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八中学2022-2023学年生物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1页
重庆八中学2022-2023学年生物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2页
重庆八中学2022-2023学年生物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3页
重庆八中学2022-2023学年生物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4页
重庆八中学2022-2023学年生物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七下生物期末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1.正常人能够看清楚较近或较远的物体,主要是因为()A.视网膜可以前后调节B.晶状体的凸度可以调节C.玻璃体的大小可以调节D.瞳孔的大小可以调节2.很多动物的皮都可用于加工皮带、皮衣、皮手套等,这些产品都能够经受一定的挤压和摩擦,主要是由于皮肤()A.角质层的细胞已经角质化B.生发层的细胞具有分裂能力C.真皮里有许多弹性纤维和胶原纤维D.真皮里有丰富的血管3.俗话说“食不言,寝不语”,吃饭时不能大声说笑的科学道理是A.流经消化器官的血流量会减少 B.唾液腺分泌的唾液会减少C.食物容易由咽误入气管 D.不利于声带的保护4.在某一时刻,测定某一器官的动脉和静脉中血液内三种物质的含量,其相对数值如图所示,判断该器官最可能是()A.肺B.小肠C.肝脏D.肾脏5.现有一颗新鲜的羊心脏,要判断出它的左右侧,最简便的方法是()A.用手捏心室壁 B.向心脏内灌水C.将心脏切开,观察内部结构 D.无法判断6.关于“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用干燥的棉絮包裹小鱼头的鳃盖和躯干B.用低倍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情况C.显微镜下无法区分小鱼尾鳍内的动脉、静脉D.实验后,将小鱼丢弃到垃圾桶7.对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B.周围神经系统是由脊髓和脊神经组成C.神经系统调节生命活动的基本方式是反射D.神经元能接受刺激,产生冲动,传导冲动8.一个成年人,身体矮小,智力低下,可能患有()A.侏儒症 B.呆小症 C.佝偻病 D.糖尿病9.某同学发现家里储存的橘子长毛了,而且是青绿色的.他根据学过的知识,判断该“毛”属于()A.青霉 B.大肠杆菌 C.乳酸菌 D.匍枝根霉10.研究被测试者的血浆、肾小管以及输尿管中的液体里面P和Q两种物质的浓度,结果如下表,那么P和Q是血浆肾小管输尿管P0.03%0.03%3%Q0.1%0.1%0%A.P是葡萄糖,Q是蛋白质B.P是尿素,Q是葡萄糖C.P是尿素,Q是蛋白质D.P是葡萄糖,Q是尿素11.俗话说“是药三分毒”,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在不合理用药人群中发生不良药物反应的比例为10%—20%,其中约5%的患者因药物中毒而死亡。下列关于安全用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用药前应仔细阅读说明书 B.服药剂量越大,疗效越快C.进口药疗效一定比国产好 D.药物越昂贵,疗效越好12.下面关于血液功能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B.运送营养物质和废物C.释放供应能量D.防御保护作用13.下列关于进入青春期应做到的事项中,错误的是()A.作息有规律,保持均衡营养B.积极参加文娱活动和体育运动C.异性同学应建立真诚友谊D.一门心思学习,不关心他人、国事14.麻疹是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但注射过麻疹疫苗的人终身不会再患麻疹,说法正确的是(

