.0~7.0m,层底标高105.13~115.02m.粉质粘土④6层褐色,可塑。具黑色锰质斑点,含少量钙质结核,结核粒径一般0.5CM,切面粗糙,干强度中等、任性中等。该层厚度0.9~7.8m,层底标高95.60~112.90m2.2.2水文地质本次勘察期间共观测到一层地下水,地下水类型为潜水,埋深为7.8~10.5m,稳定水位标高106.28~107.16m,观测时间为2016年4月,含水层为砂质粉土夹黏质粉土④11层、黏质粉土夹砂质粉土④12层、粉砂④2层、细砂④3层。2.2.3气候条件2.3路基填料设计2.3.1路基填筑本次设计中,①1层按照全部挖除换填处理,场地按照要求处理完成后,才能进展后续路基填筑。填区域,必须格控制回填土的质量,防止路基沉陷危害轨道。土填筑要求用地宽度,采用分层分区填筑碾压。填土路基,每层松浦厚度,应根据压实设备、压实法及现场压实试验确定,但最大厚度不大于0.3M,最小不小于0.1M。填土的含水率,应控制在不超过土壤试验中求得的最正确含水率+2%-+3%的围。2.3.2路基填料要求针对停车场不同区域对路基填料的要求不同,对停车场进展分区,分为轨行区和非轨行区。轨道区:轨道区包括咽喉区和带轨线的单体,咽喉区具体围为外侧轨道中心线外扩3.5M,单体围为建筑外墙以的局部。根据?市轨道交通站场路基基床厚度取值专家咨询会意见?及会议纪要〔2017年6月24日〕的相关规定,轨道区路基基床厚度采用1.2M,其中表层0.3M,底层0.9M。轨道区路基基床表层选用B组填料〔非渗水土〕,底层及以下选用C组料。〔2〕非轨道区包括道路区、不含轨道的建筑区、绿化区等,该区域路基均选用C组填料〔非渗水料〕。轨道区和非轨道区所选填料颗粒粒径不得大于150MM,土壤有机质含量须小于5%。填筑前应对取土地点取样进展试验,所用填料应符合最正确含水量。使用C组填料时,其塑性指数不得大于12,液限不得大于32%。填料的分类鉴别按照?铁路路基设计规?〔TB10001-2016〕中的规定执行。路基压实度要求:(1)轨道区填筑部位填料压实指标细粒土和粘砂粉土细砂、中砂粗砂、砾砂碎类表层地基系数K30〔MPA/M〕110110压实系数KH0.95相对密度dr0.8底层地基系数K30〔MPA/M〕100120压实系数KH0.93相对密度dr0.73基床以下地基系数K30〔MPA/M〕100100压实系数KH0.91相对密度dr0.7注:1、KH为重型击实试验的压实系数。2、K30为30CM直径荷载板试验得出的地基系数,一般取下沉量为0.125CM的荷载强度。〔2〕非轨道区非轨道区的建筑单体、道路、绿化下的换填压实系数要求不低于0.95.站场的填不适于预留沉落度,因此必须加强压实,提高填土层的密实度,填筑过程中应随时进展检查。路基铺填土应整平,厚度要均匀,层面无显著的局部凹凸,分层厚度以下不超过30CM为宜。三、施工总体部署3.1施工总体部署本填段里程为ABKO+000~ABK0+930段。先填筑运用库轨道区C料,后填筑库外轨道区,然后非轨道区填筑。首先对填段的地表进展清表及整平,然后进展压实,随后分层填筑、推平、碾压、检测等后续工序。每道工序完成后,需自检合格后,及时报监理报检,待自检及复检合格后能进展下一道工序。3.2机具材料及劳动力准备情况根据现场施工条件,为确保本工程的进度和质量,施工机械进场前进展检验,检查机械设备的运转情况、合格证、检验报告以及人员操作证是否有效,并形成检验记录。3.3、施工进度方案填施工方案从2017年7月20日开场填筑。共分为三个阶段,准备阶段,施工阶段,整修验收阶段。施工人员及设备配置工程经理部作为本施工段工程管理的核心机构,设工程经理1名、工程副经理2名、总工1名、技术员5名,配置专职的平安、质量检查人员,下设路基回填施工队。