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ii苏维恒脂肪酸的分解代谢_第1页
生物化学ii苏维恒脂肪酸的分解代谢_第2页
生物化学ii苏维恒脂肪酸的分解代谢_第3页
生物化学ii苏维恒脂肪酸的分解代谢_第4页
生物化学ii苏维恒脂肪酸的分解代谢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生物化学ii苏维恒脂肪酸的分解代谢第1页/共218页

第九章脂肪酸的分解代谢(Fattyacidcatabolism)一、脂质的消化、吸收和传送二、脂肪酸的氧化三、不饱和脂肪酸的氧化四、酮体五、磷脂的代谢六、鞘脂类的代谢七、甾醇的代谢八、脂肪酸代谢的调节主讲:苏维恒第2页/共218页脂类概述1.概念

脂类是脂肪和类脂的总称,它是由脂肪酸与醇作用生成的酯及其衍生物,统称为脂质或脂类,是动物和植物体的重要组成成分。脂类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一大类物质,脂类是生物体维持正常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一大类有机化合物,是与糖类、蛋白质、核酸并列为四大类重要基本物质之一。它们的化学组成、结构理化性质以及生物功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性,就是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第3页/共218页WhiteandBrownAdiposeTissueWhiteAdiposeTissue(WAT,WhiteFat)usedasastoreofenergy;actsasathermalinsulator;BrownAdiposeTissue(BAT,BrownFat)abundantinnewbornsandinhibernatingmammals;Containsamuchhighernumberofmitochondriaandmorecapillariesthanwhitefat.第4页/共218页ObesemouseandnormalmouseObesity“Superobese”male(1.77mand146kg)Classification:Waistcircumference:102cm(man)and88cm(woman)-USA94/80inEuropeanUnion;90inChinesemanand85inJapanesemanwaist–hipratio:0.9(man)and0.85(woman)–USABMI:BodyMassIndex(18.5,25,30)Bodyfatpercentage:Bodyfat%=(1.2*BMI)+(0.23*age)−5.4−(10.8*gender)第5页/共218页EffectsonhealthMortalityMorbidityObesitysurvivalparadoxCausesofobesityDietSedentarylifestyleGeneticsMedicalandpsychiatricillnessSocialdeterminants第6页/共218页脂肪又称三酯酰甘油或甘油三脂类脂磷脂糖脂异戊二烯酯甾醇萜类甘油磷脂鞘氨醇磷脂卵磷脂脑磷脂2.脂类的分类(1)单纯脂--是脂肪酸和醇类所形成的酯,其中典型的为甘油三酯。(2)复合脂--除醇类、脂肪酸外还含有其它物质,如磷酸、含氮化合物、糖基及其衍生物、鞘氨醇及其衍生物等。(3)其它脂--为一类不含有脂肪酸、非皂化的脂,包括萜类、前列腺素类和甾类化合物等。第7页/共218页单纯脂

第8页/共218页复合脂

磷酸甘油脂,又称甘油磷脂,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复合脂,广泛存在于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磷酸甘油脂是细胞膜结构重要的组分之一,在动物的脑、心、肾、肝、骨髓、卵以及植物的种子和果实中含量较为丰富。最简单的磷酸甘油脂结构如图:第9页/共218页贮藏物质/能量物质

脂肪是机体内代谢燃料的贮存形式,它在体内氧化可释放大量能量以供机体利用。脂肪组织储存脂肪,约占体重10~20%.1g脂肪在体内彻底氧化供能约38KJ,而1g糖彻底氧化仅供能16.7KJ。

合理饮食脂肪氧化供能占15~25%

空腹脂肪氧化供能占50%以上禁食1~3天脂肪氧化供能占85%

饱食、少动脂肪堆积,发胖3.脂类的功能第10页/共218页提供给机体必需脂成分(1)必需脂肪酸亚油酸18碳脂肪酸,含两个不饱和键;亚麻酸18碳脂肪酸,含三个不饱和键;花生四烯酸20碳脂肪酸,含四个不饱和键;(2)生物活性物质:激素、胆固醇、维生素等。生物体结构物质(1)作为细胞膜的主要成分几乎细胞所含的磷脂都集中在生物膜中,是生物膜结构的基本组成成分。(2)保护作用脂肪组织较为柔软,存在于各重要的器官组织之间,使器官之间减少摩擦,对器官起保护作用。用作药物卵磷脂、脑磷脂可用于肝病、神经衰弱及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等。新功能:流感药物。第11页/共218页InfluenzaVirus正黏液病毒科H:血凝素N:神经氨酸酶第12页/共218页Cell153,112–125,March28,2013ω-3二十碳五烯酸(EPA)二十二碳六烯酸(DHA)(PD1)H1N1H5N1PD1抑制流感病毒的复制并改善严重的流感反应PD1PD1抑制病毒转录中的核输出第13页/共218页LipidBiologicallipidsareachemicallydiversegroupofcompounds,thecommonanddefiningfeatureofwhichistheirinsolubilityinwater.Fatsandoils(storagelipids)Phospholipidsandsterol(majorelementsofmembranes)第14页/共218页Thefatsandoilsusedalmostuniversallyasstoredformsofenergyinlivingorganismsarederivativesoffattyacids.Typicaltypeoffattyacid-containingcompoundsaretriacylglycerols.第15页/共218页NomenclatureFattyacidsarenamedaccordingtothenumberofcarbonatomsinthechainandthenumberandpositionofanydoublebonds.