)A.注射疫苗的目的是控制传染源B.注射麻疹疫苗来预防疾病属于非特异性免疫C.经过免疫的人体内会产生麻疹病毒抗体,并终身留存D.注射过麻疹疫苗的人对SARS等呼吸道传染病都有抵抗作用15.如图中a表示人体的膈肌,它正处于呼吸运动的两种状态,如甲乙所示。据此判断甲、乙两人所处的呼吸运动过程分别是()A.甲吸气、乙呼气 B.甲呼气、乙吸气 C.甲、乙都吸气 D.甲、乙都呼气16.青春期是人一生中身体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进入青春期的中学生,身体和心理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男孩和女孩出现特殊的生理现象B.神经系统开始发育C.有了较强的独立意识D.性意识也开始萌动17.青春期是人生的“花样年华”,下列不属于青春期发育特点的是()A.身高及体重迅速增加 B.神经系统功能增强C.出现第二性征 D.身体迅速长胖18.组成人体消化的器官中,既有消化功能又有吸收功能的是()A.口腔 B.食道 C.小肠 D.大肠19.气孔是叶表皮上一对保卫细胞之间的空隙。下列不能通过气孔进出植物体的是()A.无机盐 B.水 C.氧气 D.二氧化碳20.从一个细胞到婴儿的出生,母亲历经艰辛孕育着生命,这奇妙的生命历程是()A.受精卵→胚泡→胚胎→胎儿 B.受精卵→胚泡→胎儿→胚胎C.卵细胞→胚胎→胚泡→胎儿 D.受精卵→胎儿→胚胎→胚泡21.某患者在尿常规检查中发现,在尿液中出现红细胞,其最可能出现病变的部位是A.肾小球B.肾小管C.肝脏D.尿道22.小明参观动物园时,看到了以下四种动物,其中与人亲缘关系最近的是A.猕猴 B.狒狒 C.黑猩猩 D.金丝猴23.婴儿不能像正常成年人那样控制排尿,其原因是婴儿的大脑皮层还没有发育完善。在控制排尿的反射活动中,大脑皮层属于:A.感受器 B.传入神经 C.传出神经 D.神经中枢24.下列免疫方式中,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A.接种卡介苗预防结核病B.吞噬细胞吞噬病菌C.呼吸道黏膜上的纤毛清扫异物D.溶菌酶溶解病菌25.如图表示肺泡处的物质交换,A表示的物质是()A.氧气 B.二氧化碳 C.营养物质 D.尿素26.检查血常规时,下列两项的测定值低于正常值都属于患有贫血A.RBC、WBC B.WBC、HbC.RBC、PLT D.RBC、Hb27.小肠和大肠都能吸收的营养物质是()A.氨基酸 B.脂肪酸 C.葡萄糖 D.维生素28.下列属于内分泌腺的是:()A.汗腺 B.肾上腺 C.唾液腺 D.胃腺29.下列做法符合用眼和用耳卫生保健的是()A.长时间看手机或电脑 B.用牙签挖耳朵C.遇到巨大声响时迅速张开口 D.躺在床上背书30.某人患有下肢静脉曲张,若其内的血栓脱落,随血液流动,最有可能滞留的部位是()A.下肢静脉 B.右心房C.肺部毛细血管 D.肺静脉31.泌尿系统中,形成尿液的器官是A.肾脏 B.输尿管 C.膀胱 D.尿道32.人的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是A.胃 B.胰腺 C.大肠 D.小肠33.下列有关人类起源的说法正确的是A.人类是由上帝创造的B.人是从无机环境中自发产生的C.人是女娟用泥捏出来的D.人是由古猿经过长期进化而来的34.质量相同的营养物质,完全氧化分解时,释放的能量最多的是A.淀粉 B.蛋白质C.维生素 D.脂肪35.下列反射活动属于人类特有的是()A.看见食物分泌唾液B.吃食物分泌唾液C.拍打叮咬自己的蚊虫D.谈虎色变36.食物中含有多种营养物质,其中的淀粉、脂肪和蛋白质等大分子营养需要先经过消化系统的消化,才能被人体吸收利用。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图1为人体消化系统结构示意图,图2为淀粉、脂肪和蛋白质在消化道中消化过程示意图。①图2中蛋白质开始被消化的部位对应图l中的结构是[]_______,物质X代表________。②图2所示结果可以说明食物消化的主要场所是[]_______(填图1中序号和结构名称)。根据图1说明此部位适于消化的特点是_______(写出1点),同时它也是人体吸收营养的主要器官,与其吸收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有_______(写出2点)。(2)小刚同学提出疑问:食物中的大分子营养物质为什么要先进行消化,才能被吸收呢?他设计了如下的实验进行研究。实验装置及部分操作如图3所示。一段时间后,取4支试管,编号1-4,从A的玻璃管、A的烧杯、B的玻璃管、B的烧杯中各取2毫升液体,分别加入到1-4号试管中。处理过程及结果见下表。图3实验装置(玻璃纸模拟细胞膜)1(A玻璃管)2(A烧杯)3(B玻璃管)4(B烧杯)处理加2滴碘液加2滴碘液加2毫升本尼迪特试剂,沸水浴加热加2毫升本尼迪特试剂,沸水浴加热结果变蓝不变色出现砖红色沉淀出现砖红色沉淀注:本尼迪特试剂与葡萄糖混合加热后,会出现砖红色沉淀①比较1、2号试管的结果,可以说明_______。比较3、4号试管的结果,可以说明______。②如果向A组玻璃管中再加入一定量的淀粉酶和麦芽糖酶,一段时间后,取2毫升A烧杯中的液体置于5号试管中,加入2毫升本尼迪特试剂并沸水浴加热,可预测实验结果为_______。③请结合上述实验结果,回答小刚的质疑。______________。