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出高效课堂 论文_第1页
“讲”出高效课堂 论文_第2页
“讲”出高效课堂 论文_第3页
“讲”出高效课堂 论文_第4页
“讲”出高效课堂 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安徽省中小学教育教学论文评选“讲”出高效课堂摘要:怎样打造“高效课堂”是教师们不断探索的一个重要问题,而如今“满堂灌”“贪多求全”的教学理念依然存在于课堂教学中,导致课堂重点不突出,特色不鲜明,目标不明确。但另一方面,传统语文教学方法中的“课堂讲解”被打上了“观念落后”的烙印,导致广大教师对这种有效的教育手段畏手畏脚,不敢使用。其实,精心组织讲解内容,可以引导学生学习,使课堂目的明确、重点突出;可以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可以做出更实用、更具针对性的课堂评价,使学生学得明白、透彻。这样的课堂才真正有效、高效。 关键词:高效课堂讲解引导氛围针对评价

引言:“满堂灌”的课堂讲解不利于学生的思考,导致课堂效率低下,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要在“讲”字下功夫。“讲”出高效课堂,应从以下做起:讲解应体现引导者的价值;讲解中应该营造氛围,激发学生思考;讲评中应有针对性。深入钻研“讲”的技巧,追求“讲”的艺术,精要点评、高效对话落到实处,课堂才真正高效起来.或许是传统语文教学太过依赖教师讲解,新课改以来,教师课堂讲解成为语文教学诟病之一。诚然,“满堂灌”的课堂讲解不利于学生的思考,导致课堂效率低下;不利于教学形式的丰富多彩,导致学生厌听、厌学;不利于解决学生学习的个性差异问题,导致尖子生尖不起来,后进生赶不上来……但是,“讲”,是教师从事教书育人工作最基本的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讲的作用是必不可少的,其作用是十分重要的。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讲是为了达到用不着讲”。“讲”是教的方法,“不讲”“不教”是讲和教追求的目的和归宿。许多教师都认为,新课程、新课堂,应该以学论教,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尽可能多地设计、组织学生的活动,因此,在课堂上教师越少讲越好,甚至有教师在当讲时不敢讲,硬是要学生自求答案,满堂提问,迂回包抄,启而不发,既浪费了宝贵的课堂时间,又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不错,古人说:“文贵自得”,叶老也提倡“自求自得”,但明知学生难以通达,教师却当讲不讲,偏要学生“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哪有什么高效课堂可言!有关专家认为:从学习方式看,学生的学习可以分为两种基本形式。一种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一种是有意义的发现学习。无论是有意义的发现学习,还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都是学习的重要学习方式。一般来讲,如果要学习的概念、法则、结论等学生能够去发现的,就应该尽可能地采用发现学习或有指导的发现学习。如果学习内容没有必要12022年安徽省中小学教育教学论文评选让学生亲自去发现,也不容易被发现,则可以采用有意义的接受学习。设计很好的接受学习同样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课堂上讲的多与少,并不一定是教学观念先进与落后的试金石,不一定是启发式和注入式的分水岭。一味要求少讲甚至不讲,这是一种不科学、甚至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评价,严重约束教师的手脚。在这种片面标准的影响下,有些教师该讲的不敢讲,更不愿花功夫去研究“讲”的艺术。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必须认真练好“讲”的基本功,用好“讲”的常规教学手段。“讲”,必须“精”,“精讲”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内容上非讲不可的内容才讲,可讲可不讲的内容坚决不讲。在时间上,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的时候才讲,正如孔子说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不能走传统教育的老路一一教师包讲,学生包听,教师把持课堂的语言权,把学生当成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二是要讲得精彩,善于化深为浅,化难为易,变抽象为形象,把复杂深奥的道理用新鲜、活泼、简明、流畅的语言讲解,帮助学生释疑解惑,使学生顿开茅塞,恍然大悟.这样的讲,本身就是引导学生学习语言的优质资源。一、讲解应体现引导者的价值。调查发现,教师对自己在新课堂中的角色把握有较大的错位。不错,角色转变是理念系统重塑的核心,诸如教师是朋友,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引领者,是平等对话的首席;诸如要蹲下来看孩子,要走近学生,走进学生,师生是共同的研究者等等。新课程倡导的这些理念是先进的,是正确的,但教师把握时却进入了误区:讨好学生者有之,强挤笑容者有之,硬扮童心者有之,被学生牵着鼻子走者有之,让学生完全主导课堂,还美其名曰尊重学生发挥主体作用者有之……这种情况必须得到矫正,否则语文新课堂就会失却其应有的规范与秩序,效率与质量。一堂阅读课,教师按照自己的设计,让学生就若干问题去读读念念,说说讲讲,而自己只作为发问者、点名者、旁听者,充其量也只是赞不绝口地说:“好”“很好”。不适时而收放,不相机而导向,不纠误而纠偏,不升格而总结。这些做法看似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但实际上曲解了“自主学习”的真正意义。在这样的课堂上因其以学生的过多活动或繁多的“问题”,淹没了课堂的中心目标;以所谓的“见仁见智”,堵塞了课的升格途径;以所谓的“张扬个性”,掩盖了阅读审美的客观标准。这些都是教师主导作用的丧失,从而使这样热热闹闹的一堂课,由于失去了“主心骨”及学生自身水平的限制,致使他们的认知水平仍在原有的层次上徘徊,甚至会偏离教学目标。22022年安徽省中小学教育教学论文评选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起主导的作用,学生处在主体的地位。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统一,实质上就是教师对教的主导,学生对学的主导的统一。