Palmitate (C16:0) 棕榈酸

Stearate (C18:0) 硬脂酸

Oleate (C18:1) 油酸

Linoleate (C18:2) 亚油酸

Linolenate (C18:3) 亚麻酸

Arachidonate (C20:4) 花生四稀酸第16页/共218页RolesComponentsofmembranes(glycerophospholipidsandsphingolipids)CovalentlyjoinedwithsomeproteinsEnergystores(triacylglycerols)andfuelmoleculeAshormonesandintracellularsecondmessengers(DAG,diacylglycerol)第17页/共218页一、脂质的消化、吸收和传送

三脂酰甘油在人类的饮食脂肪中,以及作为代谢能量的主要贮存形式中约占90%。脂肪可完全氧化成CO2和H2O,由于脂肪分子中绝大部分碳原子和葡萄糖相比,都处于较低的氧化状态,因此脂肪氧化代谢产生的能量按同等重量计算比糖类和蛋白质要高出2倍以上。食物成分含有的能量成分ΔH(kJ/g干重)糖类16脂肪37蛋白质17第18页/共218页(一)脂肪(三酰甘油)1分子甘油和3分子脂肪酸结合而成的酯。脂肪酸饱和脂肪酸:软脂酸(16C)、硬脂酸(18C)不饱和脂肪酸含1个双键(油酸)含2个双键(亚油酸)含3个双键(亚麻酸)含4个双键(花生四烯酸)第19页/共218页三脂酰甘油的结构1-软脂酰-2,3-二油酰甘油

当3个脂肪酸都是同一种脂肪酸时,称为简单三脂酰甘油,当3个脂肪酸至少有一个不同时,称为混合三脂酰甘油。三脂酰甘油(三酰甘油)(甘油三酯)第20页/共218页某些天然存在的脂肪酸通俗名系统名简写符号熔点月桂酸n-十二酸12:044.2软脂酸n-十六酸16:063.1花生酸n-二十酸20:076.5棕榈油酸十六碳-9-烯酸(顺)16:1Δ9C-0.5-0.5鳕油酸二十碳-9-烯酸(顺)20:1Δ9C23-23.5亚油酸十八碳-9,12-二烯酸(顺,顺)18:2Δ9C,12C-5α-亚麻酸十八碳-9,12,15-三烯酸(全顺)18:3Δ9C,12C,15C-11花生四烯酸二十碳-5,8,11,14-四烯酸(全顺)20:4Δ5C,8C,11C,14C-49EPA二十碳-5,8,11,14,17-五烯酸(全顺)-54--53DHA二十二碳-4,7,10,13,16,19-六烯酸(全顺)-45.5–-44.1第21页/共218页消化脂肪的酶

消化脂肪的酶有胃分泌的胃脂肪酶、胰脏分泌的胰脂肪酶,它们可将三脂酰甘油的脂肪酸水解下来。胰脂肪酶与一个称为辅脂肪酶的小蛋白质在一起,存在于脂质-水界面上。胰脂肪酶催化1-、3-位脂肪酸的水解,生成2-单酰甘油。胰液中还有酯酶,它催化单酰甘油、胆固醇酯和维生素A的酯水解。另外,胰脏还分泌磷脂酶,它催化磷脂的2-酰基水解。第22页/共218页脂肪的乳化

由于三脂酰甘油是水不溶性的,而消化作用的酶却是水溶性的,因此三脂酰甘油的消化是在脂质-水的界面处发生的。若要消化迅速,必须尽量增大脂质-水界面的面积。人摄入的脂肪在肝脏分泌的胆汁盐及磷脂酰胆碱等物质(表面活性剂)的作用下,经小肠蠕动而乳化,大大地增大了脂质-水的界面面积,促进了脂肪的消化和吸收。第23页/共218页胆汁酸的结构胆酸甘氨胆酸牛磺胆酸

胆汁盐是胆固醇的氧化产物,极性构成外侧,疏水形成内侧,构成一个胶质颗粒。第24页/共218页消化:小肠上段脂类(TG、CH、PL等)微团胆汁酸盐乳化胰脂肪酶、辅脂酶等水解甘油一脂、溶血磷脂、长链脂肪酸、胆固醇等混合微团乳化第25页/共218页混合微团扩散小肠粘膜细胞内重新酯化载脂蛋白结合乳糜微粒门静脉肝脏吸收:十二指肠下段及空肠上段中短链脂肪酸血液、淋巴全身第26页/共218页脂肪的吸收

脂肪经消化后的产物脂肪酸和2-单酰甘油由小肠上皮粘膜细胞吸收后,又转化为三脂酰甘油,然后与蛋白质一起包装成乳糜微粒,释放到血液,通过淋巴系统运送到各种组织中。短的和中等长度的脂肪酸被吸收进入门静脉血液,以游离形式直接送入肝脏。在脂肪组织和骨骼肌毛细血管中,在脂蛋白脂肪酶(lipoproteinlipase)的作用下,乳糜微粒中的脂肪被水解成游离的脂肪酸和甘油,产生的脂肪酸被这些组织吸收,甘油被运送到肝脏和肾脏,转变成二羟丙酮磷酸。第27页/共218页第28页/共218页脂肪代谢第29页/共218页第30页/共218页其中第一步反应需要消耗ATP,而第二步反应可生成还原辅酶Ⅰ。磷酸二羟丙酮为磷酸丙糖,是糖酵解途径的中间产物,因此既可以继续氧化,经丙酮酸进入三羧酸循环彻底氧化成CO2和水,又可经糖异生作用合成葡萄糖,乃至合成多糖。甘油被被运送到肝脏和肾脏,在甘油激酶的催化下,被磷酸化成3-磷酸甘油,然后氧化脱氢生成磷酸二羟丙酮。第31页/共218页BreakdownoftriacylglycerolsThefattyacidsintriacylglycerolsarereleasedfromtheglycerolbackbonebytheactionoflipases.Thefreefattyacidscanthendegradedby–oxidationtoproduceenergy.Theglycerolisconvertedintodihydroxyacetonephosphatewhichentersglycolysis.第32页/共218页第33页/共218页三脂酰甘油的转移

贮存在脂肪组织中的三脂酰甘油要转移时,先在激素敏感的三脂酰甘油脂肪酶的作用下水解成甘油和脂肪酸。游离的脂肪酸进入血液,并与清蛋白结合。形成脂肪-清蛋白复合物可以大大增加脂肪酸的溶解度。

磷脂、三脂酰甘油、胆固醇和胆固醇酯是以脂蛋白的形式转运的。在机体的各个部位,脂蛋白与特异的受体和酶作用而被吸收和利用。第34页/共218页血脂概念:血浆中所含脂类的总称,主要包括甘油三酯、磷脂、胆固醇、胆固醇酯及游离脂肪酸等。血脂与血浆中的蛋白质结合形成水溶性复合物—LP(lipoprotein)形式存在和运输。②由肝脏、脂肪细胞等组织合成后释放入血血脂来源:①肠道中食物脂类的消化吸收③储存脂肪动员释放入血。运输--血浆脂蛋白血脂的去路:①进入脂肪组织储存;②氧化供能;③构成生物膜;④转变为其它物质。第35页/共218页脂蛋白的不同密度