37.分析图表,回答问题。图中三条曲线分别表示食物中的蛋白质、淀粉、脂肪三种成分经过消化道时被消化的情况。下端字母分别表示组成消化道的各个器官,试据图回答:(1)曲线甲是______的消化,曲线乙是______的消化,曲线丙是______的消化。(2)蛋白质在[]______和[]______中被消化,其消化的最终产物是______。淀粉消化的最终产物是________。(3)从图中可以看出,食物的消化开始于______,完成于______。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在[]________。(4)胰腺分泌的胰液在[]______进入消化道。该区域具有的消化液,还有______和______。38.科学探究你经常熬夜做作业吗?那么熬夜会不会影响第二天学习时的反应速度?为了探究这个问题,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打算在暑假期间仿照课本用尺子“测定反应速度”的方法进行实验,手指捏住尺子的位置与尺子下端的距离越小,代表人的反应速度越快。他们初步制订计划如下:请一位同学连续在三个晚间的三个不同时间段开始入睡,第二天均在早晨6点30分起床,进行正常的学习和运动,利用休息时间进行反应速度的测定。以上为第一轮实验,之后再重复两轮,计算出三轮实验中所得数据的平均值。每轮之间间隔三天,这三天之内保持充足睡眠。他们设计的记录表如下:睡眠充足睡眠较少|睡眠过少(22点以前入睡)|(23-24点入睡)|(凌晨1点以后入睡)第一轮测定(cm)|第二轮测定(cm)|第三轮测定(cm)平均值(cm)请分析回答:(1)实验中,当被测同学看到尺子下落时,立即用手指去捏尺子,这种反应在生物学上称为______,完成该反应的神经结构叫做_______。(2)该兴趣小组制订的计划尚不够严密,请你为他们提出改进建议(至少答出两点):_______(3)如果实验设计科学合理,根据你的生活经验,预期结果应是_______。(4)关于“测定反应速度”的实验,你还能提出哪些值得探究的问题呢______?(至少提出两个)3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2017年8月19日,湖南省桃江县第四中学发生肺结核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度引发当地民众的恐慌和全社会的关注。肺结核是由结核杆菌引发的肺部感染性疾病,20世纪50年代以后,中国结核病总的疫情虽有下降,但各地区控制疫情不均衡,它仍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材料二:2018年3月24日是第23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预防肺结核的发生,要养成不随地吐痰的良好卫生习惯;对结核病患者的痰要焚烧或药物消毒;要定期体检,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要按时给婴幼儿接种卡介苗。(1)肺是人体重要的呼吸器官,是进行_______的重要场所。(2)肺结核病具有传染性和_____。(3)使人患肺结核的结核杆菌,从传染病的角度来看,它属于_____。(4)材料二中,给婴儿接种卡介苗,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______。婴儿接种卡介苗后,体内会产生一种有抵抗结核杆菌能力的蛋白质,这种蛋白质被称为_____。婴儿通过接种疫苗获得的免疫能力,属于_____免疫。40.阅读下面的资料,分析回答有关问题:尿液的排出受神经系统支配,过程如图1所示:当膀胱储存的尿液达到一定量时,膀胱壁的感受器受到刺激而兴奋,兴奋沿盆神经传导到脊髓的低级排尿中枢;同时,兴奋还沿着脊髓中的神经纤维向上传导,依次到达脑中各级排尿中枢,并在大脑皮层产生“尿意”。做好准备后,大脑皮层发出神经冲动向下传导,控制脊髓低级排尿中枢产生兴奋,兴奋再由盆神经传出,最终尿液排出体外。脊髓损伤导致膀胱功能障碍,是国内外长期以来的医学难题。我国外科专家侯春林教投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首创“跟腱—脊髓中枢—膀胱”人工反射弧重建术,为解决该医学难题作出重大贡献。具体做法如图2所示:分别剪断患者支配跟腱及膀胱的传出神经,然后将二者进行显微手术缝合,获得一个新的完整的“跟腱—脊髓中枢—膀胱”反射弧。术后8─10个月,患者通过敲击跟腱就可引发膀胱排尿反射。人工反射弧重建成功的关键在于,图2中①处所示的神经元从缝合点开始重新再生出轴突,并沿着②处所示传出神经生长到膀胱,这大约需要8-10个月的时间。(1)图1中,盆神经主要负责__________(填图1中的器官名称)之间的兴奋传入和传出联系,属于周围神经系统;各级排尿中枢分别位于脑和脊髓的__________(填灰质或白质)内,属于中枢神经系统。(2)“尿意”是在__________产生的。脊髓损伤的病人不能感觉到尿意,这是因为__________之间的信息传导被切断了。(3)图2所示重建的完整“跟腱—脊髓中枢—膀胱”人工反射弧中,感受器位于_______(填字母),神经中枢位于_______(填字母)。敲击患者跟腱促发膀胱排尿属于__________(填简单或复杂)反射。

