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湖心亭看雪》-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_第1页
第13课《湖心亭看雪》-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_第2页
第13课《湖心亭看雪》-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_第3页
第13课《湖心亭看雪》-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_第4页
第13课《湖心亭看雪》-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春天的西湖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夏天的西湖西湖孤山白堤苏堤春晓雷峰夕照平湖秋月三潭映月双峰插云

西湖之胜,晴湖不如雨湖,雨湖不如月湖,月湖不如雪湖……

——汪珂玉(明)

《西子湖拾翠余谈》

断桥残雪冬天的西湖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心亭看雪张岱孤高情怀有谁知独与天地相往来

湖心亭位于杭州西湖之中,,与北京陶然亭、长沙爱晚亭、安徽醉翁亭并称为“中国四大名亭”。据说是宋代整修西湖时,以湖泥堆成小山,成为一岛,后于山上建成亭阁,叫湖心亭。这是观赏西湖风景的好地方,因此常有文人墨客到此赏景。

走近湖心亭理解文题:

“湖心亭”指杭州西湖湖心亭,交代赏雪的地点;“看”是欣赏、观赏的意思;“看雪”,点明了事件。文题简洁明了,展现了文章的主要内容。作者简介张岱(1597-1679)张岱,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明末清初文学家。他出身仕宦世家,少为富贵公子,爱繁华,好山水,晓音乐、戏曲。明亡后不仕,入山著书,穷困以终。代表作《陶庵梦忆》和《西湖梦寻》。作品写于明亡以后,书中缅怀往昔风月繁华,追忆前尘往事,字里行间流露出深沉的故国之思和沧桑之感。初读感知

认真听读、用心跟读。大声朗读,标画字音,注意停顿和感情。

课文范读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gēng)定矣,余/挐(ná)一小舟,拥/毳(cuì)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sōng)沆(hàng)砀(dàng),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dī

)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jiè

),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zhān)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gèng)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qiǎng

)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nán)曰:“莫说/相公痴,更(gèng

)有/痴似相公者!”点我放课文朗读

积累字词

①余强饮三大白而别②湖中人鸟声俱绝③惟长堤一痕④及下船⑤上下一白⑥湖中焉得更有此人⑦是日,更定矣⑧是金陵人⑨客此勉强消失,停止只等到都,全还此,这,代词表判断动词,是客居,名词作为动词19齐读思考:文中舟子对张岱有一句评价,是什么?关键词是哪个?是什么意思?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gēng)定矣,余/挐(ná)一小舟,拥/毳(cuì)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sōng)沆(hàng)砀(dàng),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dī

)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jiè

),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zhān)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gèng)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qiǎng

)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nán)曰:“莫说/相公痴,更(gèng

)有/痴似相公者!”内容探究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傻,痴迷他的“痴”表现在哪几方面?如何理解“痴”含义?请大家在前文中找一找。内容探究“痴”于行“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更定”“独”看雪。天气、时间、行踪特立独行,不随俗流内容探究“痴”于景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雾气弥漫、混沌一片,人于天地间如“沧海一粟”

天地广大、孤寂落寞。讨论:这两句景物描写有运用了什么手法?具有怎样的效果?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先全景式描写(或称为“间接描写”),写出了雪后雾气弥漫、云天山水合而为一、完全成为雪与雾的世界。再分写湖上影子,由“一痕”到“一点”到“一芥”再到“两三粒”,视点由远及近,由大到小,以小衬大,笔墨精到,情致毕现。仅用了四组数量词,就将湖上景物生动逼真地勾画出来。白描

白描是一种描写方法。原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是指一种不加色彩或很少用色彩,而只用墨线在白底上勾勒物像的画法。作为一种描写方法,是指抓住事物特征,以简练朴质、不加渲染的文字,寥寥几笔勾勒出事物形象的描写方法。

文字简练朴素,不加烘托渲染。少用形容词和修辞,只抓住描写对象与众不同的地方,作如实的交代。方法指导举例拓展——白描手法写人

一个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鲁迅《故乡》他留着浓黑的胡须,目光明亮,满头是倔强的一簇簇直竖起来的头发。——唐弢《琐忆》

白描用于写人,只需三言两语即可勾画出人物的外貌和神态,使读者如见其人。

写法探究举例拓展——白描手法写景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作者利用白描手法对景物进行了排列,就勾勒出一幅“天涯游子图”成就一首千古绝唱。写法探究白描技巧小结