大多数蛋白质的密度为1.3~1.4g/ml,脂的密度一般为0.8g/ml。脂蛋白的密度取决于蛋白质和脂质的比例,蛋白质比例越大则密度越大。第36页/共218页乳糜微粒(CM)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低密度脂蛋白(LDL)

高密度脂蛋白(HDL)密度血浆脂蛋白颗粒中间密度脂蛋白(IDL)分类:超速离心法第37页/共218页

CMVLDLIDLLDLHDL蛋白质

1~210182550脂肪

84~85503053胆固醇脂

414224017磷脂

818222127

ApoACB48CB100EB100AⅠAⅡB100合成部位小肠粘膜肝细胞肝肝各组织功能转运外源转运内源转运内源运至全身转运至肝

甘油三脂油三脂胆固醇胆固醇酯胆固醇胆固醇

28893血浆脂蛋白的组成、性质及功能第38页/共218页HDL和LDL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

HDL和LDL的含量是一对二。两者都有重要任务:低密度脂蛋白把胆固醇从肝脏运送到全身组织,高密度脂蛋白将各组织的胆固醇送回肝脏代谢。

HDL和LDL的相对量对于胆固醇在体内的去向和动脉蚀斑的形成是重要的。高水平的HDL有助于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危险,而高水平的LDL会增加冠状动脉及心血管疾病的危险。第39页/共218页LPA导致心血管疾病(动脉硬化)动脉硬化是血栓的一个原因(给个图)是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导致LDL的主要脂是LPALPA作用于平滑肌细胞,产生炎症、促进细胞迁移和增殖(出来形成硬化)第40页/共218页二、脂肪酸的氧化1904年,FranzKnoop的标记实验:实验前提:已知动物体内不能降解苯环实验方案:用苯基标记的饱和脂肪酸饲喂动物

第41页/共218页-氧化作用的提出是在二十世纪初,FranzKnoop

在此方面作出了关键性的贡献。他将末端甲基上连有苯环的脂肪酸喂饲狗,然后检测狗尿中的产物。结果发现,食用含偶数碳的脂肪酸的狗的尿中有苯乙酸的衍生物苯乙尿酸,而食用含奇数碳的脂肪酸的狗的尿中有苯甲酸的衍生物马尿酸。

Knoop由此推测无论脂肪酸链的长短,脂肪酸的降解总是每次水解下两个碳原子。脂肪酸的-氧化第42页/共218页

据此,Knoop提出脂肪酸的氧化发生在-碳原子上,而后Ca与Cb之间的键发生断裂,从而产生二碳单位,此二碳单位Knoop推测是乙酸。

以后的实验证明Knoop推测的准确性,由此提出了脂肪酸的b-氧化作用。

-氧化作用是指脂肪酸在-碳原子上进行氧化,然后α-碳原子和β-碳原子之间键发生断裂。每进行一次-氧化作用,分解出一个二碳片段,生成较原来少两个碳原子的脂肪酸。第43页/共218页

Earlylabelingexperiments(1904):fattyacidsaredegradedbysequentialremovaloftwo-carbonunitsWhendogswerefedwithodd-numberedfattyacidsattachedtoaphenylgroup,benzoatewasexcreted;andwhenfedwitheven-numbered,phenylacetatewasexcreted.Hypothesis:the-carbonisoxidized,withtwo-carbonunitsreleasedbyeachroundofoxidation.Theseexperimentsarealandmarkinbiochemistry,inusingsyntheticlabel(thephenylgrouphere)toelucidatereactionmechanism,andwasdonelongbeforeradioisotopeswasusedinbiochemistry!第44页/共218页

(1)脂肪酸的活化

(2)脂肪酸的转运

(3)b-氧化脂肪酸-氧化的过程b-氧化作用的部位:Localizationof-oxidationoccursinmitochondria,线粒体基质。第45页/共218页脂肪酸的活化

脂肪酸分解发生于原核生物的细胞溶胶及真核生物的线粒体基质中。脂肪酸在进入线粒体前,必须先与CoA形成脂酰CoA,这个反应是由脂酰CoA合成酶(acyl-CoAsynthetase)催化的。RCOOH+ATP+HS-CoA→RCOS-CoA+AMP+PPi

无机焦磷酸酶↓

2Pi脂肪酸的活化需要ATP的参与。每活化1分子脂肪酸,需要1分子ATP转化为AMP,即要消耗2个高能磷酸键。这在计算能量利用时可以折算成需要2分子ATP水解成ADP。在体内,焦磷酸很快被磷酸酶水解,使得反应不可逆。第46页/共218页第47页/共218页

FattyacidsareactivatedontheoutermembraneofmitochondriaFattyacidsareconvertedtofattyacyl-CoA(ahighenergycompound)viaafatty-acyl-adenylateintermediate(enzyme-bound)bytheactionoffattyacyl-CoAsynthetases(alsocalledfattyacidthiokinase).Fattyacid+CoA+ATPfattyacyl-CoA+AMP+2Pi第48页/共218页第49页/共218页脂肪酸转入线粒体

脂肪酸的b-氧化作用通常是在线粒体的基质中进行的,中、短链脂肪酸可直接穿过线粒体内膜,而长链脂肪酸需依靠肉碱(也叫肉毒碱,Carnitine),以脂酰肉碱的形式跨越内膜而进入基质,故称肉碱转运。

肉毒碱carnitine

:L-β-羟基γ-三甲基氨基丁酸,由赖氨酸衍生的。

肉碱酰基转移酶Ⅰ

肉碱:脂酰肉碱移位酶肉碱酰基转移酶Ⅱ第50页/共218页脂酰肉毒碱肉毒碱脂酰COACOA脂酰肉毒碱载体(移位酶)肉毒碱胞质一侧内膜外侧内膜内侧线粒体基质一侧COA脂酰COAβ-氧化肉毒碱脂酰基转移酶Ⅰ肉毒碱脂酰基转移酶Ⅱ第51页/共218页Activated(longchain)fattyacidsarecarriedintothematrixbycarnitine肉碱(肉毒碱)L-β-羟基γ-三甲基氨基丁酸第52页/共218页