参考答案1、B【解析】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视网膜上能形成清晰的物象,物象刺激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这些感光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就形成视觉。睫状体内有平滑肌,晶状体依靠悬韧带与睫状体相连,眼睛通过睫状体来调节晶状体的曲度,来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2、C【解析】表皮角质层有保护作用,不能经受一定的挤压和摩擦,A错误;生发层能不断产生新的细胞,具有分裂增生能力,不能经受一定的挤压和摩擦,B错误;真皮内含有大量弹性纤维和胶原纤维,使皮肤有一定的弹性和韧性,能承受一定的摩擦和挤压,C正确;真皮里有丰富的血管,有调节体温的作用,不能经受一定的挤压和摩擦,D错误。3、C【解析】

呼吸系统的组成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是呼吸的通道;肺是气体交换的器官。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消化腺包括唾液腺、胃腺、肠腺、胰腺和肝脏。咽既属于呼吸系统,又属于消化系统,呼吸和吞咽食物不能同时进行。【详解】人的咽喉是食物和空气的共同通道,气管在前,食管在后,气体和食物各行其道,有条不紊,这就要归功于会厌软骨。人们吞咽食物时,喉上升,会厌软骨向后倾斜,将喉门盖住,食物顺利进入食管。下咽动作完成以后,会厌软骨又恢复直立状态,以便进行呼吸。倘若吃饭时谈笑风生就会使会厌软骨来不及向后倾斜,不能及时将喉门盖住,导致食物“呛”入气管的事故发生。故选C。【点睛】回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的组成。4、D【解析】

血液在血管内的流动方向是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分析图示可知,血液流出某消化器官时,氧气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含量增多,尿素含量减少。【详解】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再通过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吸收了大部分的水,全部的葡萄糖,部分的无机盐,又回到血液,剩下的物质形成尿液,进行生理活动要消耗营养物质,所以血液中的代谢废物尿素减少,养料减少,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多。【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悉血液流经各部分时血液成分的变化。5、A【解析】

心房的血流入心室,压力较小,心室的血压入动脉,路程相对而言较远一些,需要的压力较大,左心室把血液射入主动脉,进行路程最远的体循环,与此相适应是左心室的壁最厚,产生的压力最大,这样才能把血液输送到全身各处。【详解】心脏的四个腔有: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体循环路线:左心室收缩把血压入主动脉,然后有各级动脉进入组织处的毛细血管,最后汇集成上下腔静脉进入右心房,进行的是路程最远的体循环,需要的压力大;肺循环的路线是:右心室把血压入肺动脉,肺部的毛细血管网,经过气体交换后,最后汇集成肺静脉进入左心房,经过的路径比较短,需要的压力较小。与此功能相适应的是,左心室比右心室的壁要厚。

所以判断心脏的左右侧,可用手捏心室的壁,较厚的一侧是左心室,较薄的一侧是右心室。故选A。【点睛】心脏的结构。6、B【解析】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的实验过程中,要用浸湿的棉絮将小鱼的头部的鳃盖和躯干包裹起来,目的是保持小鱼正常的呼吸,A错误;用低倍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情况,B正确;显微镜下能区分小鱼尾鳍内的动脉、静脉,动脉是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个部分去的血管,静脉是把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C错误;实验结束后,将小鱼放回鱼缸,D错误。7、B【解析】

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神经系统的组成: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叫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发出的脑神经和由脊髓发出的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叫周围神经系统。【详解】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A正确.由脑发出的脑神经和由脊髓发出的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叫周围神经系统,B错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C正确.神经元的主要功能是接受刺激,产生冲动,传导冲动,D正确。【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人体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8、B【解析】一个人身材矮小,而且智力低下,这个人可能是呆小症,是幼年时期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导致的。9、A【解析】试题分析:微生物的生活需要适宜的温度、水分和营养物质,橘子上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和水分等,适合微生物的生长,时间久了,使其数量大增,形成菌落,使橘子发霉,细菌的菌落较小,而真菌的菌落一般较大,如“毛状“,可见物质的发霉长毛,应该是由霉菌等多细胞真菌引起的。考点: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其与人类的关系。10、B【解析】

根据葡萄糖在血液中的浓度为0.1%,可判断Q是葡萄糖,又根据原尿中有葡萄糖,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把全部葡萄糖吸收回血液,可知尿中不含有葡萄糖,因此Q是葡萄糖。血液、原尿、尿液中都有尿素,而且浓度在尿液中含量最高,这是由于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由此可判断P是尿素,因此P是尿素,Q是葡萄糖,B正确。11、A【解析】