4.1工程主要管理人员:序号姓名部门职务职责分工1殷久锋工程副经理生产工作2陆楠总工程师技术全面工作3凤敏工程副经理平安、质量工作4富强领工员协助佟经理进展施工生产管理5郭君立工程管理部工程部部长部门工作负责人6邢怀平工程部副部长现场技术管理4.2机械设备及其他人员工程设备名称单位数量备注人员专业技工人11负责操作推土机等各种机械普工人5协助机械作业及其他机械设备推土机台1场地及填料的整平装载机台1渣土及填料的装卸压路机台2场地及填料的压实洒水车台1填料洒水运输车辆辆6渣土及填料的运输五、施工案5.1施工流程施工路基填筑施工时格按照“挖、装、运、卸、平、压、检〞一条龙流水作业,按照“三阶段、八流程〞的施工流程进展填筑。三阶段:准备阶段、施工阶段、整修验收阶段。八流程:施工准备、基地处理、分层填筑、摊铺平整洒水晾晒、碾压夯实、检验签证、路基整修。路基三阶段、八流程施工工艺框图如下:路基施工工艺框图检修验收阶段准备阶段施工阶段检修验收阶段准备阶段施工阶段施工准备基底处理分层填压摊铺平整洒水晾晒碾压夯实路基修整检验签证施工准备基底处理分层填压摊铺平整洒水晾晒碾压夯实路基修整检验签证5.2施工准备5.2.1、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工程部组织施工的有关技术人员对施工图纸进展了全面的核对,充分了解设计意图,对图纸中反映出的地形及地质资料进展了现场核实。对土场进展了土源调查,择优选取后,确定了施工用土场,并根据现场的运输情况确定了调配案。5.2.2、调查和落实填料类型和来源,由试验人员根据设计对填料分类、标准的要求进展现场取样送检测部门试验,其结果由监理人员签认。5.2.3、对所选取的土场进展现场取样,按标准法进展室土质分析、液限和塑限、有机质含量和重型击实试验,确定各类填料相应的最正确含水量、最大干密度及满足设计要求的含水量的变化围,用以指导路基的填筑质量控制。5.3基底处理线路位于可耕地,各段基底处理时,根据现场地形、地貌情况,按以下法进展:5.3.1、将路基用地围原地面为耕地回填土、植物根茎等成分复杂,不得直接作为路基持力层,对其进展挖除换填C组料处理;路基地基处理围素填土层挖除C组料分层回填夯实处理。5.3.2、场地施工时,首先应去除地表30CM厚度的土,该土为弃;清表后场地围的挖可作为场地后续绿化填土使用。5.3.3、根据本次勘察资料,场地普遍分布有人工填土层,为砂质粉土填土①1层,土质不均,工程性质差,一般厚度0.4-2.4M,人工填土成分复杂,力学性质差异较大,稳定性差,对边坡稳定性有不利影响。设计中,①1层按照全部挖除换填处理,场地按照要求处理完成后,才能进展后续路基填筑。按横断面全宽纵向水平分层填筑压实的法施工,逐层向上进展,原地面不平处,从最低处开场分层填筑,每填一层经过压实,符合规要求后,再填筑上一层。基底压实顺序为先两侧后中间,先慢后快,先静压后振动的操作程序进展碾压密实,各区段交接处互相重叠,压实纵向搭接长度不小于2米,沿线路面行与行之间压实重叠不小于0.4m,地基条件符合设计要求的一般路段,压实系数Kh不小于0.9,K30检测不小于90Mpa/m。场地路基基床围的垃圾和杂填土应挖除,非挖段地面清表平均为0.3m厚。一般地基处理后,自检并记录相关技术数据,报监理单位签认后可进入下道工序。5.4基床施工基床由表层与底层组成。表层厚度为0.3m,底层厚度为0.9m左右,总厚度为1.2m左右。高度小于基床厚度的低路堤地段,地基的土质及压实度应符合基床表层及底层的相关要求。5.4.1基床底层〔深度0.3~0.9m〕基床底层填料采用II类土,填筑时采用横断面全宽,纵断面分层填筑压实。每层厚度按试验段数据为依据,格控制分层厚度及填料粒径。