鲁迅先生曾说:“白描也没有秘诀,如果要说有,也不过是和障眼法反一调: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而已。”

写法探究内容探究“痴”于情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他乡遇知己,天涯遇知音(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情趣高雅内容探究“问其姓氏,金陵人,客此。”同学们注意到到没有:问其姓氏,不答姓名答籍贯张岱写错了吗?还是另有深意?请结合下面材料思考。资料一:陶庵国破家亡,无所归止,披发入山……因想余平生,繁华靡丽,过眼皆空,五十年来,总成一梦《陶庵梦忆》资料二:明亡之后,张岱曾参加抗清斗争,后避居山中,生活异常苦,但他发誓不向清廷妥协。资料三:金陵就是现在的南京,明朝开国之初建都于此,称金陵,清朝建立,改金陵为江宁。资料四:1631年赏雪;1644年明亡;1647年写文“痴”于心明朝遗民,故国情怀内容探究

“金陵”是明朝旧都南京的古称,开篇“崇祯”二字也可以看出,既然已经改朝换代,对前朝显贵旧人是很敏感的,而张岱依然特地写下“崇祯”字样,可见内心怀有对于亡国的沉痛、怀念等复杂的感情,在贫困衰败中固守一份对故国的“痴心”。

就是这样一个张岱,在改朝换代、天崩地裂之际,隐姓埋名,遁迹山林,潜心论著,在贫困衰败中固守一份对故国的“痴心”。然世人会有几个能懂?舟子说他傻,他是真的傻吗?痴,是执着、是坚守品“痴心”内容探究满纸清谈言,一把故国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品“痴心”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痴迷于高雅脱俗的情致,痴迷于感伤怀念的故国。让我们再读一遍这痴人之文。带着你对张岱的理解,带着你理解的情感。拓展升华孤高情怀有谁知,独与天地相往来。

中国历史上,有多少这样的古代文人,他们在现实中被压弯了腰,透不过气来,于是,只有在大自然中来舒展自己。他们宁愿自己是山是水,是树是花是草,是一朵云是一片冰。他们寄情于山水,在山水中来寻找心灵的依托。雪是其节,冰是其志,苍茫天地是其归宿,凌寒独立是其人格。一个人,登台长吟: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一个人,登高而啸: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一个人,独往湖心亭: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一个人,寒江钓雪: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陈子昂:壮志难酬杜甫:忧国忧民张岱:故国之思柳宗元:怀才不遇

本文描写了湖心亭悠远脱俗的雪景,叙述了作者在湖心亭的奇遇,表达了作者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痴迷于世俗之外的闲情雅致。(文章主旨)课堂小结课后作业12月3日必做题:

熟练背诵《湖心亭看雪》。选做题:1.搜集运用白描手法的语段,体味白描妙处。

2.尝试用白描的手法描写一位你熟悉的人物或一处景致。板书设计湖心亭看雪张岱痴山水(天人合一)情趣(高雅脱俗)故国(伤感怀念)第二课时知识盘点一、文学文化常识1.张岱,字宗子,号陶庵,明末清初文学家。著有《陶庵梦忆》《西湖寻梦》等。2.更,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二、课下注释1.是日更定矣更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余拏一小舟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拥毳衣炉火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雾凇沆砀沆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湖中焉得更有此人焉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客此客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晚上八时左右撑(船)裹、围鸟兽的细毛白汽弥漫的样子哪能还寄居此地知识盘点7.舟子喃喃曰舟子:___________________8.莫说相公痴相公:___________________三、其他常考实词1.大雪三日雪:___________________2.湖中人鸟声俱绝

绝:___________________3.上下一白一:___________________4.有两人铺毡对坐对:___________________5.余强饮三大白而别强:___________________船夫旧时对士人的尊称下雪消失全相对尽力知识盘点四、一词多义

是日更定矣___________________

是金陵人___________________

上下一白

___________________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___________________1.是2.白指示代词,这判断动词,是白色古人罚酒时用的酒杯是日更定矣___________________

更有痴似相公者___________________不更颠乎(《河中石兽》)___________________

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还更加3.更知识盘点五、重点句子翻译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状语后置“更有似相公痴者”)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您一样痴的人呢。知识盘点六、课后题1.课文是从哪几个角度写西湖雪景的?文中有关“湖上影子”的几句描写很有特点,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