安全用药是指根据病情需要,正确选择药物的品种、剂量和服用时间等,以充分发最佳效果,尽量避免药物对人体产生的不良作用或危害。【详解】用药前应仔细阅读说明书。根据病情需要,按说明书要求的剂量和服用时间服用,是安全用药的基本要求,故A正确;用药要针对不同的病情,适当选用,药物一般都有一定的毒副作用,过量服用,会危害人体健康,故B错误;进口药和国产药,只是产地的差别。不同的疾病,要选用不同的药物,才能针对性的起到治疗作用,故C错误;用药并非越贵越好,针对病情,起到好的治疗效果,就是好药,故D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用药安全有关的知识。掌握安全用药一般的常识是解题的关键。12、C【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血液的组成和血细胞的特点和功能.解答时可以从血液的组成和血细胞的特点和功能方面来切入。【详解】血液由血浆、血细胞两部分组成。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血液的主要功能是运输功能、防御功能和调节体温的功能。血浆的主要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红细胞数目最多,形态为双面凹的圆饼状,无细胞核,主要的功能是运送氧和一部分二氧化碳;白细胞:比红细胞大,有细胞核,吞食病菌,对人体有防御和保护作用;血小板:个体最小,形状不规则,无细胞核,有凝血和止血过的作用。

故选C。13、D【解析】

青春期正是长身体和智力发展的关键时期,要注意合理膳食,作息有规律,保证均衡营养,积极参加文娱活动和体育锻炼,做到心理和身体都健康。【详解】进入青春期,正值身体发育时期,要注意合理膳食,作息有规律,保证均衡营养,积极参加文娱活动和体育锻炼,有利于身体的健康发育。随着身体的发育,性意识也开始萌动,常表现为从初期的与异性疏远,到逐渐愿意与异性接近,或对异性产生朦胧的依恋。这些都是正常的心理变化。在青春期出现了心理矛盾,可能通过个别谈心等方式向老师或家长寻求帮助。不要闷在心中,否则时间长了会导致心理疾病.应当注意的是,这个时期正是学知识、长才干、树立远大理想、塑造美好心灵的关键时期。因此,应当精中精力,努力学习,积极参加各种文体活动和社会活动,同学间互相帮助,跟师长密切交流,健康地度过这人生的金色年华。D错误。故选D。【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青春期发育的特点。14、C【解析】注射疫苗的目的是保护易感人群,注射麻疹疫苗使人获得对疾病的免疫力,是人出生以后才产生的(后天获得),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叫做特异性免疫。15、A【解析】吸气时,肋间肌与膈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肺随之扩大,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当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结果胸廓缩小,肺也随之回缩,形成被动的呼气运动。从图示中可以看出,甲图膈顶下降,为膈肌收缩时的状态,即吸气过程;乙图膈顶回升,为膈肌舒张时的状态,即呼气过程。即甲吸气、乙呼气。点睛: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引起吸气和呼气运动,其原理是呼吸运动造成了肺内气压与外界大气压之间存在压力差。16、B【解析】

青春期是决定一个人体质、心理、性格和智力发展的关键时期。进入青春期,男孩和女孩的身高、体重都迅速增加,另外,神经系统以及心脏和肺等器官的功能也明显增强。【详解】性发育和性成熟也是青春期的重要特征。男孩出现遗精,女孩会来月经,A正确;神经系统以及心脏和肺等器官的功能也明显增强,不是开始发育,B错误;青春期有了较强的独立意识,C正确;青春期少年随着身体的发育,性意识也开始萌动,常表现为从初期的与异性疏远,到逐渐愿意与异性接近,或对异性产生朦胧的依恋,这些都是正常的心理变化,D正确。【点睛】掌握青春期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17、D【解析】

青春期是一个生长和发育发生重要变化的时期,其中身高突增是青春期的一个显著特点,另外,神经系统和心、肺等器官的功能也显著增强,青春期是人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详解】身高和体重迅速增长是青春期发育的显著特征,A正确;青春期的神经系统、心、肺功能大大增强,B正确;青春期在性激素的作用下,促使第二性征的出现,C正确;身体发胖不是青春期的发育特点,D错误。【点睛】掌握青春期发育特点是解题的关键。18、C【解析】