肉毒碱是季胺类化合物,是一种人体必需的营养素,有着重要的生物学功能和临床应用价值。近年来肉毒碱在心脑血管疾病、消化疾病、儿童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以及血液透析病人的营养支持和运动医学等领域已得到广泛的研究和应用。其中的肉碱脂酰转移酶Ⅰ和Ⅱ是一组同工酶。前者在线粒体外催化脂酰CoA上的脂酰基转移给肉碱,生成脂酰肉碱;后者则在线粒体内将运入的脂酰肉碱上的脂酰基重新转移至CoA,游离的肉碱被运回内膜外侧循环使用。第53页/共218页Thefattyacylgroupisattachedtocarnitine

(肉碱)

bytheactionofcarnitineacyltransferaseIlocatedontheouterfaceoftheinnermembrane,formingfattyacyl-carnitine,leavingtheCoAinthecytosol.Theacylcarnitine/carnitinetransportermovesacyl-carnitineacrosstheinnermembraneofmitochondriaviafacilitateddiffusion.Medium-chainacyl-CoAsseemtoenterthematrixbythemselves,withoutbeingcarriedbycarnitine.TheacylgroupisthentransferredbacktoCoAtoformfattyacyl-CoAbytheactionofcarnitineacyltransferaseIIlocatedontheinnerfaceoftheinnermembrane.Thisenteringstepseemstoberate-limitingforfattyacidoxidationinmitochondria,anddiseaseshavebeenfoundtobecausedbyadefectofthisstep(withachingmusclecramp,especiallyduringfasting,exerciseorwhenonahigh-fatdiet).第54页/共218页脂肪酸的β-氧化途径第55页/共218页脂酰CoA进入线粒体后,经历多次b-氧化作用而逐步降解成多个二碳单位——

乙酰CoA。每次b-氧化作用包括四个步骤:氧化,水合,氧化和断裂β-氧化的历程Fattyacyl-CoAisoxidizedtoacetyl-CoAviamultipleroundsofboxidation

Theboxidationconsistsoffourreactions:OxidationbyFADHydrationOxidationbyNAD+ThiolysisbyCoA.第56页/共218页

a.

OxidationofthefattyacylCoAtoenoylCoAformingatransΔ2-doublebondonthefattyacylchainandproducingFADH2(catalyzedbyacylCoAdehydrogenase脂酰辅酶A脱氢酶).脂肪酸的β-氧化过程(2)氧化脱氢RCH2CH2CH2CO~SCoA脂酰CoA(16C)脂酰CoA脱氢酶FADFADH21.5ATP呼吸链第57页/共218页脂酰CoA脱氢酶

脂酰CoA脱氢酶存在于线粒体的基质中,共有3种,分别催化短链、中链、长链脂酰CoA的脱氢反应。脱氢反应的产物FADH2的一对电子先传递给电子传递黄素蛋白(ETF),再经ETF:泛醌氧化还原酶的催化将电子传递给泛醌,进入呼吸电子传递链。第58页/共218页(3)加水RCH2CCCO~CoAHH

反2-烯酰CoA

反2-烯酰CoA水合酶

H2OOHRCH2CHCH2CO~SCoAL-β-羟脂酰CoAb.

Hydrationofthetrans

Δ2-enoylCoAtoform3-hydroxyacylCoA(catalyzedbyenoylCoAhydratase烯脂酰CoA水合酶).对反式双键具有立体专一性加水。

第59页/共218页(4)再脱氢OHRCH2CHCH2CO~SCoAL-β-羟脂酰CoA

NAD+

NADH+H+L-β-羟脂酰CoA脱氢酶2.5ATP呼吸链c.

Oxidationof3-hydroxyacylCoAto3-ketoacylCoAproducingNADH(catalyzedbyhydroxyacylCoAdehydrognease羟脂酰CoA脱氢酶).第60页/共218页d.

Cleavage,ofthiolysis,of3-ketoacylCoAbyasecondCoAmolecule,givingacetylCoAandanacylCoAshortenedbytwocarbonatoms(catalyzedby-ketothiolase-酮脂酰CoA硫解酶).(5)硫解β-酮脂酰CoARCH2C~SCoAOCH2COCH3CO~SCoA乙酰CoARCH2CO~SCoA脂酰CoA(14C)(1)(2)(3)(4)CoA-SHβ-酮脂酰CoA硫解酶

重复反应第61页/共218页乙酰CoA第62页/共218页

The1stoxidationiscatalyzedbythemembrane-boundacyl-CoAdehydrogenase,convertingacyl-CoAtotrans-2-enoyl-CoAwithelectronscollectedbyFAD.Thehydrationstep,catalyzedbyenoyl-CoAhydratase,convertsthetrans-2-enoyl-CoAtoL-b-hydroxylacyl-CoA.ThesecondoxidationiscatalyzedbyL-b-hydroxylacyl-CoAdehydrogenase,convertingL-b-hydroxylacyl-CoAtob-ketoacyl-CoA,withelectronscollectedbyNAD+.Theacyl-CoAacetyltransferase(orcommolycalledthiolase)catalyzestheattackofCoA,cleavingb-ketoacyl-CoAbetweentheaandbcarbon(thiolysis),generatingtwoacyl-CoAmoleculeswithoneenteringthecitricacidcycleandtheotherreentertheboxidationpathway.第63页/共218页第64页/共218页对于长链脂肪酸,需要经过多次b-氧化作用,每次降解下一个二碳单位,直至成为二碳(当脂肪酸含偶数碳时)或三碳(当脂肪酸含奇数碳时)的脂酰CoA。(3)β-氧化的历程第65页/共218页下图是软脂酸(棕榈酸C15H31COOH)的b-氧化过程,它需经历七轮b-氧化作用而生成8分子乙酰CoA。偶数碳饱和脂肪酸的氧化第66页/共218页对于偶数碳饱和脂肪酸,b-氧化过程的化学计量:脂肪酸在b-氧化作用前的活化作用需消耗能量,即1分子ATP转变成了AMP,消耗了2个高能磷酸键,相当于2分子ATP。在b-氧化过程中,每进行一轮,使1分子FAD还原成FADH2、1分子NAD+还原成NADH,两者经呼吸链可分别生成1.5分子和2.5分子ATP,因此每轮b-氧化作用可生成4分子ATP。b-氧化作用的产物乙酰CoA可通过三羧酸循环而彻底氧化成CO2和水,同时每分子乙酰CoA可生成10分子ATP。第67页/共218页1分子软脂酸彻底氧化生成ATP的分子数一次活化作用-27轮b-氧化作用+4×7=+288分子乙酰CoA的氧化+10×8=+80总计+106软脂酰-CoA+7FAD+7CoA+7NAD++7H2O→8乙酰-CoA+7FADH2+7NADH+7H+