也就是说,教师是教的主人,学生是学的主人。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一方面,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确保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使他们兴趣盎然、愉快地学;另一方面,要让教师成为教的主人,要精心设计教案,要控制教学节奏,要达成教学目标……教师也应有自己教的主体地位,不能简单地成为学生学的附着品。用一句当下时髦的话讲那就是不跪着教书:学案不能代替教案,学生活动不能等同于教学,该讲之处要坚决讲且要讲深讲透,该点拨之处一要点拨,该引领之处还得引领。听说,钱梦龙老师教学生学习《少年闰土》一课时,有一个学生突然插嘴问:“跳鱼有几只脚?”钱老师坦承:“不知道。”又问:“同学中有人知道吗?”同学也说不知道。接下来会是什么结果?我想,若我的学生时代,我的老师会立即喊停:“这跟我们这堂课没有关系。”新课改之后,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声音:“这个问题我们放到课后来解决,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查查课外书,然后来告诉大家。”(这时,有的同学顺着这个思路从课堂上“游移”了出去:我家有什么书?我去问谁?„„)钱老师的解决方式:“有一个人知道——那就是闰土。为什么我们都不知道,闰土却知道呢?”于是引向文章的主题——我们生活在一个“四方”的天空下。从这个课例,我们既能看到教师与学生的平等对话,同时,也能看到教师作为“平等的首席”所发挥的作用——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对教学情境中的问题,能理性地审视、妥善地处理,使“课堂的生成”成为为教学服务的亮点。在这堂课中,我们既看到了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又充分发挥了教师点拨者、引导者、激励者的作用,使课堂以一个优美的弧线又回到了原有的轨道上来。这就是教学智慧。做一名教师,就应该做一名有智慧的教师,这样,才能保证课堂教学有效。教师是学生阅读的促进者,学生对文本意义的构建是在教师的帮助下完成的,如果没有教师的渐入佳境的引导和因势而发的促进,学生就不能在较高的层面上把握文本,学生的阅读水平将停滞不前,新课程标准所提倡的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以及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等目标也就无法实现。张志公先生曾说过:“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提高能力必须通过操作实践。然而实际操作又不能没有指导,像演戏一样,戏要演员来演,可是也并非不需要一位导演。成功的语文教学,是导演与演员良好配合的结晶。”所以,过分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32022年安徽省中小学教育教学论文评选而使得教师主体地位旁落,就会严重损害学生主体性的落实,这样的阅读教学活动也必然是无序和低效的。二、讲解中应该营造氛围,激发学生思考。在新课程中,也没有要求所有的内容都要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有些内容就不适合采用,如语文课的背景、作者简介等;更没有明文规定说是绝对不能用接受性学习,每一种方式都有优点、也有局限性。应该从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出发,从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出发,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出发,根据教学内容因地制宜、因材施教,选取恰当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我在教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时,先感情投入地介绍杜甫的生平,然后小结导入课题:居无定所,颠沛流离,贫困潦倒,却时时处处忧国忧民,写出许多爱国诗篇。作为一名爱国诗人,最后的结局竟是贫病交加,死于长沙到岳阳的一条破船上,尸骨在四十年后才被其亲人送回故乡安葬。他凄惨地离开人世,而他的诗作和他的精神却永存后人心中。今天,就让我们以《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学习来作对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的悼念吧!(并随手板书课题《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我明显感到自己在讲述时视线变得模糊,学生也被老师的情绪感染,教室里静寂无声。接下来的朗读非常整齐而沉郁,再加上感情朗读的指导,学生已把握了此诗传达的思想感情,名言佳句的领悟更是在学生发表感受时不点自明了。注重情感的先导省却了众多教师逐句译析的烦琐(且学生因烦琐无所侧重而无法领会以传情达意为主的诗之主旨),课余与学生交谈时,学生都说课堂上看到了老师眼中之泪,悟到了诗中之情。这节课心情挺沉重的,但对诗意的理解把握却异常的轻松到位。阅读教学中教师既是主导者,又是特殊的阅读主体,要用其丰富的体验处于阅读教学的最前列,引领课堂教学的主流。这样,既节省了教学时间,也使学生准确把握解读文本的角度。这样,学生能少走弯路、不走弯路,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 三、讲评中应有针对性

课堂评价是调节教学的杠杆,是学生学习的助推器,也是教师教学理念、教学水平、教学风格的综合反映。调查发现,语文新课堂比较注重课堂评价的激励性、形成性、多元性,但忽视了课堂评价的针对性、实效性,普遍显得“糊”和“虚”。所谓“糊”,是指糊里糊涂,不知所云。所谓“虚”,是指虚情假意,不实事求是。现在充盈课堂的诸如“你真棒!”“你真聪明!”“表扬他(她)!”“大家给他/她鼓鼓掌!”等等,就是典型例子。这种现状是令人担忧的,长此以往,孩子们生活在一种虚情假意的糊里糊涂中,怎能有较好的发展呢?怎能有健全完满的人格呢?42022年安徽省中小学教育教学论文评选没有了针对性,课堂评价就失去了实效性。课堂评价虽然没有固定的模式或程式,但也应追求基本的范式。其基本结构为“三段式”:①肯定、鼓励。对学生的发言、语文实践活动、作业等给予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肯定、鼓励。②指出不足。明确指出学生的不足,要努力的目标。③改进办法。对照努力目标,寻找改进办法。第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