人的小肠细长,盘曲在腹腔内,长5~6m。小肠的内表面有很多环形皱壁,皱襞表面有小肠绒毛和微绒毛,小肠绒毛上皮细胞朝向肠腔的一侧。由于环形皱襞、小肠绒毛和微绒毛的存在,使小肠内表面积比原来增大了近600倍。估计一个成年人小肠的内表面积约为200m3。内表面积越大,越有利于吸收。另外,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小肠绒毛壁和毛细血管壁很薄,都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样的结构特点使营养物质很容易被吸收而进入血液,再由血液运送至全身,用于全身的生命活动。在消化系统中,因为小肠内有肠液、胰液、胆汁三种消化液,小肠细长,内表面有很多环形皱襞、小肠绒毛和微绒毛,小肠绒毛壁和毛细血管壁很薄,所以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是小肠。19、A【解析】

气孔是由两两相对而生的保卫细胞围成的空腔,它的奇妙之处在于能够自动的开闭。气孔是植物体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植物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详解】植物能进行蒸腾作用、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植物体外的一个过程。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利用光能在叶绿体里把二氧化碳和水等无机物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植物的呼吸作用指的是细胞内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植物的三大作用有关的二氧化碳、水蒸气、氧气进出植物体的门户是气孔。无机盐是植物通过根从土壤中获得的。故选A。【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理解光合作用,蒸腾作用呼吸作用的概念,气孔的结构特点。20、A【解析】新生命的开始是受精卵的形成,发育的过程是受精卵形成后,分裂形成胚泡,通过不断地分化,形成胚胎,在到胎儿。21、A【解析】

尿液的形成过程: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构成了尿液的成分。【详解】如果肾小球发生炎症会导致肾小球的通透性变大,血液中的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会滤过到肾小囊中的原尿,原尿流经肾小管时,肾小管不能重吸收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因此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会随尿液排出,形成蛋白尿或血尿。所以某人在尿检报告中发现尿液中同时出现了红细胞,肾脏发生病变的部位应是肾小球。【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肾小球不能过滤大分子的蛋白质和血细胞。22、C【解析】

常见的现代类人猿有大猩猩、黑猩猩、长臂猿、猩猩等,它们和人类有共同的祖先,其中黑猩猩与人类的亲缘关系最近。【详解】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哺乳动物是猩猩,特别是其中的黑猩猩,二者在DNA、大脑、内脏器官的大小,面部的形状和功能上都很相似,他们有着共同的祖先,都起源于古猿黑猩猩。染色体数目与人类相近是24对,血清免疫实验记录与人类最接近97%、人类100%,人类与黑猩猩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差异数最小是0,因此表明人类与黑猩猩亲缘关系最近。【点睛】黑猩猩是已知的仅次于人类的最聪慧的动物,与人类的亲缘关系最近。23、D【解析】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的组成: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抠、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详解】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反射弧中神经冲动传导的路线: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在控制排尿的反射活动中,产生尿意的神经冲动传到大脑皮层的相关区域,大脑皮层接受传入神经传来的信号后,产生神经冲动并通过传出神经传给效应器。所以,在控制排尿的反射活动中,大脑皮层属于神经中枢。所以答案选择D。【点睛】掌握反射弧的结构及反射弧中神经冲动传导的路线是解题的关键。24、A【解析】

人体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兔疫,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比较如下表:名称形成时间形成因素特点器官包括的防线举例非特异性免疫生来就有的,先天性的由遗传因素决定不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作用范围广,针对多种病原体都有效皮肤、黏膜等第一、二道防线唾液中的溶菌酶特异性免疫出生以后才产生的与遗传因素无关;和与该病原体斗争的人有关针对某一特定病原体,具有专一性胸腺、淋巴结、脾脏第三道防线天花病毒侵入人体后,人体产生抗体【详解】接种卡介苗后人体会产生抵抗结核杆菌的抗体,人体就不会再得结核病,这种免疫是后天获得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结核杆菌起作用,属于特异性免疫,A符合题意;

吞噬细胞能吞噬和消灭病原体是生来就有的,属于非特异性免疫,B不符合题意;

呼吸道黏膜上的纤毛清扫异物,是生来就有的,属于非特异性免疫,C不符合题意;

溶菌酶溶解病菌是生来就有的,属于非特异性免疫,D不符合题意。【点睛】熟练掌握人体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功能和作用,人体三道防线的免疫特性。25、A【解析】

气体扩散指气体总是由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直到平衡为止。【详解】气体总是由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直到平衡为止;肺泡中氧气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多,而二氧化碳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少;因此,氧气由肺泡扩散到血液里,与血红蛋白结合,二氧化碳由血液扩散到肺泡里;这样,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后就由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如图表示肺泡处的物质交换,A表示的物质是氧气。故选A。【点睛】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和组织里的气体交换都是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实现的。26、D【解析】