106个ATP贮能为106×30.54=3237kJ软脂酸彻底氧化释放的自由能为9790kJ,故能量转化率为

3237÷9790×100%=33%。第68页/共218页第69页/共218页

总结:脂肪酸β氧化最终的产物为乙酰CoA、NADH和FADH2。假如碳原子数为Cn的脂肪酸进行β氧化,则需要作(n/2-1)次循环才能完全分解为n/2个乙酰CoA,产生(n/2-1)个NADH和(n/2-1)个FADH2;生成的乙酰CoA通过TCA循环彻底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能量,而NADH和FADH2则通过呼吸链传递电子生成ATP。

第70页/共218页脂肪酸的其它氧化分解方式

不饱和脂肪酸的分解奇数碳原子脂肪酸的分解脂肪酸的α-氧化脂肪酸的ω-氧化第71页/共218页生物体中的不饱和脂肪酸的双键都是顺式构型,而且位置也相当有规律——

第一个双键都是在C9和C10之间(写作D9),以后每隔三个碳原子出现一个。例如,亚油酸18:2D9,12;-亚油酸18:3D9,12,15。不饱和脂肪酸的氧化

不饱和脂肪酸的氧化与饱和脂肪酸基本相同,只是某些步骤还需其它酶(异构酶和还原酶)的参与,现以油酸为例加以说明。第72页/共218页它经历了三轮b-氧化作用后,产物在b,g位有一顺式双键,因此接下来的反应不是脱氢,而是双键的异构化,生成反式的a,b双键,然后b-氧化作用继续正常进行。因此油酸的氧化与相同碳的饱和脂肪酸(硬脂酸)相比,只是以一次双键异构化反应取代了一次脱氢反应,所以少产生一分子FADH2。不仅是单不饱和脂肪酸,所有的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前四轮b-氧化作用都与油酸相类同,都在第四轮时需要一种异构酶的参与。第73页/共218页单不饱和脂肪酸的氧化水合、脱氢、硫解,循环第74页/共218页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氧化Ⅰ第75页/共218页第76页/共218页Oxidationofunsaturatedfattyacidsrequiresoneortwoauxiliaryenzymes,anisomeraseandareductase

Theisomerase

convertsacis-3doublebondtoatrans-2doublebond.Thereductase(2,4-dienoyl-CoAreductase)convertsatrans-2,cis-4

structuretoatrans-3structure,whichwillbefurtherconvertedtoatrans-2structurebytheisomerase.NADPHisneededforthereduction(fromtwodoublebondstoone).Oxidationofa

monounsaturatedfattyacid:theenoyl-CoAisomerasehelpstorepositionthedoublebondBothanisomeraseandareductaseareneededforoxidizingpolyunsaturatedfattyacids.第77页/共218页大多数脂肪酸含偶数碳原子,它们通过b-氧化可全部转变成乙酰CoA,但一些植物和海洋生物能合成奇数碳脂肪酸,它们在最后一轮b-氧化作用后,产生丙酰CoA。奇数碳链脂肪酸的氧化丙酰CoA的代谢在动物体内依照如下图所示的途径进行,先进行羧化,然后经过两次异构化,形成琥珀酰CoA。第78页/共218页奇数碳链脂肪酸的氧化DL第79页/共218页脂肪酸在一些酶的催化下,在a-碳原子上发生氧化作用,分解出一个一碳单位CO2,生成缩短了一个碳原子的脂肪酸。这种氧化作用称为脂肪酸的a-氧化作用。脂肪酸的a-氧化途径a-氧化作用是1956年由P.K.Stumpf首先在植物种子和叶片中发现的,后来在动物脑和肝细胞中也发现了脂肪酸的这种氧化作用。第80页/共218页该途径以游离脂肪酸作为底物,在a-碳原子上发生羟化(-OH)或氢过氧化(-OOH),然后进一步氧化脱羧,其可能的机理下图所示。第81页/共218页脂肪酸的a-氧化

植烷酸存在于反刍动物的脂肪以及某些食品中,是人膳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成分。由于植烷酸C3位上有一个甲基,不能通过正常的β氧化降解,而是利用线粒体中另一个酶脂肪酸α-羟化酶催化α氧化脱羧反应,生成少一个碳原子的降植烷酸,然后就可以按正常的β氧化的方式降解了,其降解产物为3个丙酰CoA,3个乙酰CoA,最后一个降解产物为异丁酰CoA。第82页/共218页植醇植烷酸脂肪酸的a-氧化植烷酸羟化酶植烷酸a-氧化酶第83页/共218页降植烷酸酯酰CoA合成酶第84页/共218页Refsum’sDisease:雷夫叙姆病

植烷酸贮积症

人若遗传性缺少脂肪酸α氧化酶系统,体内会积累植烷酸,导致暗视觉不良、震颤,以及其他神经方面的异常。这种病人要忌食含有叶绿素的食品和植食性动物食品。第85页/共218页脂肪酸的ω氧化

在鼠肝微粒体中观察到一种较少见的脂肪酸氧化途径,这个途径使中长链和长链脂肪酸通过末端甲基的氧化,生成二羧酸,两端的羧基都可以与CoA结合,从两端进行β氧化。

脂肪酸的-氧化是指脂肪酸的末端(-端)甲基发生氧化,先转变成羟甲基,继而再氧化成羧基,从而形成a,-二羧酸的过程。催化ω氧化的酶是依赖细胞色素P450的单加氧酶,反应还需要NADPH和O2参与。第86页/共218页生成的,-二羧酸可从两端进行b-氧化作用而降解。第87页/共218页动物体内的十二碳以下的脂肪酸常常通过w-氧化途径进行降解。植物体内的在w-端具有含氧基团(羟基、醛基或羧基)的脂肪酸大多也是通过w-氧化作用生成的,这些脂肪酸常常是角质层或细胞壁的组成成分。一些需氧微生物能将烃或脂肪酸迅速降解成水溶性产物,这种降解过程首先要进行w-氧化作用,生成二羧基脂肪酸后再通过b-氧化作用降解,如海洋中的某些浮游细菌可降解海面上的浮油,其氧化速率可高达0.5克/天/平方米。第88页/共218页四、酮体乙酰CoA的代谢结局