填筑时采取先低后高,先两边后中间的顺序。分层压实采用重型压路机进展压实,各区段交接处相互重叠压实,纵向搭接长度≥2.0m,纵向行与行压实重叠≥0.4m,每层碾压时不断整平,人工配合推土机、平地机整平,对局部级配不良地点进展人工调配,保证碾压平整、密实。每层填筑前,先对下层进展质量检测,检验合格再进展上层施工。5.4.1.1路基填筑顺序:自卸车运填料到填筑路线的路段→推土机推平→人工配合平地机整修→检查摊铺厚度→压路机碾压→压实度测试报监理工程师审批→进入下道工序。5.4.1.2正式填筑前,根据现场实际,在路基围选择1段有代表性的长度不小于50m的试验场地,对不同种类的填料选用不同压实机械进展填筑压实工艺试验。通过土工试验和现场工艺试验,确定不同填料松铺厚度、最正确含水量、静压及振动碾压遍数、碾压速度等工艺参数和施工法。5.4.1.3分层填筑:采用按横断面全宽、纵向水平分层填筑的法,填筑松铺厚度不大于30cm,施工时根据自卸车容量计算松铺厚度围的推土间距,以便控制平整厚度均匀。每层填料铺设宽度大于路基设计宽度两侧各50厘米,保证路基边坡修正后的路基边缘压实度满足要求。5.4.1.4摊铺整平:利用推土机初平,再用平地机终平,填层面在纵向和横向平顺均匀,以保证压路机碾压轮外表能根本均匀接触地面进展压实。用水平仪检测每层虚铺厚度,不同土质的填料分层填筑,每层填料大于10厘米且遵循层间土质渗透、反滤、排水的原则。路基顶层填土大于10厘米。两个作业段交接处,将接头处松土去除,在先填路基上作2米长的接头进展搭接。对于渗水填料在非渗水填料上时,非渗水层顶面应做成向两侧2%的横向排水坡。5.4.1.5填料的洒水与晾晒:路基填料碾压前控制其含水量在最正确含水量﹢2%~-3%围。当含水量较低时,采取洒水措施,洒水采用在取土坑提前洒水闷湿;如果摊铺后外表含水量过小,采用洒水车洒水;当含水量较大时,采用推土机松土器拉松晾晒的法。5.4.1.6碾压夯实:碾压前向压路机司机进展技术交底,其容包括碾压起讫围,压实遍数,压实速度等。压实前对填土层的松铺厚度和含水量进展检测,符合要求后进展碾压。采取光轮压路机碾压,碾压时遵循先轻后重,先慢后快,由弱振到强振的原则进展。碾压时前后两次横向轮迹至少要重叠0.5m,纵向重叠2.0m以上,大型机械碾压不到的部位使用小型振动机械压实,做到无漏压,无死角。细粒土及粗粒土的适用围及标准如表5.4-1所示。压实后的路基外表平整,有较好的路拱,无明显轮迹。5.4.1.7检验签证:试验人员对填料进展取样和检测,填料检测按(表5.4-1)要求进展。碾压完成后,细粒土压实度采用K30承载板、灌砂法检测,粗粒土、碎土的压实质量采用K30承载板进展检验,其检测法、频度按(表5.4-2)所示。检测后及时把检测结果反应给压路机司机,以决定是否增加压实遍数或采用荷载更大的压路机。当检测压实后的各项指标满足设计要求时,报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可进入下道工序。整修验收阶段:包括路基面的排水横坡,平整度边坡等修整容,路基整修格按设计尺寸进展,对于加宽局部应在整修阶段人工挂线清刷夯拍,路基整修应到达的检验标准如下表:5.5.2基床表层〔深度0~0.5m〕基床表层分两层填筑,每层填筑厚度应不大于300mm,填料的颗粒粒径不得大于150mm,采用B类填料。基床表层的压实标准见下表:层位填料类别压实指标细粒土和粘砂、粉砂细砂、中砂、粗砂、砾砂砾类碎类表层压实系数Kh0.91---地基系数K30〔MPa/cm〕0.91.01.21.2相对密度Dr-0.750.75-5.5.2.1施工测量基床表层每10m断面设置中线控制桩和边线控制桩,根据每车混合料摊铺面积,用白灰画出格卸料框,在路基两侧分别加宽50cm,以保证边坡的压实,并在路基两侧边桩外50cm处打入挂线钢筋,用铁线按松铺厚度之高度用紧线器固定,在变坡点和曲线变化点加桩,并对中线至边线距离、高程进展重点调整控制。