血常规检查是临床上最基础的化验检查之一。血常规检查项目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及血小板数量等。血常规用针刺法采集指血或耳垂末梢血,经稀释后滴入特制的计算盘上,再置于显微镜下计算血细胞数目。血常规化验单上的常用符号是:RBC代表红细胞,WBC代表白细胞,Hb代表血红蛋白(血色素),PLT代表血小板。【详解】红细胞(RBC)数量过少或血红蛋白(Hb)含量过少,都会患贫血病,血红蛋白是含铁的蛋白质;多吃一些含蛋白质和铁较为丰富的食物可预防贫血病。故D符合题意。【点睛】理解掌握血细胞的种类及功能是解答此题的关键。27、D【解析】

人体各段消化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能力不同,口腔、咽和食道基本上没有吸收功能,胃内能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少量的酒精;小肠能吸收无机盐、葡萄糖、维生素、氨基酸、甘油、脂肪酸、水;大肠能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部分维生素。【详解】食物中的营养物质经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叫吸收。消化道的不同部位吸收功能不同,口腔、咽和食道基本无吸收功能;胃能吸收少量水、无机盐、酒精;小肠能吸收葡萄糖、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水、无机盐、维生素;大肠能吸收少量水、无机盐和部分维生素。故选D。【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理解营养物质的吸收。28、B【解析】

人体内的腺体包括内分泌腺和外分泌腺,分析解答。【详解】ACD、汗腺、唾液腺、胃腺,它们的分泌物可以通过导管排出去,这类腺体叫外分泌腺,ACD不符合题意。

B、肾上腺的分泌物是激素,激素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并随着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属于内分泌腺,B符合题意。

故选:B【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区分内分泌腺和外分泌腺,并掌握主要的分泌腺和外分泌腺。29、C【解析】

1、为了保护耳和听觉,除了减少和消除噪声外,平时还应当注意做到:

(1)不要用尖锐的东西挖耳朵,以免戳伤外耳道或鼓膜。

(2)遇到巨大声响时,迅速张口,使咽鼓管张开,或闭嘴、堵耳,以保持鼓膜两侧大气压力平衡。

(3)鼻咽部有炎症时,要及时治疗,避免引起中耳炎。

(4)不让污水进入外耳道,避免外耳道感染。2、保护眼睛,预防近视要做到:三要、四不看、三个一,有效地预防近视眼的发生。

一要:读写姿势要正确,眼与书的距离要在33厘米左右。

二要:看书、看电视或使用电脑1小时后要休息一下,要远眺几分钟。

三要:要定期检查视力,认真做眼保健操。

一不看:不在直射的强光下看书。

二不看:不在光线暗的地方看书。

三不看:不躺卧看书。

四不看:不走路看书。

三个一是:一尺、一拳、一寸,即读书写字时,眼睛和桌面要保持一尺的距离;身体和课桌之间保持一个小拳头的间隔;握笔时手和笔尖要保持一寸的距离。总之,预防近视要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详解】长时间看手机或电脑容易导致近视,A错误;不要用尖锐的东西挖耳朵,以免戳伤外耳道或鼓膜,B错误;;

遇到巨大声响时,迅速张口,使咽鼓管张开,或闭嘴、堵耳,以保持鼓膜两侧大气压力平衡,C正确;

不能躺在床上看书,容易造成近视,D错误。【点睛】熟记眼和耳的保健的重要性。解答时从保护听力的措施方面来切入。30、C【解析】试题分析:毛细血管的内径小,仅有8--10微米,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因此下肢静脉曲张,脱落的血栓,随血液循环到达毛细血管处就会滞留;下肢血栓脱落后要通过下腔静脉进入血液循环,即在肺部毛细血管处会滞留。考点:血液循环的途径。31、A【解析】

泌尿系统的组成和功能:①肾脏-形成尿液;②输尿管-输送尿液;③膀胱-暂时贮存尿液;④尿道-排出尿液.【详解】肾单位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由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组成.尿液的形成主要经过滤过和重吸收两个连续过程.当血液流经肾小球和肾小囊壁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肾小球过滤到肾小囊中.肾小囊中的液体称为原尿.人体每天形成的原尿大约150升.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全部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等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并且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送回到血液里,而剩下的水和无机盐、尿素等就形成了尿液.人体每天排出的尿液约为1.5升.故选A32、D【解析】

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详解】小肠长约5~6m,小肠内具有肠液、胰液和胆汁等多种消化液;肠液、胰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胆汁能促进脂肪的消化;小肠内壁有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毛,增大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都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的,有利于营养物质被吸收进入小肠内壁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中。因此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故选:D。【点睛】此题考查了小肠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特点:小肠很长;表面积大;消化液种类多。33、D【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人类的起源和进化,人类起源于类人猿。【详解】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后来由于环境的变化,森林古猿朝两个方面进化,一部分森林古猿仍然以树栖生活为主,慢慢进化成了现代类人猿,如黑猩猩、猩猩、大猩猩、长臂猿等。另一支却由于环境的改变被迫下到地面上来生活,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可见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最近,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人类的进化过程是一个自然选择的过程人是古猿经过长期进化而来的。故选:D。【点睛】人类的起源和进化是考查的重点,多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难度一般。34、D【解析】