在肝脏线粒体中脂肪酸降解生成的乙酰CoA可以有几种去向:最主要的是进入柠檬酸循环彻底氧化;第二是作为类固醇的前体,合成胆固醇;第三是作为脂肪酸合成的前体,合成脂肪酸;第四是转化为乙酰乙酸、D-β-羟丁酸和丙酮,这3种物质称为酮体(ketonebodis)。

β-羟丁酸约70%乙酰乙酸约30%丙酮含量极微第89页/共218页肝脏中酮体的形成

在肝脏线粒体中,决定乙酰CoA去向的是草酰乙酸,它带动乙酰CoA进入柠檬酸循环。但在饥饿或糖尿病情况下,草酰乙酸参与糖异生,乙酰CoA难以进入柠檬酸循环,这有利于乙酰CoA进入酮体合成途径,然后经血液流入肝外组织,氧化供能。

在动物体内,乙酰CoA不能转变成葡萄糖,在植物中可以。第90页/共218页酮体的合成(1)两分子乙酰CoA缩合成乙酰乙酰CoA,反应由硫解酶催化。此外,脂肪酸b-氧化作用的最后一轮也能产生乙酰乙酰CoA。

第91页/共218页(2)又一分子乙酰CoA与乙酰乙酰CoA缩合,生成-羟--甲基戊二酸单酰CoA(HMG-CoA),反应由HMG-CoA合成酶催化。3-Hydroxy-3methylglutaryl-CoA(HMG-CoA)第92页/共218页

(3)MG-CoA分解成乙酰乙酸和乙酰CoA,反应由HMG-CoA裂解酶催化。

第93页/共218页(4)生成的乙酰乙酸一部分可还原成-羟丁酸,反应由-羟丁酸脱氢酶催化;也有极少一部分可脱羧形成丙酮,反应可自发进行,也可由乙酰乙酸脱羧酶催化。第94页/共218页酮体的分解-肝外组织利用酮体作燃料第95页/共218页Acetyl-CoAinlivercanbeconvertedtoketonebodieswhencarbohydratesupplyisnotoptimalUnderdiabeticconditions,oxaloacetateconcentrationinhepatocytewillbelow:therateofglycolysisislow(thusthesupplyofprecursorsforreplenishingoxaloacetateiscutoff)andoxaloacetateissiphonedoffintogluconeogenesis(tomaintainbloodglucoselevel).Theacetyl-CoAgeneratedfromactivefattyacidoxidationcannotbeoxidizedviathecitricacidcycleandwillbeconvertedtoacetoacetate,b-hydroxylbutyrate,andacetone(i.e.,theketonebodies)inmitochondriaforexporttoothertissues.第96页/共218页Forketonebodyformation,firsttwoacetyl-CoAscondensetoformacetoacetyl-CoA(乙酰乙酰CoA)catalyzedbythiolase;thenadditionofanotheracetyl-CoAformsb-hydroxyl-b-methylglutaryl-CoA(b-羟-b-甲基戊二酰CoA).Acetoacetatecanbedecarboxylatedtoformacetone(decarboxylase)orreducedtoD-b-hydroxylbutyrate(b-羟丁酸)(dehydrogenase).第97页/共218页第98页/共218页酮病的产生

严重饥饿或未经治疗的糖尿病人体内可产生大量的乙酰乙酸,其原因是饥饿状态和胰岛素水平过低都会耗尽体内的糖的贮存,肝外组织不能从血液中获取充分的葡萄糖,为了获取能量,肝中的葡糖异生作用就会加速,肝和肌肉中的脂肪酸氧化也同样加速,同时动员蛋白质的分解。脂肪酸氧化加速产生出大量的乙酰CoA,葡糖异生作用又使草酰乙酸耗尽。在此情况下,乙酰CoA转向生成酮体。①血液中出现大量丙酮,常可从患者的气息中嗅到,可借此对患者作出诊断。②血液中出现的乙酰乙酸和D-β-羟丁酸,使血液pH降低,以至发生“酸中毒”,尿中酮体显著增高。第99页/共218页酮体生成的生理意义:酮体具水溶性,能透过血脑屏障及毛细血管壁,是输出脂肪能源的一种形式。长期饥饿时,酮体供给脑组织50~70%的能量。禁食、应激及糖尿病时,心、肾、骨骼肌摄取酮体代替葡萄糖供能,节省葡萄糖以供脑和红细胞所需,并可防止肌肉蛋白的过多消耗。第100页/共218页脂肪动员的影响酮体生成的调节饥饿或糖尿病时胰岛素肝内乙酰CoA

酮体生成饱食及糖供应充足时,则相反脂肪动员肝内脂肪酸β-氧化入肝脂肪酸胰高血糖素第101页/共218页五、磷脂的代谢

磷脂是一类含磷的类脂化合物,是构成人体所有细胞与组织的成分。如:脑、心脏、肝脏、神经组织等。植物的全部活细胞中也含有磷脂,和维生素等一起被称为生物活性物质。磷脂和蛋白质一起是组成细胞膜最主要的成分,它不仅与细胞膜的生理功能有密切的关系,而且还是众多信息分子前体的贮备形式,在生命体机能的调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细胞膜上的磷脂主要为甘油的磷酸脂,也称为磷脂酸衍生物。另外,还存在少量鞘磷脂。主要的磷脂酸衍生物有:卵磷脂(磷脂酰胆碱),脑磷脂(磷脂酰乙醇胺),磷脂酰甘油,磷脂酰丝氨酸,磷脂酰肌醇等。第102页/共218页甘油磷脂(磷脂酰甘油):由甘油构成的磷脂,是生物膜的主要组分。鞘氨醇磷脂:含鞘氨醇而不含甘油的磷脂,是神经组织各种膜(如神经髓鞘)的主要结构脂之一。磷脂-含磷酸复合脂磷脂的结构通式(具有双亲性):有两个脂肪酸以酯键与甘油的C1和C2相接,还有一个极性或具有电荷的“头”接在C3上第103页/共218页甘油磷脂的组成及种类

磷脂酰胆碱(卵磷脂)(PC)磷脂酰乙醇胺(脑磷脂)(PE)磷脂酰丝氨酸X=-CH2CH2N+(CH3)3X=-CH2CH2NH3+X=-CH2CH2NH2COOHCH2O—COR1R2CO—O—CHCH2O—P—O—X=OOH第104页/共218页第105页/共218页甘油磷脂的降解B1A1CDCH2—O——C—R1=OR2—C——O—CH=OCH2—O——p——O—X=OOHA2B2B磷脂酶A1:存在于细胞溶酶体、蛇、蜂、蝎毒。产物为溶血磷脂2。磷脂酶A2:存在于细胞膜及线粒体膜、蛇、蜂、蝎毒。产物为溶血磷脂1。