5.5.2.2材料运输为减轻运输过程中产生离析,自卸车运输时采用慢速行驶。运输至现场进展摊铺碾压。用平地机进展摊铺混和料的,根据运输车的运输能力,计算每车混和料的摊铺面积,等距离堆放成堆;用摊铺机进展摊铺的,则与摊铺机的摊铺能力相互协调,尽量减少停机待料时间。5.5.2.3摊铺基床表层O.5m厚的透水性材料分两层施工,每层填筑压实后的厚度为25cm。依据填筑工艺试验确定的摊铺厚度用平地机进展摊铺,摊铺时,根据运输车辆的斗容量确定卸料间距,等距离卸放。级配碎摊铺时,都按股道分幅摊铺,每层摊铺宽度均比设计宽度加宽40~50cm。用推土机根据左、中、右的标高控制线进展厚度控制,其中第一层摊铺时,直接根据左、中、右标高控制线进展摊铺控制;第二层摊铺时,根据左、右标高控制线,进展标高的控制。5.5.2.4碾压分层摊铺好后,用重型压路机进展碾压。碾压时,先静压,后振动压,遵循先轻后重、先慢后快的原则。直线段由两侧路肩向路基中心碾压,曲线段由侧路肩向外侧路肩进展碾压。碾压时,横向重叠宽度不小于40cm,纵向搭接不少于2m。第一层用平地机摊铺时,用推土机摊平后,假设含水量适中,先静压一遍后,平地机进展平整,刮平后再用振动压路机进展振动碾压。基床表层压实标准要求高,格按照工艺试验确定的碾压遍数进展碾压,一般碾压遍数要达6~8遍,对路基两外侧,大型压路机不能直接碾压的部位,用小型压路机进展碾压,碾压8~10遍。5.5.2.5基床表层填料的复查分类基床表层填料的复查分类表〔表5.5-2〕填料种类颗粒级配大于5mm颗粒的单位体积重级配碎5000m35000m3基床表层检测法和频度(表5.5-3)检验法地基系数K30(MPa/cm)检测频度K30荷载仪根据材料类别确定每层填筑按路基长度,每50m(也不大于1000m2)取样一组,每组不应小于3个点,即路基中部和两边各一点基床表层外形尺寸检测法和频度(表5.5—4)检查工程允偏差检验数量检验法中线高程±20每100m等间距检验3点水准仪测量路肩高程〔mm〕±20每100m等间距检验6点〔左、右各3点〕水准仪测量中线至路肩边缘〔mm〕≯20每100m等间距检验3点尺量宽度〔mm〕≯设计值每100m等间距检验3点尺量横坡±0.5%每100m等间距检验5个断面坡度尺量/水准测量平整度≯15mm沿线路纵向每100m抽样检验10处2.5m直尺量测5.5修整路基填筑到一定高度时〔每5层〕,根据放出的边线进展修整,宽度、坡度符合规要求和设计要求。5.6施工考前须知5.7.1、路堤施工按设计要求进展,施工前必须进展复查核对及处理并及时做好防洪排水设施。5.7.2、开工前,对工程沿线及取土场具有代表性的土样按规要求进展标准试验,并把结果报监理工程师审批。5.7.3、用透水性良好的土作填料时,不受含水量的限制,分层填筑、摊铺、压实。用透水性不良或不透水的土作填料时,格控制含水量,含水量接近最正确含水量时,进展分层摊铺、碾压。5.7.4、用泥岩或风化的软块填筑路堤要分层压实,岩块间的隙用碎碴充填塞满。泥岩块体要经过破碎,最大尺寸不大于15cm5.7.5、基床与以下路堤的分界面和基床底层与表层的分界面,均要预压实整平,并经检查核对后再分别按基床构造的规定填筑压实。5.7.6、管沟施工完成后两侧路基局部应对称,分层填筑路基并夯实,禁单侧填筑。六、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措施6.1文明施工措施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