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每一类营养物质都是人体所必需的;食物所含的六类营养物质中,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是糖类、脂肪和蛋白质。【详解】据测定,糖类、脂肪、蛋白质在体内分解所放出的热量分别是:每克糖类平均为17.15千焦,每克脂肪平均为38.91千焦,每克蛋白质平均为17.15千焦。微生物是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原料,不是人体的供能物质。因此质量相同的糖类、脂肪、蛋白质、微生物中,氧化分解释放能量最多的是脂肪。【点睛】掌握食物的热价是解题的关键。35、D【解析】试题分析:人类特有的条件反射,是通过大脑皮层的人类特有的语言中枢形成的;吃食物分泌唾液,是非条件反射,看见食物分泌唾液,拍打叮咬自己的蚊虫,是看见后形成的,没有语言中枢的参与是动物与人共有的反射;谈虎色变是通过语言文字,有大脑皮层语言中枢的参与后形成的,是人类特有的。考点:人类神经活动的特征。36、c胃淀粉d小肠含有多种消化酶、长度长长度长,内壁有褶皱和绒毛,绒毛内有毛细血管淀粉不能通过玻璃纸(细胞膜)葡萄糖能通过玻璃纸(细胞膜)出现砖红色沉淀食物中的大分子(蛋白质、淀粉、脂肪)不能透过细胞膜,只有消化成小分子物质才能透过细胞膜从而被吸收【解析】

(1)观图可知:图1中a肝脏、b是大肠、c是胃、d是小肠,图2中x表示淀粉的消化过程、y表示脂肪的消化过程,(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解答即可。【详解】(1)①淀粉的消化从口腔开始,口腔中的唾液淀粉酶能够将部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当淀粉和麦芽糖进入小肠后,由于小肠中的胰液和肠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因此,淀粉等糖类物质在小肠内被彻底消化为葡萄糖;蛋白质的消化是从胃开始的,当食物中的蛋白质进入胃以后,在胃液的作用下进行初步消化后进入小肠,小肠里的胰液和肠液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在这些酶的作用下,蛋白质被彻底消化为氨基酸,所以图2中蛋白质开始被消化的部位对应图1中的结构是[c]胃,物质X代表淀粉消化过程。②图2所示结果可以说明食物消化的主要场所是[d]小肠。根据图1说明此部位适于消化的特点是小肠内含有多种消化液、小肠长度长,同时它也是人体吸收营养的主要器官,与其吸收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有小肠长度长、内壁有皱襞和小肠绒毛,绒毛内有毛细血管等。(2)①淀粉遇碘液变蓝色,1(A玻璃管)加2滴碘液,结果变蓝,2(A烧杯)加2滴碘液,结果不变蓝;比较1、2号试管的结果,可以说明淀粉不能通过玻璃膜(细胞膜);3(B玻璃管)加2毫升本尼迪特试剂,沸水浴加热,结果出现砖红色沉淀;4(B烧杯)加2毫升本尼迪特试剂,沸水浴加热,结果出现砖红色沉淀,比较3、4号试管的结果,可以说明葡萄糖能通过玻璃膜(细胞膜)。②如果向A组玻璃管中再加入一定量的淀粉酶和麦芽糖酶,一段时间后,取2毫升A烧杯中的液体置于5号试管中,加入2毫升本尼迪特试剂并沸水浴加热,可预测实验结果为出现砖红色沉淀,因为淀粉酶和麦芽糖酶将淀粉分解成了葡萄糖。③最后得出结论:食物中的大分子物质(蛋白质、淀粉和脂肪)不能透过细胞膜,只有消化成小分子才能透过细胞膜从而被吸收。【点睛】本题考查酶活性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并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具备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的能力。37、蛋白质脂肪淀粉c胃D小肠氨基酸葡萄糖口腔小肠D小肠D小肠肠液胆汁【解析】试题分析:(1)曲线乙表示脂肪的消化过程,因为曲线乙所代表的营养物质从小肠处开始被消化,曲线丙是淀粉的消化曲线,因为淀粉的消化开始于口腔,曲线甲是蛋白质的消化曲线,因为该曲线所代表的营养物质从胃开始被消化。(2)蛋白质的消化是从胃开始的,当食物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