急性胰腺炎时,组织中的溶血磷脂A2原被激活。磷脂酶B1:水解溶血磷脂1磷脂酶B2:水解溶血磷脂2磷脂酶C:存在于细胞膜、蛇毒及某些细菌磷脂酶D:存在于高等植物,动物脑组织亦有第106页/共218页第107页/共218页鞘磷脂:

和磷脂酸衍生物不同的是:鞘磷脂醇的部分不是甘油,而是神经醇;高级脂肪酸中除软脂酸、硬脂酸和二十四酸外,还有鞘磷脂特有的脑神经酸;高级脂肪酸分子中的—COOH与神经醇分子中的—NH2脱水形成酰胺。鞘磷脂第108页/共218页结构特点

甾体化合物在结构上的共同特点是:含有环戊烷骈多氢化菲的甾核,一般在甾核上还有3个侧链R、R‘、R“

。七甾醇的代谢-胆固醇的代谢R、R’一般为甲基(称为角甲基),少数为—CH2OH、—CHO等。R“多为2个碳原子以上的碳链,或某些含氧、含氮的取代基。

第109页/共218页胆固醇的分布:广泛存在于全身各组织,2gCh/1000g

体重。脑、肝、肾、肠等内脏含量较高。胆固醇的生理功能:胆固醇(cholesterol,Ch)概述

——最丰富的甾醇化合物是生物膜和神经髓鞘的重要组分,对调节膜的流动性、维持膜的结构与功能具重要作用是合成类固醇激素、胆汁酸及维生素D3的前体。第110页/共218页食物胆固醇的吸收来源:动物脑、内脏(肝)、蛋黄、肉类、鱼类等。再循环(肠肝循环):食入的胆固醇吸收后部分可以转化为胆汁酸,通过胆汁或肠壁而排入肠腔与膳食中的胆固醇混合在一起而被重新吸收。第111页/共218页胆固醇的转化与排泄胆固醇在体内不能被彻底分解为二氧化碳和H2O,其代谢去路是转变为胆汁酸、类固醇激素及维生素D3胆汁酸维生素D3胆固醇孕烯醇酮皮质酮孕酮皮质醇(糖皮质激素)醛固酮(盐皮质激素)睾丸酮雌二醇(性激素)粪便排出第112页/共218页八、脂肪酸代谢的调节(一)脂肪酸进入线粒体的调控

脂酰CoA进入线粒体的速度(脂酰CoA的过膜机制)可以控制脂肪酸β氧化的速率。脂肪酸合成是在细胞溶胶中进行的,丙二酰CoA是合成脂肪酸的中间产物,当细胞溶胶中丙二酰CoA水平高时,抑制肉碱酰基转移酶Ⅰ的活性,使乙酰CoA不能进入线粒体。第113页/共218页(二)心脏中脂肪酸氧化的调节

脂肪酸氧化是心脏的主要能量来源,若心脏用能减少,柠檬酸循环和氧化磷酸化活动随之减弱,导致乙酰CoA和NADH积累。乙酰CoA在线粒体中水平增高会抑制硫解酶的活性,NADH水平增高也会抑制L-3-羟脂酰CoA脱氢酶的活性,从而抑制脂肪酸的β氧化。第114页/共218页(三)激素对脂肪酸代谢的调节

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通过磷酸化脂肪酶,提高脂肪酶的活性,促进脂肪的降解。同时通过磷酸化乙酰CoA羧化酶抑制其活性,抑制脂肪酸的合成。胰岛素的功能刚好相反。第115页/共218页激素对脂代谢的调节第116页/共218页激素对脂代谢的调节甘油三脂脂肪动员激素(肾上腺素、生长激素等)受体修饰受体腺苷酸环化酶(无活性)腺苷酸环化酶(有活性)ATPcAMP蛋白质激酶(无活性)蛋白质激酶(有活性)激素敏感性脂酶(无活性)激素敏感性脂酶(有活性)脂肪酸+甘油(第一信使)(第二信使)第117页/共218页胰岛素及与其拮抗的激素胰腺朗格汉斯小岛所分泌的蛋白质激素。由A、B链组成,共含51个氨基酸残基。能增强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利用,促进糖原、脂肪、蛋白质合成。胰岛素是机体内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体内拮抗胰岛素的激素主要有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及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生长激素等。它们都能使血糖升高。第118页/共218页胰高血糖素胰高血糖素的主要作用是迅速使肝脏中的糖元分解,促进肝脏葡萄糖的产生与输出,进入血液循环,以提高血糖水平。胰高血糖素还能加强肝细胞摄入氨基酸,及能促进肝外组织中的脂类降解作用,增加甘油输入肝脏,提供了大量的糖异生原料而加强糖异生作用。胰高血糖素与胰岛素共同协调血糖水平的动态平衡。

进食碳水化合物时,产生大量葡萄糖,从而刺激胰岛素的分泌,同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受到抑制,胰岛素/胰高血糖素比值明显上升,此时肝脏从生成葡萄糖为主的组织转变为将葡萄糖转化为糖元而贮存糖元的器官。饥饿时,血液中胰高血糖素水平显著上升而胰岛素水平下降。糖异生及糖元分解加快,肝脏不断地将葡萄糖输送到血液中。同时由于胰岛素水平降低,肌肉和脂肪组织利用葡萄糖的能力降低,主要是利用脂肪酸,从而节省了葡萄糖以保证大脑等组织有足够的葡萄糖供应。第119页/共218页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是肾上腺髓质分泌的,去甲肾上腺素是交感神经末梢的分泌物。当精神紧张或寒冷刺激使交感神经处在兴奋状态,肾上腺素及去甲肾上腺素分泌增多,使肝糖元分解输出增多,阻碍葡萄糖进入肌肉及脂肪组织细胞,使血糖升高。第120页/共218页脂肪代谢和糖代谢的关系延胡索酸琥珀酸苹果酸草酰乙酸3-磷酸甘油三羧酸循环乙醛酸循环甘油乙酰CoA三酰甘油脂肪酸氧化

糖原(或淀粉)1,6-二磷酸果糖磷酸二羟丙酮PEP丙酮酸合成植物和微生物第121页/共218页本章小结一、脂质的消化、吸收和传送二、脂肪酸的β-氧化

活化转运氧化能量计算三、特殊脂肪酸的氧化

不饱和奇数碳α-氧化

ω-氧化四、酮体及其代谢

三种生理意义合成和分解路径五、磷脂、鞘脂、甾醇的代谢六、脂肪酸代谢的调节第122页/共218页第10章脂类的生物合成(Lipidbiosynthesis)一、贮存脂肪二、脂类的合成第123页/共218页(一)贮存脂肪贮存脂肪

贮存的脂肪称之为贮存脂肪或脂肪组织,来自膳食的脂肪必须先转化为贮存脂肪。脂肪动员

在病理或饥饿条件下,储存在脂肪细胞中的脂肪,被脂肪酶逐步水解为游离脂酸及甘油并释放入血以供其他组织氧化利用,该过程称为脂肪动员(mobilization)。第124页/共218页

在冬眠的动物中,脂肪酸氧化提供代谢所需的能量、热量和水;脂肪降解时所释放的甘油通过糖异生作用转化为血液中的葡萄糖。一只灰熊正准备它冬眠的居所第125页/共218页

骆驼在其驼峰中贮存有大量的脂肪,在沙漠条件下,通过脂肪的氧化来获得额外的水分,这是能量和水分的主要代谢来源。第126页/共218页脂肪肝(fattyliver)过度的脂肪动员可导致脂肪肝。肝脏被脂肪细胞所浸渗,变成非功能性的脂肪组织。脂肪肝病因较复杂,肥胖、糖尿病、酒精中毒是脂肪肝的三大病因,并且无论单纯性脂肪肝的成因如何,总有一部分患者发展为脂肪性肝炎和肝纤维化,甚至导致脂肪性肝硬化及其相关疾病。第127页/共218页

“糖尿病脂肪肝”的发病率为25%。主要由于贮脂组织中脂肪动员增加,大量释放游离脂肪酸,在肝脏大量合成并贮存三酸甘油脂,形成脂肪肝。糖尿病脂肪肝多见于成年型。

糖尿病是胰岛功能减退、胰岛素水平低等而引发的糖、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征,临床上以高血糖为主要特点,典型病例可出现多尿、多饮、多食、消瘦等表现。血糖不能被利用,能量供应不足,只能分解脂类和蛋白。糖尿病(diabetes)第128页/共218页(二)脂肪酸的生物合成

生物机体内脂类的合成是十分活跃的,特别是在高等动物的肝脏、脂肪组织和乳腺中占优势。脂肪酸合成的碳源主要来自糖酵解产生的乙酰CoA。

脂肪酸合成步骤与氧化降解步骤完全不同。脂肪酸的生物合成是在细胞质中进行,需要CO2和柠檬酸参加;而氧化降解是在线粒体中进行的。线粒体中的乙酰CoA必须运出线粒体才能参与脂肪酸的合成。乙酰CoA通过三羧酸转运体系运出线粒体。在分解时,中、短链脂肪酸可直接穿过线粒体内膜,而长链脂肪酸需依靠肉碱,以脂酰肉碱的形式跨越内膜而进入基质,第129页/共218页脂肪酸的生物合成饱和脂肪酸的从头合成脂肪酸碳链的延长不饱和脂肪酸的合成部位:

动物体---细胞质植物体---叶绿体和前质体

原料:乙酰CoA

产物:不超过16碳的饱和脂肪酸第130页/共218页乙酰-CoA来源(一):

丙酮酸的有氧氧化及葡萄糖的有氧分解

(EPM)葡萄糖COOHC==OCH3丙酮酸CH3-C-SCoAO乙酰CoA三羧酸循环

NAD+

NADH+H+CO2CoASH

葡萄糖的有氧分解

丙酮酸脱氢酶系第131页/共218页脂酰CoA进入线粒体后,经历多次b-氧化作用而逐步降解成多个二碳单位——

乙酰CoA。

每次b-氧化作用包括四个步骤:氧化,水合,氧化和断裂,在断裂的一步就会产生乙酰CoA.乙酰-CoA来源(二):β-氧化的历程第132页/共218页(1)乙酰CoA的转运

因为乙酰CoA在线粒体产生,乙酰CoA不能直接穿过线粒体内膜,需要通过“柠檬酸穿梭”(三羧酸转运体系)的方式从线粒体基质到达细胞质,才能用于合成脂肪酸。第133页/共218页乙酰CoA的三羧酸转运体系柠檬酸作为乙酰基的载体(carrier)

循环的净结果是将乙酰CoA从线粒体转运到了细胞质,同时也消耗了化学能ATP。在植物体中,线粒体内产生的乙酰CoA先脱去CoA以乙酸的形式运出线粒体,再在线粒体外由脂酰CoA合成酶催化重新形成乙酰CoA。第134页/共218页TheacetylgroupsofthemitochondrionaretransportedintothecytosolintheformofcitrateTheacetyl-CoAmoleculesaremadefromglucoseandaminoacidsinmitochondria.Theyareshuttledintothecytosolintheformofcitrateviathecitratetransporteroftheinnermembrane.Acetyl-CoAisregeneratedbytheactionofATP-dependentcitratelyaseinthecytosol.Oxaloacetateisshuttledbackintothemitochondriaasmalateorpyruvate.第135页/共218页(2)丙二酸单酰CoA的形成

在脂肪酸的从头合成过程中,参入脂肪酸链的二碳单位的直接提供者并不是乙酰CoA,而是乙酰CoA的羧化产物——丙二酸单酰CoA(malonyl-CoA)。原料的准备——乙酰CoA和碳酸氢盐羧化生成丙二酸单酰CoA(在细胞液中进行),由乙酰CoA羧化酶催化,辅基为生物素,是一个不可逆反应。第136页/共218页丙二酸单酰CoA的形成

乙酰CoA的羧化为不可逆反应,是脂肪酸合成的限速步骤,故乙酰CoA羧化酶的活性高低控制着脂肪酸合成的速度。第137页/共218页乙酰CoA羧化酶的组成

在原核生物(如:大肠杆菌)中,由两种酶和一种蛋白质组成三元多酶复合体

生物素羧基载体蛋白(biotincarboxylcarrierprotein,BCCP)生物素羧化酶(B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